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论文范例

音乐舞蹈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范文1

(一)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传统形式,时代内容

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起步”,是“1952年新疆军区文工团创作演出了大型歌舞《团结建设新新疆》,六军文工团创作演出大型歌舞《把旗插向祖国边疆》,可谓开大歌舞之先河。”。而起步时期的代表作是《万岁》,这部作品由新疆歌舞话剧院(新疆艺术剧院的前身)等十多个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联合创作,于1962年开始创作,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之际,于1965年在新疆人民剧场举行了首演。这部作品“主要运用了《乌夏克木卡姆》的歌舞音乐素材及其它木卡姆中的一些片段。采用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和民族乐队伴奏,从色彩和功能上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了混合乐队的作用。舞蹈部分则以(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为基本素材,吸纳其它民族舞蹈的精华。此剧在十年后又以《好》为题被重新编排后搬上了舞台,但此次排演,内容有扩展也有压缩,如:加强了‘兴修水利’这部分内容的创作,并增加了民族大团结的内容,体现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除了上述作品,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新疆军区文工团创作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音乐舞蹈晚会。题材多是反映人们的生产、劳动的火热场面和民族团结等内容。由于舞蹈音乐仍沿袭传统的木卡姆等,舞蹈语汇仍然沿用传统,多是在编排上有所凝炼。队形调度也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是比较自然而清晰的,以较为传统的民族舞蹈样式,反映时代的新风貌。这种创作倾向与《人民胜利大歌舞》、《三千里江山》、《东方红》等“大歌舞”的创作是互相呼应,既相对忠实地继承了民族音乐舞蹈的样式,又在表现内容上反映新生活。而与其它地区所不同的是,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结构本身相对完整、凝炼、统一,“再加工”的程度较其他地区歌舞要弱,这也成为日后创作的“突破口”之一。

(二)20世纪八十年代:“传统”与“当代”的双向深化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寻根文化”的兴起,“中国艺术家们本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深入挖掘民族音乐舞蹈的宝贵遗产,努力探索和扩展音乐舞蹈的艺术功能与表现领域,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文字史料、古代服饰以及古代遗存的壁画、岩雕和墓室石刻中的舞蹈姿态,在悉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这一时期,新疆艺术界立足于本地区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创作了一批向本地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音乐舞蹈晚会。其中以《龟兹古韵》为代表。自1982年起新疆歌舞团的舞蹈编导、音乐家、美术家们三下库车、沙雅、新和、拜城等原龟兹所在地,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在结合有关史籍记载、石窟残存壁画以及出土文物中有关西域乐舞的形象资料,以研究带动创作,创作了大型乐舞《舞乐龟兹情》,又名《龟兹古韵》,并分别于1983年、1984年在新疆人民剧场演出。这部作品以“复古”和“复兴”为旨归,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古龟兹乐舞图”,可以说是对古西域乐舞一次模拟创作的尝试,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公演,历时近十年的时间,可谓“十年磨一剑”。同时,伴随着这一作品的创作,周吉等音乐、舞蹈编导还对新疆地区的音乐舞蹈史进行了深度研究与挖掘,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为后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这样严谨、慎重,对文化高度负责的创作态度,以研究带创作的创作思路值得后来者学习。而同一时期,舞蹈界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等方面有所推进,在“当代”审美的倾向比较明显,这也影响了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198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以新疆歌舞团的老中青三代编导为主,集自治区相关艺术团体的力量,创作了大型歌舞《天山欢歌》。这台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主题是反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成就。这个作品首次采取分场创作,以“系列歌舞”的形式,汇集了相当数量的经典节目。这部作品后来在2001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得创作金奖、演出金奖、舞美金奖等18项大奖。2001年赴朝鲜参加“四月之春”平壤国际艺术节,获得8项金奖。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这个作品对民族文化更倾向于“当代阐释”,当代新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状态成为主要内容。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下,编导和音乐家们以“当代审美”对传统音乐舞蹈有所突破。音乐“运用现代和声配器手法,运用旋律的发展、重复、变奏等手段和和声、复调等多声部技巧”。舞蹈除了以传统舞蹈语汇为素材进行编排,还运用“拟物”手法创作了《香梨舞》、《石榴舞》、《电子计算器舞》等,“利用舞台的推拉升降和现代灯光音响效果,使这部大歌舞色彩斑斓、气势恢宏、紧凑严密、千姿百态,给人强烈的时代感和美的享受”。这部作品代表新疆大型音乐歌舞在“当代”方向上的突破性进展,虽然创作倾向是“当代”,但创作者并没有全然舍弃传统,传统音乐舞蹈仍然为创作的主要素材如《木夏吾莱克木卡姆》等。从两部代表作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向“传统”和“当代”两个向度不断深化,这一方面受到国内不同创作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新疆本地编导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思考。《龟兹古韵》在选材、呈现方式等方面都以实践体现了本地编导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挖掘“传统”的方向与深度等方面的思考:一是可以通过挖掘文物、文献、田野中的音乐舞蹈资源,使创作在内容上达到“对话历史”的深度;二是继承民族文化,并不等于只继承现有的、“田野”的民间舞,可以通过历史纵向的挖掘,丰富创作内容;三是在继承传统的大前提下,研究“复古”与“复兴”的方式与方法,其实质是推进民族文化沿着传统的脉络继续发展。《天山欢歌》则在创作的理念与方式上体现了本地编导对“当代”与“传统”之间关系的思考:一是由于作品主题是反映当代,因此“当代”是这个作品的主位,在这个主位立场下来思考传统在当代的呈现;二是在创作手法上,吸取了80年代的舞台创作经验,使传统音乐舞蹈在特定创作手法中呈现出当代的气质。这两部作品体现出的创作理念、手法与水平可以说开辟了新疆大型音乐舞蹈作品在“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上的两条“路径”,在日后的诸多作品中均有体现,是新疆音乐舞蹈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三)20世纪九十年代:创作方法的新探索

