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意见范例

社区建设意见

社区建设意见范文1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推进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统筹考虑农村居民生活、居住、生产、服务等要素;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压煤村搬迁为抓手,突出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使用、资金来源、拆迁复垦、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拆旧村庄、建新社区;以公共居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及就业平台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居住向社区集中,项目向园区聚集,土地向规模集中,逐步实现居住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满足、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建设格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4个镇试点,全面铺开城市建成区外全市所有乡镇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1+X”模式,突出小城镇建设,完善镇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增强承载能力,最大程度地吸附聚集人口,力争10年内各镇区人口均达到2万人以上规模,有条件的建成镇级市。同时,合理设置镇区外新型农村社区布点,各乡镇选择1-2个基础好、吸附聚集能力强的村或社区布点,先期集中,稳妥推进,逐步形成镇区吸附聚集为主、镇区外新型农村社区居住为辅的建设格局。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快推进迁村并居,力争10年内使全市50%以上的村庄完成整村迁建,对拆旧区全面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和复垦。

二、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紧密结合,与区域承载能力、农田保护、生态建设、地质资源、农村习俗、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有机衔接,同步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承载和辐射能力,在突出镇区“1”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农村社区“X”的数量和规模。综合考虑各种要素,科学论证布点选址。压煤村庄迁建社区的,布局选点原则上不占压或尽量少占压新煤田。规划设计中要结合农村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特点,合理确定安置区容积率和住宅高度,合理划定生活区、养殖区、贮物区和服务区等,鼓励建设大社区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古迹文物、古树名木的保护。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配套好水、电、路、医、学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镇区外的新型农村社区要首先建成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社会公共服务。

(二)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精心谋划,耐心引导,细心操作,用心推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杜绝强迫命令、强行拆迁等行为。坚持公开透明、公正民主,做到规划布局、式样户型、评估折价、回迁安置等全过程公开,广泛征求意见,全面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惠及迁居村民,确保群众搬得进、住得起、安得下。

(三)镇区先行,稳妥推进。充分发挥镇区吸附聚集和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优势,率先推进镇区公共居住区建设,吸引镇驻地周边村民及全镇有条件的村民向镇区聚集,集中做大镇区规模。强化镇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为城镇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留出空间。充分考虑各村班子情况、群众基础、经济条件等因素,因村施策,不搞一刀切,确保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四)以挂钩促建设,拆旧建新、节约土地。坚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推进,走腾空土地、迁建安置、拆旧建新的路子。大力度推进挂钩试点,全面落实好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到建得起、拆得出、搬得进、占有补、多腾地,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原则上应通过拆旧建新、腾空补换的方式取得。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加强对挂钩周转指标的下达、使用和归还全程监管,规范运作,从审批实施到指标归还一般不超过3年。

(五)严把工程质量关,建设精品工程。坚持适度超前、高起点定位,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标准规范,强化质量监理和监督,派驻迁建村民代表盯靠在现场,确保建成精品工程、“百年社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坚决避免因中途停工引发建不完、搬不进、配不齐等各类问题发生,确保每个社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按期完工。

(六)严把土地性质关,严禁违规操作。凡用地是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竞得的国有土地,所建住房可向社会销售。凡土地是集体建设用地或国有划拨的,不得进行商品房开发。严禁未经批准在农用地上乱建住房,严禁借用增减挂钩政策进行“小产权房”建设,严禁向不符合条件的村民、城市居民出售在集体土地或国有划拨土地上建设的住房。新型农村社区所建住房只用于迁建安置、需要宅基地等符合条件的村民居住。

(七)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设格局。鼓励支持经济实力强的企业、个人或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挂钩指标可优先用于企业或开发商的项目建设。积极鼓励煤炭企业参与对矿区村实施整村迁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参与建设的企业或个人,在乡镇政府主持下,与迁建村签订建设协议,并进行公证。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流程

(一)各乡镇根据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按照镇区先行、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村“两委”拟定搬迁初步意见,压煤搬迁村庄需与矿方商议,经乡镇审查后,交由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形成搬迁意见。#p#分页标题#e#

(三)乡镇要委托有资质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单位编制新型农村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征求村民代表意见,组织专家评审,经市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委员会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四)市国土资源局编制增减挂钩实施规划和实施计划,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分期分批组织挂钩试点,报省政府审批,并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手续。

(五)村“两委”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拟定搬迁补偿方案,压煤搬迁村庄搬迁补偿方案由矿方与村“两委”协商确定,经乡镇审查后,交由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征求全体村民意见,经市民政局审查后,报市农工办审核。

(六)进行拆迁公示、公告,聘请评估公司或镇村组织力量对农民现居住的自建房屋进行丈量、评估、测算,并公示结果,征求意见,由乡镇或村“两委”与被搬迁人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乡镇备案。

(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参照城中村开发改造工作流程,由乡镇统一到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有关手续,由乡镇或村“两委”依法通过招投标确定监理、施工单位,乡镇或村“两委”与被搬迁人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列入挂钩项目区的土地可采取先占后补方式办理相关手续,组织建设施工。

(八)对拆旧区进行拆迁和土地复垦,可实行边拆边复垦,也可集中拆迁,集中复垦。新型农村社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村民回迁、完善服务管理,办理土地、房产等手续。同时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部门对腾空土地复垦情况进行初检,并申报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终验合格后,全面返还和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和资金。

四、政策扶持

(一)设立专项资金。从年起,市财政连续5年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按照标准和时限完成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验收合格后,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完成拆旧区复垦的村庄,经上级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根据复垦面积大小,给予10-50万元奖励;对已经市政府批准的新型农村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增减挂钩方案,群众有真实建新拆旧意愿,手续完备,并开始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旧房拆除工作的村庄,经核查属实,给予100-200万元的前期启动资金,此项资金抵顶挂钩指标使用后形成的土地级差收益返还,待土地整理挂钩项目完成后,兑现返还资金时扣除。

(二)土地级差收益返还。通过挂钩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形成的土地级差收益部分返还提供节余指标的村庄,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对拆旧区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形成挂钩指标的,原则上对村集体每亩返还12万元。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据投资规模,对形成的挂钩指标,合理确定用地性质指标比例,所形成的土地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

(三)信贷支持。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省农行印发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省分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积极协调农行等金融部门对有资质、有信用、有实力参与组织实施挂钩项目的企(事)业法人提供贷款,所贷款用于搬迁户安置、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拆旧区土地复垦等,还款来源为挂钩指标收益。在充分发挥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投融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各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投融资主体建设,积极扩大融资规模。各金融机构要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授信平台,创新联户担保、集体土地、农房、林权、大棚、养殖场地、承包地抵押等新型贷款方式,推行新型农村社区住房按揭贷款,研究制定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多渠道为农户提供让利贷款,确保满足农民迁居资金需求。

(四)收费减免。新型农村社区回迁安置楼、社区服务中心及相关公益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抗震设防标准检测费、建筑垃圾处理费、墙体材料节能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房产登记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及基金类收费,不再收取。其他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有幅度的按下限收取,无幅度的按规费的30%收取。

