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核算情况研究(10篇)

企业会计核算情况研究(10篇)

第一篇: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情况研究

摘要:

中小企业在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已成为具有极其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情况的现状,列举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情况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核算 内部控制 职业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企业出现分散化、专业化、小型化的趋势,中小企业正成为一股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如会计主体界限不清、法律制度不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混乱,会计资料信息不全。

会计基础工作体现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几方面。

1.1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真实。

中小企业核算的很多原始凭证并没有合乎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制存在漏填,不填现象。原始凭证不真实主要表现在填写的经济业务项目与实际发生的项目内容不符;使用过期作废的发票以及收费收据;违规编制虚假的自制原始凭证等。这些不完整、不真实的原始凭证不断被纳入中小企业的会计资料,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

1.2记账凭证方面存在的问题:

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都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是哪些原始凭证,导致业务记录混乱、不准确;年终结账时,制作记账凭证不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使相关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企业的盈余状况;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等。

1.3会计账簿方面存在的问题:

设置两套甚至更多账簿,以应付不同部门;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混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乱空行、涂抹、刮擦和数字书写错误等问题。

1.4财务报告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少企业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导致“账表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2.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日趋严重。

2.1中小企业较少配备专职会计,使用兼职会计现象比较严重。

如今,许多的会计都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培训,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但他们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家企业的会计职务。由于兼职会计没有参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他们在做账的过程中是任凭雇主支配,雇主提供多少凭据就做多少,不能完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缺少了对企业经营行为应有的监督,也因此失去了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与此同时,兼职会计的相对稳定性差,很可能交接不及时造成下一任会计做账不衔接,难以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经营的连续性,从而违反有关会计法规和财务准则。

2.2中小企业业主与会计存在裙带亲属关系。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民营企业,所有经营行为都是自己说了算,对财务部门都聘用亲属或是有裙带关系的人,由于这些人因和雇主存在不可分割的利害关系,在账务处理上往往是完全听从业主,会计监督作用完全失去,从而导致财务核算混乱,弄虚作假的行为时常发生。

2.3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

当今社会,有些改制后的中小企业大量使用原国有和集体企业临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老会计,这些企业会计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会计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对新会计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知识更新慢,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的会计核算要求,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应有的计算机知识,远不能适应现代会计核算的要求,对税务部门要求的网上申报无法适应等。

3.会计制度不健全。

3.1相关法制不够完善与健全。

尽管《会计法》、《现金管理条例》、《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规对弄虚作假等现象和会计核算不规范行为做了许多规定,但还有不少的制度法规滞后于新的经济形势,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会计法规更是严重滞后,《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绝大部分只适应于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也远远不能够满足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和质量的要求,给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3.2对会计人员管理方式欠缺,内部监督不力。

中小企业的核算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具体表现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观念陈旧,会计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忽略才能。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容易打击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会计人员的个人发展机会很小,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没有奖惩制度,财务透明度低,不重视精神激励等。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1.1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由于企业外部监督较为薄弱,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往往是认识不足,不愿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家庭式的管理特点,使得负责人任人唯亲,为自己谋取利益带来更大的方便。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正确,也影响了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执行。

1.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础薄弱。

许多中小企业会计控制基础薄弱。如: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企业资产长期不对账,不盘点。这既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又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能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发挥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有些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的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从而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发挥。

2.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高素质财务人员的数量较少,有些财务人员为各自部门或个人利益所驱动,钻管理上的漏洞,将不能报销的项目填写成能列支的项目,编造虚假凭证,达到侵吞企业资产的目的,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

3.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当企业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中小企业会计就会舍弃职业道德原则。大部分中、老年会计人员,在不得不帮助企业弄虚作假时,表现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一般较难发现,容易逃避外部监督。

3.2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许多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会计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别说是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这些都大大降低会计工作质量,违背职业道德的要求。

三、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对策

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1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首先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中小企业应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其次是授权批准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应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企业内部的各级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1.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控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因此,为了保证企业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企业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1.3加强管理信息系统控制。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的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依赖于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2.加强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素质。

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规范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教育不能单纯的局限于传授业务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主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自身努力,会计人员需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把职业道德原则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客观公正、精心理财,扎扎实实做好会计工作,不断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

3.加强企业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

企业负责人应增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加强检查监督会计工作的力度,坚决不启用于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担任会计工作。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坚决做到不指使、授意、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四、结语

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是个复杂性的课题,同时需要国家、企业、社会、甚至个人的共同配合。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经济主体的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终将逐步解决。

作者:黄婉霞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会计系讲师

参考文献:

[1]邵丽盛.论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的完善[J].商场现代化,2013(09).

[2]阴燕.在中小企业中加强会计核算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2).

[3]唐冬梅.浅议中小企业会计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09).

第二篇:农业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会计核算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探讨农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善的对策,是目前农业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 会计核算 成本核算

引言

伴随我国农业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部最终颁布实施了农业会计核算的办法。这将对我国农业会计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农业会计制度建设发挥重大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企业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概念与特点

(一)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概念

农业会计是对农业生产单位和农业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即是对农业企业进行的一个会计核算。农业会计包括以下内容:农业事业会计;农业企业单位;乡镇企业会计;家庭农场会计。

(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农业企业经营的管理以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企业会计的核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的复杂性。

农业企业的自然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的再生产过程决定了农业会计再次计算各项生产支出时,既需要核算种子、种苗、农药、农具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消耗,又需要核算施加肥力、兴修水利、水土保持等有助于自然生态循环的相关费用。

2.生产资料的广泛性。

农业的生产资料与其他产业有很大的不同,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农、林业用的土地、养殖业用的水面、畜牧业用的草场等都属于农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3.成本核算的阶段性。

农业成本核算很多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再次核算其生产费用时既包括核算其生产费用和成本,又需要核算其各种动植物在不同生产阶段的生长、增重、增值、增殖、和增产等动态情况。虽然农、林、牧、副、渔各业都属于农业生产,但其各业的核算方法又有很大的不同。

4.经营成果的两面性。

农业的生产不但要核算正常生产情况下的生产支出与经营成果,还要考虑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增加或减少的生产支出与经营成果。

5.资金消耗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农业生产周期的较长就需要考虑不同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以及资金周转的缓慢,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不一致性,且生产周期长。这就要求农业生产的资金管理不但保证供应,不耽误农时,适应不同的季节和地域;又需要加强管理,以防资金的浪费和积压。

6.固定资产的多样化。

农业企业的很多机械等固定资产,受季节性影响,空闲期较长,使用率较低,而农业生产中的各种经济林木、产畜等本身具有生命,自身价值有的随生产而消耗,有的因发育而增值。

二、农业企业的特点决定其会计核算的独特性

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特性使其会计核算也具有不一样的特征,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系统的多样性。

农业企业内部具有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技术系统等三大系统,这些系统统一于农业生产活动当中,提供全面的信息,是一个系统工程。

