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范例

新农村文化

新农村文化范文1

 

随着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发展影响的深化,“文化软实力”日益为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且在其90多年的建设历程中不断探索和加强文化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推进文化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软实力应当渗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要求同样紧迫。然而,当前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尚存在很多突出而复杂的问题亟待分析解决,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梳理出科学而合理的构建思路。   一、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前提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2]这标志着我们党面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提高文化软实力重要性方面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对我国未来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文化软实力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   (一)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文化形势:国际上,经济全球化促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在国内,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努力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使它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3],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实现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没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没有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不可能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提升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要素于一体的新农村。农村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之一,农村文化在凝聚、整合、引导和规范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展理念等方面凸显出其他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新文化,就没有新农民,也就没有新农村。文化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新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导航灯’,是新农村社会和谐的‘粘合剂’”[4]。   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便不可能持续。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的方针,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新型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担负着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艰巨任务,没有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提升新农村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能够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其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是推动乡风文明的必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通过倡导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价值取向、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农民在科学知识、文化素养、思想观念、道德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与时俱进,由此来引导广大农民塑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明乡风,促使农村社会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契合的农村文化发展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当前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国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层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滞后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农村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进程。一方面,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并未充分认识到“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5]。至今仍有部分农村领导干部存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文化发展的思想,使文化建设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其一,由于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并未认清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文化建设成果的当然受益者应当发挥的作用。其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在发展经济、提高物质生活条件方面的热情很高,而对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却未形成普遍追求,因而限制了其在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p#分页标题#e#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待完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新农村文化事业较快发展。然而,从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审视当前文化政策措施,还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总体来看,新农村文化政策存在着不完善、不统一、政出多门的现象。由于农村文化关涉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部门,我国农村文化政策由多部门制定,导致农村文化政策缺乏整体性、连贯性,往往使基层在贯彻落实文化政策时无所适从。具体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基础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和资金投入等配套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第二,在开发文化资源、兴办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方面,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和规范,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第四,在继承传统文化、保护发展特色文化方面,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开发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有待创新   在我国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协调,都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健全的体制机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在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但针对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尚不能够满足现实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管理体制有待健全。新农村文化软实力涉及文化、教育、科技、财政等部门,多数地方还未建立专门的统筹管理机构,县、乡、村三级机构也还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具体任务的落实难免出现落空或执行困难的情况。二是投入机制存在缺陷。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载体建设的投入缺乏远期和近期规划,投入总量不足、渠道单一,并且重物资投入轻人才投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制约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三是评价体制不完善。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评价存在标准不统一、重点不突出、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难以保证各项文化政策的有效落实。   (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有待加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担负着具体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使命,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当前,新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尚不能适应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首先,从人员素质来看,县、乡、村三级文化建设队伍中精英文化人才匮乏,文化队伍服务基层的思想意识薄弱。其次,从人才管理机制来看,现有机制一方面缺乏文化人才队伍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另一方面缺乏文化专业人才长期服务乡镇的人才激励机制。第三,从人员结构来看,县一级理论人才和专业人才普遍较少,乡镇一级文化建设队伍的人才缺乏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几乎是空白。   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思想认识   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是广大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农村基层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明确自身职责,把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干部工作考核指标,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互统筹、协调共进的关系,确保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教育、培训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增强广大农民在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决定着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效。因此,一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从根本上遏制新文盲的产生,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品位,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观;二要鼓励农民个人办文化,鼓励农村集体、社会和相关部门联合办文化,确保每个农民拥有相同的文化权益,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要在农村社会大力倡导文明的社会风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文化,自觉抵御各种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文化的侵袭,促进文明乡风建设,真正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   (二)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好农村文化政策是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农村文化政策制定过程中,就总体来看,各级政府要正确处理好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村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关系,既要有针对性,更要有全局性,减少政出多门、政策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从而确保相关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具体文化政策方面:第一,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供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经费投入方面的硬性指标规定,建立良好的教育载体,完善农村文化教育体系。同时,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方针,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第二,要加大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完善多渠道投入政策。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文明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有序健康发展。第三,要推动全方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出台,将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载体的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逐步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形成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村镇为依托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第四,要把农村现有文化资源与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挖掘和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创新农村现代文化形式,使农村文化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要加大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和开发力度,发掘其精华,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优势,逐步扩大并创新农村现代文化的生长点。#p#分页标题#e#   (三)创新体制机制   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而又与时俱进的新农村文化体制机制,是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6]。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创新为动力,构筑新的农村文化发展格局。首先,要创新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一要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序发展。二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做到眼前与长远结合、局部与全局协调,既有明确目标,又有得力措施。三要明确管理职责,县、乡、村各负其责、各尽其责,做到上下协调、合力共建。其次,要创新文化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充分发挥农村自有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吸纳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建立集政府、社会、个人为一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渠道投资格局。第三,要创新文化评价体制。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评价目标责任制,统一评价标准、突出评价重点,确保评价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形成一整套系统性的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评价体系,将农村文化工作切实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任何工程的建设,人力资源都是第一资源,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也不例外,必须建立起一支与文化软实力工程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新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国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基层”特点,文化队伍建设要从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县、乡、村三级承担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任务不同,人才队伍建设也应有不同的对策和要求。首先,县、乡两级的文化队伍建设,要依照国家人才规划和相关人才政策实施。要抓好现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抓好队伍的发展和壮大,根据各地实际制定相应的人才吸引政策,使文化建设的专门人才能够“走下来”、“留得住”。其次,村一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乡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骨干队伍。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乡村文化工作队伍。

