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3篇

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3篇

第一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是必须讲清楚但又很难讲透彻的。《致橡树》是一首现代爱情诗,它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那么,对意象丰富内涵的理解,也自然成为本诗的重点和难点。凌霄花对橡树的依附,鸟儿式的一厢情愿,完全可以用动画式的图像,形象地进行展示,使学生们认识到这两种错误爱情观的不可取。同样,传统意义上被世俗认同的一味付出式的爱情观,作者也认为不可取。怎样从女性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观点,是个难点。讲解时,本人将一棵橡树与一座山峰放在一起,让学生明白,不是显得有些矮小的橡树在衬托挺拔有加的险峰,而是用险峰去反衬,增加橡树的高度、威仪,这使得本来应该得到尊重、得到衬托的险峰显得那么委屈,从而形象地说明了作者不认同这种爱情观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在作者表明自己心中的爱情观时,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来表明: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是一种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关系,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为了对这对意象所表述的观点进行形象的说明,在课件制作中,本人将一株开满红硕花朵的木棉树和一棵绿叶满枝、挺拔高扬的橡树放在一起。地上,两棵树随风摇曳,枝条亲密接触。地下,它们的根,盘根错节。配着形象的图画,我们就不难理解“我必须”句中表述的独立平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一句的人格上的独立,精神上的默契。“我们分担……”一句的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从而真正理解了文中表述的既独立又相依的崭新爱情观。这样,通过对意象的形象分析,明确了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了它们的象征意义,重点、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诱导学生拓展思维,增加知识来源,拓展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已成为专业课的辅助手段,一般只有一学年的课程。以一篇课文作为支撑点,去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没有辅助手段,时间上往往捉襟见肘,而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致橡树》中“我”追求的爱,是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存、坚贞热烈的爱,这是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爱情观。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以此为契机通过多媒体,将古诗词中精品诗句进行摘录,并附上分析:《诗经•氓》;白居易的《长恨歌》;李商隐的《无题》;秦观的《鹊桥仙》等。通过系统梳理,让学生对古人所表达的爱情观有一个了解。这样,既拓宽了知识面,又让学生对《致橡树》的时代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总结

诚然,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师相比,即使多媒体能完成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但它永远不能代替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负责的诸多环节的组织实施。特别是对充满想象空间,内容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来讲,它只能处于教学的辅助地位。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最恰当、最合适的教学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作者:赵春晓 单位:庆阳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

1多媒体的含义及特征

1.1多媒体容量大、效率高

多媒体的推广得益于计算机的应用,而计算机的使用也已经遍及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计算机本身具有交互性、兼容性、容量大的特点,造就了多媒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手写的方式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不但速度慢,而且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低。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将课下准备好的课件展现给学生,提高了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

1.2多媒体具有较强的分享性

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便利地将教师全部的知识分享给学生的,但多媒体就具有这一特点,只需要小小的一个设备,就可以将教师的课件完全传递出去,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很好地温习。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文字、图画甚至是视频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传达。很多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表达的知识如今也可轻而易举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现。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活过来。

2运用多媒体教学“教活”语文课堂

2.1多媒体教学课堂设计的维度

多媒体教学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体现在不仅能够创建文章的情境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表现在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保障了教师教学的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由于教学选材和时代的因素,多数语文课上涉及的文章内容和隐藏的知识都偏离目前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中创设情境的功能来辅助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包身工》时,利用多数学生住校这一特点,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宿舍:一种是标准的学生用宿舍,室内干净整洁,所有用品都规整有序地摆放在房间里,学生在观看时都表现出十分向往的神情;一种是包身工所生活的环境,不仅仅是脏乱差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与之前整洁的宿舍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学生不禁在下面议论纷纷,都表示这不能是人能生活居住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教师告诉学生:“这并不是最差的生活环境,更恶劣的是包身工们吃饭和工作的地方。”这时,多媒体课件上便不停地展示其他已经准备好的图片。就是在这样的视觉连续冲击以及学生义愤填膺的时刻,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迅速阅读语文课文,给学生制造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的思想很快融入20世纪30年代的生活环境,并亲身去体会感受那个年代包身工的痛苦生活。

2.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维度

1)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与课文本身相符合。语文科目的明显特征是具有浓郁的色彩,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为学生制造唯美的情境和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美学感知。多媒体技术会在学生的美感培养和美育启蒙上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一定要重视课件的表达以及课件的细节美感和整体的风格。

