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乡村社区建设探讨

“互联网+”的乡村社区建设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乡村出现“原子化”困境,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物理隔离背景下,社区居民关系疏离问题严重。互联网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乡村社区建设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以乡村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乡村虚拟社区建设的理论及实践发展,探讨和研究课题产生的背景,乡村社区、虚拟社区相关理论,以及从“人”“文”“地”“产”“景”5个方面,总结基于“互联网+”的乡村社区建设的策略;总结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分析我国乡村虚拟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相应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乡村社区;虚拟社区;策略研究

1研究背景

当前,随着全球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人口大量迁移流入大中城市,农村面临“空心化”“原子化”困境,乡村衰退加剧逐渐成为当前全球共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乡村振兴迫在眉睫,需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现实情况的紧迫性使得“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居民物理隔离措施,导致社区居民间关系愈加疏离,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状,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播和邻里交往。社区传播离不开互联网,乡村社区建设也离不开互联网。201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探索建立网络化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新模式、增强农村社区治理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能力。”“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互联网引入乡村治理,必将为乡村治理创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虚拟网络如何影响乡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量学者对互联网+社区建设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相关理论和建设策略两方面展开。

2理论研究

2.1乡村社区

乡村社区是在泛指以乡村农业人口为基本体的经济社会活动组织形式下的一种地区性经济社会,它主要具有农村人口较为稀少、社会交往和经济流动性的频率低、经济社会活动比较简单、传统习俗和风惯性较大、家族和具有血缘关系群体相互作用明显等基本特征[1]。随着当代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乡村社区的文化内涵和结构逐渐发生重大变迁。基于互联网络优化再造的乡村社区,既可以涉及一个地域性乡村社区,也可以涉及其他网络社区,同时也可以涉及线上和线下乡村社区的无缝互动[2]。在大力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改革过程中,政府往往偏重于“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方法,偏重于推动发展经济,忽视了与其对应的社区历史、风俗、文化等具有地域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甚至对其整体发展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国的乡村社区营造面临着以下几大问题:基础薄弱,“软”“硬”不佳;人口流动大,村民社区营造意识不足[4];政府主导,乡村社区“文”与“景”的丢失[5]。

2.2虚拟社区

社区成员之间的任何接触,无论涉及的范围有多么广泛,都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有共同在场的情景[6]。随着乡村离散化,村民要实现多数成员共同在场,只能借助媒介才能实现[7]。“虚拟社区”就是借助互联网实现居民共同在场,这种交往行为通过主体虚拟在场实现,人们根据共同的兴趣来联系彼此[8]。虚拟社区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非地域性、非时间性。虚拟社区是一种关系群体,它区别于传统社区的特点在于:成员共享的形式和空间是互联网[9],成员由虚拟社区形成的关系而延伸出线下的交流。虚拟社区功能更灵活精准,也有更加多样化的作用方式,这有利于乡村社区建设方式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3乡村“互联网+”社区建设的策略研究

对“互联网+”乡村社区建设的策略从“人”“文”“地”“产”“景”5个方面进行总结。

3.1互联网+人

3.1.1搭建互联网平台,加强乡村社区居民的社交联系。互联网的非地域性、非时间性和开放性有利于人们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大力搭建乡村虚拟社区平台,能为村里村外居民搭建一个可以沟通交流、分享生活的桥梁[10]。对内来说,社区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精准地重大信息、解决社区村民的困难。活动告知不再需要通过村民走路传达,提高了乡村内部消息传达的准确性、实效性、便捷性[11]。对外来说,互联网从人际关系、意识、交往3个不同层面逐步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互动关联[12]。村民从“个体化”发展到通过网络媒介“共在”、通过网络舆论传播形成“共识”,乃至通过各种媒介方式实现公共空间交往[13]。

3.1.2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乡村社区个体素质的提升。“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是网,而是年轻人[14],乡村社区建设须重视加强对当地居民的人文素质培养[15]。互联网信息高度流通,不仅能使村民个体间的信息实现互通,还能畅通城乡信息的流动渠道,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3]。互联网资源十分丰富,能提供具有针对性、多样化、相对系统的学习资源。利用好互联网资源,进一步完善村民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育机制,能提升村民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16]。