新农村文化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作用;措施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以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基层文化站作为为农民服务的基层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责,积极组织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及时了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

1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开始注重农村的发展,加大了对农村公共项目的扶持力度,使农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虽然近几年我国一直在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及思想水平不高有很大的关系[1]。

1.1资源利用不合理

为了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政府越来越关注农村的发展,无论是财力还是物力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文化建设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但是由于一些乡镇、农村领导者没有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导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例如政府为一些试点村镇提供了远程教育的项目,但是由于村镇的领导者并没有将该项目更好地应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1.2文化基础设施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即使部分农村修建了文化基础设施,但这些设施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例如部分农村建立了图书馆、文化馆,但由于这些文化场所缺乏专业的维护人员,馆内的设施开始老化,里面的文化素材也得不到及时更新,阻碍农民了解更多先进的文化知识,影响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1.3缺乏专业队伍

新农村文化建设想要顺利开展,必须要保证农村文化队伍的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但由于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都是老人或者妇孺,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困难度[2]。

1.4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想顺利开展,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资金,但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因此文化建设方面缺少资金支持,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村委会还会组织村民观看电影获取一定的文化知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样的文化活动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金投入不到位,更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

2增强乡镇文化站作用的建议

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不仅可以了解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可以有效组织各项文化活动,在整个农村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组织作用和领导作用。不仅如此,乡镇文化站还可以根据当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文化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文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更多优秀的文化者,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主动学习文化[3]。

2.1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职能

乡镇文化站对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文化活动,还可以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精神保障。因此,乡镇文化站应该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对农民开展文化教育。乡镇文化站想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不仅需要乡镇文化站中的成员不断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还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力量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农民参与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4]。

2.2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保障文体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在农村营造出更好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活动才能起到真正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因此,乡镇文化站组织文化活动,应该选择农民农闲时期或者节假日,这样容易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同时,乡镇文化站在选择文化活动的内容时,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提高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此外,乡镇文化站可以组织各个村镇中的积极分子,让他们参与文化表演,更好地宣传文化。

2.3组织多样的文化活动

农民在不断增加收入的同时,开始注重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丰富业余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化站应该改变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文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农民学习文化的积极性,进而在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基于此,乡镇文化站应该对农民的文化需求进行详细了解,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有效性。例如乡镇文化站可以在农闲时期组织居民观看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影片,或者组织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起到文化教育宣传的作用。

2.4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一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只要带领农民致富,就算高质量完成了工作,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化站作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应该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正确的认识,上级领导正确对待文化建设,使其在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农村的文化建设。

2.5扩大文化经费来源

充足的经费是保证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只依靠政府拨款,很难保证农村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因此需要扩大经费来源。乡镇文化站应该积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标准,然后向县级文化部门申请经费。除此之外,政府应该面向社会、企业或者个人以税收优惠、荣誉表彰等形式募集文化经费,从而拓宽文化经费来源,保障农村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3结束语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乡镇文化站作为保障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正确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农民可以更好地感受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燕.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6(10):19.

[2]师亚玲.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发展,2015(10):103.

[3]白振伟.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中国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7.

