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管理范例

铁路安全管理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1

关键词:铁路;货运;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铁路正处于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铁路货运改革更是进行的如火如荼。铁路货运安全管理责任重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铁路货运系统必须充分认清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管理的源头出发,通过认真研讨、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更新管理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抓好各项安全工作,确保铁路货运安全持续稳定,全面提升货运服务工作质量[1]。

1我国铁路货运安全管理现状

铁路货运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按照“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要求不断推进。我国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后,各货运基层单位从货物运输条件、装卸组织作业、设施设备与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安全卡控,做了大量的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在货运安全管理方面仍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安全管理缺乏规范性

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缺乏时效性。铁路进行货运组织改革时,各货运基层单位主要由原装卸中心、多经公司和车站货场等单位或部门合并而成。在合并之初,为确保货装工作安全大局,各种安全技术文件基本上是参考和沿袭原单位的办法规定。这些办法规定在改革过渡期内保证了货运组织改革的逐步推进[2]。但是,随着货运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规定和管理办法已不适应现代运输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安全管理左右的发挥。2)货运规章变动频繁,缺乏可操作性。货运规章是货运基层单位进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铁路货物运输需要严格依据货运规章办理。由于目前铁路货运改革正处于快速期,规章的修改过于频繁,有些规章在修改时对内容的解释不清楚、不明确、甚至前后矛盾,致使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操作性,容易出现偏差。3)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防患意识。许多货运基层单位存在忽视对安全管理工作过程、安全监督检查过程及作业标准化过程的规范性推进,缺乏对安全重点工作进行分解细化、明确职责,对货运安全管理未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4)安全管理标准低,缺乏有效控制手段。铁路货运现行规章中的部分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实践性,货运职工在具体操作时往往凭借经验,缺乏有效控制手段。例如,有些货运部门没有根据本单位经常运输的散堆装货物的特点制定装载货物作业标准、本单位没有轨道衡或工作车电子称,货场作业装车人员在进行散堆装货物装车作业时完全凭借自身经验或责任感,致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被轨道衡检衡发现超载,货物被途中卸载,影响了运输效率、质量和安全,甚至产生运输纠纷。

1.2信息化手段运用能力差

铁路货运改革以来,货运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文电、新系统层出不穷。由于改革节奏快,涉及面广,部分干部职工对新办法、新事物理解不够透彻,改革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3]。有些单位,对更改的规章只是简单的以文件形式下发,没有充分利用手机APP或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归纳和解释,出现职工对文件的更改了解不及时或执行新规定不到位现象,影响了作业安全。

1.3货运职工专业素质偏低

铁路进行货运改革时,装卸、多经等单位合并到货运系统,致使货运职工队伍整体年龄老化、货运业务不强。同时,这部分职工主动参与改革、学习新业务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在具体办理业务时不能完全按照作业标准进行,实作性差,出现突发情况时也不能及时应对,影响作业质量和安全。

1.4闭环式管理模式落实不到位

闭环式管理模式是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时,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查找原因进行整改,跟踪整改并定期检查、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4]。铁路货运部门在工作中仍然存在闭环式管理落实不到位现象。发现问题时,不能彻底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或整改不到位,或没有进行跟踪检查,致使类似的问题重复发生。1.5安全作业标准的执行力不强强化安全作业标准的执行力,对提高铁路货运安全服务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提高职工作业标准的执行力往往通过绩效考核评价来实现。目前,有些货运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没有通过奖惩分明的考核评价来反映职工的安全绩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安全服务客户的热情和积极性。

2原因分析

1)单位人员组成复杂,影响了安全管理一致性。在铁路货运的实际工作中,从受理承运到卸车交付的整个作业流程中,需要货运和装卸职工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由于原单位对货运安全管理的理解及安全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合并到货运基层单位管理队伍中的原装卸中心、多经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货运业务并不熟悉,致使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执行标准不一、执行力度不一、工作重点不明确、关键控制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货运安全管理的质量,制约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2)职工队伍老化,专业人才断层。由于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后新成立的货运基层单位是由多个单位合并而成,致使新货运单位人员多甚至出现超员现象。在减员增效的压力下,近年来,铁路货运部门极少补充新生力量,因此,带来新的严峻问题:一方面货运职工年龄偏大更为突出,学习新技术、新规定的积极性不高,自身业务水平难以适应铁路货运发展要求;一方面铁路培养货运专业人才需要很长的周期,为数不多的新职人员从事货运工作短时间内难以独当一面,整体看,铁路货运面临专业人才断层的挑战极为严峻。3)规章的频繁更改,影响了安全管理效率。当前,铁路货运改革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规章的修改过于频繁且存在前后矛盾、相互重叠现象,在规章上传下达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偏差和漏洞,直接影响安全管理。4)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影响了执行力。有些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重结果轻过程考核现象,没有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是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或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仅对当下问题进行调查,通过扣分罚款等办法处理,致使职工心存侥幸,缺乏自我约束的内生动力和岗位创优的安全责任与意识。

3沈阳局集团公司的实践探索

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原沈阳铁路局)进行货运组织改革,成立了沈阳、大连、锦州等12个货运中心。2018年,集团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将12个货运中心精简合并成8个。几年来,沈局集团公司的的货运改革平稳推进,运输生产顺畅有序,货物发送量逐步增加。在货运安全管理方面一直不断探索,确保了货运安全的基本稳定,货运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3.1提高安全规范化管理质量

为进一步适应我国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发展需要,沈局及下属各货运中心不断完善有关规章、管理办法和作业标准,将各项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建立安全重点工作督办落实整改机制,对各项重点工作逐项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形成闭环管理。严格落实《货运系统安全专业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做好货运安全专业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优化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推进货运管理的规范化[1]。

3.2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沈局各货运中心坚持强化职工教育培训,开展业务技能竞赛,激发职工学习规章、苦炼内功的积极性,货运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参观学习地方企业并进行交流等途径,有效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运用各项激励考核政策等手段,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沈局各货运中心尤其注重对青年职工、后备力量的培养,除传统的师带徒外,还多次组织对新入路的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两方面,以全面提高新生力量的综合素质。为保证货运职工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沈局还注意加强对装卸人员的培训,包括装卸司机操作培训、装卸工种作业培训等,确保装卸作业的安全和装卸作业质量的提高。