(五)产权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镇村通过房地产开发方式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拆迁土地需按规定征为国有,经招拍挂方式进行出让,市财政将土地出让总价款中政府收益部分扣除上缴和提取的有关费用,全部返还所在乡镇;在新型农村社区范围内,按规定比例为社区配套确定的商业用地可征收为国有土地,实行土地招拍挂出让,取得的土地纯收益扣除上缴和提取的有关费用,全部返还所在乡镇,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列入挂钩村的土地复垦。对新型农村社区内符合居住条件的住房,由市政府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进行权属确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六)人口流动政策。凡拆除旧房交回宅基地,跨社区、跨乡镇、进城区购房居住的,享受所购社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七)严格乡镇建设项目审批及验收。建立乡镇建设项目报批制度,农村所有建设项目要由国土、住建、规划等部门联合审批,经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对现有村庄新建住宅用地实行扎口管理,一律停批农户新建住宅,今后农民初婚建房不再审批一户一宅的宅基地,一律到新型农村社区购房。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执法,每个乡镇成立不少于5人的执法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和市直执法部门委托,在本辖区范围内依法严查违法建设,严禁乱搭乱建,对违章建筑物及设施一律停建拆除,对乱批宅基地、乱搭乱建的相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八)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市政府要整合利用现有土地政策及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电力、交通、农业、水利等各类涉农资金和公共资源,集约投入、集中使用,优先投向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今后涉及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资金,一般不再投向被撤并村庄。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调整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指挥,市农工办、考核督查、国土资源、发改、住建、规划、公共行政服务、监察、审计、财政、民政、农业、工农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广、教育、卫生、计生、商务、金融等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农工办,抽调人员建立联合办公机制,具体协调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分管领导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土、建环、民政等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组织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压煤村庄的乡镇要建立地企建设推进机制,成立煤矿塌陷区、压煤区协调委员会,采取协议搬迁、造地搬迁、跨区域搬迁等方式,积极引导压煤村庄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p#分页标题#e#

(二)明确责任,协作配合。市农工办牵头负责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协调优化审批流程,精简手续办理事项,高效率搞好行政服务;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和增减挂钩规划的编制报批,新区供地和旧村复垦验收,制定腾退土地的配置方案,同时会同乡镇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发改部门负责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项目和资金审计、监察监督;财政部门负责安排专项资金,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争取中央、省、市财政奖补资金和项目资金工作;住建、规划部门负责城乡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加强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做好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把关评审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类规划;民政部门负责村庄整合后的区划调整,指导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功能布局;工农办负责协调矿区压煤村庄迁建;农业部门负责置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迁居村民的低保和就业培训;人民银行负责协调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整治挂钩的资金支持;文广、教育、卫生、计生、商务等部门负责有关公共服务与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布局衔接和工作指导。

社区建设意见范文2

开发性移民的核心是提升移民素质,而移民素质提升的关键是教育。总结我国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有效模式,揭示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科学性、适应性、创新性等出发,建构“面向市场,政府主导,居委会组织,社区学校为实体,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国有民营”的“移民社区教育-市场型”模式,充分发挥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功能,实现三峡库区社区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推动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升级换代,不仅有利于提高三峡库区移民的素质、增加移民就业率、助推移民安稳致富,而且也有利于三峡库区学习型社区建设、消除社会死角、促进库区长治久安。

[关键词]

三峡库区;社区教育;模式创建;价值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研究”(11AZD09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研究”(14XRK002)、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三峡库区建成后,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单元,但人文地理因素发生根本变化,原有河谷村社社区形态荡然无存,移民社区形成;劳动力转移成为移民生存发展的主渠道。这些新情况必然对移民社区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也就是说,移民社区教育不单单是职业技术教育、转岗培训等,而且还将面临新的问题、新的领域:移民社区聚居着特殊的利益共同体,这一大的社会群体形成后颇受国内外各方面包括境外敌对势力等的关注。为维护库区稳定并实现长治久安,需要社区教育担当主角。正是三峡库区人文地理所发生的这一根本变化,要求移民社区教育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作出新决策。因此,揭示移民社区教育的特殊性,探索移民社区教育模式创建的规律性,对于提高移民素质,增强移民生存竞争能力,助推移民致富发展,消除“移民社区的社会死角”[1],实现库区安全稳定意义重大。

一、三峡库区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及相关成功模式资源借鉴

(一)三峡库区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

在社会学范畴,广义的社区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特定地理区域形成的人口、设施、文化、组织等相互关联的社会有机体,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宏观社会的基本细胞;狭义的社区是指街道下设居委会的辖区,是连接政权机构与居民的纽带,也是行政权力向居民自治转换的节点。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是指以移民及相关社会组织为主体聚集在三峡库区而新建的,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设施以及特定的文化、组织等相互关联的特殊社会有机体;是聚居在三峡库区以移民为主体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库区微观社会的组织形态,中观社会的细胞。三峡移民工程落下帷幕后,仅重庆库区就建成了包括470个移民居住点在内、移民相对集中的1000余个社区。移民社区的建立标志着以移民为主体的社区的形成。教育模式指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进行有效教育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集合体系的范式,体现出相对稳定性并具有内在规律的一种教育程式;社区教育模式由此演变而成,是社区教育组织、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教育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教育策略集合体系的范式,有着社区教育特殊规律的教育程式。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居委会为载体,开发、利用、整合学校、社区、社会机构的教育资源,以移民为主要对象、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目标、稳定为主要任务,开展旨在提高移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移民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维护库区长治久安的教育活动。

(二)三峡库区社区教育模式创立的资源借鉴

1.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模式资源借鉴。

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共机构”、德国的“邻里之家”[2]、北欧的“民众学校”等都是通过实践证明、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社区教育成功范式。美国的“社区学院”: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适应工业现代化对劳动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美国将“初级学院”更名为“社区学院”而形成的一种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技能培训、学历补偿、转学教育融为一体,教育对象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其中,转学教育是最突出的特色。这种模式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伟大创新,是一种区域性、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大众化的集区域高教、成教、职教为一体的新的大教育模式[3],为美国教育如何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做出了贡献。日本的“公共机构”:二战以后,为了满足振兴经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日本以公共专门机构为载体开展社区教育而形成的一种社区教育模式。公民馆、图书馆、会所、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机构都是社区教育的载体;中小学生、家庭妇女、退休人员等学习、交往都可以在相关的公共机构进行。日本还运用立法的形式将“公共机构”模式确定下来,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成员在社区的学习。德国的“邻里之家”: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提高居民素质为目的,德国创立了“邻里之家”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居民共同参与为主,运用文艺表演、讲座、报告、体育、交流等形式寓教于活动中。这种社区教育模式灵活多样,没有直接的针对性,反映了德国人注重生活质量、团结友善的特点。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国的“民众学校”:由社区组织的以民众学校为载体、有机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民众日常教育的社区教育模式。资源整合、成人教育是其显著特点,被称之为社区成人教育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2.我国创建的社区教育成功模式资源借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步伐的不断推进,“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创新频率加快,国际竞争加剧”[4],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建立学习型社区”[5]、“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建设城乡社区学习中心”[6]的号召。对此,《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了我国社区教育“采取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模式”[7]。三十年来,全国各地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模式,学界普遍认同并被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主要有四种:“以区或街道(镇)为主体的地域型体制模式”、“以学校为主体的辐射型体制模式”、“政府机构与社区合作办学的体制模式”、“社区学校(院)实体型的体制模式”[8]。虽然我国社区教育模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是以这四大模式为基础,只不过名称、表述不同而已。第一类实质上是我国传统的社区教育模式,主要依托居委会、街道的文化教育中心实施社区教育;第二类是借助社区所在地的学校,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社区教育;第三类和第四类是改革开放以来创新的社区教育模式。我国现存的社区教育模式集中在一点上就是政府主导,街道、居委会、村委会唱主角,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对象顺其自然。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它既受行政体制惯性的影响,又具有突破行政体制约束的改革冲动,预示着我国改革的方向将由“学校—行政型”向“社区—社会型”[9]或“社区教育—市场型”转变。总之,以上各种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为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的创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二、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特殊性及其模式创建

