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治文化范例

企业法治文化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1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重构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积极推进社会的不断进步。相较于其他文化类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提出进而被人们认知,时间并不久远,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为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也逐步深入。

一、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解析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最早是指培养、种植、栽培或耕种,后来逐步引申为文雅、修养、高尚之意。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内涵外延进行了各自的阐释和注解。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其体系架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从功能上讲,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引领功能,优秀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在推动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国防建设、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应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将其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在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以及战略规划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一般市场主体的企业文化相比,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政治性。我国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除需要获得利润、创造价值外,还承担着重要政治职能,比如说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方面,国有企业都发挥了其他经济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的法治文化当然具备强烈的政治属性,应当在理念制定、组织设定、活动实施等过程中以巩固和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指导方针,将讲政治贯彻法治文化建设全过程。

(二)法律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一种治理方式,法治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从本质上讲,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属于社会法律文化建设的范畴,法律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或实施法律文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将公正、公正、公开等基本法律理念有机融入到文化建设体系架构中,以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为基本目标,着力在法治文化观念、法治文化氛围、公民法治素养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创造出一套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能推动企业健康稳健发展的法治建设新路径。

(三)实践性。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来源于实践的真知,必须在实践在反复检验修正,才能更加有力推动实践的发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国有企业法治文化根植于企业经营发展实践,但又会反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保驾护航。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导向,既要着力于提升全体员工的法治意识,更要注重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进行风险提示、开展法律维权等方式深度介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用法治的手段规范企业管理模式,以法治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突出法治文化建设的实用效能。

二、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深入。由于企业文化在我国兴起发展时间不长,相关思想理念未能完全为社会所接受,加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固化思维模式,对国有企业法治文化的相关根源性问题研究不深入、不充分等现象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对法律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等问题也客观存在。在部分人员思想认识中,法律仍旧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存在,或者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应景之物,远没有上升到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予以关注,更遑论将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提升至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系统科学规划。

(二)体制机制不健全。在整体规划方面,多数企业仍旧停留在被动应对上,基本上满足于上级要求什么,就做什么,主动谋划、系统规划、科学策化方面做得不够,导致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短视行为频繁发生。在制度建设方面,多数企业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有关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规范性文件较为缺失,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及其之间的协作配合机制没有健全完善,对建设的方法步骤、推进路径及最终成效等内容缺乏深入思考。在队伍保障方面,缺乏一支既懂法律法规,又懂文化建设,还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加之当前经济社会处于深刻变革之际,企业法律纠纷频发,现有法律事务工作较为饱和,导致现有人员没有过多精力投身于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

(三)功能发挥不充分。在提升员工法治意识方面,较之以往虽有较大进步,但多数还停留在法律法规的学习宣贯上,在法治精神培养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运用法律武器维权方面,从整体上讲大多数国有企业法务人员独立应诉办案能力还不够强,依赖外部律师包打天下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涉及国际经济贸易纠纷处理上,国内多数国有企业法律顾问明显经验不足。在推进法务与公司业务融合方面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期货贸易、新能源投资等方面的实战经验还比较欠缺,实现法律业务与公司发展深度融合方面的办法还不多。

三、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也需要长远规划和阶段部署相结合,还需要物质完善和精神引导相结合,力争打造成为体现国企政治本色、符合法律文化特征、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示范样板。从结构上解析,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等四个层面,相应的文化重构或完善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物质文化层。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扩展,都需要一定的媒介或平台来实施,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最终表现为一定的物质产品。国有企业法治文化产品必须体现其自身特点,具体而言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国有企业特定政治功能特点,体现国有企业法治工作价值等基本要素。要打造国有企业法治文化高地,就必须要有一批拿得出、叫得响、顶得上的法治文化产品,比如为普法工作录制的微视频,既便于保存,又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如果能合理确定宣传主题,寻找合适表现形式,将相关普法内容有机融入其中,必定会成为干部职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法治文化产品;比如开设普法网站,将近期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集中展示,搜集社会关注的法律问题热点,适时开展互动讨论,实现法治文化建设的及时、高效、便捷;比如做好机关传统宣传展板、文化长廊等文化教育基地的打造,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特点,满足职工多元化法治需求,特别是抓住全国普法宣传日、重大法规出台、重要案件剖析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法治宣传,力争在法治文化载体打造方面有所突破。

(二)行为文化层。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因此,企业法治文化要以具体经营活动为依托,通过办理具体的法律事务、开展具体的法律活动来践行法治文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比如认真落实企业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各项规定,通过领导人员的率先垂范和亲力亲为来推动整个企业法治文化氛围的深化,以领导人员的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来规范提升公司治理方式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运行。比如在处理具体法律纠纷案件中,企业法律工作人员运用自身掌握的法律武器,按照相关诉讼或仲裁程序规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维权活动,最大限度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比如普通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以法律规范作为活动边界,合法合规开展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不违法,不逾矩,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违法成本。

