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演讲稿范例

企业的演讲稿

企业的演讲稿范文1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英语口语教学;英语演讲

随着人文交流的日益深入和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对于具有国际交流经验和背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依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人文素养课程,也需要成为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有力一环。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通过英语演讲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思辨能力,使其学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将有助于培养有温度的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忙于听讲、记笔记,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口语练习。其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口语训练,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不愿开口;回答课堂提问时,照搬课本,不会总结;与同学讨论时,无话可说,或语无伦次、逻辑性差。最后,受到教材的限制,英语口语活动大多还是围绕语言技能开展,一些问题过于浅显,只是对原材料的简单整理和复述,难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较弱,直接影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二、“产出导向法”与英语演讲

在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下文简称POA)被正式命名。POA理论是文秋芳教授针对中国外语实践中“重输入轻输出”的问题,依据当前中国大学生学习现状以及大学英语课程的特征,以Swain的输出假设为基础,首先提出“输出驱动假设”,随后又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最终不断经过教学研究和探索形成的理论体系。POA理论体系以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为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评价三个阶段。依据POA理论,首先,教师应创设有交际意义的主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驱动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其次,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完成任务时,教师可以提供产出帮助,促成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在学生完成语言产出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实践—学习—实践”的认知过程。笔者以POA理论为指导,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借助英语演讲活动,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与综合、评论等多重思维能力,同时借助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使学生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西文化的机会。而通过英语演讲活动有效地将口语技能训练、知识面扩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产生积极的实践作用。

三、英语演讲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所用的教材是《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1》,英语演讲的主题是根据课文延伸而来,同时,依据POA理论涵盖的“驱动”“促成”“评价”的三个教学流程,具体设计教学步骤,开展英语演讲的教学活动。

(一)驱动——教师设计真实、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

在完成教学单元学习后,教师正面引导学生,提出与教学单元主题相关的、真实的、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演讲话题。学生确定演讲主题后,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尝试完成演讲稿,同时可列举出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教师根据本教学单元提出演讲主题,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又可检验学生对本单元语言点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依据教材内容,组织演讲内容,促使学生对课本内容再次进行深入的思考,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所谓“真实”,即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可能发生的真实语境。例如,教材第一册Unit1GoingtoCollege中的两个话题为“大学里怎样才酷”和“我是新生”。这两个话题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联系紧密。有些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来到新的环境中,有惊喜也会有不安,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在新环境中获得发展自我的机会等,都真切地发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选择这些学生关心的话题开展教学,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自然愿意积极地参与到这样的话题讨论之中。学生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可以对已有语言材料(教材里涉及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进行整理,并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收集相关材料,重新组织语言,最后,学生可以总结所遇到的语言问题或提出值得课堂讨论的问题。

(二)促成——教师提供新的学习材料及适当帮助

“促成”阶段包含三个主要环节:(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2)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描述产出任务,使学生明确产出任务的步骤和具体要求,同时教师使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从输入材料中选择产出任务所需的内容、语言形式或话语结构,来组织语言输出。引发学生对上大学的目的、意义和目标的思考,同时学生可以借鉴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话语结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语言产出任务。开放式的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尽量避免直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的陈述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可通过不断练习,训练学生准确概括并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输入材料进行处理的时候,也可提供恰当的新输入材料,帮助学生补充完成输出任务所欠缺的语言知识,并即时检查,对学生的语言产出及时评估,根据不同的学情,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三)评价——教师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产出的评价分为即时和延时。即时评价出现在促成阶段的检查环节,是指教师在学生选择性学习和练习产出时,即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这时的评价只能就学生共同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既解决了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又有利于教师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课后给予针对性的延时反馈。对于演讲评价而言,教师事先要对学生展示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做好评价准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演讲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梳理、取舍、整合,形成演讲稿,最后借助PPT讲演展示。学生在讲演前,已通过邮箱递交讲演材料,教师可根据内容提前考虑如何评价,并预估听众的反应;也可提前设计相应任务以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学生讲演完成后,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即时评价,肯定讲演的优点,并指出可以改进的部分,再次要求学生对各自的讲演内容进行修改,形成文字终稿。综上所述,教师可以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具体水平,设计实用的演讲话题,同时适当增加有效输入,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本文提及的教学单元为例,具体的演讲练习步骤如下:驱动阶段: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单元(上大学),确立教学主题(如何在大学保持魅力、如何适应新环境),明确教学目标(熟悉大学生活场景的基本英文表达,掌握相关的词汇、话语结构,学会用英语来表述上大学的目的、意义和目标)。促成阶段:教师积极创设真实语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布置输出型口语任务,引导学生思考上大学的目的、意义和目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积累相关语言材料,并通过课外收集整理的相关语言素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话题PPT的制作和预演,然后再次回到课堂进行展示。本教学案例中涉及的英语演讲话题有:如何与舍友相处、参加社团的好处、大学生是否应该做兼职。除以上演讲话题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资料,如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对比中西方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学情差异等,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评价阶段:教师针对学生各阶段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输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学生也可以开展同伴互评,取长补短,弥补自身不足。

四、小结

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基于POA理论开展英语演讲,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教材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材料阅读,学会分析处理新的信息。另外,基于课程思政思想的指导,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还可以结合相关文化体验,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一过程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陈述个人观点和解决问题时,也能够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当然,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以提高学生实际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以英语实用性为度,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2]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1-12.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4]郑树棠.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1[M].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企业的演讲稿范文2

循证研究强调的是无论公共决策还是个体决策都要建立在可靠的证据和事实基础上,不能仅从主观经验出发。这对于卫生政策研究具有良好的启发和借鉴价值,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研究中强调尊重规律和科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在2006年10月和2010年5月组织了两次集体学习,专门听取专家学者对医药卫生体制发展规律和如何推进我国卫生改革的讲解。[1-2]在改革政策研究过程中,邀请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大学等中外7所机构开展改革思路和政策研究。当改革草案形成后,又在2008年10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询意见的工作。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于次日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这两个文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中长期和近期改革的目标、道路和重大政策措施。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的推进,一些原有的和新的政策问题亟需从循证研究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本文归纳了十大政策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完善和调整有所借鉴。