我国历来重视学校教育,改革开放后开始重视机构培训,社区教育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开辟的新天地。201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社区教育对象是居民,组织者是政府,实施者是社区,依托的远程教育网络是广播电视大学。同时,其教育目标是提高社会成员个体的综合素质,以及城市整体幸福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教育重点是职业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手段是以实践示范为主、简单理论为辅的“电大依托模式”。移民社区虽然也积极推广“电大依托模式”,但依托街道、居委会教育学习室进行常规性时事政策、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扫盲、老年健康、儿童作业辅导等教育活动,为各类培训机构组织生源的“社区学习中心载体模式”仍然起着积极作用。这种状况很难适应大数据时代、学习型社区对社区教育的需要,这是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滞后的模式因素。移民社区的特殊性决定了移民社区教育的特殊性,进而决定了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的创新性。

(一)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特殊性

教育客体的特殊性: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面对的是就近后靠的百万非自愿移民,其中农民、城镇居民占80%以上,无专业谋生手段、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2%;300余万打工仔、170万富余劳动力、15万/年新增劳动力、900余万“三留守”构成了社区教育客体。教育客体诉求特殊性凸显———适应外出务工。同时,这一教育客体具有集中的特殊性———受共同利害关系的驱动容易形成群体行为。截至2005年底,重庆市移民信访系统共受理库区移民信访42714件(次),来访29915件(次)[10]。社区教育模式的创建必须适应移民社区这种客体的特殊性。教育干扰的特殊性:三峡库区是境外敌对势力积极插手的重点地区,移民社区更是重中之重。有调研报告指出,境外非政府组织已有百余家[11]在库区活动,英、美、德、意、韩等国的新闻媒体也多次到库区进行非法采访并在报刊、杂志、网站上影响极为恶劣的报道,打着人权幌子、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攻击党和政府,[11]国外敌对势力和一些宗教组织插手库区热点、敏感问题和群体事件,在移民社区以移民为对象扇阴风、点鬼火,为社区教育正常开展增加了阻力,使社区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这种干扰是其他社区教育所没有的。教育主体的特殊性:政府主体功能强化是非自愿移民社区教育最显著的主体特点。虽然我国社区教育都是以政府为主导,但三峡库区表现尤为突出,相当一部分移民存在“等靠要”、“特殊公民”心理,希望政府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无限期包办一切;社区工作人员或多或少也存在这种心理,这是社区教育政府买单的社会基础。政府为了实施开发性移民策略就必须坚持智力扶持为主,社区教育成为后期扶持的关键。因此,无论投入、组织、监控、整合资源,政府都唱主角,教育主体非政府莫属。教育目标的特殊性:移民社区教育目标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转移就业与社会稳定上,库区占地43.13万亩,[12]947家企业关闭后涉及到300余万农村劳动力、16.2万一次性拿钱走人的企业职工和3.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的职工,以正规方式就业的不到总人数的8%[11];其中,集镇需就业的移民劳动力14.52万人、农村移民劳动力48.88万人。移民社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移民和下岗再就业的需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库区近400万人转移就业。同时,在安置质量不高的农村移民、未就业的城镇移民中,有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已降至生存底线成为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群体,而这些人都集中在移民社区,诉求相同。这种移民社区教育目标的特殊性不容置疑。教育内容的特殊性: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内容呈多样化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移民就业涉及铸造、建筑、保健、服务、社区服务等20余个行业或工种,由于行业、工种的多样性,要求教育内容与之适应,教育内容多样性成为必然。同时,中青年外出务工,留下“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成了社区常驻人口,社区日常教育的内容又必须与之相适应。因此,多元化、层次分明是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内容的显著特征。教育方式的特殊性:三峡库区社区教育以提高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民职业技能、劳动力转移岗位技能为主要任务,这就决定了社区教育必须与职业技术教育、移民转岗培训有机结合,整合社区、教育、移民、扶贫、社保等部门的资源、项目、资金,根据劳务接纳单位的要求采取订单培训方式进行。对于库区每年初中毕业未升学的约10万余人、高中毕业未升学的约3万余人,则采取就业培训方式,帮助其掌握就业技能,尽快实现就业需求。由于移民创业资金、市场、资源都十分有限,只能在技术上拓展,并按照开阔视野、理清思路、认准目标、提高能力等要求,采取“1+3”(一所职业学校负责三个社区)的高技能创业人才培训方式。