(三)制度文化层。一套合理高效的制度,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人与物、人与公司运营管理的结合部分,既是适应企业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也是塑造精神文化的媒介载体。从企业法治工作领导体制方面看,就是要建立上下一体、运转高效的领导管理体制,企业主要领导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主要领导协调职责,总法律顾问承担着法治建设具体工作的统筹指导落实,企业法律部门是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的具体机构,法务工作人员则负责将企业法治建设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法治工作组织机构方面,要本着精简、实用的原则,特别是集团公司体系里,在组织架构方面不能一味追求上下对等,应当允许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在法治管理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事项审核、纠纷案件管理、法治文化宣传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注重相关制度合法合规、内在统一,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2

【关键词】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建设内容

党第十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核心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以及有关依法治国的一切新思路、新措施。伴随改革逐年深入,烟草行业在管理与经营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逐年增加的法律挑战及风险。在依法治国背景下,若想将法治文化彻底深入烟草企业中,并利用法治文化推动烟草行业不断发展,烟草企业必须做到将法治文化建设到最优,为员工等深入贯彻法治文化意识以及法治文化观念,为广大消费者深入贯彻知法守法思想,令全民明确依法治国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持维护法律、宪法的尊严,确保烟草企业在法律的保护中破浪向前。

一、烟草企业建设法治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烟草行业的目标是提升三大课题与五个形象,其基础就是烟草企业加强对法治文化的建设,烟草业需要制度以及法律的保障,从而实行两个至上,只有企业的法治文化不断建设以及完善,才能为行业目标奠定良好基石;其次,烟草行业防范并控制法律风险所需,就是加强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最后,烟草企业进行法治建设是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崭新起点,是依法治国被贯彻落实的基本方针。加强依法治理,完善行业法律管理,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是烟草行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行政的基础,可以有效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1]。

二、烟草企业法治文化现存问题

目前,烟草企业都成功建设了法治文化,但部分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体系结构尚不完善,一些企业未形成有效的公司依法治理结构,具有约束力度不够、制衡缺乏、权责不清晰等突出问题,部分高层领导未能发挥宣传法律法规职责,组织机构未能将法治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导致工作人员中存在对法律不够重视现象,因此无论是法治文化的制度还是法治文化内容等方面,都令企业现有法治文化建设华而不实。究其原因,在烟草企业建设的内容方面还不够完善,仍存在诸多如下问题[2]。

(一)烟草企业对法制文化不够重视

据相关数据显示来看,我国烟草企业干部职工掌握法律法规的知识水平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都不够高,对法治文化工作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都将发展销售业务、烤烟种植作为首要任务,对普法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如此导致企业很难依法经营发展,加之法治文化建设还未达到广泛覆盖,对于偏远地区来讲,法治文化建设的不完善以及未普及法治文化建设都会导致烟草企业高干及职工在一定程度上法治观念淡薄,对烟草企业依法经营带来安全隐患。

(二)烟草企业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建设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且艰巨工作,但有些烟草企业没有充分了解普及法律的重要性,未对企业进行依法管理,认为建设法治文化与自身无关,对组织法治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够高,对法治文化建设的配合不够积极,加之未将法治文化的工作机制所完善,没有进一步定量评估指标、严格履行责任、明确评估要求,导致对法治文化建设进展进行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烟草企业建设内容不够丰富

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社会心理、法治思想、法律制度形式和法治体系等诸多方面都与法治文化内涵息息相关。现存的法治文化在形式以及内容中都较为传统,无法吸引大众目光。法治文化也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其与廉政文化、产业文化、传统文化等相融发展有待进一步扩展落实,与社区文化、网点文化、机关文化等的整合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发展[3]。

三、加强建设烟草企业法治文化的内容

烟草法治文化建设应从灌输法律信念以及法律意识的角度出发,帮助企业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养成法治习惯以及法治文化观念,因此,我们应不断寻找途径及方法,以此对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完善,令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深度、力度、广度等诸多方面进行新突破,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叙述如何加强烟草企业法治文化的内容建设。

(一)物质法治文化建设

物质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为,用实物的形式将法治文化追求、法治文化特色以及法治文化目标所表现出来。大多数烟草企业十分重视物质法治文化建设,普遍利用法治文化走廊、法治警示标志、法治宣传画报等手段,使法治文化的整体宣传达到最高水平。其涵盖两方面:第一,宣传设施建设。将设施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具有高度可观赏性,随即在宣传阵地、走廊、展板等地进行设施建设。第二,精神层次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层次的物质文化建设多以文字形式出现,如法治文化名言、法治用语等醒目且简短的文字句子形式,其在长时间内可重复利用,且实施以及制作的成本都不高[4]。

