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图像实训总结范例6篇

图形图像实训总结

图形图像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2DPCA算法 车牌字符识别 特征矩阵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003-02

车牌字符识别系统是模式识别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和推广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1]。典型的车牌识别系统一般由图像获取、车牌定位、车牌提取、车牌分割、车牌识别五个子系统构成,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系统就是车牌识别子系统。可以说,快速准确的字符识别是车牌识别系统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部分[2]。

在基于PCA车牌识别技术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做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3]。但是在用PCA方法处理车牌等图像识别问题时,首先是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图像向量,然后以该图像向量作为原始特征进行线性鉴别分析。由于图像向量的维数一般较高,因此会给随后的特征抽取造成困难。为了回避PCA的缺点,同时继承其优点,根据PCA的计算原理,本文采用了一种2DPCA方法。

1 2DPCA算法原理

设X表示m维单位化的列向量,2DPCA的思想是将m×n的图像矩阵A通过线性变换Y=X投影到X上。于是,得到一个n维列向量Y,称之为图像A的投影特征向量。

设有M个m×n训练图像,训练模式的总体散布矩阵G为:

其中:为训练模式总体的均值矩阵。

定义准则函数:为使图像矩阵在X上投影后得到的特征向量的分散程度最大,我们最大化该准则函数的单位向量,并称之为最优投影向量,其中图像总体散布矩阵G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对应于最优投影向量。一般来说,在样本类别较多的情况下,单一的最优投影方向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寻找一组满足标准正交条件且极大化准则函数的最优投影向量。

令:P={},P称为最优投影矩阵,对已知的图像样本A,经过:

变换,得投影特征矢量,称为图像样本A的主成分。利用获得的主成分可构成图像样本A的特征矩阵或特征图:

令第i类训练图像样本的均值向量矩阵为,的特征矩阵为,对测试图像A,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模式分类。

2 基于2DPCA算法的车牌字符识别

2.1 训练

车牌字符的种类是有限集,因此可以对所有类型的字符进行穷举的训练,用于训练的字符集合就构成了训练空间。现在我们将一幅由N个像素组成的图像看作一个图像矩阵。通过训练来建立相应的字符训练空间,首先把字符矢量在N维空间投影,在进行识别时将相应的字符投影到相应的字符训练空间中,计算和已知的训练字符之间的距离,同时计算比较,最为接近的字符将作为识别结果输出。

设训练库中有N副车牌图像,用矩阵表示,其中i的范围为(1,N),车牌字符图像的训练阶段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所有训练库中车牌字符图像的平均值:;

第二步:将均值图像和训练库中的字符图像作差,做标准化图像计算即,;

第三步:计算训练模式的总体散布矩阵:;

第四步:计算总体散布矩阵G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得到最优投影矩阵P;

第五步:构造图像样本的特征矩阵B。

按式子(1)~(3)计算训练库中车牌图像的特征矩阵B。

2.2 识别

在识别阶段,任一测试样本图像经过2DPCA算法投影处理后可获得一个投影特征矩阵,计算该矩阵与训练样本图像的投影特征矩阵之间的距离,同时,依据最小距离可判断该测试样本图像所属的类别。

设任意两个特征矩阵分别表示为:和,

两矩阵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其中:表示两个主成分向量和的欧氏距离。假设训练样本的特征矩阵表示为训练样本类别集合表示为,k=1,2,…,N;其中,M为训练样本总数,N为训练样本类别数。假定任意一个测试样本的特征矩阵表示为B,如果,且那么判别结果为。

2.3 2DPCA算法结构框图

基于2DPCA算法的车牌字符识别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整个算法就是去计算待识别车牌字符图像特征矩阵和训练车牌字符图像特征矩阵的最小距离并找到最小距离索引以及检索与样本车牌字符图像最相近的车牌字符字模信息输出。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将实际采集到的图片分为两部分,即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训练的车牌字符种类为80,每一类选取4幅图片用于训练,每一幅样本图片是大小为24×48的8位灰度图像。本实验中,我们的训练样本数据总共320张车牌字符图像。经上述算法实验后可知车牌字符的正确识别率为93.30%,当样本数据为240时,正确识别率为91%,样本数据为160时,正确识别率为88.75%。