2)多媒体课件在情感的基调上要与课文保持一致。往往文学就是人学,这是同其他科目进行区分的明显特征。多媒体课件作为对课文的另一种诠释,它本身就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课文内容的基调时而壮美,时而沉郁,时而高亢,这些都决定了课文的氛围,多媒体课件也会产生同样的感情基调。这些因素都制约要求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它与课文有统一的感情色彩。要使文章和多媒体课件的色调、音乐、情境统一,进而构建整体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情感可以深刻地沉浸在文章的意境里。假如在制作课件时不注重与课文文本的感情色彩相结合,就会造成矛盾的欣赏感受,表现得不合时宜。

3)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在色彩上的忌讳。多媒体课件在色彩的选择制作上是一门学问。课件的展现是一个整体,它的表现效果的成败取决于所有部分的相互配合。以文字的颜色来说,先要考虑的就是字体与背景的颜色是否协调,最好的效果是温和清晰,最低的要求是不矛盾、不刺激。这样不仅学生能够接受,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其次,要注意的是字体的大小、间距和色彩,搭配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实践证实,多媒体课件中文字颜色的选择上忌讳红色的使用,因为红色会刺激眼睛,会使学生感觉到视觉疲劳;还会刺激到大脑的神经中枢,使血脉跳动加快,血压升高,情绪变得冲动兴奋。在蓝色的环境下,人的血脉跳动缓慢稳定,情绪也变得沉静。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语文教师不要使用大篇幅的红色字体,可以考虑采用其他颜色代替。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入了现代化的潮流中。自然,教学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多媒体的引进就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大亮点。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量低、教学氛围枯燥、教学情境难以创设等缺陷,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本文在指出多媒体具有直观、新颖、容量大、效率高、较强的分享性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多媒体教学课堂设计的维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维度(即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与课文本身相符合,在情感的基调上要与课文保持一致,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在色彩上的忌讳),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教活”语文课堂。在实际教学中要正确认识、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作者:王花 单位:寿光市圣城中学

第三篇

1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分析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充分运用外部刺激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积极影响,迎合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尤其教师通过网络搜寻、信息加工等方式将所授知识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呈现,能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并使其协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热情,并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诚然,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理解能力,其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发展的过程,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通过画面展示、切换组合、重复演示,呈现了图文并茂、动画模拟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视听效果,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热情。

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有其既定目标,教学针对性和指向性特征明显,这表明学校教育应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基于这种情形的客观存在,公共课程教学难免受到一定冲击,尤其公共课程课时受到严格限制,语文教学面临同样的问题。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内容没有削减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显得尤为重要。影响教学容量的制约性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使得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系统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板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学效能明显低下。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教师有效教和学生高效学提供了契机,为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通过屏幕展示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烦琐问题,如在黑板上重复板书教案中内容。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使得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随时从自制素材库中选用合适教学素材,刺激学生视听感官,促使学生思维始终紧跟教师教学节奏,保证学生课堂的定力和注意力,达到确保学生单位时间内提炼和掌握更多信息的目的,语文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与网络的连接更加紧密,师生通过教学软件、学校校园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有选择性地获取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潜力得到挖掘,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2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问题探讨

主体地位的消失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学生应该始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思多媒体技术下的语文课堂,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谓独树一帜,学生欣赏着教师精心准备的图片,聆听着字正腔圆的朗读,但美中不足的是教师没有真正创设学生易于参与的教学情境,学生只是视频技术下的赏心悦目者、音频技术下的聆听者,无论赏析得多么惬意,语文学习能力却始终不见增长。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并没有真正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即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弊端。事实上,教师一味点击鼠标、播放视频只会产生一种结果:一切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均在教师掌控之下,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学习地位。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出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始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与提升。因此,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学生语文学习认知能力、已有语文知识水平和当前学习状态搜寻、整理、确定教学素材,又要善于运用留白艺术,提供学生参与平台,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文本内容的有效整合,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情感的消退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一定程度上烘托了教学气氛,但是它无法像教师一样恰到好处地进行情感呈现,包括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对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情感宣泄等,造成教学情感的消退。究其原因,在于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时的另类此消彼长,即:多媒体技术大大超越了传统教师所发挥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不可避免地会与作者、文本主人公进行思想碰撞,这时需要教师的情感体验进行引导,以便学生更好地获得来自文本积极情感的熏陶。但是,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引领能力不断衰退,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只是不断点击鼠标呈现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教师的作用从过去个体一味课堂控制的极端走向过于依附多媒体的另外一个极端。这种极端使得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产生很大的依赖性,片面认为没有多媒体技术的体现就是语文教学的缺憾。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它是师生情意表达、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互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主动方,无论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能给学生带来多少趣味,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多维思想情感的互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学生知、情、意过程难以获得均衡发展。

3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更大的作用。语文教师只有善于因势利导、加强研修,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作者:黄宇琦 单位: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