(二)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的创健

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是经济、社会、文化组织的核心,具有资源丰富、权力集中、效率较高等特点,这也决定了政府在社区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而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政府主导的特点更加凸显。因此,坚持政府主导、社区搭台、学校参与、自愿者奉献、居民终身学习的有机组合成为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创建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三峡库区传统的社区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发展的新情况———以往重庆市倡导的政府主导、依托电大、社区学校实施的办法本来是个行之有效的模式,但太具有普遍性,对移民社区的特殊性考虑不够。也就是说,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的创建必须从特殊国情、市情、库区区情出发,借鉴国内外现行的成功模式加以进行,必须从教育客体、主体、目标、内容、方式的特殊性出发,针对移民社区教育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升移民社区的成熟度;同时要以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办学实体化为基础,加强制度完善和机制健全为保障。这样一来,实现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历史和逻辑都将“面向市场,政府主导,居委会组织,社区学校实体,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国有民营的社区教育目标模式”推向前台。“面向市场”要求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根据有利库区稳定、劳动力转移、“三留守”救济等客观需求来设计:稳定需求———主要实施“移民社区归属感”[13],排除敌对势力干扰,开展长治久安的教育;劳动力转移需求———主要实施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教育;“三留守”救济需求———主要实施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教育。“政府主导”要求政府既是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者、管理监督者,又是投资主体;非自愿移民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主导必须强化———移民社区是政府关注的焦点,移民社区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主要着力点之一。离开政府主导,移民社区教育将寸步难行。“居委会组织”要求街道作为政府的终端,具有把政府的社区教育政策法规、投入、组织管理等信息传递并落实到移民社区居委会,及将移民社区居委会搜集到的居民对社区教育政策的态度、需求等信息及时反馈的双重功能。居委会则承担着具体组织社区教育活动,直接评估社区教育效果,推进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的任务。离开了三峡库区街道、居委会组织,社区教育无处生根。“社区学校实体”要求将社区文化教育中心(室)变更为移民社区学校,并加大投入力度,在组织、人员、场地、设施、资金、管理、模式等方面加以落实,把流于形式的社区文化教育中心(室)建成真正能承载社区教育任务、功能的移民社区教育平台。“整合教育资源”要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社区为载体,将附近的大中小学校,政府、企事业、民营培训机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学馆、纪念馆的教育资源有机整合,纳入移民社区教育体系。“国有民营”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即政府组织建设一流的社区学校,交由民营机构按市场方式运作,政府监管,或在民营机构建设社区教育平台后,由政府购买开展社区教育服务,以及洋为中用,借鉴西方国家政府出让或购买公共服务的常规做法,即三峡库区政府“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社区教育服务,这也是目标模式建构必须突破的体制瓶颈。总之,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是在借鉴国外成功模式、总结我国现行社区教育模式经验基础上,针对移民社区教育的特殊性,抓住移民社区教育的基本矛盾,同时与移民社区教育客观规律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其模式可简单归纳为:以移民转移就业、库区长治久安为主要目标的,由政府主导、社区学校为实体、国有民营的“移民社区教育—市场型”模式。当然,这种模式落到实处还需要移民社区教育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三、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的价值

“移民社区教育—市场型”模式创建的实体性价值重大,工具性价值亦不可低估。

(一)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的实体性价值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作为一种价值载体是实体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统一,即“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14]的有机统一。实体性价值是指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的内在价值,也是目的性价值,是由价值实体本身的科学性、适应性、创新性决定的。科学性: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是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社区教育模式,深入研究移民社区教育客体、干扰、主体、目标、内容、方式的特殊性,揭示移民社区教育一定要适应移民特殊性的规律的基础上设计的模式。规律性是移民社区教育模式有效性的客观依据,体现着各个环节联系的内在性、客观性。只有正确揭示移民社区教育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联系,设计的社区教育模式才能符合客观实际,才能有效实施。规律性是移民社区教育模式这一实体内在价值的根本。适应性: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一定要适应移民这一特殊群体,而且是在动态中适应;不适应就得调整,这种调整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移民社区教育内在结构决定的,只有适应这种特殊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是从现存移民社区教育的实践中归纳、提炼,揭示出移民社区教育的特殊规律,并通过社区教育试点检验而创建的,因而能够较好地适应三峡库区移民群体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同时,目标模式还从运行机制、制度安排上设计了动态适应,即根据移民社区教育的新需求不断完善目标模式,在动态中适应、发展、完善。其适应性强,特别是动态适应体现了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的实体性价值。创新性: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微观教育,准确找到国家、重庆市与三峡库区社区教育制度的结合点,是创新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制度的突破口。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模式体现了社区教育的共性,而目标模式提出强化政府职能,明确移民局在移民社区教育中的地位、权限、责任、义务,落实移民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健全多元保障、科学评价机制却是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鲜明个性所在;正是这种鲜明的个性体现了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在管理体制、机制、评价领域等方面的创新。创新驱动是实现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智慧转型和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目标模式将创新纳入制度、机制建设体系,为实现模式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根据移民社区教育实践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并自动修正、创新模式以适应社区教育理论、实践发展的需要,丰富和完善移民社区教育的理论系统和实践操作系统。创新性体现了目标模式的实体性价值。

(二)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的工具性价值

实体性价值是内在根据,工具性价值是外在表现形式。工具性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三峡移民社区目标模式具有决策、实施、推广、消除等工具性价值。关于决策方面:2006年,《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坚持“对移民实行3个月至半年免费培训并实施3个月内指导性就业”,要求“整合移民、劳动、扶贫、教育、农业、工业、建设等各类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和管理方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推广校企联合、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等模式”;2009年底,《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由“市政府统筹、市教委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依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和办学网络……区县(自治县)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村)学习活动室”等全方位开放的“社区教育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移民社区教育模式建设。而《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的创建及价值研究》的工具性价值则在于:助推重庆市教委牵头对库区社区教育进行专门调研,把理论研究上升到决策层面,促进《重庆市教委加强三峡库区社区教育工作意见》早日出台,并为库区各级政府社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关于“实施”方面: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一旦上升为政策必然成为百万移民上千个社区的操作模式。虽然“截至2007年底,重庆市已培训移民387588万人次”,“2004年以来,移民技能培训”已完成“157588万人次”[15],这些培训都是社区与库区21个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共同完成的;但库区每年还需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初中毕业生约4万人、高中毕业生约3万人[11]、转岗农民工约30万人。目标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移民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并在移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唱主角;“1+3”的培训模式将促进社区与职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携手共同承担移民劳动技能培训任务,“造就具有大视野、高境界、博情怀的新一代”[16]移民创业精英;同时将使受训移民经过考试考核,90%以上取得受训专业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合格的移民就业率达60%以上[15]。目标模式的实施将促使社区学校办成集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构建为一体的基地。关于“推广”方面:移民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宏伟工程,其中水库和生态移民占的比重最大。“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代初期的40多年间,全国一共建坝86000余座,移民1000多万人,有19个省超过10万人”[17],“在建和拟建的水电工程移民总人数约150万人”[18];生态移民则遍布我国西部十一个省(市、区),移民总数超过700万人(不完全统计);国外仅水库移民就高达“4000-8000万人”[19]。由此形成的移民社区成千上万,这些移民社区与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性质基本相同———非自愿移民、政府补偿安置、移民集中、居民利益共同、移民基本生活条件改变、劳务收入成为主渠道、社区教育政府主导等。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在这些社区有极其广泛的推广价值;政府运用行政组织系统,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其推广完善,对于提高移民社区学校的组织管理水平、市场适应能力,提高移民综合素质、谋生发展能力、新增就业岗位适应能力,维护移民社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已经形成的安置、公租、廉租等集中社区和已建立的“76122个农村社区”[20]虽然与三峡移民社区不同,但也有很多相似性。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在这些社区推广对于提高辖区居民整体素质,确保“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5]意义重大。关于“消除”方面: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工具性价值的独特性还在于消除移民怨气和国外敌对势力、国内邪教组织的消极影响。三峡成库后,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移民社区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非自愿移民的怨气,国外敌对势力、国内邪教组织的煽动性、破坏性宣传活动日益猖獗;这是其他社区教育模式没有直接面临,但又是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化解移民的怨气,提升社区居民自觉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活动的能力、消除已产生的恶劣影响是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独特的工具性价值。当然,社区教育本身是个新课题,如学校教育、机构培训、社区教育的边界确定,移民社区学校的实体建设,以社区为载体整合教育资源等困难和问题都需要破解。但是,移民社区教育相对于一般社区教育的优势在于政府关注,政府运用行政资源、政策保障、加大投入、计划安排等工具,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进行实施推广可降低摩擦系数,强化实施的有效性。只有不断探索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目标模式的先进性,并厘清建构路径,创新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在移民社区教育实践中升华移民精神境界,提高移民就业技能,重点培养移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1],实现移民全面发展、库区长治久安,才能助推全国工程、生态移民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把开发性移民政策落到实处,让移民社区成为美丽中国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作者:夏海鹰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邹学荣.三峡库区移民隐患预测及其防范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2]王琪丰.国内外社区教育模式及相关研究综述[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3]文锦.面向未来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5(6).