2.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

农业企业的各项劳动对象是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它们属于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活动就是对这些生物资产的成长、转化、繁殖、收获进行管理的过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但需要投入动植物生存的维持费用,还要投入增加生命及良好生产性能的维持费用。3.农业生产的环境具有天然性。农业生产活动的环境与大自然提供的自然条件如气温、地下水位、降水量、地形等密切相关,因此农业生产与其他企业相比不但具有市场风险,还具有自然风险。这就需要国家继续提供一些优惠的政策进行农业生产扶持。在会计核算上就表现出和其他企业的不同,比如计提减值准备时,不但要提取一般企业的八项减值准备,还要计提农业企业特殊的减值准备。

三、农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农业在进行核算农产品成本时提供的会计资料太简略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由于生产复杂和技术不够先进等原因,在提供农产品成本核算的资料时往往不够详尽。像一些大型的农业上市公司,虽然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一整套完整的一体化生产,并且严格执行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但在提供公司的三大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资料时仍然存在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太简要的问题,更有一些规模小的承包给职工和周围农户的农场。采取的是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承包者自己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和类型,农场总部知识简单收取费用和向上级提供统计数据的报表。再者农场本身也没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只是简单编制农场总部需要的统计报表,这就无法提供详细的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

(二)农业会计核算方法相对滞后

农业的会计处理业务相比其他企业是很复杂的,这就需要提供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和技术来提高农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供出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但是一些传统的手工农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十分落后。农业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及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传统的手工编制会计报表和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核算,即将被农业核算新形势的发展淘汰。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提供了便利和科学,同时也是农业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

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成本的核算,而农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大都是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并且它们的生产周期较长。农业会计核算不但需要在这些动植物生长期间进行核算,还需要对一些几十年这样的超长生产周期的林木果树以及一些混种及分群饲养并存的动物进行成本核算。因此,这就增加了农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困难性。

(四)农业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我国很多企业在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时仍然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的情况,这也就直接导致所披露的信息出现失真。当然农业企业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原因有两个:其一,主要在于农业企业管理者主观方面的原因,他们自身在披露信息时不愿把真实信息公布于众。其二,在于自然条件这样的客观因素,一些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人们无法预测的自然条件影响。

四、针对农业会计核算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当中涉及到的损失估计和产品成本、收入预算等方面都需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农业企业提供详细的会计资料。农业企业本身有很多分部门,造成了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由不同的部门进行负责,而这些部门所负责的部分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的过程。因此,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按照不同部门的业务活动内容进行分类,根据农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进行日常核算,并按照统一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日常的会计账务处理。这样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才能详细地反映企业本身的总体财务状况,满足企业内外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改变农业成本核算方法

农业企业的资产和其他企业资产的属性完全不同,因此在核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计算方法,比如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和剩余法等,运用这些会计核算方法对农产品进行价值估算。农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特殊情况,这就需要对此进行核算的时候采取不同的灵活方法来解决。

(三)农业成本计算期要明确

针对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及企业产品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农业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计算时可以采用分步法、分批法和品种法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另外,鉴于农业企业生产的对象都是具有生命的产品,又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根据对象设置“农业生产成本———林业生产成本、机械作业成本、畜牧业生产成本、渔业生产成本”等账户,这样可以正确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对应成本。再者,对于自然条件所带来的损失应按实际成本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四)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披露政策

如今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就要求必须对它的失真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可以在按照农业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借鉴国际上一些好的会计核算做法;另外对于不同的农业企业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会计核算,进而可以有效地披露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以上的解决方法,还需要国家制定出一套适合农业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可行的政策。

五、总结

总之,农业会计核算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繁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不能一蹴而就,解决农业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是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王贺丽 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康捷,鹿秀艳.浅谈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8).

[2]薛洪岩,孙加丽.论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实施效果[J].会计之友,2012,(2).

[3]张心灵,范文娟.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及“农产品”信息披露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

[4]高树义,文国峰.浅谈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的改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5]廖书金.浅谈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J].中国农业会计,2010,(3).收稿日期:2015-05-18

第三篇:信息技术会计核算探析

【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企业以往的会计核算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于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量。在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当代,市场的竞争愈发的激烈和残酷,企业自身只有改变生产运营管理模式,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引入计算机管理,加大对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是企业未来取得良好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 计算机管理

通过对以往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众多的企业问题。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潮流中,企业管理者要敢于对企业运营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用信息技术来造就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对外的竞争力和对内的生产力。本文通过研究引入信息化技术对企业会计核算所造成的影响,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了哪些重大的意义。

一、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效率过于低下,按照手工会计的方式,对企业各级账务进行核算分析,这种固定的账务体系,灵活性差,容易发生数据的计算失误,从而造成企业无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同时,无法对大规模的生产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缺陷。会计核算的口径过于固定化,时效性容易跟不上最新的会计信息,无法给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而且会计指标过于单一化,对大规模、结构繁多的大公司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口径固定

会计核算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标准,而这就是核算口径,大多数表现在科目的设置上。而会计账户的设置与科目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科目的设置口径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会计核算的口径。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表现在会计核算科目和报表指标上。会计核算科目的固定化,在传统的手工方法下,是很常见的情况。所有会计的级别都被固定,科目名称不能任意有所改变,这就必然导致了会计核算指标的固定化,在会计管理上增加困难。会计核算指标同样是在传统的手工方法下固定化,在报表格式不变的前提下,很难满足不同会计使用者的需求。通常在会计报表下做大量的说明来解决供需矛盾,就加重了信息获取的困难程度。

(二)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差

会计核算信息的提供与产生中,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就是核算时效,而信息的时效性就可以决定核算信息的价值大小。传统的会计核算,时效性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困难,造成会计核算的效率过于低下。对部分信息化管理不完善的企业,核算的过程不明确,且原始凭证还要通过很多的相关部门来进行记账处理,这就容易造成企业的信息滞后。报表编制同样在传统的核算方式中容易发生滞后,如果会计报表的编制晚于所要求的时间,就会变成无用的信息。企业要追求高效的管理,就不能被会计财务报告的时效性所影响,否则容易被现代社会的市场淘汰。

(三)核算深度浅和指标单一

会计核算指标具有一定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根据实际情况,详略得当、关联程度好对企业成本的收益具有一定的效益原则。在人工操作下,会计核算的深度就会显得有些浅,而且各个会计报表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低,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不够精准。经过加工处理过的价值量数据,就是会计核算指标。首先,传统下的核算模式只能提供单一的核算指标,一些对企业重要的数据信息常被忽略掉,而这正是这些无形的经济价值,对企业的社会效益有一定的影响。其次,货币信息的指标过于单一化,在手工模式上只采用一种货币形式,是很难衡量记账价值的。

二、信息化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以传统的核算模式作为基础,遵循会计核算的理论,深化了传统会计的核算模式。而会计之所以实行信息化是为了让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提高会计核算过程中的时效性。深度、广度和活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加快会计核算的信息化进程,增加核算的灵活性和时效性,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对于企业,财务数据库的建成,会使得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很大的层次,推动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和经营决策效率,从而使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高的层次。

