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建设论文范例

市场建设论文

市场建设论文范文1

农村文化涉及面广阔,其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一般通过农村风貌、村民素质、乡土风情得以体现。一般来讲,农村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方面;同时,农村文化实则具体表现为农民文化水平、思想观念、行为价值、处世态度、生活方式等,是农村人民精神状态的反应[1]。农村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以下四方面特征:①乡土性。乡土性表现出农村人民以村为居,以土为生的生活方式,其中又以家庭为单位,在村落之间形成交流、合作、认同、共创等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土地为煤价,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活动。②归属性。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农民群众在接受新文化时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过程,但一但认定了某种文化思想,就会积极投入并融入自身生活。③直观性。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导致农民对文化信息的接受能力只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之适应,发杂的文化难以接受,简单的文化乐于接受,呈现明显直观性。④季节性。农民以土地为主,土地以作物为主,因此农民的文化活动与中制作物季节有关,只有在农忙后的空闲时间,才能积极乐于接受新文化,体现其季节性特征。⑤多样性。特定的地域风貌形成独特的农村文化,因此不同地域农民受其各自的地域风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都会导致农村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2当前新农村文化现状及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营造良好农村氛围,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与精神动力,并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但由于目前农村还处于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有必要认清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并从中找出问题。

2.1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与城市文化生活差异显著明显,而当地政府也存在着重城市而轻农村的发展理念。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致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域的农村文化差异拉大,体现在农村文化经费、文化设施、人才分配投入趋与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导致各地域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

2.2农村文化设施不完善

我国早在“六五”时期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站,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至今尚未实现。某些农村尽管有“两馆一站一室”的文化设施,但利用率极其低下,名存实亡,体现不了建设当初的预期效应。由于文化设施的不完善及利用率小,导致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文化生活简单乏味。

2.3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善

受市场经济影响,农村文化市场冷清,某些乡镇无书店、放映厅。且由于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者的小农意识,扭曲了正确价值观念,从事一些非法经营的文化活动,如宣传暴力、色情的书籍或音响制品,使农村很难享受到健康的文化饮食,与农民群众需要的正当文化娱乐生活相偏离。

2.4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保障与基础。现有农村人才队伍多是改革开放30年的老一辈人才,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多数属于经验型人才;少数年轻的文化人才也缺乏专业培训,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低下,与现今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与之适应的文化思想理念、专业技能、组织能力还相差甚远,从而导致文化市场人才缺位,影响文化建设发展的提升速度。

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上述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我们必须以有效措施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3.1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发展区、村、乡、镇的文化设施与文化场所,切实完善“两馆一站一室”的文化设施;同时还要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推广并加以利用,以使建成后不至于荒废,使整个文化设施能以相应的预期效应渗透于千家万户。

3.2利用农村资源规范文化市场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同量资本获取同量利润,这要求管理者和经营者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选准项目,锁定消费层,形成具有品牌优势的演出团体,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同时,政府文化部门在审批民营文化产业时要注意市场经济的缺陷,合理利用农村资源,避免农村文化供给与消费失衡、群众文化建设大起大落,促进农村文化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使农村经济在和谐文化中又快又好地发展。

3.3打造多元农村文化的活动

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有效提高人的文明素养,使自我身心得到长久的健康调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要广纳意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内容,使他们远离低俗的牌桌、赌桌活动,参加丰富自身素质的高雅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参加”,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走进实际。同时,在开展文化活动当中,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医体的对口文化支援活动,建立活动的互联网,并根据当地农村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优势,开展当地具有浓郁风土人情的民间文艺活动。在实践中,要注重将文化活动与乡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农民“读书工程”,支持农民自发成立群众性读书组织,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吸引企业购买图书等方式建设图书室,为乡镇图书室和村级图书室增添科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引导农民多读书,使农民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传统文化实行与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格局,大力丰富农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如在原有的传统文化上开展农民歌手大赛、红歌秧歌比赛、农民时装比赛、农民礼仪大赛等等,从而达到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修养,提升文化水平的目的。

3.4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农民是新农场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我国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例如各族人民的节庆文化,在各自节日中举行的文化活动;二是大众的民俗文化,即能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并主动参加的节日类民俗、生产类民俗、生活类民俗、礼仪类民俗等;三是农村自然山水景致、地域风光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新建农业生态园区等,这些既是农民群众的生活乐地,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四是各地乡镇建立的企业文化、乡镇文化,二者之间相互联系、渗透,为建设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理论基础,承担着建设村镇文化的重要责任。以上这些文化的相互衬托,必定能打造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从而调动农民参加热情,形成乡、镇(区)、农家为一体的良性网络农村文化系统,让农民以自我喜乐的方式来深化发展文化活动。例如在兰州永登县苦水的“高高跷”社火。由于极具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当地农民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每年都主动倡议、筹划、组织、表演“高高跷”社火,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5加大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

农村文化建设仅仅依靠政府投入难以收到完全奏效。因此应加大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一方面组织城市各级文化机构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义务帮助,帮助培训人才及建立定点定是联系;另一方面引导企业与农村进行合作,鼓励企业与私人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渠道。

市场建设论文范文2

党要始终对政治任务有严肃的认识,坚决反对腐败更应该作为党工作的重点。这是一个长期性并且艰巨和复杂性的党工作任务,党工作人员都要有这个认识。这是我党结合现在的当前形势,现在的反腐倡廉问题是非常严峻的。艰巨的并且具有极大的紧迫性,根据现在的严峻形势而把反腐倡廉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充分的说明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惩治腐败现象的强大决心和信心。在实施中必须警醒全党的工作人员,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与思想觉悟,动员全党的力量把反腐倡廉深入进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是什么重要的。回看我国的历史,对于反对贪污、提倡廉政建设这一重大任务,党始终是在自身建设中不断加强自我。为了能好的能够在反腐倡廉中做出成绩,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不断的增强抗腐败能力,党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无论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反腐倡廉都是需要共产党强大执行力度来完成的。党的目标是形成一条依靠民主、需要教育、法律监督、廉政文化建设向结合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一条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这条道路要完全符合我们现在的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体道路。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总结关于党怎样加强自身建设,那就是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整体上提高党员的素质与能力,还要加强党治党的水平。想要国家发展的更好,需要有好的领头队伍带领,所以要治国首先要治党,治党要务必从严,杜绝腐败贪污现象的发生,并且严肃处理贪污腐败现象,给民众一个郎朗青天。只要党有坚定的决心,反腐倡廉建设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效,未来的祖国发展也才会更加美好。

