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合同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市场合同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市场合同管理

市场合同管理范文1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高新区集贤园北,距离西安市43km,项目北临集财路,南临集财南路,西临科技大道,东临集贤西2路,项目建设用地面积81481.10m(122.22亩)建设净用地面积280126.89m(120.19亩),项目总建2筑面积178751.87m,共有建筑14栋,包括企业孵化器1栋、加速器1栋,创意孵化单元2栋,标准厂房7栋,辅助配套楼1栋,园区大门2个。按照空间2分为地上计容面积149521.89m,地2下建筑面积29229.98m。按照建筑性2质分为丙类厂房132658.54m,公用2建筑46093.33m。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1)施工合同签订规范性不足。目前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普遍存在合同签订规范性差的问题,然而很多合同条款内容以及签订过程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给日后的合同管理和合同的履行埋下隐患。(2)各方对于施工合同认知不足。合同涉及各方对于合同内容以及自己需要履行怎样的责任认知不足,使得整个合同管理过程过于混乱,同时给合同的履行也带来一定的阻力。(3)合同管理机构不完善。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内部,没有设置合同管理机构,有的虽然设置了合同管理机构,但因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该机构的效能并没有被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造成合同管理工作无法为施工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4)合同文本存在不足。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主要包含合同形成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两个阶段;而合同文本内容不足主要体现为对承包方应该履行的责任阐述过多,而对业主方应该履行的责任阐述过少;另外,施工事故责任认定和划分不够清晰,也会降低项目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水平,不利于项目顺利有序完成。(5)合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人员是主体,其综合能力水平会直接影响合同管理效果,但国内很多建筑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素质较低的现象,限制了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风险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1)管理者对风险控制缺乏足够重视。大多建筑施工项目工期较长,施工期间很容易受到各类外界因素的影响,继而发生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而大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上,对于风险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这造成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在我国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大多是农民工,该部分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相关的施工操作也无法很好地识别潜在风险,规避风险能力较低。从建筑施工企业角度来说,在项目施工前,企业通常都不重视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这造成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遇到风险时,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从而导致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阻碍了项目施工顺利完成,还会对项目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打击。

三、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

1.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并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标准和内容。(1)分析国内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和合同条款内容逐一比对,以避免合同条款存在违法的内容,这部分工作是合同管理的关键。(2)完善和修改合同条款中存在漏洞歧义的内容,以提高合同条款的明确性,避免对方利用漏洞进行索赔。(3)综合全面地分析合同条款内容,艺确保所有内容都足够科学和合理,同时还要检查合同内容和预算内容、投标报价内容是否一致,因为只有三者保持一致,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4)严格审核合同条款内容,对于疑似存在潜在合同风险的合同,坚决不予以签字盖章。

2.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大多合同的风险都是由于对方缺乏信誉导致的,为此,建立健全信息评价系统不仅有利于合同双方更好地评价彼此的信誉度,还可以帮助各方快速的获得所需的信誉信息。可以说,以信用评级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合同关系不但更可靠,而且合同签约和履行过程也会更加顺利。因此,合同双方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建立自身的信用等级制度,并将该项制度作为标准,来更好地评价对方的经营信息、经济信息、组织架构信息等。同时,要注意对于评价结果的存档保存,以更好地为日后合同管理积累数据和经验。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降低合同风险水平,而为了提高风险预警的有效性,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立并完全合同风险评估体系,做好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的评价,并且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等环节做好风险评估,确保可以及时发现风险类问题,对照风险等级,给出相应程度的预警。同时,管理者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或者将风险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2)要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明确其职责和权利,确保可以对合同中的潜在风险问题给予科学的、正确的评估。另外,需针对不同风险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将风险问题扼杀在摇篮中。(3)在实际工作中,风险管控部门要仔细认真地分析各类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4)加强风险跟踪,当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问题时,风险管控部门必须及时预警。同时加强跟踪,并以最快的时间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更好地在掌握风险变化情况跟的同时,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4.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在管理建筑工程合同的过程中,建立并完善信息管理体系,这有助于提高信息管理质量和效率。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信息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另外,建筑企业可以应用信息化体系来整合和管理资源,有效地降低了认为因素对管理过程所造成的主观影响,从而在切实提高合同管理的时效性的同时,进一步为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打好坚实的基础。

5.完善流程管理体系。项目施工开展过程必须严格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否则施工现场就会出现过于混乱的现象,着十分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完成。对此,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理清项目施工环节和顺序,进而保证施工现场的施工内容可以有序完成。不仅如此,流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可以强化风险监控效果,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1)合同管理流程主要设计前期调研、策划、拟定合同条款、签订、制定等内容,针对此,要为每一个合同管理环节设置一个专业的人员负责,并将合同风险管控真正的落到实处,以确保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内容进行。(2)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来监督合同管理流程,评估各个条款和内容的落实情况,及时地分析和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弥补合同执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不足,从而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6.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想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公平、公正地选拔合同管理人员,并加强对选拔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信息技术操作能力、道德素质方面的考核,从而挖掘合同管理人员的优势,以更好地发挥出合同管理人员的效能。(2)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为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打好基础。(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来考核合同管理人员,并将专业知识、技能、责任意识、风险管控能力等作为考核重点,同时建立考核结果和薪酬绩效之间的联系,激发合同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提供合同管理水平。

四、结语

市场合同管理范文2

关键词:施工;合同;管理

一、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常见问题

1.施工承包合同管理常见问题

(1)施工承包合同评审流于形式。中标后业主或提出新增约定条款,或提出其他费用一次性包死等要求,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施工企业在生存的权衡下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最终签订的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及投标书出现背离,从而为施工承包合同的顺利执行带来很大困难。(2)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不够重视。合同管理流程不够明确,合同归口、分级、授权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少必要的合同审核程序,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3)施工承包合同管理与投标管理缺乏有效衔接。施工合同与甲方签订后,此“合同”只是以文件形式向下传递,合同交底内容不全面、缺乏关键控制点,执行者不能完全了解投标时的各种背景条件,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衔接,导致二者严重脱节。(4)施工承包合同履约率较低。在履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合同变更,但是部分负责履约的合同人员对这种变更的及时性没有充分的意识,最终导致了施工企业产生损失。

2.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管理常见问题

(1)分包方引入机制不健全。不同的施工企业对分包方引入的规定不尽相同,但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上级制度不完善、规定不明确、执行无标准、有标准但执行不到位的情况。(2)存在先进场后签合同的现象。部分施工项目进场后不能及时进行招标及合同签订工作,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为赶工期,合同未签订即进行施工,或边谈合同边施工,严重违反企业管控红线,易产生合同纠纷。(3)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不规范或无统一范本。分包合同条款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有所违背,或部分施工项目自行制定、修改合同文本,不能满足依法合规的基本要求。(4)分包合同签订过程中手续履行不完善。分包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法人签署时无法定代表人证明书;由人签署合同时无法人授权委托书或有委托书却无授权人及人手签;合同签订时日期签署不完整等诸多问题。(5)分包合同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新增施工内容或原有内容超过原合同数量时不能及时签订补充合同;签订合同时的现场负责人不在现场委派第三人行使权力,却无第三人委托书;合同签订时约定的增值税税率与分包方最终开具的税率不一致,导致重新变更合同。(6)分包结算时手续不完善。分包结算时基础数据不完整,双方签认手续不齐全,不能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材料及各种罚款的扣除;分包结算单由与合同无关的第三人签署。(7)不能及时签订分包退场合同。分包合同履行完成后,未按合同约定及时签订书面退场合同,或退场合同由与合同无关的第三人签署,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

