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素质教育范例

农民素质教育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1

一、了解农民如今素质问题,抓住问题根本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逐渐得到提高,但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般处于交通比较发达,靠近大城市的地区农民受科技信息教育等程度是比较多的,而处于偏远山区,如贵州等地区农民受科技信息教育等还未得到普及。此外,一般的青壮年农民学习能力和接触新鲜事物能力比较强,所以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很大部分的农民还处于封闭状态,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甚至不能理解农业现代化发展。其次,我国现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发展意识得到了增强,但部分地区还存在“小农意识”现象,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固步自封,小农既安,不愿意出门接触新事物,小农思想根深蒂固。此外,如今的农民借着手机、电视,获得很多外面的新闻,通过信息的渗透。文明意识和法律意识都有得到增强,但是观念还是非常淡薄,我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地区因素,农村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农民接受法律、文明知识等的力度都比较弱,当某些农民的法律权利受到侵犯时,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另外,也会不知不觉走向错误的道路。最后,随着当今就业压力大,各行各业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竞争,某些农民的劳动素质也就随之得到提升,但是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城镇化推进的速度,还是处于滞后状态,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开展就业培训,采用多种机构不断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

二、加强公民权利责任教育,培养道德文明

开展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活动,可以从责任权利意识教育和文明素质教育入手。权利与义务是我国公民需要具备的核心要素,也是公民自己的身份被自己承认和社会承认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法律,承认自己的身份有效性,公民这个身份概念才会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权利和义务都是体现农民推进城市化过程的重要表现,也是表示正式从农民身份转化为公民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政策、地区发展缓慢缘故,很多农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法律带来的权利和义务,生活环境都比较恶劣,长此以往,逐渐自愿放弃或者被迫放弃自己的正当权利。所以相关机构也要积极加强对农民展开权利义务教育,让他们能够懂得,权利义务都是自己应该享有、遵守的内容,争取自己的权利,也不要损害他人的权利。此外,还应该具体展开道德和文明素质提高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深入展开爱国敬业诚信等教育,从而使农民可以自觉主动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积极参与城市公共生活。

三、强化政治法律素质教育,提高农民能力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2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精准化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调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培养任务。2016年,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理念,强调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资源禀赋是决定国家经济增长和强大的必要物质基础,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在于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科技和良好的制度等多方面的作用[1]。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迈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阶段,单依靠政策、资本无法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农业走上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轨道是必然选择,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决定了其他外部变量如资源、信息等在其内部获得。作为现代化农业新生力军,新型职业农民要注重与新时代变化的全面适应,以及农业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讲,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和满足经济效益,必须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

一、新型职业农民与科技素质的内涵

以“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九字定义新型职业农民,这是的“农民观”新表述。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必备的核心素质。美国学者沃尔夫认为,职业农民需要将农业作为产业来发展,职业农民要充分地融入市场,实现报酬或利益的最大化。而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是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关键所在。为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和实现农民自我发展需求,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科技素质势在必行,且要充分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及其科技素质的内涵。

(一)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产物,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所在。新型职业农民需具备满足现代农业所需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且为通过市场和现实的选择,长期或相对固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从业者。王思萍(2015)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掌握较高的生产技能,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2]。魏学文(2013)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固定职业,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一代农民[3]。齐国(2012)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须具备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等相应能力的农业从业者[4]。新型职业农民是自愿以务农为固定职业,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充分把握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则,依靠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经营管理能力等追求利益最大化,获取社会尊重的农业从事者,且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素质。

(二)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是个体在从事科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内在的心理形式及其发展水平,是个体从事科技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素质的结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从教育学角度剖析科技素质的结构,认为科技素质包括认知、智力和非智力三个结构;有的学者认为知识、态度和实践是科技素质的基本结构,而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其基本内涵;有学者认为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是科技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者认为科技素质不仅包括科技读写能力,还包括科技实践能力、科技态度和价值观等。如此,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科技素质大体上由五个层面组成,即科技知识、科技技能、科技获取、科技认知(态度)、科技价值观。

二、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构成

科技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较高的科技素质是现代化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客观要求。据已有研究对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能力构成的讨论,以往的研究者都认为具备的科技素质应包括科技知识和科技能力等方面。科技意识是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科技知识的前提,因此,科技意识也在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范畴之内。而科技态度、科技价值观、科技信息获取能力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也可以将其纳入科技素质范畴。如此大致可以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的五个层面,包括农业科技价值观、农业科技获取、农业科技技能、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科技意识。

(一)农业科技价值观

农业科技价值观是新型职业农民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农业等关系时,需要确立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基本角色,对农业科技产生的效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农业科技的非理性滥用势必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倡导发展绿色农业的理念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树立正确的农业科技价值观,拥有强烈的职业感和责任意识,使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农业科技将会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和预期,理性、科学地运用农业科技。

(二)农业科技获取

农业科技获取是指为谋求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多方渠道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能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必将走向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轨道,科技要素投入会日益增多。在市场、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具备农业科技信息获取能力,依靠科技来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

(三)农业科技技能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技能。农业科技技能是基于农业科技知识发展起来的,是农业科技素质的核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农业科技技能主要指新型职业农民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是农业科技知识层面的具体化;主要指新型职业农民能否熟练掌握实用技术,运用较强的农业科技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济效益。

