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微空间设计分析

酒店微空间设计分析

摘要:酒店微空间设计是以消费主体需求为核心,以市场消费观念创新为导向,使酒店空间的设计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物质功能需求与身心体验需求的结合、酒店从硬件设备设施的精细化设计转向品牌战略及持续发展策略的软件设计、从空间外部表征的细化转向酒店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定位。本文阐述了酒店微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呈现形式、社会特性,明确其设计内容及实现途径,探究并总结目前酒店微空间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前瞻愿景及社会价值。

关键词:酒店设计;微空间;文化建构;设计方法

一、酒店微空间设计概念

酒店“微空间”,是空间存在的一种形态与方式,是基于酒店环境空间,相对于酒店建筑空间的一种空间量化的限定,既包括可量化的“实体”部分如细部、构造、产品、材质、灯光、色彩、机电、信息及智能化系统等因素,又包括不可量化的“虚体”部分如空间的心理情感、空间的精神文化、空间的身心体验、酒店服务方式、品牌文化等。这是酒店空间组成的关系要素、构成介质和思想载体。

二、酒店微空间设计的要素及内容

酒店微空间设计的要素和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受众需求的精微性;(2)物态环境的系统性;(3)情态体验的和谐性;(4)意境追求的创新性;(5)愿境实现的持续性。

1.受众需求的精微性

酒店微空间设计离不开以人为主体的三个层面的设计要求:(1)人的物质功能需求;(2)人文及精神的需求;(3)创新生活观念的需求。酒店微空间设计始终是以“人”为核心主体的空间建构、形态优化、科技创新的综合系统设计。“人”既是空间的使用者又是空间价值的创造者,因此酒店的微空间设计必须以满足受众的精细化需求为出发点,解决人与空间、人与物、人与细部的细微需求、物理需求、情感需求。

2.物态环境的系统性

物态环境是指酒店空间自身本体及酒店空间存在的客体环境,空间物质载体及构成形态、设施、设备、材质、细部构成组成酒店空间物质条件及硬件系统,且包括酒店本体与客体世界的存在状态与关系。因此,酒店微空间设计离不开物质、物理、物态系统的建构及优化,离不开环境的地域性、独特性、关联性的因素与影响。具体来说,酒店微空间设计的物态环境系统性内容包括:(1)酒店本体空间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诸要素的宏观关联性;(2)酒店各空间区域系统、设备系统、物料系统、产品系统的关联性;(3)酒店空间的细部与构造、光与色彩、材质与肌理、情感与形态等微观元素的设计。

3.情态体验的和谐性

情态指空间的情感和情节。在酒店微空间设计中,必须关注人与空间的故事情节,体验秩序、节奏、情绪,追求空间物态、情态、使用状态的高度统一,从而实现人的活动状态、物态、情态的共鸣与和谐。情态体验的和谐性内容包括三方面:(1)酒店物态环境创设的舒适性与人性化设计的适宜性;(2)空间主体受众的情感体验与物态环境主题文化的协同性;(3)空间物态环境情感导向与主体受众主观能动创造性的统一。

4.意境追求的创新性

酒店意境是指酒店空间设计的文化思想意念、人文环境追求,是指酒店微空间设计的人文精神、主题灵魂、艺术氛围的总体追求,体现的是酒店设计的独特性、差异性、原创性的物化追求,给受众独一无二的身心感受和体验。空间意境追求的创新性必须以酒店空间的经营和发展策略为依据,避免“假”、“大”、“空”的立意。应从酒店自身的客观条件及时代导向出发,进行充分的社会及市场调研,通过论证提炼出符合酒店自身特征的设计元素,打造受众喜闻乐见、地域特色鲜明、主题思想富有内涵的空间环境,因此“精”、“特”、“新”将成为酒店微空间设计意境追求的主流方向。

5.愿境实现的持续性

酒店空间愿境是设计预期目标、设计价值体系的创造与实现,体现设计的核心价值观、现实观、社会观、发展观。愿境的确立是设计的原点和归属点,是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空间元素的限定,受到环境、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到酒店经营管理及市场发展战略。酒店微空间设计是实现酒店愿境目标的手段及途径,也是实现酒店空间价值的方式。实现愿境目标,不仅要关注酒店空间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更要关注酒店的品牌发展、战略价值、生态价值,更要考虑信息化环境下酒店空间竞争所需的资源整合、资源优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价值。