2防止权利的异化和滥用

腐败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国家给与党员为民众谋福祉的权利被用作它图,本来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在腐败里就是利用国家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腐败现象的滋生与严重侧面反应了我党对权利监督的失控不够严格。在反腐斗争中想要获得彻底的胜利,就需要发动每一名群众的力量,对党员进行监督。马克思理论中曾说过,人民群众才是权利监督的主体,因为这是最广泛的力量,也才能做最彻底的监督。在我党的建党历史上,群众的力量是在反腐倡廉中贡献了巨大力量的,这是在反腐倡廉建设上所需要注意与应用的。伟大的总理邓小平就曾经在1941年提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靠群众来监督,才能克服党员的堕落腐败的风气。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上邓小平说“:能使我们党得到群众的监督。克服党员堕落腐化的危险,及时发现投机分子以及破坏分子而清洗出党。而在之后的再次提到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从开始到至终我党对于反腐倡廉的建设中始终坚持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在改革之后,他也依然重视人民群众在反腐斗争中的作用。因为民众的监督是最广泛的,而且也是最公正的。所以要有关于群众的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都对党干部进行监督,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果想要贪污那就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对于那些凡事都要搞特殊化的,不予人民群众友好相处的人都要进行教育,如果教育之后依然不悔改,那么人民群众就有权对其进行检举、控告、弹劾、罢免等事情,让这些贪污人员接受法律的制裁。

3重视领导干部的个人道德修养

市场建设论文范文3

广告设计技术教育“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本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能力素质、行为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在从事职

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职场化”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白在行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规范及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能力素质指理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是广告设计专业创造力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岗位专业操作技能和行业标准。行为素质主要表现在人的精神方面,有思想品质、敬业精神、合作意识。只有把三大素质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协调发展,才能促使广告技术向专业化、技能化发展。

二、“职场化”实践教学的灵魂——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课程是“职场教学”的灵魂,课程体系的建立要遵循培育具有“全面职场执行力和创新力”的人才理念,明确广告设计技术相应的职业岗位设置,以现有社会岗位需求作为主要前提,由校方代表及行业和企业资深人士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分析,对课程设置进行论证、批准。要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开发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通的课程,实现从工作结构到课程结构的转换,建设与课程改革体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体系。在课程实施后,还要根据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定期研讨、修正,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二)就业准入、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开发

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现在国家公布的相关职业岗位有“广告设计技术师、视频制作师、陈列展览师、会展设计师、会展策划师、广告审查员、广告从业员、工艺美术师、画师、平面设计师、摄影师、修图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开发要与职业资格认证、就业相结合,以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主线,企业设计师与学校教师联合授课,以本专业执业能力素质为培养目标,突出目前广告设计行业内“项目实务”的特色,提高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

课程建设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以及本行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课程的有效开发与设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体系。广告设计专业可分为大平台基础课、平台方向课程、分方向进阶课程。大平台基础课程解决艺术设计的基础问题,包括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图形创意、设计理论等。平台方向课程主要是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课程,是不同类专业相同课程的专业同项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拓展”的能力,专业的专项核心技能,如印刷、摄影、广告实务、会展实务等课程。分方向进阶课程建设,以真实项目的标准要求进行课程研究,深入开展调研分析,拟定详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根据专业岗位要求学生分方向进入课程实训工作室。这一阶段是运用实际项目的实际操作和实验教学,包括项目实用技能的实践和行业实习两大课题实施。分方向进阶课程完全进入工作室,采用最直接、最真实、最贴近生产及管理实际的“全方位”“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

三、“职场化”实践教学的运行关键——建立产教结合工作室群

(一)实施产教结合工作室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最理想状态是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从事职业活动实践”,实现教学与企业“无界化”,形成“职场观念”。产教结合的工作室制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行业专业性的职业属性,是利用学校和企业(行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学科知识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转变成直接获取实际设计经验和各种能力为主的工作生产现场,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因此,实施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设计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关键,在具体设计工作和实践中,学生的观念、态度、行为、习惯和技能的形成是在产教结合的过程中培养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职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校企共建产教结合的工作室群

产教结合的工作室群是在职场理念指导下成立实验工作室、项目工作室、设计工作室、作坊工作室和创业工作室。实验工作室是基础课程实施的实训场所;项目、设计工作室是专业课程落实的教学基地,可细分为项目筹划部、设计制作部等,使学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各个环节的设计实战;作坊工作室是制作工厂或公司,也是专业技术类课程实训的教学单位,为工艺技术的实训学习提供条件;创业工作室是毕业生创业的孵化基地,也是创业教育的教学示范基地。这种分层实施产教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是以工作室作为依托,以专业技术和操作能力应用为主线,不间断地实训、实习和商业实战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整体模式是以产业为统筹的,将教学和经济接轨,实现岗位训练的真实化、职场化,开发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一致的学习情境;打造与企业环境一致的教学环境,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融入课堂,有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四、“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保障

(一)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

“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健康运行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机构,以及稳定的校外合作企业和实习基地。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才能满足所有“职场化”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任务重,学生双证培养、平台教学和分方向进阶课程教学的运行保障是按照设计公司标准建设工作室,要求不但有校外实训基地,还要有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项目实验和工作体验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展示功能于一体,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二)师资、项目资源及机制与制度的保障

市场建设论文范文4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实践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以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路径,采取理论学习、软件模拟实践、实训、实习、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备较强的营销实践能力、实践创新及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育部评估指标中“专业与课程建设”一级指标下面有“实践教学”这个二级指标,其中的观测点“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的要求:有50%以上的毕业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滁州学院2015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份,分析该专业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评估指标对毕业论文和综合训练的内涵给予了界定:指不同类型院校或专业在毕业前结合专业教育能力所进行的类似于毕业设计的综合教育环节。可见毕业论文工作应该是以强调各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为主要目标。[1]但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下滑明显,传统以学术论文为主的本科毕业论文更容易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也不利于学生学术道德水平的培养,与毕业论文的设计初衷相去甚远。

1.1论文满意度较低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整体满意度比较低,“论文管理”中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回答率仅占38%,而在论文管理、论文选题、论文开题、答辩方式和答辩时间中“不太满意”和“非常满意”回答分别占到27%、28%、11%、16%和30%,见表1.