1关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与道路选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是我国政府对全体城乡居民和国际社会做出的庄重承诺,其本质是建立全民统一健康保障体制(universalhealthcoverage)。根据现行政策设计,这一体制主要是通过同时发展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实现上述目标。但从理论角度分析,同时发展公立服务机构和社会医疗保险是不划算的、不经济的,将导致有限的公共资源分散投入供方和需方,不能集中使用,且难以组成管理有效的单一费用支付体系(singlepayersystem),不利于控制费用快速上涨。再从国外实践来看,据对179个国家卫生体制的分析,有140个国家通过建立全民预付费的筹资体制如税收方式、依靠公立卫生机构提供的价格低廉的服务来控制居民患病时的经济风险,这一体制就是国民卫生服务制度(NationalHealthServices),也被称为NikolaiSemashko(前苏联第一任卫生部长)模式。[3]另有39个国家采用以居民就业为基础的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方式筹集卫生资金,化解居民到公立和私立机构接受诊疗服务时的经济风险,这就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4]国际经验已经证明,这两种制度均是有效的实现全民统一健康保障的卫生体制。但比较研究证明,国民卫生服务制度在健康产出水平、卫生体系整体绩效和卫生筹资公平性等方面稍稍优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5]此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居民所占比例甚低,且正规部门就业比例高。另从国际上全民统一健康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一般是在国民卫生服务制度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之间进行权衡与选择,以一种方式为主来实现目标,同时发展公立服务机构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情景是罕见的。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7.5%,到2015年预计达到51.5%。[6]此外,非正规部门就业使得社会医疗保险费的征缴十分艰难。这些制约因素都影响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模式的设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我国卫生体制的基础。如果不很好地发挥公立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转而去发展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转轨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将导致大量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被迫改变所有制,出现类似前些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且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延缓实现全民统一健康保障的时间。因此,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必须尽快明确,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设计的根本问题。从医药卫生政府监管体制来看,迫切需要实现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参与本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的中央部门多达16个,推进改革的参与部门更是达到19个之多。行政职能分散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影响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选择和建设成效。据研究,有120多个国家实行的是卫生服务与筹资统一管理的行政体制。这些重要证据和信息应成为我国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设计与改革的重要依据。

2关于基本药物制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5年提出基本药物(essentialmedicine)的概念,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6年的时间,从1977年第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到现在也经过了34年的时间,对提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和改善居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7]国际上提出和实施基本药物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的健康问题,控制主要疾病以及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从而改善居民健康和健康公平。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跟踪国外基本药物政策到90年布基本药物目录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次改革中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试图解决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价格、补偿、使用等一揽子问题。实施两年多以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和国际最佳实践(bestpractice)仍有较远距离。例如,基本药物是与居民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不应当与医疗卫生机构的等级相联系,国际上只有与居民健康相联系的基本药物目录和政策,没有与医疗卫生机构等级相联系的做法。然而,现实中我国是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等级来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底,了基本药物目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版本,但二、三级医疗机构版本至今未见踪影;各地在执行中较大幅度增加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药品,平均增幅达到206种,对地区差异的宽度容忍使得基本药物制度所强调的公平原则大打折扣;基本药物应当由统一的公共筹资政策来确保每个居民对药物的可获得性,然而,在此最关键的环节,没能设计或者整合出统一的卫生筹资政策,而是依靠分散的、碎片化的、待遇不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分别支付基本药物费用,使得不同居民在基本药物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保障待遇差距。

3关于如何看待医疗竞争机制

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下,我国自1985年以来的医药卫生改革逐步强调医疗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应用,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城镇医药卫生改革更加重视医疗竞争机制的运用,很多人认为,只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服务规模,增加服务供给,就可以解决医疗服务质量、价格甚至是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但从理论角度分析,卫生经济学之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ennethArrow教授在1963年就发表了著名论文《医疗服务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福利经济学》[8],指出了医疗服务市场与其他产品和服务市场存在的区别,强调了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认为患者在医疗服务中是难以实现“用脚投票”机制的。最近,我们做了一项文献评价研究,收集了64篇讨论医疗竞争机制的英文文献,分析竞争机制对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费用控制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64篇文献中有26篇讨论了竞争对于医疗价格的影响,其中12篇文献认为竞争导致医疗费用攀升,有9篇认为降低了医疗费用,另外5篇文献的结论是影响不确定。在医疗质量影响方面,64篇文献中有30篇讨论了竞争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其中有4篇文献认为竞争导致医疗质量下降,9篇认为提升了医疗质量,还有17篇文献认为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难以确定。在医疗服务公平性影响方面收集到的文献中,有4篇涉及到公平性。这4篇文献都认为,竞争机制引入以后,无助于医疗服务公平性的改善,反而会有损公平性。在健康投入产出的宏观效率影响方面,有4篇文献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一致的:医疗竞争机制引入之后,宏观效率下降。通过以上竞争机制对医疗费用、质量、公平、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对照国内在这方面的认识,显然是把竞争机制想象的过分完美了,应当从更加理性客观的角度来把握和运用市场竞争机制。#p#分页标题#e#

4关于如何看待医疗市场“垄断”的判断

垄断是在讨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时经常听到的词汇。近年来的一些改革措施也志在打破垄断,一些人形成了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垄断状态的判断。这一判断正确吗?首先,要明确垄断所讨论和适用的范围。垄断一般是在竞争性生产和服务领域中存在的现象,在竞争机制不能够或者不完全能发挥作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去讨论垄断问题是没有必要的。例如,城市路灯的所有者和管理运行维护如果引入多个机构和组织是不经济的,也是难操作的,更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创造出多个政府来管理社会事务。所以,在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不确定性的医疗服务领域讨论竞争问题,本身就是值得质疑的,甚至是没有必要的。第二,退一步来讲,即使可以讨论医疗服务的垄断问题,我国的医疗市场是垄断的吗?根据垄断定义,市场上的服务提供者数量要足够少才是垄断状态。根据2010年全国卫生统计,全国有92.3万所医疗机构,其中医院2.1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2万所。[9]这些机构彼此独立提供服务,没有参与和形成垄断组织。第三,从所有制角度来看,形成公立医疗机构垄断了吗?根据统计,2010年全国民营医院已经达到7068所,占医院数量的34%。在90.2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仅有55607所[9],其余基本上是个体力量举办的村卫生室和诊所。因此,在所有制方面也不能得到公有制垄断的结论。事实上,我国自1979年就开始鼓励个体行医,经过30多年的发展,非公医疗机构得到了较大发展,多元化办医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这一点必须形成广泛的共识,才能真正把握好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提供的政策导向与力度。