(一)会计核算深度的深化

上文所指的会计核算各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和详细程度,就是会计核算的深度。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中,会计科目的编码越详细越有利于记账和处理数据,四级的科目编码有利于会计核算的深入。总之,编码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会计中数据的处理。另外,运用计算机编码,可以打破以往的会计报表一维结构,棋盘式报表体系的二维形式结构,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下,类似棋盘纵横交错的表格形式,可以完成多种多样的报表数据填制。会计报表中各种数据之间的深刻联系在棋盘式的结构上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会取得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二)会计核算广度的深化

会计核算的范围宽广就是指其广度。尺度的选择和指标的覆盖范围的大小,就是会计核算广度的表现形式。在计算机等技术条件下,通过设置许多的数据库来存储会计数据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和货币量的价值信息,都能深化会计核算的广度。不同的记账本位币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会计报表数据的填制,从而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会计模式指标过于单一化的问题。而会计的报表指标的覆盖范围就可以在棋盘式报表体系上深化,范围变得更加宽广。

(三)会计核算活度的深化

会计核算的灵活程度指的就是其活度,采用随机核算的方式,则是会计核算活度的表现形式。这种做法能增加会计核算处理数据的灵活性,能对各式各样的电子账户进行随心地处理,满足会计管理的灵活性和可变动性,使得计算数据的严谨性与随机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核算使用三栏式日记账的方式,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计算机等多媒体的使用下,就可以采用多种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而且会计核算模式进行双轨制核算制的过程中,能及时校正会计中的数据偏差,提高会计核算的精确性和正确率,这便于企业的监管职能的发挥。

三、总结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有利于提升会计核算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效率,增强核算数据的时效性,避免信息的延迟对企业的影响,管理层可获得最新的财务分析报告,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重大决策。而且能减少对劳动力费用的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相对于以往的会计核算模式,会计报表和相关核算资料更加容易得到安全的保存。应此,企业应该抓住技术发展的契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不断发展。

作者:黄岸媚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道?镇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威寰.信息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128-128.

[2]樊铁军.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模式探讨[J].品牌.2015.(7):170-170.

[3]杨如梅.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293-293.

[4]关盈,王萍.论企业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8):154-155.

第四篇:土地一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研究

摘要:

土地一级开发的核心实质是把土地看作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买卖,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价值,通过提高土地价值来增加所获得效益。伴随一级土地开发业务的开展,相关会计核算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介绍了土地一级开发的几个模式以及目前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及特点,最后针对目前土地一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高土地一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关键词:

土地一级开发 会计核算 对策

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向一级土地开发的时间较晚,我国施工企业关于土地一级开发的会计核算的水平整体上不是很高。面对突飞猛进的经济、愈加激烈的竞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是企业提高竞争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几年,房地产行业也建立了关于土地一级开发的会计核算制度,但由于某些原因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因此,需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关于土地一级开发会计核算问题做更细致的探讨,从中找到解决对策,为提高企业土地一级开发会计核算提供指导。

一、土地一级开发模式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人们对土地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用。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实际上是指政府和企业在土地一级开发中分别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谁是主体的问题。是政府垄断一级开发还是政府委托企业进行一级开发,或者是通过市场化的招标投标来决定企业一级开发的主体。现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土地一级开发的现状,将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分为两大类,即政府主导型和市场运作型。其中政府主导型又分为以下几种模式:模式一: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因为房地产受政策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一般会将一级土地整理和二级联动开发,这样会获取比较大的收益。由于该种模式是由企业主导的,因此在土地的开发初期这种开发模式就会确定下来。房地产开发商通过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在一级开发阶段获得了收益,而且会保证企业所获取的的土地在未来升值时,给企业带来二级开发的丰厚收益。然而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不利于政府对市场地价进行控制等。这种土地开发模式在早期是比较常见的,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模式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模式二:完全政府控制模式。通俗的来讲,这种模式是指政府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来对熟地开发和供应市场进行完全的控制,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管理方法。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全部是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的,只是以招标的方式来选定施工的企业。该种模式能够确保政府对地价进行完全控制,所获取的土地收益不流失,而且土地一级开发法律关系比较简单,政府在进行土地一级开发的事务时也比较简单。该种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府的土地开发资金压力较大,获取资金的渠道少。模式三:政府和法定机构协作模式。政府和法定机构协作模式是指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政府投资成立的开发企业完全垄断土地一级开发,就像“一条通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以使政府和法定机构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配置土地资源,使国家享有土地增值所获得收益。下面来介绍市场运作型,即由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政府“抓两头,放中间”。“抓两头”是由政府对土地的储备和供应计划进行控制,“放中间”是指对土地一级进行开发的力量来源于社会,我国的土地一级开发越来越倾向于这种模式。在该种模式中,政府通过土地市场的调研情况来确定土地的需求情况,以招拍挂方式将打算开发的土地按照“熟地”出让,提前选定想获得土地的受让人,而且用于土地一级开发土地受让价款由土地获得者分期支付。这种模式下政府是以招标的方式来选定施工企业,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参与投标,中标的企业来参与土地一级开发的相关工作。该种模式能够保证政府在主导土地一级开发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市场资源,使政府的开发资金压力得到缓解。

二、目前土地一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做法

目前对于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几种会计核算做法总结如下:财政部于2008年8月7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公告》,规定了与BO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相关内容如下:施工企业没有实施实际建筑任务,而是将有关建筑任务转让给其他建筑公司的,那么是不能确认营业收入的,应该按照相关合同规定,分别确认为相应的资产项目。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在有关建筑任务完成后,在建筑期间施工企业有权力向被施工单位收取费用,如果所收取的金额不确定,那么施工企业需要在确认营业收入的同时确认无形资产。对于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借款利息,则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BOT业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一)业务收入核算。

由政府选定的施工企业进行土地一级开发的,前期的大部分工作如资金的获取、征地拆迁等主要是由企业负责的,等到土地开发完成之后,企业再与政府确定利润测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利用开发成本的8%-12%来计算开发企业的利润;二是企业参与土地出让收益,即施工企业完成土地一级开发之后,并且在收回前期投入的条件下,在土地卖出后所获得的增值收益由企业和政府按照规定的比例来分配;三是在将来允许的情况下,把开发完成的一级土地的一部分转让给企业做二级房地产开发。由于土地一级开发存在资金占用量大、工期时间长、政策风险高等问题,因此开发商通过介入一级开发,可以更好地把握土地规划定位等核心问题,以使企业在下一步招拍挂中掌握主动权,拿下土地二级开发权。

(二)相关费用的核算。

企业在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开发过程中的建设期和代政府将土地出让的销售期所发生的费用,其中通过政府招标方式所选中的企业进行土地开发管理的,根据相关规定,管理费用要按低于土地储备开发成本的2%来征收。企业在土地一级开发完成并出让之后,为了尽快收回开发成本进行的策划、推广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广告宣传费用,需要企业根据土地销售计划分别测算或者是按照预计出让收入的1%来征收。

(三)开发支出的列报和后续会计处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付出的开发支出是在“其他流动资产”中单独列示。其他流动资产中归集的开发支出不是结转营业成本,而是待土地出让后由政府予以支付款项进行收回,最终平账,该部分开发支出不结转营业成本也不确认营业收入。

