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信息传播途径和方法,促使传统广电新闻编辑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在各类先进工具的辅助下,新闻编辑能够更准确把握新闻市场用户需求,需求导向成为目标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重点方向。本文剖析新时期新闻受众需求特点,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广电新闻编辑工作创新方案,为新闻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以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融媒体发展环境。

关键词:需求导向;广电媒体;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工作质量对新闻节目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现阶段,新媒体工具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极大改变了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面对便捷性、互动性、灵活性更高的新媒体平台,传统广电媒体新闻模块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继续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向受众群输出更多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值得每名新闻工作者深思。

1受众新闻新需求

1.1心理需求。基于受众需求的广电新闻编辑就要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分析受众关注新闻资讯的潜在目的。一般来讲,受众关注新闻节目的目的有二:一是满足自身新闻信息需求,二是简化信息获取难度。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不再设明显界限,在海量信息中用户想要准确辨别信息真假非常困难,此时关注新闻节目就成为识别信息的最有效方式。另外,受众的心理需求还影响其对新闻节目的关注度,最终影响广电新闻节目综合效益的获取,因此,在新闻编辑工作创新中需予以重点关注。

1.2形式需求。新闻节目不同于其他广电节目,其对权威性、严谨性的要求极高,受众对新闻形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如何在保证节目严谨性的同时,尽可能贴近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审美特点,值得新闻编辑工作者思考。以电视新闻节目为例,目前应用最广的新闻播报形式为演播室播报的现场直连,可准确还原事件发生过程,使受众了解事件最新进展。但在融媒体环境中,新闻节目形式更加多元化,受众对那些便捷度更高、互动性更强的新闻播报方式产生了明显的偏向性,此时广电新闻编辑就要根据用户形式需求的变化,转变新闻节目的输出形式,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新闻需求[1]。

1.3内容需求。内容是广电新闻节目最具竞争力的元素,同时也考验着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信息共享深度加深使新闻节目同质化加剧,保持独特的新闻视角、紧抓受众内容需求、精准输出新闻内容,成为广电新闻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新时期,受众新闻内容需求主要为与其实际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希望从新闻内容中获取能够给实际生活带来便利或其他积极影响的信息,这也是重要的新闻内容价值衡量尺度。

2编辑工作新特点

新时期,广电新闻编辑本身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创新性。受众新闻需求变化促使广电新闻编辑工作不断创新升级,通过思想创新、形式创新、审美创新等,向受众输出更加多样、有趣、深入的新闻产品,以在新闻市场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广泛性。媒体融合给广电新闻编辑带来了更多样的工作方式,在主持播报、现场连线的基础上,衍生出网络直播、新媒体传播甚至VR播报等新闻传播方法,新闻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策略性。新闻编辑直接影响新闻节目质量与收视率,进而影响广电单位的效益,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有规划、讲策略地开展新闻节目制作活动[2]。

3需求导向下的广电新闻编辑工作创新

3.1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准确把握受众需求。需求导向下的广电新闻编辑工作创新,首要任务是准确把握受众新闻需求。现阶段,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其在消费者需求分析方面的技术优势已经在电商行业得到充分证实,在剖析受众新闻需求时,广电新闻编辑也要擅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广泛采集受众在各类平台、渠道的信息浏览记录,通过数据统计和剖析,准确划分受众群并掌握其新闻获取习惯和特点,进而输出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例如;借助专业数据分析系统,对各信息传播平台的关键词搜索情况进行监控,统计各时段搜索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以此为主线挖掘相关的新闻信息,并将关键词作为亮点融入新闻节目中。另外,新闻编辑工作还要擅于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央视“火神山”医院建设直播为例。该新闻节目采用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方式,向受众呈现“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全过程,用户在观看新闻直播的同时,还可通过评论、弹幕的方式参与话题讨论,发表个人意见。“火神山”医院建设直播不但将抗疫一线情况实时传递给广大受众,同时还赋予受众足够的大众监督权,对受众心理需求的准确把握成为该新闻节目成功的关键。以上案例所利用的即为受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围观”心理,其希望见证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参与到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并能够作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者,发表自身见解。新闻直播的方式让受众在任何地方均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的紧张、震撼等情绪,新闻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显著提高[3]。