5关于如何看待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与前面讨论的竞争机制有关联。在相当多的国内现实情形中,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被理解和界定为竞争关系,政策的调控点也集中在如何刺激和加强竞争关系。但是,如果将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认定为竞争的话,意味着模糊了公立和私立机构之间的使命、任务以及功能的区别。这是因为,竞争产生的前提是两类机构具备形成竞争的条件,即:面对相同的服务人群和医疗需求,提供相近或相同的服务内容。然而,多国经验证明,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设置的初衷和目的是不同的,包括经济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也有所区别,公立和私立机构应当是面向不同人群和医疗需求,提供具有差异化的医疗服务内容。从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互补与合作,共同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竞争关系不是两者之间的主流关系。

6关于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的不同点

国有企业改革先于公立医院改革起步,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人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举措如股份制等可用在公立医院改革上,实际中也有经常拿国有企业类比公立医院的情况。但是,公立医院虽与国有企业的资产同属国有资产,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亦是显然的、不可模糊的。不同点表现在:第一,目标不同。国有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国家提供经济积累。公立医院追求的目标是公共医疗服务最大化,旨在促进居民健康,不在经济产出指标上。第二,资产属性不同。国有企业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而公立医院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部分国有企业交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来管理,但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者是各级财政部门,不是国资委。极个别地方将公立医院交给国资委管理的做法其实质是改变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非经营性属性,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反映了在思想认识层面已经将公立医院和医疗部门当作了赚取经济利益的领域。第三,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统一程度不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经济收益越高,则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适销对路,满足了社会需求,其社会效益同时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是统一的。但对公立医院来说,经济收益越高,并不意味着居民更加健康,社会效益未必能够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可能是对立或矛盾的。有鉴于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显著差异,不能盲目将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套用到公立医院改革上来,尤其不能在公立医院内部实行股份多元化的改革。否则,将导致公立医院严重的目标和利益冲突,是难以管理和维持运行的,更不可能保证公益性。

7关于如何看待医疗服务价格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比较注重通过医疗收费来弥补医疗服务的成本,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带有片面倾向的错误共识:医疗服务价格要反映医疗成本的变化。因此,要求医疗服务涨价的呼声不绝于耳。必须认识到,在存有公立医疗机构的卫生体制内,医疗成本的补偿至少有两个渠道:一是公共财政补助,二是服务收费。财政补助与服务收费共同弥补医疗服务的成本,且是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在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应当更多地通过公共财政的投入来弥补医疗成本,而不是提高医疗收费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升价格总水平,加剧通货膨胀。国际经验表明,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收费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弥补部分服务成本,二是控制医疗服务滥用和不必要的医疗需求,这是更重要的目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立医院的支出中仅有2%~5%来自于向患者收费,其余均是通过预算制由特区政府补偿。因此,要全面认识医疗收费的行为和水平,不能一味强调对医疗成本的补偿作用,也不宜宣传医疗收费水平与技术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较高,给宏观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控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一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医疗收费价格显然是不明智的狭隘短视行为,应当更多地使用财政补助手段来弥补医疗服务成本的上升。

8关于基本医疗保障资金过多结余问题

我国从1998年开始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到现在已经有13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基金过多结余的问题一直影响和困扰参保职工的受益程度,也影响该制度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据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结余率多在25%~35%之间(图1)。一方面是参保人群反映看病贵,个人自付比例高,负担重;另一方面是医疗保障基金大量沉淀。改变这一状况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建立多元参与的、代表不同方面利益诉求的基金管理新机制,特别是注意增加来自工会和参保居民以及医疗机构的代表。二是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大部门制”改革的要求,将医疗筹资部门与服务管理部门合并到一起。

9关于购买服务说法的辨析#p#分页标题#e#

购买服务是近年来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来源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学说。国际上所谓的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国家为了弥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通过公共财政向私立非营利性甚至是营利性提供者购买服务。但我国的卫生国情与其他国家是不同的。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机构所有制构成方面与国外不同。如果在存有大量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情况下,不去考虑如何发挥和利用好这些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而是创造一种市场购买机制,将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另外一种情况是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而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但这样的做法在国际上仍然属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2010年初,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文章,采用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的研究方法认定,购买服务的做法尚无成功的国家范例,其少数的成功案例仅限于狭小地区的小范围试点探索。[10]历史上,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的是各级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购买服务学说在我国的出现意味着政府对这些公立机构补偿的弱化,其实质是减少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这与国外购买服务学说所倡导的方向和一些国家的做法也是不一致的。

企业的演讲稿范文3

关键词:脚本教学法;即兴教学法;高校营销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即兴的意思是指临时发生的兴致(进行创作、表演等)①。 即兴教学法是“为了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临时采取更符合当时课堂需求的教学方法②。 ”此法具有当下性、趣味性、互动性、符合天性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高校的音乐和舞蹈教学中。 在高校营销课程中,即兴教学法虽然有所应用,但是仍处在无意识和探索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和推行层面。其实,作为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自大学诞生以来就有即兴教学传统。 譬如民国期间,徐志摩在大学授课时,从不循规蹈矩,经常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地将课堂搬到了一棵老槐树下,向大学生们大声朗诵 W•H•Hudson(赫德生)的作品《绿色大厦》和《鸟与人》,并向大学生讲述泰戈尔、拜伦、雪莱、曼殊斐儿等诗人作家的故事。 其即兴的、看似随意的讲课风格,不仅让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大学教授, 而且还启蒙他的学生卞之琳、陈梦家、赵家璧、何家槐等踏上了文学道路。如今, 由于移动互联网和大学慕课的出现,高校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找到学习资源。 课堂上,程序化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波澜不惊的教学体验,已经让学生们痛心疾首,大失所望。 无奈之下,学生们纷纷打开手机成了“低头族”。 因此,为了走出高校营销教学的困境,教师们急需引进即兴教学法改进僵化的脚本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课程参与感和满意度。

二、即兴教学法对高校营销课程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营销课堂上,营销专业的教师就刚刚讲完的课本内容以及不久前发生的热点事件,适时地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并进一步引发同学们进行讨论。此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象牙塔”,发现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市场营销是高校与市场接触最密切的专业之一。众所周知,市场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面对这样的市场, 营销专业的学生无疑要有适应环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在当下新冠疫情肆虐的市场环境中,在课堂上,营销专业的教师就可即兴地抛出话题(当下营销专业的学生将如何就业? ),此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 还可以促使他们提前思考和准备,为未来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是创造型人才破土而出的土壤。 西南联大为何在当时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培养出那么多栋梁之材? 这与当时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不无关系。 在课堂上,营销专业的教师不经意间扯出话题, 学生们可平等自由地进行讨论,整个讨论不分对错,只问合不合理,这样宽松的氛围对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潜能作用巨大。