新农村文化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文化强国;问题;措施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县市区财政状况紧张,对于乡镇、村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预算严重不足,甚至多年不投入,加之村级组织集体积累少,导致大多数农村缺少文化场馆和文化活动阵地,开展文体活动必要的场地、设备无法得到保障。加之机制不活、观念不新,现有阵地、资源没能得到有效挖掘,无法实现有效利用和资源共享,无法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文化精神需求。

2.专业人才匮乏,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薄弱。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不仅要有制度的保障、政策的支持、领导的重视、资金的投入,还要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有热情、有活力的专业化队伍去真抓实干。受机构编制、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专业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多乡镇文化站(馆)缺乏吸引力,难以招录和分配到优秀的专业人才。很多农村文化人才和文化工作骨干群众由于生活需要向外流出严重。

3.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受硬件条件和专业人才匮乏影响,农村文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做到书刊报纸、音像制品、文化娱乐、文艺演出、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还大都停留在广场舞、大秧歌等形式,无法满足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由于文化活动对农民缺乏吸引力,部分农村在农闲时还会出现聚众甚至宗教迷信活动。

4.管理体制不畅,重视管理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现行机构编制和管理体制不利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乡村文化站(馆)的队伍配备不强、工作人员多为单位中的“闲人”、“养老人员”;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兼职多、挂名多,对实际工作开展不闻不问;机构管理能力弱化、职能作用发挥不利,多种原因造成很多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明显,工作滞后。

5.文化冲击严重,思想文化信仰发生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多,许多西方文化产品和思想潮流对农民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带来强烈冲击和巨大影响,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不够大,文化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强,不能从主流文化上给予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以积极引导和影响,就会给西方腐朽文化思想渗透以空间和机会。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措施办法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各级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农民不断提高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肩负起规划、建设、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整体规划,制定具体的建设实施细则,明确划分部门责任,做到专题研究部署、专项资金投入、专人负责管理。

2.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拿出抓好文教卫生事业的决心和力气来抓好农村文化事业,保证农村基本文化活动开展所需的场地、设备等。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建设基础、活动人群数量等情况统筹规划使用,保证专款专用,并保证逐年提高。政府还要建立资金匹配制度,鼓励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屯自己投入一些,再由政府帮助一些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鼓励扶持农民自筹资金开办正规盈利性文化活动场所。

3.加强文化创新,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要通过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上一定要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既要有便于农民长久坚持的如广场舞、秧歌队等传统形式,还要有不定期的歌舞比赛、劳动竟能竞赛、文化下乡等活动,要注意将党的大政方针、普法教育、反对封建迷信、宣传先进典型等内容创作成相声、小品、情景剧、二人转等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4.创新机制体制,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注入新的动力活力。只有打破机制体制瓶颈,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才会是有生命有活力。要利用政府机构改革的良好契机,加大乡镇文化场馆的人员配备,从机构性质、人员身份、福利待遇等方面予以规范和倾斜,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安心从事农村文化工作。从资金和政策上鼓励、引导、扶持农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进行市场化运作,最大程度开发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5.重视文化传承,充分挖掘保护民族地域的特色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紧密集合,与创建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加大对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如雕刻、刺绣、剪纸、地方戏、名人故居、历史文物等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和保护,通过加大推介宣传力度使他们走出去,通过开办乡村文化旅游、农家乐等形式给农民以更多的对特色文化的展示机会,让外界更多的了解它,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极大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李晓荣.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思考[J].大众文艺,2019(062).

[2]王?月.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24).

新农村文化范文4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虽然我国农民的文化生活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也呈现较快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本体”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文化建设在剔除糟粕的同时也忘记了对地区特色文化的继承,从而出现了与“本体”文化相对的文化问题。