[4]夏海鹰.学习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探究[J].教育研究,2014(6).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Z].中发(第16号),2003.

[6]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Z].国发(第14号),2007.

[7]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新华社,2010-7-29.

[8]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9]王芳,佐斌.国内社区教育的未来模式[J].教育探索,2002(7).

[10]冯跃等.化解各类矛盾确保库区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研究[R].重庆: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2006.

[1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教育专题调研报告[R].重庆: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2006.

[12]甘宇平.当惊世界殊———重庆三峡移民纪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3]汪雁,风笑天,朱玲怡.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J].上海社科院季刊,2001(2).

[14]邹学荣.民事诉讼法价值新探[J].探索,2003(1).

[15]王显刚.三峡移民工程700问[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

[16]夏海鹰.班主任视野、境界、情怀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11).

[17]李东.中国生态移民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西北人口,2009(1).

[18]我国在建拟建水电工程移民总人数达150万人[EB/OL].(2012-12-08)www.jinghua.cn.

[19]胡静.非自愿移民相关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7).

社区建设意见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

近年来,高校学生生活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其本质上虽然还是属于学生宿舍区,但在居住主体、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全学分制的不断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会有很大的差距和不同,学生社区里学生主体多元化的发展特点逐渐凸显。另一方面,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进程中,社会化、商品化的学生住宅不断涌现出来,社区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显现明显。

一、基本情况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最集中的地方,是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表现最真实、最活跃的场所,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层。近几年,高校学生社区通过学校投资、后勤自筹资金和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社区的住宿条件、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变。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社区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职能和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颇、投入的有限、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大学生社区的建设发展只考虑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特别是社区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显滞后。如何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加强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社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党团建设工作,延伸工作手臂,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力度,塑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流育人环境,从而在社区建立强有力的党支部。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党建工作缺少有力的抓手和工作载体

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基本上是由系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党员辅导员参与,形成院系和班级一条线的工作体系。但现在各种学生社团群体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使得现有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中思政与党建之间、学工部和团委(学生会)之间条块分割的缺陷进一步突出。基层党组织对学生社区党建缺乏指导和帮助。安排党员教师担任的学生社区入党联系人,有些工作不到位。

(二)党建内容不够明确,实际工作定位较低

党建工作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应有其自身的重点和特点。但现在学生社区党员的活动与党外活动脱节,与团组织、学生社团群体的活动缺少联系;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将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定位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社区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贫乏,多半是用来解决新党员发展问题或读报念文件,而思想的交锋、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增强党性修养的活动较少。

(三)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整体影响尚不明显

社区学生党员应该在群众和集体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总体上看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在“进口”上把握较严,但有些学生入党后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学生社区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也不明显。

(四)工作方式和观念陈旧,对培养现代型优秀人才思考不够

社区党组织应该吸引现代型的优秀人才入党。但部分社区党建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对主动适应社会、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抱有成见。他们的“优秀学生”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优秀、听老师话、朴实稳重等。

(五)考察重点把握不准,发展导向存在偏差,发展数量偏低

在社区生活中,较少有机会考验发展对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党性表现。大学生入党的考察较多集中在学习成绩和社会公德等方面。

三、对策

解决如上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高校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有利契机,在落实整改过程中从组织上、内容上、活动等方面全面加强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建立健全学生社区党组织机构

高校学生社区是集住宿、餐饮、休闲活动、学习等一体的特定区域。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是加强学生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大学生社区建立党组织最初是在2000年6月李岚清同志到重庆交通大学视察,充分肯定该校学生社区党员接待室的做法,并指示在全国推广。2002年12月,陈至立同志在《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报告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上可见,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是必须的、要加强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组织保证。大学生社区应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建工作。在学生社区组织机构建设上,目前基本有两种模式:一是把每一个学生宿舍楼作为一个支部来划分管理,一个支部再划分若干党小组;二是在学生社区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办公室”,在学生宿舍的不同楼层成立若干个党小组。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各种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协调好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与各二级院(系)党建工作的关系,统筹协调好学生社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关系,等等。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消除社区党建和二级院系党建工作的“两张皮”现象,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和二级院系党建工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加强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与各项服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学生社区的党的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发挥党组织的主导及核心作用,同时尽可能发挥学生社区内学生组织的工作优势,密切配合院系党组织,形成多方面的工作合力,起到协调、整合社区组织资源的作用。因此,在学生社区党建制度方面,更要形成一套系统性强、操作性好的学生社区党建体系。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党建工作目标。

学生社区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积极参与学校文明建设活动。如寝室卫生工作是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实现创建文明示范社区的突破性进展,使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达到较高程度,需要通过各种类型寝室文明建设活动的展开,来大力倡导寝室生活的文明化,包括改善寝室的凝聚力、学习气氛、文化格调等,并在寝室文明的建设中促成人格、知识、能力的提高。因此,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等学生活动,增强组织活力,使社区党组织扎根于学生社区。

在学习形式上,要充分考虑和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内容上,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主线,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通过以往的党的知识答疑、日常事务咨询向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指导延伸,进一步拓展了指导的辐射面。依托学生社区网站和QQ群,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并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与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互通网络,充分发挥信息时代数字化虚拟空间的育人功能,积极培养学生党员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良好精神状态。

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社区活动室或办公室接待同学的来访或咨询,做好接待记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那些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帮助那些思想方面存在困惑的同学指明方向,提供帮助,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党员形象工程,在各个公寓门厅设立党员明示牌,这一制度将方便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和党员同学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最终实现高校党建工作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现实与虚拟的结合、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充分彰显出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为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邱刚.创建网上党校 推动党校教育现代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2]黄炯华,孔燕群.再谈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J].党史文苑,2008,(12).

[3]李万仓.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1).

[4]郁顺华.试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J].经济师,2008,(01).

[5]王永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6]吴文辉,宋丹萍.大学生党建三进工作新途径探索[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7]唐艳.树立科学发展观 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01).

[8]徐建军,谢群.加强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9]施福新.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S1).