(二)虚拟法治文化建设

虚拟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以互联网作为手段将烟草企业的法治文化精神内容进行广泛传播。通过大数据、法治社会以及互联网的不断集成发展,网络交流平台逐步增多,很多以传递信息为主的互联网平台也在欣欣发展,如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早已在烟草企业以及职工的生活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虚拟法治文化的构建已成为营造烟草法治文化氛围的主阵地。如网络宣传读物、微信公众平台、网站法律栏目、抖音普法短视频等,视频、文本和图像具备,可以有效吸引公众眼球,间接地让公众明确相关法律法规。

(三)制度法治文化建设

制度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为烟草企业管理提出要求、规范烟草企业行为,其不单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要求规范,还包括对企业内部制度章程进行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对企业的实践依从性也有一定监督意义。烟草企业中构建良好行为规范、有效岗位规范以及依法管理规范能够令烟草企业相关职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法治文化观念以及法治文化意识。

(四)精神法治文化建设

精神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将精神法治文化建设主体思想贯彻落实于企业以及企业整体员工的所有精神层面中,如工作作风、企业使命、主导观念、企业愿景、共同价值观等等。将企业文化的使命、期望、核心价值观作为烟草企业精神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表现方式。在烟草企业中建设法治文化浓厚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向心力以及创造力,是构建烟草企业精神法治文化的重点目标[5]。

(五)实际法治文化建设

实际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为把法治文化建设内容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将普法教材、普法宣传日历、制度文件汇编、法治图书等为烟草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发放,为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法律主题培训课程、普法报告会议以及法律专题讲座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网络平台,寻找专业法学教师对员工进行远程线上培训。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更受员工欢迎的法治文艺宣传活动为员工开展法律职业教育,如法治晚会、法治歌舞表演、法治演讲会等,都可以充分帮助员工明确法治文化,对烟草企业进行法治文化建设内容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想优良发展、稳定生存,就必须走进法制化道路,尤其是烟草企业,做好依法治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党对所有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党的报告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党领导着烟草企业,牢记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法律法规,因此烟草企业应顾大局、讲政治、守法律,善于以法律方面推进、策划企业工作,为了在烟草企业中发挥好党的积极主导作用,确保党的重大部署以及重要决策能够在烟草企业中贯彻落实,坚持将党的建设工作、党的法律法规、烟草企业的生产经营共同发展,坚持维护法律、宪法尊严,帮助烟草企业在党的法律帮助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董鹏飞,晁源.新形势下对推动法治烟草建设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7(32):110-111.

[2]何伟.关于加强烟草行业县级局(分公司)法制工作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7(31):195+198.

[3]钟慷元,张琳,覃操.浅析烟草行业财会管理中存在的法治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商业,2016(02):139-140.

[4]王芳.基于法治文化的烟草专卖队伍思想政治工作[J].法制博览,2015(29):279-280.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3

一、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不断深入,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也日益复杂多变,尤其是在面对不同体制、文化和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极限打压时,更要重视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与团队凝聚力建设。企业进行法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规避各种经营风险,需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依法治企的理念,并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其二、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中,企业经营活动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则的情况下平等、自愿地进行,并形成规范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也属于合作者之间建立的法律关系,受到相关法律条款的约束。如果一些企业为了追逐自身利益,通过不法经营等行为来进行市场交易,便会严重影响整个市场的秩序,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通过法律来进行规制。其三、企业必须通过依法经营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有利于通过法治思维的熏陶和推行来提升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综上所述,当企业形成优秀的法治文化时,更有实力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竞争环境,也有利于持续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今,依法治企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们的积极和主动选择。他们意识到,依法治企不仅是维护企业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治理企业,还可以更好地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时代,重视法治精神的弘扬和法治理念的树立,建立日常经营风险的防范机制,使得企业逐步克服由于领导个人意愿所导致的经营误区和损失也是当务之急。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希望通过规范员工的行为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行法律对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刑事、行政、民事责任三个层面。第一,刑事责任。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当中,作为管理人员的企业中高层可能会受到多项刑事罪名的指控,这些罪名分别体现在出资、融资、税收、征管,以及企业上市和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如果企业管理者在这些领域的业务关系存在跨境经营行为,还有可能面临一些域外的刑事法律指控。第二,行政责任。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如果出现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这其中包括触犯行政处罚条款的违规经营行为,以及虚假出资等相关违反企业注册事项的行为,企业的管理者会受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罚。例如,当企业违反税收事项时,税收机关会对其进行处罚,企业自身可能面临的处罚方式包括没收一些违法收入,警告、罚款以及停产停业整顿和吊销营业执照等多种不同的方式。第三,民事责任。如果企业触犯了违约侵权、损害赔偿以及不当用工等相关民事责任的规制条款,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企业管理层违反了忠诚义务,包括建筑商业机密等,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当企业的管理者受到这些责任的追究时,对于其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都将产生严重的打击。

