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专业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铁路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铁路专业论文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1

《桥梁建设》期刊以“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桥梁科技发展”为办刊宗旨,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刊载我国桥梁工作者在科研、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实践成果、理论探讨,重点突出中国桥梁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最新科研成果。根据办刊宗旨,该期刊辟有“重点工程”、“科学研究”、“设计与计算”、“施工”一系列精品栏目。

2精品栏目及专刊策划

2.1为及时报道重大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开设“重点工程”栏目

每座桥都是历史向前迈进的一个脚印,每座桥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记录。科学地记录大桥建设的成果,对大桥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2007年,《桥梁建设》新增栏目———“重点工程”,主要追踪报道当前在建的具有时代精神、技术创新和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从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全过程对大桥的建设过程进行系统、详实的报道。至今,“重点工程”栏目已系统刊载的重大项目包括: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世界首座按4线铁路修建的大跨度客货公铁两用斜拉桥,可以同时承载2万吨载荷,为世界上载荷量最大的公铁两用桥。该桥“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世界首座6线铁路大桥、目前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大桥,双跨连拱为世界同类级别高速铁路大桥中跨度最大。该桥在第29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被授予“乔治•理查德森大奖”,并荣获“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工程奖”)、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和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斜拉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双层悬索桥,其悬索桥跨度长达1700米,在国内排名第1、世界排名第2)、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首次实现了三塔两跨悬索桥跨径由百米向千米的重大突破,其主跨跨度2×1080米在世界同类桥梁中位居第1;大桥中塔采用钢—混叠合塔,高175.8米,其钢—混叠合规模为世界第1;同时,中塔首次采用塔梁固结体系,抗风吹浪打能力强,这也是世界上的创新)以及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湘西矮寨大桥、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程、厦漳跨海大桥、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黑瞎子岛乌苏大桥、沪通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新白沙沱长江大桥、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西江特大桥等同一时期我国的重点桥梁工程项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近几十年来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状况与科研成果。“重点工程”栏目稿件中业界专家和技术人员针对建桥过程中的关键点、疑难问题以及重大技术的突破开展深入地解析,受到了桥梁专业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2.2从桥梁建设的不同阶段开设栏目

桥梁工程具有规模大、设计标准高、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及时促进桥梁工程新技术的交流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桥梁建设》开设“设计与计算”、“科学研究”和“施工”栏目从不同阶段解析桥梁的建设过程。针对梁式桥、拱桥、钢架桥、缆索承重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各种结构的桥型,铁路桥、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及其他专用桥梁等各种用途的桥型,钢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工桥(包括砖桥、石桥、混凝土桥)、组合桥等各种材料的桥型,刊载桥梁不同建设阶段科技成果。按桥梁建设阶段对稿件进行分类,分别编排于“设计与计算”、“科学研究”和“施工”栏目中。“设计与计算”、“科学研究”和“施工”栏目紧密围绕桥梁工程建设实际,倾力服务桥梁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赢得了读者的好评。

2.3以专刊的形式对大型、新型桥梁予以重点报道

长期以来,《桥梁建设》注重报道重大桥梁工程与前沿信息,并密切关注中国桥梁的发展动态,为系统全面地提供大型、特大型桥梁工程信息,以专刊的形式对多座大型、新型桥梁予以重点报道,例如,1993年出版了九江长江大桥专刊,1994年出版了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专刊,1995年出版了武汉长江二桥专刊,1995年~2003年以专栏(专题)的形式先后报道了铜陵大桥、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漳州战备大桥、芜湖长江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2001年出版了宁波招宝山大桥专刊,2004年出版了润扬长江大桥专刊,2005年出版了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专刊,2006年出版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专刊。2007年为纪念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出版了具有时代精神、创新意识、实用价值及能代表集团公司科技水平和专家学术素养的专刊。2008年出版了天津富民桥专刊,2009年出版了汇集苏通大桥、鄂东长江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的专刊。2010年出版了嘉绍跨江大桥的专刊,2012年出版了粉房湾长江大桥的专刊,2015年出版了沪通长江大桥专刊。专刊紧密围绕重大桥梁工程的前沿信息,受到了桥梁建设人员的密切关注,进一步提高了杂志的声誉。

3精品期刊的实施

为创建精品期刊,《桥梁建设》在不断完善编辑出版管理程序,对来稿登记、审稿、编辑、校对、印刷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保证编辑出版工作顺利进行。

3.1精心征组稿件,确保来稿质量

密切关注重点工程项目并积极约稿,通过专家约稿、推荐、网站宣传以及征稿启事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稿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编辑出版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注意选题内容和方向,注重刊用论文的质量,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当今的桥梁建设水平。

3.2加强审读力度,保证学术水平

在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专家队伍优势的基础上,积极邀请业内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审稿专家,不断扩充审稿专家库。专家审稿采取盲审制度,加强专家的审读力度,既保证了论文审核的公平、公正,又保证了论文的学术水平。

3.3完善编辑流程,严格编校质量

进一步规范编辑出版工作,完善编辑工作流程,做到环节到人,分工到位、职责明确。对所有投稿均先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查询和编辑初选,然后再送专家盲审;稿件均实行三审四校制;编辑过程中严格执行编辑行业的标准规范,并控制好编辑出版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效地确保了刊发文章的质量[7]。结合期刊的具体情况,细化和完善编辑加工条例规则及版式设计,在每期刊物编辑出版完成后,及时对具体编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出解决办法,使期刊从各方面更加规范。

3.4与时俱进,积极与国际接轨

为进一步扩大在国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桥梁建设》加大了期刊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桥梁建设》特别加强了英文摘要的编写工作;逐步增加了参考文献和图、表名的中英对照;逐步增加国际编委的人数;密切保持与Ei中国信息部的沟通和交流。

3.5注重学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保证期刊质量,通过“例会”和“编辑稿件互读”制度、组织参加编辑业务和桥梁专业技术培训、到优秀期刊编辑部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编辑人员的业务提高。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2

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是事业单位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共同性课题,也是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企求更大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本论文以常州市铁路建设处的实践为例,着重研究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和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是我国事业单位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常态。用五大发展理念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事业单位稳步发展的主动选择,也是必然要求。作为全民事业单位的常州市铁路建设处,隶属常州市城乡建设局,跨入2016年,迎来了“十三五”开局之年,该处为了抢占发展先机,率先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进行实践和研究(为论述简练,下文“事业单位”前冠词一概省略,论文标题中也略)。

一、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

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是指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建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经营理念,以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新型的管理制度的活动。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是由该单位事业性质决定的,即是国有产权性质决定的。所有事业单位经费统一实行财政拨款。政府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如果“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可见,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成功与否是事业单位兴衰存亡的决定因素,地位十分重要。

二、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

首先,必须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创新。常州市铁路建设处以高昂的创新姿态进入“十三五”,大胆地进行包括人事制度在内的一切管理制度的稳健改革,既为该处创新发力开道,也为该处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奠定基石、创造前提条件。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实现事业单位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把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在岗位设置中,单位所有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对每类岗位确定了通用的岗位等级、规定了基本的管理办法、构建了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机制。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创新管理制度。其次,必须同步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原来的身份管理实行的是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工资与人结合,待遇随人走。岗位设置管理机制创新后,执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主导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它的特点是:突出了工作岗位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与岗位结合在一起,待遇随岗定。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与岗位工资一一对应。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与工资待遇紧紧结合在一起。因此,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必须推进岗位绩效工资的实施。再次,必须同现行政策规定相匹配衔接。由于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是一项全新的机制,必须既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稳妥处置好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的有机衔接。管理岗位分1~10级,依次分别对应现行的部级正职到办事员的10个级别;专业技术岗位分13个等级,是在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框架内划定的,它为解决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职业发展台阶过少、平台过大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的5个等级与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相一致。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减少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平稳过渡、顺利实施。第四,必须稳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由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关系到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全体职工,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难任务。因此,在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进程中,既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作总纲、作引导,又要贯彻“五个更加注重”实现分配制度由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向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转变,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一句话,即必须适应计划经济、不完全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三、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思路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实践与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重视岗位设置管理理念创新