二、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建议

1.施工承包合同管理相关建议

(1)施工企业应增强积极争取的意识。中标后,以直接、诚恳的态度与甲方进行沟通谈判,将施工企业面临的各种客观困难一一列出,同时,依靠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机制作后盾,力争取得甲方的理解与共鸣,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利益。(2)建立施工承包合同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设置合同管理机构、制订合同管理制度,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至企业的各个层次,各司其职。建立健全施工承包合同审批机制,确定审批流程,使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均发挥作用。明确合同签订及合同交底的主责及相关部门,责任层层传递,做到真正落实。(3)加大对施工承包合同学习与研究的力度。施工承包合同有效的保障了施工企业的基本利益,同时也是项目开展二次经营工作的基础,要对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合同文件认真分析,重点关注合同有利条款与不利条款,准确判别合同变更及合同索赔事项,为提前进行二次经营策划做好准备。(4)加强合同风险的识别、分析与防范工作。提早制定防范措施,合同管理人员在整个合同实施过程中采用积极、主动的控制方法对合同进行控制。

2.分包合同管理相关建议

(1)坚持依法合规、提前筹划、严格准入。制定关于招议标、分包管理、分包结算相关的流程或管理办法,确保标准明确、有据可依。加强分包模式策划,在进行分包模式策划时要重点关注合规性要求、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本单位资源保有情况、项目管理模式,选用合适的分包模式,杜绝非法转包,避免违法分包。建立施工企业内部合格分包方名录,将经过合规引入并在过程考核中优秀及合格的分包方纳入名录中,供企业内部各个项目间优先选择。(2)强化分包合同基础管理。企业应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本企业的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合同时严禁擅自修改。签订经济合同的同时,应签订书面的安全生产协议和廉政协议,并将安全生产协议和廉政协议的执行情况与分包合同履行挂钩。加强合同人员责任意识,对合同签订、合同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签字盖章手续进行重点关注,确保每一份合同、每一位人均签认完善、手续齐全,从源头杜绝法律风险。建立分包合同总台帐和每一份合同分台帐,保证分包合同资料的完整性。推行合同资料清单制度,强化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实效性和全面性。(3)加强分包合同全过程管控。包括准入管理、策划管理、招议标管理、合同签订管理、合同交底管理、分包结算及支付管理、分包履约监控管理、分包合同变更管理、分包成本核算管理、分包评价管理等,坚持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整体管控要求,实现分包全过程管理。分包合同交底方面:对超过一定额度的分包合同坚持双交底制度,一是施工项目向相关管理部门交底,二是对分包方进行交底,所有分包合同交底应形成完善的书面交底记录。分包合同计量及支付方面:对量的确认必须先经过验收,隐蔽工程也必须经过验收。分包工程量的签认要坚持经办人计算、相关人员、业务主管部门或者项目领导复核制度,防止因程序控制缺失导致出现签证错误。完善分包支付预算控制制度,禁止出现超支付、没有预算支付。对分包方的支付应该付至指定的账户,原则上不对分包方以外的第三方付款。对应该扣除分包方的款项必须完善书面依据,防止分包合同争议。分包合同履约监控方面:建立履约保证、农民工管理、进度管理、安全质量管理和过程评价等分包履约监控制度。对分包方实际进场的资源进行符合性审查。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制度,要求分包方对农民工实行实名制管理。加强分包的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分包方对其管理和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分包方及时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投保相关保险。加强对分包方过程质量的监管、隐蔽工程的验收、零星材料质量的监控。加强分包方过程评价,要从分包资源配置情况、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协作配合等方面对分包方进行定期评价。分包合同变更方面:所有分包变更必须坚持必要性和真实性原则,杜绝签订虚假分包变更协议。应签订书面的变更协议,或者签订书面的补充条款。所有分包合同变更必须按照规定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会签,超过规定额度的变更需要按照规定报上级单位审批。对分包方的索赔应综合考虑合同约定、实际发生的原因、变更导致成本的增加数量、分包方的履约情况、总包对业主的索赔情况等因素及时进行处理。要签订书面的退场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

三、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目前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合同管理面临多方位挑战,施工企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要对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合同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加强源头风险防控,防患于未然

要提升合同管理意识,深化合同管理,强化合同评审,提升审核质量,关注审核意见的落实情况,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加强全生命周期管控,注重将法律风险防控向合同管理的前后端不断延伸。

2.推进分包合同管理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

制定分包合同管理负面清单、分包管理文本的标准化并强化落实监督。推进分包合同管理的数字化,持续完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推进合同管理系统与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互联,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平台集中化、监控全程化、信息透明化和分析智能化。

3.强化纠纷案件管理,妥善处理经济纠纷案件

建立案件分析策划和目标管理制度,发生纠纷时,要敢于应对,善于应对,杜绝不论案件具体情况一概外包、当甩手掌柜的做法。对法律关系复杂、难度大、专业要求高的案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选聘资源丰富、专业精通的律师。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需要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加强责任的履行,更要依托于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及执行,企业不断地提炼总结,将行之有效的提升措施或方法固化为标准、制度和流程,形成系统、科学、实用的标准和制度体系,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再上台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市场合同管理范文3

1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存在的隐患

目前,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人员普遍是由一些非建筑专业的人员担任,即使有相关专业的人员也是一些工程管理施工部门的技术性人才和管理人员,这些人员都是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合同管理水平也杂乱无章,有的人缺乏相应的合同管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有的人具备合同管理和法律法规的经验,却在施工方面缺乏基本的施工技术,更有一些人既没有施工技术,也没有合同管理和法律法规的经验。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是一种对专业要求严、知识范围广、法律法规意识强、施工技术经验丰富的一项工作,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有些施工现场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签完后,对合同提到的细节不组织人员学习和研究,在利益发生冲突时,无法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切实利益,使得经济受到重大的损失。施工现场合同签订后,在履行合同中的条款时对合同中存在的风险意识不到位。一些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签完后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来分析合同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一些问题不进行提前预防、控制,在风险出现时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转移,减少财产损失。公路工程项目耗巨资,波及许多方面,导致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和履行时间长,面对这些问题,在合同签订的条款中必须严格仔细,尽量做到顾及大全。在一些施工现场中,甲乙双方在现场施工合同的管理上缺乏一定的经验,在合同签订时对约束的内容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等这些现象频频发生,例如在施工现场的合同条款中用词给人模糊的概念,合同签订中的材料控制成本没有明确的规定,承包商之间的职责不明确,合同内容进行变更处理程序,对理赔的事后处理、合同产生的经济纠纷协调等许多问题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公路工程产生利益纠纷的发生。有些工程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自认为只要将施工双方的关系搞好,就能解决好在施工项目现场合同管理中两方之间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只重视双方关系,不关心合同的做法只会给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综上所述,提高施工现场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控制风险意识是实现合同管理工作的目标,也是工程单位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2施工现场的合同出现风险的研究和处置办法

承包工程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该风险存在于工程项目中。无论一个建筑项目工程有多大的规模,都受到地质结构、施工手段、工程设备和周围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在经济方面给项目施工单位带来各种未知的风险。作为一个工程项目部的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对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使得风险在出现时将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在建筑施工中,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合同管理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使单位中每一个员工都能熟练运用这些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因此,企业在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中积极提高和改善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可以对这些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或者聘请一些专业从事合同管理的资深人员来单位进行长期指导实践工作,从而为企业内部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施工现场的合同在履行职责时出现的风险,一般可以通过事发前的内部控制和事发后的外围控制这两种处置办法解决。事发前的内部控制是指在风险发生前,施工管理人员预见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控制措施,这些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心理和丰富的对风险因素处理的经验。事发后的外围控制是指在风险因素已经发生后,项目施工人员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水平而采取一种对风险进行转移的措施。然而由于这种风险转移措施在我国尚未推行开,因此这就要求项目部管理人员通过不断学习风险理赔,转移风险带来的重要作用,结合施工周围环境,学会灵活运用理赔方法,让项目部所有人员得到相应的报酬。