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法治企理念,高级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应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通过利益、人际关系来达成阶段性的目标,却忽视了其中潜在的法律风险,有可能给自身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前,我国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企业自身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企业管理者不能依法进行合规经营,也缺乏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经验和能力。更有一些企业管理者在没有树立依法治企理念的情况下,出现了盲目决策,甚至通过违法犯罪的方式来获取非法利益的现象。当企业内部存在着较多的恶意竞争和违规操作行为时,这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于依法治企理念认识不足有关联,使得企业上上下下均忽视了建立法治文化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第二,企业法律事务人员力量薄弱。尽管我国颁布了《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并且明确规定大型企业要设置法律事务机构,中型企业也必须配备法律顾问,同时对国有企业建立法律事务管理团队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我国企业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法律事务部门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在一个企业形成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法治文化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企业要建设和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要求企业必须注意决策之前先查询相关的法律,决策过程中不能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求企业必须树立一定的责任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是参与社会建设的主体,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推动企业维护生态环境、保障员工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营造合规合法经营的企业法治文化环境。

四、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路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4

企业文化在实践与再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融合。员工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建立在企业的发展之上,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个人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实现,这样才能对倡导的企业文化高度认同并主动践行,才更愿意为企业的发展长期奉献聪明才智。在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融合过程中,应努力塑造个人与企业共同的愿景。当员工真正奉献而不只是遵从一个共同的愿景时,全身会带有一股能量、热情与兴奋,将会产生一股惊人的力量,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二、制度是企业文化有效深植企业的有效载体

企业能够凝聚人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关键在于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企业文化。科学和技术可以学,但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使命感、动力、激情和凝聚力则很难移植和模仿。走进一个企业,你能感受到一种氛围,没有人规定如何如何,员工却自然而然地身体力行,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是形成企业文化和保障企业文化得到执行的关键。只有实现制度化,才能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所谓制度化,就是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可操作的管理制度进而保障核心价值观得到执行的过程。企业的文化管理是文化制度化与制度文化化的内在统一。文化制度化是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制度文化化则是将制度理念转化为员工的思维、追求和习惯,使之得到员工的认同、转化为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最后实现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统一,形成企业的“集体性格”,也即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制度化。构建以价值观为导向的企业制度和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内化于心的桥梁。由于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或人们的行为规范,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企业应该根据核心价值观去组建或改善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围绕企业目标、愿景,科学设计制定出一系列包括企业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再用制度规范企业每名员工的行为,让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使习惯成为生活,化为精神,变为一种印有本企业印记的特质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既是制度规范的制定者,又是制度规范的执行者,在企业制度规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教育培训是企业文化迅速传播的有效方法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5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治国理政模式,法治文化则是一个社会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文章以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为例,通过浅议用法治文化推进企业发展,着力提高法律队伍业务素质,扎实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与内控管理深度融合,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内部管理,保证合规经营,稳步提升依法治企能力和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法治文化;法治建设;企业发展

一、“法治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完善的“法治文化”建设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了“法治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成立了“法治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厂长工作部(法律事务办公室),由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该厂中、长期普法规划,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由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总法律顾问、纪检委书记担任小组副组长,负责牵头落实集团公司各项法治工作部署,与安全生产、经营发展工作同重视、同协调、同落实,形成了集中的推进合力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二是编制了“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企业实际和工作需要,组织编制了《哈尔滨第一热电厂“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以集团公司“法治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为指引,明确以“服务保障企业改革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全厂职工法律素质,促进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目标,努力为企业规范运营、风险防控和现代治理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提供完善的法治保障。三是“法治大唐”纳入“十三五”规划。努力勾画法治工作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将“法治文化”作为重要一节,融入到“十三五”规划当中,紧密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等重点任务,从治理结构、决策程序、制度建设、流程审核等角度出发,全方位构建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诚信守法的运行机制,力争到2020年,企业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流程进一步优化,全员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法律顾问素质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制定了哈一热厂“七五”普法规划。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法办公室,负责统一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计划。正确认识当前普法工作新特点、受众新需求、知识新变化,积极运用电视、微博、微信及电子屏幕等新媒体,科学编排切合实际、体裁新颖、职工喜闻乐见的普法内容,通过全方位、多样性、立体化的普法平台,引导职工深入了解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熟悉、掌握和运用与本部门、本专业、本岗位工作相关的法律条文,形成良好的遵法、信法、守法、用法氛围,确保法治宣传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强化内控管理,形成了有力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抓手

