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影视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影视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影视概论

广播影视概论范文1

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主持和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既注重学生创作实践和创作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广播电视的理论功底和开放的创新精神。

2、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概论、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学、影视经典鉴赏、电视采访与写作、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摄影摄像基础、电视摄像技术、电视画面编辑、影视多媒体技术、广播电视音响学、色彩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概论等。

3、就业方向:

广播影视概论范文2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辽宁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多学科的辽宁省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2152亩,建筑面积65.37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设有26个学院,即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广播影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亚澳商学院、新华国际商学院、艺术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轻型产业学院、人文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6人,其中教授277人、副教授475人,博士生导师10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1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8个,其中设有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FA(艺术硕士)等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和统计学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7个,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平台、9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截止2014年11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65.37万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室)28个,实习基地1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213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图书馆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277.5万册,其中珍本、善本书300余种,被联合国出版部指定为联合国文献收藏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多号生物标本。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沈阳北部大学区域节点。

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16万余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94个国家培养长期留学生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3000余人。学校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精心打造的孔子学院品牌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国际化办学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辽宁大学秉承“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校训精神,力争经过全体辽大人的扎实工作,早日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办学实力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二、艺术类专业介绍

2016年我校艺术类共有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招考方向)8个专业及招考方向招生。

艺术设计学:本专业是辽宁大学的重点特色专业之一,具有本科及研究生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能力。此专业以传统造型艺术为基础,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整体策划、创意、设计与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兼具艺术设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艺术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自201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开设视觉信息艺术设计与摄影两个研究方向。主要课程:设计绘画、构成基础、图案设计、表现技法、设计概论、艺术概论、艺术鉴赏、计算机平面与三维设计、设计管理学、标志设计、创意广告、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CI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等。

广播电视编导: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及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电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

摄影: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片摄影、电视摄像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摄像技巧与技能,适合从事专业图片摄影、电视摄像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摄影光学、色彩与构图、暗房技术、摄像技术、数码技术、人像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影像编辑艺术等。

表演: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技能和具有个性化创作意识的影视、戏剧表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表演技巧、台词、形体、声乐、经典戏剧赏析、表演理论、艺术概论等。

戏剧影视导演: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导演理论知识和导演、创作技能的影视导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英语、舞台导演元素、台词、导演理论、舞台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影视剧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导演创作等。

戏剧影视文学: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编剧理论知识、编剧创作技能及认识、提炼生活的能力,成为戏剧、影视创作方面的高级艺术人才。主要课程:剧本创作、戏剧赏析、影视作品赏析、文艺理论、戏剧影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基础等。

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招考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在表演上力求艺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地域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台词、民族舞、民间舞与技巧、唱腔、乐理、声乐、剧目等。

三、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

专业

培养层次

学制

科类

外语

语种

拟招生

计划

西

黑龙江

艺术设计学

本科

4年

文理

不限

90

30

30

 

 

30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4年

文理

不限

60

21

10

8

8

9

 

 

4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4年

文理

不限

80

45

10

8

8

9

 

 

 

摄影

本科

4年

文理

不限

60

42

6

 

6

6

 

 

 

表演

本科

4年

文理

不限

54

30

 

8

3

10

1

2

 

戏剧影视导演

本科

4年

文理

不限

33

33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4年

文理

不限

45

22

 

8

5

10

 

 

 

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招考方向)

本科

4年

文理

不限

33

33

 

 

 

 

 

 

 

注:以上分省招生计划为拟招,以各省招办(教育考试院)实际公布的计划为准。

四、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及录取规则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报考条件

考试方式/科目

录取规则

广播影视概论范文3

摘要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数字网络技术不断得到推广,推动了媒介时代的来临。媒介时代的来临丰富了视听的领域,使得视听逐步转型,原有的单一的广播影视传播形式的视听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使得视听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得到丰富与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视听媒介”这个新的概念逐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出新的媒介背景下的视听转型的意义。

关键词 媒介融合 视听转型 背景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是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推动而得以发展的。各种媒体的功能逐步得到统一,将各种传统的媒介的功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媒介之间的联合发展,通过这种媒介之间的融合介入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整合,媒介功能得到加强。当代媒介所依靠的技术手段日益趋同,使得各种媒介的功能可以在同样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当代新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介的新概念出现并逐步得到推广,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媒介布局,通过这种新旧媒介之间的不断融合逐步实现媒介功能的一体化,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本文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讲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通过对于概念的转型、价值的转型、产业模式转型的分析,阐明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转型带来的影响。

一、概念的转型

事物的变化是一种由外至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受到新技术、新科技的推动,使得视听转型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要想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进行分析了解,就必须首先对内在的视听转型进行了解,了解其内在的本质、特点,这就我们常说的概念的界定。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首先是概念的转型,视听概念的转型是人们对于其认识不断的加深。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信息、文化、媒介这三个方面来了解概念的转型。1.信息。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以及图像对于信息进行表现,将一些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东西消除。而信息技术则是指通过借助现代新型科技将信息进行传播并对于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信息技术的实现主要是依赖于对于其他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手段来实现信息的传递以及相应的处理。

信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最开始的语言的产生,再到后来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产生,逐步发展到无线电的使用,实现了文字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后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介的出现,为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将通信、信息业、大众传媒相结合,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信息的传递由最开始的听说时代逐步发展为阅读时代,再到现在的视听时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听说时代,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的传递还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得以实现。发展到后来的阅读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文字交流,以及通过文字创作出无数的文学作品,使得信息可以利用文字这个媒介进行流传,通过这种文字的交流来实现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流。当电子介质兴起之后,视听时代逐步到来,最为原始的视听就是广播电影以及电视。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的不断出现,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视听时代的发展逐步加快,逐步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文字、信息的传播均可以通过视听得以实现,这就是新时期下视听转型的重大改变。

2.文化。文化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劳动获得的物质财富以及收获的精神财富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而对于文化的狭义的分类,则只是侧重于对于人的精神文化的探求。在新的时期下,文化的范围不断得到延伸与发展,能够为社会民众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以及享受的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是新时期的文化所显现出来的包容性。

3.媒介。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视听媒介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媒介的概念与内涵也得到了延伸与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视听媒介这一概念也逐步为人们所接受,视听媒介作为媒介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概念,既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又可以作为媒介,对于信息进行传播与处理。而视听也逐步走向正规化,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与监管。

当今,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的主流趋势,同时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媒介结构得到了重组,各个组织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所以在新形势下,企业要不断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价值转型