3对施工现场的合同进行深度研究,及时开展理赔工作

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和合同理赔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施工现场的合同是理赔的出发点,理赔就是针对那些不认真履行合同规则或者违反合同条约而进行赔偿的一种行为。是否应该理赔应该由施工现场的合同来最终决定,因此要取得理赔成功,对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必须加强。施工部门在履行合同的规章制度时,必须对合同中的各种条款进行仔细阅读,及时研究施工合同是否全面、完整、详细,是履行双方合同中的职责和义务的基础点,从而对合同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一定的预测,以便进行积极有效的理赔。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企业在履行合同中的职责时,必须结合双方实际情况,对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分析,科学合理地履行合同中双方的职责,同时也不能遗忘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积极合理地进行理赔。施工现场的合同既是法律对甲乙双方的一种法律约束,也是保证双方获得经济利益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理赔过程中,除了要增强对市场背景、法律法规意识、合同管理意识等,作为施工项目履行合同条款的一方,必须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赔方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理赔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保证理赔事项真实,证据材料充足、有时效性、双方责任划分的清楚无误、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不能出现侮辱对方的文字、理赔数额贴近实际、理赔方式要科学合理,禁止无理取闹。

4结语

我国当前公路项目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伴随着建筑行业与国外的经常性交流和学习,导致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面对这些施工单位应该十分重视和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方法,从而利用自身资源和资源分类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等对建筑施工提出更加具体化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未来战略目标进行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从而为企业在建筑行业取得更大的利益空间。

作者:曹晓龙 单位:张家口市公路工程管理处

第二篇: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分析

1索赔依据

1)承包人的索赔申请,索赔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发包人未能按合同约定时间提供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前者一般由承包人提交占地计划后,由发包人负责办理征用及有关征迁赔偿手续后,交由承包人使用。后者由承包人向当地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并支付有关费用,在投标报价中总额包干。高速公路修建中永久占地征地难问题很普遍,发包人会投入人力、财力去解决,但征地问题会延误工期,也会给承包人造成窝工损失及中期的赶工措施的投入。合同条款规定若发包人未能按规定办妥永久占地征用手续,影响承包人及时使用永久占地造成的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应由发包人承担。部分承包人考虑到征地原因的延误后果,想加快工期,以其他方式协助发包人处理。如:承包人和当地协商以临时用地的方式,对部分永久征地进行先期征用以便施工,并按临时用地的标准支付相关费用。在发包人完善征地手续后,临时用地变更为永久用地。事后承包人索赔,要求补偿支付的费用。发包人以合同中临时用地费用总额包干,合同条款要求超出临时用地计划以外的临时用地由承包人自行支付办理等理由,拒绝支付费用。承包人的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工程进度,减轻发包人的责任,但是其索赔无合同依据。因此提醒承包人在采取对工程有利措施时,一是要了解合同条款的规定,明确义务和责任;二是要向监理人报备,与发包人协商达成协议后,再采取相关措施。

(2)发包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施工图纸

某合同段招标采用初设图纸,进场后发包人未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承包人提交两阶段施工图纸,承包人以延误工期为由提出索赔,索赔报告中提出合同段内所有的工程都受到了延迟影响,要求延长总工期。查看承包人的施工进度计划,将合同段工程内容按里程桩号分为两个段进行施工,开工时间相差半年,时标网络图中在两部分作业安排中存在自由时差,在上报索赔时,承包人没有结合其进度计划考虑关键工程的延误时间。合同专用条款要求,如果受影响的工程并非处在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上,承包人无权要求延长总工期。按承包人的网络计划,实际需要延长的工期远小于索赔上报的延迟工期。承、发包双方都应在施工前期关注那些可能导致索赔事项的发生因素,做好与合同条款相关联的文件资料衔接工作,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索赔事项提供可靠的佐证。

(3)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预付款

承包人提出发包人未能及时支付工程预付款,以招标范本中的相关条款为由申请索赔。经查阅合同,项目合同中关于预付款支付条件要求较严苛,比公路招标范本中的条款多了以下要求:进场验收,主要人员设备的投入及作业单元开工情况。按合同要求比对承包人的履约情况,发现承包人在要求支付及收到预付款时并没有达到合同要求,索赔缺乏依据。发包人按合同要求,对承包人实行周期性的检查,并形成文件。承包人应按合同要求,重视发包人组织的各项检查,特别是关键时间节点上的检查。

(4)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可能会引起工程的工期(或)费用的变化,承包人可以就工期延长和费用增加提出索赔。在工期方面,承包人根据工作安排,提交其施工进度计划报监理人审批,对于工期增加的,可以要求延长工期。在费用方面,对于在工程量清单项中无适用的变更子目,承包人需要按变更估价原则来重新组价,有的合同中要求新增项在组价时工料机单价和取费标准均按投标文件执行。由于部分承包人在投标时,为了中标,在工料机价格的取定上低于市场平均价格,或者降低费率标准。在新增单价组价时,按新增项的施工工艺套用定额,工料机及费率采用其投标水平时,形成的单价大部分低于市场合理价格。承包人往往会因无法完成施工为由,要求调增单价。但基于合同来讲,其要求是不合理的。因此承包人在投标时不能盲目为了中标,忽视和低估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5)施工中的不利物质条件

招标范本中对不利物质条件已进行明确定义,一般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两种情况,专用条款中对于可预见不利物质条件有明确规定。但对于不可预见的不利物质条件,若承包人采取了合理措施,则可以申请工期和费用的补偿。承包人在投标时,需要认真分析图纸中地勘资料,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分析和判断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物质条件。发包人应委托经验丰富的地勘单位,做好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同时多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等相关部门和当地群众了解情况,尽量使不可预见的不利物质条件变为可预见,降低风险。

(6)标准、规范采用与更替

公路工程分项工程多、建设周期较长,期间参照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较多,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及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导致相关标准、规范不断更新。承、发包双方在标准或规范的采用上存在分歧,该如何选择?以及标准规范更新后,若涉及费用增加该由谁来承担呢?招标范本中对标准规范的选用给出一个选择顺序,同时也说明标准规范更新后,由发包人决定采用的,所增加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通常发包人会综合考虑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和使用年限,对标准、规范的采用进行明示,或按有利于工程建设质量的原则,或按技术标准要求高的确定,或按强制标准执行。承包人应按合同执行,在合同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书面文件征询发包人,不能凭施工经验和一贯做法从事项目施工。在标准、规范更替的采用上,发包人可能会选择一个基准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出现的新标准或规范,项目参照执行,但不另行计量支付相关费用。这个时间点一般选用招标文件售出的截止时间或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承包人在投标报价中要考虑新标准或规范对工料机的价格取定的影响。

2)发包人提出的索赔通常称之反索赔,常见原因有下列几种:

(1)承包人的工程管理行为违约

a.违约分包承包人违反合同规定,将主体、关键性工作或专业化较强的工程分包;或者分包比例超过合同约定;分包人的资质达不到合同要求;以及分包行为未报发包人核备。b.承包人配备人员、设备未达到合同要求承包人或在人员设备的数量少于合同要求,或降低人员资质和设备标准,其配置无法匹配合同任务。

(2)承包人的工程质量违约

承包人将不合格的材料或工程设备投入施工,使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造成工程隐患。如:采用压碎值不合规的地材会降低砼强度;降低压路机吨位会使路基压实度不达标;在防护工程的片石砼中,砼的含量低于合同要求比例;隧道喷射砼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等对工程质量有损的行为。