2016年,哈一热厂法治工作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集团公司集中采购平台全面实施,该厂调峰热源项目开工建设,两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多种经营产品销量屡创新高,随着对外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制度修编、法律审核和流程控制等业务逐渐增多,物资采购、工程招标和销售管理等项目风险控制工作更加重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与法律事务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加快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形成有力工作抓手也变得更加紧迫。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该厂切实发挥法律事务办公室作为风险防控首要环节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以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为抓手,把规避风险、合规运营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规章制度方面,严格执行制度修编法律审核。2016年3月份,按照厂内工作安排,该厂对企业可执行制度进行了集中修编,新建、修订、了《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试行)》、《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合同管理办法》、《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重大审计事项报告制度》等涉及13个职能部门的可执行制度118部,并按照规范流程进行了内部审核。经济合同方面,严格执行外聘律师先审制度。明确法律事务机构承担合同管理职责,把律师审核作为不可或缺的节点,嵌入到合同审查程序当中,进一步强化“风险事前预控”,要求一切对外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签订前,必须报送法律工作归口部门,经归口部门送法律顾问审核无误后,再进行法律文书的签订。截至10月末,累计完成各类法律文书审核383个。重要决策方面,严格执行法律顾问参与程序。2016年,该厂累计召开企业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会议9次,凡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资金使用的决策事项,形成会议纪要书面文件后,均由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审核,出具专业的法律意见书,避免了违法决策、违规决策,保证了审慎决策、科学决策。2016年截至10月末,该厂重要决策、规章制度和经济合同法律审核率全部达到100%,有效规避了决策、制度和合同管理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风险,确保了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依法合规进行,避免了法律纠纷案件的发生。

二、法治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经验

认真思考“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该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工作得失,总结工作经验:一是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基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在安全生产、物资采购、财务运作等高风险领域,应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可循,应高度重视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核和修改程序,根据法律条文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定期组织制度修编,确保规章制度与集团公司、省公司统一规范、协调一致。2016年,该厂累计修编安全管理规章32部,财务部门22个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部修编,根据实际需要,修编了《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和《工程概预算管理办法》等,为内部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规范运行奠定了体制基础。二是以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内部法律人才培养。落实总法律顾问制度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认真履行顾问程序,提高法律顾问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保证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过程,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企业依法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当前法律事务办公室合署办公、人员多为兼职的实际情况,要高度重视内部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把法律人才纳入企业整体人力资源范畴,强化专业培训,保障培训经费,争取持证上岗,增强履职能力。三是以企业外聘法律顾问为补充,有效弥补工作力量不足。要正确认识企业当前专职法律人员不足的客观实际,通过聘请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内部现有人员基础上,增加外部审核把关程序,努力建设一支内外结合、专业高效的法律工作团队。目前,该厂同黑龙江佳旭律师事务所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该律所专业律师担任企业外聘法律顾问,对现有法律队伍形成了有益补充。

三、当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6

深入解读,认真思考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区别以及潜在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但同时应该认识到,二者在新时期应该深化内涵,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会为企业提供绵延不绝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核心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经济发展以及各方方面面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处在当今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历史时期的企业,要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新管理与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要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与时俱进,赋予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内涵,从而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当二者和谐发展,互相推进的同时,企业中逐渐形成健康、合理、科学的文化氛围、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的含义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创新、丰富,形成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新动力,保障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近年来,包头市供水总公司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不断提高企业软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企业思想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企业经营目标屡创新高,已经逐渐形成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的文化支撑力。

1重新认真、了解、解读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真正意义

所谓“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放至企业,它包含企业的历史、行为规范、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需要正向引导、规范,需要不断传承、创新;而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在企业里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规范文化发展的正能量。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各种媒介,运用多种方式,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人员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在企业中树立立场,明确观点,让正向思想在企业中流转,形成洁净的空气,将党的思想政策自上而下贯彻于企业中,以达到规范员工行为,教育并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作为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指导企业的发展前进。一直以来,国有企业正是拥有如此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完成了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飞跃;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属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概念范畴,将文化融入管理,规范企业的方针政策、经营准则、战略目标等,作用于企业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终极目标。综合来看,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均与思想范畴有关,均坚持“以人为本”,作用力于企业员工意识形态,提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树立正确的企业及员工的价值观、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助推企业发展,为企业生产、经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正确的指导、推动和正向约束。近年来,包头供水通过不断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风清气爽、全员奋进、积极向上的合力,运动会、各类文体竞赛、书画摄影比赛、节日联欢、公益活动给员工营造出轻松、积极的工作氛围,同时,举办各类培训活动,让员工得到自我修养和技能的提升,为其开辟出上升的通道。企业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创新优秀单位、全国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对外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服务与保障,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誉。