1990—2000年这十年时间,创作方法的新探索使得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表现层次更加丰富,而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代”仍然是创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有两点突破,一是在创作上,意识到了作品结构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强化作品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使主题的表达更加统一而有层次;二是编导“继承与发展”的关注点仍是音乐和舞蹈,但开始探索“传统”与“当代”两个向度在大型音乐舞蹈晚会中的融合。这一时期涌现出《万紫千红满天山》(1992)、《天山彩虹》(1994)、《走向辉煌》(1995)、《我们新疆好地方》(1999)等作品,其中代表作为《天山彩虹》、《我们新疆好地方》。1994年,新疆歌舞团创作演并出了大型民族音乐舞蹈晚会《天山彩虹》。晚会首次采用篇章式的结构,分为上篇(历史篇)和下篇(现代篇)。上篇(历史篇)包括序:天山之泉;一、西域古风;二、龟兹舞韵;三、丝路明珠,表现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先民寻求美丽富饶土地的理想,展示了古代西域乐舞的艺术魅力。下篇(现代篇)包括一、大漠劲舞;二、草原柔歌;三、绿洲欢潮;尾声:天山腾日,充分表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与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斗争中萌发了美好真诚的爱情,在丰收中洋溢出欢愉和自信的内容,讴歌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理想。音乐运用了《潘吉尕木卡姆》中的音乐素材,舞蹈部分有《顶碗舞》,《迎新娘》、《刀郎舞》等,“整部作品贯串始终的是西部人的坚韧顽强、奋发进取和乐观开放的精神,洋溢着阳刚之美。为了完美地表达创作意图,仅用写实、渲染、集纳、抽象等手法已远远不够,便大胆采用象征、写意的手法。总体上虚实结合,把情与景、动与静、音乐与舞蹈、继承与创新、再现与表现有机地融为一体,相辅相承,相得益彰。”这台晚会还获得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文华音乐创作奖”。1999年3月,由新疆歌舞团和新疆军区文工团联合创作演出了当代大型民族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该晚会浓缩了20世纪以来新疆歌舞艺术的精华,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将多部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重新编排、配器,并运用了现代化的包装。在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歌舞系列活动的首演。10月,再次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献礼活动。晚会反映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在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人们幸福和睦,安居乐业。以奔放的舞姿和热烈的情感,表达出新疆各族人民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出他们对走向新世纪的自信与豪迈。这一时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基本沿袭了上一时期“传统”与“当代”的两个向度,但由于创作方法的新探索使得在这两个向度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融合。例如,在《天山彩虹》第二场中,周吉运用了黄翔鹏先生解读的宋传唐曲的龟兹大曲《舞春风》中的《瑞鹧鸪》曲牌作为音乐素材。而舞蹈则以“(在序和尾声)男子刀郎舞与现代手法编织的有象征意义的女子群舞巧妙糅合,传达了历史在与现代的衔接与契合中进入了新的纪元”。《我们新疆好地方》则是保留了传统的内容,但强化了视听效果,使得“传统”有着“旧貌换新颜”的呈现。不管是以“当代”为主位,还是以传统为脉络,“融合”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

(四)21世纪的新十年:“现代”的舞台与多元的创作

进入21世纪后,舞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疆本地编导意识到音乐舞蹈晚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舞台艺术,应充分调动多种舞台艺术,表现新疆各民族以及民族文化的特色。同时,一方面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兴起,其理念也对创作有一定影响,如何在舞台上“原汁原味”地呈现新疆传统民族乐舞,表现新疆民族文化之独特,也是编导们在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受到现、当代舞蹈编创思路与手法的影响,编导们在题材、立意、动作语汇的处理以及审美上日趋多元化。外在上日益“现代化”的舞台和内在上日渐多元化的创作倾向构成了21世纪新十年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图景,也使得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的回答与阐述有着更加丰富而复杂的空间。2008年由新疆木卡姆团推出的音乐舞蹈晚会《木卡姆的春天》,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十二木卡姆中的《乌夏克木卡姆》的结构为作品结构之依据,引用维吾尔族古典诗人的诗词与民间叙事诗为唱词,咏叹爱情,并穿插了对木卡姆艺术有重要发展的历史人物。第二部分是以《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为主。这个作品是在十二木卡姆成功申请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对木卡姆艺术一次较完整的、有主题的当代舞台呈现。晚会尽管调动了许多舞台灯光、舞美、视频等技术,但始终以木卡姆的本质性特征为主体,以木卡姆的作品结构为晚会结构,使整个作品虽有“现代化”的舞台包装,但仍以呈现民族文化为主线。由中国东方歌舞团、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等单位联合编排的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大美新疆》2012年6月19日晚在新疆艺术剧院上演。这台大型音乐舞蹈晚会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和“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的事迹作为两条线索,以歌、舞、乐、多媒体影像、戏剧表演、舞台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手段,以空间蒙太奇的手法,视频和人物的结合,包括完美舞台舞美的推拉升降,车台的运用,对音乐的处理,演员和视频的互动等做了很多设计上的准备,是近几年来在新疆大型晚会中又一个新的尝试。从舞美到整个舞台效果,把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文化、歌舞文化展示给了全国的观众。这台晚会也代表新疆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这一时期还涌现出《洒满阳光的新疆》、《天山礼赞》、《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美好家园》等,作品大多以绚丽的服装、华丽的舞美和演员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观众。

二、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中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特征

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首先要从“继承与发展”的主体———人说起。从《万岁》到《大美新疆》大部分作品都是新疆各民族编导创作,部分作品与其它地区的编导共同创作。在这样的编创群体中,“民族文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编导们在音乐素材的选择,动作语汇的编排上自然地按照“民族习惯”或者“天赋”进行,使得民族文化的“继承”自然而然顺理成章。自80年代起,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逐渐兴起,编导们开始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自觉意识,其中音乐创作表现得更为明显。而舞蹈由于艺术门类的独特性,基本上仍然保持了“自然继承”的状态,但开始吸收部分文化相近地区的舞蹈元素,这意味着在吸收的过程中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和分析民族舞蹈自身的特性。随着八九十年代舞蹈本体意识的兴起,舞蹈编导与表演家们更加意识到民族舞蹈在本体层面上的特点,非常注重舞蹈语汇的特性,运用新疆传统音乐与传统民间舞蹈的元素,吸收了国内外舞蹈的编创手法,进行不同程度的编排、提炼、凝炼,使其在作品层面的呈现上有了“当代审美”的品质。由此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舞蹈编导和表演艺术家,如海力且木•司迪克、王晓云、乌买尔•赛都拉、孙佩禄、库来西•热介甫、艾力•阿布都热依木、李维维等。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与其独特的艺术体裁有关。与一般的小型舞蹈作品、舞剧、舞蹈诗不同,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更像一篇散文,只要“神不散”,就可以容纳丰富的舞台表演艺术的语汇与形式。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这种体裁更加适合新疆的民族音乐舞蹈作品的舞台呈现,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的传统民族艺术是很难在其他体裁中呈现的,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有着更为丰富的容纳空间,而且,其前期投入、调动艺术家的数量较其他舞蹈体裁更加大,多是集体创作,因此往往喻示着一种“风向”,更加能反映新疆本地艺术创作者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思考与阐释。近年来,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有向“舞蹈诗”靠拢的倾向,强调结构上的更加完整,“音画”、“歌舞剧”等概念不断推出,然而其本质还是“大歌舞”。随着前段时期国内“印象”系列、“风情歌舞”的泛滥,新疆的音乐舞蹈创作也一度受到了影响,注重风情的呈现而忽略对民族文化内在的挖掘,注重视听效果而忽略创作表达的有效性,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更易受到薰染。随后的非遗工作的兴起,使这种“时尚”之风受到了一定的扼制,编导们开始注重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深度,由文化内涵与深度引申到对这一地区族群独特的生命内在体验上。就创作的理念而言,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并未完全将“传统”与“当代”视作二元对立,而是不断寻找二者融合的切入点。从起步阶段的“旧瓶装新酒”、到“挖掘历史”,再到以当代为主位,以传统为素材,再到近期的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当代呈现。这就可以看出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处理的就是“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关系。但是回顾整个历程,重视传统民族舞蹈、重视挖掘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依然是创作的主导。可以说,对传统的重视就如同栽树需要“深根”,只有根扎得深,“树”才会更加茁壮,“枝桠”才会更加多元而有依据。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发展并非简单的叠加和“体用”关系,需要以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为根脉,发现、深究特定文化语境中的生命体验与人性,选择、创新适合表达的创作手法,才可以发展出有“新疆”特点的大型作品。近些年,有人提出新疆的大型舞蹈作品内容单一,舞蹈动作陈旧,缺乏时代感和现代气息,很少能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舞蹈创作理念,几乎一直处在一种缓慢的发展状态中,必须创新等等。随之而来的现象就是编导在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中,在创作上对传统与民族“不尊重”,在未能深入了解民族风格、民族文化特性以及民族审美特征的情况下,一味“求变”,追求所谓的时尚,导致了诸多无谓的嫁接、杂交,使得创作的核心———“艺术语汇”失去了民族特色,甚至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应该说,我们鼓励创新,但创新不是空穴来风,或是一味对传统的舍弃,创新的前提是“求实”,根据具体的创作主题、创作内容,扎扎实实地了解民族文化,了解舞蹈的风格,体悟民族舞蹈沉淀千百年的人文内涵,再行创新,笔者相信,那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高度负责的创新态度。