1.2论文撰写周期过短

目前,很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周期过短,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以滁州学院为例,本科毕业论文的启动时间是第7学期,第7学期仅做论文进行选题、开题等工作,而真正的撰写论文是从第8学期,甚至部分同学(43.1%)仅用一周的时间来撰写,见图1。

1.3论文实践性不强

当前,虽然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性有着硬性要求,要有50%以上的毕业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市场营销专业更多可以采用社会调查等形式来完成,通过调查发现,仅有11.8%通过问卷调查完成的毕业论文,而其余的同学基本上都是闭门造车,往往是东拼西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粘贴和复制,很难达到毕业论文所设计的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1.4论文对应用型能力提升不够

市场营销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应用型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发现,论文的写作过程的确提高了学生的部分应用型能力,但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型能力培养缺失寥寥无几,见图2。

1.5论文内容与教学、就业等方面关联度不高

首先,学生论文在选题方面轻率,寄希望于老师。高中以来,写作都是命题形式,按照给定的题目或者思路写作,大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理论上的学习,很少自己尝试拟定题目并撰写小论文,到毕业的时候自己很难拟定题目,把握不住命题的方向和范围,因此选题的责任就落到了老师了肩上。其次,论文内容与教学以及指导老师吻合度不高。老师出的题目跟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而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吻合度不高,学生很难将自己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因此造成学生从网上复制粘贴、东拼西凑,复制率远远超过30%,甚至高达50%~70%。最后,论文内容与就业脱钩。企业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的人力资源是实用型的、创新型的,在实践中完成公司的目标,而毕业论文的内容偏重于理论型,与就业岗位的要求关联度不高,有些内容与就业要求严重脱钩。

2原因分析

2.1论文制度建设不全

一方面,学校在选题环节制度过于僵硬,当前很多高校虽然制度上规定实现论文的双向选题,而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是学生没有选题意识,完全凭借导师出题学生选择,学生的主动性受到极大地限制,包括指导教师包办选题甚至选题过于理论化。论文选题制度过于死板,通过图3可以看出,制度上没有给予学生的选题主动权,选题环节由院(部)和教务处直接进行了审定和审核。另一方面,学校对于毕业论文撰写的启动时间过晚,特别在第8学期,由于学生面临毕业实习、就业和考研等事务,90%以上学生并不在学校,使得学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管理无从抓起。

2.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毕业论文主要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撰写,以滁州学院为例,第8学期没有任何理论课程,学生主要工作就是毕业实习、就业和撰写毕业论文,由于毕业实习和就业都是在企业进行,所有学生基本是都是“放羊”模式,也有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在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之中,学生根本没有精力完成毕业论文。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制度上给了学生20多周的时间撰写论文,而实际上学生仅用一周多的时间就将论文撰写完毕,学生不及时与导师沟通,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整体下滑。[2]

2.3论文与实习、就业脱钩

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多数是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种安排和学生考研、实习以及就业的时间重叠在一起,导致学生没有精力也不太重视毕业论文的训练,与实习、就业脱钩。通过图4可以看到,毕业论文与实习、就业完全没有关联的分别为15.7%和9.8%,毕业论文与实习、就业一般关联的分别为35.3%和43.1%,非常有关联都占到17.6%,总体上毕业论文与实习、就业关联度不高,严重影响到了毕业论文的实践性。

2.4指导老师实践性不强,对论文的性质认识不足

专业老师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在社会上经历过磨炼,也不是特别清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和要求,尤其是不能动态地把握人才的需求类型和要求。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是老师出题,那么出题的方向和范围就应该是老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范围,因此把本科生的论文写作与研究生的论文混为一谈,要求学生的写作范围与指导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学生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论文中去。因此,论文质量不高、东拼西凑、复制粘贴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3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思路

3.1选题方面

当前很多高校在进行论文选题时流程过于简单,基本上是教师拟定题目由学生选择,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教师拟定的题目基本上都是自身的研究领域或方向,没有与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指导老师在拟定题目的同时,也要与指导的学生进行充分探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点或实习意向进行选题,选题结束后再邀请相关专家和企业人员对选题进行评议,按照市场营销的专业要求将论文选题规范化,这样就极大地发挥了指导教师、学生的自主性。[3]

3.2撰写方面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大多采用文案调查法,对别人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照搬照抄,从而导致文章复制比过高,而进行真题真做模式的却比较少,通过调研滁州学院发现,仅有11.8%通过问卷调查完成的毕业论文。因此,结合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特点,让每位同学根据论文题目做好问卷设计,深入实地进行调研,通过旁征博引,精细的图标设计,设计优良的营销方案,这样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论文的撰写质量。[4]

3.3答辩方面

传统的答辩形式是学生先对论文进行简单地陈述,答辩老师提出3~5个问题,学生作答后,答辩教师根据论文的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评定成绩,很显然传统的答辩形式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5]因此,若是采用错峰答辩和分组调研答辩可以较好地解决一定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若是错峰答辩和分组调研答辩有19.6%的同学完全能够接受,有45.1%的同学比较能接收。总之,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市场营销专业更加能够体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本身的特点,改进毕业论文在选题、撰写、答辩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

3.4提升管理环节、确保真题真做

第一,综合管理环节方面,二级学院和系一级最为关键,院和系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真题真做便容易推行。第二,教学管理环节,毕业论文属于教学管理内容,因此教学院长、主任等必须做好出题标准要求和宣传工作,确保出题内容与专业、就业要求相一致,避免出现每个部分单独成章、互相独立的局面。第三,科研管理环节,确保毕业生的论文具有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性并不是指本科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有重大的理论发现或者产生巨大的现实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论文的写作得出了与别人不一致的结论,或者通过新的方法印证了别人的理论或观点,或者通过调查得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第四,指导教师环节,指导教师要严格出题,真正理解毕业论文的性质,做到出题内容与毕业生专业以及就业需要相关联,要求毕业论文确实采用来源于实践的一手资料,确保写出质量合格的论文。第五,学生管理环节,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见面指导和监督学生写作,让学生真正做到实地调研、数据真实。

3.5提高命题质量,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首先要让指导教师了解劳动市场关于市场营销专业的用人标准,了解他们最需要的人才类型,指导教师动态把握劳动市场变化,从而提高命题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其次,指导教师还要动态把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本专业的性质,做到出题内容与专业知识相一致,避免专业与论文内容严重脱钩。

参考文献:

[1]朱微,邬德林.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探索,2014(9):64-65.