3.3强化专项整治夯实安全基础

为进一步落实货运安全管理检查工作的常态化,沈局货运主管部门坚持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查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集中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1)加强装载加固的安全管理。对鞍山货运中心的长钢轨偏重;通辽、锦州货运中心的散堆装货物超载;沈阳、大连、长春货运中心的零快偏载偏重;行包中心成件货物多装少计运费等典型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细化控制办法。强化现场卡控和追究责任取得预期效果,超偏载问题明显减少。2)加强危险货物的安全卡控。注重对自备罐车车体和附件质量、车门阀盖关闭质量检查,防止危险货物“跑、冒、滴、漏”问题发生。组织各站段、货运中心开展应急演练,做到应急有备。同时,对危险货物长期无运量的企业和品名进行清理。3)加强零散快运的安全管理。与物流企业签订协议,明确法律责任,督促物流公司从收货源头消除危险品运输隐患。在作业量较大的货运站点,增设查危仪、视频监控等安检设备,增加作业人员数量,实现人机结合的安保“双保险”。及时修改零散货物办理限制,优化运输方案,在保障运输时限的前提下,为托运人上货、安检作业留出时间。4)加强装卸作业的安全管理。围绕抓料机、扒料机、装载机、门吊、汽车吊、正面吊等机械作业时碰撞车辆;集装箱卸车时,未确认F-TR锁脱开状态,盲目起吊;使用装卸机械开关车门等问题,开展装卸质量专项整治,源头防止车辆损坏,提升装卸管理水平。5)加强集装箱运输的安全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卡控措施,并指导督促落实。强化新集装箱办理站的安全管理,提前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首批装箱作业跟踪盯控,确保作业安全。

3.4坚持问题导向整治安全隐患

坚持抓好以超偏载防控,集装箱、篷布安全控制,危险品运输安全,装卸车人身安全,零散快运安检查危,货场、专用线安全管理为重点内容的安全大检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运输的专项检查、货运系统的综合秋检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定期整改。同时,组织各基层单位认真开展问题“回头看”,对通报典型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全过程,确保问题解决,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郭玉华.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全面提升货运工作质量[J].铁道货运,2015(1):1-10.

[2]张逸力.铁路货运中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探讨[J].铁道货运,2015(9):51-55.

[3]邵庆华.深入推进货运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J].铁道运营技术,2015(4):22-24.

[4]刘海涛.铁路货运中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3):46-47.

[5]臧俊,安洋.关于沈阳铁路局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铁道货运,2014(7):1-4.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2

摘要:

在我国铁路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注重对其进行结果的评价。但是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动态化的运输过程,因此在对其进行相关管理时,需要注重对实现安全结果的过程,即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相关的检查与分析,进而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与解决。通过对过程的强化与控制来实现铁路管理的安全结果。

关键词: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结果评价;过程控制

对铁路进行安全管理,其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想要在这一动态化的过程中对铁路安全系统进行全面化的分析与评估,就需要对这一过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评价。而在对安全系统进行评价时,不能单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要更加注重对运行的过程进行评价。只要对过程进行准确的评价,其结果才是最接近实际情况、最准确的。因此,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对过程的控制,尽可能的与预期的目标相符,保证相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结果评价机制的缺点

(一)易导致惯性事故的发生

从发生过的众多的铁路事故中可以发现,大多都是惯性事故。其惯性事故的发生原因就是没有吸收前车之鉴,没有从之前的事故中吸取相关的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也是一种没有进行过程控制的表现。因此,需要认真的分析之前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对于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方案与措施。而从过程控制的角度来说,惯性事故的发生,也是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不到位,在工作中没有对其进行重视,进而就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相关人员在事故发生后,也没有及时的向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汇报,上级部门也无法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补救的措施,由此就形成了安全管理措施难以落实与开展,其惯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无法得以有效的抑制。

(二)基层单位的隐瞒

在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的相关条例中,其铁路安全的结果与铁路职工的工资以及职位的升迁有着直接的关系,其铁路安全的管理结果决定着一切,但是其结果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有些基层单位为了逃避、推卸相关的事故责任,因而将发生的事故进行故意的隐瞒,进而达到满足个人利益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会对铁路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阻碍了铁路的提升与发展。

(三)忽略安全过程控制

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铁路安全操作违章情况的发生不一定会出现安全事故,这是属于偶然性的。但是发生安全事故一是由于相关的违章操作,就是属于必然性的。因此,如果只以结果来进行相关的判断,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就会在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中忽视对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二、铁路安全管理中对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进行铁路运输的产品与一般的工业产品不同,体现的是货物的位移,其运输过程在位移发生时开始,在位移结束时消失。因此对其中的物品的质量管理,就不能按照一般的工业产品那样在事后进行相关的检测,将不合格的产品退回、进行重新的制作直至合格为止。正是由于铁路运输具有这种不可逆的性质,所以就要在过程中对其安全进行一定的控制。与此同时,安全生产也是铁路运输产品的最主要、最根本的质量特征,因此,在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有对其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相关的管理,才能实现安全有效的生产,完善铁路安全管理的工作。在铁路的运输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而依据传统的结果控制方式无法对相关的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此同时,在铁路的运输是一种动态的移动性过程,当其到达终点时,这个过程就会随之停止、消失。因此,在进行铁路安全管理工作时,只有对运输的工作进行控制,才能准确的把握铁路运输的相关管理工作,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早发现、早解决,对其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增强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三、过程控制的方法

(一)规范干部检查的行为

建立安全检查逐级考核制度。为防止郑州车务段的管理干部下现场检查工作的次数减少,同时在检查的时候,只是听取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总结与汇报,对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只是大致的略过,没有对其进行细致、详细的检查与分析,对于各中间站、车间的情况不清楚,形式、表面化严重的情况发生。我们制定了安全检查逐级考核制度,以上月25日至本月25日为月安全考核周期,制订详细的考核办法,明晰下现场次数,发现违章违纪与一类问题件数,现场录音监听次数以及包保车站驻站次数并要求参加安全生产分析会,以此为抓手对在现场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带动现场管理人员切实负起管理责任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铁路安全检查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开展与落实。

(二)强化班组自控能力

想要提升铁路安全管理中对过程的控制,需要对班组的自控能力进行提升。首先,对班组安全生产自控能力的提升需要将安全管理的中心由原先的站段及车间向下层进行调整。其次,需要建设自控型的班组。第一就是为该班组选拔一个人优秀的人成为班长,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让每一个优秀的职工都有机会竞选班长。第二,则是要完善班组联防互控的各项机制,对班组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考核,促使班组内的每一个职工在相关的操作中进行自控与互控,进而确保其生产得以安全、持续、稳定的开展。

结束语:

开展铁路安全管理工作,既要注重安全的结果,还要注重安全的过程。只有对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开展,实现安全结果的过程。不能单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要更加注重对运行的过程进行评价。只要对过程进行准确的评价,其结果才是最接近实际情况、最准确的。因此,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对铁路安全管理必须由原先的实现安全结果过度到过程的控制,才能得到安全、准确的管理结果。

作者:李明 单位:郑州铁路局(郑州车务段安全科)

参考文献:

[1]孙泽辉.浅谈安全管理机制建设[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0(3).

