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对策初探

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对策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结合了具体实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策,并提出一些适当的结论。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

1概述

1.1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新农村的建设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想。这五个词语20个大字描绘了我国各族人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愿望,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多方位建设过程中是一个密切关联的整体。在经济建设方面,着重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使农村的生产建设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在政治建设方面,全面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使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加民主,科学的民主治理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文化建设方面,广泛开展文化普及活动,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得到蓬勃发展。在社会建设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发展。

1.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结构的现状

如图1,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产值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从2011年~2019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发展趋势。先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可以明显看出一个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国民经济也是水涨船高。从图2中可以看出,三个产业总体都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程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产业总体来说占比在三个产业中是最少的,其产值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2011年~2012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始出现交叉点,趋于同一数值,第二产业还是处于一个较小的领先地位。2012年之后,第三产业的增长趋势开始提高,领先于第二产业,开始占主体地位。2014年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变慢了,是因为我国这个时候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经济新常态时期,需要针对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进行完善,营造有活力的发展氛围。2016年后,第二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了增长,原因是我国针对于新农村做了一系列改革(见表1)。

1.3山东省滨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现在的农村,农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人们不再把种地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将其当作一种产业在发展,如何更科学、更环保、更高效地种地成了农民的追求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成了人们的期盼。土地流转得到大力推广,大面积的土地面积更有利于科技水平的提高,良种的推广,科学的农业管理模式的实施,收入的增加。农业结构相比以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大大幅度增加。特色种植不断推广,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打工,收入大幅提高,三个产业更加融合发展,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大大提高,农药更倾向于生物制药,灌溉方式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做到节水高效,农业保险、农业托管、专业化合作社得到大力推广,通过近年来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滨州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基于模型分析新农村经济管理的结果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从表2-1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2010年~2019年这个时间段内,四川、山东、河南省的区域份额分量(N)均为正值。四川、山东、河南省的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为负值,在竞争力(D)方面,四川省的竞争力最强,增加值为253.255,其次是河南省,山东省的竞争力最弱。从表2-2后面数据即总增量也可以看出来,三省都处于增长的状态,均为正值。比较三省的增长率,四川最大,为93.6%,山东省和河南省的增长率数值较为接近,分别为42.6%和1042.3%。因此,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竞争份额大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更明显。将三个省份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值数据套用进之前得到的公式,可得出表2-2。依据该表分析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偏离份额,可以看到,在种植业方面,四川省的区域份额和竞争力份额为正值,结构份额为负值。林业和渔业跟种植业有相同的情况,但牧业只有区域份额是正值,其他均为负值,说明四川省牧业竞争力在下降。在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林业、渔业的竞争力增强,以及对这方面调整的一些促进区域发展政策使得四川农业经济增长。在山东省,区域份额为正值的是种植业和牧业,为负值的是结构份额和竞争力份额。在竞争力方面,山东省的种植业和牧业都是处于下降的趋势。而山东省的林业和渔业在区域份额和竞争力份额方面都为正值,只有结构份额为负值,所以他们竞争力有所提高,证明林业和渔业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增加了。在河南省,对于区域份额和竞争力份额来说,为正值的是在种植业和渔业方面,结构份额为负值。但牧业和林业只有区域份额是正值,其他均为负值,这说明河南省牧业和林业竞争力在下降。河南省渔业培养中的一个结构的变化使得渔业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重增加,但种植业依旧是主导产业,其中区域份额都为正值的增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1]。

3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综合四川省、山东省、河南省三省的数据来看,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可得以下结论:2010年~2019年,三省农业经济都是处于增长状态,四川省增速最多。四川省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表明,其种植业和林业、渔业的结构变化使得这几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区域发展力增强,使得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并且增加量最多;山东省和河南省都是两个行业的竞争力增强,山东省是林业和渔业,而河南省是种植业和渔业,都是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增长。总的来说,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2]。