1.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个更加注重”引领。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中,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个更加注重”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岗位设置的建立与结合收入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在单位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新目标、新任务的人事制度”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铁建处在常州市城乡建设局领导下,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单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更加注重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公正和效率;更加注重单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观念的更新和开放。

2.坚持从单位实际出发,依法依规优化岗位设置。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在“十三五”期间的岗位设置管理创新中,坚持结合本单位主要承担的与铁路相关的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和实施的社会服务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单位发展等实际情况,制订《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在岗位设置中坚持做到六点:即(1)按需设岗;(2)控制职数;(3)结构合理;(4)精简高效;(5)规范管理;(6)严控常州市人社局核准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

(二)坚持岗位聘用的原则与条件

1.岗位聘用原则做到六坚持。

(1)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三公”,即公开、公正、公平;(2)坚持标准,严格程序;(3)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平稳过渡,渐进深化改革;(4)坚持首次岗位设置聘用时,优先聘用在职在岗人员;(5)坚持岗位续聘要按公开竞聘的方式择优聘用,操作中必须掌握三点,即在核准的岗位总量内、在结构比例限额内、岗位出现空缺;(6)坚持一人一岗的聘用原则。如遇特殊情况要兼任,须经上级人事部门审批后执行。

2.岗位聘用条件做到五掌握。

(1)掌握各类岗位通用的基本条件。包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操守品行;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任职以来年度考核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具备相适宜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等内容。(2)掌握管理岗位聘用条件。包括学历要求、阅历要求、任职年限要求、连续工龄要求等要求。(3)掌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制订了《专业技术各等级岗位聘用条件》,做了详细的明文规定,限于篇幅省略。(4)掌握工勤技能岗位聘用条件。(5)掌握聘用岗位与岗位工资不一致的处理原则。一是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二是被聘用人员的岗位工资身份不变;三是晋升的职员职级岗位工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高于专技岗位工资(职员职级工资)时,执行相应的职员职级岗位工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此类人员不得跨类晋升职员职级或跨界晋升专业技术岗位分等级。

(三)强化岗位培训措施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在“十三五”规划中,实施人才强处战略,在岗位设置管理创新中,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优、轻、高、综”导向,实施本处重大人才工程,通过强化岗位培训措施,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优秀工程管理人才、优秀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1.拜师学技

在“十三五”期间,坚持每年开展青年职工“拜师学技”活动,处领导以身作则亲自抓师徒结对工作。对成绩突出、业绩优秀的师徒双方,分别给予表扬或奖励,起到示范作用。切实加强技术传承、人才续接工作,拓宽年轻技术人才培养途径。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和人才保障。

2.重点培养

对政治坚定、廉洁勤业、事业心强、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对德才考核中成绩突出的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在评优奖励、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重点培养中做到三点:首先,加强管理。认真抓好“三考一评”工作。即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综合考核和干部民主评议。其次,思想工作。单位党支部书记、政工干部、工会主席和各级行政负责人分工包干做好重点培养对象和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谈心活动,多做沟通工作,解决成长中的各类问题。再次,压担培养。给优秀创业创新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既压重担,大胆使用,又宽容失败,承担领导责任。总之,常州市铁路建设处为实施“十三五”规划,千方百计地调动年轻才俊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创造力,在行业中塑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年轻的专家队伍。

3.注重贴近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在强化岗位培训措施中,十分注重贴近职工需求、贴近岗位职责、贴近行业发展的特点。一是贴近职工需求。该处是知识和专业技术双密集型单位,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96%,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92%。职工总体需求是:施展才华谋发展、创造业绩盼奖励、突出贡献想晋升。二是贴近岗位职责。该处的岗位分五大类三大档。即工程类、经济类、财会类、政工类、档案类;每类又分高级、中级、初级三档。其中管理岗跨七、八、九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跨五级———十二级计8个等级。三是贴近行业发展。该处的行业重点是与铁路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其次是涉及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各类管线)监理、咨询服务,邮电管线工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三个贴近中,贴近行业发展是岗位培训的纲,其他两个贴近是岗位培训的目。抓纲举目是岗位培训的策略。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在“十三五”人才培训规划中,对接国内外行业发展总趋势,瞄准行业发展最先进、最领先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理念,立足于创建国内外行业一流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为此,该处将职工培训愿景、单位培训目标、行业发展培训战略统筹运作。处心积虑为职工搭建各人所喜欢的培训方式,广采各种培训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培训、院校培训的作用,鼓励职工采取自学、进修、考研、晋升职称等举措,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总之,培训因人而异、因岗而别、因级而设。既有针对性,又有目标性;既有集中培训,又有分散培训;既灵活多样,又独出心裁。三贴近培训。把职工的个人梦、单位梦、中国梦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促使该处的专业水平、管理层次将在全国行业中挤入第一方阵,从而保证单位在“十三五”中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轮岗锻炼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科技;改革

深化科技领域改革是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已作出总体部署,国铁集团党组也发文提出具体要求,如何确保上述部署和要求在铁路运输企业落地见效,是需要深入思考、探索实践的课题。本文试从铁路局集团公司层面,就做好铁路运输企业科技领域改革(以下简称铁路企业科技改革)略陈管见。

1铁路运输企业科技工作现状

1.1铁路运输企业现有科技工作机制铁路运输

企业现行科技工作机制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科技工作由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即科委办(设在科信部)负责日常管理,业务部室统筹本专业系统科技工作,业务部室、科技单位(科研所、信息技术所、质量技术监督所)、基层站段均可承担具体科研课题的研发,研发可自主进行,也可与外部单位合作完成。科信部负责成果示范性推广,成熟成果推广具有“谁需要、谁推广”特点。这种工作机制主要缺点是成果推广缺乏牵头部门,易造成成果无人推广的局面。

1.2铁路运输企业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思想认识不深。总体看,企业尚未形成用科技力量促进运输经营、提升员工素质的共识共行。如有的管理者固守生产经营优先思维,致使科技工作处于从属甚至被冷落地位;有的干部把获取职称作为科研工作目标,一旦实现预期,科研动力与热情骤减。1.2.2科技力量不足。一是科技管理力量不足。铁路运输企业科技工作管理专职只有科委办2~3人,业务部室和站段科技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更为堪忧的是这些兼职人员中大都是身兼数职,无论是能力还是精力都只能是起到二传手作用,大多数该由业务部室和站段科技管理人员把关的问题都回传到科委办,造成科委办人员为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所羁绊,无暇研究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二是研发力量不足。尤其是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研发人才。科研所作为专门研发单位,也同样存在人才不足问题。虽然这两年信息技术所吸纳了一批高校毕业生,但尚未成为科研中坚力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1.2.3规划质量不高。虽然铁路运输企业也制定有科技创新五年或三年规划,但在规划内容、战略目标等方面不够系统和清晰,特别是长短规划之间缺乏连续性衔接性,影响规划实施效果。1.2.4激励措施不全。突出表现在受工资总额限制,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科技创新激励措施至今未在铁路运输企业完全落实,导致科研人员特别是科研成果丰硕人员的收入与同类行政级别或技术职称人员并无二致,难以强化科研激励效应。1.2.5成果转化不畅。由于没有成果推广专业部门,加之有的业务部室和基层站段缺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紧迫性和积极性,造成一些成果在评奖后便束之高阁,既挫伤科研人员积极性,也弱化了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2铁路企业科技改革思路与遵循原则

