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设计中传统图形元素的传承

图形创意设计中传统图形元素的传承

摘要:地方传统文化与图形创意的结合具有巨大的价值,在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这一内容也是非常具有可行性和使用前景的。图形创意设计对地方传统图形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可通过多种途径:对传统题材进行提炼净化,想象再造;将传统元素打散后转换,突破常规,无中求有;打破传统图形对空间的制约,适形造型;将几种看似不相关的事物用一种内在的文化含义进行异物同构,共生造型;矛盾空间,共享造型。这些途径可在对太仓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中运用于课堂教学训练。

关键词:传统文化;图形创意;创新;途径

在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中,丰富大胆的想象、鲜明的设计风格和大胆新奇的设计方案一直是很多设计师追求的设计思路。甚至很多设计师一直倾向于从国外的设计作品中寻找和发现设计灵感。事实上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悠久历史传统以及灿烂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思想结晶。将现代设计根植于传统文化中,使得这类优秀题材在现代设计中加以体现是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不可规避的一个话题。在图形创意课程教学中,笔者以所在的太仓地区为例,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图形创意设计的教学。在课程教学的前期,可以先从带领学生参观太仓博物馆、地方名人馆和美术馆开始,通过这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太仓地区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参观的过程中选择几个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对该主题作品在造型语言、历史风貌背后隐藏的艺术风格、风俗人情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本地区传统文化探索的浓厚兴趣,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后续的设计中,学生就会自觉地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图形设计潜意识地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表现传统文化风貌的现代图形创意作品。地方传统文化与图形创意的结合其价值是巨大的,在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这一内容也是非常具有可行性和使用前景的。将地方传统文化介入到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中来,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传统图形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为图形创意教学拓展教学思路,开辟新的设计途径。那么如何将地方的传统图形引入到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中,有哪些有效的途径可以实现两者的结合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炼净化,想象再造

传统要想延续,就是依靠传承与创新,需要对传统题材进行提炼净化,以现代手法进行想象再造,进而达到变革与创新的目的。提炼净化就是对传统图形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可继承的元素;想象再造是对原始图形的创新性突破,增加新颖的元素。简单来说,原有的传统图形在变化之前都需要一个剔繁从简、净化提炼的过程。提炼净化既需要大胆地删除繁琐的多余部分,又需要巧妙地提取精华部分;而想象再造则是对已提炼的元素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改造的过程,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取舍后重新加以拓展。我们可以将原图形中蕴含的文化因子与象征内涵进行全新的联想及置换,创造出新形式、新形象。课堂教学训练方法:提炼净化,想象再造。这一方法在传统图形向现代图形的变化过程中运用得十分广泛,中国传统图形经历几千年的演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演变都是对原有图形的升华与再造。这里以太仓各园林中的石狮为例,让学生去调研石狮造型及其作用在历朝经历的演变:从汉代的粗犷与刚健,到魏晋的潇洒与隐逸,到唐代的雄浑与浪漫,到宋代的婉约与端庄,再到现代的简洁与抽象化。想象再造的造型手法还将继续,对传统图形的联想与再创造是我们现代人不能丢失的财富。