[2]舒建秋,完善铁路安全管理机制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4).

第二篇: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探究

摘要: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其作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做好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保证运输安全对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加强基层站段安全管理提出相关管理策略。

关键词:

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铁路基础设备也有了明显改进和加强,进一步强化了铁路安全系数。但由于铁路行车密度大、客运货运量居高不下,在铁路运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同时,铁路安全管理被提上新日程。铁路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是铁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对铁路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实现铁路基层站段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管理对铁路运输安全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1当前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缺乏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意识

由于铁路运输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铁路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也会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在铁路基层站段发生的各类突发状况,都会引起铁路基层站段的不安全事故,由于铁路基层站段的工作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很多时候在发现事故隐患也并未及时采取排查措施,或者是将安全隐患草草了事,不加深入了解,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说明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意识缺乏,给铁路的安全运输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1.2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国铁路运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对铁路员工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很多时候由于员工的个人实践能力缺乏,在发现基层站段不安全隐患时,一时找不到合理的解决路径,影响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还有就是基层站段的值班人员不能严格值班规范,在值班过程中未能按照员工守则进行工作,这种不负责任的值班行为也会带来铁路基层站段的不安全事故。

1.3安全管理实施缺乏时效性

之所以会出现员工值班过程中的失误,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够严格,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工作人员素质交叉,都说明当前基层站段的管理队伍存在问题,纵容了很多人的不良行为,对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也不加重视,都影响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给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带来些许不利影响。

2强化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的措施探析

2.1树立安全责任观念,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安全第一”是安全与生产或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相比较的结果。因为安全是运输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保证,有了安全,运输生产才能有序进行,才会带来效率和效益。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按照“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专业负责制和以逐级考核制为前提的逐级负责制”是建立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首先,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严格各部门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安全责任,确保权责统一。其次,落实安全负责制,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专业技能优势,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最后,建立主机负责制,明确规定什么岗位的人负责什么安全管理问题,并落实岗位问责制,对员工以及管理阶层的行为和工作内容进行规范。

2.2提高员工素质,保障安全管理实行

安全工作贯穿于运输生产全过程涉及到每个作业环节和人员,保障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将员工的技术等级与所担任的安全管理职责相挂钩,同时,推行员工上岗考试制度,把员工素质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促进铁路员工业务、技术的发展。同时,提高员工应对基层站段紧急事故的解决能力,让员工具备应急处理能力,特别是针对新技术的应用,做好新设备应用的相关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在培训之前,应当与培训的组织部门、与学员的送培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了解学员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所在的岗位、学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等情况,加强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增长,保障铁路工作人员的团队素质提升。

2.3强化安全管理过程控制

安全在于管理,管理在于干部,干部在于作风。所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刻不容缓。首先,强化教育,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干部头脑,扎实抓好党的宗旨教育和敬业爱岗教育。其次,建立然后,实施“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的竞争机制。实行过程考核;要落实干部工作写实制度,考核从严,对作风飘浮、工作不负责任的干部进行调整,直到免职。最后,营造“立言与立行”相统一的良好风气。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工作人员上下一致,做好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2.4加强现场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每一个铁路基层站段都应该建立适合自己站点的《安全检查表》,确保每次工作检查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的进行,实行管理重心向站段、车间、班组下移,严格落实班组安全自控互控机制,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现场安全控制中的作用,各岗位、各工种、各作业人员做到自控互控、你错我防,确保现场作业有序可控。强化安全工作的落实到位,把握好铁路基站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为整个铁路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铁路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不但与每个站段安全基础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还与参与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的每个人都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只有做好树立安全责任观念、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安全管理过程控制、加强现场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等措施的执行,切实的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强化安全管理,相信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找准方向的前提下,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意识,并在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中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做好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工作,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业的有序、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波 单位:北京铁路局邯郸站

参考文献:

[1]张勇军.浅谈铁路基层站段物资采购管理的优化[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11:60-61.

[2]谷会娟.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基层站段如何加强成本管理[J].时代金融,2015,29:235-236.

[3]鲁婷婷.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策略与管理[J].商,2015,48:217.

[4]薛晓飞.站段合同闭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5:38-39.

第三篇: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思考

摘要:

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对探伤作业的顺利进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的探伤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较多的缺陷,因此,探究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大秦铁路有限公司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探究,继而提出探伤安全管理工作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

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

0引言

铁路工务探伤是对钢轨焊缝、螺孔、接头以及擦伤的检测,在对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中,由于受到员工安全质量意识、素质以及员工福利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铁路工务探伤的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对铁路工务探伤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会影响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1]。因此,调查与思考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现状

在原平工务段铁路工务探伤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完善,其安全管理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员工安全质量意识薄弱

在铁路工务探伤中,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对工务探伤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原平工务段探伤人员的工作中,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相对较低,导致工务段探伤的质量难以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对探伤安全质量管理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原平工务段的铁路探伤中,出现下行右股钢轨折断现象,属于员工漏检责任[2]。可见,在探伤人员的工作中,部分员工缺乏责任心,导致其对探伤安全管理质量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1.2探伤安全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在铁路工务段探伤安全管理中,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探伤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原平工务段探伤管理中,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对安全管理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探伤安全管理中,内部管理机制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其主要体现在对管理的考核方式方面,车间的管理考核方式主要以探伤质量为标准,但是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其次,在对探伤人员的工作安排中,企业安排不到位,尤其是特殊地段中,员工素质难以达到检测的需求,从而对探伤安全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3员工标准作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过程中,探伤人员的素质对安全质量管理存在明显的关联,但是在该工务段的探伤人员中,部分员工的素质难以满足探伤质量的管理需求,同时对钢轨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4]。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工务段探伤过程中,领导人员对员工的指导力不足,导致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得到科学的指导。另外,领导人员对员工仪器的操作指导不足,导致员工无法科学的发挥仪器的功效。第二,员工在探伤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工务段的探伤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4探伤设备质量需要提升

探伤设备是保证探伤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可以提升探伤的安全管理质量,但是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设备中,拥有钢轨探伤仪以及通用探伤仪的设备数量分别为15台和6台。在设备的运用中发现,通用探伤仪的合格率为98.9%,而在钢轨探伤仪的使用过程中,NJ8A型探测仪使用效率相对较低[5]。由此可见,在探伤设备的运用中,设备的质量因素对探伤安全管理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5员工福利待遇激励效果不足

在探伤安全质量管理中,对员工发放较为丰厚的福利待遇,可以更好地提升员工的满意度,继而可以达到激励的效果。但是在原平工务段员工福利的发放过程中,由于员工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工资待遇方面,员工的工资主要以计时工资为主,导致员工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其次,在福利待遇方面,员工节假日的福利待遇相对较为薄弱,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较低,无法全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对策

