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摘 要:为了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农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必须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笔者选取农业大省贵州省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探索农业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首先,对贵州省近几年的产出数据和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业对其就业的支撑作用。其次,探讨了研究其经济发展路径的必要性与深刻意义。最后,分析了其所面临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科技水平不高、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支持不足和专业化人才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并且提出相应对策,以助力贵州省农业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关键词:贵州省;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多年来我国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发展滞后与不平衡等问题。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党的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期探索出一条促进乡村发展、符合乡村实际情况的乡村振兴之路。贵州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积极贯彻中央政策,探究过去农业经济生产中的各种制约因素,研究农业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寻找发展结构不平衡的“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些既存的“顽疾”,就需要充分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找到农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解决其负面影响因素,不断延伸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农业经济平稳向上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   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对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如表 1所示。可以发现在 2016—2020 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呈不断上升趋势,截至 2020 年年底,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已达约 17 826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先降低后抬升,呈现以 15% 为标准的上下波动态势,说明了农业经济在贵州省经济结构中始终占据稳固地位。对比第一、二产业发现,第一产业同样呈现持续增长状态,表明了贵州省经济状况持续向好发展。分析贵州省就业人口结构数据,可以看到第一产业提供了高达 40% 的就业岗位,说明农业经济对贵州省就业的稳定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对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开展相关研究有其必要性,对化解就业难题和稳定社会秩序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表 2 可以看出,2016—2020 年的 5 年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体比重以较快的速率下降,5 年总降幅达到了 14%左右。同时,更多人口转向了工业生产与服务行业,故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逐年上涨。但发现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始终没有降低至 1/3 以下,由此可见农业对贵州省就业的支撑作用依然显著。

2   推动农业经济更好发展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平衡

由于资源限制和发展重心等原因,当前城乡之间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现代化、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依然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1]。分析当前贵州省现状,尽管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落后状态有所改善,但仍然面临着产业不足、缺乏就业岗位等抑制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聚焦于乡村的产业、收入、治理等多个方面。其中产业发展壮大是保就业、壮大农业经济的基础。所以积极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升闲置耕地利用效率,有利于扩大农村经济规模,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

2.2 有利于应对农业的弱质性

首先,由于农产品生产销售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所以农产品市场上的供给端具有较弱的弹性,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产量做出调整,同时也使得农产品供给具有滞后性。其次,农产品脆弱易被破坏,对于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弱,也就带来了不可控的风险因素。最后,农产品市场价格不高,使得农业从业者利润低,资金回笼较慢,打消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综上,农业的弱弹性、长周期、高风险、低利润共同导致了农业的弱质性,使得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农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必须依靠多方支持才能高效发展[2]。分析表 3 可以发现,5 年以来贵州省各县均遭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也体现了农业弱质性对农业发展的阻碍。2020 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23.34 万公顷,因灾造成直接损失达 90.43亿元,受灾人口达 475.69 万人,可见自然灾害对贵州省影响之深。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有利于克服农业自身的劣势,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   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虽然贵州省农业经济多年来处于不断增长中,但在内部结构和市场需求匹配方面依然面临着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和供给需求错位等问题的困扰。一方面,贵州省多山地而少平地,在农业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在采用传统的“小作坊”式生产方式,自然使得种植效率和作物产量难以尽如人意。同时作物种植同质化严重,各地区缺少占据一定市场地位的特色产品,作物选取缺乏科学性,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农户依据当前市场价格高低做出选择,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很可能带来滞销问题,影响农户收入[1]。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在市场供给需求方面的不匹配和低附加值,使得其缺少市场竞争力,形成了国内农产品滞销但农业进口量逐年递增的局面,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振兴[3]。

3.2 农业科技水平有待提升

农业经济发展直接受到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而自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科技在各方面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自然也不例外。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直接受到当地农业技术水平和机械化应用程度的影响[2]。而在“地无三里平”的贵州省,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采用人工的农业劳作方式,并没有大规模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或者利用率并不高。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生产效率低,旧有的生产方式已经明显落后于时展要求。

3.3 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业因为其天然具有弱质性,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极高,具有“靠天吃饭”的特性,使得农业出现周期长、风险高却收益低的被动局面。特别是贵州省地理环境复杂,天气多变且山地自然灾害频发。而贵州目前相应的农业风险转移和保险机制并不完善,并没有发挥其对农业的保驾护航作用。一是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对保险的购买能力不足;二是相关保险法律缺乏与不完善等;三是保险公司缺乏专业性,费率计算不合理,承保手续繁杂等,这些都对贵州省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形成了负面冲击。

3.4 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当前,农村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农民融资难、融资贵、不敢融资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难题[4]。

1)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主要模式仍是“小作坊”式粗放生产,难以形成专业化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规模过小使得单个资金需求量小且不成系统,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推出相适配的金融项目。同时农业的“周期长而风险高”等特性使得金融机构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面临更繁杂的手续和更高昂的成本,而高风险又需要较高的收益率来对冲,这也形成了许多农户经济上无法承受的“融资贵”难题。所以尽管政府对农业项目了诸多的金融支持项目,融资不足依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痛点”。