(3)承包人工期延误

承包人未按期开工,或未能按进度计划完成节点工作,或其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不合理而致使窝工等一些导致工期延误的行为。

(4)工程保修期间违约

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拒绝或者未按标准完成修复缺陷工程等。承包人应执行合同,避免发生以上行为,否则在提出索赔时,发包人可能会就以上问题向其反索赔。

2索赔程序

招标范本对承包人递送索赔报告有时间限定,即知道或应当知道索赔事项的28d内递交索赔报告,同时索赔事件具有连续影响的,承包人应在合理时间间隔继续递交索赔通知,在索赔事件影响结束后的28d内递交最终索赔报告。实际中,部分承包人在施工中意识到自己的索赔权利,但顾及太多,错失时机;或者缺失索赔意识,在索赔事项发生时,忽视相关证据资料的收集,而使索赔报告流于形式。索赔是存在于大部分的公路项目,也是承、发包人降低损失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提高重视。特别是对于低价中标的承包人来说,尤其重要。

3索赔证据资料收集

索赔证据资料的收集对整个索赔文件起着支撑作用,除了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还有施工中的往来资料及文件(包括发包人下发的函件、监理人下达的指令及各项例会等)、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验收资料及影象留存等、工程计量支付报表、试验数据资料、各项履约检查情况、财务中的报表及支付凭证、市场情况调查、政策及法规文件等。证据文件的真实性和关联性很重要,真实性主要体现在证据资料是否反映事实情况,是否为原件,是否有关联方的签字认可等。关联性是指与索赔事件联系是否紧密,能否起到证明作用。例如:新桥规的变动,对粗集料的压碎值要求提高,发包人要求采取新标准,一期工程的承包人在备料中发现采用的石料厂的粗集料价格高于投标价,要求费用补偿。发包人在施工过程没有重视调查,将二期工程的集料的当地采购价格作为证据,对比承包人投标中的集料价格。显然此证据不能作为支撑的佐证,材料采购时间段不统一,工程部位不一致,缺乏关联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了公路工程中常见的索赔问题与合同的关系,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深化,发包人利用合同条款,对项目中的可预见风险进行有计划的分担,如:工料机价格波动等,发包人一般承担钢材、水泥、沥青等用于项目永久性工程的材料价格的风险,而人工、地材等价格风险则由承包人负责承担。发包人还对项目的不可预见风险进行转移,如:在路基工程中,对于土石方采取合并计量;对于取、弃土场地由承包人自行调查确定等行为。要求承包人不但具有丰富的实际施工及管理经验,还要重视和研究合同的内容,不能盲目为获取利益,而忽视其中潜在的风险。

作者:朱晓艳 胡俊超 单位:湖北永和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问题

1当前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合同责任人不准确

在工程的实际承包过程中,由于实际的承包商并不具备相关工程建设的资质,所以往往在合同上填写的承包商都是比自己高一等级的单位或承包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而如果在工程的承包过程中,没有对承包商的法人代表进行认真地了解,就迅速的签订工程合同,就很容易让一些缺乏诚信、对自己做出的承诺不能完全履行的单位成为承包商,更有可能引发经济上的纠纷,最终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不但严重地影响了相关工程的进展速度,更有可能引发业主的亏损甚至是破产。

1.2招标管理不规范

因为我国公路建设的大力发展,对于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方式的改革已全面展开,公路市场也已经逐渐的规范化。然而由于利益的驱使,使得在签订具体的施工合同的时候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合同的招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缺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于公路管理的招标工作的管理职权划分不明确,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执法权限和职责,这就造成配合上的问题。当前,我国在公路管理方面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各级部门和投标企业进行规范,而工程管理部门仅剩的权限就是招商,而对于招商的管理又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管理部门在财政和物质方面都没有实权,而有的承包商更是相互之间恶意串通在一起来抬升价格,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扰乱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使得施工合同管理变得被动化。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程建设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而如果在合作过程中有某一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提供不及时,就会造成合同信用制度的不完善,进而造成公路工程进展延后,在建设初期就造成施工被动或者无法开工的现象,从而使得工期滞后。由于当前的合同信用制度还不完善,有的承包商在投标时所标注的人员资质和数量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这也会造成在一些应急性道路工程的建设中建造方的被动。

1.4合同索赔难度大

当所签订的合同不能履行时,就要进行索赔。合同的当事人由于违约或过错造成签订合同时所承诺的事情不能履行而造成对方的损失,损失方就有权向过错方提出赔偿要求。而根据国外的一些资料显示,当前在施工索赔的金额和发生率上正在逐渐增加。

2关于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2.1对承包商加强资质审核

提升建筑承包商的资质认定标准,降低市场上的建筑承包商的数量,从而改变建筑市场上供大于求和不良竞争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压级、压价的问题。相关的资质认证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承包商的市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承办商有违法行为出现,一定要进行严肃的处理,以规范建筑市场的交易行为,促进市场的健康化发展。

2.2对工程招投标过程加强管理

对公路建设工程的招标和投标过程加强管理力度,要建立起与工程建设量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了推动根据实际的工程量来确定报价体制的建立,国家在招投标法方面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出于各方利益的考虑,如果过分的追求过程完善性,往往很难取得所期待的效果。所以,在中标过程中要把原则放在第一位,更要突出效果。另一方面,虽然根据工程建设量来制定报价的办法已经开始实施,但是,相关的法律却没有及时的进行革新。因此,建议在革新办法的同时应当对相关的法律条文也要进行完善。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管,不但可以提升建筑市场的规范程度,更让各承包企业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技术水准,以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

2.3以合同的严肃性为根本开展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包括质量的监督和报告量度的审核,对于工程进度的控制以及各方面工程的协调等。如果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出现了重大问题,那么应当通过行政办法或者各方的协商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性。对合同的管理可以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召开相关的如工期、质量监管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的会议,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批评、通报,并备忘录进行督促。管理部门要对承包商的工程建设进行跟踪管理,这也是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和执行力度能够促进合同执行的公平、诚信。对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更要进行总结,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提出一些预见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工程的进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2.4管理合同的索赔风险

对于所签订的施工合同,相关的责任人应当积极地开展合同风险的管理工作,以工程担保的形式来加强施工合同的索赔管理工作。使用担保制度能够将承包责任人所承担的风险进行适当的转移。当签订合同时,承办人对于合同中所隐含的重大风险要以纪要的形式记录出来,并作为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索赔的机会,要及时进行索赔,并结合相关的法律要求,在认真履行合同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就索赔来说,应当以“索赔通知书”的形式来进行,并且要进行单项索赔,尽量避免总索赔的形式。

2.5加强合同和文件的管理

对于所签订的合同过分重视,而对于其他的资料却不重视的情况在建筑行业中十分普遍。其实,一些补充性的协议和重要会议的会议纪要,实际上是对所签订合同内容的解释和延伸,应当做好后期的保存工作。工程建设一般来说,周期都比较长,而所涉及到的方面却又特别多,复杂的情况变化都需要合同资料的帮助才能解决。基于此,对于合同和其他的文件,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从头到尾的管理,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出现。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完全可以借助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合同和资料文献进行保存,这样也能提升管理的水平,降低管理的复杂性。

3结束语

市场合同管理范文4

1.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各方市场主体行为的需要

合同的签订是在市场的监督下形成的,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为市场注入活力,是一注强心剂。只有在合同的约束和规范之下,市场的参与者才能意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并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遵守义务,反过来讲,一旦市场的合同制度有缺陷和漏洞,甚至是没有合同,都很有可能造成市场的混乱,造成市场主体道德与诚信的丧失,就会全然不顾法律,不能严于律己,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和经营,市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就会由此显现出来。所以不难发现,只有加强市场合同管理,才能使市场参与各方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确保市场经济有条不紊的发展。