(四)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如今,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高校营销教学深受其害。 课堂上,学生们看着营销教师将 PPT 一页一页地讲完。 讲课内容一眼就可以望见底,一路没有期盼,没有惊喜。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低头看手机实属必然。 但是,在课堂上,营销教师在学生疲倦的时候,适时地增加一个互动,无疑会为课堂增色,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比如,有一次,我院的钟春仿老师利用课程间隙, 给同学们表演了笛子独奏,该做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小插曲。

三、即兴教学法在高校营销课程中的实施要点

(一)善用热点、课本和现场等素材

1.关注热点。 在这里,关注热点是指关注短期内出现的轰动性事件③。 譬如,海底捞食品安全事件、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一波三折的“无印良品”商标权之争事件等。 诸如此类的热点事件用于营销课堂中无疑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聚焦课本。 在这里,聚焦课本是指聚焦于高校的营销教科书。 表现在课堂上,可以是教学过程中营销教师对核心概念的有感而发。 譬如,在《品牌管理》课上,本人对品牌的概念做了自己的诠释:从企业的角度看,品牌等于标识;从顾客的角度看,品牌等于体验,就是你看到、你听到、你闻到、你尝到、你触摸到的与品牌有关的一切。 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案例的一个追问。 譬如,在《品牌管理》课上, 同学们在讨论教材上星巴克品牌形象的案例,本人在书中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临时追加了一个新问题: 星巴克品牌形象案例对中国企业有哪些启示? 此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而且提升了营销课堂的新鲜度。

3.敏于现场。 敏于现场是指高校营销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每一个闪亮的瞬间。 表现在课堂上,可以是学生们上课疲倦后教师的“出位”表演(如前文讲的钟春仿老师的笛子独奏), 也可以是学生精彩发言后教师的现场点评。 譬如,在《服务营销学》课上,一位学生在 5—8 分钟的演讲中,全面剖析了“三只松鼠”的服务营销之道,本人对该生的精彩发言做了现场点评,同时鼓励该生将演讲稿扩展成一篇学术论文(“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服务营销思维),最终这篇在《经营与管理》杂志 2015年第 11 期上。

(二)注重营销知识的累积和即兴能力的培养

就高校营销课程而言,即兴教学法能否运用到位,与教师营销知识的累积、即兴能力的培养等有很大关系。 “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 10000 小时。 成为一个营销名师亦是如此。 用好即兴教学法,靠职业菜鸟能行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用好即兴教学法,办法只有一条: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所以,在生活中,高校营销教师不仅要向教学名师学习,而且要向社会上的其他人士(譬如企业家、脱口秀演员和辩论大师等)学习,学习他们的授课经验、治企之术、幽默谈吐和控场能力,并细心揣摩,大胆实践,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名受学生们欢迎的好教师。

(三)在秩序中让营销课堂活跃起来

企业的演讲稿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

如何定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如何构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一直众说纷纭,笔者想就此谈谈个人观点,以就教于方家。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教育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加深,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演进,参照文件精神和学者观点,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与学科型“普通教育”相对应的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之一。层级上,属于“高等教育”的层次,可以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本文专指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办的专科层次;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本文指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服务区域经济,面向各产业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大学语文

关于“语文”,叶圣陶先生有过这样的解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①《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简称。”②根据叶圣陶先生和《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的解释,笔者认为:“语文”,涵盖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包括了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本文的“语文”,是一门课程。那么,本文的“大学语文”,主要是从层级上,有别于“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的一门大学课程。

(三)课程目标

“课程”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道”。在学校教育中的原始含义,是指学习学科内容的进程。在西方,把“课程”看成了学科、专业、经验。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宋间,是指所分担工作的程度以及学习内容的范围、时限和进程。笔者认为,中国和西方的“课程”概念有所不同,中国的“课程”概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设计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学生所应学习的专业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本文即指一门课。本文的“课程目标”,就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达到的一系列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预期的学习结果。

(四)课程体系

综合学界观点,“课程体系”,就是根据一定培养目标、课程观、课程目标,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构建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活动方式的组合。“课程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体系”,指类型教育(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专业群(如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如文秘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狭义的“课程体系”,指的是一门课程的体系,如本文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

(一)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定位

不同的高职课程,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定位是不一样的。要找准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就应该结合高职教育“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特性、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特色、大学语文课程的特征来定位,主要应该突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职业性、工具性。

1.职业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在高职院校占有一席之地、要进入高职课程体系,没有职业性是不行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应该体现工匠精神、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

2.工具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突出工具性,应该着重突出语文课程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来说,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演讲、朗诵、沟通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基础写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由于高职课时有限,因此主要培养应用写作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在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中的定位

1.结合学校专业群开设校本课程

比如可针对美术类专业,开设美术语文。有位美术职院的语文教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几乎将大学语文课程上成了“美术史”(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史”),深受学生欢迎。也可针对财经类专业,开设财经语文,突出财经写作。可针对机电类专业,开设机电语文,突出机电应用文写作。

2.在课文选取上突出专业特色

如果教音乐专业的学生,可选取词句优美、富有音乐感的篇章,如苏轼的《前赤壁赋》、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如果教的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可选取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古人画论等。

(三)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在高职院校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

高职公共基础课,大多由思政课、公共英语、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课程组成。传统观念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当承担“人文素质教育核心基础课”的任务。实际上,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如果泛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核心基础课”,其特色、功用就常常被弱化了。因此,我们要想使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效,能够突出的点就不宜太多,主要突出大学语文人文性中的文学性、文化性就足够了。如可结合现代讲中国传统文化———选讲《论语》《孟子》,谈孔孟之道对现代治国管理的启示;选讲《道德经》《逍遥游》,谈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选讲《孙子兵法》,谈兵家思想对现代管理、商战的启示。

三、构建高职大学语文新的课程体系

根据前述基本概念的内涵、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可以包括阅读鉴赏、应用写作、口语表达三个模块,旨在通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一)阅读鉴赏

重点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主要分为课文、文体鉴赏、文学史脉络三部分。

1.课文

可按照诗词———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四个单元)来编排。选文可突出文学性、文化性、职业性、新颖性,不得与中小学课文重复。