2)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当投融资行为涉及土地等财产时,往往需要复杂的审批手续,也影响了企业对农村投资的积极性。

3)大部分农民思想较为保守,对金融与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存在欠缺,也间接造成了农民应用金融手段提升农业效率的积极性不高。比起将资金投资进资本市场和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民更倾向于存款,这些都在客观上影响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

3.5 高素质农业人才不足

农业的高效发展既离不开农民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懂技术、懂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人才[5]。但由于农村教育、医疗等生活条件的落后,使得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如今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一大障碍。同时由于城乡差距的扩大,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转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的问题,进一步加剧农村“缺人”问题。

4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4.1 完善产业结构布局

1)从多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破除当前农村发展困境的行之有效的手段[6]。正如所指示的,农村问题的破局关键在产业兴旺。合理且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起到稳定农业基础的效用。要梳理过往产业结构的优缺点,积极推动产业革新,以期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多个环节,提升全环节生产率与附加值[3]。同时推动服务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如建设集种植、观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种植园,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吸引游客观赏及体验农业项目。既能探索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又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和就业方向,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2)从农业内部的角度看,采用科学手段或者由政府组织相关调研小组,探索最适宜当地形势的农作物品种与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避免农业种植与市场需求脱节所带来的滞销、减收问题。同时推动农业生产结合当地企业的生产模式,借助企业将农产品更快更好推向市场,由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后再进行销售,既能带来经济价值的提升,集中销售又有利于特色品牌形象在消费群体中的形成,推动农业经济长远、持续发展。

4.2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乡村实力与创新能力的壮大,离不开科学规划,要牢牢把握科技这一重大机遇。农作物产出效率受到农业科技水平不足的严重制约,通过考察贵州实际情况,发现在相当多的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的耕种方式,反映出当地农业生产方式亟待改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石”,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要双管齐下,不能只有政府发力[7]。政府既要投入资金对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设施进行更新完善,也要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对农业设施进行完善,实现收益共享、多方共赢[4]。

2)在对农业进行资金帮扶的过程中,不能只治标不治本,要找准落后的症结所在。提高帮扶资金中科技费用的比率,加大与高校的合作,通过教育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业人才,从而“对症下药”,改变农业科技落后的局面,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竞争力量[8]。

3)牢牢把握数字时代的机遇,将数字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流通的各环节,打造“智慧农业”。建立“互联网 +”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农业信息库,从而实现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科学把控。借助电商、直播等媒介,打造农产品品牌效应,从而实现农产品销量的提升。

4.3 建立多层次的风险保障体系

完善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如农业保险等,在应对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控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农民基本利益和灾后农业重建复苏方面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下,对多层次风险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快农业保险相关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刚性”来规范行业从业者行为,保障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国外相关方面的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如法国的《农业保险法》、加拿大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等都在促进本国保险行业有序发展、支撑农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吸取国外相关保险立法的优秀经验,再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推动我国现行农业保险法律条例不断完善。同时,对于之后法律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也要进行动态修补。

2)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再保险也就是原保险人的保险,即“保险的保险”。作为保险公司分散自身风险、提升承保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能有效保证保险行业的平稳运行。结合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由于再保险制度存在缺陷,其风险呈现出过度集中于保险公司单一主体的局面。这严重考验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和承保能力,正常经营状态下还可以保持平衡,但一旦出现极端自然灾害,则会出现原保险人无能力承担损失的局面,并不能对农民的利益形成保护。所以可以通过政府牵头,结合社会资本的方式共同出资组建再保险企业,通过科学研究后制定出不同险种的分保比例,以对其他保险企业出售的农业保险建立再保险责任,分散原保险公司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推动保险行业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4 加强农业金融支持力度

1)政府要不断出台相应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针对农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如财政支农项目、农业税收减免条款等。农业领域的部分税收也应该优先用于支撑农业的发展,建立专款账户,将资金使用权下放到县乡一级层面的基层政府,以有效结合当地实际状况使得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推动农业经济更好发展,带动就业率的攀升[9]。

2)要在农村地区普及金融知识,改变广大农民对金融的固有偏见和排斥心理。过往存在大量农业从业者偏向于“入袋为安”的资金持有方式,如存款等。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使得资金无法流通到农业的具体生产中,并没有实现资金的效用最大化。只有改变农业从业者“不敢投融资”的消极心理,才能充分发挥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完善的金融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地设计与农业生产模式相适配的金融服务,推动“三农”信贷规模的不断壮大,可以有效调动农民生产与创业积极性,推动农业经济向好向上向稳发展。

4.5 打造专业化农业人才队伍

1)要出台鼓励性政策,为前往农村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和物质补贴,帮助农村地区吸引到人才并留住人才,让人才可以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推进农业经济发展[10]。

2)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重视对农民综合素质水平的培育,以村集体为单位定期开展科技讲座传播种植养殖技术,同时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普及电商销售、农业科技等多方面知识,以打造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

作者:肖世杰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