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5篇)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5篇)

第一篇: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

一、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一)风险意识淡薄,内部审计计划制定不够完善。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计划制定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依然淡薄,没有在审计计划中充分体现风险因素的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点:一是审计计划中缺乏风险评估、控制内容。部分企业在审计计划制定中缺乏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等工作内容,造成了审计计划不完善的问题。二是计划内容过多,影响了风险管理的进行。在现阶段企业审计计划的制定中,有些企业过于追求审计内容的详细与全面,在计划内容中罗列了过多的内容。这就影响审计中对风险因素审计工作的质量,会造成审计风险的提高。

(二)审计机构独立性差,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有待提高。

在现阶段的企业内部审计中,审计工作应该有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这是审计工作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但是在高技术企业中,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依然较差。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审计机构受到企业高层领导者、财务管理者对审计工作的制约与影响较大,没有实现真正独立审计作用。二是审计人员的组成中缺乏独立审计人员,或是独立审计人员受到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三是部分企业甚至将审计机构设置为财务或监察部门的下属部门,严重的干扰了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这些审计机构问题的存在,会造成审计工作结果中出现审计数据错误、结果误差大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甚至造成审计失败的情况出现。

(三)企业审计管理缺乏整体概念,审计方法相对滞后。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过程中,整体审计的进行对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企业内部审计中,这种整体审计的概念依然没有得到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在审计过程中,其主要还是依靠审计机构自身完成审计工作,缺乏企业其他部门的主动协助与参与。二是在审计过程中,依然采用事后审计的工作方式,缺乏从计划预算、设计生产、产品销售等企业整体经营过程的全面审计监控概念。特别是在审计方法中,采用的依然是落后的审计技术,难以实现整体审计要求。

二、完善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的若干对策

随着高科技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人员结合实践内容,利用以下的对策进行了应对。

(一)不断强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中,特别是在审计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审计管理与工作人员需要在审计过程中不断地强化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以下两点:一是在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重视审计内容中的风险意识建立。利用将风险预测、管理与控制内容合理的添加的审计过程中的方式,强化审计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二是在审计过程中增加对风险管理内容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提升风险管理审计质量与有效性,为审计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支持。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强化风险导向理念,除了可以提高审计自身质量外,还可以在企业中利用审计模式构建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一项一举两得的重要工作模式。

(二)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在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构的专业性与独立原则对于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的内部设计过程中,审计机构的建立应秉持以下的原则理念。一是以财务管理部门工作核心,确保审计的专业性原则。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其审计的内容、方法等因素都与财务管理工作有关。而在审计过程中,大部分的审计工作也由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完成。所以企业内部审计中应保证以财务管理部门为工作核心,确保审计中的专业性原则得以实现。二是做好审计的监察工作,增强审计的独立性。为了防止审计过程中企业内部,特别是财务管理部门对审计过程的影响,在审计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审计的实时监控管理。这种监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人为的干扰因素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审计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提高内审人员能力,不断采用和推广先进的审计办法。

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工作能力与审计办法的选用对其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审计管理者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工作。在企业审计人员能力培养中,企业除了做好财务管理的人员的提升外,还应在审计人员中培养高科技技术人才为审计工作服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内部审计过程中工程技术专业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比例构成为1∶1∶1,才是企业内部审计中合理的人员比例。二是做好先进审计方法的采用推广。特别是在风险控制的审计中,企业应积极地推广计算机与网络结合的新型审计技术,实现现场审计与网络环境下的非现场审计相结合,静态审计与动态连续审计相互补充的先进审计方法技术,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三、结束语

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的进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工作的进行都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开展有着极大实际意义。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企业管理人员结合审计计划制定、机构组成、审计人员与工作办法等审计因素开展实践,为内部审计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程广峰 单位:陕西中盛房地产评估公司

第二篇:铁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浅析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人员素质建设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标准

企业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中,也明确了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例如,铁路企业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审计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独立公正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由此,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主要涵盖两方面:道德品质和胜任能力。道德品质方面要求审计人员遵守客观、公正、保密、诚信正直、廉洁、勤勉等职业道德。专业胜任方面,一是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所必须的审计、会计、财务、税务、经济、金融、统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法律和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以及与组织业务活动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语言文字表达、问题分析、审计技术应用、人际沟通、组织管理等职业技能;三是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保持必要的谨慎性。