(四)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事项。

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一级土地开发取得的营业收入征营业税,具体征收方法是按照“服务业—业”税目来征收,由于施工企业土地一级开发所取得的收入符合业的特征,因此房地产开发商要以提供劳务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代委托方支付的拆迁补偿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累计发生的开发支出不计入营业额,也就不缴纳营业税。对于土地增值税事项来说,如果政府授权施工企业作为土地前期运作主体和开发主体,由企业对指定区域进行拆迁补偿和基础设施配套,成本经政府相关部门审计确定后予以补偿,政府土地出让收益扣除成本后5%收益归施工企业享有,若亏损或不足5%,则予以补足成本,并给予一定的利润率作为回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支出计入开发成本,收到的财政返还的土地出让金计入专项应付款,等整个项目清算时,专项应付款与开发成本对冲,按照上述原则确认5%收入,扣除公司期间费用后得出利润。5%部分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按照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在整个过程中并不涉及土地所有权转让,因此不会考虑土地增值税。

三、如何完善提高土地一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一)会计科目设置应体现直观、明细的特点。

企业应根据开发项目多少、规模大小和内部管理需要来进行成本核算,具体做法是:在成本项目栏内取消开发成本一级账务,增加管理费用和利息栏,将土地开发直接设为一级账务,再按项目分别设立明细科目。在实务中可以按照核算对象设立成本卡片,这能够方便的将施工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成本费用连续记录下来,作为开发成本明细台账,年末只把本年度已竣工结转项目建案归档。这样做能够反映一个项目的全貌,便于进行投资分析;把项目具体情况作为台头,也便于监督;同时,省却了结账、建账之苦。对预收账款的管理,建议作如下改进:仿照成本卡片,设置预收开发款项登记台账作为明细账,对结转收入前的预收款进行详细记录。

(二)合理处置借款费用。

从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看出,对于能够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建设,在建设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该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应的资产成本;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则应该确认为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那些要经过很长时间建设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各类资产。根据以上会计准则的规定,土地一级开发企业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投入开发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因此应该将其在一级土地开发完成之前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开发成本。

(三)强化风险的披露。

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金制度,为地产开发企业的建筑项目提供质量保证。考虑到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长期性,因此它的质量保证金与一般工商企业产品质量保证是有所不同的。它的保证金的数额和保证期限相对来说会更大、更长,所以企业可根据土地一级开发的实际情况来提取适当的保证金,并计入工程成本,最终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另外,还要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的各种风险,而不是只限于披露抵押风险,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表附注中所披露的有关风险的内容要详细说明,以提高风险揭示的透明度。

(四)提高会计人员收入确认的相关技能。

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的确认和正确的会计核算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土地一级开发企业一方面要适当的对有关该业务的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和针对性培训,以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带动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要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有关收入的定义、确认条件及实质重于形式的重要原则,利用专业的业务技能准确理解“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商品报酬及风险转移”等的有关收入确认条件,来更加准确地确认收入。

四、结论

土地一级开发是国家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地一级开发的会计核算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助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节约成本,减少开支,对施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分析土地一级开会计核算领域的问题,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一级土地开发企业从事的经营活动较一般企业更为复杂,因而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难点,往往也是重点核算内容。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必须重视管理,重视账务处理,重视会计核算,重视核算中的诸多问题,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以及一级土地开发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对于现在会计核算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企业也会有更大的进步。

作者:陈建妹 单位: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郝宪军.一级土地开发会计核算探讨.经济视野,2013(10).

[2]吴秀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福建建设科技,2005(12).

[3]胡燕.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06).

第五篇:企业会计核算税收筹划运用探析

摘要:

企业会计核算在收入结算方面、费用列支方面、投资核算方面,折旧方面以及存货计价方面等运用到了税收筹划。企业如果能够对税收筹划进行合理的应用,不仅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得到降低,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税收筹划 会计核算 应用探析

税收筹划就是纳税人在税法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从众多纳税策略或者是税法中的优惠政策里,选择出较为适合的税收筹划方法,进而减轻以及延缓自身税负的一种行为方式。税收筹划身为管理活动的当中的一种,几乎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都有所渗透。本论文针对会计核算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对税收筹划加以合理应用才能够使企业的税负降低,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实现最大化,具体表现如下。

一、会计核算所受税收筹划的影响

1.促使企业的会计水平得到以提高。

企业能够应用税收筹划来提高会计水平。通常情况下,人们都认为税收筹划与企业之中的专业人才是分不开的,这就需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更全面的知识,其中包含了会计的准则、会计制度、现行的税法以及与税法有关的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够规划税收,才会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获得到最大的利润。如此一来,企业就可以利用税收筹划使会计人员可以具备更高的工作水平以及专业素质。

2.使企业的纳税意识得以提高。

企业可以利用税收来增加纳税意识。针对纳税意识来看,我们可以认为纳税筹划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果企业当中没有较强的纳税意识,企业就不可能筹划税收,而当企业到了纳税的时候,通常都会应用一些非法方式以减少税收。因此,当企业开展税收筹划这一项工作的时候,这就表明企业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纳税观念,可以按照税法规定来对会计账表进行完善。

3.促使企业获得到最大的收益。

企业可以利用税收筹划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在筹划税收的时候,可以控制现金流出,这样现金的流量就会增加。除此之外,现金的流出时间还会延长,促使此部分资金可以在时间价值之上产生增值。这样,企业就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当中应用的税收筹划方法

1.对不予征税的方法进行介绍。

此方法就是对我国所制定的税收法律和制度等进行选择来规定不予征税的投资、理财或管理活动,应用此种方式使税收的负担得以减轻。任何一种税收都用相应的征税范围,从具体税种来看,这对那些在征税范围之内的经营行为进行征税,而不在征税范围内的行为就不予征税,这时就需要企业当中的纳税人员根据税收政策,事前安排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理财活动等,从中多方案之中选择出不予征税的活动方案。

2.对税率差异的方法进行介绍。

此种方法就是按照我国税收法律和政策当中所规定的税率差异,对那些税率比较低的投资活动方案、理财活动方案和经营活动方案进行选择,应用这种方法来减少税收。譬如:企业针对所生产的产品选择成本核算方案时,根据综合成本方法核算出来的消费税额要比根据产品分类所核算出来的消费税额要高。

3.对扣除方法进行介绍。

此种方法就是按照我国税收政策以及法律中设置的规定,使投资活动、理财活动以及经营活动等计税依据当中尽可能将能够扣除的金额和项目进行增加,以使税收的负担得到相应的减轻;纳税人在要支出费用的时候,应该事前安排费用的性质以及项目和支付方式,以希望可以达到政策所规定的要求,在计税之前进行扣除。

三、会计核算对税收筹划的应用

1.对收入结算的方式进行选择。

企业的财务制度在处理成本费用、资金收入以及资产计价等方面有着多种方法。选择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会对成本费用收入和支出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使应交所得税也会受到影响,并且此种选择是被税法所认可的,这就使企业利用税收筹划来进行会计核算能够得以实现。企业在销售货物方面有着很多种结算方式。每种结算方式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确认收入时间以及纳税月份。税收法中明确规定:对于直接收款销售而言,确认收获的时间为卖方收到货款,并把提货单交到买方手中的时间;针对托收承付而言,确认收入的时间后就发出贷物,也就是托收手续办好的时间;针对订货销售而言,确认收入的时间就是货物被交付的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以控制收入时间进行筹划,进而延缓纳税以获得税收利益。