2.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需要

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离开企业合同管理,企业合同管理自始至终存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而且合同管理与众多的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企业目标规划的制定、经营策略的安排、生产产品的情况等。一旦没有对企业的合同管理引起足够高的重视程度,就会造成企业战略上的失误,使得行动与目标严重脱离,造成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的后果,或者是签订了合同却置之不顾,以上几种情况将直接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遭到损害,严重者将遭受破产或被兼并的风险。所以,企业不仅应该重视对合同的签订与管理,更应该切实的履行合同的相关内容,不要因为管理不当而遭受经济损失。

3.加强合同管理是法治经济的客观需要

要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一个重要前提依据是保证市场中竞争的有序性、公平性、合理性,而健全的法律法规最能够确保竞争秩序。企业之间进行经济交易和合理化的竞争都必须遵守《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企业对合同的管理强度提升若干层次,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与调节就会变得更加高效,出现违背法律制度的概率就会降低,进而就会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国家的法律规范下开展经营管理。

二、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不是那么的长,所以合同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水平和受重视程度都不是那么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为什么这样说呢?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许多的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并出现了规范合同管理的相关职业,而那个时候我国企业对合同管理的概念认识还处在零阶段,所以国内与国外的合同管理可谓是云泥之别。经过较长的时间之后,政府不断的进行市场体制的改革,完善法律制度,对合同管理重视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些都促进了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规范性得到增强。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我国在合同管理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但是我们还必须承认我国企业合同管理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弊端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要想对企业合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首先需要树立较强的合同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毕竟意识是行动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国恰恰存在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合同管理市场化是相当晚的,并且水平极为低下,此外,合同管理这项工作是相当复杂、极其庞大的一项工程,我国缺乏这方面合同管理人才,即使某些单位具备较多的合同管理人员,他们的法律意识也达不到企业的规定与标准,素质极其低下,专业知识极为匮乏,业务素质能力不高,对合同的签订与管理不重视,合同的条文与内容不严密,发现问题之后来看合同也是没有用的。

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现在而言,我国的许多企业单位不具备一套健全、完备的合同管理体制,甚至有些大型的企业也存在这个缺陷和弊端,即使有的企业制定了合同管理制度,也是存在诸多漏洞的,不具备系统性、完整性,无法从最大程度上做到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度量、防范与处理。

3.企业合同管理方法落伍

合同管理方法的落伍主要体现在企业数据库的弊端上,数据库是企业开展任何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合同管理也不例外,数据库的建立对合同管理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国的企业有一部分不重视数据库的建立,或者是因为资金实力的不足没有建立数据库,致使采集基础数据的难度急剧提升,进行合同管理变得无章可循;由于系统软件的缺乏,无法对合同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合同管理人员得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合同管理工作便无法顺利进行。

4.企业忽视动态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签约、交货、验收、结算等环节。企业往往重视合同签订前的资信情况及履约能力的审查,忽视在合同履行中对方当事人资信情况、履约能力变化的审查,忽视合同内容变更情况的记载,这样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解决合同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组织机构

公司应成立合同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采用法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管理模式。法务部门要实施合同管理具体工作,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从而使公司合同管理工作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合同管理组织网络。

2.建立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所以,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制度不但需要建立,更需要切实的予以实行,加大对合同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能有任何放松,而一旦发现某些企业违背合同内容的现象,就要追究其责任,对于违法违规现象要严加处理,绝不容忍。

3.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公司可以利用板报、橱窗等方式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支持合同管理人员参加法律、经济管理专业或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培训考核;更新法律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

4.完善合同管理流程,实行企业动态合同管理

公司可以实行全面合同管理流程,包括:对合同对象调查、合同存档、合同履行、合同监督执行与纠纷处理等环节管理工作,完善合同管理方法,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效率。要加强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管理,对客户进行评价建立客户目录与档案,定期回访客户适时更新客户档案,掌握客户经营状况,防范合同风险发生,使合同管理工作达到良性循环。

四、结语

市场合同管理范文5

介绍了目前我国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合同管理机制、合同交底、合同变更管理、合同索赔意识等方面,阐述了项目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措施,并探讨了合同风险防范对策,以真正提高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水平。

关键词:

合同管理,施工阶段,风险防范

0引言

在建筑施工当中,合同是法制建设的主要部分,是市场经济与信用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在工程的每一个阶段,合同管理都贯穿其中,合同管理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合同管理按照步骤可以分为决策阶段的合同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管理以及竣工结算时的合同管理。其中,项目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在整个工程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应当重点关注。

1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涉及面广,投资金额大,因此需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管理。合同管理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应运而生的,其对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双方都有着良好的约束作用。合同的存在是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也是工程具体实施依据。建筑项目中的各方都按照规矩办事,就可以避免很多经济的纠纷,使得工程建设能够正常进行。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很多单位来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些大型的正规施工单位基本上都可以按照合同管理的要求进行合同的标前评审以及标后评审,对于自身的施工能力,履约能力进行评价,防止在工程开工以后出现诸如能力不足,工期不能保证,质量不能保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施工单位并不能够严格有效地执行合同的评审及管理,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单位内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合同评审与管理机构。领导缺乏对于合同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合同管理对于自身单位的重要意义,再加上缺乏严格的组织程序以及严密的合同评审,往往造成这些单位对自身的履约能力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导致施工后期出现由于工期压力造成成本增加,企业亏损的后果;质量违约形成双方索赔、竣工结算的纠纷。此外,我国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还有合同执行力度不足。一些合同条款对于建设方与施工方来说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人按照合同的规定来办事,没有技术签证,工程不能按期交工,工程款也不能及时拨付,最终造成双方的经济纠纷。我国绝大多数的招标监督机构、合同管理机构都不够正规,对于在评审当中发现的合同不平等条款,不愿意提出与过问,而是遵循建设单位的意见进行办理。这样就造成合同当中有一些条款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条文被忽视,比如一些恶意压低中标价格、工程质量标准的不妥要求、随意压缩工期等条款被写进合理的合同当中,甚至在合同评审中这些机构会由于建设方等人的干涉,直接改变中标结果。我国合同制度的不健全,权责的不分明,加上有些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技术不过关,品德不够硬,造成了目前建筑市场上合同管理不统一、相互争权,对于责任相互推诿的局面,这种局面给施工单位带来了很大的经济隐患,施工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否则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

2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措施

2.1投标阶段对于合同的管理

施工单位在招投标的阶段,就应当重视合同管理。单位可以在投标前建立起内部与工程量清单相互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与合同管理制度。在我国对于一些较大的工程,国家都推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制度。由于这种方式是兼顾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因此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招标的有效性,达到最佳的招标效果。施工单位出于经济效益应当更加重视投标效果,因此应当更加深入研究清单计价法。在合同管理的格式方面,施工单位也应当尽量使用施工国家规定的合同标准范本。在我国因为合同不规范引起纠纷甚至官司的例子并不少见,标准的合同范本具有纠纷少、条款明确等特点,所以除非特殊情况,合同双方应当尽量减少使用自己拟定的合同格式,以减少不平等条款造成的经济后果。使用国家规定的合同范本也有利于国家行政机关对于合同的实施进行监督,并有利于法院及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裁判,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2.2项目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

2.2.1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和合同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与合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在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讲究诚实信用、团结合作、严格执行合同管理的相关制度,使合同策划、谈判、评审、签订、学习、履行等等都有章可循。施工单位也应当建立起合同管理的专项机构,对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进行管理,并对合同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把握合同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减少合同中存在纠纷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合同管理应当覆盖整个公司的运作,延伸到每一个层次与环节,公司还应当设置法律顾问,并配合具体实施管理的部门进行管理,使得合同管理部门真正起到合同评审、履约监督、组织仲裁与诉讼的作用。认真开展对施工项目合同的评价能够归纳与总结建设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经验与教训。合同终止以后,根据合同实施的保证与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合同的编号、登记、分类、归档等工作,实现合同档案的管理程序与规范化,并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情况以及合同的实施进行分析与比较,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找出不同工程的差异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分析原因,总结合同管理当中的经验教训,用于指导以后的合同管理工作,提高合同谈判的成交率与现代化管理水平。