三、结语

音乐舞蹈论文范文2

(一)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犹如鱼儿和水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在高职学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离开了音乐,舞蹈教学就失去了其内在的魅力,显得形单影只。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以其优美的旋律,始终引导着舞者思维的发散,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陶冶舞者的情操,同时把舞者的思想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进而创造出更好的舞蹈作品。如果没有音乐,舞蹈课堂教学的形式就会过于单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降低,舞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了。

(二)音乐可以诱发舞者的灵感

音乐具有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等方面的作用,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保持平静祥和的心情,而激情澎湃的音乐则可以让人热血沸腾,满怀激情。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舞者可以随着音乐或强或弱,或重或轻的优美旋律产生更多的联想,诱发舞者的灵感,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舞蹈动作更加完美,舞蹈的课堂教学气氛将会十分和谐,进而将舞蹈教学提升到新的层次,实现舞蹈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音乐可以促进内在情感的展现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是照本宣科,老师要把自己内在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并通过舞蹈外在动作表现出来,使其成为“有感情色彩的舞蹈”,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表现力。表现力强就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并在音乐的指引下,把优美的舞蹈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更多的乃是内心情感或情绪的释放,音乐可以唤起舞者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舞者强烈的情感欲望,达到身心、形体和音乐三者相互交融的境界,对于我们的幼儿教师来说,情感丰富、动作优美的舞蹈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四)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力

任何的课堂教学,如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必不可少的,高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也不例外。舞蹈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动作要领众多,稍有不专心就有可能遗忘其中的某个动作,导致整个舞蹈动作不协调,影响舞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机械灌输式的教学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专心致志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掌握领会舞蹈的每个动作更是一句空谈,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又将会把怎样的舞蹈教授给幼儿呢?由于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处在对音乐十分喜欢的年龄阶段,音乐和舞蹈的融合会使舞蹈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加深对舞蹈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推动舞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音乐可以协调学生舞蹈的动作

音乐不但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可以协调学生的舞蹈动作,如果没有音乐,学生的舞蹈动作就只能依靠教师的指导以及自身的感觉来修正,但这对于初学舞蹈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音乐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学生可以随着音乐有规律的轻、重、缓、急音律来掌控舞蹈动作幅度,哪个动作需要舒展,哪个动作需要收缩,哪个部位需要动,哪个部位不需要动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给舞蹈带来巨大魅力的同时,还协调了学生舞蹈的动作,又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增强学生自信,何乐而不为呢?

(六)音乐有助于意境的展现

“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而意境就是这两种情态的统一,即意与境的统一。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以意蕴、情趣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表演者应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发内心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邃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音乐作为时代气象与情境的描绘者,可以充分表现人的审美感受,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音乐在表现意境方面是无形的、丰富的、微妙的、动人的,音乐虽不能给人以具体美的形象,却能把人带入一种无形的美的境界,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音乐还可以其强烈的感情色彩,打动人心、陶冶情操。

二、结语

音乐舞蹈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

一、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示范

1.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教学。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是当地人们在生活、劳动的过程中精神内容的展现,长时间以来不同的民族相互吸收、相关消化,不断地对音乐和舞蹈内容积淀、筛选和过滤,进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和民间舞蹈。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凝聚着不同民族的精神,牵系着不同民族的情感,是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完美展现。不断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其最终目的是要传承优秀文化,创新、发展民族优秀文化,进而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打造为高雅的文艺艺术,丰富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学校作为培养艺术的主要阵地,它在文艺教育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来达到文艺教育的最终目的。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该院校地处民族特色鲜明的云南地区,浓郁的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为艺术学校民族文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内容较为丰富,历史较为悠久,极富传统云南民族特色,但是这些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反映当地群众集体的劳动和生产,一般都是即兴表演和演唱,缺乏艺术性和抽象性,并且在舞蹈方面缺乏对生活性舞蹈的加工和提炼。为了使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完美结合,形成独具云南特色的歌舞文化,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们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们认真研究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壮族以及藏族舞蹈,并深度挖掘这些民族舞蹈的特点,将其引入到舞蹈教学中。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一边对传统的民族舞蹈进行传承式教育,一边深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已有并单薄的舞蹈语汇进行整合和变通,进而丰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除了上述的例子外,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民族舞蹈在教学实践被广泛的引入、挖掘和应用,通过教学实践的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了传承和并将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得以展现。2.注重民族特色的《乐理与视唱》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关于民族音乐的教育,阎伯林教授说世纪型的音乐教育体制必定以传统民族的音乐为基础,并且积极融合世界上所有音乐文化的精华。他认为中国当前的音乐教育体制一定要具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局限在某一部分。要想真正的创立民族民间舞蹈和民族音乐教育体制,必须要具有一个循序渐进、集思广益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民族音乐在我国被称为“国乐”,它是一种集聚民族神韵和气质的文艺艺术,是我们国家的“民族之声”,展现着我国从古至今的审美习惯。当前的民族音乐主要指的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来经古人和今人所创造的一切经过世代流传,为人民喜闻乐见,合乎国人审美习惯的民间音乐、传统音乐以及创作音乐作品总称。当今社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中外音乐、古今音乐撞击的时代里,我们应当提出积极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将民族音乐教育落实到具体实践教学中。民族音乐是祖先们智慧、精神的结晶,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国外学者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生代对于优秀的民族音乐陌生、不感兴趣,实在令人担忧。因此,作为文艺学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乐理教师在教授《乐理与视唱》这门课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和基础概念,也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乐理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进而为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一定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带着兴趣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或者通过悦耳的视唱练习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其中的音乐律动,增强学生的音乐敏感度。此外,民族音乐往往伴随着民族舞蹈,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时附之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将舞蹈的动作技巧和民族音乐的律动相结合,让学生既学习了民族舞蹈动作,又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其教学成果十分显著,有助于学生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的学习