1.经济价值。当今世界,视听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逐步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广播影视作为视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经济主体可以通过相应的视听文化的传播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通过视听媒体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是视听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经济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够带动相应的产业发展。广播影视是视听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美国的广播影视世界闻名,虽然其每年的电影产量只占据世界总电影产量的10%不到,但是其电影的票房却占据世界总票房的70%,美国每年可以通过广播影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润。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视听媒体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GDP 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只是视听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新形势下,社会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媒介功能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地带动视听文化的发展,给予人们高质量的视听享受,这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化价值。视听已经逐步转化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各个社会主体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视听媒介来进行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新的表现形式能够扩大文化的受众面,使得更多的人来接受这种文化,有利于国家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视听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通过这种通用的语言,可以实现世界各地之间相互的文化交流。同时视听的转型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革,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的文化传播以及接受方式,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今文化传承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接受文化以及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于视听媒介的利用,使得文化的变现更具活力,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革新,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具有活力,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

3.人文价值。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不同的视听媒介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满足人们在新形势下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视听媒介的发展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通过各种视听媒介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扩大视听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种新的视听媒介是一种较为便利的社交媒体,公民可以通过这种社交媒体来实现个人的人际交往,各种视频传播活动可以让公民在社交活动中使得自身素养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完善,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新型媒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不断升级,逐步变化为人和物、物和物,物人融合的交流网,这种依靠互联网作为支撑的人际交往实现了线上的人际聚合。

三、产业模式转型

1.中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对于盈利模式的探讨,一般是以经济管理的角度去进行的。借鉴相应的行业发展案例去对相应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是通过收取广告费以及网络收费来获取收益。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已经不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广播电视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新媒体的连接尤为紧密,所以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中国的传统广播电视盈利模式是通过广告与网络收费来获取收益,虽然近年来,比例略有下降,但是依旧占据了主体地位,是整个电视广播行业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介入,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了,急需对盈利模式进行改革,支撑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单一的盈利模式成为了阻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于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改革,新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逐步出现并适用于行业的发展。

2.视听媒体形式下的多元盈利模式。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单一的盈利模式开始向多元盈利模式发展,除了从广告、网络收费获取收益之外,更多的新的收入渠道的出现,使得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线视频广告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利用新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备的广告体系,建立起定向的、智能广告的新模式,对于市场做出细致分析,了解群众需求,从而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通过这种市场细分、通过智能化的操作手段,带来了新的广告时代。利用在线视频的付费模式实现了媒体的完美转变,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APP 模式的广泛运用也为广播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利用苹果公司所开发的APP平台进行客户端以及应用程序的设置,是当今世界广播电视行业的主流趋势,通过APP平台可以为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收取费用。而智能终端消费也成为了电视广播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拉动了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介概念的出现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改革,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的概念转型、价值转型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转型进行分析与探讨,阐述当今社会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转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庞井君.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J];东岳论丛,2012,(10).

广播影视概论范文4

电视新闻价值的概念界定

电视新闻价值从属于价值体系中的新闻价值体系,在对此概念进行定义时的前提条件是概念所处的系统位置必须明确,同时位于上一级的主概念即新闻价值的概念必须确切、清晰。那么这两个条件具备吗?

有关新闻价值概念的表述是一件早有定论却又争议颇多的事情。其间,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新闻价值”一词产生时社会拥有的大众传播手段仅限于报刊一种,受此限制,新闻价值与新闻报道价值在概念上几乎属于同义语。问题是,新闻价值与新闻报道价值在概念体系中毕竟存在主属关系,两个不同级别概念的混合必将因内在的不可兼容性而导致表述上的误差,随着大众传播方式的不断增多和改进,这些误差也就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目前,在国内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类似的表述还有: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显然,这些表述都没有涉及传播价值。换言之,新闻是否被传播并不影响它客观存在的价值。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将离开了传播就失去价值的电视新闻价值概念置于新闻价值体系中的第二层概念中,上述新闻价值定义将因不能充分涵盖二级概念而出现残缺。细究起来,出现此问题的根源还应追溯到至今仍未统一的新闻定义名下。以两种最有影响的新闻定义为例,其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简称为“事实报道说”;其二,“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简称为“客观事实说”。可以看出,这二则表述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引入传播因素。第一种说法强调了未经传播的事实不构成新闻的观点,而第二种说法则强调了新闻不受传播与否而客观存在的观点。将不同的新闻定义植入新闻价值概念中势必会产生不同的对新闻价值的理解。仍以上述新闻定义为例就必然会出现下述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其一,未经传播的新闻价值为零;其二,未经传播的却为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社会事物仍具有相应的新闻价值。如果按照概念定义的科学逻辑进行判断就会发现,“客观事实”说比较符合对新闻概念的恰当定义,而“事实报道说”则似乎存在着将第二级概念拉入上一级概念的嫌疑。显然,这里出现了一个系统概念定位不明的问题,由于定位不明而直接导致了定义的混乱。按照这一思路继续发展,则新闻价值的下属概念就应该分解为新闻报道价值、新闻宣传价值、新闻广告价值、未经传播的新闻价值、禁止传播的新闻价值等类型,而电视新闻价值则应处在新闻报道价值属下的第三级位置上,与之相并列的便是报刊新闻价值、广播新闻价值、网络新闻价值等类型。新闻价值有了这样的定位和定义,就可以在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范畴内为电视新闻价值定义――以电视传播为载体并能够为公众所认知的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价值的属性认识

目前关于电视新闻价值属性的论者甚少,能够看到的相关论述大多限于对新闻价值的属性阐述。比较常见的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五要素说或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的六要素说。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问题呢,笔者认为,仍然是缘于电视新闻价值在新闻价值体系中定位不明而造成相关属性也难以分清的状况。如前所述,在新闻价值体系中电视新闻价值处在新闻报道价值属下的第三级位置上,与之并列的是报刊新闻价值、广播新闻价值及网络新闻价值。这些名称不同的概念因存在共性特征而被归类于同一个上级概念之中,又因各自所独有的个性特征而有区别地并列在一起。在进行属性认识时就必须将这些概念的共性及个性特征完整、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惟其如此,才能有效揭示此概念的本质内涵。按照这一思路,电视新闻价值属性便应该在传播效应、认知效应及受益效应等方面展开。与之相对应的属性则包括显要性、时新性、关联性、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和时效性、广泛性、普及性、相对真实性、相对客观性、便捷性等。由于这些属性存在特征差异又可以把它们分为电视新闻固有价值和可变价值两大类。电视新闻固有价值是指那些拥有新闻共性特征的、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属性,它包括显要性、时新性、关联性、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等。电视新闻固有价值是任何新闻报道都必然具有的原始属性,它的存在同传播方式没有关联。由于电视新闻价值的社会用途和社会作用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又由于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传播机构和传播者的筛选以及传播载体自身的限制而不能完全实现其固有价值,于是出现了可变价值。新闻可变价值是指那些拥有新闻个性特征的、受到人为限制的新闻价值属性,它包括时效性、广泛性、普及性、相对真实性、相对客观性、便捷性等。在现实社会中。电视新闻固有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未被认知的新闻不能实现它的价值,因此电视新闻固有价值只是一种理论化的非现实性存在;电视新闻可变价值是能够被认知的新闻价值,是价值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存在形态。类型的不同造成了两种价值属性的不同。所有属性的集合便形成了完整的电视新闻价值属性。

