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发展方向范例6篇

新农村发展方向

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1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师资;教学设施;新形势

国家教育部提出了艺术教育将纳入学生中高考录取参考依据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据此《意见》到2015年艺术教育或将被当作学校考核和学生中高考录取参评的重要内容。同时《意见》从艺术教育的课程数量、学生参与程度、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指出了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四项:1、量化各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重点工作。2、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3、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意见》在师资问题上也做出了明确说明,要求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艺术教师。实行县(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鼓励艺术教师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要依托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设立教育实习基地。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4、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要在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中加大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都来重视、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尊重、关心艺术教师,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教育部的文件中指出了农村的教育现状,针对这一现状,农村音乐教育在这一形式下要积极面对,尽快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一、首先要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二、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就我区而言,有22所学校(中学所,小学所),共有音乐教师18名,其中大来中学、望江联校没有音乐教师,有些学校只配备一名音乐教师,根本无法开满音乐课时,也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没有教师的学校也无法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音乐对人的一生影响及其重要,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课是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多数农村的学校,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音乐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综合能力差,教师的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甚至只唱流行歌曲,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做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不能完成教育大纲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区的音乐教师只有三分之二达到了学历要求,其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是学器乐的,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课堂教学,不能用钢琴或电子琴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说不称职为合格音乐教师,因此很难达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三、加大重视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有些农村学校没有音乐教师更不用提教学设施的完善,我区的长发联校,没有音乐教学用具,教师上课只能清唱,根本不能唱准,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定职称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而且教学设备简陋,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伤害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节音乐课,都被主科老师占用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使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自学考试;对策

自2004年开始,“三农问题”连续成为每年的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农村教育事业先行,而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战略使命。

一、自学考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过去的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低、小、散”的特征,农业生产率低下,而发展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他们转变为新型农民。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一是农民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我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不到15%,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接近一半,小学及以下占比30%,其中文盲约占5%;二是农民科技素质总体较差。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现代科技基本知识学习培训,无一技之长。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占比不到10%;三是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小富即安,缺乏创业创新精神,习惯于传统的小农耕种作业方式,新技术、新产业等接受与普及速度较低;四是农村留守劳动力层次进一步恶化。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民工潮开始涌现,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些流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都是农村中文化科技素质相对较高的,这对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总体层次更是雪上加霜,使农村劳动力水平进一步恶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使他们转变为新型农民;打造新型农民,必须农村教育事业先行,面向农村大力加快发展各类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与扶持政策措施,加大了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经费投入,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还实行了多项倾斜政策。高教自考是我国学生规模最大、办学方式最灵活的开放教育形式,在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政策方针指引下,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国家稳定做出贡献,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是当前我国高教自考面临的重大机遇与历史使命。

二、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国自考主管部门面向新农村建设服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国目前农村自学考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1、社会各界对面向农村发展自考教育认识不足。当前,随着农村的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渴望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会一技之长、甚至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但是却因为农村职业教育事业落后造成他们求学无门。我国自考模式由于其开放性、灵活性,是非常适合于农村劳动力学习需求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我国自考模式以前主要在城市发展,广大农村社会特别是农民对自学考试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学习需求与优越的高教自考开放模式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另外,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高考普及率不断提高,社会上出现的一定程度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结果很多农村劳动力认为读正规大学都不能很好的就业,以此推断自学考试模式更加没有用处,从而对自考模式更加不关注和了解。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对自学考试认识也不到位,对农村自考毕业生在就业、任职等方面偶尔出现对待不公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考生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2、面向农村发展自考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自考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面向城市的职业需要而培养人才的,自考专业与课程体系等一般是按普通高校设置,比较强调学科体系知识学习,学习模式也是参考普通高校的,对实践技能等实用能力培养相对薄弱。目前,农村自考目前发展在于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这些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必须切合农村实际发展需求。因此,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以符合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实际。我国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总体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自考主办部门针对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农村劳动力技能与知识提升要求等都了解不足,导致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自学考试的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等符合农村需求的专业较少,或者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上与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了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进一步拓展。

3、面向农村发展自考物质条件限制较多。相对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途径,我国自学考试模式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收费相对低廉。但是,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的农民生经济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即使相对低廉的自学考试费用,对于很多农民家庭,也是不小的经济负担,而村镇集体经济总体还比较薄弱,这个也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参加自考的重要障碍。我国自学考试模式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教学组织方式比较灵活,以学员自学为主,同时配以适当的主办机构的面授辅导,而且往往根据学员需要送教到学员集中的地方,方便已经工作的学员,使学员工作学习两不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工作在农村或者附近的中小民营企业中,他们绝大多数无法离开具体岗位。他们有通过再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切实需求,理论上自学考试这种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满足需求。但是,当前很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薄弱,很多地方连基本的教学条件也不具备,比如缺乏固定的教室与教学设施,这也限制了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