(四)农业科技知识

内化的农业科技知识是农业科技素质的基础,农业科技知识主要包括了解基本的农业科技理论知识或基本原理,农业科技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关键。现代化农业生产中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具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只有先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精准地运用科技知识,建立农业科技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为进一步形成农业科技技能奠定基础。

(五)农业科技意识

科技意识贯穿整个科技素质结构中,属科技认知层面,是农业科技素质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科技认知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能否在农业领域达到效率最大化。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科技的直接承担者,必须具有独到的慧眼、敏锐的科技意识和端正的科技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技术,设计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实践,促进科技内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劳动力发展的必然方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任重而道远,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来驱动,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核心。实现现代化农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是极其必要的。要高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需要从教育培训的目标对象、方式、内容、师资、考核等方面具体化实施。

(一)精准厘清培训需求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需求调研活动,深入农业产业领域,加强与农民沟通,详细了解农民现实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需求,根据需求内容归纳分类,形成不同的科技需求项目类别,最终为培训相关部门形成决策、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为避免培训内容过于笼统、范化,造成培训资源浪费、效果不佳情况,一切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尊重其培训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精准化的科技培训,着重培训农民现实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的技术。厘清培训需求是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培训的必要前提。

(二)严格遴选培训对象

要紧密联合基层村级组织和地方农业科技推广站,开展“入户摸底”工作,从农民生产规模、产值、收入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审核要求方能参加培训,明确专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又急需科技支撑的务农人员为培育重点对象。精准遴选培训对象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基础。

(三)多样性创新培训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传统、现代并举。结合学员的意愿或兴趣,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培训,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既有利于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也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转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培训方式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充分依靠“互联网+培训”,形成线上培训(远程培训)与线下培训(田间培训)相结合,传统与现代并举的多样性培训方式。

(四)分阶段实施培训内容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学员现实需求和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地设计培训内容,编制培训教材,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内容应该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实践能力逐渐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培训内容必须包含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农业科技信息获取、农业科技实践、农业科技伦理观等方面,分阶段进行这些方面内容的培训,循序渐进地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

(五)分层次组合培训师资

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不仅包括一般的科技知识,还应包括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技巧、科技价值观等。在师资队伍的组成上,按照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形成高、中、初三个层次,形成不同教师的混合,加强教师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在教师人员的选择上,可聘请具有科技信息畅通、科研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的农业科研院校专家教师,充分发挥传送科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借助农业领域的“土专家”深厚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力,指导学员农业生产实践。

(六)科学化开展培训考核

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为最终目的,合理规范的考核机制可以保证培训健康、持续展开,使培训更有成效,彰显培训价值。政府部门要制定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案,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规范执行,如通过“笔试+实践”“专家评分+学员互评”等形式对学员考核,提高培训成效。

四、建议

要整合各种政策、资源,统一管理、规划。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时,要积极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多元主体的合作。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主要任务赋予法律保障,纳入法律管理体系内,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主体、内容、管理、实施以及教育培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等。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管理和评估,拓宽教育培训经费以及落实好扶持政策,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

(一)完善法律保障

综观国外发达国家,美国的《莫雷尔法案》、德国的《职业教育法》等为本国的职业农民培育保驾护航。因此,我们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节奏,如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法》之类的法律法规,通过正式权威的文件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各方主体的职责和义务,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健康有序开展。

(二)强化监管评价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监管评价机制,一方面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培训机构的合法性,培训内容满足学员的需要,培训方式具有创造性;另一方面,建立反馈机制,强化对学员的动态监管,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培训后期实际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完善培训体系,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富有成效地开展。

(三)拓宽经费来源

资源禀赋是决定培训能否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当前的培训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培训工作无法广泛开展,培训工作缺乏及时性和连续性。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应引导社会行业积极参与培训,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筹资为主体,民间资本为支撑的投融资机制,保障培训资金充沛,助推培训可持续发展。

(四)认真落实扶持政策

新型职业农民对现代化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要给予相应支持,以保障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对于获得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应从土地流转、融资信贷、社会保障等方面支持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明晰强农惠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努力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创业的氛围。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其科技素质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需调整发展方向,走向与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实现突破转型,农产品结构也需优化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从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方面入手,以科技武装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实现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翁伯琦,黄颖,王义祥等.以科技兴农推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对策思考———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2).

[2]王思萍.城镇化背景下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6).