(1)文学性:可选择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如选择《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宝玉挨打》是非常经典的一段: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老子打儿子一件小事,非常巧妙地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构思、非常生动地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非常深刻地揭示出事件的思想内涵及社会内涵。但是,如果中学课本里已经选过了,不妨选择《黛玉葬花》一段。

(2)文化性:可选择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思想的课文。如可以选择《道德经》的“上善若水”,可选择《论语》《孟子》《庄子》《墨子》《孙子兵法》等文化经典中的精彩篇章。

(3)职业性:可选择少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课文,如选择德国卡尔•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4)新颖性:可选择网络流行的、00后喜欢的新近佳作精彩片段。如《步步惊心》(桐华)、《悟空传》(今何在)、《假如明天没有太阳》(郭敬明)等。可直接请学生选择,还可选择好的软文。

2.文体鉴赏

可穿插安排在上述四个单元之间。简要介绍四种文学样式的阅读、鉴赏方法,通过讲解、导读、方法简介,通过学生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阅读能力。

3.文学史脉络

简述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线索,串联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二)应用写作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基本上是将“写作”部分剥离出来的。“大学语文”和“写作”的教学与研究者也分成了两拨———有“大学语文教研会”,有“写作教研会”。笔者认为,将“写作”硬从“大学语文”中分离出来,是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从前述的“语文”概念而言,“语文”的“书面语言”就包括了“写作”。“写作”应该是“语文”中“书面语言”显性能力提高的主要表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更应强调“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第二,中小学的“语文”课程的“作文”,也包括了“写作”,为什么到了“大学语文”,就要把“写作”“清除”出去?显然不符合语文课程设计的逻辑。因此,应当将“应用写作”作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模块“加盟”进来。“应用写作”模块,体系、体例的设计、创新尤为重要。

1.体系设计

传统的体系设计,多为“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体的写作”。“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部分由于课时的原因、也由于可以自学,常常可以省略。“应用文体的写作”部分,常常会因为分类标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取舍。这种传统的体系设计,不适应高职课程体系的特点、也不适应高职生的学习特点。笔者认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应用写作”模块,可以省去“应用写作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就讲“应用文体的写作”,可根据高职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取舍应用文种、来划分应用文类别。比如可以划分为三类:“校园生活篇”———“职场应用篇”———“拓展提高篇”。

(1)“校园生活篇”

可选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建议书”“倡议书”“演讲稿”“消息”“微博”“条据”等应用文。

(2)“职场应用篇”

可选择学生在职场中经常会用到的“求职信”“计划”“总结”“通知”“会议纪要”“请示”“报告”“函”“通报”等应用文。

(3)“拓展提高篇”

可选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拓展提高会遇到的“合同”(尤其是“劳务合同”和“房屋租赁合同”)“调查报告”“策划书”“毕业论文”“软文”等应用文及专业应用文。

2.体例设计

可采取“任务驱动式”来进行体例设计:“任务布置”———“任务示例”———“任务指南”———“任务实施”过程进行。

(1)任务布置

如“建议书”,可由与“建议书”密切相关的情境、场景,导入“建议书”这一文种的写作任务,提出供学生讨论的问题———“回顾一下你的校园生活,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改善?”“如果用建议书,你认为你的建议可行么?”“那么,建议书又应该怎么写呢?”

(2)任务示例

“建议书”+“简析”。选择范例,由“简析”引出【任务指南】。

(3)任务指南

旨在指导学生如何完成该文种的写作任务。可简要介绍该文种结构、模式,归纳该文种的写作要点。这部分要简明扼要,不要面面俱到。

(4)任务实施

课后布置该文种的写作任务:可设计“改错题”、“给材料作文题”、“写作实践题”。

(三)口语表达

主要培养、训练学生演讲、诵读、沟通三种口语表达能力。

1.演讲

主要训练学生的命题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重点培养学生的演讲与辩论能力,可以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结合来培养。

2.诵读

即培养学生的朗诵、朗读的能力,通过朗诵、朗读文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中文语感,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因此,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是相辅相成的。

3.沟通

企业的演讲稿范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文写作;高职教育;运用

关于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研究,在总结教学问题与对策方面,以及摸索教学的方法、模式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利用具有强大传播优势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输手段方面,成效还颇为有限。本文结合现代高职教育方法及模式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手段探索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优化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效果。

一、在物质形态上,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离不开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校园网、虚拟现实等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技术

1.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建设

现如今,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环境应该配备多媒体课室、机房、有电脑的工作室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授课需要使用电脑草拟、排版应用文,教师就可以利用校内网、电脑监控学生们的应用文写作情况,可以调取某个同学的文章显示在屏幕上进行讲解,并利用电脑和网络修改作业、交流、建立例文数据库等。应用文写作课程需要开发更多的软件系统辅助教学,如课程学习光盘、例文数据库、校园网BBS、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作业提交和批改系统、课程考核的网页或课程考核的软件系统等。

2.课件制作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时,不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抄例文、抄练习题目或板书,可以节约很多课堂时间。并且,实用、生动、视听结合的课件更容易让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并进行主动学习、接受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调取最新的例文和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用于授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如网络资料、办公软件等。当前,在大学课堂,现代技术已逐渐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节省了很多课堂时间和教师的精力,使教师和学生具有了更多拓展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时间。如果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学生必然会认为此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太落后,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

3.教材、写作学习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了一些关于应用文写作的软件系统。例如,公务员的应用文写作书籍已在市面上有相关光盘附教材进行售卖,系统内已设计好相关文种的模式和格式,使用人只需套用格式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书写正文内容即可。现如今,大部分的应用文写作已基本能依靠电脑完成草拟、排版部分。对于入门者和学习者来说,写作软件能够帮助他们规范书写格式,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甚至还有一些人工智能软件和系统能够提醒学习者注意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简单错误,帮助入门者不断熟悉应用文写作,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讲授的文种部分的写作练习的不足,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不容易写好的文种。应用文的格式要求非常规范,格式和框架都是固定的,而软件的自动生成和排版功能可以辅助学生学习,使写作者不必记忆这些烦琐复杂的格式。另外,办公软件技术筛查功能还可以提醒语法、字词、标点符号、错别字或者格式等方面的错误,毕业论文等通过网络系统还可以复率。总之,写作学习软件和系统的开发,可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可以辅助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效率和水平。

