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问题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问题

摘要:以相关核心概念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问题进行梳理,并将其置于VSBPC模型进行综合分析,从思政价值观、课程资源配置、基础理想信念、人才需求偏好及“思政”约束等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VSBPC模型;课程思政;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1核心概念厘定

1.1课程思政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自此“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思政”与“各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它以课堂为脉络展开相关教学,以实现“思政”与整个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同向相长为目的,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业人才为根本追求。具体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广义层面包含“思政课程”在内的全方位课程“思政”,旨在打破当前“思政”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限性,形成“思政”教育合力;狭义层面指具体课程与“思政精神”的有机结合,具体为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专业课程等结合“思政精神”,以会计专业课程为例,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基础会计学课程思政”等,这就构成了“课程思政”体系中的点化概念界定。

1.2会计专业课程思政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属于狭义课程思政体系中“面化”概念,是以高等教育思政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相关主体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寻找“思政精神”与“会计专业课程”科学、合理的结合点,旨在培养社会转型期合格的社会主义会计人才。

1.3VSBPC模型

经济学家Gintis提出:理性选择模型转换为信念、偏好和约束(beliefs,preferencesandconstraints)模型,简称为BPC模型[1]。VSBPC模型是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涛在BPC模型基础上扩展的价值观、资源支配方式(strategy)和信念、偏好与约束互动的模型,具体旨在社会心理学基础上分析角色行为,指出资源支配方式是一种规则依循行为(rule-followingbehavior),是基于社会角色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ESS),通过影响行动者信心而成为行动策略[2]。通过经济学模型化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全面分析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可行性、影响因素等,旨在寻找更为合理的专业“课程思政”切入点,并为其全面展开和有效推进提供些许参考。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梳理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至今,基本形成了以“思政课程”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在这一教学体系中,“思政课程”给“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发展方向和理想内核。而“课程思政”则为深化、为补充,两者相互促进、通向而行,强化效果合力及作用共振,两者统一于“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目标追求[3]。

3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一些问题

3.1“课程思政”意识不足

(1)部分专业教师“思政”意识不足。作为主要教育主体的教师自身“思政”意识不足甚至是缺失,是“课程思政”难以收获实效的主要因素之一。(2)部分受教育者(学生)思政意识缺失。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双重身份,他们的思政意识是决定“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而会计专业学生由于侧重技术的特殊性,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更是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放到首要位置,学习精力分配更侧重专业技能水平的考核。对所在学校的调查显示:有86.7%的学生立志毕业前通过初级会计师考试,68.9%的学生正在为注册会计师考试做准备,可见“思政意识”普遍不足。

3.2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开展不充分、不普遍

2016年“课程思政”相关教育精神提出后,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者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探索和研究。目前为止,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者找到了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合理切入点之一,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这一切入点已经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近年来,结合相关课题在学院内部开展了试点尝试,从结果来看,“思政”教学效果表现较为明显,但是仍旧存在“思政”内容不能被完全理解和接受等问题。从综合会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来看,这一切入点的确认可谓点燃了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星星之火”,但若想形成“燎原之势”则仍需时日。

3.3“课程思政”途径不合理

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途径有以下几种:(1)“课前、课后”思政。具体指在专业课程前或者课程后开展的独立于专业教学过程的“思政”教育途径,这是“课程思政”的误区所在。(2)“案例思政”。这也是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常见途径,虽然应用普遍,但是收效甚微。(3)特定专业课程的思政试点尝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试点就是这一情况:“思政”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4)“自有思政”。即指学校不设定专业课程思政目标,而由专业教师自发、自愿、自主开展专业课思政教育,这是一种消极的课程思政途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3.4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资质无从考量

在会计专业教育过程中,作为主要教育主体的教师是否具备“思政”教学资格,直接决定着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而这一资质至今没有专门的考核机制,因而无从考量和认定[4]。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资质一旦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轻则影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思政”教学效果的实现,重则会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隐患。

4基于VSBPC模型原因分析

4.1V—价值观缺失

价值观缺失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是导致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问题的主观因素,也是导致教育主体“思政”问题的主观原因所在。一方面,如果专业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会导致“思政”教育缺少价值观支撑,也会使教学效果缺少说服力,最终会给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思政”精神的理解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如果学生价值观出现问题不仅导致“课程思政”难以开展和推进,而且会成为现阶段主要问题所在。具体表现为:价值观不成形、价值观不正、价值观扭曲等,而这无疑从根本上阻碍了“思政”教学效果的实现。

4.2S—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会计专业知识及“思政”要素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复杂而普遍的存在。这种复杂性一方面源自专业课程体系本身的庞杂,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学、税法、税收学等多门专业课程,而这样的课程体系所给定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和具体落实受限于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源自会计专业应用技术转型的特殊性。在会计专业课时既定的情况下,应用技术转型要求的实训课程课时占比提升会占用部分原属于专业理论课课时,而“思政”教育目标也会占用专业理论知识课时比例。这就意味着会计专业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的要求:即专业理论知识目标、专业实务技能目标以及思政目标[5]。也就是说三者在课时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冲突和矛盾,而这种冲突和矛盾是导致会计课程思政不普遍、不充分且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4.3B—理想信念不坚定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乃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理想信念的不坚定会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如价值观偏差、政治意识淡薄,缺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心等。理想信念缺失,会导致会计专业教育相关主、客体精神力量的缺失,也使得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过程无法全方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鼓舞学生的斗志、振奋其精神。