[3]魏学文,刘文烈.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7).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江苏昆山

高素质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各类农村带头人,是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素质农民超过1500万人,成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发展壮大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过程中,昆山市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培训体系、探索培育模式、优化扶持政策,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1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迫切性

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昆山市农村劳动力也逐渐向城市聚集。据统计显示,昆山近20万农业从业者陆续转向乡镇企业等二、三产业。因此,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昆山务农人口正在逐年减少并日渐老龄化。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6年末,昆山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量为4.99万人,男性、女性分别占48.9%、51.5%。昆山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91.1%,接受过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农民仅占2.9%;劳动人口老龄化也日趋严重,55周岁以上的占比63.1%,35周岁以下的仅占2.9%。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人力资本问题,只有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1]。

2昆山市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实践

2.1针对农民需求制定培训方案

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本质是“成人教育”。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方面,应适应成人教育的特点。通过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民的教育状况和实际水平,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根据农民学员的特点和培训内容制定适用性教育培训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种植技能、养殖技能培训已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他们迫切想学习操作、加工、销售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创业致富[2]。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时要能够切实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有帮助,同时灵活授课形式,将课堂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与创新创业培训相结合,在培训中增加实践操作示范、学员案例分析、分组交流讨论等环节,提高学习培训效果。

2.2满足培训要求打造师资队伍

由于农民群体工作的特殊性,高素质农民培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昆山市针对高素质农民培训打造了以高校教授、农技专家和乡土专家为核心的师资团。高校教授掌握最前沿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技专家长期服务在生产一线,是农业生产技术能不能得到有效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3];乡土专家作为种养殖能手,能在农业生产经营中起到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通过“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乡土专家”的有效整合,推进了产、学、研结合,通过开展“1+1+N”模式,即1名专家教授指导1位乡土专家,1名乡土专家与多名农民结对子的帮扶指导关系。昆山市首批10名种养殖领域乡土专家,根据产业特点,每月平均开展2~3次以现场为主的指导服务,为农户提供技术示范和生产指导。

2.3创新培训形式开展学历教育

自2018年起,昆山市结合实际情况,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加强合作,开设涉农成人学历教育大专班和本科班,培养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具备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适合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农业人才。大专本科学制各3年,2018年本科班招生37人,大专班招生55人。农民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既有普通学历教育规定的基本内容,又有农业、农村特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半农半读、农学交替方式实现工学结合。在政策扶持上,符合相关政策的农民在取得毕业证书之后,将一次性获得全额学费补助。

2.4发挥示范作用建设实训基地

根据实用、实效、便民的原则,依托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创建工作。通过结合昆山市农业特色和中央省市农业部门对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的要求,昆山市城区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获评部级农民培育实训基地,3家单位获评苏州市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同时,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六有”标准,在花桥天福生态园和巴城高标准粮油基地建设2所农民田间学校。通过建设农民实训基地与田间学校,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实践基地,为农技推广搭建舞台。将农民培训由封闭式教学向答疑式培训转变,突出培训实用性;将授课老师灌输式授课向互动式交流转变,突出学员参与性。

2.5保障农民利益制定扶持政策

政策扶持是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根本保障,昆山市构建了以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扶持体系。一是加大培训资助力度。对各类培训班和学历教育班实行免费吃住、免费技术培训、免费科普资料。二是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补贴,出台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保补贴细则》,为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用人单位提供社会保障补贴。2018年,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补助金129.9万元。三是突出奖励典型人才。制定了《乡土人才评选实施细则》,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级人才体系,首批评选了农业实用型人才19名,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种养殖能手、优秀农产品经纪人等。四是重点扶持产业转型。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扶持政策》,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对参加各级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获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申报创建各级商标及名牌产品给予奖励补贴。出台《城乡居民创业小额贷款和种养业贷款发放工作操作办法》,加强对农民的金融信贷支持,采取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押物范围等综合措施,努力解决农民发展融资难问题[5-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民是主力军。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是一个系统的长期项目。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应有利于农业发展,在满足农民需求的前提下,深入农村研究,了解农民需求,才能够长期开展这项工作。昆山市还将继续促进传统农民向优质农民的转化,提升农民技能,建设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振利.论新形势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J].农业经济,2018(4):67-69.

[2]纳雪曼.开远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及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18(4):62-64.

[3]梁福生.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8(19):48-49.

[4]韦永立.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1):296-300.

[5]周应恒.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育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2012(5):15.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职扩招百万;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应对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供给侧是农村职业教育,自2012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其培育进行部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确立[1]。2020年既是《“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节点,也是新的历史起点,因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见,对农民的培育已经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上步入高素质农民阶段。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破解人才制约农村发展瓶颈,2019年国务院宣布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成为高职专科全日制学习主体[2]。党的报告指出,农村是我国当前发展最不充分和最不平衡的地方,结合扩招政策,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学历提升计划”)。该计划从总体目标、培养对象、目标及方式、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高素质农民培育进行了部署。高职扩招百万,特别是单列高素质农民的“学历提升计划”,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于我国农村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9年高职扩招后的农民教学,对其培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高职院校视域,系统提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路径,为有关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教学培训现实问题与挑战

农民教育培训始于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人才,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要求。2012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职业农民培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2017年农业部提出“发展规划”。截至2018年年末,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51%[3]。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以新型职业农民为突破口,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我国农民学历和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培育工作将是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高职扩招百万以及“学历提升计划”提出后,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将转变为以高职院校为主,高职院校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主战场。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对高中和中职升高职的应届生,已构建形成了稳定运行的教育生态,在面对农民需求多样性、生源背景复杂性、学历参差不齐以及知识“断层”等学情现状,需要构建新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及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实施农民教学培训过程中出现了缺少调查研究就“仓促上阵”组织教学,线下集中组织教学困难且成本高、学生出勤率持续走低、教学与学习效果差、教学效果与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缺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一)缺乏系统调研和学情分析,致使农民发展诉求无法满足