4.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革新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可以拉近校企之间的距离,企业的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影像、语音等进行交流和指导教学,实现共同教学、共同管理,这种方式省时、省力、省钱。课堂与企业、工厂可以通过网络连成一线,进行及时交流和反馈教学信息,这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学校与广告公司合作时,可以将广告公司的广告文案作为学生的课堂任务。首先,通过网络连线由广告公司提出客户的要求,然后在课堂上设置教学情境和任务驱动,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广告文案的写作任务。网络技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学校可以随时与企业保持联系和沟通,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高效,企业、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连线随时联系,达成合作。

5.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共享

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网络交流软件和系统,建立学习的资源库、学习交流区、BBS等,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的相关、交流社区等进行学习,将学习拓展到课外,使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师的讲解。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共享,可以打破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自由安排课外学习的时间。为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网络信息平台获取人才需求等各方面信息,引领学院紧跟产业发展升级。通过校企合作网络平台,企业专家和高工高管可以与学校达成许多合作。比如专业设置,组建订单班、定向班,企业对专业建设提出意见,使教学目标更贴近工作岗位实际;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教材的内容、案例使用企业工作实际中的真实案例,体现岗位知识、操作规范,并加入企业文化,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融入企业,更快上手;校企互通消息更高效,企业、学生和学校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达成互动,学校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企业可以随时向学校反映学生实习的状况,学生可以随时获取企业的信息和文化等,教师可以随时指导学生。

6.作业批改办法的改变

过去,学生的作业都书写在作业本上,一般情况下教师很难一次性收齐所有作业,并且大学老师一般不坐班,学生找老师交作业就比较费时间,老师每次批改作业后都要搬回一大堆作业本。而如今随着网络技术和电脑的普及,学生能通过电脑完成作业、通过网络交作业,教师能通过电脑批改作业、通过网络返回修改意见。以前,都是学生交上作业后由教师批改,然后教师再将作业发回给学生,师生的互动性多是一次性,交流的信息较少。而如今,通过网络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等,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再受限制,好学的学生可以继续向教师发问,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

7.考核方式

应用文写作的考核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完成,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登录学习和考核系统,学生平时上课登录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视频学习、作业练习、期末考核。学期末,考核系统会综合教师的批改成绩按比例计算出学生的最后综合成绩。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运用,能够优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弥补其他教学模式和手段的缺陷。

二、在观念形态上,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都应运用于应用文写作教学

教育技术的系统论,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中发挥作用。例如,实施就业导向教学法时,众多的文种选择可以从就业求职开始,一直到上岗后所需的应用文。让学生先学习写求职信、制作简历、写竞聘演讲稿,再学习劳动合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或项目方案,接着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与上级沟通时的请示、批复、报告、建议等,联系沟通使用的文件通常还有通知、通告、函、意见等,用以宣传教育的有海报、通报、信息、新闻稿、简报等。除此以外,还有规章制度、开会纪要、年末工作总结等。通过系统论,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次序。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可混合使用,教师应根据专业特色、学生特点、知识基础和具体文种的用途等教学实际,灵活设计教学模式、手段和活动。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可以使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减轻因文学基础差而对应用文写作产生的压力、消极情绪,从而逐渐培养应用文写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英伟.高职应用文写作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2]张艺娇.“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

[3]袁小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质量[J].教育与职业,2013(08).

企业的演讲稿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办公室管理;常见问题;有效策略

最近这些年,我国家市场经济的提升速度日渐增快,建筑施工企业在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竞争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若想在市场环境中崭露头角,占据主要地位,就应该拥有推陈出新的意识,重视本企业的办公室管理工作,并且尽可能地做好全部的办公室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的总体实力,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办公室是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职能部门,并且办公室管理管理好坏,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因而需要企业加大办公室管理力度,提升办公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水平,推进企业的进步,扩增企业的资金收益、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对于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办公室管理有效性,展开研究很有必要。

1建筑施工企业办公室管理的关键意义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办公室管理指的是办公室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配合企业领导者下发的决策任务而落实的管理工作。办公室管理工作除了要沟通和协调好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之外,同时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工程项目相关的机构部门的联系工作、商讨工作以及合作工作等,都需要办公室部门的工作人员落实。可见,不论是办公室管理效果好坏,还是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决定企业在今后能否得到良性发展。除此之外,办公室部门的工作人员、办公业务水平、办公效率等若干方面,都会对办公室管理工作成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质量产生影响。

2建筑施工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特征

2.1服务性。从建筑施工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否将服务工作做到位,是衡量办公室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办公室部门的工作人员除了需要认识到其个人本职工作的关键性以外,还应拥有主动性、前瞻性,明晰应该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提升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服务品质。

2.2监督性。办公室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做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重要任务安排等工作,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帮助企业领导者察觉其中潜藏的风险,及时应对相关的问题,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高效完成企业的目标任务。

2.3协调性。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落实办公室管理工作时,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将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正视各方提出的需求,用以改善各类矛盾纠纷问题,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

2.4决策性。办公室部门在一个企业中属于企业领导的决策助手,建筑施工企业也是如此。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实施目的,在于为企业领导层人员的各项决策提供各项服务,比如起草演讲稿件或工作文件、信息调研、监督管理、提出实用性建议等,为推进企业的进步做出正确的导向。

3建筑施工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现阶段,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内部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3.1办公室管理制度缺少完善性。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得以照常开展、提升工作速率和效果的基础。然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中办公室部门的管理制度普遍缺少完善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致使办公室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不能明晰个人本职工作内容,同时不知其个人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这样一来在工作实践中,便不知如何入手,难以保证办公室管理工作速率和质量,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3.2办公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较低。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会没有专门对办公室管理人员开展培训,致使办公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比较低,从而很难自觉认识到办公室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关键作用,欠缺创新意识,影响到办公室管理工作效果。

3.3办公室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完整。一般状况下,建筑施工企业都会对工程项目做好绩效奖励工作,却没有将办公室部门的绩效奖励工作落实到位,无法将奖励惩罚体系与实际工作情况相联系,不能提起办公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兴致,最终致使办公室管理工作效用得不到有效地体现。

4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办公室管理有效性的策略总结

4.1设计编制出完整的办公室管理制度。若想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将办公室管理工作有效落在实处,企业就应该先将完整的办公室管理制度设计编制出来,为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划分管理职责,使其明晰个人工作的关键性,自觉地将个人工作做到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参照其本身的经营发展目标,根据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且在综合思考多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完整的办公室管理制度编写出来,制度内容要将办公室的全部工作内容囊括在其中,明晰工作职责、细化管理责任,为办公室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有可供参考的依据,约束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提升工作速率和效果。