电视新闻价值的定量

价值定量是促成价值有效实现社会用途、发挥社会作用的必经程序,未经定量或定量不准的价值必将减弱其社会用途的实现和社会作用的发挥。同理,为电视新闻价值定量就是促成电视新闻价值有效实现社会用途、发挥社会作用的必经程序,在此过程中,确切的电视新闻价值定义及属性确认就成为电视新闻价值定量的基本标准和依据。

没有定性的社会事物也就无法定量。因此,我们是在为处于新闻价值体系中的新闻报道价值类的电视新闻价值定量,在定位清楚的前提下才能对电视新闻价值属性的基本元素实施量化。

价值基本元素的存在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此类元素在它存在的同时便具备了相应的价值分量,这个量也可以被视为该元素的固有价值量。但是,电视新闻价值的社会用途和社会作用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实现。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传播机构和传播者的筛选以及传播载体自身的限制而不能

完全实现其固有价值,于是出现了可变价值量。可以这样认为,可变价值量就是固有价值量扣除各种人为损耗后的实际价值量。因此,衡量电视新闻价值大小的过程就是对其固有价值量和可变价值量的确认过程,也是对这两种价值量所含基本元素的量化过程。

电视新闻固定价值的量化:

显要性。因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重要性和知名度而存在的价值属性,如重要或知名人物、重大事件、有组织的重大社会行为、生存环境、异常事物、重要时间或地点、重要发明或发现等。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这些价值要素越丰富、要素自身所具备的显要性越大,则新闻的显要性越强。

时新性。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限定也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基本价值属性。新闻事实的时新性不存在高低、轻重、远近、大小之类的可分解价值要素,但存在时态要求。新闻事实必须是正在发生或最近发生的社会事物。

关联性。新闻事实被公众关注的程度或对公众影响的大小,关注程度或影响范围越大则关联性越强。新闻事实的关联性受地域、种族、文化、时间、利益、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认知差距。认知差距直接规定着新闻事实关联性的强弱。

实用性。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能够对公众产生指导、教育、启发、参照、运用、帮助等作用的价值属性,这些作用越大,新闻的实用性就越大。

趣味性。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能够为公众猎取新奇、满足欲望、寻找欢乐、追求刺激提供素材的价值属性,如财富、性、战争、奇人奇事、竞赛、演出、冲突、犯罪、隐私、感官刺激等。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这些价值要素越丰富、要素自身所具备的趣味性越大,则新闻的趣味性越强。

资料性。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能够为未来社会提供参考、借鉴、依据等作用的价值属性。

电视新闻可变价值的量化:

相对真实性。新闻经过传播后仍留存在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固有价值元素的总和。价值元素保有量越大,新闻的真实性越强,新闻的可变价值就越高。由于因传播方式带来的新闻真实性的损耗不可避免,所以任何新闻报道所提供的新闻的真实性都是相对的,现实中不存在绝对真实的新闻。在新闻传播领域,由于存在着因传播方式不同而带来的新闻真实性差别。因而出现了将这种差别作为量化新闻可变价值的重要依据。换言之,不同的传播方式规定着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大小。电视新闻由于采用光电技术记录并传播新闻,从而,一方面提供了新闻发生现场能够真实展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为公众提供了视、听、思维同步进行的新闻认知方式。这种因技术进步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促成了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那些价值元素最充分的展现,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并直接提升了新闻价值的含量。

相对客观性。新闻经过报道后留存在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固有价值元素的总和,价值元素保有量越大,新闻的客观性越强,新闻的可变价值就越高。由于因报道带来的新闻客观性的损耗不可避免,所以任何新闻报道所提供的新闻的客观性都是相对的,现实中不存在绝对客观的新闻报道。新闻客观性的损耗受两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其一为报道手段;其二为报道能力。任何新闻报道手段在展示新闻发生的场景和进程必须采用局部或片段累积的方式,而不能完全展示新闻事实发生的那个完整时空及完全过程:新闻报道者因存在报道角度、报道技巧、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而不能保证新闻客观性的完整存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闻的相对客观性是一个专属性极强的名词,它同宣传或广告中所指的相对客观性存在很大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新闻的相对客观性完全排斥了主观意图在先的新闻选择格式,从而确保了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固有价值元素在传播过程中只有量的减少而不会出现质的扭曲。由于报道手段和报道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的客观性,因而它也成为量化新闻可变价值的重要依据。换言之,新闻报道手段和报道能力直接规定着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大小。电视新闻由于兼容了新闻报道的所有手段,从而具备了将新闻客观性推向无穷大的潜质,并因此而成为最具客观性的新闻报道手段。

时效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速度。以时新性为标志的新闻固有价值元素对新闻的传播速度提出要求,传播速度越快、公众尽早获知新闻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越高,新闻的可变价值量就越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大多受传播方式和报道程序的制约而与新闻的发生时间出现差距。时间差的大小规定着新闻时效性的高低。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方式的问世,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已从原有的过去时态发展至过去时与现在进行时并存的阶段,新闻时效性向现在进行时态的全面过渡将是新闻固有价值得以提升的必然之举。由于电视传播方式拥有强大的传播优势,从而使电视新闻时效性在新闻传播领域绝对领先,电视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展现也最大限度地获得了速度优势。

广泛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有效传播范围。新闻的有效传播范围越大,获知新闻的公众人数越多,新闻固有价值元素被认知的可能性越大,新闻的可变价值量就越高。新闻报道的广泛性受传播方式的限制而与实际社会空间存在差距。空间差的大小规定着新闻广泛性的大小。电视传播方式凭借先进、强大的技术优势已经从理论上将电视新闻的覆盖范围扩展至百分之百。目前,正在向极限覆盖靠拢的电视覆盖率已经促成电视新闻的广泛性得以迅速扩展,电视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展现也将最大限度地获得空间优势。