(一)“伪城市化”现象

“伪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现代文明冲击下,农村人口向往城市文明不断涌入城市,农村地区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出现各种模仿城市的现象。由于受特殊的地域、经济及文化传统的制约,农村缺少城市化的基础,这一特殊的发展现象并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需求,它既是城市文化影响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建设不注重其本体及自身独特性的结果。我国的农村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保留着许多优良的文化因素,但是这些传统文化因素或是被现代文化所侵蚀,或是被打着传统的幌子进行着现代改造。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文明的不断外扩,对乡村文化产生冲击,乡村开始效仿城市的生活模式,其中电视文化影响巨大。然而农村的社会形态及法治水平并没有达到城市的标准,其特殊的结构状态也制约着其完全城市化。但是这却没有影响农村人口极力进入城市,寻求城市生活方式,打着城市文化的幌子忽视农村原有的生活与传统的方式。这种“伪城市化”的文化状态随处可见,如电视文化、半现代式的婚礼、城市买房等等。一方面工业生产的发展吸引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促使工业生产逐渐向农村迁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对于兴办工业,农村地区趋之若鹜。乡村文化在工业生产的影响下趋向于工业文明,却又无法舍弃耕地的束缚,出现交织于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劳动力,这种“伪工业化”的文化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传统型人才遭到遗弃,农业人才流失,农业生产弱化。而同时,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缓解城市压力,政府大力推行城镇化。城镇快速发展却没有相应的公共设施与文化底蕴做支撑。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类似于城市,区别于农村,而没有独立的城镇化标准。“伪城市化”所带来的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的消失,劳动力外流,传统型人才遭遗弃。在没有城市化生活条件下,农村文化生活变得单一,导致低俗文化如、迷信等现象复苏。

(二)乡村人际生活方式利益化

我国传统农村是基于农耕文明小集体聚居的熟人社会,社会交往是一种基于互信、互助的模式。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家庭劳动力的不同,会对需要帮助的邻里亲戚进行生产上的支持,其补偿方式是自身需要时他人给予的同等帮助。在社会生活中,婚丧嫁娶中的互帮互助也尤为明显,一家有事,四方来帮。在没有特定法律规范的前提下,乡村的人际生活是以道德规范为约束的,一是诚信,在S村,邻里亲戚间借钱或买卖赊账一般口头约定在秋收后或春节前偿还,如到时无法还清会主动解释原因并再次约定时间;二是孝道,崇尚先祖,尊重长辈,赡养老人;三是重礼节,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系,逢特殊节日会以特殊礼品相送,表达诚挚的情感。如S村仍保留着结婚“下书子”习俗,即“下帖子”。专门的“红人”带着男方家准备的各种礼品,如面、红绳、红花、麻饼、染红的花生、枣子、红纸包的鲜鱼和鲜肉等,由男方的同辈兄长一同送往女方家,女方拿走部分东西,剩下再由男方带回。结婚当天,女方嫁入男方家时,女方会在一个装着米的小红桶内藏着鸡蛋,寓意子孙满堂,并在床上撒上花生、莲子、红枣来表示早生贵子。但是传统人际方式并不能满足当今农村对利益的追求,乡村人际生活方式变得利益化。传统结婚习俗中的美好寓意在很多村民眼中变成了累赘,简单的礼金更能满足其对物质的需求。原先互助式的农业生产关系改为现金式的雇佣关系,S村的水稻种植大户就十分头疼农忙时节雇佣问题,村里能干的人越来越少,费用一年比一年高,因为都是认识的人工作偷懒又不好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人口外流,留守老人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照顾孩子,就S村来看,很少有子女会定期给父母生活费用,更别说回家探望。在S村的传统习俗中,长辈必须给第一次来拜年的孩子送上新碗和新筷子,表示对孩子成长的关怀,而现在这种传统礼节都被现金红包所取代。

(三)传统民间文化逐渐消失

传统民间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各种民间技艺演化汇集而成,做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出农村地区思想文化风貌和观念形态特质。但是,自中国的文化革新以来,传统民间文化一直被认为是“落后”和“封建迷信”的代表,以庙会、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祭祖仪式、民间信仰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民间文化被完全的曲解,并遭受当代主流文化形态的排挤。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较为重视,但是“即使是《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也只是把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放在首位,而对于如何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则缺乏具体战略和推进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多以当地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传统的传承与革新。在经济目的驱使下,开发者任意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却没有形成系统正规的文化产业链。长此以往,传统民间文化也只能在市场经济下枯竭或被篡改。同时,民间传统文化往往具有地域性,很多传统技艺由少数“能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农村主要人口选择外出务工或者定居城市,致使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后继无人,而对城市及商业文化的向往也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不感兴趣。S村的梁大爷,一直以编竹制品为生,是当地有名的“篾匠”,现在老人因年纪太大无法继续工作,也无人再愿意跟他学习这门手艺。