4.2加大办公室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加大办公室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有益于提高办公室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水平,学懂高端新颖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为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做好铺垫。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参照企业的经营情况、未来规划等,选聘高端人才以此壮大管理团队的实力,确保办公室管理工作速率和效果得到显著地提升。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设定一个周期,对企业内部的办公室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办公室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业务技能水平,使其能够认识到办公室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和个人今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且,经过各类方式和内容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提升办公室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增强其的办公能力,提升企业办公室管理水平、管理效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做好铺垫。

4.3制定合理实用的办公室绩效考核体系。想要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办公室管理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企业就应该参照其本身的绩效考核指标,以及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情况,将适用于企业办公室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编制出来,以此提起办公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兴致,使其能够主动地加入到管理工作之中,提升工作质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层人员,应该分析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设立办公室管理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明晰管理工作职责内容,确保所编制出的办公室绩效考核体系具备很强的实用性,能够切实提起办公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兴致,使其能够将个人本职工作做到位,做到及时察觉问题,随时处理问题,确保办公室管理效率得以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在设计编写办公室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期间,应当同步创建奖励惩罚制度,对于办公室管理部门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予以发放一些物质奖励或者是精神表扬,而针对一些平时表现落后、工作不积极的办公室管理人员,应对其做出通报批评和罚款,这样才能制约办公室人员的工作行为,激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兴致,提升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5结束语

企业的演讲稿范文7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高校教育;计算机应用

0引言

高校计算机教学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办公知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提升学生对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兴趣。更有必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计算机语言,为今后的技能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础。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理念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课程的建设和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学人员能够从自身工作中明确认识到不足之处。

1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作为终端设备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也逐渐成为企业和机构日常办公的基本内容。因此,对于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技能要求。目前除了专业计算机方向的岗位之外,其他岗位对计算机技术要求最多的就是基础软件和行业专业软件的操作。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时,往往以基础软件的操作为主,其他专业软件由各个专业的教学开展教学活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各个行业都已经研发了相关的专业软件。尤其是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为工程建设技术和管理内容提供了很有利的支持,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不管是计算机基础应用还是专业软件应用,都需要高校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来熟练掌握。

2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未来的发展方向

VR技术囊括了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目前VR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开始进行尝试性的应用,因其新鲜有趣的形式和内容,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在教育领域,VR的应用也是比较有前景的。VR虚拟现实技术的自主性、交互性、感知性、存在感决定了VR教育的趣味性、自主性和互动性,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所不具备的。最重要的是VR教育可以让学生更能沉浸到学习当中,学习效果极佳。因此,在教育中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势在必行。目前,许多互联网和计算机企业都开始投入开发VR教学设备和系统,有些教育机构也开始使用,这为学校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2018年,教育部与微软合作,共同开发针对我国高校及中高职院校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和培训及实验室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围绕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教育教学实验室建设。同时,中国也在自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2018年,在南昌的一所小学的实验室中已经采购了15台多功能的VR设备,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VR设备下的学习过程,尝试不同的学习体验。

3信息技术在高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1高校教学课件的制作

信息技术与高校的教学紧密相关,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方向的教学。采用信息技术进行课件的制作和讲解,是当下教学的主流理念。在本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PPT所制作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件《汉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课件利用表格、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在详细介绍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也添加了实际生活的应用案例,如图1所示。利用信息技术所制作的课件,不仅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形式产生改变,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一定理解和认识。

3.2信息技术促进了智慧校园的兴起

高校是学生学习和国家科研的场所,任何在社会上开展的先进的技术一般都会在高校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试验。智慧校园这种形式,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的完美体现。从科学的定义上来讲,智慧校园就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从2010年开始,浙江大学首次提出“智慧校园”,经过将近十年发展,智慧校园已经在绝大部分院校中实现,同时也开始向中小学校园中延伸。“智慧校园”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内容,而是与学生和教师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高校学生通过校园一卡通可以一卡走遍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食堂就餐、洗澡、上机、选课等行为,都可以通过一个卡片来进行操作。有些地区智慧校园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相接,学生甚至可以用校园一卡通出行和购物。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学生还是习惯性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根据当下“智慧校园”的模式,更好地运用“智慧校园”的内容为自身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服务。目前,已经有多家信息技术企业开始投入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上来,比如科大讯飞公司推出了“智慧校园”系统产品,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各个阶段的教育变革。其中在校园管理上,科大讯飞“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覆盖了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校办等10余个部门,系统提供了60多个应用,满足了常态化校园管理需求。在此次智慧校园建设中,为应对新课改等最新的教育政策,科大讯飞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推出了智能排课系统,有效地避免选课冲突,实现在同等教师资源的前提下的志愿满足率最优。不仅有效的规避人工排课的缺陷,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3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经济形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互联网+”的社会理念的实现,通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结合,产生另一种新的经济形态。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所产生的新的经济形态,不仅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更与高校学生将来的就业形式和就业环境紧密结合。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校计算机课程所要求的不仅仅是基础信息技术,同时也需要对先进的互联网理念和技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才能在大环境下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有些尝试以互联网形式进行创业的学生,更加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的素养,因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自身赖以生存的资本。

4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的思路

4.1改变计算机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高校计算机教学理念不应该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改革。这种教学改革的理念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计算机教学的不断革新,使学生能够使所学的内容与当下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同时,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方面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才能有主动学习的动力。

4.2紧密与时展结合,强化学生实践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的发展和改变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高校计算机课程培养人才的根本理念。学生只有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相关软件,建立计算机程序和语言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高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中,应该在实践教学中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的计算机设备和系统,切实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各个专业的课程应该在日常课程训练中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作业。比如可以让学生制作电子课件、演讲稿的设计等。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进行训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

4.3鼓励学生深入探索高级信息技术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介绍的是信息技术最简单的一部分,同时也只是未来工作中的简单应用。若是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有突出的工作水平,需要在计算机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系统,都可以通过相关的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因此,高校教师应该能够在日常的课程中提出一些高级计算机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高级信息技术的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够掌握一项十分重要的生存技能。

5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这不仅需要高校教学人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和改善,同时需要教育管理人员认识到当下现代化的信息环境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冲击,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考量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建立先进的课程体系和考核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赵思佳,尹婷.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9):239-240.

[2]王玉芬.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4):72-73.