此外,面向农村的自考管理和助学的困难较大。由于我国过去的自考主要面向城市劳动力服务,各地自学考试管理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经验等也重要积累在城市学员上,导致当前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模式存在两方面障碍:一方面农村自学考试管理机构缺乏;另一方面自学考试管理部门缺乏农村自学考试管理的经验,缺乏适合农村自学考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面,一方面农村物质条件不够,助学手段等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很多城里优秀教师不愿意下乡,导致农村自学考试助学水平低下,甚至无法保证农村自考助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学员,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学员,只能完全靠自学来完成学业,也严重制约了农村自学考试的进一步拓展。

三、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对策措施

根据农村实际,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推进我国自学考试面向农村拓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宣传,提高农村学员的求学积极性。随着我国政策向农村倾斜,农村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会。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此政策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深刻影响还认识不深刻;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认识到此重大机遇,也渴望通过学习获取一技之长甚至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与机会,但是却多重因素制约了他们学习的机会。相对其他各类学习模式,我国自学考试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劳动力的这种学习需求,也给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对自学考试模式了解还甚少。因此,自考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劳动力领会中央农村政策变化机遇而理解学习改变命运的道理;另一方面使他们了解自学考试模式的优越性,提高他们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2、立足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体系。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考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符合农村社会发展趋势与农村劳动力需求实际。因此,面向农村发展的自考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学习与实际当地调研,深刻理解农村区域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实际人才需求特征,以及当地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现状,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相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等可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务必以实用为原则。比如,当前农村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的趋势,带来了对经营管理以及法律方面人才的需要,专业设置时可以开设融合管理、法律、环保、农技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使农村学员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再如,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具有块状特征,可以针对区域块状产业熟练技术工人大量需求而开设相关专业,即提高区域块状产业人才竞争力,又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另外,还可以针对未来新农村可能衍生的大量新产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的能力培训等,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武装知识基础。

3、强化技能,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传统自学考试立足城市学员,专业与课程体系基本与普通高校对接,自学考试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性考试、轻实践性学习的现象,有的考生平时只能靠背书本上的实验,最后在毕业前参加考核,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学习需求。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必须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因为农村劳动力参加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而是为了通过学习提高实用技能,从而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必须注重学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与当地相关企业、职业学校等联合,多途径地建设农村自考学员实践教学基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也愿意扶持农村劳动力再学习,自考部门也可以争取这些当地政府支持,共同建设农村劳动力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农村自考学员进行实训。自考部门还可以联合一些地方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开展学做一体化的自考模式,为企业量身订做实用技能型人才。总之,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是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

4、依托科技,加强对自考学员的学习过程管理。加强学员学习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农村自考学员往往居住比较分散,而且平时忙于各自的生活工作,接受集中助学辅导的机会相对比较有限,让老师批改作业等也很不方便,给学员学习过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农村自学考试助学管理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讲授、学员自学、网络作业有机相结合,从而加强学员的学习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区域,学员往往家里都配有了电脑等现代化电子产品,因此可以让学员工作之余自行在家中通过上网来实现师生高效学习互动。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区域,可以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乡镇自考服务站,配备电脑等教学设施,定期对自考学员开放,实现师生互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参加自学考试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提高自学考试学习过程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建平,仲海宁.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实践与创新[j].自学考试,2006.11.

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3

一、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落到实处的必然选择。从江苏情况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地区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苏南农村发展出现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到2004年底,苏、锡、常城市化率分别达63%、66%、59%。苏南地区正在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建立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创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体制新环境,促进城市的优势生产要素向农村扩散、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广大农民共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成果。苏中、苏北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党组织是农民的主心骨,党员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只有大力加强和积极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加快改变传统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落实这一要求,既包括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数农民在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小康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渴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渴望过上同城市人一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渴望在拥有小康住宅的同时,享受小康环境、小康文化。随着农民不断向农村社区集聚,参与社区活动日益成为农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人居安全等方面必然会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和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优势,对于大力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业方式、思想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新变化。在推进城镇化、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增多。农村党员的从业空间不断扩大,流动性增强。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和社会生活多样化的特点出发,有效地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既要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又要靠基层党组织做好扎实的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是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二、把握特点,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的整体水平

农村社区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村社区党建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新领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和把握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紧密联系实际,大胆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推动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向前发展。