2正确理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区别又有相互依存的联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作用于意识形态,但认真理解却不尽相同,反映在范畴、使用范围及工作方法上。企业文化属于管理范畴,具有明显的企业自身个性且缺乏强制性;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政治范畴,涵盖所有企业,不尽范围较广且有一定强制性,二者不尽相同,但却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首先,就工作内容而言,二者之间息息相关,关联密切。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都是以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根本,都要通过各种媒介与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建设,从而达到对员工精神世界的正向改造,建设一支以企为家,团结协作,具有强有力战斗力的员工团队。其次,就工作目标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均是在企业内部打造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并将具有企业特征、正能量的内涵融入,形成具有导向作用的文化洪流,通过文化引导和政治思想教育等方式来逐步潜移默化地冲刷员工思想意识,使员工在了解企业、靠近企业、热爱企业的过程中,形成对企业的忠诚感、责任感及与企业同进退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指导行动的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并不是简单地追求个人效益,而是使个人目标理想同企业目标相一致,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视为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目标,有效深入激发出企业员工的精神动力,使之全身心、高热情地投身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来共同创造企业的经济社会价值。在包头供水,每年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与个人,得到公司的表彰和奖励,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思想文化洪流所推动的不尽是员工的进步,更是企业的发展。

3创新发展,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建设,协调发展

3.1着手使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员工,让员工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通过企业文化精神,自上而下贯彻,自下而上逐步领会、实施,从员工个人工作行为入手,从企业管理的细节入手,逐渐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员工,提高个人思想及业务素质,培育起员工对企业的主人翁意识、使命感与责任感,形成可以凝聚员工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要求的,具有本企业鲜明自身特点的,旨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内涵,同时改变长期以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相互脱离现象,打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禁锢的瓶颈,不仅要得到员工的认同,而且要赋予企业思想文化工作时代意义,有效提高企业经营实绩。

3.2想员工所想,坚持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总结、提炼、创新等手段,逐步形成的,代表企业的价值观念,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完善。在企业中选树先进典型、通过模范的精神和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感染、带动员工的激情与参与性,在企业内形成爱岗爱企、勤勉奉献的浓郁精神文化氛围,先进模范用自己的行动鼓舞、激励着身边的同事。企业党政工团在开展工作时,处处以员工为中心,想其所想,做到尊重员工,关心员工职业规划发展,从而激发员工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达员工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位员工将成为一名合格的供水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与企业成为有价值的优秀供水企业相一致,用个人的努力与进步促成企业的发展、壮大,以达到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包头供水不仅每年选树并表彰先进,而且针对新员工、各岗位技术人员、党员干部和所有员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培训、团队训练及讲座等,让员工在工作中既提升了个人业务实践能力又实现了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上升平台,员工用自己的优秀能力回报企业,应该说这是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3.3开拓思路,不断赋予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

更为深刻的内涵和外延,使之能够适应员工队伍的年轻化和思想意识的多元化首先要做到:走进基层群众中间,亲身体会、了解员工急待解决的问题,与一线员工交流谈心,收集他们的真实想法,同时预测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针对性预防纠正措施,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其次是要做到:改变固有的僵化落后的工作模式,让思想不落伍,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媒介,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及工作质量,网络办公甚至微信办公已屡见不鲜,这样不仅会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将会更加吸引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的学习与参与。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7

【关键词】传统文化;职工道德建设;孔子思想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版,这一系列措施会使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弘扬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树立诚信观念,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的组织,和职工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培养职工道德,提高道德修养方面必定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道德建设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曾经提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所以,我们应将研究孔子思想和培养职工的道德观念紧密结合起来。目前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

一、转型期的困惑

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将实现艰难转型,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GDP总量在2005~2010年,分别赶超了法、英、德、日等国,成为世界第二。2014年,中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在中等收入阶段,社会转型的压力明显加大。因为在此阶段,贫富差距容易扩大,社会容易失范,公平诉求超过效率诉求,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近年来,中国已明显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加大。

1、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中等收入阶段,就有可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表现为贫富差距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方面。最重要的就在于产业升级困难,而只有实现升级换代,才能创造出更多的高收入职位,提供中产阶级产生的源泉。以前我国是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竞争力体现在“价廉物美”,过去有竞争力的产业都不行了,下一个阶段有竞争力的产业,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这其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现在的新常态,不是经济衰退,而是以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以前我们靠一些低级产品打遍天下,但是我们过去拥有的土地、人力、税收、环境等优势,现在没有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要诀是: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条上的定位,对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对外优化贸易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原理其实也简单,就是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要素投入推进到效率的提升阶段。

2、转型升级机会问题

(1)行业重组。行业重组是指通过并购实现业务扩张和资产剥离出售等方式,对企业经营范围及资产控制方式进行调整。经济就像自然界,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2015年以来,国资委先后完成了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招商局和中外运长航、港中旅和国旅、中国建材和中材6组12家中央企业联合重组。(2)升级换代。过去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从过去我们的国问“吃了吗”,到现在每年一亿人次的出国旅游;我们的生活从物资短缺到丰衣足食,再到“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中国数以亿计的旅游者在国外的“买、买、买”,从一个方面就能看到我们生活品质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挑战。新的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3)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2017年西安市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6575万户,同比增长103.6%。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各类众创载体342家,载体总面积达1079万平方米。一批创意街区、智慧街区、科技街区、宜居社区、特色社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重组,集中、升级换代,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地上演着。我们“十三五”规划中,“三去、一补、一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将经历艰难转型。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要缓解社会转型压力,一方面要通过针对公平的改革,理顺各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公平分配权利,另一方面要拿出大量的真金白银来大力发展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事业,如何在经济增速换挡时期维护好社会稳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孔子思想的启示