三、酒店微空间的设计文化内涵及社会特性

1.酒店微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

微空间是空间物质与精神因素共存的一种状态。因此,酒店微空间设计要处理整体系统与局部系统的关系,全局与个别的关系。“细部感觉往往是审美选择的基本活动和复杂的评论反映过程的基础。”[1]酒店空间形态细节的设计有两层文化内涵:一是“有效”,细部要符合空间场景的主题情节,反映主题概念与彰显空间特色;二是“生动”,细部要精心雕琢,有独创性和适宜性。因此,细部感觉往往是审美选择的基本活动和复杂的评论反映过程的“基础”。而细部设计(包括深邃的思考)增添了空间的审美情趣,增加审美参与的可能性,增强酒店空间的体验性,从而让主题与概念根植于感受之中[2]。所以在酒店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始终坚持“可变性、创新性、发展性”的设计原则,为酒店功能持续发展与文化内涵塑造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提升酒店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

2.酒店微空间设计的社会特性

(1)功能细微性

空间功能的细微性是微空间的主要设计特性之一,路易斯•康曾说过:“细部是空间设计的开始。”酒店微空间的设计离不开以“人”的需求及人的行为活动为主体的空间载体,空间细节的构成元素体现了空间的建构逻辑及意义。随着酒店市场日新月异的更迭与变化,酒店空间的精细化、细微化的设计特性已成为新型酒店经营定位与品牌文化建构的重要元素。功能的细微性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空间功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②空间功能的个性化和精细化设计;③受众使用效能的创新性。功能细微性的设计与研究是酒店微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其对酒店的市场战略、经营管理、品牌传播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视觉艺术性

微空间设计的视觉艺术性是指空间物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鲜明审美特征、新颖审美情趣及酒店主题文化意境的构成载体和形态语言。具体表现为空间界面的形式美、陈设艺术的情境美、细节的构造美、空间文化内涵的意境美。空间界面的设计一方面具有空间分割、组合、界定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是塑造空间文化的形态语言。空间界面的体量、比例、尺度、材质、肌理、形式、风格都直接影响空间的使用功能及空间的艺术氛围营造及追求。产品及艺术陈设的运用和补充使空间艺术得以深化及再创造,丰富空间审美意趣,强化空间主题特色,充实空间细节文化内涵。空间意境追求是“人”、“物”、“空间”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升华,是微空间设计元素从量变到质变的创造过程,是空间设计中“微”设计内核能量聚集所产生的视觉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空间感觉及受众身心和情感体验的艺术展现。

(3)空间导向性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VI)是酒店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酒店“DNA”的特征符号及文化载体,呈现的是酒店品牌的文化观、价值观、人文精神。空间导向性设计是酒店微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与细部特征,在空间设计中有四原则:①空间的导向系统设计必须形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深入浅出,使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②空间导向性的设计是酒店空间设计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象征性。③微空间导向性的设计必须遵循微观细节和宏观系统相结合的原则。在酒店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既要把导向性设计元素和特征巧妙运用在空间细节与构造中,体现导向性设计的细节美、方向美、情趣美、体验美,又要实现空间导向性的整体美、系统美、关联美、持续美。④空间导向性设计必须从空间构建的需求及限定出发,以人为本,综合思考人的“五感”即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使空间导向性设计既有功能的导向性、识别性,又有空间体验的趣味性、艺术性,以及内涵的延展性、认同性。

(4)设备储存隐秘性

在酒店微空间设计中,设备储存隐秘性设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设备储存的隐秘性与科学性、合理性及实用性相结合。酒店空间的设备包括设备系统、暖通设备、电器设备、智能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物料及产品系统。因此,设备储存的隐秘性必须有利于酒店空间的管理和运营,充分体现隐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设备使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达到隐秘的美观性与功能的实用性有机统一。②设备储存隐秘性必须体现空间界面形态美与设备储存和使用的功能美相结合。由于酒店设备使用周期相对较长,使用的频率较高,因此在对设备储存隐秘性的设计中必须考虑隐秘系统构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细部与材质的耐用性和可变性。③设备储存隐秘性设计必须体现安全性与隐蔽性相结合。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是微空间隐秘性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酒店空间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因此,酒店设备隐秘性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设备使用要求,同时达到科学、合理的隐蔽设计效果,提高酒店设备的使用效能,为酒店的经营服务。