2.2.2严格进行合同交底

施工单位应开展从上到下对合同进行管理,需要让公司人员树立合同的观念,加强合同意识。施工单位应当对参与建设的各方中的管理人员加强合同观念的培训与教育,特别是对于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合同的管理员等等。加强其法制观念,让其了解合同相关条款可能造成的后果,让合同的观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无论是机关人员,或者是项目部的人员对于合同才能够做到了然于胸,用合同中的条款维护自己的利益,解决相关纠纷。以合同为中心,才能够真正使办事有章可循,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当中,合同的交底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对于承包商来讲,如何进行合同交底是直接关系到自己在工程当中收益的重要问题。工程项目的施工方应当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项目部人员的培训,让其学习专业的合同管理知识,如果有必要,可以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脱产学习,在职学习等等,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定期学习,进行抽查,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进行对比反思与总结,还可以收听电视讲座,参加相关法律的考试,进行职业教育。

2.2.3加强合同变更管理

在施工建设当中,经常会遇到由于不同因素影响而进行合同变更的事件。进行合同变更的因素有很多,有可能是不可抗力,有可能是由于建设方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施工方的原因。施工的工序改变,工程量的改变等都会造成合同变更管理,而这些情况下的合同变更往往伴随着经济利益的改变。因此必须加强现场合同变更的管理,在现场条件变化之后,及时报监理进行确认,并及时提交合同变更的相关资料,做好记录以便以后进行查找与核实。施工现场可以召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协调会议,形成一致的、双方都认可的书面记录,合同双方共同遵照执行,一方面及时地解决在施工当中可能碰到的纠纷,另一方面也由此促进合同双方的互相沟通与配合,保证施工合同的顺利执行。另外,由于合同条款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对于在合同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采用协商签订补充协议的方法来调整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2.2.4增强合同索赔意识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变更的索赔涉及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和承包方等各方的利益,特别是建设方和工程承包方更为敏感。在建筑合同长期的履行过程中,没有变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合同变更引起的索赔也是非常正常的合同履行过程,是公平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在工程变更以后,应当及时提出变更并经过监理以及建设方的确认,分清是由于建设方的原因还是施工方的原因造成的变更,并计算相关的工程损失,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增强合同的索赔意识,积极提高对合同的认识。

3合同风险的防范

在合同的签订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对合同风险的防范。要做好对合同风险防范就要从合同签订前、签订的过程中进行注意,采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等方法减小合同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在签订前,应当进行合同的评审,确定合同当中的不合适的条款并进行修正,另外要对诸如价款的支付方式、约定好合同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等等进行重点了解。如果有一些条款施工单位认为风险较大,那么就可以采用风险规避与转移的方法,例如使用一定的分包合同,把风险转移到分包单位,或者购买一定的保险,把工程当中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最终实现施工单位利益的最大化。

4合同结束与总结

在合同履行结束以后,施工单位还应当开展对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价工作,因为建设项目的合同涉及面广,内容非常丰富,能够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进行如实的反映。因此对建设工程的项目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能够很好地总结与归纳在建设过程当中的教训与经验。合同结束以后,相关的人员应当总结合同管理过程当中的差异以及合同履行中所遇到的干扰因素、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提炼,指导以后合同管理工作的原则,提高以后合同谈判中的成交率以及合同管理的目标。

5结语

项目实施中合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对于合同进行管理需要从评价、管理、体系等等各个方面入手。只有做好各方面各环节的施工管理,才能够真正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降低建设风险,维护市场秩序,实现企业收益。

作者:任海平 单位: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伟忠.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浅析[J].建设经济,2006(11):82-84.

市场合同管理范文6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从土地获取、前期手续办理、招投标、施工建设到完工交付,参与主体多,开发建设周期长,涉及合同种类繁多。合同的制订、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本文主要介绍和施工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工程合同概念

建筑工程合同指的是承发包双方以实现建设工程目标,明确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一项协议;是承包人实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掌控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从而确保工程建设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法律文件。[1]建筑施工合同的内容主要由建设工期、工程造价、技术资料、工程质量、材料与设备供应责任、拨款与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构成。

二、建设单位合同管理常见问题

(一)招标阶段工作不当

招投标时,投标单位比较多,竞争激烈,依据法律法规,要严格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展开。[2]但是在实际招标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最终的中标单位并不一定是配合最好的单位。

(二)现场合同管理存在漏洞

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不重视,造成施工方现场行为违反合同而建设方没有发现的现象,对建设方造成经济损失。

(三)没有及时变更合同

合同变更主要由合同内容变更以及合同主体的变更这两部分构成。若合同的主体与变更内容脱节达不到一致,后期势必会在合同变更索赔时产生诸多繁琐问题,进而对完善合同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建设单位合同管理对策

(一)招标时严格审查企业资格

在工程招标时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主体资格、企业信誉、注册资金、财务经济状况、履约能力、与招标工程相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等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投标企业的内在质量。在价格的选择上遵循工程规律,防止“超低价”的价格,避免出现“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现象。多数房地产公司建立招标采购中心,参与招标采购全过程,从源头选好施工单位。

(二)健全合同管理机构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在建设单位内部,需要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对合同加以统一管理与保存,匹配专业合同管理者对合同管理加以负责,设立合同台账,及时统计、检查合同并报备合同管理机构,进一步提升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水准。

(三)施工合同签订注意要点

1合同价款的结算方式是否明确,到底采用固定单价、固定总价还是按实结算的方式结算。2合同中是否约定了风险幅度。按照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宜采用固定单价合同,且双方应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风险内容及范围、幅度,不得采用无限风险、所有风险约定风险范围及幅度。主要材料、人工、机械风险幅度在±3%~±6%区间考虑,如果合同中没有对上述幅度进行约定则应补充相应条款。3应重点关注预付款、进度款等条款的约定。关于暂列金额、专业工程暂估价、文明安全施工费在预付款及进度款中的支付问题进行明确约定。工程质量保证金由于不同的保修时间,往往会引起承发包双方的争议,建议约定时间,比如自工程交付之日起2年内无质量问题,退还质保金的70%;防水工程质保期满后无质量问题,7日内支付质保金的30%。4工程暂估价材料确定应该约定,暂估价材料价格确定的程序及价差调整方式。工程水电费的计量及结算方式,尤其涉及多家分包单位的工程,水电费应严格计量,杜绝重复计费和水电浪费。5工程延期的条款是否约定,界定工程竣工的时点是否科学合理,尤其对涉及工期提前奖的项目,各方对时点的约定必须清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四方验收通过还是备案通过。

(四)设计变更的签证与索赔管理

设计变更的签证、索赔务必做到准时按照程序展开。许多业主或者监理工程师在变更工程时随性较大,通常在现场发现图纸有问题,又或者是实际情形出现变动时就会提出施工单位变更或会议上的口头通知,施工现场人员需要做好现场施工记录和会议纪要,并让业主和监理进行签字认可;要准时发出变更核定单,及时跟踪签字,且签字手续要保存好;变更核定单务必做到规范完整,变更内容要做到清晰准确,实事求是,与此同时签字盖章要做到规范。变更费用要在变更单确认后要及时确定,各项费用的计算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规范可寻,准确到位。

(五)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公司合同管理部、法律事务部要严格依照国家颁布的合同范本来制定各自单位的合同范本,各项目要因地制宜依照自身情形修改自用。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好处。首先,能够促使当事人知晓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让现实中实行的项目建设工程合同与法律法规的要求一致,防止缺少项,杜绝产生有失公允的条款,同时也提高当事人熟知合同运行的流程的能力;其次,能够使得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合同的监督力度,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及时有效的裁判纠纷,最大力度的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维护。采用标准化的范本进行合同的签订,对于推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

四、结束语

建设项目合同是建设单位市场化运作的基础,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促进双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维护双方利益,确保工程质量。就合同管理工作而言,建设单位要根据施工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提升合同意识,完善合同管理机构,推行合同示范文本,控制施工合同的签订,重视懂合同管理的专业人才,提高履约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合同索赔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宗宇.建筑合同法规原理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游燕.造价工程师在工程合同咨询工作中的要点解析[M].北京;2012.