[2]陈蔚珊,郭润生,张武梅.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设计探讨[J].科教导刊,2011(1):128-129.

[3]温瑶.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4(48):162-163.

[4]王薇.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实践探析[J].中国市场,2016(5):138.

市场建设论文范文5

开放获取平台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集成文献,方便检索,实现一站式文献搜集。当前,多数期刊都有自己的网站,也能实现开放获取的目的。因此,如何吸引各期刊加入平台就显得较为重要。但目前我国开放获取平台尚存在诸多问题。COAJ平台网站不流畅,检索程序无法满足检索需求,甚至存在无法打开网站的情况,而收录的期刊比例仅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约1%,处于极低的水平。因此要实现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必须首先加强平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网站程序设置,增加网宽,使平台软硬件达到一流水平;同时开放获取平台管理方应利用开放获取联盟等扩大影响力,建立开放获取平台的规范化流程,充分与国内各期刊出版单位沟通联络,积极推广平台科技期刊文献,以吸引更多期刊加入。

2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从国外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过程来看,开放获取不仅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结果,更是市场化发展的产物[5]。期刊主动采取开放获取手段,能提高期刊论文引用率和影响力。因此,市场化是开放获取发展的重要催生条件。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沿用机构办刊支持和作者付费发表为主的经营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期刊的发展,并在政策和经费上为开放获取(读者免费获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所调查期刊中作者付费和机构资助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开放获取期刊很少出现经费问题,无需向读者收费。但是机构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期刊发展的动力,有的期刊不重视自身影响力,有得过且过的心理;有的期刊经费过度依赖机构资助,在管理上就要受机构的限制,工作缺乏自由度。因此,在机构支持的情况下引入市场竞争模式或鼓励期刊经营市场化,能为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提供动力。

3鼓励、支持作者和期刊实现初始端开放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移动终端来获取最新信息。各类网络平台的发展使得链接变得全面,文献检索越来越简单。论文在各类平台、网站,甚至作者的自媒体平台(微博、QQ)等公开后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索到。因此,当前推进开放获取发展的重点在于初始端。案例分析显示,多数开放获取期刊提供给作者的开放获取方式单一,稿件审理、发表方式与网络化结合不充分。因此,我们应广大作者、读者、编者普及开放获取有关知识;鼓励期刊为作者建立多选择性的开放获取方式;鼓励各科研院校公开本单位的科研成果;鼓励作者公开自己的文献;鼓励期刊做好版权保护的同时设置论文接收前开放的模式,这样既能保证论文的时效性,使作者能及时宣传自己的成果,又能通过多方面的监督和建议提高论文质量。

4提供英文翻译服务

当前,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是英文,国际上影响力高的学术期刊均为英文刊。虽然以英文出版不是国际化的唯一选择,但不可否认,英文仍然是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6]。用英文出版可以增进期刊与国外高影响力期刊的交流和互引,提升期刊国际知名度;同时论文的英文出版也是很多作者的需求,可以提高自身科研成果在国外检索和引用率,扩大影响面。案例分析显示,很多期刊的文献含英文摘要,但是英文出版的重点是全文英文化,因为读者通常需要论文的全文,在引用论文之前阅读和研究全文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过程。因此,结合国外开放获取期刊和出版集群的经验,我们建议期刊、开放获取平台为作者提供英文版面、英文翻译服务,甚至可以规定投稿时作者需附英文全文。由期刊和平台提供英文翻译或润色收费服务,督促和帮助作者实现论文的英文出版。这方面业务既可以为期刊和平台扩大收入来源,又可以提升科研成果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5利用网络化优势开展多种增值服务

调查中除烟草科技杂志有理事会收入外,多数期刊没有审稿和出版外的其他盈利方式。尽管这些期刊在机构支持和作者付费出版的情况下能维持自身运营,但期刊的网站建设、技术人员等各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投入,将来市场化经营也需要多元化盈利手段。结合国外期刊的发展经验[7],我们建议利用开放获取期刊的网络化优势,可以开展英文翻译、网站平台广告、自媒体平台科研指导等多方面的知识服务。

市场建设论文范文6

一、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

首先,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这决定了在农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应该被社会共享。并且也是由于该特点,决定了使用农业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由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农业生产者不愿意进行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投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其次,农业推广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资与农产品经营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等属于知识结构中容易传播的一类,根据其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的不同,有的属于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投资;有的属于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对从事科技活动的私人部门给予补贴。最后,由于农业技术创新除了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外还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但是其效益具有外溢性,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决定了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由公共部门承担。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当然,需要明确一点,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不代表其就是公共产品,其中有一部分农业推广服务是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属于私人物品。

二、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组织结构、推广方式等在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

1、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

我国财政在农业上的支出总量偏低,导致了虽然我国政府农业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的比重不低但总量低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投资不足农业总产值的0.2%,不足发达国家的30%。从推广项目来看,其地区投资结构、行业投资结构均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农业推广事业费支出结构来看,人员经费占了近90%,业务经费仅有10%左右。由于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推广的有效开展,是其投资效益不高。

2、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低,知识结构落后

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我国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落后。对于农业推广人员缺乏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使其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比较优势低,具有高素质的农民均进城务工,真正务农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3、农业推广内容单一,主要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属于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其内容主要以农业实用技术为推广重点,重视农业技术的创新及其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应用,忽略了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忽视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

三、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重建的对策建议

农业推广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并不是说农业推广就是公共物品,在进一步优化农业推广体系时,应该强调政府在农业推广上的主导地位,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价格补贴等形式激励市场力量参与到农业推广中。

1、强化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建设,鼓励经营性农业推广组织发展

强化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型、教育型、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的有机结合,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体系。做好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工作,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保证老师教授的知识、研究员确立的课题都是以市场需求和农户需要为导向,以便农业人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农业推广工作,农业科研成果能够更好的转化使用。同时,借助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借助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更好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优化农业推广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对农业推广的投资应以公共财政为主,不断提高市场资金的参与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在农业推广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农业推广专项基金,充分利用国家农业政策调整支农资金的投入结构。政府主要投资公益性和基础性农业推广项目,市场主要投资回报率高的经营性项目。