自高职扩招百万政策伊始,高职院校明确作为该政策落地的“主阵地”。面对新政策、新要求、新教育群体,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大多数高校在农民入学前后,尚未开展系统调研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由于农民的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与传统生源相比有很大差异,出现知识“断层”[4]。而高职院校立足于已塑造成型且运行稳定的教育生态,面对新的教育群体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评令高职院校“束手无策”,无法满足农民的发展诉求。

(二)农民分散性致使教学组织困难且成本高

新扩招农民生源及其培养可以简单描述为继续教育的生源结构、全日制的培养标准。“学历提升计划”明确规定,确保总学时数不低于2600学时,集中学习每学年不低于360学时,实践实习每学年不低于400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1∶1。即使均分一学年集中学时则为180学时,但是由于农民生源分布的分散性,与传统的在校应届生不同,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作为求学的主体,要寻找交集时间以期组织集中教学,这是极为困难的,而且高校为了方便组织集中教学,需要设置除了本校以外的更可能多的分散教学点,实施以及组织成本与传统的在校生相比较高。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习效果差

高职院校培育应届生源的教学模式是以校内教学为主,以实习实训为辅,以认知规律为序的线性化教学体系结构,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然成型这样的“流水线”教学运行模式。生源趋向多样要求教学模式精准灵活、柔性且多元,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习效果差,背离了职业农民培育的初衷。

(四)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致使集中教学出勤率持续走低

面对多元的生源结构,其发展诉求与求学需求不尽相同,职业农民从结构上分为生产型经营、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其技能与知识需求不同,若从产业结构类型分类,则类型众多,职业需求更是不同。高职扩招至实施教学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大多院校只是修改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实施培育,这对农民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培育方案针对性、有效性差,因此组织集中教学就出现出勤率持续走低,后续集中教学更会出现“无人问津”的窘境。

(五)教师实践能力弱成为差异化人才质量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关键是师资,在扩招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农业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5]:1.教师数量与质量的滞后性。国家百万扩招政策,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也是学习的主体,据数据分析测算扩招后每学院需增加39名教师,当前师资数量与实际出现了滞后性。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教师专业素养特别是实践技能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实践教学时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师资在质量上出现了滞后性。2.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农民队伍文化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职业技能相去甚远,其职业需求也大相径庭,高职教师已构建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知识“断层”的农民会对逻辑思维为主的理论知识表现出“乏味”。在新形势新要求新群体下教师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生源类型多样性表现为发展诉求多元、需求个性化,教学方式单一无法量身定制。因此其制约性表现为高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其他因素也制约农民培育质量,例如,学院配套政策及措施跟不上培育步伐要求、组织机构协调性不够、培育基础条件不完善以及农民运用信息化手段落后等。

二、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应对策略

(一)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该方案明确了职教改革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冷静应对挑战,求新应变,强化农民培育主体地位,准确把握高职扩招百万以“学历提升计划”作为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契机、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但“扩容”,而且重在提质,让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甚至开花结果,职业院校要主动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民培育新生态,做好顶层设计,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二)强化组织领导与落实保障措施

高职扩招体现了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心,单列对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现了国家势必解决农业人才短板的“狠心”,教育部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要将教育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院(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对于职业农民的培育,“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明确责任人、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层层抓好落实。高职院校要主动充分认识到农民培育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其重要意义,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强化部门协同与明确责任分工,狠抓贯彻落实,从制度、财政上配套保障措施并予以落实。

(三)系统开展社会调查与学情分析

调研作为决策的基本依据,必须开展系统的学情分析与需求调研,该工作需要明确调研对象和三个需求。调研对象包括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开展社会调查要明确三个需求[6]:一是明确省域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系统全面调研区域产业特别是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即产业结构比例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量与职业需求与对高职农民教育期望。二是明确农民对高职求学目标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类型决定了农民受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如学历文凭、获取职业证书、职业技能、学历提升以期升职加薪、自主创业等。三是明确农民个人情况和学习需求。深度调研个人情况和学习需求,如年龄阶段、教育背景、学习方式、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工作经历、经济条件、职业兴趣、就业方向等,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为后续教学组织开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及教学模式

在高职百万扩招政策及“学历提升计划”中,均明确了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采取全日制学习形式。创新培育模式[7]是指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线上线下虚实相结合、集中培养和分散精准教学相结合,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育模式,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在教学模式上,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送教下乡、送教上门,教学中心向农村下移。在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应借鉴成人教育规律,针对农民特点,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学习的便利,农闲季节则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以生产实践教学为主,按季节规律循环和产业周期组织教学与实践,使培育环节与生产环节无缝对接。

(五)分类分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历提升计划”确定了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先进知识、先进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依据社会调查和学情分析报告,按照既定目标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程序制定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和分模块[8]。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着眼高素质农民培训目标,从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农民职业教育等方面综合设计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培训内容,分类型、分产业、分等级制定培训标准,设置培训模块和培训课程,结合农民结构类型分类与个性化需求设置扩展模块课程。