经济转型时期是工会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时期,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传统文化的应用会使工会工作更加有力量。1982年在巴黎,诺贝尔奖得主们曾开会讨论,到了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最后他们一致认为,人类在21世纪最需要的思想是孔子的思想。下面我们先来对孔子的代表性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论语》是记录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告诉人的是,人是有道德责任的,人不仅要自己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养成道德的人格,履行道德义务,还要有建设道德社会的责任。按孔子的话说,这就是人的“天命”。认知并履行这样的天命,便是君子,否则,就是小人。从这个意义说,《论语》是“人的觉醒”,是人作为一个“人”的“觉醒”,是人脱离动物,进入文明的标志。一句话,《论语》使“人”有了“终极关怀”。一部《论语》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成人的。什么叫做成人?孔子看来,就是在道德上完善的人。有一种力量,那就是理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道义的力量,良知的力量。孔子经过自己一生的努力,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由和道德融合的境界。我们生而为人,这就是天命。认知天命,是仁;敬畏天命,是礼;履行天命,是义。我们今天学孔子,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打开一个宏门正学,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今天我们学孔子,主要原因是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主流价值不是很明显,甚至变化幅度非常之大,我们自然地转向古老的智慧,去寻求一种能够持久地指导我们心灵和行为规范的东西。孔子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行为举止体系的总设计师。孔子努力的目标是建立秩序,健全心灵。他一辈子秉承一句话,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传统文化源自中华民族自身,并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任何一个团队、组织乃至国家、民族,经过财富的原始积累后,都会遇到发展的瓶颈,这个时候思想与文化往往是突破瓶颈的最终力量。当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人们面临后现代化的心灵荒漠,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找不到信仰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内圣外王”的原则,给了无数人以心灵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转而惟利是图时,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又给了人们行为准则。儒家文化中的“学而知之”、“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奋勇前进。也正是胸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中国人的奋发有为,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职工道德建设及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01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广大职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引导职工继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好“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其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根据传统文化精神,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和道德使命,要做君子,要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志向就是《礼运•大同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如果每个人都尽职尽责,都为对方着想,为社会着想,各种维权工作就会顺利得多。

1、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倡导企业文化

(1)比如说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长期艰苦奋斗。全国工商联经济部2016年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华为成为榜单第一。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人是可以受驱动的,文化的作用就是在物质文明和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使员工超越基本的生理需求,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从利益的角度看,华为公司认为利润最大化会伤害企业的战略地位,要赚取合理的利润,让上下游合作者也有合理的利润。从人才的角度看,华为公司认为,要让高层有使命感,让中层有危机感,让基层有饥饿感。没有奉献精神,处处计较的人,受不了委屈的人,不能成为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任何人都应该为目标和理想而奋斗,我努不努力和你认不认同没有关系,在人生的激励中,更重要的是自我激励。最优秀的人都是靠自我培训出来的,你要对自己负起学习发展的责任。我们的任何渴望除了用努力工作获得外,别指望天上掉馅饼。要明确员工在华为改变命运的方法只有两个,一是努力奋斗,二是有突出贡献。任正非不认为被淘汰的员工是知识问题,而认为第一是劳动态度,第二才是知识问题。(2)陕鼓集团从2002年起,稳居国内同行业龙头位置,2010年4月28日在上海证卷交易所上市。陕鼓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与企业发展相互适应、相互推动的五大特色文化体系。责任文化,首先指干部必须履职,其次干部必须具备优秀的履职能力,再次干部要敢于腾出“板凳”。诚信文化,首先是指企业、管理层对员工的诚信。其次是员工要讲诚信,再次是陕鼓对用户和合作伙伴要讲诚信。感恩文化,陕鼓将感恩根植于“企业、学校、家园”愿景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中,感恩文化源于感恩带来的良性循环。陕鼓人感恩客户的选择,兢兢业业生产最优质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客户满意陕鼓,又增加新的订单;陕鼓的效益要感谢员工的付出,陕鼓的平台又为员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促使他们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种企业与客户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是非常好的模式。