要坚持把发展经济、致富农民作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村社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是农村社区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因此,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谋划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农村社区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路,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城市化带动农村,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道路。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使乡村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又要有利于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体现农村特点。如张家港市专门制定了镇村布局规划,计划用15年左右的时间,使5000多个农村自然村庄逐步调减为380个农村集中居住区,预计可节约宅基地面积8万多亩。农村各地的发展差距很大,改善村容村貌的工作也必然是起点有差距,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必须坚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要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农村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说到底就是发展经济,造福农民。各级党组织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构建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把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同服务社区群众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活力。要把农村社区党建融入小城镇建设和管理之中,融入营造良好的创业和发展环境之中,融入为群众排忧解难之中。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以服务农村社区全体群众的需求为基点,以群众安居乐业为目标,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观念,从单一的扶贫帮困向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满足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转变,特别是在法律服务、文化服务、就业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科技服务等方面加以延伸,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凝

聚民心,赢得信任。二是完善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在服务的主体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带动作用,整合资源,组织协调农村社区内各类组织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在服务方式上,要建立社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体系,有的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资助实现,有的可以通过自愿有偿实现,有的可以通过无偿服务实现。三是健全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等,提高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区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农村社区。

要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知识技能,这不仅影响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要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作为农村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结合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依托产业发展,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要抓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要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苏北许多市、县制定和实施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计划和措施,要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把这项“惠民工程”抓出成效来。同时,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培训,是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本领的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战略举措。

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发展创新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金融就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农业生产百废俱兴,社会发展一片繁荣,农民之间的生产互助资金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各种高利贷事件频发。为了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管理,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支持和鼓励。截止到1957年,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了全国80%的乡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缓慢,1978年给全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发展。具体来说,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发展复苏阶段(1978~1984年)

2.扩大发展阶段(1985~1993年)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之后,我国不断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1986年底将邮政储蓄业务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邮政储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同时,对农村民间信用的管制逐渐放开,允许民间自由借贷,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允许多种投融资发展模式,不断补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

同时,各银行也扩大对了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一些财务公司、保险公司也将触角深向了农村,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良好局面。

3.补充完善阶段(1994~1999年)

在此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地位,形成有条理的农支力量,国务院出台政策逐步将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中脱离出来,有步骤的组建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将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银行。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初露端倪,四大国有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市场,将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成专门从事与农产品发展相关的政策性银行。这一阶段,由于国有银行的大面积的撤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发展力量。

4.深化改革阶段(2000年以来)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市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进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深化,从2003年以来,国家不断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要求农村信用社不断明晰产权,确定农支目标。为弥补农村市场信贷资金支持的不足,党中央于2006年开始对邮政储蓄进行改革,设立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发展城乡经济,创新小额信贷,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信贷品种,形成能够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二、我国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1.金融市场资金供需相矛盾

2.金融体系定位不清,支农方向偏离

农村金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我国金融机构由于历史问题和机制的原因,责任分工不明确,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多样化难以满足,更多的县域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信贷资金严重缺失,支农方向发生偏离,造成了县域经济的资金得不到合理需求。由于农业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国有银行纷纷从农村市场撤离,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大面积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造成了经营和定位相脱离,农村和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3.金融发展环境受到制约

农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区域,以其为服务对象的农村金融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有利的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阻碍了农村金融的稳健发展。农村金融主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造成了农村金融产业发展的瓶颈,无法有效地为农村经济贡献更多力量。

4.金融产品创新力不足

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发展,各项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等已经出现,形成了一体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社会需求化程度非常高,市场信贷需求总量非常大。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只集中传统存贷款业务上,业务技术水平含量较低,贷款品种仅限于一年之内的短期资金流动。

农村信贷市场服务品种单一,农民可选择的范围较小,这样就限制了农村金融以及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从创新角度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1.加大财政支出,优化发展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三农发展的头等大事,政府要加强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加农业信贷的经济效益。调整农村金融的支持结构,合理配置金融部门用于农村的金融资源。要不断改变现有的创新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自动创新,使农村金融创新更加符合农村经济的切实发展需求,提高我国农村金融的适应性效率。

2.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增加农民对农村金融产品的选择性,对三农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要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支农领域,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要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减免营业税、财政贴息等手段来进行扶持,积极培育农村金融发展体制;要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不断培育农村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的发展,大力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的多层次发展。