4.4P—社会对会计专业思政人才偏好不足

经济学中认为:消费者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在到达供需临界点前,这种偏好与商品需求量之间往往呈同方向变动。具体到人才供需关系中,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偏好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专业知识、专业人才的供给偏好。目前,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达到了饱和状态,此时,如果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思政偏好”不能够明显、及时且有效地反馈给会计专业教育相关人员,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6]。

4.5C—会计专业人才缺少“思政”约束机制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追求的都是二者的同向而行以及“思政”教育效果的合力共振。从哲学角度来看,影响会计专业人才“思政”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前文阐述的主观“思政”意识即为内部因素,而思政人才的约束机制就是最主要的外部原因。也正是这种“思政”约束机制的缺失,一方面导致了“思政”效果无法量化考核,另一方面使会计专业人才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出现缺少既定目标、没有努力方向等问题[7]。

5基于VSBPC模型的解决对策

5.1V-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开展普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可包含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一方面,保证家长给会计专业学生潜移默化式的影响是正向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求的;另一方面,保证社会对“思政”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认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需求的根本价值观要求[8]。(2)针对教育参加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针对专业教师开展有深度的价值观教育,使教师的价值观达到足以影响和引导学生价值观正向发展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传统课堂、“思政课程”“思政课程”讲座和座谈等方式,针对学生开展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5.2S-合理配置相关教育资源

立足于会计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尝试为契机,寻找到了基本有效且不违和的结合点。在试点尝试过程中,课题组以专业理论、相关专业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为基础,并使其与“思政”精神和要求进行合理化结合,设定了专门的主题,让专业界限在理论和思想层面都更加清晰。综合来讲,会计专业课程资源问题体现在教师、教育手段、教学方法及课时占比等方面。以课时占比设计为例:除了专业理论教学外,专业课中有关于“思政”引入(包含“一言思政”引导)的课时比例不应超过7%,才有可能达到会计诚信教育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的效果最大化。同时,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全部会计专业课程都有其亟待挖掘的“思政”价值元素,而这一挖掘过程不能是碎片化的,而应是内在整合的、完整的,这样才能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

5.3B-开展多维角度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的缺失问题并非朝夕间形成的,也非朝夕即可解决的问题,要做好长期、全力投入该工作的准备。(1)应尝试开展理想信念的专题教育,补充基础教育缺失。在学院内部定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时代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会计专业学生中进行普遍性传授;同时,还可以考虑聘请名家名师走进学校,借由“名人效应”的影响强化“思政”教学效果。(2)“思政案例”走入会计专业课堂,开展与会计专业相结合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引导,全面辅助基础理想信念的教育成果。例如:个别典型财务造假案例可以作为“思政”切入点走进会计专业课堂中,既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又可以使其深刻认识到履行其社会职责的重要性所在。(3)加强家庭、社会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输送也很关键。在“三位一体”教育要求下,学校、社会、家庭应在教育层面形成合力共振,而家长作为主要的教育效果影响人,更是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更应该担负起应有的“思政”教育责任。

5.4P-提高社会对会计专业“思政人才”的需求偏好

从社会需求角度提升会计专业人才“思政需求”偏好,应考虑把人才培养置于供需关系中,通过需求偏好引导供给偏好,解决需求偏好对供给偏好的限制问题。建立会计专业人员“诚信档案+思政档案+专业档案”综合管理体系,以行政、事业单位为起始点开展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偏好改革和校正,只有社会对“特定思政”人才的需求偏好有所改善,方有可能把“思政标准”加入到会计专业人才的界定标准之中;也只有社会需求偏好有所提升,方有可能让会计专业课程的关键——学生意识到社会需求,意识到自我缺失,发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空间。

5.5C-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约束体系机制

“思政”约束的解决根本在于给“思政”教育确定标准,全面升级新时代合格社会主义会计专业人才的认定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写入会计法律、法规,并将其升华、融合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特色的会计法。(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要求加入会计专业人才的考核机制中,形成其对会计专业人才认定的实质性影响,才能引起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视。(3)在会计专业学生和会计专业人才档案中加入“思政”认定和“思政”评级,对相关待遇形成实质影响,全方位约束会计专业人才的“思政”思想及行为。

参考文献:

[1]金迪斯.理性的边界[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2]李涛.VSBPC模型:一个演化主义的BPC模型[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8(02):59-92.

[3]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03):28-29.

[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6]滕超,李树庭.浅谈主题教育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0):71-72.

[7]王德炎,谢今.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2):11-15,21.

[8]倪敏,张兴龙.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1):137-140.

作者:赵婧一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