从实验结果可知,当特征向量个数一定时,车牌字符识别的可靠性与训练样本的个数相关,即训练样本个数越多识别的正确率越高。但是在识别一些具有相似字形的车牌字符图像时,如字符‘D’和‘0’、‘I’和‘1’,2DPCA方法可能会忽略掉字符的某些细节特征,因此本设计在进行车牌识别时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识别误差,尤其是当车牌存在污损或者光线较差的情况下,识别误差更为明显。

4 结论

将2DPCA算法应用于车牌识别系统,通过实验比较可以发现。

采用2DPCA算法能够避免在图像特征提取过程中使用的矩阵奇异值分解,减少了繁琐的计算,2DPCA算法的正确识别率与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选择有关,样本数越大,识别率越高。

参考文献

[1] 刘勇,吴勇,周芳.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的探讨[J].交通与安全,2006,49(1):48-50.

图形图像实训总结范文2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就业岗位分析以及市场对本专业人才职业素质要求,总结出高职图形图像专业的核心能力,即图形图像素材采集能力、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能力以及图形图像作品展示能力。为了加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的研究。

关键词:

图形图像;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各院校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花大力气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而在众多的能力中专业核心能力是本专业的最关键能力,是高职院校间竞争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办好图形图像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及其培养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图形图像岗位的人才需求量大增,为了加强对区域经济服务,国内各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相继开设了图形图像专业。但就目前调查来看,许多地方图形图像人才供与求之间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每年有大量的图形图像专业毕业生走出校门,而同时用人单位却由于对毕业生不满意而感到人才的紧缺。通过多项研究发现,学生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学生的多种能力,而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往往只是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中某项或某几项专业核心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得到各方面的深入发展,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能否掌握专业核心能力,既是体现专业特色,又是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可见,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学生要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应具有什么能力,尤其是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核心能力需要进行论证与探究,同时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分析

专业核心能力是个人在某个专业中通过一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而形成的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能力,它是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所具备的他人无法模仿,具有较强知识特征和持续优势的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专业中最关键的能力,而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是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需要的职业岗位群分析才能确定的。

(一)图形图像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分析通过对国内相关知名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是:平面设计与制作,室内装饰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编辑。高职图形图像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IT行业的公司、技术先进型的企业、国家政府机构、各类平面广告、影视公司等从事平面设计制作、三维设计制作、网页设计、网站管理、影视后期制作等工作。毕业生面对的职业岗位在平面设计制作方向有广告设计制作员、界面设计制作员、包装设计制作员、VI设计制作员以及网页设计与制作员,三维设计制作(室内外装饰装潢设计)方向有施工图制作绘图员、室内外效果图制作员以及影视制作方向的影视后期制作员等等。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有机会升为设计主管、项目经理、网页美工师以及平面设计师等。

(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在图形图像职业岗位群中,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各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既有相同相似能力又有不同的能力,通过反复比较分析提炼,得出职业岗位群所需专业技能相同点与不同点,按照专业技能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学生具体情况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行业人员的需要,提炼出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如下:1.图形图像素材采集能力: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通过手绘、计算机网站、客户资料提供等不同手段,获得需要加工的图形图像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图像素材基本加工;2.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能力:根据基本确定的图形图像素材,通过艺术设计、个性创意确定图形图像制作的基调,用一些专业的工具软件,展现图形图像制作后的成果,同时进行作品输出。3.展示能力:能通过计算机网站及网页设计制作展示作品,展现自我。

三、高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高等职业教育不等同于高等教育,它具有一定的特点,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盲目模仿本科院校,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出的人才不具有特色,应用能力偏弱。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了过多的专业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泛而不精。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软件操作为主,不注重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不具备职业岗位中所需职业能力,从而无法在工作中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

(二)师资队伍薄弱目前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的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转型而来,不具备专业所需的文化创意设计能力;同时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课程内容与岗位职能能力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有一定的脱节。