2.1改革的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上级关于科技领域改革部署要求,紧密结合铁路运输企业实际,着力深化企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构建企业良好创新生态,全面持续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2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改革目标、方案、措施都要切合企业实际,确保力所能及、及所见效。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创新科技工作体制机制,又要注重吸纳既往科技管理经验教训,扬长抑短地扎实推进铁路企业科技改革。3)坚持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相结合。要加强对通过可行性论证的企业拟独立完成的科研课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形成更多自主产权;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鼓励利用外部资源,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协作共赢新格局。4)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找准企业科技改革突破点组织攻坚,总结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改革整体纵深发展。5)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既要营造科技工作重要、科技先进可敬的企业氛围,也要加大科技工作激励力度,充分释放科技人员潜能,创造更多更好科研成果。

3铁路企业科技改革措施

3.1建立分工合理的组织机构

调整科研所、信息技术所、科技型企业机构和职能,将科技型企业转变为独立法人非运输企业,建立科研所、信息技术所负责研发,非运输企业负责推广的“前店后厂”新模式。研究成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及成果管理办公室(成果办),负责科技管理具体事务,提升科委办全局科技工作组织作用。

3.2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

建立以科信部统筹主导、主管业务部门分专业系统推进、成果办承担具体业务实施的“三位一体”科技管理工作机制。在研发方面,建立以科研所为龙头,各部门、各单位联动的大科研体系;建立以科信部负责科技成果示范性推广、主管业务部门负责推进本专业成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经开部负责成果转化归口管理、所属科技型企业负责具体成果的产品化和市场化的成果推广工作机制。新的科技工作机制如图2所示。这种工作机制的最大优点是成果推广由专业机构负责,有利于促进成果转化。

3.3健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3.3.1推行科技创新积分制。制定专业人才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积分,积分范围涵盖各领域、各层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提出课题、参研课题、推广科技成果、取得知识产权证书、参加科技调研和科技评审、举办技术讲座、发表科技论文、发行教材或教学图册、科技成果获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奖、质量管理成果获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获奖、青创先锋”创新创效大赛获奖、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等等。科技创新积分可用于优秀人才选拔与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等,激励各层级人员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3.3.2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行“前店后厂”新模式,通过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实现“后厂”研发的科技成果向“前店”转移转化,“前店”推广科技成果后,按照合同约定的额度向成果完成单位支付相关费用;要积极争取国铁集团政策支持,努力实现铁路局集团公司、成果推广单位、成果完成单位、成果研发人员共同分享成果推广所获效益的多赢局面。

3.4优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

3.4.1优化科研项目形成机制。立足企业发展,明晰近期目标和长远布局,注重各类规划相互衔接,提升规划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创新课题形成机制,鼓励“张榜揭榜”形式,即年度科研计划以创新规划和现场调研结果为基础,形成课题指南后挂榜公布,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揭榜承担科研课题,提升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和效率。3.4.2优化科研项目管理。一是优化过程管理。由重过程管理向重项目目标和标志性成果管理转变;二是赋予科研人员更大选择权。项目实施期间,允许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在确保进度、质量前提下,调整研究安排和自主组建科研团队;三是优化绩效评价机制。将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合并进行。针对技术研发类、产品开发类、基础研究和管理类项目,建立分类验收评价标准。四是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严格控制超额申报或承担项目,坚决杜绝“挂名争项目”现象。3.4.3优化科研经费管理。一是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其他科目费用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项目承担单位自主调剂使用。二是改进科研结余经费处理方式。项目实施期间,年度剩余经费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项目通过验收后,结余经费交铁路局集团公司统筹使用。三是简化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只需简要说明相关科目用途,无需罗列详细材料清单。四是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明确间接费中用于绩效支出比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绩效支出安排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中的贡献挂钩。3.4.4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报请科信部审核、物资部同意后,可采取单位自采的方式办理,以缩短科研急需设备的采购周期。3.5强化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3.5.1设立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制定企业科技创新实验室平台管理办法,鼓励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拔尖人才牵头组建相应领域的科技创新实验室,每年向实验平台拨付一定的科研专项经费,支持实验平台开展创新活动。注重发挥平台作用,从研究解决现场难题出发,带动人才培养;以平台为载体,深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积极组织参加科技展览和科技论坛,开拓视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3.5.2建立科技创新信息化共享平台。研发科技创新综合管理系统,为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企业管理成果、“青创先锋”创新创效大赛成果的管理以及科技人员技术交流等提供统一的信息化共享平台。3.6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和创新文化氛围3.6.1建立多渠道科技投入格局一是明确年度科研经费投入与企业营业收入的占比,推动科研投入与企业经营收入同步增长。二是鼓励非运输企业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市场前景好、现场实用性强的科研课题研发。三是鼓励外部合作单位出资、铁路运输企业提供实验场所等方式合作研发课题。四是积极申报省部级课题,争取国铁集团、地方政府科研经费补助。3.6.2加强舆论宣传。运用报纸、电视和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典型人物,扩大社会影响力。

4结语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问题;措施

1铁路建设单位物资管理部门的职责

铁路建设单位物资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核心工作职责就是对铁路建设项目中的物资设备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对物资设备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监督与管理。同时,建立健全物资设备的采购以及供应制度,保证操作的设备资源,这样铁路项目建设才可以顺利开展[1]。此外,还要建立严格的物资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在物资设备投入使用之前,要严格检查物质设备的各个部位是否处于有效状态,进一步保证其质量,这样在后期使用中才可以尽量避免发生风险与事故。在未保证物资设备质量之前,严禁投入使用,而且要减少物资采购以及供应成本。还要保证参建单位的物资设备质量,积极引导参建单位的物资设备管理工作,对使用的每个细节之处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尤其是甲供物资的设备采购以及招标流程,如果组织甲供物资招标投标活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始终秉着公正、透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相关合同的签订以及物资设备款项的支付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相关审核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办事,杜绝受贿贪污的现象发生,审查合格之后再对其进行确认。最后对物资设备的质量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合理分配资源,统筹兼顾,对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岗位进行明确的划分,保证各尽其职。还要深入到施工现象,对施工各个环节以及周围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与掌握,清楚了解物资的使用情况以及供应的质量情况,一旦发现任何质量问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还有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协商、交流,进而保证铁路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铁路项目建设工程的物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与生产安全,还与各方的经济利益与其他各个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工作,对当前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铁路建设的有效开展[2]。