3.1积极完善农业相关政策

农业不能闷头苦干,也需要吸取宝贵经验。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参考国内外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农业发展情况,加快构建完善我国的农业标准,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无规矩不成方圆,抓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同时,不仅要关注种植业,还要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需要拓宽畜禽良种的补贴范围,使健康的养殖方式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理解。建立基层兽医队伍,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注意对动物疫病如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控。林业和渔业也是需要发展的重点对象,国家相关部门也可拓宽这两个的补贴范围,也应该对林木虫害逐渐完善研究,也应继续坚持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关于核发养殖证是需要严格的按照法律要求进行,养殖渔业证的持证情况也需要依法进行核实和规范养殖生产秩序,水产新品种审定管理也是有待完善的,同时水产苗种的产地检查和防疫动作也需要进行全覆盖[3]。

3.2推进农业生产科技化

全面提升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为了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增产和丰收,现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时代以及“互联网+”为农业生产提供能量。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防控能力可以通过借助现代的新兴技术和新型设备来提升。也可以采取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的跟踪技术,同时增强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的水平来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保驾护航。积极搭建农产品供需平台,最重要的便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多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如,鼓励和支持年轻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学习农业知识和技术来投身到基层的农业工作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具体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重要环节中,可以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保障,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投入成果转化落地。

3.3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农产品优质品牌,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如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特产等。以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力量,起到领导作用,带领农户们更快地走上标准化的生产道路。地区农业的特色也需要被注意和运用起来。比如,发展休闲健康的产业、绿色旅游,大力发展具有农村地区特色的农业品牌,保护和扶持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尽力让农产品品牌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以此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同时也需要将农产品生产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到标准化生产管理的完整体系中。比如,从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来说,引导农户和经营个体走向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可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来分销,也可以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合作,这样销售渠道会更广。在农产品的仓储物流方面,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资连锁超市建设,冷链物流行业也应该进行严格的规范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3.4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最重要是提升农业种植人员素质。选择农业从业人员培育对象应坚持本土化,在抓好现有的大学生村官以及种植和养殖大户等的培训,然后再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和培育出一批批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也需要重点培育一批技能型产业人才或雇员。强化激励措施,涉农项目向本土创业倾斜,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话语权,优先推荐优秀劳动模范人,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使他们意识到新时期的农民是一个很体面的职业。

4结束语

我国对于新农村经济管理方面是非常重视的。这是因为,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持产业之一,并且通过之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经济发展时期,农业的结构都有所不同,都是在一点点变化和进步的。目前,我国进入了新常态发展时期,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和配合。因此,我们应该拿出最为合理的、科学的措施来应对。农业建设特别是生态农业的推进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作,前提便是要有比较明确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不然的话在缺乏相关法律基础的情况下,很多措施难以落实在建设中。虽然现在我国逐渐出台了一些农业相关法律的制度,但具体法律内容不够完善,还需要根据民生发展实际来修改。同时,相关法律宣传的工作还不到位,使广大农民并未充分意识到法律的作用,欠缺可持续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农业建设方面,社会公众对农业生产缺乏相应的重视,也没法感受到国家的扶持和约束作用。很多专业人才都不太愿意进入农业系统中工作,因为国家还未重视起来关于农业待遇方面的需求。虽然基层农业工作者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收入往往只能维持生活。有些福利政策并未吸引住人才,再加上农村地区是比较偏僻的地方,现代人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即便现在交通较之前更加便利,但城市生活的吸引力始终更强于农村生活,所以现代年轻的劳动力更会向城市流动。同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对经营管理理念的应用以及先进农业技术需求应用非常多,很多工作都必须要由专业工作人员负责。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需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稳重心态和增强自信心,为了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对其进行了战略性的布局和策划提升,特别是在农业结构方面进行了调整。从近几年的农业经济数据来看,我国新农村经济管理的变化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这也恰恰说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当前经济增长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欧阳建勇.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

[2]罗金涛,肖嘉林.新农村建设与县级财政问题研究[J].今日财富,2019(6):91-92.

[3]柳施展.新时期公共财政助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120-122.

作者:张焕美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