(三)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由于图形图像软件更新换代较快,软件版本的升级意味着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备的要求较高,由于专业建设资金不足,导致教学设备以及软件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同时,由于行业特点,大部分图形图像相关的企业规模较小,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不稳定,合作水平不够深入,对学生后期的顶岗实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高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学生就业竞争的着力点是其具备的能力,而能力构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专业核心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校获得过硬专业核心能力,在人才市场上突出竞争优势和在工作实践中具有持续竞争能力,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及学科发展动向,形成以“实践应用型”为导向的高职图形图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走访毕业生,行业专业家座谈等形式,对就业核心岗位进行分析,归纳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图形图像制作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的专业技能,即平面设计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室内外装饰设计能力,以此作为转化专业学习领域并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依据,围绕专业的三大核心能力将知识进行重组、序化并转化为支撑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二)进行课程改革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根据职业能力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及要达到目标。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与企业需求、行业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体现出工学结合的特点。在实际授课中,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依照企业的项目开发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同时,为了达到课程目标,需要做好课程考核方式。摒弃传统的笔试考核形式,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考核。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教师是教学的根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让专业教师加强企业锻炼,定期进行业务进修、学术交流、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训;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引进企业一线优秀专业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为解决教学条件滞后,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情况,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与当地的图文印刷以及设计类企业联系,与企业合作在校内设立经营实体店,这样也即可满足企业的营利目的,也解决了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不足的情况。专业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需求与企业的需要,与企业共同设计开发相应的实训项目,如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以及室内外装饰装潢设计实训等等。课堂可以由企业中设计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即可以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双赢”。加强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缩短企业人才的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竞争的软实力的具体体现。高职图形图像专业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建设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等,把专业教育中突出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敏.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

[2]杨哲,张洪江,宋权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及其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3).

[3]焦万鹏,沈鹤.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0,(7).

[4]房强.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统计与管理,2013,(2).

[5]王剑峰.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图形图像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词袋模型 视觉词典 图像分类 金字塔梯度直方图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000-00

1引言

近年来,图像的数量激增和图像识别、检索和分类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获取用户信息需求和加工精度在庞大的数据,在这一领域的最紧迫的问题。词袋模型最初是应用于文件处理,文件组合成一个关键字序列独立,通过统计关键字出现在文档频率匹配。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人员成功地移植模型的思想对图像处理领域,词袋模型(BoW,bag of words)的图像库看到书面文档库,将图像作为一个文件。图像的特征提取,使用“视觉语言”,它生成的视觉词典,对每个图像发生的频度统计,完成词袋的图像描述。

袋模型忽略视觉词之间的空间分布信息,使得作为二维数据的图像丢失了大量空间信息,因此本文将金字塔模型引入到词袋模型中,形成金字塔词袋模型,利用金字塔词袋模型表示图像。同时结合金字塔梯度直方图特征,构成两种具有互补特性的多级塔式结构特征:PHOG 和 PBOW,并通过线性特征融合得到最终的特征表达。不仅考虑了图像的形状特征,这一特征,又考虑了图像的局部分布的信息,一个塔的结构和特征加权的融合可以更加完整,灵活的多分辨率图像空间分解描述图像特征信息,从而提高图像分类的性能。此外,本文还结合视觉显著性图像分类,人类视觉的场景图像分类,在视觉显著性的视觉语言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影响更大的分类。在本文中,当视觉词汇直方图表示图像的图像,根据每个视觉词的权重的特征,然后根据图像分类的加权直方图。

2图像的特征提取

图像特征提取与描述是进行图像分类的第一步。为了表征图像的局部特征信息和形状信息,本文采用PHOW 方法和PHOG 方法提取图像特征。这两种方法都通过图像空间多分辨率分解形成多级塔式结构表示;前者提取与描述图像形状特征信息,后者提取并描述图像局部特征信息,两者形成具有互补特性的特征表示集合。

2.1金字塔词袋模型

2.1.1图像的词袋表示

词袋模型的基本原理是文件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袋,忽略了单词和语法之间的秩序,字模型,每个字都是独立的包,不依赖于其他的话。词袋模型需要一个字典包含了所有有意义的词的建立,每个文档可以表示为字典中的单词直方图。词袋模型引入到图像检索领域,图像被视为一个文件,大量的和定量的图像转换成一个有限数量的视觉单词的地方特色,每个图像被表示为这些视觉词汇直方图。袋的图像分类和描述语言模型中的应用,包括特征提取和词典生成特征量化,训练分类器。如图1所示。