2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管理制度。由于相关单位并没有就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甲供物资进场之后,相关部门没有对物资进行严格地验收与确认,我国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甲供物资进场之后,由施工单位、监理以及相关业主一起验收与确认,而且大部分物资要送第三方检测与审核,只有经过第三方审核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部门并没有依照相关规定与要求来操作,最终导致物资签认情况不清楚,相关资料不全面,对后期物资的清算造成一定困难,进而影响铁路工程施工的进度,施工不能按时完成[3]。2)对于应急采购物资设备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法律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应急采购物资设备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应急采购物资设备的操作出现空白,无法可依。应急采购物资设备指的是在招标结束之后,建管与部管中的甲供物资无法与招标的具体安排以及招标批次有效衔接,从而对甲供物资造成一定影响,最终导致在工程开工的时候无法提供相应的物质设备,进而阻碍了项目开展。所以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铁路建设的承包企业为了避免发生的意外,在工程施工之前自行选购物资设备。现阶段,并没有任何部门或者法律对应急采购物资设备进行规定,导致项目部门不知道该怎么做,而且由于相关建设部门并没有对物资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无法正确了解与把握物资市场环境与其内部发展规律,从而对物资设备价格没有正确的认定。此外,物资采购制度与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管理工作不突出,生产效率低[4]。3)工程物资的计价结算方式不合理。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规模比较大、投入大量的资金,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工程物资的计价结算方式对整个工程建设成本有着巨大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工程物资计价结算方式决定着投资成本的大小,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物资计价结算方式。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季度末验工的计价方式,但是甲供物资部门采用的是月结算方式进行物资核算,两种不同的工程物资计价结算方式,这就导致了甲供物资与工程验工计价结果不同,有的施工单位发现了这个漏洞,借此在进行验工计价的时候采用各种手段占用资金,或者出现甲供物资过多占用施工单位资金的现象,频繁的违法违规现象对铁路项目建设带来负面影响[5]。4)工程不确定性导致的问题。铁路建设项目的工程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建设项目在初步进行设计与招标之后,经常受到设计变动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变更工程或者增加新工程的现象。设计图纸是根据市场环境以及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来改变的,所以铁路建设项目的工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对于变更的工程项目首先要进行上级部门的批复与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施工,但是实际操作中,经常受到建设项目进度与工期的影响,对于变更的工程或者新增的工程通常是先开始进行施工,然后再批复与审核。但是对于变更的工程或者新增的工程所需要的甲供物资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供应的,这就导致了合同内工程与实际工程所需要的甲供物资出现混淆的现象,因为变更的工程或者新增的工程是先进行施工再批复与审核的,这与工程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所需要的甲供物资也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在后期验工计价与财务审核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区分,最终导致资金使用情况与实际工程并不符合,造成资金被不合理使用,从而影响整个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6]。5)甲供物资的价格调整不合理。铁路建设项目是由多个参建单位共同实施的,在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参建单位对于施工合同、设计方案以及铁道部有关甲供物资差价的调整文件进行充分地洽谈与探究,但是由于各个参建单位对其理解程度不同,加上物资差价制度与相关管理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甲供物资的价差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甲供物资如果出现与铁路项目建设施工情况不相符合,或者需要的物资供应无法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在后期对甲供物资差价进行核算的时候,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核算结果不准确、不科学,不仅造成物资的浪费,也大大增加了铁路项目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没有及时做好甲供物资价差管理工作,也没有根据相关要求与规定进行物资编制、上报不及时,而且工程部门、物资管理部门以及计价部门平时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各个信息无法传输,反馈不通畅,对铁路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甲供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影响了铁路项目工程后期的竣工结算与核对等工作[7]。6)铁路建设项目工程实际所需要的物资与前期设计需要的物资并不相符。铁路建设项目工程实际所需要的物资与前期设计所提供的物资具有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设计方案并不合理。在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进行设计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对物资市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对物资市场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与把握,没有抓住市场的内部发展规律以及市场需求,对于甲供物资设备的各个型号、使用数量以及规格等内容没有及时确认,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实际所需要的物资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相关建设施工单位缺乏交流与探讨,导致甲供物资的招标与采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甲供物资设备数量根据初步设计进行编排的,在设计方案出来之后,经常出现甲供物资超出预算的情况,无法与供应商协商,影响工程进度[8]。

3解决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问题的措施

1)对甲供物资的招标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甲供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是工程投资与控制的重要环节,不仅对铁路建设部门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进步,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建设单位依照相关批复做好甲供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对工作环节的各个流程严格把关,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物资采购。2)对物资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在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进行设计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物资市场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对物资市场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与把握,抓住市场的内部发展规律以及市场需求,对于甲供物资设备的各个型号、使用数量以及规格等内容及时确认,更好地把握产品价格以及供应商的实际情况等,为甲供物资的招标与采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对工程物资的计价结算建立统一的结算方式。工程物资的计价结算方式对整个工程建设成本有着巨大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工程物资计价结算方式决定着投资成本的大小,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物资计价结算方式。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季度末验工的计价方式,但是甲供物资部门采用的是月结算方式进行物资核算,两种不同的工程物资计价结算方式增加了物资部门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物资供应商可以采用传真的方式将计价结算单与施工单位进行核对,在得到确认之后,将具体的地点与时间和各个参建单位进行签认,最后办理结算手续,从而提高计价结算效率,而且提高核算精准度。4)加强对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的管理力度。相关单位并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甲供物资进场之后,物资管理中的发料与收料环节进行准确签收,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要明确。提高各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依照相关要求做好物资的检查与验收工作,不断完善对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的管理水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关系着投资成本与工程整体质量,所以,必须解决好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的管理中的各项问题,在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进行设计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对物资市场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对物资市场一个正确的了解与把握,抓住市场的内部发展规律以及市场需求,保证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肖云雷.水电开发工程铁路中转非散装物料入库作业调度优化模型[C]∥东北大学,IEEE新加坡工业电子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与决策专业委员会.第29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017.

[2]孙贤.浅议铁路建设项目物资招投标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J].时代金融,2015,36(11):227.

[3]刘超群,蔡昱.服务铁路施工企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33(8):32-34.

[4]李志国.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面临问题与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24(11):47,49.

[5]李奥光.铁路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供应模式与有效管理路径研究[J].河南科技,2015,40(20):10.

[6]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交流会征集论文的通知[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6,6(5):76.

[7]服务铁路建设共谱和谐新曲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再次中标成为铁路建设项目部管物资公司[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5(5):2-3.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服务质量;职业

1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铁路行业发展迅速,铁路线路的增多,高铁的开设,给人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行业的发展,使得公路、航空、水运等发生巨大变化,运输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得到解决,新的技术不断研发,使得我国的铁路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对于铁路职工的要求提高,需要铁路部门通过教育培训去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2铁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铁路建设对于国家、社会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比如神华铁路(包神、神朔、朔黄、大准)的建设,其主要的目的是为内蒙古东胜煤田和陕西省神府煤田外运而建设的一条铁路专线,运营里程达2150多公里,构成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例如,神华铁路充分利用开发与人力资源的铁路建设,是现代铁路行业的新突破,并且推行效果良好,推动了铁路人力资源开发的热潮。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能够促进铁路行业的发展。例如,煤炭铁路运输岗位的职工,需要通过技术考核之后才能上岗,并且需要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拥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而确保煤炭铁路运输工作的效率。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铁路企业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铁路行业普遍存在人与事分离的情况,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人进行动态的管理。铁路职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注重对职工的心里培养,树立其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具有调节、开发的能力。铁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侧重人性化管理,从而去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铁路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共赢。我国铁路行业中的职工,普遍存在文化知识偏低,职业技能参差不齐的情况。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只注重职能管理,忽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得铁路职工的综合素质偏低。铁路职工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从人员素质的角度入手,涉及的对象是每一位职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从而提高人员的管理质量[1]。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需要仔细研究慎重思考,从而去进行人才的有效安置。铁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侧重技术人员的潜能开发与培训,从而去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4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现状

4.1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

铁路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而培训的质量是关键。我国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专业涉及面广,专业性较强,培训师资力量短缺,专职的培训教师较少,而且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很难聘请到。为促进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沟通与工作机制之间的交流,需要加强对铁路职工的培训力度,聘请高素质的教师,对职工进行培训,从而去提高铁路员工的整体素质。铁路部门需要将职工培训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对职工的管理力度,将培养专业的高素质职工为主要目的。铁路行业的培训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专业知识,但是由于教学与工作的任务繁重,使得培训教师难以在职工培训上面坚持到底。因此,影响培训的质量,容易使得教师在培训与工作上面同时出现问题,导致铁路职工的整体培训质量下降。