企业的演讲稿范文8

关键词:网络环境;专题教学法;高职;工商管理教学;课堂研讨互动

专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或热点问题进行整理和提炼,采用专题形式讲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深化对所学内容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随着整个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提高,高职工商管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专题教学法应用。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专题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难以及时更新,这在这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在网络环境下,互联网拥有海量丰富的信息资源,能为高职工商管理专题教学提供新颖的资料,有利于任课老师把握教学前沿动态,引导学生掌握最新学习资料,最终让专题教学法取得更好效果。

一、专题教学法在高职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职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丰富,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为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采用专题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一)保证教学内容新颖,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不仅丰富多样,同时还随着工商管理行业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更新,它是动态发展的课程。因此,纸质教材存在明显滞后性,难以与最新颖、最前沿的内容紧密结合。而采用专题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将最新颖、最前沿的内容引入课堂活动,密切理论与实践联系,有利于高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商管理出现的新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突出高职工商管理教学重难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丰富,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等,其中每门课程又包含若干不同章节。但学校安排的课时却十分有限,通常在60学时左右。如果全部采用任课老师单独讲解方式,不仅难以突破重难点,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专题教学法能弥补这些不足,将重难点内容整理和优化,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主动性。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确保教学质量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网络为专题教学法在高职工商管理教学的创新运用提供更好条件

网络不仅拥有海量资源,同时更新速度飞快,有利于任课老师和学生把握最新学习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新颖,也为专题教学法的创新运用提供有利条件。

(一)网络能让专题教学不受时空束缚

以前运用专题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主要局限于在教室进行,教学活动受时间和空间束缚。而网络环境下这种方式得到根本转变,任课老师可将专题教学资料分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意地点获取学习资料,并根据自身实际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摆脱时间和空间束缚,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也为专题教学法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二)网络能为专题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网络环境下,高职工商管理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并且更新速度快,有利于确保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把握工商管理前沿动态。任课老师也可以对重难点和热点内容提炼和加工,构建专题教学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题教学资源,进而更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三)网络能让专题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传统专题教学法的应用中,主要局限于利用文字介绍专题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单调、枯燥,难以激发课堂活力。而网络环境下,任课老师除利用文字介绍专题教学内容外,还可以采用视频、音频、动漫、流程图、幻灯片等多种形式介绍专题内容,组织课堂活动。从而改变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教学资料呈现形式,还能让高职工商管理专题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法在高职工商管理教学的创新运用策略

为顺应时展要求,把握网络给专题教学法带来的机遇,高职工商管理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应创新思维,合理组织课堂活动,从以下方面入手,把握专题教学法的实施流程(见图1),让专题教学法得到更好运用。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主要是搭建网络平台,凝练教学资料,为专题教学法应用奠定基础。1.建设网络平台。任课老师根据高职工商管理教学目标和要求,建设专题教学网络平台,注重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群的应用,利用网络的便捷和优势,方便专题资料上传和分发给学生。此外,建设网络平台后,还有利于任课老师更好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便于对学生考核评价并解答学生遇到的疑惑。2.凝练专题资料。网络环境下高职工商管理专题教学应紧扣重难点,关注社会现实,确保专题内容新颖、前沿,增强时代气息。例如,在高职工商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这门课程教学中,可以“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策略、“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等为专题内容。同时还要收集最前沿资料并加工和凝练,然后以文本、视频、音频、微课、幻灯片等形式,将专题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二)课堂研讨与互动

课堂研讨互动是重点,也是确保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法应用效果的关键。1.学习专题内容。见图2,在该环节,学生不仅要自主学习专题资料,还要增进相互合作,形成研讨小组,通常每组成员在5-7名之间为宜。相互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广泛收集与专题学习相关的资料,充分调动每位同学主动性,让研讨小组对专题教学内容深入讨论。2.展示专题成果。研讨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要撰写演讲稿,制作PPT、视频等,并推选代表展示研讨成果。每个小组可推选一名代表汇报研讨成果,如果内容较多,可以让每个组员都参与成果汇报,每人汇报一部分。成果汇报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幻灯片、视频、动漫等,为任课老师和其他同学直观、形象展示本组学习成果[5]。3.教师点评专题研讨内容。小组研讨成果汇报时,任课老师和其他同学作为评委,点评每个小组的专题研讨内容。要善于发现每个小组的闪光点,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对研讨成果中遇到的疑难点,要敢于质疑,勇于发表意见和看法,与任课老师和其他同学共同开展讨论。进而突破疑难点,深化对所学内容理解,扎实掌握专题教学内容。

(三)课后总结

成果展示和点评后,还要总结反思,为专题教学法更好应用提供有益建议。1.小组交流学习。专题成果汇报和点评后,研讨小组将本组成果上传至网络平台,有利于学习成果共享。同时还有利于同学们课后开展深层次讨论,相互借鉴和学习,探寻真知,破解疑惑,实现知识内化。2.撰写专题学结报告。每次专题教学后,同学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撰写总结报告,包括自己所做的具体工作、收获、存在的不足、改进建议等。要反思在专题教学中的不足,并注重借鉴其他同学优点,有利于学生改进和提高。3.撰写专题教学小结。任课老师要仔细批改学生的专题学结报告,客观看待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此外,任课老师还要认真撰写专题教学小结,反思存在的不足[6],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并在今后的专题教学中不断改进。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除了把握上述教学要点外,为了让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法得到更好应用,促进高职工商管理教学质量提升,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提高任课老师综合技能

例如,任课老师要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重视专题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为学生推介新颖、丰富的专题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料及时分发给学生,满足他们学习需要。

(二)合理安排专题教学时间

要合理安排专题教学时间,精选专题教学内容,通常每学期组织5次专题教学活动为宜。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让他们更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改进考核评价方式

适当调整考核评价方式,将专题教学考核成绩列为单独考核项目,并将其与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结合,分别占30%、30%、40%比例,最终计入学生期末总成绩。从而更好引导高职工商管理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专题教学的主动性。

五、结语

九江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2014年9月开始,在工商管理教学中采用专题教学法。同时还注重把握网络带来的有利条件,注重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引进新颖的专题教学资料,促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取得较明显的效果。经过将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在网络环境下注重专题教学法应用,能帮助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好把握最新教学内容,加深他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学生知识技能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学们普遍表示,他们更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网络环境下应用专题教学法更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就业率也在稳步提升,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张佳妮.高职院校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专题教学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6,(13):115-117.

[2]何玲.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20-122.

[3]杨晓霞.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3):138-140.

[4]马玲.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65-67.

[5]林海涛.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