普及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被公众认知的程度。新闻报道被公众认知度越高,获知新闻的公众人数越多,新闻固有价值元素被认知的可能性越大,新闻的可变价值量就越高。新闻普及性受报道语言的形式限制而与现实中的认知程度产生差距,认知差的大小规定着新闻普及性的大小。电视新闻由于兼容了新闻报道语言的所有形式,从而具备了采用多种语言形式向受众传播新闻的手段,并因此而大大突破了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认知困境。基于同样的理由,电视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展现也因此而最大限度地获得了认知优势。

便捷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被公众认知的方便程度。新闻报道被公众认知的过程越便捷,手段越简明,公众对这些传播工具的依赖度越高,新闻固有价值元素被认知的可能性越大,新闻的可变价值量就越高。新闻报道的便捷性受传播工具的限制而与公众的认知欲望产生差距,欲望差的大小规定着新闻便捷性的大小。先进的电视传播方式和不断改进的电视终端接收工具,促成了电视新闻便捷性的大幅改观。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新闻的便捷性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展现出来,电视新闻的可变价值量也会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提升。动态地看待电视新闻价值定义

广播影视概论范文5

关键词:受众;视野;消费者;解码;商品

Abstract:Thehistoryofcommunicationtheoryandresearchwitnesseschangingperspectivesonaudience:audienceastarget,socialcategory,consumer,commodity,decoder,etc.

Thesechangingperspectivesbringaboutachangingtrendofaudienceresearchfromviewingaudienceaspassivereceiverstoactiveconsumersordecoders,andfrompayingattentiontosocialfactorstoculturalfactors

Keywords:audience;perspective;consumer;decoder;commodity.

受众按照常规定义指的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但这样一个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概念,其实际含义从来就没有确定过。比如,几百年前,一个看书的人是一名受众,今天,一个收看通过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人也是一名受众,但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受众这一概念的复杂性为关于受众的多种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在本文中重点探讨的就是关于受众的多维视野。

受众研究的起因主要在于媒介工业的需要,早在1914年,美国的广告商为了防止报社虚报发行数量,联合组织了“报纸发行数字稽核局”,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报纸的发行数量,[1]因为这些数据对于媒介管理以及获得有偿广告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说是受众研究的起源。在以后的岁月中,受众研究除了调查报纸和杂志的发行量外,进一步扩展到调查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及满意度,而且发展到现在的对网络受众的种种调查。这些调查大多是为了了解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各种信息对不同受众群体所能产生的效果。不过,在诸多调查所取得的经验数据背后,对受众的认识事实上同样经历了种种变迁,概括而言,先后大致产生过以下一些基本视野:

1、作为靶子的受众

早期的受众概念导源于20世纪初大众社会理论对于“大众”(mass)的看法。事实上,作为传播过程中接受信息的一方,受众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还可以是“大众”。不过,“大众”一词多少一直带有一些贬义,不少学者如韦伯及迪尔凯姆等都认为大众是毫无凝聚力、宛如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而大众传播正是对这种彼此隔绝的“乌合之众”的传播。根据著名传播学专家麦奎尔的研究,“大众”作为分析受众的一种框架,最早是由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布卢默提出的,以区别于以前的群体(group)或公众(public)。[2]这种大众没有辨别力与抗拒力,只要接受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就会象中弹的“靶子”一样应声倒下。媒介效果理论中有一种“魔弹论”,其受众就是这种观念的代表。这种观念在20世纪早期被许多人相信,因为当时一些新媒介如电影、广播究竟能产生何种影响一直为人们所担心,而1938年由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放根据威尔斯科幻小说《星球大战》所改编的广播剧造成民众大恐慌的“火星人入侵”事件更是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3]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论一方面与行为科学中的刺激反应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把受众当成一种机械的反应体,就像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一样,受众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也会立即做出反应。另一方面,这种理论与社会发展也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印刷术的进步,不仅使图书进入了民众的手中,而且大众期刊与大众报纸也紧随其后,再加上城市化的推进、交通运输的发展、民众识字率的提高,这都为大众受众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尤其当电影及电视被发明后,大众传播成了社会的主流。这种理论的批判色彩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业化大众社会所造成的个性丧失、易于盲从的后果,并且两次世界大战中媒介耸人听闻的宣传大战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看法。然而,事实上的大众社会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受众也绝不是处在一个孤立隔绝的环境中。媒介信息不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与他人互动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一家人晚上在一起看一部电视连续剧,这时他们不仅会受到电视剧本身的影响,而且他们也在与家人讨论与交流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由此可见,即使是大众传播,事实上往往会受到人际传播因素的影响,因此,那种把大众受众笼统视为靶子的理论显然过于片面与武断。

20世纪40年代,著名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对美国总统选举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公众的投票选择的影响非常小,受到媒介影响的投票人不到5%,并且这些投票人也主要是受个人的影响(如“舆论领袖”的影响),而不是受传播媒介的影响。由此可见,受众并非是毫无主动性与辨别力的传播对象,更谈不上一击即倒的靶子。拉扎斯菲尔德的结论促使关于受众的认识从早期的简单化层面向现代的多元化领域深入。

2、作为差异性个体的受众

在把受众笼统作为整体视作一击即倒的靶子的理论被实证数据否定后,强调受众个体差异性的理论自然应运而生,该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它认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受众成员特点各异,这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研究表明,个人在需求、态度、价值观、智力和其他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对个人行为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4]概括地说,“个人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①个体的心理结构是不同的;②个体的先天条件与后天习性是有差异的;③认识客观环境时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与信仰是不同的;④感知与理解客观事物时倾向性是不同的;⑤后天习得的固定素质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决定了受众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诸多的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而大众传播对于这些具有差异性个体来说其效果也并不一样。

这种视野在强调受众个性时,特别重视个人心理因素对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这也为以后受众心理学研究开辟了道路。具体地说,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会发生三种选择行为:①选择性注意。受众总是倾向于维护自己原有的观点和立场,因而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会对与自己观点一致或相近的信息表现得积极,而对于相反的信息则尽量回避。②选择性理解。受众即使接触到自己不喜欢或不赞同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解读方式的选择来赋予它新的意义,比如许多受众可以把自己不赞同的信息作为反面教材来理解,这方面也体现了为什么人们经常说受众是“固执的受众”。③选择性记忆。这指的是人们对所接受的信息在记忆程度方面表现是不一样的,一些他们所赞同的信息往往记忆得更长久,同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排斥及忘记那些“反面”信息。上述的心理机制充分显示了受众为什么在传播过程中不能被理解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而应视为具有差异性的个体。