二、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内容较为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所以在演唱民族音乐和表演民族民间舞蹈时需要掌握其中蕴含的理论知识。而大部分音乐学院在进行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都直接将演唱的方法和表现方式教给学生,而缺乏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文艺艺术的研究、归纳和总结。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只进行形式教学,而没有将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教授给学生,学生体悟不到民族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精髓,对其理解也仅限于表面,那么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就没有真正发挥其自身价值。第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部分艺术学院在开展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基本都采用较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有时教师也会带领学生练习音乐唱法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相关动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空间,不利于音乐和舞蹈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学习和掌握。单调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可能会使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第三,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不足。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结晶,它体现着几千年来我国民族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然而,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也没有对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

三、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

通过上文可知,我国当前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加以改正,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深入拓展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教学研究。艺术学院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加大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教学研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民族文化理论研究,研究分析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归纳总结民族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民族精神,让学生不仅会唱会表演民族音乐舞蹈,更能够感知其精髓思想,进而提高民族音乐舞蹈学习。第二,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艺术院校应当充分利用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开展民族文化教学,将复杂的乐理知识和舞蹈动作通过视频、动画、图片或者音乐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实地教学,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民族音乐舞蹈可以带领学生到民族区进行考察学习,通过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来加深对民族音乐舞蹈的认识。第三,加深对民族音乐舞蹈认识。艺术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和舞蹈在我国文艺艺术中的地位,并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将承担起弘扬民族音乐舞蹈的重任。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应科学、合理规划民族音乐舞蹈教学安排,让学生感知到民族音乐舞蹈的艺术魅力,加深学生对此认识和理解。其次,学校应积极举办民族音乐和舞蹈艺术表演会,在校园内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舞蹈兴趣,进而培养其民族情怀和素养。总而言之,民族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教学改革,可以从深入拓展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教学研究、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加深对民族音乐舞蹈的认识入手,提高民族音乐教育与民间舞蹈实践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旭.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读写算杂志,2011,34(70):189~190.

[2]梁璐.浅谈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措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2):41~43.

[3]张婷.民族音乐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探究[J].艺术科技,2017,(08):318.

[4]彭洁,周芸帆.民族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9,2(28):3~33.

[5]王国俊.民族地区高等艺术学校舞蹈表演专业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研究[N].中央民族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6]彭伊丽.中央民族大学佤族舞蹈教材建设[N].中央民族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7]张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钢琴伴奏创编研究[N].东北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范文4

【关键词】音乐舞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创新能力;服务

对于一般大学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其他通识课程,其设置更多地是要求学生培养语言感知、口语交际表达和写作等能力,凸显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体现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课程目标。如今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但多是体现上述通识教学的理念,多数教材统一,可适用于多个高等院校,供多种专业学生使用。此类教材具有适用面广的特点,但缺乏针对性。因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差异性非常大,他们对大学语文学习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所以在使用时,教材内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有错位情况,因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很有可能不高,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要想改变上述局面,大学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在教材方面进行改革,要根据专业需求,编著针对性很强的教材。据笔者调研,全国音乐舞蹈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使用通用教材,只有少数音乐院校使用自编教材,其教材虽主要为文本选录,后附有论文写作指导,但其选文内容范围广,与音乐舞蹈相关的选文较少。可见,针对性很强、为音乐舞蹈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大学语文教材尚且奇缺。因此,编著一本满足音乐舞蹈专业学生需求的大学语文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但针对音乐舞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该如何定位?其课程目标是什么?如何体现?结构框架如何?选文遵循什么规则?笔者在着手编著一部《大学语文》(音乐舞蹈专业适用)教材的同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做以下思考。

一、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如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当今信息时代要求高等教学实行智慧教学,智慧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音乐舞蹈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为其专业学习服务。音乐院校大学语文智慧教学的手段暂且不予讨论,但就教学的基础教材而言也应该体现智慧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大学语文》(音乐舞蹈专业适用)教材的编写应当由在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多年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编著,此教材是专门为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编写的高等母语学习教材,应选用与音乐舞蹈艺术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材料,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为目标。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学习,音乐舞蹈专业学生需提升听、说、读、写、研、创、演的能力。听、说、读、写属于语言运用能力;“研”能够培养和升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前期阶段;“演”是行为。培养学生读、研、写、演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示。而从认知角度来讲,演、写和创是表达思想,研和读是理解、分析文本。上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或引导、或实践呢?首先教材选用的适合音乐舞蹈学生的选文本身就为听、说、读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材料,同时为学生与音乐舞蹈相关的“写”和“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其次,教材中选文之后的导读部分则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感受文本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再次,教材每篇之后的思考与练习部分是“演”和“创”能力培养的体现,此部分的设置促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唤醒学生应有的激情,积极动手实践,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实践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与音乐舞蹈专业有关的艺术创作。最后,教材标注二维码,对其扫描,可进入相应网络平台进行延伸阅读和欣赏,进一步丰富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空间和知识面,反过来又会对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刺激。这样,整个教材从内容和结构上都能体现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

二、教材结构框架

现有大学语文教材有多种框架结构,多数教材以主题为纲,还有以文学体裁(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为标准划分板块,有的以文学史时段划分,有的分为选文和应用文写作两部分等等。每一种编排框架各有侧重点,也各有优缺点。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应该考虑到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中西音乐思潮和文学思潮,音乐史和文学史往往交相辉映,难以区分,故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文本选录为中心,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文学语言材料部分,下篇为外国文学语言材料部分。在选文的编排顺序上以时间为纲,兼顾不同文体材料的选录。选择这种教材框架结构既能呈现中西方文学和音乐思潮的流变,又能展现中西文学的文体特征。教材的每一节可包括作者简介、选文、注释、解析、辅助图片、导读、课后思考与练习,以及二维码(用以拓展延伸阅读)。其中,导读和思考与练习两个部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需精心撰写,确保符合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喜欢,为其所用。导读部分为帮助学生把握选文创作背景、重点和难点,亦起到了拓展延伸学习的作用。思考与练习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本教材注重语言文字运用技能的训练,虽未单独设计写作板块,但并非忽略实用性文体的写作练习,而是采用以选文示范写作和口语表达,以导读、思考与练习带动语言运用的方式。因此本教材在每一篇选文之后,设计了适合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开放式的思考和练习,以此激发学生拓展阅读,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引领学生大胆尝试写作或与其专业相关的艺术创作。

三、选文选录规则

笔者根据在音乐舞蹈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日常教学的经验,以及对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调研,深切感受到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后,急需进一步学习与专业有关的语言文字材料。而大学语文教师可借助此类材料,在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语文素养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同时,帮助他们了解东西方的文化传统,提升其人文素养,为其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其艺术创新创作能力。所以,音乐舞蹈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适合以文本选录为主的原则。而选什么样的选文?也就是说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呢?音乐与现存语言文字材料(一部分是文学作品经典)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原始时期,诗乐舞本为一体,后来在历史演进中虽渐趋分立,但姐妹艺术之间相互结合留下了丰硕的综合艺术成果,而现存诸多文学作品亦记录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信息。若将中国诗歌发展史和中国音乐发展史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它们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如合于各地民间音乐及雅乐的《诗经》、合于南方楚声的《楚辞》、合于清商乐的汉魏六朝乐府、合于燕乐的唐代声诗与唐宋词、合于南北杂曲的元代散曲,这些无疑都是音乐和文学研究的共同对象。无独有偶,西方音乐和文学在发展中也难舍难分,相互影响。文学为音乐舞蹈艺术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音乐舞蹈不断地诠释文学:无数音乐舞蹈作品与古希腊神话、《圣经》有关,奇异的中世纪神话传说在浪漫主义音乐家创作的乐曲中再放光彩,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雨果、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为音乐舞蹈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情感模式和灵感源泉。凡此种种,为音乐舞蹈专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教材选录与音乐舞蹈相关的语言文字材料(即选文)的设想成为可能。而从古到今,这种语言材料庞杂众多,故音乐舞蹈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仅要在选文方面选择与音乐舞蹈艺术紧密相关的,或对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的语言文字材料,而且要择其中经典而收录。