(二)内审质量控制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决定了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工作各个环节均要由审计人员实施,各人的工作效果直接影响了每个环节的质量,乃至整个项目的质量。因此,如果不注重人员素质建设,审计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审计工作将无法达到监督效果。

二、铁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铁路企业逐渐认识到规范经营的重要性,内部审计监督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部审计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但由于长期以来,铁路企业审计工作不受重视,导致人员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计人员主观能动性不足

由于长期在企业内部工作,审计人员与相关单位人员熟悉,碍于面子,存在不作为、懒作为现象。另外,部门待遇低,工作量大,出现了思想懈怠、士气不高的情况。

(二)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

1.审计专业素质不强

目前审计人员基本是由财务人员转型过来,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及专业审计专业训练,对审计工作缺乏清晰的理解。在审计过程中,对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如何操作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等程序,以及对各种审计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不熟练。审计专业知识是从事审计工作的基石,缺乏审计专业素养,严重限制了审计工作质量。

2.知识结构状况单一

目前铁路企业审计方向由原来查错纠弊式的财务审计,扩展到了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及风险审计,需要法律、税务、工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目前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是以财务会计知识为主。导致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人员思想素质不过硬。由于长期以来重业务、轻思想的倾向,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造成审计人员的思想素质不过硬。二是工作制度缺乏激励机制。铁路审计部门在考核激励、用人机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办法,难以用制度来调动审计人员积极性去主动工作、主动提升工作技能。

三、铁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建设对策

通过建立审计队伍精神体系、建立质量为导向的考核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审计队伍。

(一)以部门文化为抓手,建立职业道德精神体系

确保思想高度统一,可以通过建立全体审计人员认同的精神体系实现。作为审计系统的精神体系,应该是企业精神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铁路审计系统的精神体系,应该建立在当代铁路职工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工作实践验证,并且具有审计工作特色。从层次上来看,应该分为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两个层次。核心价值观是核心要素,也可以成为系统或部门精神。行为规范则包含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一个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合本系统的精神体系,是审计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1.培育审计系统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部门精神体系的核心层,也可以称为部门精神。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部门的价值观是部门全体人员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每个人才能产生共同的价值目标,才会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审计人员行为的取向和追求的目标,因此,培育核心价值观是保持思想高度统一的关键措施。GT铁路企业审计部门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尝试培养审计系统的核心价值观。审计系统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总结为“三种意识”和“四种精神”。“三种意识”是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廉洁意识;“四种精神”是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这种审计系统的核心价值观,号召审计人员服从铁路事业发展需要,以强烈的责任心为主导,廉洁自律,热爱审计工作,在工作中勇于奉献,不怕吃苦,团结协作,争创一流审计队伍。

2.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塑造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机制,具体体现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是每一个审计人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将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审计人员通过执行制度,可以更具体的理解核心价值观;理解核心价值观后,又能自觉执行行为规范。每个审计人员的思想水平、道德标准、性格爱好、行为方式各不相同。通过执行统一的规范,可以引导、规范大家走到共同的道路上,向共同的目标前进。以GT铁路企业审计部门的行为规范为例,可以总结为“八个字”和“十不准”。“八个字”是依法、规范、程序、文明;“十不准”是审计工作廉政建设“十不准”,主要内容是包括不准入住高档酒店、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赠送物品等。行为规范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依法依规、遵守内部审计基本规范、充分执行审计程序,注重文明审计,同时坚决执行廉政纪律。