3、作为社会类别的受众

该理论同样强调受众的差异性,但它不愿意把受众还原成为个体,而力图通过社会在分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种种社会类别来区分受众,该理论认为,按照性别、年龄、种族、宗教、政党、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要素,可以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类别。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注意与反应形式、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都是大体一致的。该理论在强调差异性方面与第2种理论是一致的,但它没有把受众还原为个体,而是以群体差异性来替代个体差异性,探讨划分受众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依据不同社会类别、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的特点来制作和传播信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比如,我国电视台目前开始实施的频道制就是典型的受众细分的结果,我们在给相关电视频道定位时,就必须考虑到受众群体的社会类别,比如一个儿童频道和一个老年频道其传播的内容就会有根本性差异;再比如一个专门的女性频道在传播内容与手段上也应该与普通综合性频道有所差别。在我们日常所进行的传播实践中,作为社会类别的受众群体经常是我们制定传播策略的重要依据。我们不难发现,受众的社会类别对传播信息的理解有着非常大的制约性,比如,美国9•11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虽然媒介在报道其基本事实时并无太大差别,但在西方国家与在伊斯兰民族所引起的反应就不完全一样,有的人把它理解为对民主和正义的攻击,也有的人把它理解为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一种回击,社会类别在此起了重要作用。

4、作为亚文化群体的受众

这一理论视野依然强调的是受众群体的差异性,但与社会群体的分类要素来源于社会学不同,这一理论视野与文化学或者说文化人类学有着直接联系。它认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的文化除了其代表性的主流文化外,还存在着种种亚文化,而这些亚文化自然也是社会分化的产物。但是,在一个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社会类别都会构成相应的亚文化,同时也不是所有的亚文化都可以归因于相应的社会类别,因此,亚文化的分类概念与社会类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同性恋者就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亚文化群体,而这一群体往往我们很难用某一种社会要素来区分,这些人却拥有一种共同的亚文化;再比如,我们用收入这个社会标准可以区分出白领阶层这个社会类别,但这些白领也是分化的,有的白领可能偏爱某些刺激性的户外运动,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喜欢安静地呆在家里听音乐或读书,他们又构成了不同的亚文化群体,并且这种群体的差异肯定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正是因为考虑到从社会角度来考察受众与从文化角度来考察受众有着不同的取向,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把受众视为亚文化群体会有别于前一种视野。处于亚文化中的受众,他们不仅仅区别于大众,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类别所能区分,他们有自己的话语、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他们构建了自身的文化,而这对大众传播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产生了影响。值得指出的,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对于全球文化来说,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可能是亚文化,而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内部,又可能存在着各种亚文化。比如,相较于日本文化的注重合作性与团队精神,那么美国文化更注重独立性与冒险精神;但在美国文化内部,其南方文化又有别于北方文化。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特点都会影响到其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

5、作为社会关系的受众

社会关系论是拉扎斯菲尔德在研究大众媒介与美国总统大选选民投票意向的关系后提出来的,它与社会类别论的差别在于社会类别论强调一些静态的分类因素,所形成的社会类别彼此之间也还是孤立的,而社会关系论更多地强调动态的因素主要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受众并不是早期研究者想象的那种孤立的、毫无联系个体或群体,相反,他们处于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他们不仅有自己个人及家庭的生活圈子,而且由于利益、情感、兴趣等原因,又加入到各种社会团体中,而这种种社会关系又会左右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接受和反应。比如说,人们通常加入一些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团体,而该团体的活动和讨论又会强化他们原有的看法。这样一来,如果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与该团体的利益或观点不一致,团体的消极反应便有可能使其成员不再信任这一媒体,或者对媒体信息另作解释。如果说前面的社会类别论更多的强调个体被一些特定的社会因素而分类,那么社会关系论着眼的则是个人总置身社会关系网中并且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会对受众产生影响。虽然二者在强调社会性差异的总体取向上是一致的,但各有侧重,并且社会关系论与二级传播理论是联系在一起的,即认为虽然人们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但一些人际传播实际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与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又是一致的,而且它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媒介大规模的舆论宣传面前民众经常会显得没有抵抗力,就如我们在第1种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受众没有差异性,而是他们处在各种团体与组织中,这种团体压力所产生的从众心态使得他们不得不与别人保持一致,最终造成了所谓的成为靶子的趋同的受众群体。此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是从亲属朋友那儿听说某件事,然后再去相关的大众媒介上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西方学者所做的实证性调查就发现,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后,半数以上的美国人最初是听别人说的,而不是从媒介获得的,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再转向媒介去证实这一消息,这也说明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相辅相成。[5]

6、作为使用者与消费者的受众

我们可以发现,以上理论不管是强调受众的一致性还是差异性,其基本重心都是落在信息的传播者这一方,探讨的是媒介机构传播的信息究竟如何影响受众,受众则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但我们如果调整一下视野,就发现完全可以从受众这一方来重新审视传播过程,受众并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相反,受众在选择他所需要的信息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比如,一个体育爱好者就会去买《体坛周报》,他通过这一消费行为,通过使用这份报纸满足了自己的体育爱好。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决定权在于受众。因此,传播过程可以理解为受众在使用媒介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这就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如果说以前的理论是传者本位,那么这种新理论就是明显的受众本位。该理论是以受众为出发点,研究受众如何对待和利用媒介信息,以受众个人接触、使用媒介信息的动机和目的是否得到满足,来确定传播效果的有无与效果的大小。对此,施拉姆有一个关于“自助餐厅”的比喻: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而媒介所传播的林林总总的信息就好比是自助餐厅里五花八门的饭菜。在这个餐厅里,主角是各取所需的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尽量提供可以让他们满意的饭菜也就是信息,至于受众爱吃什么及吃多少,媒介是不能强迫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正式确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虽然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40及50年代一些美国传播学家的思想,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为E.卡茨。

使用与满足理论也有其缺陷,那就是该理论过于夸大了受众的自主性,我们还是拿前面的例子来看,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他确实可以自主地选择他所喜爱的体育类报纸,但他只能从市场上已有的体育类报纸中挑选自己喜爱的,如果当时媒介机构只提供一种体育类报纸,那么他几乎是别无选择。由此可见,受众的自主性在传播过程中依然受制于媒介机构。

