计算机专业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探析

计算机专业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探析

摘要:当前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工程实践方式单一,导师实际工程项目经验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构建“133”工程实践创新教育体系,搭建多学科、多元化的综合性工程实践创新平台,构建精准的“三对接”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保障”的新工科人才建设长效保障机制等思路,以期形成完整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具备能综合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具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撑[2]。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1)与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差距,与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校内工程实践的方式单一,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工程实践项目缺少工程性、系统性和创新性。(3)校内导师普遍缺少工程项目实践经验,有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指导力度不够。(4)缺少多元化、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慢。(5)实践创新能力考核体制机制不灵活,存在理论深,实践浅,评价方式重学术、重理论,轻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性评价[3-4]。笔者针对上述问题,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硕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以期培养适应我国新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工科人才。

一、构建“133”工程实践创新教育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实验室项目工程实践、企业工程项目实践和自主创新项目工程实践活动为依托,构建“一中心三能力三实践”的“133”工程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使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年不断线。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校内训练阶段

依托校内实验室、实践基地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分别进行4周、8周的工程项目集中实践,通过个人汇报、小组讨论、导师讲评、实验验证、持续改进等方式,开展多学科交叉实践项目训练,使研究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企业提升阶段

专业学位研究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到企业或行业部门进行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按照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实践指导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岗位相结合、企业工程实践项目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开展工程实践创新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在企业工程项目实践中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三)自主创新阶段

第四至六学期,研究生在双导师的共同引领下,独立开展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组织团队进行技术创新,申报并完成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参加省级、部级创新创业大赛,与企业进行联合创新,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及研发,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申报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搭建一个多学科、多元化的综合性工程实践创新平台

本着“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学科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学校的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物理与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践中心、“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等各方优势资源,为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搭建一个多学科、多元化的综合性工程实践创新平台,依托相关企业和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学院目前形成了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与应用、大数据处理与智能优化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每个省、市、校级平台为每个培养方向提供有力的支撑。企业的深度参与、平台的多元化和研究的跨学科性为硕士研究生在学校和企业开展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实践创新活动,搭建了一个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平台。

三、构建精确的“三对接”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新工科对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与工程教育认证对接—实践教学与岗位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的“三对接”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出发,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构建满足“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认证标准要求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工程教育认证对接。实现实践教学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密切对接,将工作岗位所需求的知识和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发展直接对接,加快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新经济、新产业领域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实现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产业的精准对接。

四、构建“四保障”的新工科人才建设长效保障机制

完善有利于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从机制保障、师资保障、条件保障、质量保障四个方面创新方法,强化保障措施,建立新工科人才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机制保障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实践成果产出为导向,对实训实习实践进行全过程的服务、管理、评价和考核,确保学生的实践质量。对于在指导学生实践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在项目评审、职称评定、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和优先支持,引导教师更积极主动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师资保障

教师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采用教师假期赴企业实践、选派教师入企业挂职、担任科技特派专家、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行业技术专家担任项目、实践、实习、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强化双导师队伍建设。

(三)条件保障

加大工程实践创新平台的经费投入,加强各平台之间的协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共享科研成果,为培养多学科、多元化新工科人才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供硬件条件保障。

(四)质量保障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满意度、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大数据管理系统,定期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沟通交流,收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评价信息,坚持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体系和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新技术在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急需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新型计算机专业硕士人才。通过构建“133”工程实践创新教育体系,搭建综合性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实践“三对接”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四保障”的新工科人才建设长效保障机制,在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03-19)

[2]罗钧,侍宝玉,付丽.新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

[3]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

[4]崔少国,杨武,张建勋,等.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面向新工科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焦铬 李浪 郑光勇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