(四)传统乡规民约失效

农村以村落、村社形态聚居,相互间又较为分散,导致其对外闭合的状态,从而形成了自己同一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秩序,起着社会约束的作用,一旦有个体打破或是违反这一习惯,所受到的必然是群体的指责或处罚。这一文化认同由村落全体成员议定通过或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被尊为乡规民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为其基本框架,包含着忠顺孝悌、仁爱互助、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精神。乡规民约体现了村落全体人员的意志,维护村落整体利益,对于维持广大农村区域的秩序,保障中国传统社会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冲击,农民受利益及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驱使,逐渐脱离原来的村社环境。而农村传统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也发生改变,传统乡规民约无法控制变迁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法以传统习惯来应对周围发生的事。传统理念无法在村民生活中发挥其作用,其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对传统的遗弃,包括乡村传统中优良的文化精华,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背离社会伦理道德的现象,出现许多不务农业、、不守信用、不事父母的人。S村的张家祠堂在社会主义改造后就被翻新成小学,成文的乡规族规随之被破坏,家规祖训随着宗族观念的减退也被村民遗忘。乡村传统的优良道德正在逐渐丧失,功利主义、遗弃老人、厚葬薄养、鄙视劳动、厌恶乡土等背离传统的现象随处可见。

二、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

农村的“本体”文化是农村文化的根本,是农村文化保持其独特性的源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农村地区的“本体”文化建设,更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村文化的多样性。

(一)以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空间

“伪城市化”现象的蔓延一方面是由于城市文化的侵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缺乏所带来的文化娱乐形式单一。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退缩,对于村庄秩序的维护、促进农民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十分不利的。因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才能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空间。S村的村民对于政府组织的戏剧演出有着强烈的兴趣,每次观看演出的村民络绎不绝,住的较远地区的村民会特意骑车赶去观看。而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茶余饭后便会讨论戏剧的内容以及下次演出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得出,农民对于政府推行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抱以非常积极的态度。但是公共文化设施在村里还是相当缺乏,S村一方面没有现代化的幼儿园、图书室、文化服务点,另一方面传统祠堂被重建成小学,稻场被屋舍占据,也没有了曾经“看大戏”的晚间集体活动。所以,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完善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如幼儿园、图书馆、文化学习站、农业科学服务站以及休闲娱乐广场等。S村目前以住房开发为基础,以公路边的池塘为点,建设了大型的休闲式公园广场,从而为当地村民闲暇时光提供了去处。同时,应发挥传统公共场所和集体活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S村以水稻种植为基础,恢复大型的稻场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又能为农村提供集体活动的场所。

(二)以农民为本体的文化主体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此为文化本体的人文精神融合着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思想本源,推崇道德至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因而,古代学者便萌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把民做为治世之本。我国的传统农民在独特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审美,对文化的诉求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建设。因而,在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中就要从农民独特的文化需求出发,把农民作为文化建设的本体,一是加强农民自身的文化建设,其次充分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传统民间技艺农民群体的发展,通过农民的文化建设,最终实现文化服务农民的目的。农村以农民的聚居而形成,农民与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文化的发展又为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外在可能的环境。因而,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培养具备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革新能力的新式农民,促进农民的文化自觉。农民既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农民内在文化自觉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促使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积极的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成为新农村文化的参与主体,从而更好更快的推动农村“本体”文化建设的步伐。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及发挥主动性,才能真正发挥民间“艺术家”、“科学家”等人才的骨干力量,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是传承民间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民在积极的投身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生活。做为农村文化载体的农民,随着文化自觉的提高、主体性的发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对于各种文化的侵袭就具有了自主的鉴别能力,在各种伪文化中坚持“本体”文化的发展。

(三)以民风民俗为本体文化建设,彰显农村地区文化个性

传统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农村民风民俗文化资源的集中体现,也是农村文化的源头。农村民风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包括乡村歌谣俚语、人物风情、故事神话、技艺经验、衣着饮食、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是农村文化的本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个体独特性。农村民风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所在,而且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还蕴含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因而,把农村当地的民风民俗这一本体文化作为当地特色个性文化加以突出建设,能够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发扬文化精神价值,促进农村地区的个性化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新局面。地方特色经济中凝聚的是该地区民众传承相沿的民俗文化精髓,民俗文化是农村经济的无形资产。因此,与现代化相结合,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化改造,深入发掘其经济价值,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产业,能够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又能促进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S村周边盛产小型竹子,以其为原料的竹篮竹筐工艺,本身就是非常实用的生活用品,在当下十分注重健康生态的社会环境下,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更能凸显S村的文化个性。

