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我国教育发展进程加快使社会对于专业课程要求也不断提升,要求城市规划专业人才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拥有创新性的设计和规划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但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原理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教学内容和手段还不能根据时展的需求进行优化,存在教育弊端和教学的滞后性。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城市规划教学创新具有发展的必要性,对城市规划课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下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原理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内容具有抽象的特征,其理论内容逻辑性较强,具有管理学和人文性的知识,原理课程内容理论课程的抽象性和复杂形式学生理解存在困难,容易产生原理课程学习的乏味感。就目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内容教学现状来看,课程还存在缺乏科学性系统规划的弊端,使城市规划课程理论内容与现实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产生教学脱节的问题。城市规划课程安排缺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进行课程的规划,课程设置的部分内容缺少必要性,另外城市规划教材的编排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虽然相关教材呈多样性发展,但符合课程实际内容的教材并不突出,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限制学生利用原理课程内容展开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方法滞后限制研讨教学实施

目前城市规划课程多采用传统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按照教材内容原理进行固定化的讲授,虽然部分教学展示内容教师能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图片等内容,但是由于设备限制和教师缺乏系统规划的能力,使教学成效提升并不明显。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学科内容整合,使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缺少相关理论实践的感悟,进一步影响城市规划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学方式的落后使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形成有效地思考与讨论,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点不能及时进行研讨成果讨论交流,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和深入内化,导致城市规划原理性课堂教学成效不具专业性。

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优化路径

(一)培养职业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人才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特点,其理论内容涉及其他学科内容较广,传统单一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方式无法满足学生思维创新,城市规划学生形象思维得不到发展,利用理论内容进行集成性的创新能力也存在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型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统筹建设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支持,因此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任务日趋紧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要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策略,利用教学内容创新实现学生利用理论内容进行设计工作的教育规划,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原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拥有良好的业务知识应用能力,为以后再工作中应对规划难题提供知识基础。

(二)创新优化教学内容与目标

创新优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内容,要分析专业学科的知识特色将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相结合,遵循城市规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则,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使其掌握城市规划的具体规律,从而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实现逻辑思维突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利用城市规划主体讲座或培训,丰富课程内容和理论架构,拓展学生获取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渠道。并利用有效的培训和讲座让学生了解目前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现状,根据发展最新的动态完善学习的内容,并通过与专业培训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思维的发散。

(三)增强原理课程中互动和讨论环节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在完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要提升课堂的气氛,利用师生互动提问的环节丰富课堂授课形式,并有效改善学生固定接受知识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成效得到显著的提升。课堂中有效互动可采取教师设置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形式,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形成思考,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的学习意识。还可采取师生角色互换的课堂互动形式,学生向教师进行课程内容提问,一方面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能通过学生提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有效调整教学进程和规划。除课堂提问式互动外还可进行知识点专题讨论,教师根据教学重点设置符合学生思考难度的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谈论,提升学生规划设计能力和研讨能力,使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不但重视教,还重视学生的学,实现创新改革的有效性提升。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改革,要重视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针对性,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展和习惯规划教学重点,重点分析目前城市规划的现实热点内容,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现实需求的创新目的。

作者:胡晓红 单位:山西吕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