二、分解打散,转换创造;打破常规,无中生有

在新传统图形的创作中,对原始图形可运用分解、打散、再转换的造型方法。传统图形的造型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大多来自对自然的模拟,可以分解打散这种象形的造型,并运用对称、重复、渐变、相似等手段对其进行再转换,提炼出有意味的艺术形态,创造出全新造型。如原始彩陶中鱼纹、鸟纹的演变就经历了这些过程。最初的彩陶鱼形是比较具象的,鱼头逐渐演化成头部由三角形加圆点组成,身体由三角形组成以表现鱼鳞,尾部由和头部相对应的三角形组成,整个图形变成了简洁、抽象、概括的几何图形。简而言之,打散转换的方法,就是把传统的具象形态引向抽象,使原始形态被高度提炼和概括,具有强烈的几何韵味。在对传统图形的改造中,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大多是有缘由地生出新图形,意在“生”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图形内在的秩序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图腾与内涵需要。将这些规律与内涵刻意滋生出新的形式与秩序,可以依循原图形本身的形态、长势、比例,重新归纳出一种秩序美感,以点、线、面等形式添加到新图形中,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新图形;还可以是与原图形特征无关的无中生有的创造,它可以充分发挥联想与幻想的手法,综合原始图形各方面的美的因素,把相关与不相关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创造出新颖而有趣的新形象。如为了表现树被风吹动,在树叶周围画上些小线条以表现风吹动树叶的幻影,这种无中生有的想象很丰富,也很生动。又比如,将羊身上的图形由一缕一缕的线生成,羊与线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这种无中生有的方法赋予了图形一定的因缘,也使图形变得更加有趣。课堂教学训练方法:我们以太仓地方民间剪纸为例,进行这方面的创意联系。传统的民间剪纸是借用剪影的方法来造型的。在剪纸图形中,常会把眼睛看不见的物象无中生有出来,如怀孕的母亲体内的婴儿和蛇体内被吞食的青蛙被直接表现在造型上,这种创作形式既增加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又添加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内涵。以太仓民间剪纸为训练点,研究民间剪纸图形的造型方法。民间剪纸在造型上是运用传统画像石、画像砖的影像造型法,结合民间艺术所特有的无中生有、异物同构造型法。如葫芦剪纸中,在葫芦内添加了对称的蝴蝶、牡丹图形,这种对称的形式美感极好地表现了图形的装饰韵味。民间剪纸的品种有窗花、门笺、喜花、墙花、鞋帽、服饰、刺绣花样等,种类繁多。在制作手法上也是多种多样,有剪、雕、镂、剔、阴刻、阳刻、彩绘等。不同品种,不同制作手法创作的图形也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以上的方法作剪纸的创作训练。

三、空间制约,适形造型

在对传统图形重新创意的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物象外形的制约,而造型必须在这种特定外形下产生。这种在特定形状制约下而产生的图形,传统意义上通常称为适形图形。适形造型自古以来被广泛运用,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般谈图形的构图法式时,除单独式图形,其他几种构图法式都是建立在适形造型的基础上的,尤其是适合式构图法式更是以适合既定外形为要求。可见空间制约、适形造型是传统图形造型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传统图形中的适形造型常以镶嵌式的手法,依次嵌入主题图形、辅助图形。如中国敦煌藻井纹样,在圆形窟顶空间里,适形创造了许多完美、宏伟的适合图形。民间传统图形中也有许多形与形之间相互适应、相互穿插、随形而作的优秀适形图形。大多民间图形的创作过程就是在一个形象完成之后,在空出的空间创作第二个形,在第二个形完成之后,剩余的地方创作第三个形,剩余的空间越小,难度越大,创作起来也就越有挑战性。课堂教学训练方法:以太仓江南丝竹这一传统地方文化进行图形创意设计为例。首先了解这些传统器乐图形化后在空间上的制约,又如何进行适形造型。江南丝竹主要包括笛箫笙、二胡、琵琶、三弦、秦琴、牙板等。我们通过拍摄、手绘或者电脑处理的办法,将这些传统器乐图形化后确立以这些丝竹器乐的外形为第一主体图形。接下来根据所要创意的内容选择和江南丝竹文化及韵味相关的附带图形依次填入主要空间。诸如用琵琶来表现江南的典雅与风韵,就需要在主要形体之外,选择能够表现江南水乡的山水、人物、园林、花窗等其他符号元素进行图形之外的补充和装饰,将图形的形式感和装饰感体现出来。江南丝竹属于典型的吴文化,乐器种类较多,能反映出江南地域细致含蓄的艺术特色。在图形设计上要选择几种代表该区域特点的文化元素,结合丝竹主体图形,根据丝竹形态特点理清主次,突破空间形态的制约、适形造型。