3.1.3通过虚拟社区搭建,提升村民共建乡村社区意识。网络公共空间培育了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具有整体意识[5],公共精神能把个体与共同整体联系起来。通过建立乡村社区网站,让乡村各相关利益主体在虚拟社区中实现民主化[9]。开设专栏刊登新的政策规范,以村民整体利益为核心,引导村民集体学习,一方面能让村民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乡村社区,另一方面能加强村民对社区事务的认识和组织社区活动的能力等,推动村民积极主动开展“自下而上”社区营造的相关活动。

3.2互联网+文

3.2.1利用网络技术,将传统工艺向现代化转移。由于老派传统手艺人的退出、传承人稀少等系列原因,乡村传统手工艺濒临消失。利用我国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抽象的一种传统工艺转变成更为具象的一种功能产品,能有效提升我国传统工艺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这样既能有效保存我国乡村文化传统工艺,也能促进我国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可能为推进乡村社区建设提供宣传路径,增加其吸引力。

3.2.2通过互联网“库”,保留与传播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和新闻传播是我国缔结社区的两个重要途径[17],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宣传建设中所存在的机制缺陷,主要是缺少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组织及动员工作机制[10],解决这个问题也正是当前乡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文化创意空间的形式对外展示[18],将新的血液注入传统文化中。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动农村社区居民参与,通过居民互动与公众体验,推动乡村社区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宣传,也有助于推动乡村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3.3互联网+地

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乡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重短期、轻长期、对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缺少下层基础等原因,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建设乡村社区,对乡村社区的生态、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资料、现场实地探勘、四处走访乡村,了解地理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条件、植物群落生态[19],再利用乡村社区网站开设环保教育、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公示、破坏环境检举投诉等栏目,能提升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村民自发参与到环境治理的行动中来。通过活用互联网信息,搭建村民与生态的桥梁。

3.4互联网+产

3.4.1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随着当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社会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非常需要一个新的休闲旅游空间以放松身心。乡村拥有原始的自然风貌,地域辽阔、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各具特色[20],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要充分发挥乡村的旅游服务优势,应当紧紧抓住VR技术发展带来的跨越式发展的大契机,将信息网络技术与旅游服务业进行深度融合,将VR系统广泛应用于乡村旅游服务领域[21]。将大大降低游客与乡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2]。同时,该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必将有助于加强乡村形象的有效塑造与推广宣传,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建设带来新的活力。“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有产品生产模式、产品营销模式[23]和休闲文化模式[24]等。通过互联网,对乡村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等旅游资源进行梳理与记录,以当地社区民众为主体,通过多样性、高文化附加值的本土产品研发和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等手段,能有效实现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结合[19]。

3.4.2发展“互联网+”乡村轻工业。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轻工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引导我国农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应用向生产价值型应用转变[16],以工业化模式批量生产与传统农村手工业小作坊模式并存的农村双轨制生产模式,可以促进我国乡村现代轻工业的健康发展。

3.5互联网+景

村落公共生活空间是乡村社会变迁中促进社会秩序生成的重要场域[25]。乡村的社会联系也必然离不开整个村落的公共活动空间。通过不同类别公共空间的塑造能形成特别的景致。塑造性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场所服务类空间和各种仪式活动类空间,前者主要指公众可自由进入的所有实体公共空间,直接反映村民日常生活交往,是构建村民社会关联的重要纽带;后者是通过将村民纳入并促进村民交流的一种形式。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塑造也要结合特色来探索适合本土化的互联网应用模式[5]。

4结语

4.1研究成果

乡村物理型公共空间正逐步萎缩,但乡村网络虚拟型公共空间有效地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互联网使村民与外界形成联系,也引导着村民的思维方式逐渐向现代转变,乡村社会交往方式也向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有利于推进乡村的社区建设,但互联网在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基础,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其次乡村居民文化素质要相应提高;最后还需要村民思想开放,敢于尝试新事物。通过研究,互联网对乡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得以明确;互联网对乡村社区建设的可行性也从“人”“文”“地”“产”“景”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互联网带来的主流文化也会冲击乡村本土传统文化,在乡村的社区建设中,需要辩证看待互联网的作用,努力实现这两种文化的平衡,正确利用互联网助力乡村社区建设。

4.2不足与展望

“互联网+”乡村社区建设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起步较晚,且多集中在理论探索上,互联网在乡村社区建设的具体落实上研究还不够,也没有形成具体的推行模式,必然在实践中会暴露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把互联网这种发展的变革力量运用于乡村社区建设中作用明显,可以提高乡村社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必将为乡村治理创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邵逸乐 陈玲婷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