7、作为商品的受众

关于受众的大多数研究都来源于传播学中的经验学派,其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传播效果,并为媒介工业服务。然而,作为传播学两大流派的另一支批判学派也同样关注受众问题,并且其切入的角度与前面的视野迥然不同。

作为批判学派中的一支,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来考察传播现象,研究传播过程中生产资料的占有与控制及对财富的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北美,有学者把这一学派兴起的原因总结为三条,即,传播媒介从小规模的、家庭经营的企业发展成为20世纪的新型大工业;国家政权作为传播过程中的生产者、分配者、消费者和控制者的日益参与;传播大工业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扩张所造成的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的不平等和“文化帝国主义”现象。[6]作为研究方法,它更偏重于宏观,并具有极强的批判性。

政治经济学派关于受众的核心观点是把受众视为商品。该派的代表人物斯麦兹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媒介基本上都是商业媒介,作为商业媒介,其广告收入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通常我们认为,大众媒介通过出售广告时间或空间给广告商,以获得经济收入,这些广告时间(如电视广告时段)及空间(如报纸广告版面)就是媒介机构出售的商品。斯麦兹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我们都知道同样大小的广告版面及同样长短的广告时段在价格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比如中央电视台黄金节目时间的广告价位就远远高于地方电视台,这主要取决于其收视率,也就是受众的多少。因此,斯麦兹认为,这些商业媒介表面上生产的是一些新闻娱乐节目,但事实上这些节目只不是一种媒体的“免费的午餐”,其目的是把观众吸引过来,然后再把这些受众,更准确地说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受众的听和看才是真正

[page_break]被出售的商品。由此,他进一步认为,受众由于花费他们的空闲时间来阅读媒介,事实上他们是在为广告商工作,他们的工作被包装成一种新型的产品卖给了广告商,而全部的商业电视和报纸就建立在这种对受众剩余价值的经济剥削上。于是,根据这种理论视野,受众成为了商品。斯麦兹的经典论文《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代表着这一理论的正式确立,以后它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并且其学生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7]这一理论目前在国内逐渐也受到重视,比如,我国学者就曾对美国商业音乐电台如何通过对流行文化的控制把听众出售给广告商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8]这一理论视野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它在分析框架中引进入传统的5W模式中所没有广告商。但是,它把受众完全视为纵的对象,剥夺了受众的主体性选择及由此所带来的享受,因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8、作为解码者的受众

批判学派中的另一重要分支文化研究学派的观点与政治经济学派又不相同。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派重点批判的是媒介工业如何通过出售受众来牟利的话,那么文化研究学派关注的重心落在文化与传播的关系上,并且其理论与符号学有着内在的亲和性。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领军人物霍尔针对大众传播过程提出了著名编码及解码理论,他认为,媒介传播者在生产媒介信息时通过一定的文字及图像符号来传播意义,这些文字与图像符号的表现方式都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这些通过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能够表达特定意义的符号群就是符码,而媒介工业生产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编码过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也同样使用一定的规则来解读这些文字及图像符号,并了解它们所传播的意义,这一过程就是解码。[9]从这一理论视野出发,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媒介机构必须借助它来生产媒介信息,受众也必须借助它来读解媒介信息,并且媒介机构与受众所使用的规则还必须是相同的,否则受众就读解不出媒介机构想要传播的意义,就会发生误读。那么,这此规则又从何而来,一般说来,它们是约定俗成的,并且所有的规则又都是文化的产物,因而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传播即文化。在这种理论中,受众不再是被出售的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及意义的解码者。

当然,文化研究学派同样强调受众的主动性,这主要表现在霍尔所提出的受众对信息具有三种不同读解方式上,即倾向性阅读(受众按照传播者的意图来接受和理解所得到的信息)、协商式阅读(受众部分地按照传播者的意图来接受和理解所得到的信息)及反抗式阅读(受众拒绝按照传播者的意图来接受和理解所得到的信息,并且给信息另一种方式的理解)。受众由于可以选择读解方式,因而在传播的信息面前,他们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也不是传统所认为的“文本的权力”的牺牲品。事实上,李普曼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在其名著《舆论学》中指出:“对于所有的听众来说,完全相同的报道听起来也不会是同样的。由于没有相同的经验,每一个人的领会也就有不同,每个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它,并且渗入他自己的感情。”[10]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只不过沿着这一思路把解码的过程进一步深化研究。不过,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一向关注文化所体现的权力关系,这同样体现在该学派对大众传播的研究中,因此,虽然他们赋予了受众在读解文本时的选择性,但他们同样强调权力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体现,这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指出,对霍尔来说,业已编码的文本在某些范围和参数内可以说是偏爱某些解读的。[11]这样,受众的主动性也是有限度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媒介机构及其生产的媒介文本的制约。

以上我们介绍与分析了在受众研究中所出现的多种理论视野,如果我们对这些视野中再进行归纳,也不难发现在这些视野变迁中,体现了以下几种动向:

1、从被动到主动

早期的理论视野相信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管传播者对其影响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但这种主客体关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以后,随着人们对传播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后起的理论开始强调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这种由被动转向主动的视野变迁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得到明证,比如,在一些研究电视对儿童的影响的案例中,我们传统的做法总是把儿童不自觉地放在一个被动的受影响的地位,而事实上完全可以反过来进行研究,这正如施拉姆所指出,“在这种关系(儿童与电视)中,正是儿童是最活跃的。是他们在使用电视,而不是电视在使用他们。”[12]

网络的出现进一步受众的主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在网络上受众不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获得信息,享受娱乐,并且其互动性大大增强,比如在网上受众也同样可以信息,反馈意见,从受众角色转化为传播者的角色,这与传统媒体是截然不同的,也正由于此,有学者指出,网络传播具有一些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网络传播特点的新的受众观正在形成。[13]

受众的由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换不仅体现在其可以自主地选择所接受的信息、反馈和发送信息,还体现在就算在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以通过对文本的不同的解码方式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著名学者约翰•费斯克对于受众在接受信息和解读文本中的主动性曾形象地打了一个比喻:“居住房东的房屋的我们可以把房屋变成我们的空间,住房子的是我们,而不是房东。”[14]概括而言之,对受众看法从被动转向主动体现了大众传播研究已经发生了一种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