四、异物同构,共生造型

对待传统文化元素我们还可以采取异物同构的办法,进行共生造型的处理方法。就是将两种或以上的互不相干的物象,大胆地结合构成一个奇特的新造型。这种图形处理的手法其实在中国历史悠久,至今一直被传承,在今天很多图形设计领域也一直被广泛采用。中国原始社会半坡文化中的彩陶——人面鱼纹盆就是异物同构图形的典型案例,它是由圆形人面和三角形鱼身同构而成,人面与鱼形天衣无缝的结合诠释了古代人对鱼的图腾崇拜。这种想象丰富和神秘的异物同构图形在传统纹样中非常之多,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麒麟图形就是集中采用了这一造型手法,从麒麟的外部形态来看,是一个集合多种动物的混合体,集鹿角、狮头、虎眼、麋鹿身、龙鳞、牛尾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麒麟这一形态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与传承,形成了今天的形象,它已成为传统文化中祥瑞的化身。异物同构这一造型手法其实就是一种理想化、浪漫化、象征化的造型方法,它除了上面所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象结合成一种新图形的表现方法之外,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象参与构成,但保持各自图形的完整性,用区别于异物同构的说法叫异物并立同构。课堂教学训练方法:我们将太仓民间收集到的各类形式的吉祥纹样作为图形训练案例,深入了解异物同构、共生造型的方法。民间传统的吉祥图形其象征意义都会受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因素影响,因而图形必须保持各自的可视性,这给我们在处理传统图形造型方法中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手法,就是异物并立同构。如太仓陆渡灶头画中的福山寿海就是将蝙蝠、海水纹、山石、寿桃并立同构,共生造型。根据这一启发,引导学生将传统吉祥纹样和现代的图形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图形。

五、矛盾空间,共享造型

矛盾空间是一种具有现代设计意味的表现手法,它是建立在不合理的透视原理基础上的造型方法。矛盾空间的创作原理是利用人们的视错觉而创造一种似乎合理,但又矛盾的创作手法。共享造型是一种双重运用元素的造型手法,它与矛盾空间的表现手法在视觉效果上有异曲同工的作用,都能使观者有二次的视觉新鲜感。共享造型是经过巧妙构思将一造型和另一造型共同建立在一个空间里,使这两个或多个造型共享一部分空间,共享一部分点、线、面等元素。中国传统图形借用矛盾空间、共享造型创造图形的例子很早就有了,古人的想象力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矛盾世界。课堂教学训练方法:以苏州地区民间传统吉祥图形“四喜娃娃”这一艺术形象作为创意的母形。四喜娃娃相传是明代解缙所创,这一图形在矛盾共享图形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图形中将两个娃娃的头、脚、手巧妙地拼接组合共享,在视觉上形成错位。因为从四个方向上形成四个生动的孩童形象,意为四方童子,所以称之为“四喜”。这一图形设计巧妙地将四个方向以二仰二爬形式产生出四人适合形,循环往复的形态,极其巧妙。这种图形在民间将“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的四种喜事寓意其中。学生可以在掌握四喜图形或其他矛盾或共享图形之后进行运用矛盾空间、共享造型的再创作。根据上述几种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图形进行巧妙结合和互融的经验来看,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图形的创意的时候,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审思。我们需要从传统里挖掘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但需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只有对传统进行扬弃,对经典加以创新和继承,用现代图形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路,求其变化,解构出新,才能使传统焕发出生机。

参考文献:

[1]程亮,孙红阳.传统图形元素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50-154.

[2]盛磊.传统图形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美与时代(上),2013(1):121-122.

[3]范金金.中国传统牡丹纹在拉舍尔宽条花边设计中的应用[D].无锡:江南大学,2014.

[4]蒋鑫.民间传统纹样对现代图形创意设计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3(9):59-61.

作者:刘继莲 钱颜青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