3.重视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发展

非正规金融市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正规金融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与正规金融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作用。它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会积极盘活民间资本,促进资金向合理性方向流动的一种融资方式。因此,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管理非正规金融发展,为非正规金融发展提供合法的活动平台,对于一些高利贷、非法融资行为坚决予以取缔,维护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形成一个稳定有序的农村金融发展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合理有效的监管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金融发展的风险,促进金融市场的良好运作。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要求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也要相对应发展,要进一步发展与规范农村金融监管的创新和发展。要不断构建由监管理机构、行业组织等部门相结合的农村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在完善的监管体制下,放开其市场准入条件,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资金供给作用。通过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发展体系,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推进对现代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经济本义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lxf2009)11-0066-02

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根本,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义是一个经济概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5年底又专门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是深藏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

第一,工业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工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建国以后,由于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中国的具体国情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完成我国的工业资本的积累,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了重大的作用,但这种经济结构模式也导致了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随着中国已经能够国际贸易来积累资本,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农养工的发展模式已经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应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从以农养工转变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模式。

第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同时,农村经济建设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资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等。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产业技术含量,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战略,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业生产与世界接轨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推动农业产业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以后,中国农业必将直面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如何在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下发展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较低,国际竞争能力较弱。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走农业综合发展的道路,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进程的话,那么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深深植根于经济发展本身的,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命题的提出便成了一个时代的必然。

二、全方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基础夯实的关键放在农民增收的f司题上。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一,要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向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农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农村产业结构模式。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是自发形成的,地方政府进行产业结构布局决策时,往往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讲求经济发展的短平快。导致农村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就必须加大对已经形成的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农村产业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参照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政策,在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基础上,坚持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培育农业的龙头产业来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在调整中通过加强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缓解农村地区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第二,要注重农村地区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还相当落后,现代化程度相当低,农业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农村非农产业的科技水平低下,大部分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弱。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加大技术设备更新的力度,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技术的支持。中央要通过加大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科技改造资金的投入,为乡镇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二是要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通过实现科技下乡,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技能水平。各级政府要在总结以往农村科技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科技下乡。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科技人员的培训,为农村地区的科技发展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第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缺乏根本的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抓紧培养新型农民,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通过对农民的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科技,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通过加大对农业的非农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实现非农领域的就业,即就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或者是进城务工。二是要培养农民树立起现代市场观念。培育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树立起牢固的市场理念,使农民牢固树立起市场意识,成本意识,竞争意识,以参与市场竞争为目标来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提高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长远决策意识和整体决策水平。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追求结合起

来,既要兼顾到眼前利益,更要注意长远利益。通过帮助农民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增强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中央提出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应该不断提高以下的执政能力水平。

第一,转变职能,提高服务和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由领导型向引导型转变。“两免一补”使得乡镇政府从大量的具体性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也使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实现这种转移,就需要乡镇政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以宏观调控手段来引导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促成农民观念的转变。二是由命令型向示范型转变。中央农村政策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大,农民自主发展经济的空间更广阔。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不应该再实行命令型的规范,而应进行示范型的引导。通过搞好示范,培养农业发展农业生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三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以后。应该注重为农民提供生产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技术、信息平台,定期种植技术、农产品购销、外出务工等信息。

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6

关键词 农村教育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村地区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在这一政策历史演变中尝试着不同的改革,新世纪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双基”攻坚战略的如期完成,到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免费普及,再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每一项教育政策改革的背后都贯穿着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主题。农村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何去何从,既是学界长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又是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的焦点。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一体化机制构建方面,以“城带乡”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最佳方式,可以以此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看似向农村教育倾斜的诸多改革举措,却掩饰不住“脱农”抑或“去农”的“城镇化”教育倾向。如何保障农村教育固有的特色,发挥其内在的功能和价值?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仍是农村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农村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问题是农村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农村教育改革的走向。农村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在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一直在游离与回归之间徘徊。伴随着我国近现展历程,农村教育改革也历经艰难险阻与苦苦抗争。20世纪初,教育的主阵地移居城市,农村教育被当时政府淡忘。农村社会的日益衰败,导致农村文化和农村教育也随之衰落。黄炎培、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教育家开启农村教育改革的先河,以此来拯救危难时的中国。