(四)重建乡规民约的伦理道德范式

最早的蓝田吕氏乡约包含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个方面,其后的乡规民约也主要表现这几个方面,都是农村文化的本体精神所在,也是现代农村必需弘扬的。现代化的农村,因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主。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现实利益的冲击对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是最大的。S村目前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时期,村民的交往方式趋向于利益化,乡规民约也于社会变迁中消失。因而重建乡规民约伦理道德范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建立符合农村当地的乡规民约,以道德教育为范式,通过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宣传,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富有乡村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同时,把传统乡规民约与现代法治相结合,教育引导农民学习现代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推动以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的双向发展。最后,“孝文化是农业文明社会的道德结晶,是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虽然“传统的农耕文明正在消失。农村已不是往昔的农村,乡野的环境、屋舍、器物,都换了旧日模样”,但是“孝”文化仍然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本体”文化,是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现代农业文明建设要充分挖掘农耕文明的现实价值,把“孝”作为本体文化,从而完善农村的道德体制,使得除政府的养老外,能够“老有所养”。所以,传统道德范式不仅存在于文献典籍、庙堂宗祠中,也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社会整合价值,能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基础和社会保障。

三、总结

新农村文化范文5

【关键词】文化;农村;认识;途径

一、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党的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且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乡村的振兴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没有农村文化的发展就无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还包括优雅的人文环境和乡风民俗,而文化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在新时代,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居民吸收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2.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文化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进展,但是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开阔视野,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价值观念。例如,通过农村书屋、专业技术讲座、网络学习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发家致富的激情和动力,使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农村产业,这样就实现了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3.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生活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有更高的精神需求,他们在闲暇之时不再满足于打打牌、聊聊天,而是需要一些高雅的文化生活,这就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建设村民活动广场、健身场所、农村图书馆、活动室等使农民丰富业余生活;举办适合不同年龄的且贴近农民实际的文艺活动,使农民在文艺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提高其幸福指数。

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

1.强化农民群众对文化的认识。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要强化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其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央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加强宣传,向农民群众介绍国家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和相关规定以及各地区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要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从农民切身利益考虑的,使其明白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一件形象工程,而是真真正正的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从而提高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干群一条心,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2.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无法保证农村新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所以,各地区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第一,政府要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修建文化场馆、活动场所,购买文化书籍。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从而消除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政府要保证完善农村通讯设备的资金,使网络电信等现代化的设施进入农村,使农村能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了解到文化建设的相关信息。同时,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使企业产品与农村文化相结合,达到农村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双赢的效果。

3.丰富和创新农村文化形式。当前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还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要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第一,要挖掘符合农村特色的文化产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创造出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如饮食文化、酒文化、水文化等,改变农民群众仅仅是打打牌、跳跳舞、下下、聊聊天的文化生活。第二,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通过文化下乡给农民群众送书、送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使其提高幸福感。第三,创新文化形式。要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农村发展相结合,与当前法治教育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使农村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学到各种知识,学到致富本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人才的支撑。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相对匮乏,这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一,要引进文化人才。通过选拔、招聘等形式吸引文化人才到农村工作。对于到农村工作的文化人才要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人事制度上给予适当倾斜,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第二,要培养当地有文化天赋的人才。加强培养本地区热爱文化事业、并且有文化天赋的人才,使其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等途径提高文化知识,从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秦亚芹.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12).

[2]邢千里,李晓荣.浅谈新乡贤文化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8(22).

[3]刘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瓶颈及路径探究简[J].中国民族博览,2018(11).