2.使用成本费用的模式来完成税收筹划。

2.1应用折旧方式来完成税收筹划。

折旧能够起到抵税的作用,企业在进行计提折旧的时候,通常会遇到选择折旧方式这样方面的问题。其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有两种,分别为:加速折旧、直线折旧。这两种折旧方式在固定资产使用有效期间内有着相同的折旧总额,可是使用期间内各年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折旧额,这对企业计算年度净力有着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应交所得税总额。从获得财务利益角度分析,企业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与之对应的计价方式进行筹划。其一,在比例税率之下,假如每年所得税率保持不变或是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应该使用加速方式。而此种方式可以将前期的利润延迟到后期,也就是将纳税的时间延迟了。其二,税率累计超额的情况下,应该运用直线折旧法,使用此种方法的原因是通过直线法所计算出年折旧费几乎相同,当其余条件没有多大出入的情况下,能够计算出较为均衡的年利,这样有效地防止了利润波动过大而多交税款的情况发生。

2.2应用存货计价来完成税收筹划。

期末所表现出的存货计价情况会影响到当期利润,应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不同,所得出的期末存货成本也就不同,从而产生不一致的企业利润,对所得税额产生影响。根据目前的会计准则而言,针对存货发出可以应用先进先出计价法、后进先出计价法、加权平均计价法、移动平均计价法、毛利率计价法、个别计价法进行应用,具有应用那一种计价方法才能够促进企业发展,企业一定要认真的进行筹划。通常情况下,当物价一致处于上涨趋势时,要使用后进先出计价法来处理发出的存货,此种方法与稳健性的原则需求较为符合,因为它能够多计存货的发出成本,而少计库存成本,这样期末存货就相对较低,使税前减少收益,进而当期就会少交一些所得税;假如物价一直较低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就是相反的。假如遇到通货较为紧缩的时期,物价开始下降,在此种状况下,对先进先出计价法进行应用,这样得出的期末存货非常的低,进而当期的成本就会加大,所得税额就相对减少。目前企业都感觉到在流动资金方面较为紧张,延缓纳税就可以从国家获得到无息贷款,让企业有更多的可利用资金,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3、应用股权投资方法来完成税收筹划。

通过《企业财务通则》内的有关规定可知,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于部分长线投资进行核算的模式有两种,即:权益法核算方式以及成本法核算方式。其中权益法指的就是企业账面的实际价值会随着企业投资所有人员自身权益变化而进行调整;而成本法就是企业自身如果不进行项目的资金追加,或者是对相应的资金不进行收回,其投资价值就不发生改变。基于此,企业就可以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使用这两种核算方法来保证企业账面价值更加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以及综合水平的提升。通常情况下,假如被投资的企业表现出来的现象为:起初盈利而后来是亏损的则应该应用成本法方式,而针对先亏损后盈利的企业,应用对权益法方式加以有效应用。这主要就是因为假如被投资的企业在经营方面出现了亏损,针对投资企业而言,假如应用成本法方式进行核算,就不能减少自己企业的利润亏损,而如果应用权益法方法进行核算,会在投资企业出现亏损的同时减小利润,进而使所得税得到了相应的递延。虽然这两种方法有着相同的纳税数额,但是因为有着不同的纳税时间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货币以创造出时间价值。

4.应用费用列支来完成税收筹划。

从费用列支来看,税收筹划就是在税法的规定下,尽可能的对当前费用进行列支,并对可能会发生的损失进行预计,在法律范围内延缓应交所得税的时间,进而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一般情况下,其做法如下:其一,及时的将已产生的费用进行核销入账处理。譬如:存货盘亏损或是已经产生的坏账等,将其中合理部分列作为费用;其二,对预计发生额的损失以及费用进行准确预计,然后应用预提方式将这些费用进行入账处理;其三,要将成本费用所产生的摊销期尽可能的缩短。

四、在税收筹划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以下问题加强注意

其一,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应对经济原则加以坚持。税收筹划主要的目的就是企业能够进行合法收入,并获得到最大化的收益。可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当中,又会有各种筹划成本发生,所以,企业在税收筹划的时候,一定要将预期收入和成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当税收筹划产生的收益比成本大的时候,方可进行税收筹划,反之,则放弃。其二,税收筹划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全局观念,应该从整体利益的角度对各种税收筹划策略进行评估,然后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因为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实现最大化,所以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一定要统筹考虑,不但要对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进行考虑,还要对企业所经营的项目进行分析,然后在选择筹划方案,不能被某一特殊纳税环节所影响。即正确的税收筹划态度就是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对影响以及制约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因素进行细致分析,选择能够使企业减轻税负,但却可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方案。其三,税收筹划为一种理财活动,此活动的综合性以及政策性都非常的强,它需要筹划人员要了解所有的财务活动,还能够熟悉税法和与税法有关的一些法律法规。所以,企业一定要招聘以及培养一些高素质的、高技能的税收筹划人才。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必须对税收筹划进行合理的应用,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有利位置。可是,针对企业目前的运转情况来看,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所应用的税收筹划方法,还有很多的缺陷存在,这就需要我们继续研究税收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而促进企业得以稳定向前发展。

作者:张? 单位: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财务&运营控制部

参考文献:

[1]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4):114.

[2]何红."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消费导刊,2015(9):98-98.

第六篇: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摘要:

会计核算作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以财务报表等形式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并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相应的考核,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可靠、有效的会计信息。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反映的信息对其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更好地进行管理与决策工作。本文探讨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面临的问题,并从会计核算的本质出发,提出对应的措施与对策,以实现推动企业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企业 会计核算 规范化管理 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其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地改良完善,企业作为市场的其中一员随之踏来也将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向前、持续发展,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实施是其中关键性的一步。除此以外,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其中会计核算管理的质量将会影响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更应重视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

一、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是一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经营活动,也称会计反映,是对会计主体的过去发生或已发生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在传统意义上来说,会计核算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企事业单位或机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在预算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进行持续、全面的计量,同时在一定时期内将账目进行汇总编制好会计报表,将各项指标予以数字化、可视化并形成系统的指标,用以对经营需完成的目标或计划情况进行考核,为经营决策者制定经济与管理任务的全面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二、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

1.会计制度管理不健全

现今不少企业还存在制度与实际情况不接轨的现象,企业实行的会计管理制度不结合实际,各项指标核算规范和核算标准不统一,同时对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也缺乏统一的可行的衡量标准,导致会计报表信息不靠谱,不能为生产经营者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阻碍了企业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有内部监督不完善等行为,有些财务专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一己之利,挪用甚至占用企业公有财产,造成了资产企业的巨大损失。

2.会计机构设置不科学

我国有不少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没有遵循会计规范的要求。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都设立了专门的会计机构,但大多数机构因为分工不明确、层次不清晰导致会计的准确性、及时性不能保证进而影响会计核算质量。究其根源就是会计机构设置不科学,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时白做无用功,整体工作效率降低,影响企业的全面、准确核算。