四、结语

音乐舞蹈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小学  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代表,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终支撑着人类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然而文化多样性正如生物多样性一样珍贵,我们在失去多元化的文化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某些文化对于人类未来的深远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第三十一届大会上,通过了一项《文化多样性宣言》,呼吁在世界范围内,承认文化的特殊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保护文化的生存权、选择权和自由权,从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加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探索适合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形式

    1、双语教育

    语言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反映着使用者独特的思维模式,而一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刻上民族感情的烙印,将会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把科学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放在同等地位,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双语双文”教学,依据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订教学策略。如果汉语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听不懂,厌学、弃学在所难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有条件的苗族地区落潮井完小、塘桥小学、沟梁小学以及三拱桥完小等地区多采用苗语和汉语的双语文教学。由于有些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可放宽他们汉语汉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允许使用母语进行交流,使母语成为沟通的主要媒介,而不应成为学生能力展示的障碍。充分利用双语双文教学的优势,运用好语言工具,通过母语的听、说、理解来带动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同时学会运用本民族文字(拼音文字)记载民族文化历史、故事传说,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2、民间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大多以其生动的形象、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以及其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学生,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有味道。民间美术教育,既发挥了美育的育人功能,又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课题实验学校在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上,确立“小组——班级——学校”的研究方案,实施“民间采风索其源、学校整理归其类,课堂教学授其艺,作品展演扬其名”措施,其教学内容和学生习作所需材料都是本地农村随处可见?手可得的稻草、芭茅杆、泥巴、树皮、布条等。具体到美术课堂上,我们采用欣赏-感悟-探究-拓展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阿拉完小龙志先和龙林章老师执教的《美丽的黛苟黛帕》、《美丽的苗族花兜》;腊尔山希望小学龙俊甲老师执教的《我的泥娃娃》;箭道平小学姚滕伟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头饰》等老师的课例论文获得了省级部级奖励。

    3、民间音乐、舞蹈教育

    土家族苗族有语言没有文字,民间音乐、舞蹈资源及其丰富,发掘适应中小学学生的民族音乐舞蹈教育资源,进行苗族音乐、舞蹈教学是传承本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音乐课上,我们让学生与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面对面地接触,品尝民族艺术的“原汁原味”,使民族艺术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阿拉完小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邀请民间艺人本地鼓王麻官送(注:曾受到接见)来校传授苗家花鼓的击法技巧,讲解花鼓的动作分类和由来,手把手地教学生《丰收鼓》、《迎宾鼓》、《快鼓》等。改变了以往的舞蹈教学格局,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享有更为宽裕的余地,通过集中指导和分组练习、相互交流与竟技达到掌握苗家花鼓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苗家花鼓的变迁及苗家花鼓的发展与传承。三拱桥完小麻淑珍的《唱支家乡最美的歌》苗歌教学作为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观摩课,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成功编入《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乡土教材。

    4、民间体育教育

    各实验学校体育老师们收集了大量的游戏童谣,利用体育课堂、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介绍给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中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游戏,在讲解——玩乐——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巩固了游戏的玩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出了更多创新的火花,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玩法。每周两节的民族文化活动课,跳高脚马、玩竹偶、打苗拳、舞草龙等各种简便灵活的传统体育健身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目前实验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的蓬蓬勃勃,已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特色”的良好态势。用健康、向上的民族体育活动引领学生的成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拱桥小学的跳高脚马、玩竹偶、打苗拳、舞草龙民族体育活动得到了参加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民间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代表一致好评。

    5、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各实验学校通过项目实施强化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学校氛围建设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行主题文化教育。使学校团体对学生个体实施有力的文化整合,加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其特定的价值同化,进而提高文化传承力。在具体实践中,课题实验学校广泛地进行了“一面墙”——引领学生初步了解凤凰文化;“两渠道”——拓宽思路深入学习凤凰文化;“三阵地”——创设氛围主动挖掘凤凰文化;“四系列”——扎实开展真切感受凤凰文化的“文化凤凰”主题教育活动。#p#分页标题#e#

    二、创建了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

    1、资源挖掘模式

    民族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通过人的行为表现,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性的自然规范 ,最能引起人们直观感觉的文化现象, 犹如一个社会文化的“万花筒”。因此,在民族文化中蕴含着生命教育、环境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从中可以发掘出适应中小学生的丰富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如以苗族服饰、刺绣、挫花、扎纸、蜡染、织锦、编织等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以苗歌、唢呐、木叶、踏花、花鼓等进行民间音乐舞蹈教育;以高脚马、竹偶、苗拳、草龙等进行民间体育教育。

    2、有效转化模式

    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学校民族文化课程资源,这中间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应注重转化的有效性。首先是这种民族文化资源转化要对学生、社区或国家有益处;其次这种民族文化资源转化要促进学生的文化体验;最后民族文化资料的选取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并使其最恰当。具体的转化过程:(1)分析文化内涵:a主题内容b与生活生产、民俗活动的关系c文化内涵(起源、演变、传说、神话、发展)d价值取向。(2)分析其教育功能与价值:a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b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c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d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3)课程资源的转化论证:a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c考虑与课程其他内容的相关性与梯度性。

    3、课程开发模式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必须解决课程目标、内容、评价问题。

    (1)确立课程目标。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本土社会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

    (2)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首先是确立主题。主题确立应以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或社会意义的问题为主,使主题意义化、脉络化。主题应该是从生活中的关注点所萃取出来,或从地方或社区的资源与文化遗产中获得,如节日活动或地方民俗活动等。其次是规划主题。围绕主题规划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知识,形成次级概念,并围绕次级概念架构更次一级的概念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如“苗族节日文化”这一主题网络:次级概念包括活动、由来与历史、类型、功能与价值 ,而次级概念中的“活动”又包含有活动方式、场域、时间等 ,活动方式中又包含有民间歌舞、礼仪等;另外次级概念中的“功能与价值”又包含有信仰、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化、旅游等。

    (3)民族文化课程评价。民族文化课程的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a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编写的教内容,或者根据教材扩展的内容。b课程有一定的综合性。c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必要的室外活动或提供相关的影像资料,请民间艺人进课堂。)

    4、教学设计模式

    我们常说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其实,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学习和继承最好的渠道也是通过课堂教学。地方文化资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它有几点较强的特殊性:1.综合性较强2.有实地考察活动3.有实物4.特别的技能5.民间艺人进课堂。因此,民族文化课堂教学首先要注意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者设计分析;其次重视对教学目标、策略、方式、媒体、信息选择;最后还要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修改。