(1)特征提取和描述。特征提取和描述的主要任务是从图像中提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特征,图像描述。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图像的SIFT描述符。本文主要采用密集采样模式,固定大小的窗口,按照遍历窗口的整个图像的步骤,覆盖区域的一个描述符的SIFT描述符来描述区域使用的特点。

(2)词典生成。视觉词典生成的本质是适当的划分整个特征空间。将下降到特征向量的范围在区间为相同的视觉词同样可以表达。主要采用k-均值聚类SIFT特征分为若干类,每类视觉单词。所有的视觉词形视觉词典,视觉词典的大小是视觉单词的数量。

(3)训练分类器。支持向量机是较常用且实现较为简单的分类器之一。其核心思想通过在特征空间中找最优分类超平面,从而对空间中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SVM求解最优超平面问题可以等价于求解如下方程

(1)

约束条件为: , ,任意的 。其中 为与超平面的法向量, 为惩罚因子, 为松弛向量。本文主要采用SVM进行分类,选用径向基核函数。2.1.2金字塔词袋模型

传统的词袋模型忽略了图像的空间位置特征,不利于图像空间结构特征的提取。在Grauman等人的金字塔匹配(Pyramid Match Kernel ,PMK)模型基础之上, Lazebnik等人提出了空间金字塔匹配(Spatial Pyramid Matching, SPM)模型,该模型首先对局部特征量化,然后按不同的分辨率将图像切分,并将每个图像块上获得BOW特征并加权求和。

空间金字塔模型以 种不同的分辨率对图像进行均匀分割,在第0层,图像不被切分,其特征等价传统的BOW。在第1层,图像被切分为4块,在每块上获取特征。在第 层,图像被切分为 个块,不同层上的特征被加上不同的权重。

2.2金字塔梯度直方图模型

2.2.1HOG模型

梯 度 直 方 图 (Histogram of Orientated Gradients,HOG)描述图像的形状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提取局部区域的边缘或HOG梯度特征的分布,可以在物体边缘的局部区域的一个很好的表征或梯度结构,和目标的形状特征。

具体方法是:(1)的图像分割成小的连通区域,称为细胞。(2)在一个单元格或集合的每个像素的边缘梯度方向直方图。(3)图像的直方图结合形成一个特征向量。

HOG特征是在一个密集的网格均匀间隔的电池单元的计算,考虑到图像的空间分布,但没有考虑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图像,以分工分类性能的影响。

2.2.2金字塔梯度直方图模型

面向综合考虑图像的空间分布的梯度直方图,是描述图像的形状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没有考虑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图像分割的分类性能的影响。梯度方向直方图(金字塔金字塔直方图面向梯度,PHOG)[8 ]描述形成特征向量,表示在空间中的局部形状的图像对象的布局。利用空间四叉树分解成图像的多分辨率表示,通过连接从低分辨率高分辨率多梯度方向直方图来描述图像。= 3系列的一系列假设,(= 0,1,2),梯度的方向分为8段,PHOG描述符是由3个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向量序列的形成。= 0是不是空间划分,整个图像为1元生猪,其尺寸为8;当= 1图像四二叉树分类,将图像划分成4个矩形元生猪,8 x 4 = 32的尺寸;当= 2图像分解成16个矩形元生猪,尺寸为8 * 16 = 128,直方图的最终形式是= 0,1,2,生猪直方图序列,尺寸为8 + 32 + 128 = 168。利用直方图的图像的“能量”规范的特征向量,可以进一步消除光照变化的影响。PHOG示意图如图2所示。

2.3 Itti视觉显著度模型

Itti根据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对图像进行非均匀采样,利用感受野特性形成、颜色、亮度、方向的关注图,最后归一化合并为显著图,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模型中提取的特征包括,亮度、颜色和方向信息。其中亮度特征: ,

, , 分别表示输入图像的红、绿、蓝分量。颜色特征:定义 、 、 、

4个宽调谐的颜色通道作为颜色特征,红色 、绿 色 、蓝 色 、黄 色 。方向特征: Gabor小波在 , 4个方向上的分量。各特征的关注图是通过图像 区域中心 和周边 的高斯差分DOG模型来模拟 “中心-外周”机制得到的,这种差分计算用符号“ ”表示,公式如下:

(2)