(六)打造适应扩招新要求的教师队伍

扩招对高职教师的新要求概括为数量保障、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和技能技术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遵循“引、培、聘”并举打造教师团队[9]。一是多渠道引进。打破传统人事编制藩篱,从农业企业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从行业协会以及学会引入产业前沿高精尖人员,组建由学校教师和农业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二是多方式培养。打造胜任面向多元生源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重点立足于本校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学历提升、深入一线为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着手。三是多类别聘用。为满足扩招后生源结构的变化,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充实职业道德、经营管理、创业指导、品牌建设、质量安全、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师资。

(七)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面对新的教育群体需要逐步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探索路径可在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改进的基础上,加强行政监督管理以及引入第三方评估。在评价体系层次构建上可形成“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第三方)—学校(教师)—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度的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手段与评价方法方式层面,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考试相结合、素质评价、实践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教学效果的质量评价,不但要加强师资考核评价,完善教师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而且要建立培育对象对授课教师直接评价机制。对农民参与的从业经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培训等,按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探索职业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缝对接,鼓励农民学生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获取证书,并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八)强化培育基地建设,盘活教育资源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变量,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超过2200万人,从受教育程度看,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51%[1]。在全部接受学历教育的高素质农民中,68.48%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25.20%选择了高等职业教育,而在年龄构成上,35岁及以下的农民6023万人,年龄55岁及以上的农民超过1亿人[2]。由此可见,高素质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且高龄化严重。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进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人才振兴,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办好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

1国内外研究概况

1.1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最早开始对农民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构建农民职业教育培育体系上,面对现实困难、窘境,其教育培训模式和应对路径的探索研究,有诸多可供我国借鉴之处[3]。日本存在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少等劣势,面对自然条件的困境,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立体化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日本应对策略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此外日本针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这也是其一大亮点,其法律政策体系如表1所示。美国的农民教育已有150多年历史,农民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伴随着《莫里尔法案》《哈奇法案》,以及《斯密斯—利费农业推广法》《斯密斯—休斯法案》和《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的后续制度措施颁布而逐渐形成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教体系。其经验做法是:健全的农业法律体系、完善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公私结合的培训模式和多渠道支持职业农民培育。英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经验: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线上+线下相补充的培训体系、层次分明的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和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培育职业农民的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大学的农业院系、地区农学院、县农学院共同组织的正规职业培训;另一类是由各种农业培训中心提供的非正规农业技术培训,此外高、中、初级证书式教育的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学位证、毕业证、技术证三个不同的培训。德国十分重视农民的培育工作,培育模式以“双元制”最为著名,一元为学校,一元为企业,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新技术的培训。德国的农民培训采用初级、专业等形式,不同形式的培训时间和内容不同。此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必须进行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职业化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共性。第一是在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第二是多渠道引导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第三是通过市场机制保证农民培训机构的质量;第四是在对农民教育培育内容层面上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五是严格培训教师准入制度以保障培训质量。

1.2国内研究现状

自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和技能型人才”,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要求,2012年起连续9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做出部署,其演变过程从教育培训工程启动,到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是百万扩招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延伸,培育对象主要针对农业领域从业人员。自“职业农民”提出伊始,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就对教育培训路径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研究领域聚焦于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提出了许多有效模式与探索。丁萃华[4]提出培育好新型职业农民,从顶层设计、精准化培育、创新培训模式三维角度出发,形成了一主多元的培训体系。景琴玲[5]从农民职业教育满意度视角出发,以期解决农民对职业教育总体评价偏低,提出加强政策导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明确主体需求,提高培训供给效能。吕莉敏[6]指出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培育目标不明、资源分散、保障不力、内容不实、形式不活等问题。认为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分工协作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明确培育对象、改革内容与方法、创新培育模式等应对策略。通过对现有国内外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发现:国外农民培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的培训需求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教育模式、农民教育或培训产生的作用及影响3个方面;国内农民培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及形成、培育意义、培育模式、国外培育经验、培育中存在的问题5个方面。纵观国内外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现状,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上已经趋于完善且发展成熟。而我国农民教育启动时间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已经开始探索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国家高职扩招百万政策的背景下,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利用5年时间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的高素质农民,打造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就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高职院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如何面对现实挑战和抓住机遇,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新生态,使有效解决试点问题的相关结论提升为农民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切实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新时代职业院校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7-8]。

1.3贵州省农村人才现状

截至2013年,贵州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总体为63.521万人[9-10],其中,学历程度以初中学历最多,为45.757万人,工作类型以生产型最多,为20.762万人,技术水平结构中,未取证技能人员最多,为60.893万人,这说明贵州省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偏低。高素质农民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占全国比重仅为2.1%,占贵州乡村人口数比重仅为1.2%。自启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以来,截至2018年,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达30.49万人,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2%,比2013年提高0.1个百分点,学历结构方面,初中占72.5%,比全国高14.5个百分点,学历普遍偏低,随着劳动力转移向第二第三产业,新型职业农民整体年龄偏大。以2016年为例,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产业上分,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粮食产业4.2%,生态畜牧业16.7%,茶叶9.8%,蔬菜25.4%,精品水果32.3%,其他占11.6%。服务贵州省优势特色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具雏形,但与适应贵州省12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际不完全匹配,难以满足部分区域发展产业的精准需求。因此,无论从产业需求分析,还是农业实用人才分析,贵州省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任重而道远,其教育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