市场合同管理范文7

1.1重视合同文本的拟定与分析

1)尽量采用示范文本。

为了避免合同缺项、漏项及不平等条款,减少合同争议,所以,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各类合同应尽量采用示范文本。同时,发生合同纠纷时,也有利于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实施进行监督、仲裁、裁判等。笔者所参与的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的签订历时半年,双方将当时所能考虑到的问题均写入了合同,示范文本上未包含的特殊情况,也均在“补充条款”中注明,不能明示的条款,也有框架式的约定,后续施工管理遇到问题,就有了指导性的方向。另外,在拟定合同文本的内容时,合同管理人员最好从工程招投标阶段就参与进来,工程中标后,对前期投标报价和后期工程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使拟定合同更全面、切实,具有预见性。

2)基本条件不具备的分析与应对。

长期跟踪的工程项目,因施工单位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所以即使业主在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招标,施工单位一般也不会就此放弃。这就需要在招投标、合同签订、后续管理等阶段制订出完备的应对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首先,工程报价的调整因素要充分考虑,对各种因素都需给出相应“宗旨”,并写入合同,这样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千变万化”都“不离其宗”。其次,合同中对施工基本条件的约定,一定要明示出原则底限,在正常施工受到这些条件影响时,可以立即明确责任人,并要求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对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图纸问题,必须在接收图纸过程中,做好图纸收发文签收记录,对因反复更改、未提前预留预埋、功能应急变化等非正常情况导致的各种返工、维修等,均做好过程资料并要求当事人签认,或以报告的形式发文至对方。从总承包单位到各专业承包人,过程资料一定要详细,如:接到变更或维修指令时,原设计图纸情况如何,原设计图纸功能布局如何,什么原因导致情况改变,原设计图纸发放日期、已按原设计图纸施工至什么程度而又修改了设计等等。否则最后结算时,没有较详细的资料,审计单位会认为有些情况是施工单位组织安排不合理,或者施工中漏掉了预埋预留等而产生的,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结算纠纷,影响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1.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并善加利用

施工总承包合同管理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合同管理人员除了熟悉合同洽谈、草拟、评审、签订、下达、交底、学习、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程序,还应了解不同专业的施工、材料、设备、劳务等知识,这样才能规范、细化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可操作的一系列合同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最后,把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善加利用。

1)合同交底。

合同签订后,总承包单位及各专业承包单位的合同管理人员应组织合同交底,把合同的主要内容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做出解释和说明,形成合同交底制度。

2)责任分解。

合同管理人员将各种合同目标,明确其工作范围、责任和完成时间,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再将合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整体配合、协调,共同实施合同。

3)阶段工作沟通。

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未来一周工作计划、生产及技术协调会事宜应及时与合同管理部门沟通,以便合同管理人员筛选、分析、应对合同履约情况,做出正确决策。因为预结算人员对现场合同不熟悉,导致费用索赔项目未能纳入当月付款申请的实例,建议合同与预结算划归同一部门,便于及时沟通。

4)工程进度款审查批准。

同时建立工程进度款审查批准制度,除工程、技术、质量、安全部门对相关完成情况把关外,也有利于合同管理部门从合同角度对进度款进行审核与计划。

5)辅助管理办法。

施工总承包单位还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订出详细的总承包管理办法,以载明在合同中不便明示的现场安全文明、卫生、临时设施使用、开会制度、竞赛规则以及奖罚细则等等。同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大体系认证,进一步规范总承包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制度越细,执行和管理的操作性就越强。

1.3商定重要事务工作流程并专人负责

针对业主职能安排不实际,办事效率低的情况,如在合同中无法提前确定具体流程,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各单位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及人员安排,在例会、报告会上及时提出具体工作流程,形成相应纪要或文件,然后及时发放至各单位,用具体的工作流程对其形成约束。如果程序复杂实在难以精减,总承包单位与各专业承包单位就进行人员优化分工,选出擅长处理各类重要事务的专人负责施工方案审批、现场签证办理、工程款报审与跟踪、索赔等重要事务。采用专人积极主动加“橡皮糖”的工作方式,既能促进各类事务的办理效率,又能通过这种主动的方式对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建立长效沟通交流,便于合同目标顺利实现。

1.4增强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模式,各参与方的利益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做好总承包模式下的管理必须增强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笔者所参与的工程,工程造价以2005定额为计价依据,2005定额与以往定额的主要区别是技术措施费的计算必须依据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除了要指导施工外,还需为技术措施费的计算提供完备的技术基础资料。2006年施工时,因为工程部门疏忽,未及时报送安全防护方案,造成2006年的安全防护费用结算无据,出现不必要的结算争议。2007年施工过程中,因为技术方案简化,地沟土方在施工方案中没有体现,最终因为没有书面依据,只能按定额中规定的放坡与工作面结算地沟土方,因结算依据与实际有差距而造成了部分费用损失。这样的结果,工程、技术、合同管理部门均有责任。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龙头,贯穿项目始终,只有做好与工程、技术、质量、安全、采购、后勤保障等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及监督,和谐地进行团队协作,才能使项目管理机构有机地链接在一起,保证三大管理目标不会脱节,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的最大效益化。

1.5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合同管理人员从工程招投标到工程全部结束,肩负的职责包括:参与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起草合同文本,指导和审查合同的订立、变更、履行和解除;直接参与各类合同的谈判签约;督促检查合同的履行;对合同文件进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收集合同谈判或履行后的信息反馈,为下轮参加竞争提供决策依据。特别是总承包管理涉及专业更多,人际关系处理更繁杂,各种知识涉及面更广,所以,总承包单位选用的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1)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作基础;

2)要有市场意识和较高的业务能力;

3)要掌握较深的法律知识;

4)要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力;

5)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合同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合同管理中的各项事务,及时处理变更、索赔、停工损失等细致繁杂的工作,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合法程序,有理、有据、有节地签认各种经济资料。如:笔者参与的工程中,橡胶地板供货商在合同签订时,对其所供的进口商品未考虑汇率对价格的影响,从而与业主签订了固定单价合同。而2008年,各种建筑材料价格异常波动,其他供货商相继依据合同进行了价格调整,而橡胶地板供货商在2008年供货数量最大,但至今追加货款无望。在此案例中,合同管理人员如果具备一定的金融、关税知识,这笔损失可以避免。

1.6项目经理参与合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1)参与工程变更与索赔。

工程项目实践中工程变更比较频繁,尤其是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而工程变更是导致索赔纠纷的主要因素,当前建设领域还未完全依靠合同来规范当事人的交易行为,行政手段还占据着一定的市场,施工过程中的许多正当索赔往往是业主领导说了算,有些业主领导在不了解详情的情况下看到索赔文件会推诿,许多正当的索赔就会经历很长时间,甚至不予解决。所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也参与到合同管理中来,以其行政级别的方便,与业主单位的领导进行及时沟通。同时,项目管理层日常工作中,对业主的要求要做出积极地反应,以加强双方的诚信与信任。上下通力,相信许多棘手问题都会容易解决。项目经理是项目合同完全履行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施工单位的领头人,有了项目经理的参与,项目合同管理就能按照分级管理制度,层层突破,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2)开展合同履行情况评价。