3.企业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在企业不断发展涌入新鲜血液招聘应届毕业大学生在一线基础岗位工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会计核算知识不够了解、专业技能不强、处理问题手段不够规范化、在会计监督时执行力度不够、缺乏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修养等问题。除此以外,一些企业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工作不积极、没有责任心,再加上部分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任人唯亲,有时会导致会计人员核算管理水平不高,以传统手工账主要记账方式,同时不能认识、掌握会计准则的变化,并将其用于实践会计核算工作中,从而会造成会计信息而失真信息、企业会计核算质量降低,有时甚至会给企业经营决策传递错误信息,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三、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有效措施

1.将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进行完善

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有序展开的保证与前提,各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在专门的业务水平高的会计系统人员的帮助下,建立一套统一的完善的财务核算管理系统,并对核算制度各个细节进行统一的规范等。规范企业内部监督,进行职能分区、各部门互相制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制衡监督,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为会计经营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

2.加强会计机制规范化管理

各企业在会计机构设置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范各部门会计核算流程、明确会计各项核算分工。各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也应相互协助、力求高效完成各项会计核算业务,避免出现劳动无效、资源浪费等情况。各部门应该定期对会计核算的具体事项进行讨论,避免出现会计业务上的失误,以便更好的为企业经营决策服。

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会计人才选拔过程中严格遵循会计规范准则,严格遵守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者优先入职原则,在去相应岗位任职之前应针对会计基本职能、公司基本业、企业会计制度规范等对会计人员进行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入职者能快速适应企业环境,了解企业会计业务组成,更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为保证会计质量,应将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定期对员工的专业水平进行培训,树立企业会计文化,加强其业务操作技能的同时增加其归属感、使命感。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采取效绩考核等政策,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现在市场经济日益严峻、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采取可行、有效措施,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会计核算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实现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杨颖燕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4).

[2]李叙芳.浅谈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的管理措施[J].管理观察,2015(3).

[3]常国兴.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5.

第七篇: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发展与改革

【摘要】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主要指的是运用货币来收集整理商品流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已经完成和将要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与评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商品流通行业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会计核算已经无法使商品流通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以商品流通会计核算的发展为研究基点,从内容结构、相关科目、流通费用、销售折扣、利润分配以及会计报表等六个角度,研究商品流通会计核算的改革。

【关键词】

商品流通 企业 会计核算 改革

想要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够良好发展,对会计核算的标准进行统一是非常有必要的,以适应改革开放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对商业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改革仍然是当前相关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商品流通会计核算的发展

对于商品流通会计来说,其核心业务便是商品流通业务,主要包含商品的采购、销售以及储存三个部分。相比于其他行业,商品流通企业的特点在于:商品的购销是其主要的经营内容,而商品的生产则在这个过程中被忽略了。另外,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中,商品占据的比例非常大,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以商品管理为重点,与此同时,商品流动企业中资金的流通程序通常是从货币到商品,再从商品到货币。在企业财务会计体系中,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与所有会计一样,都拥有对企业资金的核算与监督职能,但不同的是,商品流通会计主要针对的是商品流通用业务,在核算过程中侧重于管理方法也与其他会计存在差异。因此,在会计行业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商品流通会计便逐渐被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有针对性的会计门类。

二、商品流通会计核算的改革

1、内容结构的改革

在传统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没有太大差异,在资金的反映方面,都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以及专用基金三类。在管理过程中,要求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平衡状态,将其称为“三段平衡”。诚然,这种内容结构在计划经济时代是非常合适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建立,这种核算内容结构越来越表现出其不适应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从宏观角度出发,核算内容结构的构建应该以资本保全为基础,从而最大程度确保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企业经济活动的税后利润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另外,将传统的“三段平衡”法废除,将商品流通会计核算的内容结构中的会计科目进行重新调整,分为资产、负债、损益、所有者权益等四个部分,使企业产权关系进一步清晰,从而确保企业的资本能够保全,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更可靠的财务信息。

2、相关科目的改革

这一部分的改革主要是新增了以下两个科目。

(1)商品采购

这一项目的增加主要是为了对商品购进过程进行核算,从而将商品采购过程中使用的资金情况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来,也可以对商品采购的资金计划进行核实,监督在途商品的状况。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增加“商品采购”这一科目,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对商品采购成本进行核算。所谓的商品采购成本,主要指的是商品进货原价,也可以说是企业为商品进货所支付的所有价款。在我国,购进商品过程中所产生运杂费,也都需要纳入到企业经营所花费的费用中。从商品进出口的角度来看,企业进口商品的成本需要以到岸价格为准,如果存在以离岸价格成交的情况,商品的进价则包含这个过程中的运杂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2)商品降价准备

我国的商品流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因为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或商品质量与定价不符等原因,经常会出现降价处理的情况。在降价过程中,商品的售价很可能会低于商品进价,从而产生经营损失,如果降价力度较大,企业这一阶段的经营利润便会大幅削减。在国外,存货的计价也是以实际成本为依据的,如果企业的存货价格低于进货成本,那么在计量过程中就会按照低于成本的市价完成计量,业内将其称为“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运用这一原则,能够保证在存货价值降低的过程中,企业这一阶段的损益也相应减少,从而维持每个会计期间之间利润的均衡性。因此,我国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增加“商品降价准备”这一科目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可以预计库存商品可能发生的降价,从而在降价之前为降价损失做好充分的准备,达到减少企业损益的目的。

3、流通费用的改革

在对企业商品流通费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以及汇兑损益等内容。其中,企业的经营费用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购进商品、储存商品、销售商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如运杂费、广告费、装卸费、工人佣金等。企业的财务费用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主要包含贷款利息、相关手续费等。企业的管理费用主要指的是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如租赁费、房产税、劳动保险、人员福利等。汇兑损益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进行涉外经济活动过程中,外币存款、现金、结算、债务等过程所产生的汇兑损益,调剂外汇也包含在内,如果数额相对较小,也可以将其放入到企业的财务费用中进行核算。另外,企业的外币存款在记账过程中需要折合成人民币,并将外币名称、金额以及折合率等因素登记清楚,在记账过程中,可以按照业务发生国家的外汇牌价当做折合率,但一般情况下运用的都是中间价。在一段经营时期结束以后,企业需要将账户余额折合成人民币,改革之后原账户与外币账户余额之间的差额,便是汇兑损益的列账。

4、销售折扣的改革

商品流通企业在进行商品销售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为了将商品推销出去,或急于收回货款而给对方一些销售折扣,在商品发运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质量因素或品种问题而给对方一些销售折让,因此,也需要在会计核算中进行销售折扣的改革。销售折扣主要包含商品的折扣与现金的折扣两种,其中,前者主要是指企业在开具发货票时,采用的是商品的零售价,但在流通领域的批发货零售环节中给予折扣;后者主要应用于企业进行商品赊销活动中,为了促使对方尽快付款,企业会设置一个折扣期限,在期限内付款便可以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销售折扣又包括“总额法”与“净额法”,在改革以后,不论商品折扣,还是现金折扣,都采用的是“总额法”。而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过程与销售折扣基本相同。