3、通过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农业推广

公共产品供给不仅可以通过政府或公共部门直接提供,还可以是政府通过向市场购买后提供。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等形式,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中,向农业提供农业推广服务。间接实现向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业推广效率。

4、建立有效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

农业教育作为农业推广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来提供。政府牵头,加大对农民及农业推广人员的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创新农业教育方式,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比重,采用讲座、夜大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教育。

5、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农业推广服务政府或公共部门在提供农业推广服务是,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的评估农户对农业推广服务的真实需求和偏好程度,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农户的生产需求,提高农业推广效率,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程度。

作者:赵玉婷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二)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对策

(1)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政府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明白农村技术推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此外,还要要求技术人员时刻学习新技术,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多参加科研学习和交流活动。

(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意识,努力认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标准是生产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以及建立良好的村容村貌,从而实现农村的规划建设。农村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能实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助于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4)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了解技术推广的优势和最终获利的成果。加强舆论引导,坚持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广道路,在农民中找到领导先锋,由农民自己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如,农村选举出来的村长,是农民信赖的对象,因此可以先转变村长的思想,发挥村长的带头作用,农民之间的互动宣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广方法。

(5)不仅是农民带头作用,还要对乡镇进行试点推广,由特殊到一般的辐射性推广方式。对个别乡镇进行推广试点,并且要保证最终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只有看到实际收获,农民才会主动学习农业技术。

(6)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推广需要引进新技术、开设公益设施以及优先购买重点技术,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经费问题是一个工作能够如期完成的前提和保障,政府部门若要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成效,就要加大投资力度,让农民真实地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利益。

(7)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从农民抓起。农民要转变思想,主动接受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改变农业思想可以从基础教育抓起,加紧培训和辅导,开设学习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实现推广目的。

(8)完善基层配套服务,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村技术推广一体化服务,对农民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指导,产前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技术服务,产后销售一条龙服务,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的优质服务。

二、结语

综上,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久的、复杂的工作,农业技术推广要坚持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技术推广人员要明白农业技术推广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现状、提高农业经济产值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它还能随时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服务,实现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要不断实践,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杨晓荣 单位: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三)

一、创建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重视实践与应用的“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生源选拔优质化

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为例,高校要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控制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吸引优质生源;要选派高素质教师到各林业局、林场、科技推广站、林业种苗繁育中心等基层单位开展相关宣传,提高基层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从而吸引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报考;在招生复试的笔试和面试过程中,要聘请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企业方的专家参与考核,重点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研发能力、推广能力和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这有利于避免研究生复试阶段的笔试和面试走过场、走形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二)培养方案实践化

1.校企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例,高校要根据林业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与企事业共同修订人才

培养方案,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符合生源单位的需要。

2.根据林业技术前沿、生产发展急需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例,要重点设置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经营与高效利用等领域的课程,并强调所设置的课程必须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要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增设选修课模块,将个性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难题相结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要遵循理论教学与林业技术前沿、实践教学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增设选修课程模块,并要求学生按照模块选修课程,从而保证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同时,要将相关的科研成果纳入教材和课堂教学。

4.强化案例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为例,要深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例如,在“科技写作”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讲授学位论文、学报论文、课题申请、课题鉴定或验收、成果报奖、研究报告等的写作方法,以使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顺利发表。

5.逐步完善网络化远程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为例,要初步实现部分课程的网络化远程教学,构建网络自学、网络自测、网络考试、网络答疑等互动平台,在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的同时加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

(三)基地实践全程化

1.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互利共赢联合培养产业化人才。北华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特研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吉林省林特产品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攻关、成果共享,搭建了校企共同培养高层次产业化人才的平台。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该中心参与项目研究。

2.校企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北华大学与吉林省林业厅共建了吉林市二道科研教学实践基地,还与吉林省林木种苗繁育示范中心、吉林市林科院、吉林市绿化管理处等多家企事业共同建立了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并与这些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协议。这不仅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而且强化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过程,探索了课程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3.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为例,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教学互动平台开展远程教学;实践教学则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展。校内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吉林省林业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采育林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林特产品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3个省级平台的良好条件开。展研究式教学。校外的实践教学主要在校企共同建设的基地开展。目前,北华大学已经拥有分布于吉林省东、中、西部的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实践基地、二道基地、乾安基地等多个校外基地,覆盖了吉林省东部的森林区、中部的农牧过度区、西部的荒漠草原区以及吉林省的整个植被类型。布局合理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师资队伍“双师化”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应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教师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较低等问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入校内外实践基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从校外基地引进或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客座教师,通过开设讲座和参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指导,促进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有利于案例教学法的推广,而且有利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自我发现能力。

2.实施“双导师”制,保证全程指导。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高校应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配备“双导师”。一方面,要严格遴选学术水平高、职业背景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教师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另一方面,要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校外实践基地认真遴选具有高级职称和一定学术背景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兼职导师。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校内导师为主体的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重点负责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实践过程和整个论文研究过程,从而保证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全程化指导。

(五)考核评价制度化

1.课程考核。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主要安排在寒暑假集中授课和研讨,并辅以平时的网络课程远程教学。因此,高校应采取课堂理论测试、网络课程远程自测、撰写课程论文和专题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学习成绩。2.实践考核对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情况的考核主要由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师进行,高校主要是通过建立“重能力、强实践”的考核体系,强调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六)论文督导全程化

1.选题多样化。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多样化,可以是校内外导师正在主持的产业化课题,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和发现的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而提出的自主课题。高校应通过学科导师组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进行督导,以实现选题的最优化;同时,在为学生配备导师时,应允许师生双向选择。

2.中期检查。高校应组织校内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联合检查。首先,在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阶段,学生应向自己的导师汇报论文的进展情况。其次,由校内外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应对学生学位论文的实践环节和实验过程以及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论文进程进行分类指导。

3.论文答辩。高校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制度,由学科导师组(包括行业内拥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答辩。首先,学生在答辩前应提出申请,经导师推荐并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方可进入正式的双盲论文评阅。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可以采取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申请、应用基础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其次,学位论文的评价应把重点放在论文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上。最后,对通过答辩的毕业论文,要按照10%的比例实施论文抽审,以有效地保证论文的质量。