社区建设意见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深化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配置,强化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增强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原则,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坚持供需平衡的原则,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规模和资源配置与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优化利用。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改革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原则,建立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服务、综合服务和终生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家庭卫生服务。

(三)工作目标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将镇公立卫生院发展为具有“六位一体”(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城乡卫生服务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借鉴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经验,全面开展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完善和优化管理方案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和质量。

二、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规范管理体制

1、改革城乡卫生管理体制。原则上一个建制镇(街道)由政府举办一所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资产所有权属于县政府。成立医院管理中心,由县卫生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县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对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绩效考核、资产和财务管理。医院管理中心可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业务管理机构。

2、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县、镇两级架构的管理模式,逐步推行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辖区域内的村(社区)卫生站实行一体化管理,提高村卫生站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规范功能定位

1、按照“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明确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将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落实到以群众健康为中心,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贫困群众等为重点,为群众提供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和解决本地“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2、认真执行制定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合理确定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规模;实施市与县、县与镇之间的城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建立三级医疗机构分类诊疗的良性运行机制;强化服务质量管理,促进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三)规范财务管理

在保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规范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实施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会计委派制。

1、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医院管理中心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对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产财务进行监督管理。

2、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院管理中心负责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入和支出的集中分户管理和核算。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全部上缴医院管理中心管理;保障收入应收尽收和及时足额上缴。严格成本核算,科学测算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出标准和额度,规范支出范围和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经费、公共卫生经费及发展项目经费等支出,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积极开展镇卫生院财政综合预算试点,完善方案后全面推行。

(四)规范药品管理

严格执行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目录。深入推进城乡药品集中统一配送工作,保证药品质量。努力降低药品价格,条件成熟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公立卫生院实施药品零加价制度。深化医药改革,将业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分项核算,建立规范、透明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管理体系。

(五)规范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实事求是、满足需求、规模适当、有利发展的原则,依照《乡镇公立卫生院建设标准(试行)》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医疗设施设备,不断优化和美化服务环境,达到统一、规范的要求。

(六)规范人才队伍建设

1、明确城乡卫生人员编制。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六位一体”的工作要求,根据城乡服务人口的数量和卫生服务需求,经人事编制部门核定人员编制后,结合当地经济、地理、交通、服务半径等因素确定通用的岗位类别,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优化。

2、积极引进城乡卫生人才。建立合理补充和引进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机制,完善卫生人员职称晋升聘任制度。

3、加强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相互配合,采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城乡卫生技术人员素质。

(七)规范执业行为

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诊疗科目、执业范围、医护人员执业资格等方面工作,加强医院管理,落实规章制度,保障医疗安全,依法履行公共卫生职能。

(八)规范内部运行机制

1、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三定”(定编、定岗、定责)的原则,实行院长、主任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主任的考核和监督,实施绩效考核;建立和完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聘期考核制和未聘人员分流制度,以专业水平、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聘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绩效工资等的依据。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取消与经济指标挂钩的奖金分配制度,推行以绩效考核为重点的分配制度改革,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劳动要素等纳入分配因素,按岗定酬,院长、主任实行目标绩效工资制,职工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结合,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

社区建设意见范文5

关键词:云计算;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路径

伴随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云计算这一现代化技术的思想与模式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区域医疗信息化方面,使得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基于云计算深入研究并分析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云计算概述

所谓的云计算,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有效提供大存储容量与超级计算服务的一种全新技术。而用户则可以通过对不同终端设备对数据中心进行访问,并获得必要的服务,实际的安全性、共享性、可靠性与扩展性特征十分明显。而云计算借助互联网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而具体的内容体现在应用平台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应用软件服务。其中,基础设施服务(即IaaS)在云计算中占据基础性地位,能够为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必要的资源,对资源进行动态化配置、整合以及共享,确保成本支出得以减少,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云端基础设施而言,主要组成是多台服务器,而资源集中表现在计算能力、内存与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存储能力。而应用软件服务(即SaaS),则是利用互联网为云计算终端用户实时提供必要的软件应用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就能够通过在浏览器的作用下,对不同的应用服务加以利用,仅对软件租用即可,而无需购买或者是下载。应用平台服务(即PaaS)则处于基础设施服务和应用软件服务之间,不仅能够为上层提供服务,同样也可以有效调整下层数据资源。

2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路径

2.1构建区域医疗云体系

构建区域医疗云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统一封装大型医院、保险公司、社保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和有关医疗卫生的用户资源,科学合理地形成能够全面共享并且相互通用的结构。对区域医疗运体系的建设需要由第三方负责,而医疗机构、公众以及管理人员则具备相同的访问界面。对于消费云资源用户而言,仅支付使用资源费用即可,无需对网络存储或者是服务器等相关硬件设备进行购买。

2.2云计算数据存储

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与医疗机构应当选择使用相同的标准。因为全部资源都在云端服务器内存储,作为用户能够利用手机与计算机等相关终端完成上传和读取数据的目标。对于云计算而言,主要负责数据的交换、计算、存储以及查找等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间能够对患者的电子档案信息进行全面共享,以免患者在就诊亦或是转诊期间的过程过于复杂。区域医疗云平台的数据存储中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且以云存储为基础的在线备份主要是利用虚拟服务器、网络设备、协议标准、业务管理以及存储设备等多种部件的协同与合作得以实现。为不断提高云存储安全水平,要对密码技术与加固技术进行合理使用,使得应用系统、服务器以及程序等更加安全,同时具备身份认证。在云层中合理放置区域医疗信息化资源,特别是公有云与私有云等相关形式,即可充分利用区域医疗信息,并实现全面共享。需要注意的是,私有云隶属相关的医疗机构,而具备访问权限的用户则只有机构的内部成员与患者。私有云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内部信息资源加以整合,进而和公有云内部数据实现有效交换。要想不断减少成本支出,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必须要转移私有云内部数据,向提供商存储云中存储,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方存储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医疗机构内部专业技术工作人员与大型设备资金的投入减少,并且保证数据的存储更安全更可靠。另外,公有云位于层次,能够和用户实现直接的数据交换,而用户则无需了解公有云内部结构,仅在权限的范围之内,借助公有云接口,即可对资源进行访问,完成传输加密数据的目标。而公有云的责任还包括私有云与第三方存储云的有效整合。

2.3协同运营模式创建

2.3.1以公众为对象

公众能够利用云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加以完善。具体可以借助手机或者是计算机等不同类型的终端,对个人的基本资料、药物的过敏史、诊断过程、报告、疾病发展状况与具体的治疗药物等内容,详细地加入个人健康档案当中。这样一来,各级医疗机构就能够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共享,以免出现重复检查的问题,节省成本支出,进一步优化医疗效率,使得用户的就诊与转诊更加方便。

2.3.2以医疗机构为对象

医疗行业之间的合作能够保证各级医院对医疗信息加以检索与共享。特别是大型医院与社区医院、医疗保健机构间的合作与协作,使得大型医院压力得以缓解,而且医疗机构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也会不断提升。医院的信息化发展,也使得药物与医疗器械的流通质量与安全得到了必要保障,使得医疗科研机构能够获得更具价值的数据资源。

2.3.3以提供商为对象

一般来讲,提供商主要包括医护产品、服务以及软件提供商等等。其中,医护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就是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提供,也是用户对产品、服务进行选择的必要平台。而软件提供商则要通过不同医疗结构的内部系统与不同类型的数据集成,根据具体需求而研发的软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属于新型技术,可以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软件与硬件平台,将多方资源融合在一起,构建大规模且涵盖范围较广的信息资源库,能够使区域医疗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优化医疗服务的质量,保证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更加优化,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甜宇,孙艳秋,燕燕等.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06):72-74,17.