黄炎培与赵叔愚、冯锐等人商议,联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华教育改革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及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成立“联合改进农村生活董事会”,分别在江苏、河北等地开展农村教育改革实验。晏阳初在对农村社会进行充分调研后,发现农村问题主要体现为四大病症,即愚、贫、弱、私,于是邀请李景汉、陈筑山和汤茂如等人成立“乡村教育实验区”,将农民作为平民教育的主要对象,以“农民化”和“化农民”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的途径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计教育培养农民的生产力,以卫生教育培养农民的强健力,以公民教育培养农民的团结力,以此来攻克农村社会的四大病症。陶行知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事业。他认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大计”,普及教育重点应在农村,并提出“改造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对农村教育进行根本改造”,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1]为此,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后又办有试验民众学校、晓庄医院等。梁漱溟同样认识到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建设应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教育需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为此,梁漱溟创办了乡农学校,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并将学校式的教育和社会式教育“融合归一”。[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落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党和国家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一方面,“三教统筹”成为农村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注重农科教结合,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如,199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培养一大批扎根于农村的科技力量,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是科教兴农的重要环节”,开启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新模式;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县、乡两级政府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分级统筹管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落实科教兴农战略”。

由此可见,近现代以来的教育思想家们在农村教育改革历程中奠定了“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理论基础,近三十年来我们更是从宏观层面上认识到农村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在统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同时,将农业、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结合起来,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的现实可能:农村教育改革的环境变化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发展目标定位于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这既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之所以重提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那是因为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教育改革需要适应农村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密切结合农业、科技与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近些年来农村教育改革的环境变化为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提供了现实可能。

第一,农村教育改革的系列政策导向为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由于农村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历年来党和国家在制定相关教育改革政策时都无一例外地将农村教育作为改革的重点和重心,政策导向偏重于对农村教育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资金投入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农村教育改革方向则立足和定位于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推进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譬如,2001年6月,教育部和农业部颁布实施《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使“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发展的先进理念得到新的发展,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教育,既为学生升学奠定了基础,又为学生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为‘三农’报务的方向,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为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伴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及地区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等事业相互影响,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发展互动更为密切,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发展及产业调整促进了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步伐。[4]大量劳动力向沿海及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向人力资源、技术资本过渡。一方面,农村就地城镇化形成的新型小城镇需要农业、科技与教育合力作用来促成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农、教育助农”的农科教结合发展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又依赖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长教育“三教统筹”的受教育及培训形式,“三教统筹”成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规模型农业发展,农产品及乡镇产业的兴起,更为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提供了平台。

第三,农村教育改革实践及所取得的成就为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从建国初至今,我国“三教”统筹发展扎根于农村地区。21世纪初叶,当“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得以实现之时,则已经反映出“双基”攻坚战略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互为动力,共同促成了青壮年文盲在中华大地上逐渐消逝。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以及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免费普及,更让国家及地方政府能够集聚更多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统筹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并发挥农业、科技和教育联动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撑。

三、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的重新审视:农村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

国家早在“十一五”教育规划中就提出农村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一是巩固“两基”取得的成果;二是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更是将农村社会发展的动力归因于农业、科技和教育结合协调发展,提出优化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交叉、渗透、补充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的整体构想既符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又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但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却在推广与普及方面收效甚微,陷入了“只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5]为此,如何才能使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走出困境、得以推广,值得重新审视。

首先,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受特殊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前所述,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改革思路的提出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同时通过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来普及生产知识和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与此同时,“科教兴国”、“科技兴农”适应改革开放初期的基本国情,将农业、科技和教育三者结合,共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改变农村面貌的重大举措。然而,随着教育双轨制度的逐步废除,教育的过早分流转为教育的全民普及,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有地位逐渐被基础教育所取代,这期间包括早期小学、初级中学及高中设置的职业技术班、成教班及职业高中、部分中专陆续被取消或整合。加之,大学扩招制度的诞生,放宽了高校入学门槛,从而为普通教育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也导致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的日益衰败。

其次,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重新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重视,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从农村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社会的现状不再是能够通过分散式农业生产可以改变,必须通过科教兴农,向规模型和现代化的农业转型发展。先前靠体力外出务工人员在沿海及发达地区的工矿企业及服务性行业的数量渐趋饱和,知识技能型农民工需求日益增加,培训上岗和持证上岗成为农民转型的前提条件。上述变化让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重新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重视,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通过教育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科技务农质量和水平,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再次,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能促成农村教育多元化发展。城乡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中教育面向扩招后的升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但随着教育成本与教育收益之间不平衡关系日益突出,部分农村家庭更希望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早日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教育的可持续性和终身性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空间更大。而通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将农业、科技与教育密切结合更适合于受教育群体需求。与此同时,基础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也融入了部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课程和内容,譬如中小学的职业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由此可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者统筹发展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农村教育更需要多元化发展。

――――――――

参考文献

[1]黄友珍.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教师教育研究,2006(4).

[2] 汪海霞.梁漱溟乡村教育研究.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 孟志中.邓小平农村教育与农科教结合思想.思想研究,2006(3).

[4] 李水山.实行“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职教论坛,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