4.2未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表面上是一种形式,但却具有实际意义,其对于铁路服务业具有促进作用。教育培训是铁路职工专业技能的保障,由于我国铁路行业的局限性,未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也没有整体的把握分析铁路行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使得对于职工培训教育不重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铁路对于职工的教育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等,重大的开销使得诸多铁路部门,仅是在需要时进行培训,而没有真正实现教育培训长期发展。例如,在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缺乏,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仅是依靠工作经验处理问题,导致工作的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下降。此时的职工培训教育,只是存在于形式。我国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普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进行开展,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的不重视,未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从而使得教育培训形同虚设。

4.3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落后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落后,影响培训教育的质量。由于铁路行业的特殊性需要全天候运行,铁路行业职工工作比较繁忙,空余时间较少,很少有时间进行培训,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并且铁路部门并不认为,培训能够解决职工的技能问题,思想观念的偏差,使得教育培训无法顺利开展。传统的铁路职工培训模式落后,培训内容比较单一,老旧的讲解、“师带徒”等方式,使得职工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对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传统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的需求,并且培训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偏差,无法进行实际应用,从而导致教育培训失去其作用。

5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策略

5.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对于铁路职工教育培训,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对教育培训的认识。诸多人认为,教育培训的实施主要在于铁路部门的管理层,尤其是针对技术性较强的部门。实际上职工教育培训,需要整体职工加强重视,真正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铁路部门的领导,需要将教育培训作为提高职工服务水平的核心内容,铁路职工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从而去丰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教育培训,铁路部门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长期可行的计划,重视培训,大力进行宣传,从而去提高铁路职工对于教育培训的重视。

5.2细化基础培训工作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需要细化基础培训工作。注重培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从而去提高培训质量。可以通过开展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大会的形式,去加强职工对培训的重视,使得职工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铁路部门的管理层,需要深入对职工的调查,了解职工比较薄弱的文化结构,需要培训哪方面的专业技能,从而去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积极的开展铁路职工座谈会,加强职工之间的信息共享,为职工提供外地学习的机会,为职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促进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去提供培训效率[2]。铁路职工可以通过微信、QQ等软件进行沟通,建立教育培训微信群,加强职工之间培训内容的交流,从而去深化培训内容。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更新,教育内容要新颖,选择的案例要具有针对性与真实性。教育培训需要根据职工的知识水平进行划分,编写不同的培训方案,从而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5.3强化师资力量

为确保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质量,需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强化师资力量,从而去提高培训质量。铁路部门需要聘请,行业内部的知名人士作为培训讲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不仅要深化职工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培训工作的职业技能,通过培训去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丰富职工的工作经验。铁路部门可以聘请国外的教育培训专家,学习其优势,弥补自身行业的不足,从而促进我国铁路教育培训的发展。

5.4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

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根据现代铁路行业的发展现状,创新教育培训的模式,从而去提高职工培训的效率。对于职工教育培训,需要根据职工的水平进行分级,对于不同层次的职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对铁路一、二线的职工进行了解,准确掌握其知识程度,以及技能水平。可以通过高级职工带动中级职工学习的方式去开展培训,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高级别的人员可以指导培训低级别的员工,从而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需要创新培训结构,加强对教育培训的管理力度,将铁路职工培训落实到实处。对于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需要重视职工培训积极性的培养,侧重文化技术的学习,通过现代化技术,培养专业技能强大的铁路服务队伍,从而去促进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为保证教育培训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奖励制度,对于铁路工作中成绩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成绩较差的职工进行批评,从而去促进职工积极参加培训。铁路职工教育培训,需要大家互相帮助,加强部门内的培训学习。职工之间加强经验的交流,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相互帮助解决,实现职工整体的提升。优化职工教育培训结构,提高员工对教育培训的兴趣,打造良好的培训气氛,从而去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

5.5规划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

规划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能够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质量。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流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加强铁路职工之间的交流,准确掌握职工的知识水平,根据职工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并且将培训结果形成报告,反馈给上级部门。②确定培训师资,确定培训的重点,编写不同层级的培训方案。③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加强对铁路职工的培训,并且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评估,形成报告反馈给上级。建立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公众号,定期进行内容,从而去提高教育培训的效率。加强对铁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从而去正面的影响职工。对参加培训的职工技能进行测试,对服务水平进行考核,可以通过情景考评的方式进行测试。

5.6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需要根据职工的需求,培训对象的不同,明确教育培训的范围,确定教育培训的模式,从而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铁路教育培训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将培训过程的工作职责落实的个人,从而确保教育培训的规范性。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科学地进行管理,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去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教育培训的内容,需要与职工工作良好的衔接,使得培训的内容,能够直接应用到工作,体现出教育培训的作用。铁路行业的职工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进行的业务,需要制订长期发展的计划,从而去加强铁路人才的培养。

6结论

综上所述,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现状,主要有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落后,未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以及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策略,主要有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规划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创新培训结构、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强化师资力量、细化基础培训工作以及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提高铁路职工培训质量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7):177.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6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千米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万千米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大规模的铁路网建设和铁路的自主创新,需要学校提供大批适应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更要建立灵活的、能快速响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大众教育背景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到来,学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问题。一是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日趋明显,不同领域、不同技术知识含量的企事业单位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二是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劲发展使得高校毕业生的选择和去向日益多样化。三是高等院校的入学对象日趋多样化,大众化阶段走进高校大门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求学意愿和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需要学校改革传统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与国际工程教育相衔接的需要。为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做好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准备,同时为了探索建立我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2006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学校积极参与认证工作,先后有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等多个轨道交通运输类相关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在专业认证过程中,学校认识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相结合”,建立“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相衔接专业标准”是极其重要的。学校在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需作出调整应对。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充分吸收各项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优势,加强学分制模式下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契机,指明了道路。通过研究,学校认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正是解决学校所面临问题的良方。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材施教,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快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工程人才。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思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在轨道交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的指导下,按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通过科学的培养体制、合理的组织形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构成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受教育者掌握教育内容,成为既定目标所规定的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根据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校在原有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初步构建起“3+X”和“4+X”两个体系、六种类型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①根据行业对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设置“3+3+3”本硕博贯通和“3+5”直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培养的特点,突破传统培养阶段的界限,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贯通,统筹设计课程体系。以“3+3+3”培养模式为主渠道,少量优秀学生采用“3+5”培养模式,前三年不分专业,研究生教育从第四年开始进入。该模式具有三大特点: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大类培养和强化工程基础教育;突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②主动适应企业需求,灵活设置与企业联合培养的“3+1”和“5+0.5”模式。学生前3年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第4学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设专门课程,并让学生进入企业结合岗位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

在“5+0.5”模式中,根据用人单位对急需人才的需求,从相关专业选拔大四学生在寒假和第8学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寒假完成特定的课程学习,第8学期进入企业结合岗位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③根据行业对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设置“4+2”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在工程大类公共课平台上进行工程基础教育和在打通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上进行专业培养,第4年主要针对铁路行业需求,结合工程现场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第5、6年结合企业创新需求进行研究生阶段培养。④根据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设置“4+1”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一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的基础上,开展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如工程管理、工业工程、公共管理、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如“工学+工程管理”的双学位模式,根据轨道交通行业现场对综合技术、管理能力的要求,对传统工程管理的教学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学生用四年时间取得本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同时延长一年时间完成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与论文,取得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颁发的工程管理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快速响应高速铁路国际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瞄准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大好机遇,我校以“3+1”模式与6个铁路局联合培养了44名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养护的卓越工程师;以“5+0.5”培养模式,与北京铁路局联合启动了“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培养了50余名国际化的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和20余名“一专多能”卓越工程师,他们已在沙特工程现场担当重任。根据铁路单位对国际工程现场的需求,我校以工学+英语的“4+1”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31名卓越工程师。今年,根据铁路单位对一专多能技术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又以工学+工业工程的模式培养了70余名卓越工程师。根据铁路行业部门,尤其是铁路设计院和工程局对专业能力精深的高水平工程人才的需求,按照“4+2”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2010年和2011年,我校与11个铁路单位依托此模式,联合培养了200余名轨道交通领域工程技术类拔尖创新人才。#p#分页标题#e#