[2]范炜玮,赵东升,王松俊等.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军事医学,2015(04):257-260.

社区建设意见范文6

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北京安贞医院与政府联合举办并直接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北京安贞医院于2007年被评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全科医疗科与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的真正对接,为临床医学生社区实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以往医学院校的经验都证明社区实践对医学教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但苦于没有自己的实践基地,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大屯社区中心隶属北京安贞医院,社区实践基地不仅设有教学秘书,还配备了不同专业的教学带教老师,形成了一套以“医院-社区”连动为特色的教学培训新模式。这有利于社区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能够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走过场。另外,严格的纪律与完善的考核机制保障了学生社区实践的效果。

2临床医学生社区实践情况

几年来,我院到社区实践的临床医学生共计130余人,其中对2014年的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医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识,21.7%是通过看病,13%是通过开药,8.7%是通过做检查,8.7%根本没接触过,这说明医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并不高;学生对社区中心的医疗技术的评价,13%认为很好,52.2%认为较好,30.4%认为一般,4.3%认为较差;学生对社区中心的服务态度和就医环境也比较认可;大部分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比较了解,但对社区中心还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并不了解。

2.1社区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主要是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及人员构成,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以下工作,包括:(1)社区基本医疗: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老年居民免费体检、健康咨询,以及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等工作;(2)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免疫与儿童保健的管理、社区妇幼保健、健康宣教、传染病防控与处理等工作;(3)参与部分科研工作。

2.2社区实践效果

2.2.1有利于预防观念的形成,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社区实践,学生在慢性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健康宣教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随着国家对初级保健的重视、我国全科医学与国际的接轨,未来社区全科医生与大医院的专科医生间接触和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不管毕业后是否在社区医院就业,参加社区实践有利于了解和掌握一些社区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对今后的医学生涯是非常有益的。

2.2.2有利于增强以人为本的服务的意识。

从古至今,医生都把“大医精诚”奉为圭臬,虽然现阶段的医学生不能达到“精”,但是应该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从小事做起,坚持服务无小事。目前,由于医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社区实践可以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调查显示,学生比较认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态度,其中:有34.8%认为很好,60.9%认为较好。通过社区实践,社区中心良好的服务意识会影响每一名学生,使其进一步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服务的理念。

2.2.3有利于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就业。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医学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调查显示,学生对就业的选择,87%选择三级医院,8.7%选择二级医院,4.3%选择社区中心,期望值比较高,而现今的大医院由于受进京指标的限制,基本只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因此,通过社区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通过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性质、环境以及发展前景等,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转变观念,提高进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3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我院临床医学生普遍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低,对社区实践不感兴趣。这可能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重视专科医疗的发展,医疗技术、手段和设备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的力度不足有关。在130余名学生中,已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和外科专业的学生对社区实践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度低,这可能与学生认为今后不会从事此方面的工作有关。为此,首先要把社区实践与临床实习同等看待,将其纳入培养制度,成为考核的内容之一,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与参与意识;其次,在开展社区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独立自主地组织开展工作,以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制定相关要求和激励体制,对其进行考核或评比,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保留相关影像资料,以提高实践效果。

4结语

社区建设意见范文7

通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陶冶了情操。调查表明,60%以上的群众参加群众文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自娱自乐。同时文艺活动在人们心中,被认为是比较健康高雅的活动,参加表演的人们便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欣赏文艺表演的观众则会在观看中体会、领略节目的深刻内涵,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艺的熏陶。4.通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交流了信息和感情。有益的文化活动和活动阵地作为群众从事文化活动的聚集地,既是群众消闲的场所,也是各种信息汇聚地。在这里群众除了进行正常的文化活动外,还相互交流感情,交换信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他除了表演者相互交流节目外,还为观众提供了相互交流信息、增进感情的时机。

二、如何推进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1.引导多渠道投资

在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欢迎和引进各种资金各种形式的投入,确保各种文化活动设施不断完善、更新,充实娱乐场所和文体活动设施,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小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以此密切邻里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意识,促进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运用传播文化和工具的设施,如影剧院、文化站、图书馆、社区报等,开展联络感情活动。组织各类体育比赛、舞会和文艺演出等,加强住户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培养群体活动与公民意识,增强友谊。

2.重视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其次是加大投入,不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在资源整合方面,关键是要加强管理,政府投入的资源,需要明确规划,合理使用并管理,社区要建立自身的管理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将管理责任明确到人。有限的资源要发挥最大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利用,体现其价值,在购置基础设施时,要根据需要合理安排经费,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设备要求,然后考虑较高层次的需求,有计划的增加更多现代化设施,逐渐完善整套的硬件系统。设备设施购回后,要不断的维护和检修,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有效运作,为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软件的建设是较欠缺的部分,人才资源的建设上还有大量的发展空间,缺乏专业性人才是阻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另外,与社区文化建设相关的资料也不足,每个社区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也要总结发展经验,为其他需要者提供参考,当然也可以从别人的经验里获得信息,较成功的建设案例应留存资料,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在科学普及的时代,有各种方式可供我们利用,以此来不断的整合资料,形成与社区群众文化相关的学习系统。

3.创新社区文化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将过去侧重于管理的职能转变为侧重于服务。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为自己工作导向,各项工作都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进行,围绕群众的实际需要而展开。区、街道、社区文化组织做为贯彻辖区文化建设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要为辖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广泛而畅通的沟通渠道,在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以市场调节对内部事务及运作方式进行独立自主的决策、协调和经营。鼓励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吸引企事业单位投资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活动项目。创新文化队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构筑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服务体系。社区群众文化的宗旨是丰富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愉悦社区居民的身心,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生存的环境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必须明确这一定位,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坚持服务性原则,根据居民不同的“个性”爱好提供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服务,尽最大努力方便每个人都能在社区内找到适合自己好玩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社区群众文化服务质量。

4.建设高雅的社区文化,培育健康的社区精神

社区建设意见范文8

一、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背景分析

“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社会调研活动在陕西汉中市南郑区汉山村进行,由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主办。团队深入农村,调研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艺术形态,记录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现状,分析地方文化与公共艺术形态的关系,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团队深入乡村,感受农村变化,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找寻乡村传统文化的适宜传承方式和路径,以艺术美学视角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促进公共艺术创作介入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一)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环境

乡村振兴的主体在乡村,艺术设计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基层。乡村的历史发展积淀了艺术创作的题材和灵感,长期以来形成的风土人情、故事传说、乡规共识,凝成了人们的爱乡情结。美丽乡村的纯朴性和亲切感是人们最难忘的记忆,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并保存下来,值得我们思考。乡村文脉传承需要人们关注,通过艺术创作将乡村文化进行表现和传达,在现实中能起到传承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艺术形态介入乡村建设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探寻艺术设计赋能乡村建设的途径,将公共艺术融入现实生活场景,关注乡村,关注艺术,关注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艺术创作需从乡村振兴中寻找题材