项目经理还要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认真开展合同履行情况评价工作。总承包合同管理内容丰富,认真开展合同履行情况评价能够总结和归纳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随时调整各种问题和风险的应对策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今后的合同管理工作。

2结语

市场合同管理范文8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合同;变更管理

结合刘老涧泵站加固改造工程实际,根据在合同变更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从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两个方面阐述合同变更管理的方法、措施等,主要为后续类似工程管理提供参照,也为企业减少因此带来的价款风险提供参考。

1产生大量工程变更的原因

1.1工程变更的概念。工程变更相对于合同文件中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工程量清单发生了改变而产生的变更。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条件的变化(包括水文、地质等)、施工进度的提前、取消原设计部分工程项目、增加合同外工程等。正常的工程变更大多数涉及价款的调整。

1.2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1.2.1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不一致。由于本工程为泵站加固改造工程,该泵站已经运行了二十多年了,期间又多次进行了加固、改造、维修。加之相当部位改造项目在水下且原设计/施工图纸保存缺失,诸多原因叠加,导致施工图设计与现场不一致的情况比较多。比如:①高低压室室内电缆沟改造变更为电缆层的拆除重建;②出水侧清污机桥接长底板,原设计为1块,抽水后发现为3块,将接长底板变更为3块,同时增加伸缩缝、铜片止水,清污机桥墩墙、桥面板均做相应变更调整;③站下清污机机墩接高由墩墙式变更为柱式。1.2.2设计深度、广度不够。施工图纸有不少在深度与广度上不能够满足要求,故而在参建方提出疑义后而产生的变更或新增项目。比如:①新增冷水机组基础;②消防系统的变更;③联轴层增加墙面、地面装饰。1.2.3建设单位的新要求及专家意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根据功能的需要会适时提出新的要求,在多次专家审查、论证和座谈过程中也提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议,由此产生的变更或新增项目。比如:①新增进水流道防碳化处理;②新增上游胸墙漏水点的处理;③施工围堰位置的变更以及相应护坡的恢复;④新增测流装置基础。1.2.4建设单位的现场指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零星的工程且不涉及结构,建设单位会现场指示完成。比如:①拆除泵站主厂房内走道板及围栏;②原冷水机组房拆除。

2招投标阶段的合同变更管理

2.1增强编标人员的沟通、互动,提高综合素质。招投标阶段,参与投标文件编制的技术人员,应具备综合能力。报价编制人员应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像在这样的大型泵站加固改造项目中,技术难度大,施工内容丰富,涉及的专业也比较多,有土建、有水利机械设备安装、有金属结构安装、有电气设备安装等等。其报价既要服从当地的市场,有要适应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还要充分展示价格优势,这就是综合素质展示魅力的时刻。而施工方案编制人员更要熟悉现场条件、现场工况、各分部分项工程。提出合理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案。要善于发现工程量清单与招标图纸中施工技术、施工要求、工程量不一致以及可能要设计变更的项目,提前做好对策,做到未雨绸缪。在本工程中,抽水站原窗洞修补清单工程量为8.66m3,而实际施工中该项工程量超过了100m3,投标阶段没有发现该清单漏洞。泵站进水侧安全格栅清单工程量为108t,而实际工程量不到30t,投标阶段也没有发现这个清单问题。如果在招投标阶段及时发现清单问题,必然会减少风险,增加收益。投标文件编制人员应多沟通,要进行投标评审,邀请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提出建议,为工程实施阶段做好基础,打好铺垫。

2.2充分熟悉施工内容,并做好与清单比对工作。投标时要熟悉招标图纸、技术条款、工程量清单,这是投标评审的基础,也是编制投标文件的准备。清单比对工作尤其重要,及时发现清单的漏洞和问题。本工程中,工程量清单比对工作就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在水利工程量清单与房建工程量清单有重复的工程项目,而招投标阶段没有发现,无疑给工程实施过程中增加了风险。

2.3及时提出清单疑义,并要求发包方答疑。在熟悉招标文件的过程中,发现招标文件中的问题应及时提出疑义。尤其是设计技术要求、工程量清单与图纸不符、工程量清单内容无图纸支撑、工程量清单漏项、工程量清单重复、变更条款、付款条款。所有疑义一定要在答疑时间内提出,并根据发包方答疑调整投标文件。

2.4施工方案是投标报价的基础。投标报价是在详细施工方案基础上而来的,所以编制施工方案时,要依据招标文件中的各类要求,要做到详细准确。工程实施阶段一旦发生与招标文件不相符并需要调整施工方案时,就为变更报价提供了保障。

2.5注重变更预测。我们投标不是为了争取项目而盲目投标,不能忽略工程变更给我们带来的风险,故在招投标阶段,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施工现场,预测将要发生的变更,采取适当的不平衡报价,对后期有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适当提高单价,有可能减少工程量的项目适当降低单价;对于总价项目,报价适当提高。

3实施阶段的合同变更管理

3.1建立现场合同变更管理体系。项目施工管理中,施工承包方一直比较重视质量、安全、进度方面,而合同管理工作相对薄弱,缺乏合同管理人才,从工程签证不及时,工程中间结算不及时等反映出问题所在。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合同管理意识不强,在合同变更方面缺乏认识、缺乏洞察力、缺乏敏锐力。在加之施工单位在合同双方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施工管理人员形成了服从业主的习惯,不敢提疑义、不敢提索赔,这种惯性思维有时会失去很多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所以建立强有力的合同变更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首先,应设置专职人员,主要是跟踪合同变更管理,使得变更管理及时、准确。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现场施工情况,吃透施工图纸、技术条款、工程量清单,认真研究合同条款,抓住每一个变更、索赔的机会,充分利用合同条款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其次,对项目参建的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合同变更管理方面的培训,重点培养合同变更管理意识、合同变更管理的认识,让其熟悉合同内容,提高认知水平,提高敏锐性和洞察力,对发生的变更事项及时沟通、处理。

3.2避免先实施后办理变更手续。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尤其是泵站加固改造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有不少变更、新增项目,在建设单位的工期要求等因素下,往往是要求施工单位先行实施后补手续,这给施工单位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在本工程中,前款所列的工程变更,超过半数以上都是先实施后补手续,这种施工完成后再谈价款,将本就弱势的施工单位置于更加弱势的境地。在以后的工程中,应尽量避免类似情形的发生。将需要变更的项目办理好变更手续、协商好价款后进行施工,这才是正常的程序,这对合同双方都是保障。本身在没有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施工图纸(含设计变更)的情况下即行施工作业,本身也是不合规的。

3.3及时做好现场签证、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各类合同变更应及时做好现场签证,签证资料要客观地描述签证的内容,尤其是施工图不能明确工程量的项目。签证资料需要监理工程师见证签字,建设单位签字确认。对于签证项目应留影响资料用以佐证、备查。对于工程变更资料、会议纪要、监理通知、建设单位指示、工程签证单、往来工程联系单以及相应影像资料均要及时收集,为变更价款的申请提高证据支撑。

3.4创造变被动变更为主动变更的机会。当需要设计变更时,作为施工承包方,不能缺席变更方案讨论,要适时提出己方意见,既要符合现实要求、功能要求,又要对己方有利。另外,在招标阶段发现的问题,适时主动提出疑义,建议采用己方提出的更实用的方案,从而达到工程变更的目的。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