2、群体与个体之间侧重点的转换

在以上所考察的诸多视野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对于受众分析在侧重于群体还是侧重于个体方面同样经历了几次转变。最初的“魔弹论”中作为靶子的受众是一种不加区分的庞统群体概念,随后就转变为一种强调差异的个体受众观,然后又再次过渡到群体的受众观,这不管是通过社会因素划分的受众群体还是通过文化因素划分的受众群体,它们的出发点都不再把分析重心还原到作为个体的受众,这其中已经隐含了这样一种看法,既社会以及与之相伴的文化是大于个体的。而到文化研究学派那儿,作为解码者的受众又不相同,这些受众一方面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历等等方面的差异都决定了他们在解码时所进行的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不同于以前理论是,由于对编码及解码规则的强调,即对传播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强调,因而解码又不完全是个人行为,它受到文化的制约,而文化显然不是个体的,它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因而,这种视野同时包含了个体和作为群体的社会两方面的要素,它更能反映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3、从社会到文化

受众研究中发生的另一种转变就是由强调社会因素开始转向强调文化因素。我们知道,早期的传播学家有很多是从社会学研究转入传播学研究中来,如拉扎斯菲尔德,因而他们的研究带有明显的社会学色彩,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传播学研究,因此,他们的受众研究对社会因素的强调是必然的,这主要体现在受众的社会类别论和社会关系论上。不过,随着文化研究学派的加入,对大众传播的研究开始更多地考察文化因素在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传播不再是被简单地理解为传播者发出信息,受众接收信息,然后产生传播效果,他们开始把传播过程理解为一种意义的传播,传播机构所发出的信息符号不过是意义的载体,真正起作用的是意义,而意义的传播与理解都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离开了文化平台,有效传播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进行传播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受众所从属的文化,因为文化是传播的基础,甚至可以说传播即文化。更有西方学者把这种文化角度的受众研究加以细分,指出在经历了“符号学转折”及“民族志转折”后,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是作为第三代的建构主义的受众研究。[15]

但不管这些视野如何变迁,我们又可以发现受众都具有一种两重性。一方面,受众是具体传播活动的产物,信息发出者把一定的信息内容传送给信息接受者,这些信息接受者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受众,离开了这一传播过程,受众的概念也无从谈起。但另一方面,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受众又是一定社会历史情境的产物。他们的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政治态度、这些社会特质都会影响到他在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理解的信息,同时,所有这些又是以往其个人经历所历史地形成的,因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是一个单纯的即时的概念,它具有更为深远的社会的及历史的内涵。正是由此,我们认为传播学虽然是一门社会科学,但从受众而言,他们总是在理解传播内容的意义,因而这必然涉及到人文领域。传统的受众调查只能反映即时的受众状况,却不能反映为什么受众会这样做。要想科学地研究受众问题,量的研究及质的研究必须同时并举,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相互配合。

注释:

[1]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P134。

[2]DenisMcQuail,AudienceAnalysis[M].SagePublication,1997,p.6.

[3]关于该事件的研究详见洛厄尔,德弗勒.传统研究里程碑[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PP71-96。

[4]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P303。

[5]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P336。

[6]李琨.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国际新闻界,1999,(3):50-54.

[7]参阅DallasSmythe,Counterclockwise:PerspectivesonCommunication[M].WesviewPress,1994,及郭镇之.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J].国际新闻界,2001,(3):58-63.

[8]陆晔.出售听众——美国商业音乐电台对流行文化的控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1)67-75.

[9]StuartHall,Encoding,Decoding[A]..InSimonDuring(ed),TheCulturalStudiesReader[C].2ndedition,Routledge,1999,pp.507-17.

[10]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P114。

[11]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P75。

[12]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P213。

[13]韩玉红,朱琪芳.从PC到NC:传受关系深刻变革[J].中国记者,2001,(11):90-91.

[14]崔朝阳.结构的、行为的和文化的——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J].国际新闻界,1998(1):49-52.

[15]PerttiAlasuutari,RethinkingtheMediaAudience:TheNewAgenda[M].SagePublication,1999,pp.1-21

广播影视概论范文6

广西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专业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一.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环境设计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视觉审美与造型设计为基础,以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培养以使用计算机为主,手绘为铺,掌握艺术绘制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从事设计、制作、施工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为可从事公共环境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园林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高级艺术设计的综合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心理学、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壁画、壁挂设计、透视与手绘表现技法、3DS电脑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基础、住宅与办公室内设计、餐饮环境设计、旅游度假区设计、宾馆与商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装饰构造与材料、环境艺术设计工程预算、室内环境化学物质风险评价、建筑设计基础、景观建筑设计、综合项目设计、装饰雕塑等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城建、科研、设计、教学等单位从事室内外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业、家居装饰设计企业、家具生产企业、会展、项目策划等领域就业。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平面视觉色彩及造型为基础,以平面视觉艺术设计为核心,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及手绘技能,掌握平面策划、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毕业生为能够独立从事广告业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等技术综合应用型专门人才,也可在党、政、军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形象设计、教育、研究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装饰图案、图形设计基础、平面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广告与标志设计、包装装璜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空间方案设计、展示动画设计、视觉传达系统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3DMAX高级动画设计等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形象策划公司、礼品设计公司、教学单位、电视及媒体单位,党政军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宣传、形象设计、展示布置、活动策划等工作。

专业名称:美术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毕业生能够胜任学校美术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和美术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学、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与篆刻、中外美术史、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电脑美术、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教学法、摄影、透视学、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大专院校、文艺团体、文化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美术创作、规划与设计、各类美术活动组织、美术研究及美术普及工作。

专业名称:音乐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毕业生能够胜任大中专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成为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和声、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钢琴伴奏编配、作曲技法、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民族音乐概论、音乐美学、电脑音乐制作、音乐教学法、形体、心理学、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应用文写作、演艺化妆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大专院校、文化宣传机构、广播电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编辑及音乐普及工作。

专业名称:舞蹈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舞蹈专业技能及理论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了解相关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群众文艺团体、各类大专院校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课外活动指导、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芭蕾舞基训、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剧目、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毯子功、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简史、舞蹈写作教程、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想论、舞蹈解剖学、基础乐理、心理学、教育学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专业文艺团体、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电视台及相关的文化艺术部门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艺术指导及舞蹈科研工作。