二、“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的研发、推广、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会了撰写课题申报书、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大幅度提升了科研成果推广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2010级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持的课题有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研究专项1项、中央财政林业推广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和吉林省教育厅等立项的省级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1项,在核心期刊或研究简报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例如,2010级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有近49%的学生毕业后得到单位的重用,获得了职位升迁,其中1名学生毕业后成为2012年省级拔尖创新人才,2名学生毕业后晋升了高级职称。这与他们的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与生产实践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密不可分。他们取得的科研成果对生产实践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

市场建设论文范文7

1科技期刊的责任

科技期刊作为市场经济活动和科技文化活动的产物之一,具有其明显的社会、政治责任和传播科技文化价值的责任。

1.1社会和政治责任

科技期刊既有主动传承科技文化、科技知识,弘扬科学价值观的功能,又有政治责任,在新时期新时代要主动坚持和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期刊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1.2传播科技论文的价值

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对某一科学技术问题思考、探索的智慧结晶,是物化的科技成果。但从深层次来看,一篇科技论文不仅需要发掘和传播科学技术研究的思维,更需要传播科技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引领或者促进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科技期刊发展困境

2.1种类多特色少,国际化期刊发展不足

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期刊出版总量已由2012年底的9867种增加到2016年底的10084种,新增期刊主要为服务优势重点领域、前沿空白领域和新兴交叉领域的科技学术期刊。从期刊数量来看,科技期刊种类和数量庞杂,科技期刊以国内为主特点比较突出,缺乏国际化发展经验,国际化期刊发展不足,行业低速运行。加之国外一些高质量期刊的涌入,科技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2生存压力加大,竞争力不强

部分期刊为了缓解生存压力,放宽了对期刊质量的把控,严重影响期刊行业的声誉和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部分期刊编辑人员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更新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相对滞后,编辑质量不高,专业前沿信息把握不准,也导致期刊竞争力不强。

2.3面对信息化挑战转型发展较慢

对期刊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求,一些主办单位办刊形式单一、经费不足,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严重滞后,以纸质充当媒介传播介质较多。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化调整对科技期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期刊创新发展建议措施

3.1对期刊发展进行SWOT分析

在新形势下,期刊应主动分析发展面临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各种因素,既有科技市场因素、期刊内部发展因素以及期刊竞争对手等,也有内部运行管理、费用效能等因素。通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加以SWOT分析,明确期刊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和优势,选择有利于期刊发展的优势因素和资源匹配,从而有效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实现以期刊质量求生存,以期刊质量促发展。

3.2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编辑队伍

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准是影响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直接关系期刊的质量水平,更是联系期刊和作者沟通的重要渠道。优秀的编辑人员必须了解和关注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善于发现科学热点、有敏锐的科学判断,能对作者的论文提出初步的科学性专业建议。要通过专业化的塑造和锻炼,提升编辑人员的知识储备能力、技术能力和整合能力,构建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匹配,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协作精神的期刊编辑队伍,为提升期刊质量奠定人员基础。要加强编辑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通过多学、多看、多交流等形式或手段,促进编辑人员学会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学术新思想、新观点,推动学术理论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

3.3不断扩大期刊的社会和学术影响力

①发挥好期刊的专业平台作用,准确把握本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新理论新方法和重大的原创成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点,百家争鸣。②把握和创新期刊栏目设置、加强重大选题的策划和引领带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产业发展需要,以科技成果传播促进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体现科技的创新度,不断提升期刊的影响力。③根据科技发展的动态前沿或者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有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期刊策划,向行业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某一科学问题进行约稿。④发挥好审稿专家资源优势,加强期刊审稿专家的动态化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和拓展专家群体在栏目策划、学术引领、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审稿专家的国际视野。⑤加快英文期刊发展和国际化建设水平,鼓励优秀的在中国自己的期刊上。国家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期刊,创办英文期刊。同时也加强对国办英文期刊的支持力度,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加快期刊国际化水平。⑥加快期刊论文后续科技价值的开发利用,提升科技论文的价值和应用影响力。

3.4坚持期刊的科学性,体现科技期刊的领域特色

采取积极措施体现期刊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链、期刊科学性、特色和自身的优势,避免同质化。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和学科优势,是期刊在科技市场生存的重要生命力。科技期刊发展要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要充分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受众特点,以期刊特色促进学术交流,以领域特色展现学术成果,形成学术领域交流的名片效应,以改革激发动力、增强活力、释放潜力。同时加强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保证学术期刊的纯洁性和科学性。

3.5坚持期刊办刊的开放性和社会性

记载、交流、传播研究成果是期刊的一项重要责任。以科学精神为指引,坚持开放办刊的宗旨,坚持期刊的社会属性,不断提高科技期刊自身的编辑、策划、印制和流通水平和能力。坚持科学交流无国界的基本原则,发挥好科技期刊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以科技期刊为平台,策划国际化、全国性或行业领域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扩展办刊视野、学术视野。

3.6进一步拓展办刊的思路和途径

3.6.1加快科技期刊与数据平台的关联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加快,期刊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应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加强科技期刊与数据平台的关联建设,积极推动期刊加入国内外各类期刊数据库,特别是国际期刊数据库。

3.6.2拓展期刊媒体传播渠道

要树立和强化互联网思维,拓宽科技期刊“互联网+服务”内容,加快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加快推进期刊线上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构建微平台、微博等新媒体一体化运行模式,提高期刊信息传播、交流水平和频次。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新媒体创新运营机制,树立品牌企业化运行模式,夯实主编、责任编辑责任,积极拓展受众群体,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加深新媒体内容深度性,改变纸质学术期刊单向的、一次性的内容传播方式,形成更多元化的产品,适应不同的传播平台需求。

3.6.3积极拓展科技市场化业务

以科技市场为导向,积极容纳社会允许办刊资金参与办刊。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鼓励期刊主办单位追求经济效益,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社会允许办刊资金参与办刊,进一步明确期刊的举办责任主体和市场运行主体,进一步提升拓展市场化业务的能力,不断降低期刊市场化运行的资金和运行风险。同时对有条件的单位,鼓励期刊资源有效整合,进行企业化改制试点,对尚不具备企业化条件的单位,允许社会允许办刊资金注入,明确权益和责任,共同推进期刊改革发展,实现期刊和社会化改革的双赢。