3.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和谐的工作氛围,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存环境。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核心价值观可能会有不同效果。从多年的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和谐的工作氛围,能使核心价值观发挥更好的效果。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审计人员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友好相处。GT铁路企业创造和谐工作氛围,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用心去工作、主动去工作、快乐去工作。通过这三句话,鼓励审计人员克服畏难情绪,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保持主动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既对工作有利,也能对审计人员个人生活起到正面作用。为了创造和谐氛围,要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审计人员调整心理状态。一是创造畅所欲言的环境,尊重审计人员的意见,二是切实帮助审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提倡审计人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上提到的“三种意识”、“四种精神”、“三句话”、“八个字”、“十不准”,是TG铁路企业在建立在和谐氛围下的审计系统精神体系的初步探索。这个精神体系,使审计人员形成了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也为审计人员营造了和谐的环境,为建设审计队伍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考核制度,引导审计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以质量为导向的考核制度,是指为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定各个工作环节的内容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的制度。充分利用好考核制度的正面作用能激发审计人员的自觉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审计业绩考核可以增加队伍的活力,创造一种竞争氛围,增强审计人员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审计队伍的忧患意识和凝聚力。同时,以质量为导向的考核,能够直接起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作用。部分企业制定了审计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注重利用考核制度的正面作用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考核制度应规定日常工作和审计项目从立项、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编制、现场审计证据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到撰写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和审计决定执行追踪落实每个环节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以及考核方法。工作完成后,按标准进行对工作结果加分或者扣分,形成考核结果。对每个审计人员的考核结果分月汇总、按季考核。考核结果与审计人员的待遇、个人岗位、年度评先、职务晋升挂钩,从而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

(三)利用培养选拔手段,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1.立足既有审计人员,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

立足既有队伍,加强培训,是目前阶段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要鼓励审计人员在业余时间自学,在实践中学习,注重经验总结,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开展培训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聘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审计人员理论认识水平。审计人员在业余时间和在工作中学习,是目前提高素质的主要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审计人员更能认识到自身缺乏的知识技能,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开展审计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也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方法。审计人员应该努力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要双管齐下,积极开展审计理论研讨研究。在脱产培训的同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精湛掌握、运用专业审计技能的同时,深入学习经济学、商法、税收、金融、量化方法和信息技术等知识,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的知识复合型高素质审计人才。

2.选拔引进人才,完善审计队伍知识结构

目前铁路企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高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引起世界关注,为铁路树立更加正面的形象。这为铁路企业吸引各种专业人才提供了条件。审计系统可以利用这一契机,选拔各专业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完善审计队伍知识结构。

作者:徐南 单位: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审计处

第三篇:企业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现状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与西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于企业内生性的需求不同,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最先起始于政府审计,这使得其工作和目标导向明显受到政府审计的影响。具体的表现就是产生初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局限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侧重于合规性检查;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企业开始关注经济效益审计;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内部审计工作在关注合规性和效益性的同时,逐步涉入业务和管理控制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开始关注公司治理问题,客观要求构建一个与公司治理相匹配的内部审计框架,公司治理导向内部审计开始走向前台。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足

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检讨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改善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推行公司治理导向内部审计对于我国企业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报告关系问题

总体而言,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报告层次相对不高,不能保证其工作进入公司治理范畴。我国大多数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管理需要独立设置或者与其他部门合署设置审计部门。在领导和报告关系上也存在多种形式,主要有内部审计部门受总会计师、总经理、纪委书记、监事会、企业财务总监领导等形式。

2.内部审计服务范围问题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服务范围大多仍局限在财务和经营方面,主要包括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审计等。属于传统的财务审计、遵循性审计、舞弊调查审计,基本没有涉及到公司治理领域。其目的在于主要着眼于合规性检查,不涉及对于公司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

3.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落后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

(1)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经营与手工处理时代根本不同,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无法应付这种改变所带来的挑战。

(2)静态审计方式涵盖面不足。主要局限于事后审计的方式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三、我国企业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1.改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和报告关系

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地位和隶属关系越高,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就越强,内部审计工作所能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也越理想。笔者建议我国企业应在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权威性的基础上实行统一领导,独立设置,分层负责的组织模式,具体可分三个层次:

(1)在企业董事会下专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根据董事会的授权对内部审计部门负有领导和监督责任。

(2)在企业总部层面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总部内部审计部门居于整个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核心,其职责主要为三方面,一是直接负责对企业总部直属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审计工作;二是对其他成员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进行直接审计;三是监控其他成员企业的日常内部审计工作,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3)在其他成员企业建立审计部。具体负责本级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并向本级企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和报告并接受企业总部内部审计部门的业务监督和指导。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在董事会所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充分保证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个层级的内部审计之间权责分明,并且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组织协调,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

2.拓展内部审计服务范围

我国企业应在坚持传统审计服务范围的基础上,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全面融入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各个层面。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思路:

(1)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向内部控制审计拓展。作为内部审计的传统领域,我国企业在财务审计方面基础相对强一些。由于财务审计本身必然涉及到内部会计控制,而内部会计控制又是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将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首先向内部会计控制扩展,然后再从内部会计控制拓展到内部控制系统的其他方面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2)以内部控制审计为枢纽,向全面风险管理审计转变。《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指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风险的一种防范体系。以内部控制审计为枢纽,内部审计可以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程序设计、风险应对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帮助管理者逐步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同时将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推向公司治理层面。

(3)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向管理审计拓展。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公司内部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开展的审计。一般所说的经济责任审计针对的是公司高级管理层或者各职能管理层。而管理审计主要集中在治理层面的董事会责任和经理层的管理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从事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向管理审计拓展。

(4)健全风险管理,在提升管理审计基础上向公司治理导向内部审计推进。我国企业应立足于现状,在加强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逐步介入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实现从传统内部审计到公司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的演化和转变。

3.改进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改进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创造了条件。在实践中,可以考虑开发与企业财务和业务系统对接的内部审计操作平台,借助内部审计辅助软件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搭建公司内部的内部审计信息数据中心,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实时监控和远程审计,节约审计成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预测决策模型,评估和预测风险,提供决策辅助,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目标。

(2)实施动态审计。静态审计的特点是在审计时决策和经营管理结果几乎已经确定。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动态审计,那么很多损失本来可以避免,经营效率和效果也会更高。实施动态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和风险保持持续的关注,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审计计划和审计范围。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介入公司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将可能发生的失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3)推广参与式审计。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还是靠内部审计人员完成的。随着企业规模一再扩张,交易也日趋复杂,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事实上已经不太可能。因此,推行参与式审计的方法,引导被审计者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中就成了一个现实的选择。参与式审计要求被审计方参与到内部审计过程,双方在审计过程中努力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原因,探讨应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方案。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积极性,减少对立冲突;可以充分利用被审计方的工作经验,从而可能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并且可以使审计建议更加容易得到落实。

作者:马召廷 单位: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一、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环节与重点

(一)审计立项计划阶段质量控制

企业应做好审计前立项规划工作,项目计划进行风险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确定重点审计领域、重点审计部门和重点审计资金,并且建立审计计划执行进度报告跟踪,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确保审计计划得到落实。制定审计方案前,需对审计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明确审计期间、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实施时间、抽样方法和数量比例等。

(二)审计实施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要建立流程化和具体量化标准,审计人员运用检查、观察、询问及函证等方法收集、分析汇总审计证据,为审计建议提供合理保证。并规范审计底稿的编制,全面反映审计全过程,记录审计工作中实施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测试所收集的审计证据以及审计结论。其次避免审计样本的分析应用偏差,提高审计抽样准确率,有效避免审计风险。

(三)审计报告质量控制

一是客观反映审计结论,审计报告需以审计底稿和确凿的审计证据为基础。二是按问题的重要性排列,统一审计报告结构、报告层次。三是统一审计信息管理的标准,建立类同审计项目的审计结论用词和审计成果汇总、归集标准明确挽回损失、处理处罚统计的标准。四是重视后续审计跟踪,确认管理层针对报告的业务发现和建议所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有效。五是积极开展内审项目质量评估,认真总结项目成果,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有利于不断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二、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践探索——上汽集团

(一)立项阶段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立项质量控制目标主要是审计项目立项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审计立项主要应集中在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和重要事项。在审计实务中,常用的方法工具有脑力激荡法、分层法、ABC分析法等。脑力激荡法利用创造性想法为手段,集体思考,并从中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内部审计部门一般在当年年末启动项目的收集工作,为下年度审计项目确定做好准备。通常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向公司最高管理层征求意见,了解公司面临的重大战略风险;二是向业务部门调查,了解业务部门认为的风险因素;三是审计部门内部工作经验讨论,从审计经验中了解业务失控点。

(二)计划阶段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组织为完成审计任务而进行的一种安排。该阶段质量控制目标主要为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知悉审计程序和审计步骤。通常使用控制图、分层法、里程碑图等方法。控制图是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根据运用控制图编制的任期审计和内部控制测评项目的计划进度和人员分工。分层法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按照同一性质或同一条件进行分类的统计法。内部控制检查中,可以运用分层法将审计重点按照业务部门进行归纳分类后明确审计小组分工。