2未来发展趋势

贵州省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培育主体多元化、培训内容实用化、培育形式多样化。培训主体以学校、企业和技术推广站等为核心力量;培训内容以围绕生产和作业过程技术展开;培育形式以线上、线下以及混合式培育为主。在技术媒介上借助互联网传播、处理加工速度快的优势下,构建教育培训模式朝着系统化、数字化发展。校企合作实现校园与企业联动,教育机构与企业协同合作共同推进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这种方式未来将作为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路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未来发展趋势为:培训规划合理化,形成科学的顶层设计;培育主体多元化,实现联合、协同培育;培育对象多元化,实现分类、分层发展;培育环境完善化,保障培育效果。

3总结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6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现状,从办学主体、学习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以及社会和农民工自身在继续教育的认知上仍存在的实践困境和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探析经济新常态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发展路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社会认同[1]。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一个现实的桥梁,能够促使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在城市市民和农民工之间实现“和谐”的人际社会。长期以来,我国对与农民工的关注较少,城市农民工所能够享受到社会资源机会也较少。在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社会培训机制不健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投入不充足等问题。模式与哲学上“方式”相似,是事物结构或过程系统性的表达,有思维方法的理论性,也有实践性。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是指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实现农民工自身教育学习和素质提升的各个要素的方式和途径,包括办学机构主体和学习内容的多样化。

一、以办学主体划分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

(一)中高职院校开设的函授等模式

原劳动局直属的技工学校、工会组织主办的办学机构和教育系统的职业高中和职业院校等这类办学机构和办学主体的地位信誉权威,资源丰富,为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提供机会。政府部门在承接职工管理和教育任务中,能够主动进行农民工教育工作,发挥了骨干示范的积极引导作用,但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信息滞后和一些办学机制官僚化,教学效果僵化等问题。

(二)民办高校开设的培训模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组织或个人不属于国家机构,是面向社会办学的机构,经费一般是民间自筹[2]。法律上规定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是公益性组织,但民办高校不是慈善机构,国家补贴较少,大部分还是以追求效益为目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学费。此类办学机构存在着民营资本的自利性,存在以效益至上、忽视甚至损害学生的权益、不重视教学质量等现象。

(三)企业内部的培训模式

企业的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和企业文化沙龙等形式,为农民工提供了一定的精神食粮和技能提升需求。为了让员工适应特定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工的用人单位也十分重视农民工的教育问题。但企业的功利心、目的性强,也是以企业效益为中心,对职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等方面考虑得不够充分,对弱势农民工和低素质农民工缺乏耐心和社会责任心。

(四)社团组织举办的学习班和沙龙模式

以社团身份设立的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志愿者协会、技能创新协会等。与民办办学机构相比,社团组织在概念内涵界定上有很大区别,有着独特的法律含义和地位。社会团体是由公民自愿组合、自我管理的会员制组织;民办办学机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关爱农民工、热心农民工教育事业,一些社团或志愿者利用其与农民工密切联系的自然优势,结合社团自身建设,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有益于农民工素质提升的继续教育形式,但基于其主客观条件限制,对农民工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作用是很有限的。

二、以学习内容划分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

一般而言,农民工绝大部分有提升自身素质的意愿,向往高品质生活。农民工的学习机会和途径有限,学习内容的面也比较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企业岗位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

企业为了保证工人生活生产安全,达到有关安全健康等内部管理要求,会给新老农民工定期和不定期的在岗培训,包括安全教育和社会化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培训得到职工和领导的一致认同,但是,此类培训主要是为完成行政任务,大多内容简单,时间短暂,无法满足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中对知识的内在诉求,而企业又不愿意承担中长期培训规划及其相关经费。

(二)提升工作技能的教育

这类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符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农民工兄弟们非常乐意接受和追求的学习机会。但此类培训成本高,而企业内部的人员流动较大,高投入的培训不能有效改变员工低水平、低技能的现状,因此企业常倾向于直接到人才市场招聘本企业需要的各类各层次劳动力。另外,农民工薪酬水平有限,收费项目的培训及过高的职业技能培训费用成为限制农民工参与技能教育培训的门槛。

(三)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属于正规的国民教育范畴。常见的有普通职高、职业院校和成人高校等。普通农民工进行正规学历教育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农民工原来学习基础差,学习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较大,随着自身物质条件的改善,部分农民工若自觉学习意识加强,正视当初没能继续升学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学历补偿教育是一个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选择。同时,办学机构如果能够贴近农民工,创新机制,改进教学评价方法,为农民工提供继续学历教育的机会,能够在一定程度实现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之间完美结合。

(四)个人自学

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习也是值得鼓励的。例如,某农民怀揣艺术梦想,工作之余刻苦练习声乐,之后一举成名。个人自学,有成本低、学习时间灵活等优势,是一个“性价比”高的继续教育模式。在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下,更值得大力提倡。一些办学机构,如“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其他成人函授学院,可借助互联网形式,从中探索低成本的、鼓励个人主动自学的、结合技能发展的新型学习模式。