3.6.4开源与节流并重

加快期刊内涵式开发利用,提高工作流程效率、编辑工作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内在不必要内耗损失,积极拓展期刊市场服务,包括广告经营、论文加工等技术服务,增加期刊收入,维护期刊正常运行。

市场建设论文范文8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较大,随着高等美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等院校逐步向研究性大学转换,高校教师的研究性成果成倍增长,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课题申报数飞速上涨,立项数不断上升①,但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反而在总量扩大的情况下,质的相对比率反而下降。这种情况在“十五”期间已经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控制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评估,对核心期刊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对课题项目后期资助的审核及资助力度,出台各种对优秀著作及科研成果的奖励措施,各家出版社对优秀科研成果也在每年的出版计划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良的学术风气依然存在,量与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整体态势是个体性的研究增加而集体性的研究减少,专门领域内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个案研究比较多,边缘性研究比较多,地域性美术研究亦逐渐增多,一些新兴学科的概论性著作也逐渐增加。整体上说明了学科研究领域的面在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项目的推动及省(市)、部门各级项目的立项与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大多数有研究前景的个人与集体项目都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二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倍增加,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其中的开题、评审、答辩等种种环节,在掌控论文的学术质量上还是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在认真地钻研学问。   与美术史论的传统学术研究相比,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更为活跃。美术市场空前繁荣,展览不断,当代艺术的浪潮一浪又一浪,画册、期刊及各种出版物让人目不暇接,对现状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术批评理论也随着批评实践活动而有所发展,推动了各种创作理念;尤其是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亦初具规模,这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关,与学科的基本教育规模与实践性有关,其研究成果大多还体现在教材与基础理论问题上。   现依据“十一五”期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的主要情况与基本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与“十五”期间相比,在研究范围上无突破,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基本上一年出版一本,还是以高等院校教材或辅助教材为主,如“美术概论”一类,有邓福星的《美术概论》(2009年版)、赵一丹的《美术概论》(2008年版)、陈美渝的《美术概论》(2007年版)及高国良的《影视美术概论》(2008年版)、肖清风的《设计艺术概论》(2007年版)、朱?主编的《设计艺术概论》(2006年版),其特点是强调了个体性的研究,突出一家之言,走出了集体编著的大一统模式,展开了多元论述。在门类美术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还是局限在影视美术,未见其他门类美术的著述。   在博士论文方面,则有些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王云亮的《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2008年版),就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术理论话语的现代问题。   在“十一五”国家课题立项中,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比例也小,占美术类课题总量约17%,其中包括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批评理论及各项专题理论研究,未见原理论研究,而且有些选题重复立项。   与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相比,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略为突出,且作者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其成果形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如余强主编了一套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2006年版),以及邵宏编著的《设计学概论》(2009年修订版)、胡守海的《设计概论》(2006年版)、张焘的《室内设计原理》(2007年版)、焦健等主编的《空间设计原理》(2007年版)、清华大学课题组编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007年版,“十五”规划题)、何灿群主编的《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2007年版)、陆小彪等的《设计思维》(2006年版)等等。专题性研究则有桂宇辉的博士论文《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2009年版),以及熊?的博士学位论文《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2007年)。   二、美术史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史研究依然是重头戏,成果数量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其间以教材为多,特别是中外美术通史写作,虽然看似以个人撰著为主,体现研究主体的学术立场及其观点,实际上还是取通用的体例及通常的史学观,无甚建树。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美术史出版有13本,外国(西方)美术史出版也有13本,基本上都属于简编。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出版6部,有5部是个人专著。应该说,这与“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展开有关,与设计艺术学科的兴起与普及有关,与文化研究及新美术史学观的兴起也有关系。外国美术史写作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陈平的《西方美术史学史》(2008年版),特别是他又主编了一套“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包括《罗马艺术》、《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是这一时期倍受关注的问题。   图像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及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渗入中国美术史学界,挑战传统的历史文献学及风格样式研究。   其间,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巫鸿的著作被介绍到大陆,如《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与《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中的思想性》(2006年版)。2007年4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主要着眼于青年一代的美术史学者,而来自各艺术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天会议不时掀起讨论的热点,如华南师范大学颜勇的论文《西学语境中的传统画论:以“墨分五色”的二三种现代诠释为例》,又如中央民族大学吴雪杉的论文《清初“四僧”与历史书写———民国时期美术史的一个考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有关寺观庙堂绘画、雕塑的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独到之处。2008年4月第二届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其研讨的主题是“美术的地缘性”,并设六个分论题,即(1)差异与融合;美术考古的视角;(2)地域性母题的图像呈现;(3)美术及其理论中的地方观念;(4)地缘性与风格流派;(5)文化地域性的价值限度;(6)地缘性理论的回顾和反思。显然,年会的学术议题已转向有关方法论的专题研究,“研究视角”比“学术立场”更受人关注。#p#分页标题#e#   2009年10月第三届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主题是“边界与范式”,曹意强与潘耀昌均关注到越界问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术研究”;而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新视野”的专场讨论中,郑岩、张鹏等人所提交的论文依然注重图像分析,注意讨论具体的问题,由此及彼,由小见大。这样的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所接受。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研究项目。如属于“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2003年立项),其课题成果之一《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李淞著)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年),与其同时获奖的还有李超的《中国早期油画史》(2001年立项的国家年度课题)及裔萼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2001年立项的文化部青年项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依然是一热点③。已出版的专著有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2006年版)、张晓凌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文献集》第一辑(2007年版)、陈瑞林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2009年版);再版的有阮荣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原名为“中华民国美术史”,2005年版)、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潘公凯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于2006年相继在香港、上海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展开讨论。张晓凌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课题组(“十五”国家重点)也相继在北京、杭州组织召开编委会,其项目将在2010年下半年结题。郑工的《民国时期美术思潮》(2001年文化部项目,原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论辩”)已于2006年结题(将在2011年出版)。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数量更多,出版的也不少。   如顾丞峰的《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2007年版)、薛娟《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史论》(2009年版)、马琳的《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2007年版)、华天雪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2007年版)等等。相比“十五”期间,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深度也加强了,其特点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注重社会文化的整体转型,同时也在进一步整理资料,敞开学术视野,消除偏见。   中国书法史论研究在“十一五”期异军突起。说“异军”则是因为在20世纪书法渐次游离出了中国美术圈,而在21世纪,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沟通,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推出了一批成果。如丛文俊等人合著的《中国书法史》丛书(2007年版),欧阳中石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2007年版);专题研究成果可见之南方出版社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1辑,2009年版),王元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汉代书刻文化研究》(2007年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三、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   “十一五”期间区域美术研究比较活跃,正因为这一时期通史性的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域性的美术研究又受到地方政府及有关文化教育单位的重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或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区域美术研究的特点,一是文化中心区域,二是文化边缘区域。如北京的地区性美术研究就有两项成果,即邵大箴、李松主编的《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07年版)与李福顺主编的《北京美术史》(2008年版,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前者聚集了国内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家,如李树声、薛永年、水天中、单国强等人;后者主要是一批青年学者。二者体例不同,水平各异。相比“十五”期间出版的《上海美术志》(2004年版)和《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005年版),在研究思路及具体做法上已不相同。