3.2践行与时俱进理念,更新新闻节目形式。3.2.1要素创新。新闻节目的最基本要素包括视频、图像、文字、音频等,不同要素给受众带来的感官刺激不同,其信息承载体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新闻形式创新过程中,就需要做好基本要素的创新,依照新闻节目的内容特点、面向受众群,将不同要素有机结合,使新闻节目的层次更丰富,给受众带来更生动的感官体验,以提高其对新闻节目的黏性,扩大忠实受众群。例如:在播报全球疫情情况时,以主持人讲解配合动态演绎图表的方式,以时间为维度,展示各国肺炎确诊、观察、治愈人数及其比例变化,使受众能够直观、生动地了解全球疫情发展规模以及当前的抗疫进展。3.2.2互动创新。新时期,受众对知情权、表达权产生更大需求,在面对新闻资讯时,受众希望参与到讨论互动当中,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传统广电新闻节目受传播渠道的限制,相较于新媒体新闻传播在互动性上有所欠缺,针对此问题,可将广电新闻传播渠道与线上渠道相结合,使受众在观看新闻节目的同时,能够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信等方式参与到节目互动中。在节目播报过程中,主持人依照节目进展,随时向受众提出互动问题,并将问题同步至电视台微博公众平台,受众可通过评论的方式表达自身观点,经后台数据统计,将热门评论传输至演播厅,由主持人进行简单播报。以央视新闻节目《新闻1+1》为例,节目播出前,在央视新闻微博公众号当天的新闻主题,介绍本期评论员,并以评论的方式采集针对该新闻主题,受众所关注的问题,经统计分析后,节目播出过程由主持人代替受众向评论员提问。这一互动方式得到受众的广泛好评,使得《新闻1+1》在同类节目中收视率遥遥领先。3.2.3平台创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广电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同时也给广电新闻节目创新带来更广的思路。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广电媒体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了更加系统的信息传输媒介体系,而新媒体平台所具备的工具属性,使其能够被传统广电新闻编辑工作所应用,以丰富新闻节目的呈现形式,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4]。例如:针对“遛狗栓绳”话题,将采集到的原始新闻信息编辑、重组,形成适用于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节目形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主要以视频、采访等形式还原事件原貌,并邀请法律专家介绍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客观进行事件评价;在微博平台,对“遛狗栓绳”事件做跟踪报道,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该事件的后续处理过程,正确引导大众舆论;而在微信平台,该事件的呈现形式应尽可能贴近受众生活,向居民普及狂犬病的危害、狂犬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信息。各媒体平台有其主流受众群,利用平台已经划分好的受众群,通过新闻形式创新,将同一新闻事件以不同的侧重点呈现给相应受众群,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受众新闻需求,同时保证新闻信息的全面性。3.2.4新闻直播。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8.54亿,全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33亿,在全体网民中占比超过50%。在此背景下,新闻直播形式火热的持续上升,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受众心理需求的准确把握,其原理已在前文充分论述;二是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闻直播观看将被越来越多受众所选择。信息传播途径丰富使受众对新闻信息时效性、实时性的需求越来越大,直播无疑是满足新闻信息实时获取的最佳途径。传统广电新闻编辑工作有其特定的流程和要求,虽然能够最大程度确保新闻节目质量,但相较于新媒体来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针对该问题,可在获取新闻线索后,利用手机等便携设备,以直播方式将新闻现场实况实时传输给受众,或通过简单的图文编辑,将新闻事件概况上传至广电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中,抢占舆论先机,再依照常规的新闻节目生产流程,对新闻事件做深入、后续报道。

3.3优化新闻选题策略,优选新闻产品内容。3.3.1选题策略。受众需求是新闻选题的基本参考要素,选择大众所关注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话题,往往能够在一开始就奠定新闻内容较强的竞争优势,以独特选题角度和内容立意,使新闻节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针对选题优化,给出如下几点措施:一是拓展信息来源。(1)积极扩张新闻观察员队伍。新闻观察员可作为新闻编辑团队的补充,借助新闻观察员分布范围广、具备百姓视角的优势,搜罗更多百姓感兴趣的新闻线索。利用微信、QQ、电话等渠道,实时收集新闻观察员提供的新闻线索,以此为基础进行新闻选题,进而向受众提供更丰富的新闻内容。(2)擅于利用受众资源。除专门的新闻观察团队外,还可组织线上新闻投稿活动,该活动针对一般受众开展,受众可将自身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奇闻趣事”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记录为短视频的方式,提交至指定平台,经新闻编辑整理、筛选后,在相应新闻节目中作为补充视角进行展示。该方法不但拓宽了新闻信息来源,还使得受众新闻参与度大大提升,提高了新闻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3)深挖新闻事件背后故事。同一新闻素材从不同高度、视角进行观察,能够形成不同的新闻选题,在新闻编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闻素材,深挖其背后的故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新闻需求。二是关注热点话题。广电新闻编辑承担独特的社会责任,要关注百姓民生问题,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代替百姓发声,展示百姓意愿,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风向。因此,在新闻内容选题上,也要重点关注民生热点,挖掘百姓生活中最具话题度的新闻主题,通过深度访谈、调查追踪,解答百姓疑惑、解决百姓困难。三是“大事件”与“小”情感并重。“大”事件指的是引发社会重大舆论反响的各类突发性事件、公共事件等,此类事件是广电新闻选题的核心,需要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掌握一手资料,并对其做深度报道。通过节目播报,使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及进展,同时引导舆论发展[5]。“小”情感则从微观层面出发,要求新闻编辑去关注受众身边最常见、最平凡人们的生活状态,挖掘平凡人身上的可贵精神品质,以“小”情感激励群众、引导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精神氛围。3.3.2内容优化。内容是新闻信息传播的核心载体,在创新性选题后,新闻内容编辑要做到刚柔并济、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以最易于受众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新闻节目。例如:在节目内容播报过程中,适当减少书面用户,多采用大众化语言,拉近新闻节目与受众的距离,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但同时,也要确保新闻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坚定立场、表明态度,避免对受众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在内容创新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可为央视新闻节目《共同关注》,段子式的播报方式不但让该节目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也使主持人朱广权走红网络。“赚钱一起狂,赔钱自己扛”,主持人以简短风趣的语言,直接点明股票投资的优势和风险,这种极具记忆点的提醒也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在新闻节目中合理引入网络段子或用语,大大提高了新闻节目的趣味性,能满足不同身份、年龄层受众的新闻需求,并带来意想不到的新闻传播效果。

4结语

基于受众新需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应重点做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准确把握受众需求;践行与时俱进理念,更新新闻节目形式;优化新闻选题策略,优选新闻产品内容等工作,使新闻节目以更多样、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提升新闻节目市场竞争力,促进广电新闻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潘俊楠 单位: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