其中, , 分别表示中心 和周边 的尺度因子。

亮度关注图:

颜色关注图:

方向关注图:

其中, 、 分别表示红绿色差和蓝黄色差, 表示表示方向特征。

4基于视觉显著度及金字塔模型的图像分类

令 为原始图像 的显著图,对图像进行词袋模型表示时,首先将图像中的局部显著特征量化为距离其最近的视觉单词,并为这个视觉单词进行加权,权值如式(1)所示。

(3)

其中 为局部显著特征在视觉显著图中的值。参数 为设定参数。对图像进行直方图统计师,根据该局部特征对应位置的视觉显著度对其进行加权,更加符合人眼进行分类时原理。

5本文算法流程

训练过程:

(1)提取训练样本,采用稠密采样的方式提取图片的SIFT特征。

(2)对上一步提取出的所有SIFT特征,采用K-means方式进行聚类,得到若干个聚

类中心矢量,即为视觉单词。

(3)对每一幅训练图中计算视觉显著图,并对每一幅图像中的SIFT特征进行量化,

然后根据视觉显著度计算每幅图的金字塔视觉单词加权直方图,然后用直方图表示训练图像。对每一幅图像计算边缘幅值图,并根据视觉显著度计算每幅图的金字塔加权梯度直方图。

(4)每幅图像都可以表示成PHOG 和 PHOW 特征的集合;而 PHOG 和 PHOW又各

有 种特征描述( =0,1 … -1), 。

(5)采用SVM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单独训练每个类的分类模型.每类的训练样本包

括正负样本。正样本为包含这类对象的图像视觉单词直方图,负样本随机选取不包含这类对象的图像视觉单词直方图。

分类过程:(1)将测试图像,采用稠密采样的方式提取图片的SIFT特征,计算边缘幅

值图。(2)对测试图像计算视觉显著图,并对测试图像的SIFT特征进行量化,然后根据视觉显著度计算计算测试图像的视觉单词加权直方图;计算测试图像的金字塔加权提督图,将测试图像同样表示成PHOG 和 PHOW 特征的集合。(3)用训练好的SVM分类器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6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这项研究中,们应用了图像分类和识别任务中较为经典的数据库Caltech101进行实验验证。Caltech101数据库具有巨大的图像数据,图像类型的特点,在对象类多样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图像数据集分为101大类,共9146件物体的视觉形象,动物,车辆,鲜花和其他类别的对象,具有明显的形态变化,每一类图像的数量包含从40到80,每个图像的像素尺寸300x200左右,属于中等分辨率。

随机选择的10类实验,然后选择10,15,20,25幅图像作为训练数据,其余的作为测试数据。软量化,接近一个数n = 10。所有的训练图像提取稠密SIFT描述符,然后使用这些描述符结构长度码书500(使用K-means聚类,其中k = 1 000), =3。所有程序都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2 G 内存,matlab 7.0 环境下运行。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每类训练样本数的增加,本文算法与传统词袋算法的分类性能都得到了提高。从总体上看,本文算法的分类准确率高于传统词袋算法。

此外,针对金字塔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取紧邻个数 =1,2,3,4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层数的增长而增长。

图形图像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超声医学;基础质量管理;经验体会

搭建医疗质量体系建设框架借着医改的东风,根据院董事会提出晋升三级专科医院的目标任务,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强化持续改进”的方针[1],各学科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版)》为纲,认真梳理了512 项核心内容,细分学科质控目标条款,其中涉及超声专业的共48条,通过逐条分解,对标找差距,建章立制。