(5)光环境舒适性

在酒店微空间设计中,光环境舒适度的设计日益受到设计师及使用方的重视,光环境的舒适性设计包括四个方面内容:①空间自然采光与空间功能区域形态塑造有机结合,使光元素成为空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人工照明系统设计与空间使用功能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之成为提升空间及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③光环境的舒适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光影的形式多样,或是虚幻的、清晰的,或是瞬时的、永恒的,或是具象的、抽象的[3]。在酒店微空间设计中,光与色的结合、光与材质的结合、光与肌理的结合、光与空间尺度的结合、光与文化主题的结合,使空间的灵魂与情绪产生变化。正如理查德•耶所说,“光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一直不断地全神贯注地去追求的”。无论你对光线了解多少,它总会带给你惊喜,在视觉上时常无法预测。④光环境的舒适性设计要符合酒店空间生态、环保、节能的使用要求,酒店微空间的光环境要考虑自然与生态要素,考虑使用主体“人”的生理及心理要素,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避免造成“光污染”,避免降低环境及酒店空间对光的利用价值及空间使用质量。

(6)空间情感体验性

马斯洛认为,体验是体验主体“人”与体验客体“存在世界”(对象、环境、自我)之间同一性关系的瞬间生成及其存在价值的终极境界[4]。酒店空间的设计是酒店空间物景、情境、意境追求的总体过程。空间情感体验性是酒店空间设计的经营理念、文化内涵,受众的情感需求与设计师所创造的空间情境间的情感共鸣,是物化结果的升华与文化意境的追求。空间情感的体验性设计既要从受众的物质需求出发规划空间、塑造空间,又要从受众的情感与精神需求出发创造空间的情境,使受众从空间行为的参与过程中得到情感共鸣与升华。

(7)文化主题归属性

文化元素是酒店主题文化的象征符号,是体现一个酒店独有的经营理念、文化观念、价值标准、服务方式的载体,具有鲜明的识别性、艺术性、思想性。具体包括空间界面形态符号和细节构成元素、空间装置、陈设艺术语言、“VI”系统的象征符号、产品及物料文化元素的运用等,都是酒店微空间文化元素归属性的设计与创造。文化主题归属性设计是酒店微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文化元素的提炼与运用直接影响受众对酒店空间文化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性。因此,在酒店文化元素的建构和运用中应遵循“尽广大、至精微”的美学观念,贯穿于酒店设计的细节中。例如:界面的局部造型、金属栏杆的细部、大门的拉手、公共空间艺术吊灯的形态、导向系统的符号,皆是酒店微空间设计文化元素的载体与表征元素。能够让受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到空间文化元素的亲切性、趣味性、艺术性,增强空间艺术氛围的感染力,提升酒店文化内涵和品牌传播力。

四、酒店微空间设计的实现途径

酒店微空间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逻辑建构过程,主要体现为九个阶段:①设计前准备阶段;②设计信息优化与整理阶段;③设计论证阶段;④设计定位阶段;⑤设计的概念与方案阶段;⑥设计的深化及优化阶段;⑦设计的执行阶段;⑧设计的竣工、验收阶段;⑨设计信息反馈阶段。酒店微空间设计的过程始终以“人”为核心,以“人”的行为及活动组织建构空间深化、优化、细化、量化,使空间具备更强的效能性、科学性、创新性,满足酒店长期发展的需求。在酒店的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四个方面原则:①酒店微空间设计关注人与空间、受众的情感诉求和共鸣。②酒店微空间设计离不开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及运用,使酒店空间设计从传统服务型向绿色生态设计、科技型转变,从而引领酒店设计的进步和发展。③酒店微空间设计研究更加关注空间材料、细部、构造、形态构成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空间微环境质量的影响。④酒店微空间设计既要从酒店相关配套硬件系统入手,更要与空间的“软件”系统有机结合,深究并解决空间与品牌文化、细部与服务效能、光环境与受众心理诉求、空间形态与主题思想及地域文化、创新观念与酒店经营方式的转变等问题。从而提升酒店综合竞争力,为酒店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五、结语

酒店空间既是人们生活消费的场所,也是社会发展状态的缩影,它体现了人们的社会观、人文观、生活观、价值观、发展观。因此,研究酒店微空间设计就是研究使用主体人的社会状态、生活状态、消费状态、存在状态。酒店微空间设计的研究要着眼未来酒店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市场发展为导向,随社会动态而转变设计观、文化观、发展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数字经济的发展,酒店微空间设计的课题研究必会对未来酒店设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总之,酒店微空间设计的探索与研究是酒店设计发展的要求,更是推动设计文化创新理念、新经济消费文化转变的原动力,对酒店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清水建设设计本部.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5:清水建设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7.

[2]陆邵明.教学札记探寻隐藏着的规律[TU].建筑学报,2007(1):26-30.

[3]鲁桂伶,喻仲文.光影在灯光装置艺术中的运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9(6):7.

[4]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作者:林建飞 单位:广东省美术设计装修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