(三)过程阶段审计质量控制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通常应用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在审计实务中,我们也将PDCA运用于内审过程质量控制中。

(四)工作底稿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工作底稿控制通常应用检查表法、里程碑图等工具进行控制。以检查表法为例,检查表法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上汽集团2013年运用检查表法开展汽车经销商索赔审计项目的示例。通过检查表该索赔审计项目问题主要为:经销商对退回零件堆放杂乱,无明确故障类型和供应商标识;40%的损伤件置放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未及时处理;抽样发现存在价格变动的零件,整车厂支付经销商的索赔价格未相应调整,索赔费用多支付。整车厂支付的索赔费用缺乏复核程序,存在人工和零件费用计算错误的情况,根据抽样估算,多支付了索赔费用;整车厂已支付给经销商的索赔费用,未及时向供应商进行再索赔。里程碑图通过建立里程碑和检验各个里程碑的到达情况,来控制项目工作的进展和保证实现总目标。审计实际工作中将程碑图应用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可以以时间顺序,全面、完整、真实的记录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五)审计结论质量控制

审计结论质量控制应当以问题定性是否正确、评价是否到位、证据是否确凿为重点。在审计工作实务中,一般运用矩阵数据分析法、因果图、排列图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以矩阵数据分析法为例,说明在审计结论质量控制中的实际应用。上汽集团对每次审计项目发现的问题定性,确保不同审计项目结论的一致性。2013年上汽集团开展某下属企业经营者任期审计时,发现该公司通过购销业务为某民营企业垫付资金获取收益,垫付资金未按期收回,存在资产损失风险;2012年开展某下属企业经营者离任审计时发现,总经理及公司高管舞弊,虚假采购原材料,列支成本,套取公司大量现金,该问题被认定为重大缺陷;2013年开展某下属企业内控评价时,发现该企业某施工项目不规范,调整报告未经上汽集团批准,并因未获得施工许可等相关行政许可手续被监管机构罚款。

(六)审计风险控制

审计实务中通常运用风险地图、因果分析图法、散布图、概率分析、SWOT分析法等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的应对和监控。以风险热图为例,风险热图是一种用图形技术表示识别出的风险信息,风险热图广泛地应用于风险监控和风险报告中。风险热图在审计项目风险中的运用,作为初始风险数据库,包括已识别的项目风险和潜在风险,有利于审计项目计划制定。也可以用来监控风险应对措施是否得当,项目风险是否不断出现变化,有利于审计方案不断调整适应审计项目。

三、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对策

(一)制定有效质量控制标准

企业应当结合《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等行业准则,并考虑企业的自身特点和业务特点,建立包含审计政策、操作手册、审计技术指南、审计工具应用等在内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二)建立审计业务数据库

根据不同性质的审计项目,建立相关审计程序,如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在工作底稿中设置董事会议题检查、任职期间主要工作摘要、保值增值计算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法律法规遵循调查表以及廉政遵循调查表等一列审计程序,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具体工作,确保实现既定目标。又如业务流程审计,通过建立审计信息交流及分析平台,集成采购、销售、合同管理等各流程环节的具体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参考借鉴有关项目的审计程序、审计发现和后续跟踪情况指导实际工作,不断补充更新审计程序数据库,日趋完善。

(三)提升审计信息化进程

一是通过信息化管理,将审计项目作业流如审计方案、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考核等环节纳入全面系统管理,确保进度管理和质量标准统一,项目内部各环节之间程序与项目之间审计底稿要素标准一致,审计成果统计口径相同,从而实现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二是建立长效数据分析检查,将审计分析进行前置,面向审计业务数据层,应用审计特征发现确定审计模型和审计范围,捕获问题和疑点,实现审计数据层面的基础控制。三是运用专业审计业务数据分析技术,如ACL、IDEA等,实现对大容量的信息进行全面或大样本抽查,提高样本数据准确性,通过对比、重算、特征筛选、孤立点分析、不符合逻辑数据分析等方法增加发现缺陷的可能性,减少审计抽样风险,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审计建议量化,直观体现审计价值。

(四)强化审计项目质量评估

建立审计质量评估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审计质量评估包括审计环境和审计项目的评价,对审计环境的评估包括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汇报机制等,对审计项目评价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方案、审计过程、审计底稿、审计问题及审计沟通等。通过质量评估及责任追究,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促进内审项目质量提高。