在铁路工务探伤中,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但影响安全管理质量,同时对轨道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探究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

2.1提升员工安全质量意识

在铁路工务段的探伤安全管理中,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对探伤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以便可以更好地保障探伤质量。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探伤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要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员工在探伤过程中国,可以时刻注重自身的责任,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探伤工作。其次,在员工的培训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熏陶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如可以通过设置安全检测标语,引导员工树立科学的安全质量意识。总而言之,只有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探伤质量。

2.2完善探伤安全管理工作

在工务段探伤安全管理中,完善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提升探伤质量,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质量。但是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安全管理中,其工作依然有待完善,因此,需要对其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究。首先,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在划分工作岗位的过程中,要严格分析员工的能力,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达到探伤的需求,同时可以在相互学习中提升专业素质。其次,在探伤安全管理工作中,领导人员需要合理的安排工作任务,尤其是在特殊地段的探伤工作中,更加应该安排素质和经验丰富的员工,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探伤安全管理质量。

2.3提升员工素质

在工务段探伤过程中,员工素质对于探伤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工作中,员工的素质无法满足探伤的发展需求,导致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管理者需要致力于提升员工的素质,以便可以更好地满足探伤的发展需求。首先,在安全管理探伤工作中,企业需要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包括员工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素质培养,使员工可以胜任工作岗位。其次,企业需要对员工设备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利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2.4改进探伤设备质量

在原平工务段探伤工作中,探伤设备的质量对于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探伤设备质量,以便可以更好地满足探伤安全管理需求。首先,企业需要对探伤仪器的合格率进行严格的检查,在设备保养期间,每个星期要对设备保养一次,并且对设备的使用率进行严格的排查,保证在工作期间,所有设备均可以稳定运行。其次,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在常用探伤地段中,加强对技术型设备的运用,使其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可以提升探伤安全工作质量。

2.5提升员工福利待遇

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工作中,员工的福利待遇水平关系着探伤安全管理质量,但是原平工务段员工的工资绩效方式单一,同时福利待遇较低,导致安全管理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积极的改进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员工的积极性。首先,企业在员工工资方面,应该将员工工资与探伤质量相挂钩,从根源上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其次,在福利待遇方面,应该注重员工的需求,以此来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

3结语

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探伤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但影响探伤安全管理质量,同时对轨道的正常使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对探伤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可以为大秦铁路有限公司的探伤安全质量管理带来相应的启示。

作者:贾慧平 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原平工务段

参考文献

[1]薛皓.探究铁路工务作业惯性违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4,34(02):90-91.

[2]吴细水.树立严检慎修理念做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J].中国铁路,2014,11(08):13-16.

[3]徐贵红,陶凯,刘金朝,等.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J].铁路技术创新,2015,02(04):27-30.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3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因而在铁路隧道工程中,必须切实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并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采取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具体来说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采取有效的措施严防隧道坍塌

鉴于铁路隧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坍塌事故,最终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现状,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严防出现隧道坍塌事故,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即严格按照地质预报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对不良地质的地段进行监测的同时加强预报,并对支护系统和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检测,为衬砌二次混凝土和锚喷支护等提供便利,对于不良地质地段,必须选派专人加强对其的检查和监控以及量测,对于出现的异常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疏散人群。二是结合隧道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科学的确定隧道开挖的方法。在开挖方法确定后,应在开挖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每一开挖分部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开挖和支护工作得到有效的衔接,尽可能地降低围岩变形的程度,在提高支护效果的同时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

2.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

一是从施工机械设备方面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所有入洞车辆的制动状态良好,严格运输车辆超载、超高和超宽以及超荷载运转,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同时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二是从爆破器材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必须确保做好爆破器材的各项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爆破器材,设立专人进行爆破器材的购买,加强爆破器材的使用监督,严格按照有关手续进行爆炸物的使用。所有爆破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资格,并在爆破中确保所有的人员处于安全的状态。三是切实加强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工作。在用电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的安全,必须在结合实际的需要针对性的确定照明工具,例如在工作面和开挖面工作时一般选用具有较高亮度的低压卤钨灯,而在洞口场外的照明则采用镐灯,同时在施工过程加强电气设备的调试、检查和维修故障,并严格按照设备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安装,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例如在进行防爆电器设备安装时,在确保设备性能达标的前提下进行安装,并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进行电力线路的安装,最大化的确保用电的安全。

3.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钻爆施工的管理

钻爆施工是整个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因而必须切实加强对钻爆施工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所有铁路隧道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于机械操作人员和爆破施工人员,就必须进行专业的培训并考试合格方能上岗。二是严格按照设计进行爆破施工,在爆破施工中应加强装药量的控制,严防出现超欠挖和塌方等安全问题,确保爆破面平顺的同时,还应预防由于应力集中导致初期支护出现开裂和开挖断面出现掉块等安全事故。三是各隧道施工班组之间必须设立有效的交接班制度,当钻眼施工人员到达工作面后,首先就应对工作面处于安全状态与否进行检查,在钻眼过程中一般选取湿式凿岩机进行,但不得选用残眼开展钻眼工作。四是当钻孔台车在进洞过程中需要经过临时台架和道路时,必须对安全界限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选派专业人员进行指挥,严格在到位后出现倾斜,当需要进行爆破施工时,必须确保所有的人员撤离到绝对安全的区域。五是当工作面支护没有完成、照明情况不加和工作面岩石尚未破碎以及出现涌水涌泥且没有处理之前,不得进行炸药的装填和爆破作业,在处理好这些异常情况后,作为爆破人员还应随身携带简易照明设备,严防点炮时出现熄灭而应急使用。六是当爆破结束后,应及时做好通风和排烟工作,并由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检查,待检查确定安全后才能进入工作面进行施工,相邻的工作面贯通时,还应加强对两端的指挥和联系,切实做好测量工作,若两个工作面之间相距较远时,一般大于20米就应将一端的工作停止,及时撤走机具、撤退人员,且在安全距离部位做好安全警告标志的设置,最大化的确保整个钻爆施工的安全。

4.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装碴与运输的管理

一是各种运输设备不人料混装,各种摘挂作业设立专职联络员;进入隧道的内燃机械与车辆,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汽油机械与车辆不进入洞内;装载料具时,不超出装载限界,装运型钢拱架、管棚等长料具时,捆扎牢固。二是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满足装载机械安全运转,设置专人指挥,无轨运输段应在洞口处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应安排人员指挥交通。洞内的车辆、施工机械、模板台车等,在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限界显示设施。运输车辆在使用前详细检查,不带病工作。

二、结语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4

 