新农村文化范文6

要使得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加和谐、有序,必须有相匹配的文化作为支撑。所以群众文化的作用也正体现于此。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略显得单一,农民的创造力容易被忽略,因此不少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落后,这些滞后性也容易造成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有助于调节每个农民的个体行为方式,同时也可以保持与维系该群体认可的文化心理,可以使得农民的认同感得到强化,树立农民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农村集体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稳定,可以说,群众文化的开展在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或缺的。在农民群众心中,他们认可的群众文化是经过自己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中也饱含了他们优良的传统和先进文化思想,他们不仅认可这种文化,而且善于把这种文化表达出来,所以他们也可与通过这种形式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才艺,使得自己的心灵得以愉悦,使得和谐的风气在当地形成。民众的欢笑即是社会和谐的音符。因此,在建设新农村文化中,必须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可以增强凝聚力的功能,使得群众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不和谐的“声音”,起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的作用。

二、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规范群众的道德与行为

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精神性的文化式样,群众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担着规范集体成员的作用。比如在不少群众文化创作的作品中,宣扬儒家思想中忠孝节义、圣贤风范等作品占比很大,这些作品在有形无形中都承担了劝善抵恶的功能。而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农民感受到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丰富了农民们的群众文化生活,也让他们通过文化娱乐的熏陶,受到正面的道德教育、体会到文明,这样的群众文化有利于规范新时代下农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行为准则、是非判断等,使得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说,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个社会教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依据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群众文化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创新,让群众在自愿、自觉地条件下,恪守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并把自觉地把这种道德和规范传递到更多的家庭、群众当中。

三、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群众文化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表达形式。群众文化的开展,可以给新时代的农民更多的娱乐享受和审美情趣,而且群众文化更多的是从农民自身的内在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带有符合新时代农民的情感需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更是满足了农民们日常娱乐的需求。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实施下,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们对越来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农民群众在民间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在经过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农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来,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提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可度、参与度与创造能力,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的热情,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

四、具有经济功能,促进新农村繁荣发展

国家提出要建设新农村,而这种要求更深的内涵是推动农村的整体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经济的发展。而可以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样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产生的作品从内在条件上说具有商品的属性”,群众文化也以艺术展现为基础的,更是适用于农民的自身需要和要求的。群众文化可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就可以给当代的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如果可以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把握好一个群众文化的原则,走推陈出新、贴近农民日常需求、文化特点的道路,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打好群众文化的文化战略,积极引导和开发群众对文化的创造力,培养出一批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群众文化形式,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把这种群众文化的优势发展成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

五、结语

新农村文化范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内容;策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的讲话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1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分析

以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为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工作的内容主要是:负责组织本镇下属各个行政村农民群众的文化和体育运动,繁荣农民群众的文化和体育运动事业,搞好个层次的文化交流与作品选送,以及收集、整理并保护民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必须配合做好辖区内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设施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工作,并协调做好辖区内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

2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1)促进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观念等发生了剧烈的冲撞。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能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锤炼他们的意志,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能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2)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项建设的成果。通过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不但能增强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他们其他方面的素质,促使他们树立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从而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3)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根据我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战略,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小康社会不仅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还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追求,从而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

3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设施落后且缺乏经费保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应建设的设施包括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场馆、场所以及基本的体育设施、器材。但当前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缺乏资金,导致部分农村地区体育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较为落后,远远无法满足农民群众体育锻炼的需求。

3.2建设队伍人才较为匮乏

要想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必须拥有足够的建设人才,如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地区广大业余的文艺爱好者。但目前,因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乡镇政府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较少,而且对于农民群众具体的体育文化需求缺乏了解,同时,当前农村地区农民群众体育文化人才较少,当他们对于某一项体育文化活动感兴趣时,往往缺乏人才的指导,影响到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3.3农民群众的参与度较低

由于历史沿革以及民风民俗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民群众对于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低,除了一些具有一定历史的体育文化活动,如秧歌或篮球运动等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外,其他活动都缺少参与的人,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4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4.1多方筹集资金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

针对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设备老旧资金匮乏的问题,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体育设施器材的更新换代,同时经常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以此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在实际操作中,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向上级申请专门资金,专款专用,同时采用农民集资或向社会筹款的方式,保障资金的充足,并利用资金对于参与的农民群众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4.2加强体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人才比较匮乏的问题,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加强体育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培训教育的方式,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同时,针对农村地区的体育骨干人才进行一定的培训,提高当地农村农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4.3开展舆论宣传促进体育文化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对于体育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借助广播影视设施加强宣传,利用舆论宣传唤醒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文化运动的意识,促使他们转变思想,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当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4.4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还应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根据个农村地区的村风村俗以及区域文化,在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医院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体育文化活动,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舆论宣传并开展多样式的活动,以此加强农村地区体育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京杭.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4):36-39.

[2]李晓克.基于中国梦视野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9(19):4+25.

新农村文化范文8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