首先成立了超声科质量控制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讨论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设定任务完成时限点,按月自查,职能科室次月抽查,根据自查整改和部门反馈建议进一步修订质量控制指标、制度、规范,直至适应科室实际运行并可操作可落实。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共77项。如:⑴针对超声诊断质量管理与提升方面的制度包括:《超声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报告审核报送流程》《报告质控考核及实施细则》《超声图像评价制度》《各系统图像评价标准》 《超声图像质控考核及实施细则》等。①超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是临床诊断的客观依据,要求超声医生对检查时的发现,以文字(图像)的形式呈现,通过对报告中的描述来评价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度和诊断准确度。从报告编写、审 核、签章、阶段性检查、记录及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管理,力争错误报告不出科。具体落实以科室自查、职能部门抽查的形式实现,督导改进运行中存在问题。②图像质量把控也是超声专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以行业协会各系统指南为依据,结合医院专科需求及本科室检查频度较高的系统、部位及项目等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制度。质控员全面负责培训、检查和实施。③对于危急重症病例、特殊少见病例、手术病例等的科内会诊、信息采集存档、进一步检查建议与追踪,组织讨论与反馈也基本形成一整套流程体系,让超声医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互通有无,实现业务能力持续提升。⑵寻求有效管理方法,持续改进工作:①月度环节质量与既定目标进行对比差异分析,设立1~2个关键问题进行跟踪检查,不断尝试新的措施方法,提升超声报告内涵质量,真正解决实际问题。②每季度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整改不力的关键问题则利用管理工具进行深入剖析(如:绘制鱼骨图对报告质量长时间不达标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使用柏拉图寻找质控中的关键点等),找到目标问题,归集可控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并进入下一轮 PDCA 质量管控循环。③年度总结则覆盖质控管理的方方面面,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效果评价。根据具体数据绘制趋势图,梳理年内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回答以下问题:使用措施是否得当?是否正向趋好?是否切实落实,是否真实有效和尝试新方法?必要性有哪些?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制定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计划。通过“制定标准-组织培训-检查督导-改进-修订标准-再培训-再实施-巩固并持续提高”的模式组织推进[2]。

充实质控管理内容,注重内涵建设对超声图像的评价,首先设计各系统图像存储要求,从图像清晰度、标准性、图像留存数量、标准切面要求以及测量体标等几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如:①腹部超声检查需包括经腹主动脉肝左叶矢状切面、剑突下肝左叶横/斜切面、右肋缘下第一斜切面、右肋间系列斜切面、左肋间斜切面、经双侧腰部冠状切面等6~8个标准切面,以及异常所见的测量切面,总留图数量应>8幅为合格。②成人经胸超声心动图标准切面应包括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系列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五腔心、两腔心、三腔心系列冠切、必要时的剑下、胸骨上窝补充切面等必备图像,诊断依据应包括 M型各切面图像、心功能测量数据图像等标准测量图像,以及异常所见时的必要测量等。二维+彩色图像留存不少于12幅。科室首先针对检查量较多的部位进行规范,月度对照标准落实检查,对留图不规范情况进行纠正。管理体系逐步细化推进,实现不同医生不同工作习惯的同质化管理。

注重人员培训和业务学习:超声科人才队伍建设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超声科质量控制水平[4],为此,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三基”业务培训的落实。采取每周一题的形式,课后完善学习笔记,参与答卷考试。科室留存课件、照片、签到表、试卷、分数以及评价表等一整套培训资料。如:①查对制度中的实名制就医和患者身份识别方法,落实实名制就医;查对实际检查部位是否与申请范围一致;查对使用仪器设备是否与报告单显示信息一致等,通过自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记录反馈。②急诊检查与报告时限管理,制定并培训“急诊快、接诊快、诊断快”的服务时限标准,实现“0”等待服务目标。③培训科室质量考核标准和各系统超声检查规范。明确内部标准,细化各系统超声操作指南,将书本知识提炼成为简便易行可落地的本土化文本,有针对性地解决超声医生在诊疗实践中常常拿不准的思想困惑。④结合实际工作,完善个人知识体系建设。如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诊断要点进行总结整理,形成培训课件,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相互之间得到启发和警示,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设立基础管理台账,实现质量管理全覆盖基础管理台账涉及医疗、医保、设 备、院感、急救、安全、医德医风、宣 传、新技术新项目等共34项。实行分类档案管理,每项内容均涉及相关制度、检查记录、培训考核、总结分析等资料。由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和科室专干根据职责对接相应的职能部门,充实并完善以上文字资料。如:⑴超声设备在医院日常诊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多参数、多指标、实时、无创评价临床疾病的优点是其他检查手段不可代替的[5]。设备管理是做好超声质量控制的基础。科室具有完备的设备档案,并遵循院、科两级管理制度,专人负责。设立格式统一的设备运行记录本,将设备分类,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被归入大型设备管理。值班人员负责每日填写开关机记录和日常运行情况;设备专干负责定期清洁除尘、日间故障登记和报修;职能管理部门下科室例行巡查登记、设备标识、报修记录等,帮助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并向供应商反馈。组织设备的使用培训以及年度计量校验工作。⑵床旁超声检查是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超声危急值的重要来源之一。①急诊检查体现“急”和“快”,接呼叫电话后8~10 min到位,对危急重症中符合危急值项目和指标时,第一时间口头告知开单医生检查结果,以便临床快速处理。在规定时限内编写正式书面报告后,双方确认报告时间并记录。1周内随访临床处理结果并完善登记内容。②病房床旁发现危急值项目时,立即当面告知主管医生,第一时间返回科室转存图像并出具正式检查报告,将电脑自动生成报告审核时间作为危急值报告时间,致电病区护士,核准并登记。