近年来,随着铁路工务施工工程扩大,施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年来铁路施工工程扩大,施工任务增多,施工队伍中招用大量未经培训的民工,缺乏系统的安全业务培训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队伍整体素质下降。二是一些单位盲目追求施工进度,不按安全管理程序施工,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三是在近年来实行劳务层与管理层分离中,没有根据新的组织形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四是有些管理干部对转变职能理解片面,削弱了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少数单位甚至还取消了安全监察机构,变安全管理干部专职为兼职或多职兼并。   上述原因说明在铁路施工规模和施工队伍迅速扩大时,安全管理工作如果跟不上去,安全生产就会出现滑坡。   如何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继续加强铁路工务施工安全管理,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状况下滑的局面,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之目标。笔者认为应当抓好以下几个关健环节。   一、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管理网络。   发生事故的原因,大多是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网络,致使安全管理出现漏枷。因此,安全管理体制要适应改革的要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工务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法规办事。施工生产要按“三同时”原则进行,防止隐患。发生事故后,要按“三不放过”的要求,认真分析,深刻吸取教训。要按规定上报事故。隐瞒事故,欺上瞒下的做法是安全生产的一大通病,必须彻底纠正。   施工单位和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按施工要求设立专职安全监察,尽力搞好各级安全监督机构的建设。要继续提倡扶植“班组设立专(兼)职安全员”这一新生事物,以形成健全的安全监督保证体系。   二、从基础管理入手,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实践证明,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基本上都与安全生产有关。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职工培训、工程(产品)质量、信息资源、标准计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管理、工地(施工现场)管理等。其中安全管理和工地(施工现场)管理更为关健和直接。因此,要抓住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寓于各项专业管理之中的特点,把优化和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为加强安全基础工作的突破西。   加强安全基础工作,要注意:(1)必须注重实干,力戒形式主义。首先,各级管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做到率先垂范,严于律已,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动真碰硬,敢于抓纪律,抓管理,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要从制度上、标准上、考评上规范干部的作风行为。要建立起各级各类干部安全管理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t为主的责任标准体系。实行定项目、定时间、定地点、定数量、定标准的“五定”责任制。坚持运用量化考核手段,促进负责制的真正落实。龙川工务段根据上级关于安全基础整顿工作的要求,在安全基础建设工作中,建立健全各级干部抓安全联锁责任制,实行干部抓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制度项目清楚,深人生产实际,解决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保证了施工安全。(2)必须注重教育,力禁以罚代教。职工违章违纪或发生事故,不能只用简单的行政处罚或经济制裁,要辅之以有效的思想教育,需以心理活动角度,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策,有针对性地消除一些带倾向性的心理障碍。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努力造成一种人人讲安全、层层抓安全、时时保安全的浓厚气氛。要随时掌握生产现场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个作业环节上的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三、切实加强民工管理。   铁路工务施工事故不少是发生在民工身上,因民工基本素质相对较差,缺乏安全意识或安全意识淡薄。散漫自由及操作技能差,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民工队伍,应进行资质审查。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民工队伍,要及时调整和清退。施工单位今后在招收和雇佣民工时,要严格按照铁道部有关民工招收和雇佣的规定,严格把好招雇关。对己录用或雇佣的民工,应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进人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生产。对那些不听指挥,不按规定履行安全义务的民工承包队,要坚决予以辞退。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因对民工管理不善,造成工务施工事故的发生。今年3月,龙川工务段进行工务用工制度改革,变民工(队伍)为劳合同工(队伍),由段直接加强管理。使施工安全得以保障。   四、合理地提取和使用安全措施经费,是改善劳动条件,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必要保证。   安全措施经费不落实或挪作他用,或擅自削减安全措施费用,任意减少安全设施,同样,将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因此,必须从施工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措施经费在安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安全措施经费的管理。在实行经济承包中,不能只顾为了搞活,为了赚钱,而忽视职工劳动条件的改善。要积极增加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安全技术部门要把合理提取和使用安全措施经费作为确保施工安全生产的大事抓紧抓好。   五、加强安全定期检查与定期监测。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与监测是保证施工安全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定项的安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对干机械设备、压力容器、施工电台、测速仪、防护用品(安全绳带)、炸药库、发电机房、材料油库、桥梁、隧产等要害部位或事故多发地段和工种,更应该坚持定期检查、定项检测。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技术装备等劳动条件和安全设施的欠帐,应具体落实资金、强令整改限期解决。   六、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新成果。   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和技术领域的扩展,推广科学技术新成果,开展安全技术攻关,使推进技术进步扩展到安全生产领域。#p#分页标题#e#   用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逐步代替传统经验式的安全管理方法,这是实行安全管理进人科学管理阶段的必然趋势。在施工生产中,应积极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进行预防与预测事故。力争把施工作业和设备运用中的不安全因素控制住,改变过去那种“死后验尸”、“马后炮”的事后处理做法,扭转安全被动局面。   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建立科学、先进和适合管理的系统,为安全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积极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5

1.施工部门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单位间配合差

铁路施工前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程和施工质量,铁路施工工程涉及到施工、设计和设备管理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同时也涉及到线路系统、通讯系统以及信号系统等多种设备,可以说是是一项非常复杂又系统的工程。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如果不能充分调试好设备,协调好单位和部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工程的后续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且施工的准备工作做不好的话,还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延误事故。任何一个部门如果没有做好管理准备工作,都会导致后续单位无法正常作业,特别是在营业线的施工中,需要多个单位的参与,并且积极配合,任何一个单位出现问题,都会造成经济和时间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控制,最终影响了铁路运输安全。

2.施工计划随意调整、变更

已经编制完成和落实的施工计划是不能进行随意更改的,一般工程为了节约成本,在施工计划的安排上一般都比较紧凑,若随意调整施工计划、增加施工内容,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工程的安全风险,而且,铁路施工又是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涉及到相当多的部门、单位以及施工设备,所以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方面就相对滞后,若不恰当的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随意增加施工内容,就会导致施工中信息的调整不同步,安全措施跟新的施工计划不同步,从而就会很容易导致施工事故发生,增加工程安全风险。

二、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在铁路施工前期严格做好准备工作

充分做好铁路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施工目标、确保工程运输安全的前提条件,所以就要求施工企业要提前制定好合理的施工程序,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前,对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搞清楚工程作业中存在的疑点,严禁带问题进行作业。同时,铁路运输企业也要针对施工过程中运输组织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运输事故等,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预案,成立领导小组,搞好施工协调工作。另外,铁路运输企业还要同有关的运营线路作业的单位,签订相关的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义务与责任,同时对施工的关键内容进行核对,确保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相关安全措施准确到位,保证施工安全。