    5、多元评价模式

    中小学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对民间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因此评价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评价对象全体化。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学校教育既不是针对民族文化学科专业教育,也不是少数人的特长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础教育特点着眼,让每一个孩子都以成功者的心态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基于此,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评价重视受教育者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参与的程度及兴趣,进行全体性评价。

    (2)评价内容全程化。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新课程理念,制定过程参与评价(自评与互评、激励性评语评价、家长评价)、综合实践、课题档案袋评价、成果展示(调查报告、小论文、探究有感、小制作、文体表演等)、学期总评。总之,以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为理论依据,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学期总评建议采用等级制评价,给予“优秀”、“合格”等级,不给“不合格”等级。

    (3)评价方式多样化。可通过口试、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活动情况记录等方式进行,尽量少用笔试。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热爱乡土民族文化的情感以及学习的自主性。

    湘西凤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整合了学校课程资源,建构了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促进了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探索了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形成了课题研究的教学特色,为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验,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谢丽芳.“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试验报告[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李毅夫.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M].中国教育学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龙文玉.民族教育改革初探[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陈红涛.中国民族教育模式研究[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音乐舞蹈论文范文6

关键词:徽州民间舞蹈;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当前,各高校注重产教一体化,课堂教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亦需跟随时代的进程,民间舞蹈教材内容的丰富值得循序渐进的探索。[1]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运用及价值研究独具传承特色,针对黄山学院艺术学院现有的音乐学舞蹈专业需要开设的《徽州本土舞蹈》课程,应着眼课程建设并结合实践教学深入研究,放眼当前民间舞蹈进高校的社会背景,进一步考察本土舞蹈和高校舞蹈课程建设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应用,系统规范地将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将会产生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徽州民间舞蹈概述与现状

来源于生活的徽州民间舞蹈共有30余项,舞蹈蕴含了多种文化元素,它用艺术表演手法将生产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加以转化,既体现了人们歌颂真善美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人们追求平安、和谐、欢乐、祥和的愿望,折射了古徽州人对文化生活的精神追求。田野调查中笔者以安徽黄山市为辐射点,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分析舞者的形态与心态,将徽州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进行收集与梳理,将其分为生活劳动舞蹈、岁时节令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礼仪习俗舞蹈等。其中渗透驱鬼逐疫人文理念的祭仪祁门傩舞、融合宗教民俗意识的游太阳、独特漫长发展历史及信仰风格的跳钟尴主要分布在黄山市的歙县、徽州区、休宁县等境内;具有规范性的采茶扑蝶舞、渔翁戏蚌等取材于日常生活故事,体现生活情趣的传统时节、神酬祭祀节日期间开展民间舞蹈和舞龙、舞狮等生活习俗舞蹈遍布全市,其中较有发展历史的祁门傩舞、采茶扑蝶舞、得胜鼓等徽州民间舞蹈演出频率较高。但近年来,一些民间舞蹈为满足旅游市场需要陆续被复活,但渐渐远离其初始目的,演变成一种热闹的娱乐活动。祁门傩舞、采茶扑蝶舞、跳钟馗、麒麟舞、稚山凤舞等徽州民间舞蹈有传承人,游太阳、打莲湘等徽州民间舞蹈传承人已经缺失,面临濒危。在全国高校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中,徽州民间舞蹈课程也未纳入教学计划。

二、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课堂的理论运用及价值研究

(一)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理论建设运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活态非遗保护与建设,各民族舞蹈保护与传承已经纳入到当地文化建设中,学术界对多民俗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较多,经过国内学术专著信息检索,自1977年开始,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学术研究期刊论文共四百余篇,在该领域中关于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课堂的学术文章却不足三十篇,关于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课堂的学术文章更是寥寥无几,学术界对颇具地域特色的徽州民俗舞蹈关注较少,不利于研读价值较高的徽州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如黄山市祁门县的《祁门傩舞》、《采茶扑蝶舞》、黄山市屯溪区的《黎阳仗鼓》、黄山市休宁县的《徽州板凳龙》、黄山市徽州区的《跳钟馗》、《得胜鼓》等虽已被录入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学术专著中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现有的状态不利于徽州民俗民间舞蹈的活态传承。[2]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模式建设理念的实施必须先从徽州民间舞蹈的文化发展、历史脉络研究进行,并对徽州民间舞蹈进入高校教学的发展前景提出论证。其次确立和完善徽州民间舞蹈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使徽州民间舞蹈教学理论系统化。最后,需要通过徽州民间舞蹈的舞蹈元素形态、动作提炼、组合创新重组构思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论建设研究。

(二)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文化价值

1942年,主席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提出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此后直至90年代初,舞蹈界便兴起了关于民俗舞蹈的采风、挖掘和整理。《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的作者潘志涛老师阐述了如何科学性地将“藏汉蒙维朝”五大民族的舞蹈体系融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作者罗雄岩老师提出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动态切入法”,五大民族的舞蹈体系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更加成熟,并不断融入新的少数民族民间舞种,如:苗族的“芦笙舞”、“鼓舞”和“古瓢舞”;瑶族的“大长鼓舞”、“师公舞”、“陶鼓舞”;羌族的“巫舞”、“跳皮鼓”等。[3]各个蕴含着民族气息的民族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课堂,都以一种以情动人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被纳入,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域风格特点。通过采风调研,剖析徽州民间舞蹈文化特征和地域风格特点,其舞蹈民族特征与地方特征明显,如黟县的《稻骧龙》、歙县的《十绣鞋》、祁门县的《游太阳》等舞蹈形态里面的舞姿动作短语能够激励集体意志,促进民族团结,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徽州艺术特性。[4]可见,开设徽州民间舞蹈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爱好和民族性审美取向,更有利于理解徽州民俗文化时代性与变异性的发展精髓,将徽州舞蹈与高校课堂紧密结合,在新时代文化背景的需求下,将徽州民间舞蹈多样式融入课堂,让学生感知徽州文化特色并融入人物角色情感,将徽州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传播并发扬光大。

(三)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理论价值

高校是一个规范系统化、具有教学计划性及目的性的教育场所,高校舞蹈课堂优质的教学内容是培养舞蹈人才的重要保障,而加工、整理并提炼“优质基因”后的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是进行徽州民间文化教育传承的一种重要途径及场所。[5]纵观歌、舞、乐为一体的徽州民间舞蹈表演共性,其呈现形式真正的魅力不仅表现在舞蹈肢体动作和技巧展现层面,更是精神信仰与心理文化的传递与延续,在完成一个舞蹈组合前需要思考怎样才能抓住神态精髓,提前了解需要表演的是谁,驾驭人物表演时的灵性需要有一定的感悟性,这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提升表现力,使学生对徽州民间舞蹈有最直观的感知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徽州民间舞蹈学习的喜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实现徽州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6]教学型的徽州民间舞蹈不离多元化民族之“根”,不仅传递着健康的文化基因,实现学生审美及舞感的整体水平提升,而且还可以起到补充和完善民间舞蹈教材的作用。另一方面,徽州民俗舞蹈的学术研究多于教学研究,造成徽州民间舞蹈这一重要资源未能在高校舞蹈课堂教育中得到传播。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立足于弘扬徽文化民间舞蹈的教育研究,不仅可以客观地保护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还可以优化徽州舞蹈生态艺术价值,因此高校在徽州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实践运用及价值研究