澳门文化局近年也资助一批有关澳门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已结题并待出版的成果有胡光华的《澳门绘画史》、刘佳的《澳门设计艺术》。   由澳门基金会编辑出版一套《澳门史新编》(2008年版),收录了莫小也的《澳门早期美术史:远古至1850年》与郑工的《澳门美术史的分期与分类》。莫小也的研究课题“澳门美术史”(2003年立项的国家年度题)也基本完稿。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李伟卿主编的《云南民族美术史》(2006年版)、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2006年版)、范晓杰等人合著的《山西美术史》(2009年版)、朱琦的《香港美术史》(2007年版)、徐文琴的《台湾美术史》(2007年版)。还有一些民族美术史的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如彭林绪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史》(2007年度)、张景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2007年度)、李青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2007年度)、李宏复的《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2008年度)及姜钟浩的《中国朝鲜族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与特性研究》(2009年度)。   区域研究的性质应属于文化研究,或者说是有关地方知识及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文化关系的总体叙述,故在文化边界、共时性关系、差异性论述等问题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点。只是目前美术学界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认识还不明确,故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视野不清。其中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区域美术研究作为局部范围内的一般美术史写作,即被缩小了空间范围的通史性写作。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其目的不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这一问题在2010年4月的“中国地域性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已被提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边缘性的文化研究主要指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及设计艺术学处于学科的基本建设阶段,新的边缘类型学科出现不多,其队伍基本是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起后,带动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研究热潮,但真正理论上的带动却是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如乔晓光的《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2008年版)、吴志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2008年版)、沈泓的《节庆狂欢:民间美术中的节俗文化》(2009年版)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绝大部分都属于调查报告④,其立项在美术及设计艺术类中每年的比例数高低不等,如2007年有五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2008年有四项,2009年有六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分别为当年美术及设计艺术类总立项数(含文化部项目)的19%、10%、17%(不含工艺史研究),但重点题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为50%,而2009年则为100%。#p#分页标题#e#   ⑤随着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市场学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涉及种种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经济现象,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并涉及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及其评价体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面对艺术的公共性,面对在新的城市天空中艺术的存在方式及交流方式。艺术社会学的内容必须置换,重新书写,其研究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能胜任的。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调研报告,以及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中国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许多统计数字不可靠,资料来源也很复杂,给深入而客观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学位论文涉及到艺术市场机制、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也已起步。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由赵力主持,并主编了一套《艺术财富》丛书,如《艺术财富》(一)(2006年版)、《艺术财富: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2007年版)、《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2008年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9年版);同时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还陆续出版了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自2009年起,国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连续了2008年与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0年4月,由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办了“2010艺术经济论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市场与艺术收藏”,其议题有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艺术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市场复苏、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是否能够走出危机以及亚洲艺术市场的前景。   五、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来是美术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著述都停留在基础性技法理论教材的编撰,也有结合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也试图建构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框架,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   与原理论研究不同,创作理论的研究正在于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技术性的成分比重较大,或者说,其解决的主要就是技术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材料不断出现的当代社会,艺术的创新性不断为人所重视,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却有所不足。研究比较活跃的应属设计艺术学科,如新媒体艺术、图形创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等,论文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见地,而那些传统的绘画与雕塑领域,创新性研究不多。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一些国家课题,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发展。如2007年度的“中国画写意传统中的世界性研究”(国家重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国家一般);2008年度的“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部项目);2009年度的“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国家一般)、“中国北派山水画的自然形态与笔墨形态研究”(国家一般)、“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国家一般)、“数字传媒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及其应用研究”(国家一般)等。   六、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选题规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与立项,也在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在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上,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都是二级学科;同样,在国家学科分类及代码表上,美术与工艺美术、书法也是并置的。   因为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从而引起项目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导致“美术学”类的申报项目被大量削减,影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出现不少学术泡沫,与规划项目扶持不当也有关系。我们往往看到社会的需求,却没有注意到项目承担者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问题二:学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集体编撰的项目中最容易被中和,最终使研究成果流于平庸。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体的智慧,否定研究课题的集体行为,否认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意义,而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科研立项中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所谓“体系化”建设,即指那些学科的系统性理论建构;而“课题性”研究,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深入研究。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恰恰需要的不是这些“通史”或“通论”,而更需要在某一课题上深入发掘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先行,那么,“通史”和“通论”只能停留在编撰的水平,不断重复地拼凑组合,在所谓的“框架结构”上做文章。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通史”、“通论”上,而应该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派别,从基础理论开始,形成“一家之言”,才能构成“百家争鸣”的大局,促进学术繁荣。   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独辟蹊径式的研究,从而加强某一选题的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拓宽研究的领域。   特别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尚且不论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敦煌莫高窟)美术,论敦煌学的影响及其在国际学术上的地位,就算那些零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佛、道美术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应与佛、道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陆续加以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p#分页标题#e#   另外,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同时,由少数民族美术及边远地区的美术研究拓展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研究,提升区域美术研究的学术水平,既看到历史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揭示美术在地区性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问题三: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贫弱。基础理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准备,尤其需要由创作理论沉积一段时间后再行引发新的突破。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大,但却匮乏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艺术实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不能说美术创作中没有学术问题。过去美术家总期待着理论家帮他们解决理论问题,而理论家往往又帮不了这个忙,因为那些理论问题都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与其他的人文学者一样,美术创作者总为范式问题所困扰,而突破范式的束缚则被认为是天才的创造力的体现。但范式的成形及传播需要知识的帮助,一个成系统的新知识才能支撑艺术的新范式。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审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