2.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检查责任制

这就要求铁路施工单位同有关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的公司、进行铁路运输安全监管的人员,各自明确其责任,各司其职。若质量监理公司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的,要及时向铁路施工单位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有关安全监理的人员一旦发现工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也有权利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如果施工单位不能及时停止施工,对各种问题进行整顿的话,那么之后发生的安全事故则由施工单位一人来承担后果,但是对于因监督不力导致的工程事故,就要由有关安全监理的人员来承担其责任,另外,如果由于铁路交通质量埋下的交通事故隐患,引起交通事故的,就要由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理公司共同来承担责任。

3.进一步强化铁路施工中各单位和部门的整体配合

目前,在我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中,存在施工企业与相关管理部门“脱钩”的现象,由于各方立场不同,所以对问题进行考虑的角度也不同,铁路施工企业通常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施工方便,而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则重点考虑减少施工过程中影响其正常运输的因素,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双方企业的要求,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最优施工方案。在铁路的施工过程中,要涉及到施工、设计、建设、监理、供电、电务、工务、机务、车务等大量单位,这也需要各部门能够在统一指挥下,树立保整体、促大局的意识,不随意拖延时间,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可以更加有序、安全地推进。

4.铁路施工过程中有关领导要严格把关

进一步加强现场控制,是铁路进行安全监管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有关的单位施工领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等级,亲自组织并且召开相关施工安全的预备会,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参加。其次,对施工命令严格把关,主要包括施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施工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最后,有关领导还要亲自监控施工中关键环节的作业,掌握和了解施工进度,并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处理,严肃施工纪律,协调好各单位、环节和工种的作业,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完善经济处罚制度

为了确保铁路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与有关监理的单位不仅要签订安全协议,还要在协议中明确相关的处罚标准和内容,在违反规定而造成的施工事故和安全隐患问题上,要达成统一共识,经济处罚制度可以很好地约束各单位的施工行为,从而可以减小施工风险,实现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

三、结语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6

前言:

截至目前,不管是物资流动能力还是客运能力,铁路运输都是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物资流动频率加快,群众出行规模加大,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对其中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对于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涉及到了大宗物资管理,关乎到了成千上万乘客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尤其是铁路运输成本低,成为了众多企业物资流动首选方式,这让铁路运输管理压力日益增加,只有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保证这些重要客户物资安全抵达目的地。若是安全管理松散,大宗物资发生丢失、破损甚至于因为火灾等全部损毁,会影响到客户对铁路运输的信任,加上如今不断崛起的快递业、物流业造成的客户分流,会让铁路公司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特殊时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会让战备物资、医疗物资、兵源、设备等及时到位,保证我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不可或缺的工作。

二、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铁路运输安全事故林林总总,但归总起来无外乎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这其中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属于主观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彼此影响,造成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难度增加。

1.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乘客、社会群众、不法分子等。驾驶员驾驶水平不良、乘客误动火车设施设备、社会群众违规行驶、不法分子攻击,这些都会成为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子。

2.自然因素。泥石流、地震、高温、山洞塌方、雷击等都会给铁路运输带来影响,甚至于造成物资损毁、人员伤亡。目前我国每年因为泥石流带来的交通领域损失都高达十数亿元,其中铁路运输首当其冲。

3.设备因素。列车设备老化、频繁出现故障,都会提升运输风险。例如列车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刹车不灵难以减速,最终将会发生碰撞,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性事件。

4.管理因素。管理方法落后,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这都会埋下危机。例如管理松散导致的乘务员酒后工作,结果和乘客发生争吵导致乘客受伤。又或者疏于培训考核,导致乘务员、驾驶员粗心大意,给安全行驶带来巨大危机。

三、目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落后,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约束。在火车设备不断升级,新型技术不断融入的背景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仍然原地踏步,没有过将新设备、新技术管理纳入到管理内容当中,难以形成和时展匹配的管理能力,这显然会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风险程度。

2.铁路运输班次增加,总体调度难度提升。例如我国 2020—2022 年总计计划开通 46 条高铁线路,主要来负责城际运输。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城际列车只能越来越多。这对于铁路运输调度而言形成了巨大冲击,需要在充分平衡以往车次基础上,保证这些线路的融入,需要详细计算车辆进站离站时间,避免车辆之间的冲突。而且还需要对一条铁路线上的所有车辆行驶速度予以控制,以免发生追尾。显然需要在以往的调度管理系统当中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

3.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较弱。截止到目前全国范围内都曾发生列车晚点导致的集体退票现象。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国铁路部门专门出台了退换票制度,改变了以往退票收费制度,凡是开车前 15 天退票的,一律不收费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列车晚点现状。大部分列车晚点都是因为交通事故、线路故障、列车设备故障等导致的临时停车。过分的延时会给物资交易双方带来损失,也会导致乘客情绪激动。只有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才能让列车晚点现象得到缓解,这已经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4.运输高峰期安全事故高发。每年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春节等小长假、大长假物流、客流猛然增加,提高了安全管理难度。这也导致了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随着各类假期来临而增加的现象。例如每一年逢年过节都是扒手最为疯狂的时候,众多旅客钱财以及贵重物品被盗被偷。

5.沿线以及交通路口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地区存在爬火车盗物资以及偷盗铁路物资的情况,这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城市、乡村交通路口总存在车辆、人员抢行,每年因此发生的车祸事故占铁路交通事故的 55% 。

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是铁路部门一己之事,需要全社会参与其中。其中需要首先打破传统管理体制,能够积极提升铁路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有效实现全线调度。更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意识以及管理能力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面对社会宣传交通法规。总而言之,有必要整合所有资源,去塑造一个庞大而系统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

1.实现高水平信息化管理,冲破传统管理体制约束,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列车长、驾驶员、乘务员等必须积极学习现代列车设备使用方法,并要定期考核,务必提升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率,保证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需要列车维修人员、铁路维修人员充分学习现代设备、现代技术,能够对潜在风险进行正确预判。更需要于铁轨检测当中融入更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提高故障检出率,降低列车行驶风险。其次,跨地区信息共享,构建列车运行风险管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列车调度、天气预报信息共享、沿线故障排查等,可以有效对冲泥石流、雷电等对列车运行的负面影响。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关部门投入资金,整合资源去攻坚破难。目前我国列车智能化调度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对攻坚团队进行激励,是提升研究水平,缩短探究周期的关键[1]。