三、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的认知误区和实践困境

尽管农民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得到有识之士的充分认可,但传统思维习惯和利益诉求机制等局限性阻碍了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优化发展,致使该群体在继续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认识落后

社会上少数人士对农民工存在一些认知偏颇现象,认为农民工素质难以提升,阶层已经固化等。长期以来,社会偏重精英教育,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某种程度上忽视农民工群体自身对教育学习的积极诉求。有关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供给远小于需求,农民工继续教育各种投入存在着很大的空缺,甚至比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均衡问题要严重得多。部分企业局限于眼前利益,漠视员工的长远发展,甚至宁愿从劳动力市场高薪聘请,也不愿花钱对农民工进行教育提升。

(二)办学主体和机构等管理不合理

政府公办的办学机构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民办培训机构存在“唯利是图”的恶性竞争等问题,公办和民办两种体制都存在弊病。有学者认为,政府需要办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民工教育培训[3],但是多渠道、多层次不一定就是高效率、好成效。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市场机制,一些涉及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公办和民办的机构也是缺乏实效的,存在一定的民营资本自私性现象,存在单一的政府管理和劳动力市场多元化需求相脱节现象。

(三)部分农民工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乐于接受新事物,向往城市生活,部分城市群体在文化认同上排斥农民身份。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父辈相比,他们大多不具备务农的基本技能,仅是拥有户籍意义的农民[4]。但基于经济原因和文化认同困境等,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状态使新生代存在犹豫、徘徊和自卑的困惑心态。所以,这些因素影响到部分农民工学习深造的积极性,对于提升素质的继续教育有些畏难、无所谓的心态。另外,“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幽灵也误导了部分青年农民工的健康成长[5]。

(四)继续教育模式的实效性不高

目前针对农民工的部分继续教育模式是单向性思维。办学机构提供什么,农民工只能接受什么,办学机构漠视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和市场用人需求。有些继续教育课程从一开始就与市场脱节、与企业脱节、与农民工需求脱节、与农民工接受能力脱节,造成教学氛围沉闷,教学实效性差。在这种“教”与“学”相脱节的过程中,有“教”的主体各要素的缺陷,例如教师素质,教材设计等;也有“学”的主体性不足、接受能力弱,技能需求和兴趣爱好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满足。相对于其父辈们,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接受能力弱,办学机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四、经济新常态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

(一)政府是主导,有效整合各方资源

针对农民工培训教育,目前社会上已经存在数量较多的各种学校和培训机构,但质量参差不齐。各教育机构之间联系松散,业务往来少,在市场竞争中呈现紊乱状态,国有资源和民营机构各自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和配合。从有益于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角度出发,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有必要负起社会责任。例如,以“指导委员会”等形式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各方力量,优化国有资源,指导民营资本运行;从成本效益上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培养。

(二)以福利原则为主,市场化操作为辅

在政府对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责上,有必要以不断提升农民工劳动力素质为己任。在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发展理念上,有社会福利原则和市场交易原则两个倾向。笔者倾向于以社会福利原则为主,其他手段为辅。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有较高的回报率,政府以一定的非盈利性质财政投入,可直接举办培训学校,可对民办机构给予补贴政策,能够培育出社会适用的优质人力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以财政资金扶持弱势群体的素质教育,对社会资源给予整体协调,有利于社会和谐,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城乡教育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以技能为主,学历为辅

刘俊彦等在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专业技能知识(69.7%)[6]。农民工自身主客观条件比较薄弱,生活开支大,家庭负担较重,生活水准普遍处于社会中下等,迫切需要一定的物质财富。群体大部分以打工赚钱为直接目的,难以长时间地进行文化学习。因此,根据目前发展状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年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教学目标应以技能为主,学历为辅。当然,学历也是可贵的,是人才提升的长久保证。若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能有所觉悟,主动升学深造,更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另外,若把深度的技能培训和学历证书有机结合起来,也是重要的思路,可在学分考核上灵活创新,方便农民工朋友。

(四)探寻高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教育模式

技能培训还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从成熟产业到成长产业再到创新型产业,都需要农民工群体及时调整,主动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理论和实践结合符合人类认知本性,学习过程效率会提高。探求高效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技能教育模式,根本的出路在于创新。各种农民工培训学校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创新思维,不断对教材教法进行改革,创新出实操加理论学习的多维模式,探索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自我教育模式,构建企业与各教育机构有效合作的多维模式。

(五)以城镇化融入为导向,加快“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

加大政府整体投资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和行动需要顺应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潮流,让农民工有序地融合到城市生活,结束“半城镇化”、“两栖农民”的不正常状态,使“农民工”概念彻底消亡。政府以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为立足点,以投资教育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的主体性,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企业、民营教育机构投资教育的积极性,以此来带动农民工社会平等福利供给等各项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农民工城市融入首先是经济基础的融入,发展经济是关键;但对各方的思想素质教育也不能忽视,因为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加强思想教育能够使市民同胞真切关怀和帮助农民工兄弟姐妹们,有效的继续教育能够使广大农民工拥有融入城市的持久的动力和激情。

作者:芮飞军 杨婉玲 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参考文献]

[1]马世雄.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价值及其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7(9)上:15-16.

[2]贾东荣,夏季亭.《民办教育促进法》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7,8(3)中:59-61.