超声危急值管理是超声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一环,是科室重点管理项目之一。年初核定危急值项目名称,组织培训。在实际管理运行当中,发现危急值项目及内容界定困难或给临床处理带来困扰时,则及时组织质控小组讨论并修订报告标准,确保可落实。如: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发现后界定是否急性血 栓?有无肺栓塞风险?复查仍然存在是否需要再次报危急值?以上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带来困惑,需要经过反复讨论,查阅文献指南,设定符合实际的标准和模式,从中及时总结明晰。

总之,随着超声诊断需求的不断增加,在超声科质量控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超声科室的服务质量,在超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需不断探索和学习,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实践中总结并发现问题,收 集、整理并尝试探索新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使超声专业质量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同质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游宇光,黄志平,廖萍,等.谈超声医学质量控制:赣州市超声质量控制模式有感[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5):345-347. 

[2] 李闯,袁建军.河南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与管理模式探讨[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5):336-338. 

[3] 王志兰.浅谈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方法[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5):339-341. 

图形图像实训总结范文5

一、图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认识规律原则

图像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与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图像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例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特征,如果学生只读课文,或只凭教师讲述,就很难形成各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分布概念。只有阅读了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图和各带的自然景观彩色图(尤其是典型植被和代表性的动物图)后,学生对自然带的景观和分布特征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2.实际性原则

图像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知识有限,只能深入浅出地用切开橘子皮,把它摊平变形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而不能按照地图学的要求去讲地图投影。

3.思想性原则

新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这一特点从图像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像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教材中选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加以说明。漫画中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母亲拖儿带女,疲惫不堪,无力承受子女过多的压力,呼唤人类要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这幅漫画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图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中的图像要认真研究,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和智育、德育功能,融会贯通。这样,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

二、图像教学方式

1.图文结合

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图像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像。图像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像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像),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以图引文

教科书中安排的“读图回答问题”栏目,以图夺人,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入最佳状态,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适当补充、绘制板图,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导入新课,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以图替文

教材中有的地方直接用一幅图来表现和说明一个问题,而不用文字叙述。例如,在讲世界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像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三个箭头,分别表示人口由农村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遗漏了知识点。

4.读图训练

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像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读图问题的设计,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揭示规律和成因。读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图像类型,明确读图目的;(2)识别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读图结果;(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例如,讲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应以地图为骨架,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找到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后三条等降水量线。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5.填图、绘图训练

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因此,新大纲要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填图练习,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课堂训练。学生要准备纸笔,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先画出区域轮廓,例如,非洲、南北美洲都略呈倒三角形,中国形似雄鸡。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分别把山脉、河流、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图上。讲地理事物的运动和成因,要求学生画出示意图。分析资料,要求学生绘制地理图表。若能长期坚持,则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强地理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活动课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编绘学校平面图、家乡交通图、工农业生产增长(曲线或柱状)图等。