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培养国际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学校瞄准中国在沙特等国家的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对高速铁路国际化人才的战略需求,于2010年1月与北京铁路局联合启动“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对签约北京铁路局的50余名2010届毕业生进行为期半年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师素养和外语能力强化培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阿拉伯语的基础训练和高速铁路专业外语能力的强化。在学校培训结束后,学生将到北京铁路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部分学生将赴阿拉伯国家参加国际工程实践锻炼。近年来,学校已先后与铁道部客运专线、成都铁路局、成都地铁等多家用人单位开展校企合作,采用“3+1”(前三年采用大类培养,后一年与企业共同制定特殊培养计划)订单式联合培养的方式,陆续开办了动车司机、牵引供电、铁道工程、高速铁路司机、地铁等培训班,为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数百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为培养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打造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通过选拔具备国际化背景的优秀师资以企业挂职锻炼、出国考察学习、参与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研究和到国外工程现场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和国际实践能力,同时面向国内外聘请高水平专家为学生授课,充实高速铁路人才师资队伍。为办好首届“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学校专门聘请了阿拉伯语教师担任教学任务,为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高水平的师资保障。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优势,组织专家为高速铁路人才培养编写国际化培训教材和讲义,开展双语教学。完善组织机构,科学构建高速铁路国际化背景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长效机制。学校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指导下,成立了“茅以升学院”和“詹天佑学院”。“两个学院”实行“大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学习”的“新三段”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不分专业,做大人文、自然科学和工科基础的大基础,中间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强化专业特点。

其中,茅以升学院侧重于培养拔尖类研究创新型人才,以“4+2+3”培养模式为主,培养本科、硕士、博士贯通的高速铁路工程科技博士型卓越工程师;詹天佑学院则主要面向轨道交通(包括高速铁路),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以“4+2”培养模式为主,培养本科、硕士贯通的轨道交通应用型、研发型卓越工程师。学校专门成立了教授团,为学生开设研讨型课程,引导学生将专业与科研结合起来学习,注重专业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压缩课堂教学内容,至少有1~2年时间在实践教学基地或单位完成学习,突出实践能力锻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施工企业;铁路项目;经营管理

铁路工程,是指与铁路基本建设有关的工程,涉及的专业包括:拆迁、路基、轨道、桥梁、隧道及明洞、轨道、房屋、站场、工务、机车、车辆、信号和大型临时设施及过渡工程等。铁路工程的特点有:第一,参建单位众多、施工过程监管部门多;第二,合同额巨大,一个标段就可达到几十亿到上百亿;第三,路线长、工期长、地质条件复杂,影响施工成本的不确定因素多;第四,部分措施项目计价难度较大,如栈桥、钢板桩围堰等临时设施等设计院概算记取费用远远低于实际投入;第五,地方行政性收费水平与铁路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差距悬殊,如临近既有铁路线施工配合费、跨通航河流航道局配合费、上跨地方公路配合费用等;第六,地方定额与铁路定额差距较大,如铁路站房工程,层高大,柱梁截面尺寸大,工期要求紧,导致某些费用如周转材料费、大型机械使用费、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费、文明施工费的实际投入远远大于地方定额记取标准,这些费用能否足额计取对项目最终盈利影响较大;第七,铁路项目大多为三边工程,多采用初步设计招标,招标图纸设计深度不足,招标工程量清单显得简单而笼统,施工图工程量与招标工程量量差距大;第八,总价承包、单价计量的承包方式,费用组成大致可以分为合同内计价、总承包风险费计价、材料调差、施工图检算、工程变更索赔费用、概算梳理费用等几大项内容;第九,结算程序复杂,结算参与单位多,清理概算时间长,工程尾款回收慢。笔者以施工中的兰渝铁路某标段为例,整理出铁路项目施工阶段经营管理的个人心得和几点建议。

1工程概况

兰渝铁路位于甘肃、四川、陕西及重庆境内,北起兰州枢纽,向南经甘肃的榆中、渭源、漳县、岷县、宕昌、陇南后通过陕西省边界进入四川省,经广元、苍溪、阆中、南部到达南充之后,分别经渭沱、广安接入重庆枢纽。本标段正线全长108.474Km,合同额40亿元,主要工作量为路基、桥涵、隧道、站场工程及部分站后房屋工程。