艺术创作需要走入基层。公共艺术来源于生活,存在于大众,乡村振兴需要民间最质朴的原始艺术雏形,以此提升乡村精神内涵和品质。大学生深入乡村,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发扬和保存,可促进艺术创作内涵的提升。调研团队走进乡村,深入基层,在实践中探寻公共艺术现状,找寻到了无尽的创作灵感,不断从乡村历史文化中提炼出设计元素,利用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现实场景丰富了艺术创作。艺术是生活的写照,脱离生活的艺术失去了艺术生命的持久性。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审美,更在于写实,公共艺术做得好,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更接地气。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改变乡村旧貌,还包含了从艺术角度唤起人们的乡村情怀、激活乡土文化、唤醒乡村活力,这也是艺术创作的最好题材。

(三)艺术设计需要因地制宜

艺术调研活动就地取材进行艺术创作,因地制宜,结合乡村的历史文化,提炼本土艺术元素,进行创新设计,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探寻艺术表现新模式。艺术创作要有思想性、文化性、地域性表现,不仅要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更要体现乡村文化性。公共艺术创作以植物、山石等为原料,以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情结进行构思,可实现居民和外界对于乡村的再认识。

(四)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成为社会发展需要

艺术工作者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用公共艺术的方式服务乡村,是拉近城乡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一体化成为主旋律,乡村的陈旧印象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通过不断赋予乡村新的风貌,艺术对乡村的贡献将逐步凸显。改善村容村貌、注入文化艺术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艺术发展路径。以艺术的形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公共艺术可为农村美赋予新的内容。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从艺术视角重塑城乡关系,可缩小城乡差距,创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从而让乡村文化遍地开花。公共艺术可改善农村的社会形态,可在居民精神层面赋予活力、动力,实现乡村主体的重要转变,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对于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许多学者、艺术家进行了不同主题形式的探索,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主体在乡村,方法和表现形式创新源泉也在农村,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将使乡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在新时代以特有的形式呈现出来,用公共艺术的方式进行乡村空间营造,成为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艺术家、设计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以艺术的形式参与乡村建设。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丰富的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能够以具体项目实施的方法推动乡村建设。

二、新农村社区公共艺术建设的机制分析

(一)公共艺术是乡村生态环境的美学表达形式

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的物态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赋予实物深刻的艺术内涵,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能起到重要作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可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性落实和乡村居民思想意识的提升来进行。环保理念、节约理念、文明理念根植于民众内心,有助于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提升。公共艺术建设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能够有效地丰富乡村的文化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公共艺术建设立足乡村环境、利用乡土材料,运用多种艺术表达形式,遵循生态理念进行艺术创作,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创作新的发展方向。

(二)公共艺术为乡村景观注入新的活力

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公共艺术以其灵活性、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为乡村景观注入了活力。公共艺术的介入能够提升乡村民众的审美认知,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新的实现路径。同时,公共艺术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被赋予重要的角色,能够丰富乡村民俗文化建筑,改善乡村环境空间,提升乡村景观品位。公共艺术的多样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多重现实价值,为乡村景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表达的载体

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对城乡居民的行为意识有重要导向作用,公共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影响着公共空间中存在的一些内容空洞乏味现象。公共艺术作为载体,将地域文化表达出来,对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空间的建设,能够推动乡村文化交流、传承文化记忆、引导社会参与,改善乡村陈旧面貌,促进地方文化创新发展。地域文化是公共艺术创作的灵魂,公共艺术是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人与空间之间互动的载体。

(四)公共艺术赋予居民乡土情怀

乡土情怀是居民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乡村质朴的文化积淀养育了村民朴素的品质。公共艺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传播作用。公共艺术的文化性能够促进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强化居民的乡土意识,凝聚居民的乡土情怀。

(五)公共艺术赋予乡村公共空间新的内涵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的改造,不仅可以调整乡村公共空间风貌,还可以对乡村的景观空间进行美化,激发乡村的内在活力,使得乡村振兴既有村容村貌的提升,还被赋予新的内涵。公共艺术表现营造了文化认同感,在乡村公共空间加入公共艺术表现对乡村振兴有积极的意义。

三、新农村社区公共艺术建设的途径探析

(一)挖掘地域性文化元素

挖掘地域性文化元素进行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要以乡村居民为主体,以居民的审美视角构思艺术作品内容。对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应用要因地制宜,契合当地历史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使公共艺术作品大众化、印象化,将公共艺术赋予地方特色,赋予文化性、审美性、景观性、教育性。要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创作,将传统文化符号引入现代艺术语言,进行乡村美化和改造,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推艺术与乡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兼顾地方文化传承

公共艺术是农村文化内涵的载体。乡村振兴在文化层面要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特有的文化作为特定象征符号,增加了乡村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公共艺术赋予文化内涵将为民众认识和理解地方文化提供途径,这有利于乡村振兴中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升地方民众对区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也使公共艺术建设更有灵魂和持久性。

(三)引入公共艺术实践模式

发挥高校与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的资源优势,将实践性项目引入乡村,使教学科研中的艺术类项目在乡村落地。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可多样化,要以服务乡村环境建设、服务农民群众为主,因地制宜,构建与实际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模式。公共艺术强调与地域空间的有机融合,探索实践性项目落地乡村环境建设的可行性,可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构建符合乡村环境的公共艺术生态体系

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参与,公共艺术赋能需要因地制宜,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将公共艺术的乡土性、参与性、艺术性以空间载体形式进行表现。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激活乡村文化活力,提升乡村文化的参与性,将文化助农列入乡村振兴的规划。在乡村公共艺术的建设阶段,需要发挥政策支持作用,以满足新时代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需求。

(五)构建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加强乡村公共艺术建设,打造乡村公共艺术特色,形成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协同效应。将公共艺术纳入乡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各类场所、空间、建筑等载体建设中,利用公共艺术的灵活性、装饰性、文化性的特点,结合当前乡村振兴的政策性导向,在人力、物力、场所等方面积极构建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

四、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活动越来越多,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为艺术家、设计师等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和灵感。通过改造乡村旧貌、举办艺术讲座、开发文创产品、引导村民新生活方式,可为乡村赋予活力,提升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通过艺术工作者的眼睛发现乡村被忽略的美,开阔村民的发展思路,从艺术视角赋予乡村田园风光新的内涵,同时又增添了时尚魅力,是一种非常有创造性的实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艺术与乡村环境之间需要充分借助和发挥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传播效应,加大地域乡村文化及信息的有效交流与互动,提升乡村的文化自信。作为艺术领域介入乡村振兴的一种方式,公共艺术被赋予了重要功能和意义。通过构建地方公共艺术建设体系,以艺术的方式走进乡村,以艺术视角追寻艺术与生活的意义,从而让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刘雅平.当代公共艺术在乡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2013.

[2]陆姗姗.公共艺术赋能乡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2-23(08).

[3]谢宏.新农村社区公共艺术建设的途径和机制[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6):125-127.

[4]陈健俶.公共艺术介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策略探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1,29(02):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