[3]陈天柱.后金融危机时代西南地区返乡农民工实证调研及教育培训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19-13820.

[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7-71.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7

1.教育性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特质。不管是从农业科技推广理论角度,还是从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来看,其教育性特征都是非常明确的。主要表现在:针对农民,立足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实用的知识、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2.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本身来说,农业科技推广过程就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过程。它唯有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最主要目的,帮助农民获取信息、知识和技能,更新思想观念,其所推广的技术信息及相应载体才有可能最快地在最大范围内充分发挥效益。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的必然成果。

3.反过来,只有农民科技素质提高,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加强,将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对新技术、新理念更易于接受。

(2)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势必大大缩短新科研成果、技术的传播推广过程,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经济效益。

(3)较高的农民科技素质也加大了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需求,从而极大推动农业科技发明、创新。

二、当前农业推广中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已经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不足、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而是农民的素质,特别是农民的科技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根据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发现,发达国家每亩耕地平均拥有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达45%—65%,而我国目前每万名农村人口中平均只有6.5名农业技人员。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六到七年,其中还包括大量文盲。这种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相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农业现代化事业来讲是不容乐观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事业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农村教育落后。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农村教育的人员结构和数量约占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9940万)的79%,但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教育不尽如人意,高中程度则是凤毛麟角了;根据社会科学院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农村人口数9.2亿,而以农民学校培训、资格证书和转岗为主的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仅为29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0.32%,约300人中只有1人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村骨干、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数为583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9.2亿)的6.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农村劳动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需求,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2.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农民科技培训渠道、形式单一。据调查,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部门的各种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以及部分职中。这些培训机构一般只集中在县城或乡镇举办培训班,很少深入农民群体,甚至大部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形同虚设。通过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我们得知,当前农民接受科技培训渠道主要是自学和农技推广机构(包括农技推广部门、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培训。培训形式以现场指导和课堂授课为主。调查还表明,不足三分之一的农民会一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更是不足3%。

3.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农业推广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早在1950年我国就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后续有1972年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1993年的《农业技术推广法》、1999年的《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及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规定,再到地方出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办法等,都从法律上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制定,但在这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与法律和政策配套的实施机制,在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本上被边缘化。

(2)以政府指令为主导。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基本以行政指令为主,习惯于下计划、要项目、等任务,为推广而推广。

(3)以技术为导向。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科研成果的市场性和实用性,但多凭主观推测,在传统推广模式引导下,无论科研人员还是推广人员,最关注的还是如何把技术成果本身推销给农户,而非市场需求和农民对它的接纳程度

三、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改革农村教育体制。首先要从法制的基础上重视农村教育。其次,要加大农村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增加农民科技培训预算,从政策、资金、科技人员等多方面支持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三级体系,使农村义务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全面开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2.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增强培训功能。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中等农业学校和市、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以各大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科学研究院为科技依托和教育阵地,建立一批省、市、县逐级推进的农民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完善农民科技教育体系。以湖南农业大学的“双百”科技富民工程为例,“双百”工程是由湖南农业大学选派优秀科研人员组成一百个科技服务小组,在全省选择相应的一百个农业专业户或涉农专业组织、企业作为示范基地进行对接,组织技术培训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与示范,探索并建立了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入户率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8

(1)学员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成校的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员的学历和技能,如何有效指导就业创业,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而对学员人文素质要求方面提升方面重视不够,全日制教学重视德育,除了学习之外对学生的思想要求也很高,人文素质教育就好比是成人教育中的“德育”,要求学员在学好一技之长的同时更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衡量成校教育培训质量的高低不仅要看学员的学历、技能、水平,也要看学员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列为重要目标。成校培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员对人生、社会责任感、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正确思考,形成理性认识,使学员在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公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3)传承乡情,建设家乡的需要成校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因此应教育学员热爱家乡,学好技能,努力创业。乡情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只要在培训过程中重视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对学员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学员有家乡情结,荣誉感强了,归属感更明确了,对当地的发展必定有很大帮助。

2.成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树立正确观念首先,学校应该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成人教育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为学员提升学历、学好技能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塑造学员高尚的心灵和良好的品格。其次,教师应有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学校要通过师德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等途径,树立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通过共同努力,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作用,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学员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2)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一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是学员与老师接触最多的环境,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强学员对人文素质提升的认识。例如成人“双证制”职高语文课上可以找一些与人文素质相关的课外读物或者网络资源与学员分享;数学课可以结合数学史介绍数学家的相关事迹,鼓励学员学习他们刻苦钻研、永不放弃、为理想倾尽毕生精力的精神品格。二是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开设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例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中开设《农业政策法规》、《公共礼仪》、《公民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三是在考察实践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在安排种植技术培训的参观实习时,有意识地介绍农民创业家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并安排他们介绍经验,鼓励学员向他们学习。四是举办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吸引学员和当地居民参加,如《乡村礼仪》、《和谐社会》、《文明交往》、《双林人文》等。

(3)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校园的布置和相关活动可以感染学员,在提升学员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培训教室利用板报、学校电子屏等做好相关宣传,如“增强文明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等;举办“人文素质提升月”活动,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向学员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相关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