专业名称:戏剧影视文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基本理论素养以及剧本创作与评论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辑、理论研究工作,戏剧影视艺术的策划、评论、制作、营销、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中外电影史、影视创作与改编、视听语言、电视制作、影视美学、戏剧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剧本写作、美术欣赏、音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当代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广播电视新闻概论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剧院(团)、电视台、电影厂、杂志社、电台等部门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辑、理论研究等工作;在新闻出版、专业报刊、文化经纪、网络传播、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传媒机构从事策划、评论、制作、营销、管理等工作;在国家机关和文教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文化宣传、影视教育等工作。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宽厚扎实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新闻传播高素质人才,能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宣传部门和广告行业等从事记者、编辑、播音与节目主持等工作。

主要课程:普通话发音、播音发声、形象形体造型、广播主持、电视主持、广播电视采写、主持人节目策划、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概论、中国传播史、广播电视编导、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胜任广播电视媒体、影视制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播音、节目主持、评论解说、配音及新闻采编、出镜报道、节目编导、礼仪传播等工作,亦可进一步深造,从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层次

科类

计划

学费

考试科目

招生省份

视觉传达设计(130502)

本   科

文理兼招

3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河南、湖南、江西、山东、湖北、广西

 

环境设计(130503)

本   科

文理兼招

3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美术学

(130401)

本   科

文理兼招

6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音乐学

(130202)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音乐教育”

60

10000元/年

1.视唱练耳

2.主科(声、器选一)

3.副科(声、器、舞选一)

舞蹈学

(130205)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舞蹈学”

40

10000元/年

1.自选表演:舞蹈剧目(舞种不限)一个

2.基本功展示:个人技术技巧组合(限1分钟)

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能力测试(1分钟)

戏剧影视文学

(130304)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广播电视编导”

60

10000元/年

文学写作、影视评论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0309)

外省文理兼招,广西“文史+播音主持类”

30

10000元/年

1.专业素质笔试

2.专业素质面试:指定稿件播读

注:1.以上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以广西教育厅公布为准。2.专业学费经物价部门批准,我校实行学分制收费,以上学费是预交一年的学费,学生入学后按所选的课程学分及其收费标准计算收取学费,多退少补。

三.报名条件

1.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应届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社会青年、中等专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专业基础。

3.要求报考美术设计类考生无色盲、色弱;报考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播音与主持艺术要求考生发音器官无疾病。

四.报考办法

1.报名方式:广西区内考生以广西艺术类联考作为录取依据,我校不再单独组织考试。河南、湖南、江西、山东、湖北考生须采取面试(或笔试)方式,按照考生所在省招生办(考试院)的要求到我校在上述五省指定的考点报考。

2.不允许跨省报名考试。

3.考生本人凭居民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艺术专业高考准考证到我校所设的考点考试。

4.报名考务费:美术学、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专业150元/生,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

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元/生。

5.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按该省相关政策执行。

五.分省专业及考试安排

省市

专   业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河南

美术学

1月21-22日

1月23日

郑州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南

美术学

2月12日-13日

(网上报名)

2月15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2月12日-13日

2月14日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2月11日-12日

2月13日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江西

美术学

2月16日-17日

2月18日

南昌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山东

美术学

2月20日-21日

2月22日

济南市招生办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北

美术学

网上报名

3月5日

湖北招生考试院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注:我校根据上述各省各专业校考报名人数及排名情况,最后确定各省招生计划,并报省级高招办公布。

广西

美术学

 

我校在广西以联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不再组织校考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六.考试:

考试分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

专业考试:

(一)美术设计类(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美术学专业):

1.专业考试科目:色彩、素描

2.成绩评定办法:每门满分为100分,总成绩折合为200分。

注:美术设计类三个专业在广西区外同一省统考一份试题,我校在同一省的美术类单考成绩对三个专业均有效,在同一省的校考排名以及合格证发放均按照美术设计类三个专业在同一省的总和计算。美术设计类考生在指定考点报名时,报任意一个专业均可,专业的确定以高考填报我校专业志愿为准。

(二)音乐学

1.专业考试科目:(1)视唱练耳;(2)专业表演:A、主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任选一门,B、副科:主科考声乐者须在器乐或舞蹈中任选一门,主科考器乐者须在声乐或舞蹈中任选一门。

2.成绩评定办法:专业主科满分为100分,专业副科目满分为50分,视唱练耳满分为50分,总成绩为200分。

注:专业表演考试曲目自选。主科为声乐者考试要求为演唱声乐作品一首。主科为器乐者考试要求为演奏器乐练习曲或乐曲一首。除钢琴由考点提供外,其它乐器自备。

(三)舞蹈学

1.自选表演:舞蹈剧目(舞种不限)一个。

2.基本功展示:个人技术技巧组合(限1分钟)。

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能力测试(1分钟)。

4.成绩评定办法:自选表演满分为100分,基本功展示满分为50分,即兴表演满分为50分,总成绩为200分。

5.报考基本条件:符合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肢体比例协调,年龄不超过22周岁,男性身高不低于1.70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米。

(四)戏剧影视文学

1、考试科目(笔试):文学写作、影视评论。

2、成绩评定办法:

满分为200分,各考试科目权重系数:文学写作100分,影视评论100分。考试时长:每门科目90分钟,在同一时段考完,共180分钟。

(五)播音与主持艺术

1、考试科目:

(1)专业素质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2)专业素质面试:考生当场播读指定稿件;

2、成绩评定办法:

满分为200分,各考试科目权重系数:专业素质面试满分100分,专业素质笔试满分100分。

注:我校艺术类考试合格证比例为1:4,合格考生可于2014年4月15日后在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自行打印《广西大学2014年艺术类考试合格证》,我校不再通过其他方式通知考生本人,同时所有考生从当天起登陆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直接查询专业课成绩。(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网址zs.gxu.edu.cn)

文化考试: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七.录取原则

考生须取得所在省联考合格证和我校专业考试合格证(未组织联考省份的考生以我校专业考试为准),且文化成绩达到我校在生源所在地的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根据考生报考志愿,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体录取原则为:

美术设计类、音乐学、舞蹈学专业:不分文理科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满分)×60+(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满分)×40]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

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分文理科以专业考试成绩为基准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

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以该省政策为准。

以上录取原则适用于广西区外的省份。

八.入学与复查

1.新生报到时,必须携带专业课考试准考证、专业课考试合格证、我校录取通知书,按照入学须知中的各项要求办理报到入学手续。

2.考试中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报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严肃处理。新生入校后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复查,如发现有代考、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退回生源所在省份,并报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九、联系方式

网址:zs.gxu.edu.cn邮箱:zsk@gxu.edu.cn

电话:(0771)3232999传真:(0771)32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