5、利润分配的改革

利润分配的核算也需要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核算系统中,企业税前的利润分配非常详细,但也相对冗杂,增加了会计核算过程中的核算时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简化与规范,构建起“未分配利润”这一新的概念,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利润分配”这一科目,设置更加清晰明朗的细分科目,如“应交所得税”、“应付利润”、“盈余公积补亏”、“盈余公积提取”、“未分配利润”等,以便于对企业分配利润的准确科学核算,减少这一项目的核算时间,提升核算效率。

6、会计报表的改革

在对国际相关领域进行调查与研究以后,参照国际惯例,我国也需要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包括内容方面与结构方面,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将传统冗长的报表调整成为三张主表与两张附表的形式。其中,三张主表分别为“损益表”、“企业资产负债表”以及“企业财务变动表”,前两项为月报表,最后一项为年报表;两种附表则分别为“利润分配表”与“销售利润明细表”。在企业对外报送的过程中,主要是报送主表,因此,为了方便企业相关财务会计人员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报表的格式、结构、项目、内容等要素,在每一个行业的报表中都是相同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商品流通行业中,会计核算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依照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而制定的,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对商品流通行业中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包括内容结构、相关科目、流通费用、销售折扣、利润分配以及会计报表等方面,为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杜美霖 蒋小涵 王雅轩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黄道平:《企业会计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探讨———基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1(16).

[2]桂良军、惠楠、王彦伟:商品流通过程成本控制探究———基于商品流通企业视角[J].会计之友,2011(26).

[3]张英: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基于农校会计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的设想[J].会计师,2012(18).

[4]梁小红:刍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增设“行业会计”课程的若干问题[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5]朱廷辉、马宁:中国会计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基于会计制度与准则演进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0(36).

[6]沈林: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处理差异分析———兼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与商榷[J].新会计,2013(1).

[7]罗筱梅:纸品企业的竞争性市场裂变与机会———基于小微流通企业财务成本管理视角[J].纸和造纸,2015(8).

第八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研究

摘要:

会计核算对一个企业很是重要,它关系着企业的现状及其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领导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多、任务重、范围广,很难全面掌控,要想做起来得心应手,我们就要从文章所写的四方面着手并加强管理。

关键词:

工业企业 会计 核算企业

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建立在相关财务数据上的,财务数据的取得至关重要,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就很难得到准确的财务数据。由于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必须不断地对其核算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做好成本的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活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一、出纳核算

出纳掌管着一个企业的资金,资金是企业的命脉,出纳一定要拿好自己手里这把金钥匙,为企业当好这个管家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做事都有一定的规程,你严格按照规程来办,自然事情就会办的漂亮。出纳必须要做到日清月结,企业每天会有大量的资金往来,出纳要登记好每笔资金的流水账,并及时结出余额,以便随时掌握企业资金情况。资金往来有现金也有银行,所以要有两本日记账簿,一本现金日记账,一本银行日记账。现金的所有业务均逐笔登记入现金日记账中,银行的所有业务则逐笔登记入银行日记账中。现在的企业交易中现金交易已经很少了,因为有网银交易的存在,网银交易方便快捷,是一般企业的首选。网银交易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网络要通畅、账号信息要齐全准确、银行余额要时刻保持足够金额等等,这些都是现金交易不需要具备的事项。网银管理要有制度,制度中要明确规定相关注意事项,网银交易中所用的网银盾要专人妥善保管。现金交易虽然很少,但是也不能轻视这项业务,出纳收付现金时要防止假币残币的混入,要当面清点好钱币,以免出现差错事后无法弥补。除了管好资金,出纳还有票据要报销管理。经过会计审核、各级领导批准的待报销票据,会由经办人拿到出纳处进行报销,出纳要看清所有需要签字人员的签字确认才能给予报销,金额小的可以选择现金报销,金额大的必须是银行转账报销,目前企业都在尽量减少现金交易。报销付款完毕的票据,出纳要及时交与会计进行账务处理,并于每日下班前与会计对清当天的资金余额,每月末要进行两个日记账的结账,并与会计对清账目余额,做到日清月结。

二、报销审核会计核算

待报销的票据即原始凭证事先必须经过报销审核会计严格的审核,原始凭证符合要求并经报销审核会计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领导审批,会计审核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审核原始凭证时要着重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票据的真实性,不能虚构经济活动,要确保财务收支活动是真实发生的;其次是票据的合规性,就是查看发票的字迹是否清楚、书写是否规范、印章是否清晰、名目是否可行;再次是合理性,票据上所列示的业务内容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联系,价格是否合理,数量是否与企业的规模匹配。掌握这些原则,票据的审核工作就会轻而易举地完成。报销审核会计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原始凭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所有原始凭证的账务处理都要严格遵循会计准则,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准确编制记账凭证。对于各种费用要做到合理分配、认真核算、明确入账。每到月末一定要做相关的计提、摊销、结转等记账凭证,还要对所有的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现在各企业都使用财务软件,一些汇总之类的工作都是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会计电算化给我们的工作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月末要结账、对账,要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账务处理完毕,就该编制当月的会计报表了,会计报表一定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相关的报表分析说明。

三、销售税务会计核算

企业要取得利润就要有收入,企业要有收入,就要靠销售,销售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再好、数量再多,如果缺少销售,那这个企业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打开销售渠道,使生产的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增长了销售额,企业实现了收入,企业才能做强做大。作为销售税务会计,要做销售强有力的后盾,要按时开具销货发票,准确核算出每笔销售的收入以及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管理好销售带来的往来款项。对于应收账款,要切实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月末要对应收账款进行账务分析,年末要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要建立应收账款账务明细表,每笔款项具体到经办人,要根据情况催促相关经办人员回收账款,要坚持“现金为王”的管理理念。在销售产品时根据购货方需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普通发票,销售税务会计要能够熟练操作开票系统,随时按要求开具销售发票,以保证销售业务的顺利进行。每个月初,销售税务会计要按时完成抄报税工作,准确计算出当月应该缴纳的所有税金并在限定期限内上缴国库。对于企业采购材料的发票,要提前告知相关业务人员及时将发票的抵扣联交来财务,以便税务会计在票据抵扣有效期内(开票日算起180天内)去税务大厅进行发票抵扣联的认证工作。我们知道,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材料产生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可以减少销项税额的缴纳,这是增值税核算的政策,我们做会计的要时刻警醒着为企业减少纳税、合理避税,当然这些都是在合法、合规前提下的合理避税,应该缴纳的税款我们要按期足额上缴国库。每年账务终了要对企业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这是一年税务工作的收尾,我们对企业整个年度的税收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企业经营中涉及的各项业务做进一步分析细化,透析出调增或调减的项目,然后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准确计算出当年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并按时足额上缴国库。

四、成本会计核算

成本会计核算是生产企业的关键,成本关系着企业的利润乃至发展,以最低成本产出最高利润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也是每个企业领导人的努力方向。成本会计核算最核心的问题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业务,同时也要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末要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分析每个月成本波动情况。成本的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部门共同参与的事情。成本的核算是一系列的工作,不能仅凭财务人员闭门造车。一方面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参与配合;二方面财务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仅需要财务部门自我评价和时间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相关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其他部门对财务计算出的结果加以论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往往问题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是难以发现的。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企业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完整的成本核算流程。

五、结束语

工业企业会计信息量庞大,知识面宽泛,工作量繁琐,会计核算知识博大精深,我们只有先了解了工业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才能在工业企业会计的领域轻松驰骋。只有全面掌握了工业企业的整套会计核算方法,才能为企业做到准确的会计核算,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作者:孟英娟 单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新华.会计职业判断在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运用[J].商业会计,2015(19):43-45.