(一)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在20世纪60年代,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扎根少数民族农村,收集民间舞蹈并提炼舞蹈要素,使其从原生态走上学院派。目前黄山学院音乐学舞蹈专业依托地域位置,使徽州原生型舞蹈与黄山市舞台型剧目之间紧密相连,黄山市每年举办的多场对外交流活动———古徽州民俗节、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赣浙皖三省文化交流节等创编了一些大型的徽州舞剧和舞目如:《徽州风雅》、《徽韵》、宏村《阿菊》、《祁门傩舞》等,这些大型音乐舞蹈类节目的成功举办,塑造了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体现出黄山市自身旅游文化特色和旅游服务优势,提升了城市的公众关注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黄山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教研室,教师具备一定的采集、创编、教学能力,具备教学的优势资源,能胜任徽州民间舞蹈教学工作。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演出,近五年内教师编排、学生表演的此类大型歌舞演出共二十余场,参加国家、省级比赛获奖如下:群舞作品《徽班花旦》获安徽省教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可爱的安徽”地方音乐作品赏析会舞蹈类三等奖。伴舞作品《小石桥》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安徽省一等奖。舞蹈剧目《云海清泉奇黄山》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安徽省二等奖。改编的徽州民间舞蹈《木坑竹海》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安徽省三等奖等,故可将民间采风的田野学习方式通过提炼素材归纳总结,有机转化、有效衔接,并以高水平、高规格有效地融入高校舞蹈课堂,实现了徽州民间舞蹈的艺术传播。

(二)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实践价值

徽州民俗舞蹈和劳动密切相关,动作幅度较大、语汇较夸张,所以丰富的舞蹈语汇可以满足学生健身训练价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学生的心肺系统功能。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除了其本身的学科专业性发展要求外,还应立足于徽州民间舞蹈文化历史特征、动律风格特点和舞蹈教育学实践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制定相应的徽州各区域民间舞蹈教材,针对教、编、研、演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制定课时比例。其施教者、受教者、校本教材建设、课程内容扩展、课时量、教学重点与难点等方面做一详细、系统地论述,特别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可遵循徽州民族审美与情感,从传承人表演性、舞蹈的历史发展风格性、不同发展流派训练性、地域表现内容不同性、教育传承途径等人文背景知识中展开。在技法课程中,选择可舞性舞蹈动作语汇套路进行科学性地把握和伴奏歌曲的曲式分析、舞蹈风格强化的二次创新编创上做重点专项的传播,在保留徽州民间舞蹈原生形态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改编为系统性的有舞蹈理论、动作特点、地域风格特征的徽州民间舞蹈。通过元素教学法实践论证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训练价值与意义,展开对徽州民间舞蹈科学而又系统地实践探索研究。

(三)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有效运用途径

实现高校推动徽州民间舞蹈文化建设并融入校园,需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角度探讨徽州民间舞蹈文化艺术的保护,挖掘其思想精髓内涵,以此作为推动效力在高校进行专业、系统的舞蹈教学。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传承方式,可利用市场化运作,通过校企合作共建项目使徽州本土舞蹈课程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得以有效地推广。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目前黄山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已经实现与多所中小学校、演艺类企业合作,徽州民间舞蹈作为音乐专业教学的一项本土课程内容,可以高效地提高大学生徽州民间音乐演唱、民间舞蹈表演的综合素质,通过校企结合,又可以推进徽州民间舞蹈舞台化传播并打造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比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将优秀的具有徽州本土音乐舞蹈特色的教学成果通过竞赛予以展示、锤炼和传播。

四、结语

针对徽州本土舞蹈中的民间舞蹈内容,结合徽州地域历史地理情况,分析其地域文化特色。结合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开辟地域文化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新的传承模式,建设一批徽州本土舞蹈的特色课程并建立和完善一套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全方位开放、满足大、中、小型徽州民间舞蹈舞台实践演出教学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合理地开发新的徽州舞蹈教学资源,拓宽多元文化教学内容,提炼徽州民间舞蹈精髓,探索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创新改革,选取提炼后的徽州民间舞蹈系统规范地进入高校舞蹈课堂,才能科学地保护和发展徽州民间舞蹈。

参考文献:

[1]张银行,郭志禹,邱瑞?等.闽、台地区“宋江阵”的比较研究———以福建闽南和台湾南部地区为例[J].体育科学,2014,(7):41-48.

[2]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8.

[3]蓝芝同.当代传播视野下广西瑶族传统节日的“非遗”内涵与保护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2):14-20.

[4]黄秀.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探析———以江西赣县白鹭村为例[J].老区建设,2018,(18):77-80.

[5]曹志.略论徽商、徽文化及其时代意义[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40-43.

[6]陈瑞.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22-28.

音乐舞蹈论文范文7

关键词:音乐文献学;花儿歌种;发展趋势

“文献”一词最早的提出者是生活于2500多年前的孔子。他对学生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是现存资料关于“文献”一词的最早记载,也是孔子感慨文献不足而无法深入去考证夏商之礼。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是如此,缺少文献的支撑使很多领域的研究都处于滞后甚至空白状态,文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音乐文献学在音乐领域的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音乐文献学也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文献学是通过对音乐文献的研究,揭示音乐形态变化、社会流传和发展规律,并为音乐文献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的一门较新的学科。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需求,音乐文献学本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产生于明代的花儿作为广泛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音乐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于花儿的研究近年也越来越得到学界专家的重视。

一、1979年—1989年花儿研究发展趋势

从1979年1月1日到1989年12月31日,检索到有关花儿研究内容的文章共113篇,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的比例差异明显,以普通刊物为主。(一)文章研究的对象花儿音乐分析、花儿演唱、创作的花儿剧、花儿音乐民俗文化、不同地域花儿的相互关系、花儿的历史形成以及花儿音乐审美等方面。(二)文章的叙述内容从民俗学的角度对花儿、花儿会的民间传说、口头故事等进行介绍;从文学的角度对花儿歌词的语法、方言、词式结构等进行分析。(三)文章作者的学术身份1.花儿演唱名家有朱仲禄、苏平等,他们对花儿音乐的类别、音乐表现和演唱技艺等进行了介绍。2.高校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的学者有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柯杨。他在1980年与雪犁合编《花儿选集》;在1981年香港的《文丛》第3期发表了《西北高原的一颗明珠——甘肃莲花山花儿漫记》,把花儿音乐介绍到了海外。此外,还有郗慧民、屈文焜、卜锡文、魏泉鸣等学者。3.专业音乐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于1987年在《中国音乐学》发表《甘肃、青海花儿会采访报告》一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花儿音乐的形态从音乐材料的分析到其历史成因和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一时期总的来说,对花儿的研究还是以文学性研究为主,对花儿的曲令音调的研究较少。