2.积极面对压力,提升调度水平。第一,融入智能系统,来对各线路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在该系统的帮助下,能够尽可能保证货车满载,从而有效减少货车班次,避免过多货车对客运列车造成安全威胁。第二,能够扩建铁路,有效分流,降低重要线路运行压力,减少车辆会车、错车风险。诚然,这种扩建必须要建立在减少对耕地占用的基础上,必须要实现地区性规划。第三,提高管理人员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做出应对机制,保证线路上的所有车辆平安行驶。这其中需要进行定期演习,以演习不断强化调度人员风险规避能力。第四,提升驾驶员、车长水平,能够让他们和调度紧密配合,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3.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首先,需要对目前铁路运输发生的所有突发事件进行统计,对多发地区、多发路段进行相应的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率。例如对泥石流多发地带进行护坡,对雷电高发区进行必要的防雷措施,对山洞定期检查检测。这其中需要融入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各路段按照规定要求展开相应工作,为了提高各路段工作效率,需要建立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其次,需要结合时代环境特点,提高列车反恐能力,能够于铁路沿线布置反恐单位,随时听候调动。再次,提高乘务人员沟通能力,能够对乘客进行安抚,对那些工作懈怠缺乏服务意识的主体进行裁撤。然后,整个铁路线实现检测全覆盖,尽一切力量保证列车运行安全[2]。

4.有效完成小长假、大长假运输工作。需要对接往年数据灵活增加车次、车长,有效缓解小长假、大长假客流、物流高峰。在此期间增加车厢警力,提高反扒水平,并不间断提醒乘客注意个人财产安全。也可以联合旅客形成车厢治安席,能够配合乘警做好反扒、反恐工作。增加乘警巡逻频次,对可疑人员增加盘问,力保乘客安全。另外,需要对防火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对车载灭火器等进行检查,力保每一个设备都能够发挥作用。再者积极推出意见箱、意见簿,接受乘客意见和建议。

5.提高铁路沿线治安水平,加强交通路口管制。主要是联合沿线派出所等机关单位来协同管理非法扒车,有效摧毁沿线有组织有计划的恐怖袭击,针对向来往车辆抛掷物品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同样也要对向车外抛掷物品导致来往车辆、行人损伤的行为展开制裁。另外,通过积极宣传教育,逐渐地提升铁路沿线交通环境。对城市、乡村交通路口严加管制,要求一路一岗,等到车辆过后才能放行。要尽一切努力降低此类交通事故[3]。

总结: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要积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够实现跨地区联合,保证全线铁路故障、天气预报、治安等方面的联控联防。也需要在列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以增加车长、扩建铁路等形式去缓冲运输压力。目前最为紧要的是提升列车反恐能力,并对沿线治安展开集中管理,降低列车运行风险。故而实现全线智能监控,抓取涉事人员违法犯罪证据,已经势在必行。另外,需要对小长假、大长假进行充分的智能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防水平、反扒能力,确保乘客安全出行,塑造良好的铁路运输服务口碑。(作者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

参考文献:

[1]张晓东. 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9, No.585(08):39- 40.

[2]李有平.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4):645.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7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引言

铁路交通安全问题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我国铁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现,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脱轨、基站信号失误、信号干扰、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不到位,以及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社会的公共安全。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铁路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做好铁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分析铁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确保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

2铁路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关系着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成本和建设进度,因此,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很重视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都在积极采取各种风险管控措施,以有效控制各项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1]。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准确地识别各项事故,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和问题应变能力。另外,施工单位需要将风险管控与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问题统筹考虑,尽量通过提高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降低在施工安全中的成本投入,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减少资金的投入,从而在确保工程在预算成本范围内完成的同时而最大限度地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3铁路工程施工实例

在某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人员在联合库施工进行班前备料作业过程中,由于相邻立柱拆除模板,模板链接螺栓打开后,吊离不及时,缺少专业人员看守,未设置专业的警示标志,极易出现瞬间失稳、下落和倾覆甚至砸伤施工人员的事故。调查组通过分析该安全事故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违规操作、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其直接原因是技术人员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未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规定的模板拆除作业流程进行作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利用铁丝代替模板专用锁具对模板进行固定,同一区域存在交叉作业情况,导致施工人员不慎触碰斜向拆除的脚手架管,引发了安全事故。

4铁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4.1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很多施工单位按照文件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未将其落实到实际中。一些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本身安全风险管控经验不足,在现场巡视和检查过程中对违章操作、违规用电、违规使用机械设备等隐患没有深刻的认识,不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注意安全问题。一些施工管理人员不敢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出现安全问题后,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补救,互相推诿扯皮,严重妨碍了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效落实。

4.2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

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安全教育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未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且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安全活动记录不真实,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安全隐患,且施工现场危险源发现、等级评级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影响了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4.3缺乏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些铁路工程项目组对施工现象管理不规范,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施工现场存在道路不通、废弃物乱堆、施工材料乱放等“脏、乱、差”现象,甚至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规章制度警示牌,没有督促施工人员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为施工安全埋下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后不能及时组织救助和逃生而发生二次事故。一些铁路工程项目建设部对施工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统筹协调,导致工序混乱、交叉重叠、指挥不明,极易导致施工安全事故。

4.4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不规范

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未认真审核生产厂家资质,生产厂家缺少生产资质,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还有一些生产厂家未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设计制造施工机械设备,对产品性能和安全系统带来一定影响。

4.5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未配备标准配电箱,配电箱安装不到位,存在配电箱内无隔离开关,未掩埋或架空线路,外电线路不到位、防护不满足相关要求。

5铁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5.1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检查责任制度

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发挥自身的监督监察作用,实行添乘、蹲点、步巡、夜查等监督方式,及时发现并上报施工安全问题,并整改、追踪、复查施工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施工管理部门需要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分工检查工作,明确检点,全面覆盖包保区段,确保管内施工进程满足相关要求,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的情况下,需要对包保检查人的责任进行追究。

5.2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

工程项目部需要确保消防通道、楼梯口、应急车道等安全事故避险和救援区域的畅通,不允许在其间堆放杂物、施工材料等,需要将这些施工材料分类放置在仓库和指定区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搭设必要的安全网,设置安全施工警示牌,督促高空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防止施工事故及伤人事故的发生。最后,要加大对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奖励力度,大力惩罚违反安全文明施工制度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每一名参建人员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

5.3做好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是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安全用电,临时用电需要根据施工阶段专业特点的差异,合理地编制专项设计方案,做好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工作。同时,施工现场配电线路需要配备整齐,架空线需要使用绝缘导线,不能使用塑胶软件,严禁成束架空敷设、沿地明敷设。同时,电箱需要实行“一机一闸一项一漏电”模式,确保外观的完整性、牢固性、防雨、防尘,且箱体外涂抹安全色标,并对其进行统一编号,不使用的配电箱应切断电源,分别设置照明和动力,并建立临时用电档案[2]。

5.4做好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

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注重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针对其中的问题以通知书方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详细记录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运行状态,及时地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6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铁路行业的发展,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直接影响着铁路行车的安全性,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2]。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人员需要分析铁路施工问题,及时分析施工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实行相应的优化措施,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罗鹏.浅谈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3):29.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8

前言:

截至目前,不管是物资流动能力还是客运能力,铁路运输都是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物资流动频率加快,群众出行规模加大,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对其中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对于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涉及到了大宗物资管理,关乎到了成千上万乘客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尤其是铁路运输成本低,成为了众多企业物资流动首选方式,这让铁路运输管理压力日益增加,只有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保证这些重要客户物资安全抵达目的地。若是安全管理松散,大宗物资发生丢失、破损甚至于因为火灾等全部损毁,会影响到客户对铁路运输的信任,加上如今不断崛起的快递业、物流业造成的客户分流,会让铁路公司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特殊时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会让战备物资、医疗物资、兵源、设备等及时到位,保证我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不可或缺的工作。

二、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铁路运输安全事故林林总总,但归总起来无外乎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这其中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属于主观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彼此影响,造成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难度增加。

1.人为因素

主要包括驾驶员、乘客、社会群众、不法分子等。驾驶员驾驶水平不良、乘客误动火车设施设备、社会群众违规行驶、不法分子攻击,这些都会成为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子。

2.自然因素

泥石流、地震、高温、山洞塌方、雷击等都会给铁路运输带来影响,甚至于造成物资损毁、人员伤亡。目前我国每年因为泥石流带来的交通领域损失都高达十数亿元,其中铁路运输首当其冲。

3.设备因素

列车设备老化、频繁出现故障,都会提升运输风险。例如列车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刹车不灵难以减速,最终将会发生碰撞,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性事件。

4.管理因素

管理方法落后,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这都会埋下危机。例如管理松散导致的乘务员酒后工作,结果和乘客发生争吵导致乘客受伤。又或者疏于培训考核,导致乘务员、驾驶员粗心大意,给安全行驶带来巨大危机。

三、目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落后,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约束

在火车设备不断升级,新型技术不断融入的背景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仍然原地踏步,没有过将新设备、新技术管理纳入到管理内容当中,难以形成和时展匹配的管理能力,这显然会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风险程度。

2.铁路运输班次增加,总体调度难度提升

例如我国2020—2022年总计计划开通46条高铁线路,主要来负责城际运输。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城际列车只能越来越多。这对于铁路运输调度而言形成了巨大冲击,需要在充分平衡以往车次基础上,保证这些线路的融入,需要详细计算车辆进站离站时间,避免车辆之间的冲突。而且还需要对一条铁路线上的所有车辆行驶速度予以控制,以免发生追尾。显然需要在以往的调度管理系统当中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

3.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较弱

截止到目前全国范围内都曾发生列车晚点导致的集体退票现象。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国铁路部门专门出台了退换票制度,改变了以往退票收费制度,凡是开车前15天退票的,一律不收费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列车晚点现状。大部分列车晚点都是因为交通事故、线路故障、列车设备故障等导致的临时停车。过分的延时会给物资交易双方带来损失,也会导致乘客情绪激动。只有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才能让列车晚点现象得到缓解,这已经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4.运输高峰期安全事故高发

每年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春节等小长假、大长假物流、客流猛然增加,提高了安全管理难度。这也导致了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随着各类假期来临而增加的现象。例如每一年逢年过节都是扒手最为疯狂的时候,众多旅客钱财以及贵重物品被盗被偷。

5.沿线以及交通路口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地区存在爬火车盗物资以及偷盗铁路物资的情况,这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城市、乡村交通路口总存在车辆、人员抢行,每年因此发生的车祸事故占铁路交通事故的55%。

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是铁路部门一己之事,需要全社会参与其中。其中需要首先打破传统管理体制,能够积极提升铁路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有效实现全线调度。更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意识以及管理能力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面对社会宣传交通法规。总而言之,有必要整合所有资源,去塑造一个庞大而系统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

1.实现高水平信息化管理,冲破传统管理体制约束,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列车长、驾驶员、乘务员等必须积极学习现代列车设备使用方法,并要定期考核,务必提升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率,保证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需要列车维修人员、铁路维修人员充分学习现代设备、现代技术,能够对潜在风险进行正确预判。更需要于铁轨检测当中融入更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提高故障检出率,降低列车行驶风险。其次,跨地区信息共享,构建列车运行风险管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列车调度、天气预报信息共享、沿线故障排查等,可以有效对冲泥石流、雷电等对列车运行的负面影响。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关部门投入资金,整合资源去攻坚破难。目前我国列车智能化调度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对攻坚团队进行激励,是提升研究水平,缩短探究周期的关键[1]。

2.积极面对压力,提升调度水平

第一,融入智能系统,来对各线路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在该系统的帮助下,能够尽可能保证货车满载,从而有效减少货车班次,避免过多货车对客运列车造成安全威胁。第二,能够扩建铁路,有效分流,降低重要线路运行压力,减少车辆会车、错车风险。诚然,这种扩建必须要建立在减少对耕地占用的基础上,必须要实现地区性规划。第三,提高管理人员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做出应对机制,保证线路上的所有车辆平安行驶。这其中需要进行定期演习,以演习不断强化调度人员风险规避能力。第四,提升驾驶员、车长水平,能够让他们和调度紧密配合,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3.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首先,需要对目前铁路运输发生的所有突发事件进行统计,对多发地区、多发路段进行相应的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率。例如对泥石流多发地带进行护坡,对雷电高发区进行必要的防雷措施,对山洞定期检查检测。这其中需要融入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各路段按照规定要求展开相应工作,为了提高各路段工作效率,需要建立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其次,需要结合时代环境特点,提高列车反恐能力,能够于铁路沿线布置反恐单位,随时听候调动。再次,提高乘务人员沟通能力,能够对乘客进行安抚,对那些工作懈怠缺乏服务意识的主体进行裁撤。然后,整个铁路线实现检测全覆盖,尽一切力量保证列车运行安全[2]。

4.有效完成小长假、大长假运输工作

需要对接往年数据灵活增加车次、车长,有效缓解小长假、大长假客流、物流高峰。在此期间增加车厢警力,提高反扒水平,并不间断提醒乘客注意个人财产安全。也可以联合旅客形成车厢治安席,能够配合乘警做好反扒、反恐工作。增加乘警巡逻频次,对可疑人员增加盘问,力保乘客安全。另外,需要对防火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对车载灭火器等进行检查,力保每一个设备都能够发挥作用。再者积极推出意见箱、意见簿,接受乘客意见和建议。

5.提高铁路沿线治安水平,加强交通路口管制

主要是联合沿线派出所等机关单位来协同管理非法扒车,有效摧毁沿线有组织有计划的恐怖袭击,针对向来往车辆抛掷物品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同样也要对向车外抛掷物品导致来往车辆、行人损伤的行为展开制裁。另外,通过积极宣传教育,逐渐地提升铁路沿线交通环境。对城市、乡村交通路口严加管制,要求一路一岗,等到车辆过后才能放行。要尽一切努力降低此类交通事故[3]。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