2、我们可以树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标兵和典范,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1)在具体工会工作中,工会有自己的组织架构,有所属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网络、报纸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学习宣传传统文化,应用传统文化提高思想境界,提高工作能力。(2)我们还可以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以戏曲、书画、文学艺术等形式活生生地存在着。还可以利用文化宫,以琴棋书画为载体宣传传统文化,这些形式容易获得广大职工的认同。西安市总工会下属纺织城文化宫依托和利用设施集中、项目齐全、人才丰富等优势,不断地加强社会服务功能,成立了秦腔团、豫剧团、中老年合唱团、舞蹈队、中老年模特队、锣鼓队等社团,每年定期免费为群众表演。边家村文化宫职工书屋是我市工会系统唯一一家中华全国总工会授名的部级书屋,服务职工十多年,丰富了地区职工的文化生活。边家村文化宫公益性流动电影放映队免费服务于西安市各企业、工地、社区、农村及大专院校等,成为工会服务群众的重要品牌。(3)2013年6月,西安市总工会和西安市教育局联合发文(详见市总工发[2013]28号),从2013年开始,在全市开展资助千名青年职工(农民工)“圆梦大学”行动,西安市职工大学连续三年承办的“圆梦行动”青年职工学历提升计划,也是提高职工素质,宣传传统文化,在用实际行动履行工会的使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社会的转型升级服务。“圆梦行动”计划在西安市总工会的支持下,一直会持续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范曾著.国学开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

[2]鲍鹏山著.孔子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0.1.

[3]吴晓波著.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5.

[4]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著.读懂中国改革(4.关键五年2016-2020)[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

[5]孔庆东著.无限江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9.

[6]郦波著.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1.11.

[7]定军,顿雨.“民企500强榜单公布:华为收入第一联想降第四”.21世纪经济报道,2016.8.26.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8

【关键词】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文化自觉;企业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企业精神文化体系的核心,并引领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体系的构建。

一、核心价值观构建了企业最基本的文化网

文化网即企业中的信息沟通渠道,确立和强化企业文化的传播系统。在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之前,企业有着多种主体的价值观,一是员工个人的价值观,二是群体价值观。企业中的群体价值观包括: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反映的是企业管理者的思想和信念;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反映的是共同的情感、利益、人际关系等因素产生的价值取向。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和个体员工之间构成了复杂的文化网,他们之间的价值观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当企业管理者通过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和采取各种传播方式,使大多数员工、非正式群体成员接受了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并与之达成一定程度的自觉认同时,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有了生成的基础。在回顾中国中铁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脉络。从共和国第一条铁路建设中孕育出的“成渝精神”,到抗美援朝战火中淬炼的“钢铁大动脉精神”;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的“宝成精神”“成昆精神”,到改革开放后的“大瑶山精神”“京九精神”“南昆精神”;从三代人40年坚守青藏高原风火山的精神,到新时代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以及反复提炼形成的“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中铁的发展呈现出了这样一张文化网:每一名中国中铁人表现出来的拼搏奉献精神,通过各种“非正式群体”汇集成为中国中铁60多年的光荣传统和一代又一代中国中铁人的奋斗历程,并与企业“造福人民、产业报国”的价值观高度融合,最终形成了既传承企业优良传统又弘扬时代精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二、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企业最基本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自觉应该有三层基本内涵:一是企业自觉地总结、提炼和维护本国和本企业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二是企业自觉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并结合实际,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三是企业家或企业家群体对企业存在价值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终极目标要有自觉的思考,并建立起一种超越经济利益的价值观。因此,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前提,如果企业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就无法完成,也就不可能使处于自在状态的“企业的文化”上升到具有经营管理价值的企业文化。从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内涵看,体现了企业高度的文化自觉。“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发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生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厚沃土,既是中国中铁人60多年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让“天堑变通途”的历史昭示,又是中国中铁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的集中反映;既是中国中铁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立足国内市场、融入全球经济,勇于向海外市场跨越的坚强决心,又展示了中国中铁人勇于实现由中国的大企业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跨越的宏伟目标。

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企业最基本的文化自信

从企业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发展,是企业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是适应新时代企业转型升级战略任务、适应员工多样化追求的必然要求。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正体现了企业文化从建立到融入管理的过程。如果说文化自觉解决了企业文化有无的问题,那么文化自信就解决了企业文化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沿着正确道路发展的问题。企业的文化自信就是企业干部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对企业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企业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企业的成功实践,并主要通过导向企业战略、强化企业沟通、加大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凝聚力以及提升产品品牌价值等发生作用,指引企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功,从而成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和所有成员都认同的行为准则,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共同奋斗,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近年来,中国中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力推行的“铸魂、育人、塑形”三大工程,是用企业核心价值观来塑造全新的现代化企业的过程,体现出使先进的文化管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的过程。通过“铸魂”工程,形成了以“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为基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通过“育人”“塑形”工程,企业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广大干部员工的认同,并转化为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职责,转化为中国中铁人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构建了企业新的行为规范体系。

四、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企业最基本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