图形图像实训总结范文6

一、强化图表知识的教学,提高读图表能力

1.重视课本图表,培养图表思维能力。

读、用图表的意识是提高读图表能力和图文思维能力的前提。有时会发现题干中明明要求据图作答,而学生在答题时却有图不用,凭空想象或凭记忆,想当然得出答案,这样的结果往往自以为对,但却不得分,高考分数出来不相信自己的成绩。甚至有学生答题时读不懂图表内容,抓不住答题的要点,没有答题的思路,根本原因是平时读图表意识不强,以至不能准确读图表。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几乎都配有插图或表格加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向学生讲明插图各部分内容与教材文字的联系,引导学生边理解教学内容边读图表,把书上的文字内容归纳整理提炼出关键词,并将提炼出的关键词写在插图相应的位置,使教材中知识要点集中在插图上,以便于让学生的图像思维与文字思维统一起来。这样加工课本的图表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尤其是在教学中遇到典型的生物学图表时,教师带领学生充分挖掘其中的信息,经常用图像来说明和解决问题,就能使学生的读图能力逐渐形成。课堂容量就会逐渐加大,课堂效果就会渐渐显现出来。

2.重视图表制作,培养图文转换能力。

模仿绘制生物学插图,训练绘图、识图能力,有利于巩固知识。在生物学初期学习过程中,先教会学生读图表,当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后,可让学生先模仿绘制相关的图表,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制作图表可先就课本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相关的训练,然后再延伸和拓展,让学生体会到制作图表的一般格式和相关规律。当学生掌握了其中的要点后,就会触类旁通。例如在学习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后,教会学生用坐标形式绘制出细胞核内DNA的变化规律,边讲解边绘制。然后让学自行绘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坐标图,并进一步强化说明其注意要点,当学生掌握其中基本规律后,在学习减数分裂时,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行绘制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多次训练,学生的制作图表能力会不断提升。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绘图和识图能力,而且能达到攻克难点,掌握重点,理解和巩固知识要点的目的。

生物模式图、示意图、遗传系谱图、坐标曲线图、生物中的统计表格,等等,它们比文字语言更形象直观。熟练运用图像语言,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表达生物学内容,而且要能够运用图像进行思维活动,运用图像语言表达各种生物现象、事实、规律,等等。

学生通过以上种种图表和曲线的绘制,不仅学会了运用图像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对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对提高教学效果是有益的。

二、强化图表题型的训练,提升解答图表题能力

1.指导图表的训练,提升读图答题能力。

图文转换能力是解题能力重要方面。首先,要加强和深化对生物教学中的坐标图、曲线图、柱状图、模式图、相关表格等这些图表的理解。其次要对信息转换题的各种题型进行归类和总结,找出规律和解题方法,以便高效课堂的实施。例如就坐标曲线图,高中生物学的概念用坐标图解来表示生物学含义的大致有三类。

一类是单一曲线图,如光照强度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弄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内容,即两个变量是什么,描述的又是什么生物学原理,曲线变化的生理学含义,再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类是无相关的复合曲线题。如对一个密闭的酵母菌培养基中通氧,分析其中二氧化碳释放速率的变化规律。这其实是讨论酵母菌从无氧呼吸向有氧呼吸过程转化的过程,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速率变化曲线是两条曲线相互叠加的结果,该过程中先单独考虑每一条曲线的走势情况,然后再将两者综合分析,绘出合二为一的图形势。

三类是相关的复合曲线题。如在一个培养基中同时培养大小两种草覆虫,试用曲线表示其各数量变化,或用坐标曲线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竞争关系的生物数量变化。这种曲线则先逐一分析每一条曲线的情况,找出曲线的变化规律,初步明确曲线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分析两条曲线的相互关系。

2.切实抓好读图、析图及图像转换的训练。

在读图训练中,必须分清读图、识图、析图,以文释图,以图载文,图文转换,填绘图等几个层次不同的能力要求。指导学生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图文互换的方法,并通过教师认真编制的习题来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利用图表来答题的能力,为实施高效生物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B.曲线b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粒间的距离

C.曲线c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

D.曲线d代表牵引某条染色体纺锤丝的长度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理解题型,要求学生不但要看懂题意,而且要对有丝分裂过程的动态变化非常了解才能顺利解答。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两个中心体分开后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到达两端后不再移动,则距离保持不变,则A描述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粒分开后移向细胞两极,其距离是先拉大后保持不变,则b曲线走势错误。染色体的移动到达两极后不再移到,所以c曲线的走势也不正确。D曲线的高度应是细胞长度的一半,只能是20nm值开始。

读图、析图和图像转换训练对学生要求较高,教师应多加指导,耐心启发,帮助学生理解原图,分析原图显示的关键点,以便其以后灵活运用,为实现高效课堂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