[2]王艳梅.浅析如何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J].中国外资,2013(05):132.

[3]梁艾蓉.试析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J].现代商业,2013(21):242-243.

[4]徐美艳.关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会计分析[J].企业研究,2014(18):107-108.

第九篇: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会计核算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现代企业中的会计核算问题频出,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企业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所谓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以货币作为计量的主要标准,对企业已经发生的、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的核算,也是各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体制改革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存在于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企业会计核算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有效的确保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更能有效的提升现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能力。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正视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根据企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找出优化的对策,以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但是,纵观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会计核算工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的重要促进作用,更未认识到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种状态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更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缺乏。

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这是保证、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人才保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的形势越来越激烈。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迅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赋予了会计核算诸多心的内涵与意义。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却参差不齐,专业性强、法律意识强、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思想道德过硬的具有综合素养的会计人才极为匮乏。很多会计人员并未认识到在新形势下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而只是将会计核算工作看作是简单的算算数、报报账、填填表,并不能真正发挥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职能作为,也不能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综合财务信息,更不能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预测与全程控制中。这种会计人才的现状严重削弱了会计核算对企业的重要作用的发挥。

2.会计核算机制仍需完善。

企业具备的完善的会计结算机制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强有力的制度保证。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企业的会计核算不仅涉及到企业的财务部门的工作,更涉及到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必须以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全面的反映出先进的流动情况、经济业务的情况,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市场行情、同行业的发展情况等做出科学的预测。因此,完善的会计核算机制是完成这一工作的强有力保证。但是,纵观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机制并不完善,企业的财务人员仅仅能了解到企业的一些相关财务信息,并未参与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活动中,从而严重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

3.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严重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作用,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更是势不可挡。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运行成本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迅速的寻找发展的机会,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改变经营决策。但是,在这些企业的发展中、在保证这些企业灵活性的同时,内部控制体系的严重缺失严重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例如:企业的产权管理设置不合理、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业务处理缺乏监督,最终使得这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取样阀规范性,有的企业由于内部控制的缺乏出现了资产流失现象。

4.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属于粗放式管理。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逐渐激烈,企业管理也逐渐朝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将大大发挥企业资源的优势,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些之地。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精细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处于粗放式管理的状态中。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根本无法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这严重降低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效果、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埋下了隐患。

三、优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策略

如前所述,在新形势下企业的会计核算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宜采取如下优化策略。

1.努力提升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养。

面对不断复杂化的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现代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要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有价值的会计信息资料,还必须使企业的会计人员切实了解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从而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与管理控制过程中提供参考信息资料。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努力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培养,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队伍的建设。例如:企业可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全面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养;企业还可以从外部招聘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财务管理人员,在保持会计核算人员的活力的前提下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从而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2.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核算机制。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而是需要会计核算人员对企业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要具备完善的机制做保障。例如:企业可以完善内部沟通交流机制,确保会计核算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获取到企业内部的最新会计信息,防止由于沟通不畅而出现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再例如:企业可以加强在全体员工中的宣传力度,是企业的所有员工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企业的员工能够支持会计核算工作,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3.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完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来确保会计核算业务的规范化运行。例如:制定严格的、科学的、规范化的会计核算规章制度,确保所有会计核算业务的运行效果。

4.加快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步伐。

目前,精细化管理模式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精细化管理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会计核算的精细化。例如:努力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教育,使每一名会计人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再例如: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步伐,加快企业ERP体系的完善。

四、总结

总之,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的完善与优化将大大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升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能力,是确保现代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作者:昌莉荣 单位:湖北蓝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唐志青.浅谈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3).

[2]任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20).

[3]史存峰.浅谈现代企业会计核算职能与管理思路[J].财经界,2013(01).

第十篇: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思考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外资企业涌入我国,使得我国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基本建设是企业间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加强企业基础建设财务管理,有助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等多种财务活动,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基建财务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1基建财务

基建财务指的是企业与建工过程有关的各项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了编制工程预算、对企业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制定项目开始到建设完工过程中的财务决算等,基建财务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参照企业基本建设活动的相关情况制定财务报表;二是参与企业基本建设的预算、内部控制、核算、验收及合同执行等多个财务活动;三是对企业基本建设活动的财务资金进行结算与拨款;四是建立其完整的企业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五是对企业基本建设相关合同的履行程度进行监督;六是对其余企业基本建设财务进行处理,如对企业基本建设所需物资及设备进行采购与存货统计记录、定期检查企业基本建设所需材料等。

2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2.1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加大,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财务管理中的某些环节没有得到相应的规划,出现了管理盲点,这些被忽略掉的问题渐渐显露。影响了企业基建财务管理。

2.2基建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足

会计财务通常能直接接触到钱财,因为牵扯到利益关系,所以财务管理人员的自控能力十分重要。但目前这些问题并没有受到监督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加之本身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就会导致基建财务的监督管理力度严重不足,监管领域失衡,企业财务混乱,使得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中,如资金支出无法专款专用、投资支出不透明等多种违纪违规行为屡屡出现。

2.3缺乏专业基建财务人员

基建财务人员大多是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这些会计从业人员,应该不仅仅是看其是否拥有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证,其综合能力才是更需要注重的。由于目前的招聘制度较为落后,大多都是依靠文凭及资格证书来评价与选择财务人员。使得招聘的大多是一些考试能力较强的财务人员,而真正有才学,实践能力丰富的人才被拒之门外,因此出现了许多基建财务人员专业不足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基建财务管理。

3加强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

3.1完善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应根据基建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健全的会计核算、概算编审、报表、竣工财务决算、资金管理及岗位责任等多项制度。将财务管理贯彻到整个基建工程之中,以概算编制为主要指导依据,做好基建项目成本控制、竣工据算等多个基建财务管理环节,保证基建项目实际施工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统一。

3.2提高基建财务管理监管力度

监管机制的落后是基建财务管理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十分重要。首先企业需要深刻认识到对企业各部门及项目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的必要性。然后由上级管理部门对企业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人员分配,各部门所分配的监督管理人员应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对于该部门内的不规范行为予以制止并上报,同时还可授予监管人员对其余部门的监管权力,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监管资源,提高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监管力度。

3.3基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改革招聘制度,着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及实际财务管理经验,可以有效提高基建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还应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提高企业基建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督促财务人员时刻加强专业学习,确保基建工作的时效性,提高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水平。结束语

4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十分重要,只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监管力度、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才能保证基建财务及会计核算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范凌芸 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魏昌军.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3,(15).

[2]张翠娟.试论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的问题[J].科学与财富,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