作者:张亚东 单位:上汽集团

第五篇: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风险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系列独立客观的评价活动。并根据评价结果来监督企业经营的情况,为企业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提出建议,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评价活动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侧重于企业的内控情况,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不同于外部审计,企业的内部审计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内部审计的机构和审计人员设在企业单位内部;其次,内部审计的内容侧重于经营过程是否有效,各项制度是否得到遵守与执行;第三,内部审计有相对的独立性;最后,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相对偏低,主要以建议性意见为主。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职能与其所包含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结构及管理,因此差异很大。但是总的来说内部审计的对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监督和评价;第二,对财务和经营信息的评价、监督和检查;第三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的监督;最后是检查监督企业对外部的法律法规等要求的遵循情况。

(一)预防错漏确保企业制度有效运行的作用

内部审计监督着企业各项制度、计划的贯彻情况,其审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显露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这有利于发现各部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地纠正,能有效促进各部门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有助于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同时,审计结果所反映的情况能为领导提高真实可靠的资料依据,有助于其做出科学决策。

(二)促进改善企业经营情况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职能组成部门,有着对企业经营过程比较熟悉的优势,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审计工作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审查,通过将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评价经营业绩,并总结出经营活动的规律。这样一来,企业便可通过自我审核来改善经营管理,甚至还能通过创新挖掘出内部潜力,提出改进的措施。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改进工作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内部审计工作还有利于监控企业管理自身的固有财物,在保证企业财物完整性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企业财物的保价增值。

(三)评价鉴定作用

虽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前提同样也是企业的所有权必须要与经营权分离。内部审计的核心任务实际上是确定各受托责任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为了确保审计结论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要具备相对的独立性。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评价鉴定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而这样做出的评价结果才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三、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的作用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一个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部门。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此来促进企业发展,可以说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中能否有效发挥作用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对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给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合法经营。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我国所有企事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必须在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约束下进行,也就是要依法经营。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不仅能够增强企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也可以抑制或揭露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因此内部审计能够督促企业合法经营,协助市场建立良好的经营秩序;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经营决策的正确实施;此外,内部审计还能改善企业内控控制环境,促进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因此,内部审计使得企业通过自我检查和自我约束的方式达到合法经营的目标。

(二)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管理者增强企业科学管理意识。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步与国际接轨,管理模式趋向现代化。企业内部审计活动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即是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也是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的建议者。企业的管理要健全进步,不能仅仅只有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还需要一个监督者来维持平衡。而内部审计就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它通过客观的审计评价结果,让制定者看到制度的薄弱环节,让执行者看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错漏,让企业人员在自省的同时还思考改善措施。诚然,内部审计部门也会为其提供改进建议。由此一来,不仅提高了执行者的工作效率,更让管理者增强了科学管理的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和水平。

(三)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自我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处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只有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才能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取得生产和发展的资格。而随着我国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切来说是将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在市场中生存发展。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审核评价,其结果可以为企业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带给企业的损失,从而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投入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当然,内部审计机构也是企业的职能机构,如果能减少内审机构的开支,同样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审计评价结果来确定有效地审计重点,减少审计样本审查,这样就能达到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使得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四)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所以内控系统应该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因为内部审计通过对内控系统所有活动进行审核评价,能源有效地发现内控制度运作中的漏洞,并根据数据结果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具有建设性的完善措施和建议。这样的话就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帮助企业排除忧难,堵塞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最终能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企业走上健康良好的发展方向。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实际上就是对内部控制进行在控制,其作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它不仅能监督内部控制活动,更是能对企业所用经营生产活动进行监督,可以说得上是企业经营的检修工。虽然企业现在还可以用各种外部监督方式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但是所有的外部监督手段都比不上内部审计这么直接、客观、全面以及有针对性,因此内部审计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减少企业决策风险等活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小结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保驾护航,同时还对各部门活动进行监督,增强企业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意识,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企业的合法经营。最重要的是,内部审计数据能为企业决定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便极大降低了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合理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走向规范的标志。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否真正发挥其作用,这不仅影响到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更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影响。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实力的提高,从而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

作者:王文博 单位:辽宁电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