二、1990年—2000年花儿研究发展趋势

从1990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这十年内发表的花儿研究文章为106篇,这一时期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核心期刊中有关花儿的研究比上一时期明显提升。1.民俗学、文学角度的研究,从介绍、描述型发展到较深层次的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系统研究。如柯杨于1997年发表在《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期的《花儿会——甘肃民间诗与歌的狂欢》一文。2.研究视角有所拓展。如杜亚雄1997在《民间文学论坛》发表的《“洮岷花儿”与生殖崇拜》已经涉及社会学方面的问题。3.文章研究涉及的内容与前一个十年大致相同,但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调整,花儿研究中音乐旋律分析比例有所增多,逐步由文学性研究向音乐性研究倾斜。

三、2001年—2011年花儿研究发展趋势

从200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检索到有关花儿研究内容的文章共448篇,总量激增,从中国知识期刊网1979—2018年期间研究花儿文章,总体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不仅如此,核心期刊中花儿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也足以表现出这一时期花儿的理论研究越来越被学界所重视。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音乐在这一时期也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喜爱,学界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花儿研究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随着国家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音乐文献学视野下的花儿研究探析◎常虹薛松梅展,花儿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撰写花儿研究内容的文章数量达到了一个高峰。花儿会和花儿民歌比赛的内容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者的关注,同时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出现了有关花儿非物质文化与“非遗”保护方面研究的文章,非遗和花儿联系在一起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另外,随着国家对硕士和博士学位建设的加强,对硕士、博士招生量的不断加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传统音乐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硕博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宽,更多硕博学生开始将中国的民族音乐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因此,一些硕博层次的研究生开始将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确定为“花儿”,这一时期可以检索到以研究花儿为主题的博硕论文共37篇。其中,2002年由福建师范大学的张君仁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花儿王朱仲禄》,是首篇从音乐人类学的视野对花儿演唱家的音乐学研究,该论文一直到今天为止都是音乐人类学中重要的参考文献,论文中的研究方法到现在为止也是音乐人类学研究方法中国化中的重要形成依据,该论文更是将花儿研究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此外,还有2005年西北师范大学的程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2006年西北民族大学戚晓萍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茶园“花儿”歌手研究》等,都拓展了花儿研究的领域。

音乐舞蹈论文范文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正是艺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艺术学科的本体发展,如何在给定的学制内培养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是目前各艺术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此,高等艺术教育应从课程结构、教学理念、考核机制等方面作出重大变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强调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多种人才成长模式,使专业不同、志趣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成长之路。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以及评价的方式不尽相同,势必形成不同的培养模式。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施在一所高校同时出现是理所当然且十分必要的。比如,美术类专业可以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和导师工作室制培养方式,根据工作室风格设置特色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创新意识、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积极探索美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类专业尝试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战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索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画专业将书画教学统一互进,以中国画为主,书法、设计为辅进行宽口径教学,通过“修为、作文、习艺”综合协调发展,探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音乐类专业以学术交流为手段,以艺术实践为检验,突出技能训练、理论提高、本土音乐融入,探索音乐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舞蹈类专业将重大演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艺术实践载体,结合舞蹈专业特色和现代市场需求,进行舞蹈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优化以重实践、强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课程结构突出综合化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最基本单元,设置什么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教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程与学科发展、培养目标、学生发展的关系,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综合化。在课程结构上,以课程模块的形式构建课程群。   如设置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素质拓展通识课程、专业知识性课程等,将学科课程、实践性课程、科研创作课程紧密结合,保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设置高度融合,使学生在知识、素质、技能、创新实践等层面都得到系统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艺术理论素养、艺术创作水平、艺术创作能力技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程体系上,应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开设数量足、水平高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职业发展需要。在课程质量上,既应重视单门课程的质量,也应关照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发挥课程整体质量。学校应分层次抓好课程建设工作,以此带动课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凸显素质与能力   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以“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为主导,遵循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多元、结构互补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一是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从总体上提升课程内容的质量。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以素质拓展为指导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整体质量。公共选修课既有通识性课程,也有能力训练课程,还可开设一些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训练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例如,可要求音乐舞蹈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美术类课程、美术设计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音乐类课程,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二是突出实践性课程内容,融人民族艺术资源。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学分,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实训课时、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明确要求。还可将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融入教学,为学生积淀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及富足的创作素材,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舞蹈类专业可尝试“取材于民间、应用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的课程开发思路,将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创作表演,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课程内容突出重点、体现精讲多练。在总学分、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每节课的上课时间,例如,可将每课时50分钟调整为每课时40分钟,变更教学工作作息时间表,每天可净腾出1~2个课时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这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从事科研创作、社会实践提供宽裕的时间。   三、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之根在实践”H1。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多种实践活动的相互融通与相互促进,以创新为导向,形成教学体系。   (一)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1.依托课堂,加强课内实践。积极探索研究性实践教学,创新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及参与式教学,构建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教学模块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利用多维的活动形式,拓展课外实践。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全国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为契机,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承接的大型社会工程项目以及直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艺术实践项目,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开幕式、“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旅游品设计、会展设计”等,为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高更广的舞台。#p#分页标题#e#   3.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高效运作的关键,没有平台的支撑,再好的内容、方法、设计也只能流于形式。艺术高校首先应优化校内实践基地,根据音乐、美术、设计、舞蹈、影视等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建设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中心,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应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可与工厂、企业、演出团体、公司、媒体、风景区等单位紧密联系,形成布局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走学校安排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之路。   (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四年本科教育,应当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向社会,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在完成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同时,可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活动内容提升到课程层面,把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主题实践、艺术考察、教育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纳入培养计划,融入各教学环节。这对推进实践教学实施是极其有效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课的安排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激励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参与度、效果等方面制定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期检查,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的终结考核,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考核,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的总结与表彰,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四、践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环节考核机制毕业环节是以强调综合能力考察为基础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环节的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应改革毕业环节考核机制,以专业为基点建立一套毕业环节考核方式并严格实施。   (一)选定适宜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环节形式   我国学位条例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环节形式是多样的,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显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论文形式来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形式来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改变千篇一律按照普通人文学科的毕业论文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合的一种或几种形式,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毕业环节方案。例如,侧重理论类的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论文形式;侧重设计类的艺术设计、广告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设计形式;侧重创作表演类的绘画、舞蹈、影视表演等专业可采取毕业展演形式。   (二)严格践行毕业环节考核机制   首先,强化开题报告工作。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毕业展演,都应做好开题报告工作。应根据本专业毕业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拟定工作方案,在二级院系范围内组织召开毕业环节开题报告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开题:学生阐述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审核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一审核小组讨论审核提出意见。其次,重视答辩评分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一直都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键是要积极探索如何成功开展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评分工作。   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会场可设在作品展览厅、音乐厅等,与作品的展示同步,要求学生从创作主题、作品分析、创作成效、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作品陈述,接着是问答环节,最后由评分组老师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综述、作品质量与水平、答辩情况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五、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可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构建一个含“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实践学分”、“管理实践学分”四个板块的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评机制,设立一个大学生创新活动资助项目专项资金,建设一支大学生创新活动导师专业辅导团队,搭建一个校内外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将科研创作、专业竞赛、行业服务、社团活动等引进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此外,还可将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评价机制与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改革结合,把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高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创新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当然,种种路径的实施还有赖于教师的能动性发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本,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切实实行弹性学制,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试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全程管理,重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度的评价,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与条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