2经营管理心得

铁路经营模式及本项目特点,铁路工程的计价依据是《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铁路工程预算定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方法》(铁建设[2006]113号文)及工程设计图纸、铁道部定期的“材料价差系数”、材料信息等。铁路工程项目多数采用初步设计招标,施工过程中,采用总量控制、单价计量的原则批复验工和支付工程款。兰渝铁路项目,全线采用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总价承包合同,合同约定,除以下情况外,合同总价不予调整:第一,建设单位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建设工期作重大调整;第二,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I类变更;第三,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重大损失;第四,甲供材料设备由建设单位按照铁道部相关规定调整;第五,按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政策允许调整并经原审批部门批准的内容可进行调整。由于近几年国家加强建设投资的审计力度,合同总价中未进入施工图数量部分全部不能结算,所以,本项目的总价合同实际上执行的是概算总额为上限的单价合同。本项目的结算价格主要包含了施工图检算、Ⅰ类变更、材料调差、概算梳理等这几项。经营方针及具体做法,鉴于上述情况,该标段从进场开始即确定整体经营方针为:做好施工图检算,争取合同总价全额结算;施工过程中争取早验工、早计价、早收回工程款;合理使用总承包风险费,争取申报Ⅰ类变更;通过清理概算使用降造费和预备费来增加项目收益。具体工作中,从以下方面入手:研究合同及清单,超清单的行政性收费由业主承担,在研究了铁道部113号文、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以及工程量清单后,通过弄清合同清单中各章节、各子项包含的费用项目以及取费标准,分清标段自身与业主应承担的费用范围后,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临近既有铁路线施工配合费、跨通航河流航道局配合费、上跨地方公路配合费用等超清单部分申报,由业主承担,避免了无谓的成本。合理安排计划,争取预付款。在项目前期,熟悉铁路工程关于经济资料的审核程序,即业主或临时指挥部的工作流程,合理编排施工计划,争取预付款,为标段前期的临建施工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做好研究报价文件,科学筹划索赔工作,研究报价文件,掌握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内容与报价相背离的情况,为今后的索赔提前做好准备。通过下发图纸前的提前沟通或图纸下发后的变更工作,尽量减少单价不利项目,增加单价有利项目。正确处理中期计量时施工图正负量差,业主的验工计价规则规定,已完成而超清单的工程不予计价。故在工程量统计完全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图纸正量差计量与负量差不能计量之间的互补,以缓解实际发生的工作量因超清单不能计量所产生的资金缺口压力。合理使用总承包风险费,正确处理Ⅱ类变更、地材调差的计价,铁路项目总价承包合同中,总承包风险费是指由总承包单位为支付风险费用计列的金额,总承包风险费使用包含以下6项内容:第一,初步设计招标的施工图量差、承包人原因引起的Ⅰ类变更设计及全部Ⅱ类变更设计引起的工程增减的费用;第二,非不可抗力造成的自然灾害损失及其采取的预防措施费用;第三,发包人供应的材料、设备以及材料调差以外的材料、设备价差;第四,建设工期重大调整以外的施工组织设计调整工期造成的损失和增加的措施费;第五,工程保险费;第六,由于变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所引起费用的增加。总承包风险包干费的计算基数为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与安全生产费三项之和扣除甲供材料设备费后2.5%记取(其中包含激励约束考核费),总额包干使用。相对于铁路工程项目较大合同额及初步设计招标模式,上述6项内容中任何一项都有可能超越总承包风险费用限额,这就需要项目在前期策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规划使用,既要保证足额,又要减少超出限额部分。进场后,通过实地调查,未包含在铁道部材料调差范围内的地材在施工期间价格远高于投标时候的价格(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属于潜在亏损因素;因为铁路工程大部分为“三边”工程,施工图在进场后才设计下发。所以,项目从开始就确定了设计变更工作思路,即出图前尽可能提前与设计院沟通,将部分Ⅱ变更纳入正式施工图纸,进施工图检算,做好有利润空间的II类变更设计增量和亏损项目的减量变更设计;同时积极争取操作I类变更和IIa类变更设计,从而在总承包风险费中预留地砂石料等地材调差空间,尽可能的减少亏损。重视保险理赔工作,通过合理理赔节约成本,铁路工程因其路线长、工期长、地质条件复杂,影响施工成本的不确定因素多,实践中,多采用工程保险转移风险,这也是国际上大型承包工程的惯例。多数保险公司执行严格的制式合同,合同条款多为标准格式,承包商无权对其修改。但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研究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地质、气候等条件,争取将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含在保险范围内,从而降低工程损失。保险合同执行中,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该合同可索赔范围,一旦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损失,比如不正常降雨、火灾、人身伤害等,应积极在索赔有效期内提交报告,避免因超过时限而失去索赔的机会。重视施工图检算和概算清理工作,做好施工图检算工作,施工图检算工作是项目最终能否结算够合同额的关键,因为按总价包干,单价计量的合同原则,工作量能否进入施工图检算是结算的重要依据。且经过与业主及设计院沟通,认为根据铁道部目前资金状况,极有可能出现如施工图检算为负差,则要重新签订合同,修改合同额。因此施工图检算工作主要工作为核对量、确定价。兰渝项目施工图检算工作,首先保证检算工程量达到初步设计批复合同额,对于目前超出初步设计部分,主要从检算内容入手,与建设单位及设计院沟通,将其中相对于初步设计有较大变化的,符合变更条件部分,从施工图检算中剔除,单独申报I类及IIa类变更。具体工作中,首先从工程量着手,详细核对现场工程量与施工图差异,确保检算工程量与现场工程量一致,无漏项、缺项;同时与设计院施预部门沟通工作,套用定额及费用计算是否与施工方案一致,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计算过程中有无漏计项及少计项目,保障使实际发生费用全部得以计入。本项目在明挖扩大基础的计算、一般双线特大桥钻孔桩计算方面合理力争,方案得到了设计院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做好概算清理准备工作,定期进行投资梳理,对施工中发生的实物工程量、材料差价、地方原因增加投资、变更设计等进行统计,为检算和清概做好准备工作。应充分分类整理的资料如下:第一,与地方相关工作,如便道、交叉工程、管线工程、拆迁工程、天然气管道、大临工程的临时征地等。第二,工程实体变更需要结合II类变更设计工作,完善变更手续,如基坑开挖方量变化,(深基坑或软土)支护增加等;地质改变引起的桥梁基础的地质变化,隧道地质变化,路堑地段地质变化等所导致的施工成本加大或设计变更;由于墩身结构或外形改变等,导致施工成本加大;扩大基础,承台数量变化以及施工辅助工作;涵通的地基处理,换填及深基础处理情况;各种防护工程(路、桥、隧洞口等)的变更设计;弃渣(土)场变更而导致的弃渣超运;施工综合接地及综合接地附属工作相关费用;极端水文、地质、气候引发的工程成本增加,保险索赔之外的路桥隧等工程受此影响的破坏、返工、事故等。第三,材料价差,如砂石料等地材价差、炸药价差、甲控甲供材料不能及时供应的误工损失、大临用电未通前的发电用油、施工用地方用电相对初步预算时增加的费用等。第四,其它,如非我方原因的征、拆不及时导致的赶工损失(怠工及赶工投入等);为工程实施而支付的其他直接工程措施费及辅助费。2012年10月,铁道部下发文件,对工程用火工品价差进行补充调整。由于该标段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了发票清理等准备,使我标段及时对我标段情况充分掌握,分析利弊,及时找业主沟通,掌握了主动,争取到了较好的收益。

3几点建议

清单模式计价将成为主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自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2008年和2013年分别进行了修订补充。工程量清单计价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主流方式。铁路施工企业必须认真研究这种新的计价模式,尽快转变思想观念,以适应新的模式下的市场竞争。建议上级单位要做好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学习宣贯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造价管理队伍;尽快建立企业自身的清单计价定额;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广主流造价软件在企业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二次经营工作始于投标阶段,投标期间,加强局与铁道部、业主以及设计院高层的有效沟通,为进场后的方案优化、变更设计的运作提供畅通的沟通平台。同时,采取合理的投标策略,在确定人、材、机单价时,充分研究分析,便于后期变更索赔的开展。报价时,对有二次经营空间的清单项、甲供材料、预计甲指分包项目、预计甲方单独招标项目、预计实施中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建议报低价,对工程量可能增多的、早取得验工收入的项目可适当报高价。加强标前标后互动,就投标概况和重要投标策略,投标人员应对施工阶段管理人员进行交底,必要时就施工阶段重大经营管理问题进行指导。

4结语

国家近几年大力发展铁路建设,铁路施工企业将得到更多的经营机会,与此同时,建筑市场更加透明,国家对建设工程管理更加严格,施工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与考验。铁路项目造价管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采用初步设计招标、清单计价、总价承包单价计量模式,所以,熟悉铁路经营模式、科学筹划、早安排,早着手,早对策,争取工作的主动性,才能确保企业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铁道部[铁建设(2006)113号]文《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方法》

[2]铁道部[铁建设(2007)108号]文《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

[3]范家茂.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4,18(3):47-49

[4]古军晓.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初探[J].山西建筑,2008年03期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铁路工程;铺架施工;技术管理

1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的铁路行业也随之步入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这对其施工技术相关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铁路铺架工程而言,其通常跨度比较大、施工路线比较长,所涉及的工序和专业也十分繁多,不论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其整体施工质量,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其开通运营,所以,必须对其施工技术加强管理,以此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基于此,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工程概况

某铁路项目其路线全长约37.954km,其中需要改建的线路长度为0.823km,需要新建线路长度为37.131km。项目所在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昼夜温差比较大,空气比较干燥,其中冬季不仅漫长而且十分寒冷,夏季不仅短促而且十分炎热。由于施工线路多为山路,所以材料运输十分不便,因此,项目部选择预铺道砟的方式,选择TJ165架桥机通过边铺边架方式展开铺架作业。本标段需要铺架的里程约为37.131km,其中特大型桥梁、大中型桥梁共16座,隧道有8座,不仅分布比较零散,而且点多线长、管理跨度较大、施工工期紧张、施工组织难度大,加之该工程中所涉及的专业及工序较多,不论哪个环节出错,都极其容易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铁路的正常开通运营。因此,为了施工人员安全及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必须加强铁路铺架施工技术管理。

3工程特点

铁路工程中的铺架施工其实就是指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利用铁路的相关设施及钢轨完成铺架。在进行铁路铺架施工时,存在着较多的难点,如隧道铺架、桥梁铺架等,从总体上来讲,在进行铁路铺架施工时,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铺架施工存在较大的难度;(2)铁路铺架施工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3)在进行铁路铺架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干扰性;(4)铁路铺架施工中需进行配合协调的内容较多[1];(5)施工条件较差,材料运输工作比较困难。

4铁路铺架工程在施工前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4.1熟知相关资料

对于铁路铺架工程而言,其施工前期应该熟知相关资料,如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等,并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范围、相关标准、具体的工程量和有关要求等。认真研究施工设计图,对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和相关单位做好沟通工作。

4.2开展全面调查

施工人员需对工程现场进行实际调查,掌握施工整体情况,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周围环境和周边的交通情况等信息,并对施工的选址、规模以及和运营线有关的方面重点调研,以此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设计合理的材料进场路线及进场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增设料场,在铁路铺架前期阶段做好调研工作,科学、合理、有效地策划后期工作,以此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4.3合理策划

根据施工沿线交通情况、电力情况、用水情况、环境情况等,并结合施工具体要求,对铺架基地的具体位置、相关施工方案、设备选用、设备及材料进场方式和进场路线以及存碴、备料点的设置等进行合理策划。4.4其他准备在进行铁路铺架施工前,还必须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贯通测量等重要的工作,同时,还应不断优化其临时设施设计方案,对专项方案进行编制,对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准备,以增强铁路铺架施工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效率。

5铁路铺架工程在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要点

5.1架梁技术控制要点

架梁技术控制要点具体内容如下:(1)结合线路具有的特点、隧道实际尺寸、线路具体的曲线半径等信息,选择合适的架桥机,针对大坡度、隧道以及小曲线半径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架梁方案。(2)在正式实施架梁作业之前需认真检查架桥机情况,确保其制动系统正常工作,相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此外,还应检查钢丝绳,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风措施。(3)成品梁需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出具合格证书,不允许架设无合格证书或者质量不过关的梁。(4)架梁之前,需对线路中线的位置、断面位置、桥墩位置、垫石位置等进行检查,查看顶面是不是平整,是否按设计要求对垫石锚栓孔径、位置以及深度进行了预留。(5)支零号柱需检查其中零号柱底部分的支垫,看其是否垂直、是否牢固,并检查受力的均匀度、抄垫材料的坚实度等,以防架桥机发生倾覆;在实施捆梁作业、喂梁作业以及落梁作业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以此保障架桥机的安全。(6)开始架梁之前需对支座型号、相关固定端和对应的活动端以及支座坡度等进行检查,确保支座和梁体预先埋好的钢板紧密贴合,其中支座螺栓必须上紧。(7)对横隔板进行焊接之前,需清理其中的残渣和铁锈,对焊条质量进行检查,其中焊缝高度需≥8mm,且要均匀。焊接后需将焊渣处理干净,并检查焊缝质量,确保其没有裂纹、没有气泡等质量缺陷[2]。(8)完成架梁以后,需结合设计要求对桥梁支座部分的中线和桥梁部分的中心线进行重点检查,并对其质量缺陷进行修补。(9)锚栓孔在灌浆过程中需严控其质量,灌浆之前需先清理其内部的杂物和积水,灌浆后需对其进行养护,如果在冬季进行施工,需做好相应的施工措施。(10)在成品梁运输过程中,需严控其速度,对线路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车长需及时告知机车司机,要求其减速行驶或者停车检查。

5.2铺轨技术控制要点

铺轨技术控制要点有:(1)铺轨之前需和线下单位进行沟通,做好验交工作,记录好有问题的路基,向相关单位进行上报并督促其整改,整改合格后再进行交付。(2)统计该工程的工程量,所需物资需提前申报,提前制定好机械进场的路线和计划,如果施工计划出现变更,需及时调整计划。(3)按照轨缝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4)铺放轨枕之前需确保道砟顶面平整,且轨枕间距符合图纸要求,方枕处理完毕以后需对其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上道砟。(5)铺轨作业中需及时进行荒道拨移,并整修线路线形和路线质量、补齐相关配件、更换已经破损的轨枕,以此确保铺架设备可以安全行车。(6)做好轨排表的相关计算统计工作,轨排钉联需做好硫磺抗拔、锚固等试验检测工作,并查验轨排生产的各个环节,根据轨排规格做好相应标记。(7)铺轨之后需及时补砟,以免产生大三角坑现象、反超高现象和空吊板现象,为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上砟整道时需重点检查其质量及轨道具有的几何尺寸,只有线路状况符合大型机进行机养的条件方可进行整道作业。

5.3轨缝技术控制要点

对于轨道施工而言,轨缝控制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该项目所在地区由于冬季比较严寒且昼夜温差大,增加了铺轨施工过程中轨缝预留难度,因此,控制好轨道施工中的轨缝预留质量可以有效保障其施工质量,确保其正常使用。1)轨排钉联。在轨排生产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施工计划以及事先计算好的轨排表,其中应重点监控轨枕间距质量、接头部分相错量质量以及螺旋道钉锚固质量等,并做好相应的验收工作,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2)对线路进行复测。铺轨过程中,由于轨道中线和轨道高程方面的不到位、轨道线路的不顺直,在进行整道顺直之后会使得轨缝变小,铺轨误差不一样,所以其缩小程度也不一样。基于此,在实际铺轨过程中进行预留轨缝时会结合铺轨过程中轨排对中的具体偏移程度以及具备的平顺状态略微增大其预留值。3)气象观测。施工之前需关注其沿线气象情况,收集相关资料,铺轨过程中需关注其温度变化,使预留轨缝更加准确,进而确保其施工质量。4)测量轨道温度。铺轨时需每小时进行一次轨温测量,结合实时温度预留轨缝。对于升温幅度或者降温幅度较大的阶段,需对每段轨排进行测温。利用双轨温计进行测温时,需将轨温计贴于钢轨阴面,待其温度稳定后再进行读数。将2只轨温计读取的数值求平均值后作为最后的取值。5)轨缝计算。在铺轨施工过程中其预留轨缝的尺寸大小需使轨道在锁定之后,不论是面对接头阻力还是道床阻力,其钢轨都可以自由伸缩。6)轨缝控制。通过轨缝卡尺对左右股钢轨部分的接头轨缝值进行测量时,需将卡尺置于其接头内侧,并处于偏下位置,此外,还需避开其接头肥边,如此才可以测量出更加准确的轨缝值。7)上紧鱼尾板。铺轨后需多次复拧螺栓,保持其接头符合规定扭矩。对于钢轨而言,其接头阻力会影响其伸长度,因此,接头螺栓使用的数量和螺栓的拧紧力对轨缝质量具有决定作用。8)上砟整道。铺轨之后需及时拨正线路,提升道床在纵向以及横向方面的阻力,避免由于温度发生急剧变换而使得轨缝不均匀。控制上碴碴量,不仅要满足其道床截面的需求,还要符合线路机养条件。9)对轨缝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铺轨后需及时检查其预留的轨缝,并对比分析其预留值,结合分析结果对其后续取值进行调整。

6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铺架施工比较复杂,不仅涉及的施工路线比较长,而且涉及多个专业技术,因此,其铺架技术必须具备科学性,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铁路铺架技术的管理。本文重点分析铁路铺架前期和中期的技术管理要点,以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丁鹏飞.铁路建设铺架施工安全的监督与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9(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