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学范例

科学管理学

科学管理学范文1

1.1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管理能力。

管理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管理学的艺术性主要就在于管理科学的实践性,在企业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管理人员主要是在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之下去学习怎么管理。这个学习的过程当没有固定的模式,在获得管理办法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管理的相关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实践来培养和锻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通过具体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更加的可贵,因为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这些知识受到了失败和成功的考验和洗礼。管理的案例则正是从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管理的艺术。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地去掌握这种管理的艺术,那么对于他们的管理能力培养以及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1.2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

在管理学科的教学当中,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好地驾驭这些知识,同时要让他们具有丰富和发展知识的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培养和实践,学生才能够很好地拥有对知识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而案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是其他人在对企业经过实际的调查之后写出来的比较客观的书面描述,所以选择案例教学法是一条捷径。案例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从而达到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的目的。

1.3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管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是依靠课堂进行灌输的话,就很难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的时候采用语言也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管理的情景。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之后,因为案例本身就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会觉得很多情景都和他们家人平时的工作情况比较相似,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够更有兴趣,使得他们的学习方式从之前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探索转变。而且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时候,学生也能够积极地发言,教学的效果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而学生学习的记忆也会更加的深刻。

1.4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管理学科采用案例教学法主要就是组织学生对相关的管理问题进行的一种分析法或者是讨论法。管理的案例在主观上面能够有效地诱导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钻研问题,这样的思维过程在无形当中就能够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增强。而且在对案例进行讨论的时候,需要用语言来把那些经过思维整理过的东西表达出来,所以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2在大学管理学科当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则

2.1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要有一定的标准。

案例划分的类型非常多,但是对于那些质量比较高的案例来说都应该要符合下面这些标准:对于学习的目标比较明确,而且范围也适当;覆盖的面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案例的说明线索应该比较清晰,信息含量也应该比较大;冲突情节或者是疑难问题应该能够引人深思;通过一定的努力之后就能够获得一些相关的信息;教学的案例应该简洁,尽量包含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或者是人物。

2.2对于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应该要比较明确。

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传统教学的目的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案例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主要是启发式,而传统教学则是讲授式;案例教学的沟通渠道是多相流动,而传统教学则是单向流动;在案例教学当中教师的地位是辅导地位,而在传统教学当中则是主导地位;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而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比较低;案例教学法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时候效率比较高,但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效率比较低,而传统教学在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效率比较高,而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时候效率比较低。但是要想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那么就必须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时候才有最基本的能力。如果在开展案例教学的时候,脱离了理论知识,那么案例教学也不能够取得预期的目标。所以在大学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2.3对于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的不同作用应该要把握好。

很多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给学生讨论和讲解各种各样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做很多的习题。举例教学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告诉学生在抽象或者是遐想的情景当中什么才是正确的,而案例教学的特点则是开阔学生在观察问题时的视野,使得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提高。

3大学管理学科中案例教学的基本步骤

①教学之前的教师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应该要对案例进行仔细的挑选,熟悉那些需要讨论的材料,然后提出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也做好课前的准备。②教学之前的学生准备工作。在案例的教学当中,学生是主要发言人,所以在上课之前,学生也应该进行认真的准备。首先学生应该根据教师所布置的案例进行仔细的阅读,熟悉案例的一些主要内容。其次针对需要讨论的问题查阅相关的资料。③对案例进行讨论。在对案例进行讨论的时候可以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进行讨论。④教师总结和发言。在案例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做一个比较简短的总结。

4结束语

科学管理学范文2

[关键词]能力本位;管理学原理;应用型课程

1研究背景

应用型本科致力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要求大学生在掌握相应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当具备在本专业实践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高等教育改革对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提出高要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建设为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管理学作为一种偏向于应用型的理论学科,既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需要学生能够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本文对《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进行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的按管理学四大基本职能划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章节来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四种主要管理能力,即决策和计划的能力、组织设计的能力、激励和沟通的能力以及控制的能力。从而实现坚持能力导向的管理学能力本位课程建设,并对其他课程能力本位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2研究意义

首先,能力本位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为中心,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把传统的按管理学四大基本职能划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章节来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四种主要管理能力。同时还通过管理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全面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其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完善,本课程改革以能力为本,坚持能力导向。从培养理念的转变到教学大纲的修订,从教学内容的改进到教学手段的丰富,全面促进课程改革。在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开发、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给其他专业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变革思路。

3研究思路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从知识本位教学转为能力本位教学;其次,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目标要明确、细化,能够真切落实;第三,为实现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大纲的改进以及教学方法的丰富和改革;最后,要建立相匹配的开放式的课程考核制度,没有合理的考核导向,就谈不上引导学生真正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4研究结论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需要师生共同认可的预期的学习标准和成果,对整个教学过程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并为最后的评价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本次课程改革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制定《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技能和一般方法;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控制、领导);了解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各流派的理论内容。能力目标——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掌握基本的管理技能及管理思维,培养基本管理方法的应用能力、管理者必备的三大技能。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管理伦理理念,形成独立而健康的人格,具备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等职业素质,具备在压力下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完善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基于能力导向修订教学大纲,为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四种主要管理能力,设计四大教学模块,即计划决策能力模块、组织运作能力模块、激励沟通能力模块和控制能力模块。完善教学方案的设计:基于能力本位关键内核,积极完善教学方案设计。在课堂和课后教学中,教师注意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注重学生参与,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以生为本,转变教学思路,变“灌输式学习”为“参与式学习”,教学方法要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注重交互性。实践证明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翻转课堂、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对能力本位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完善考核方式: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以往的考勤、作业加试卷的考核方式,逐步推行与教学改革理念相对应的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制度,没有合理的考核导向,就谈不上引导学生真正实现课程培养目标。能力导向要求教师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管理能力。

5结语

教学方法改革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实施,丰富了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今后可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响应教育部新课改的信息化教学趋势号召,争取能够真正实现“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苏娴.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7):91-92.

[2]刘金文.基于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231.

[3]张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学》课程融合式教学方法新设计[J].教育探索,2016(4):66+70.

科学管理学范文3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政治学是其母学科。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不断地将官僚体制推上统治过程中的杰出位置……结果,业已成为现代国家主要政策场所的不是政党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公共行政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官僚模型。传统的官僚模型始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以机械的控制手段来提高效率,利用严格的科学原理进行组织设计与管理,却忽视了对人的关怀。逐渐发展的新官僚模型改进其原有的静态结构研究,形成理性的决策模式。同时,也更关注人的需要,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公共行政在某种意义上一直又都比政治学的内容要少,因为作为政治学这个母学科的一个子学科,公共行政不仅与其母学科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它还一直在热切并富有成效地在其他学科中寻找自己的“父学科”。在霍哲等人看来,公共行政=政治+管理。广泛吸收公共选择理论与管理经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始于新西兰。它强调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引入公共部门,并充分利用市场的理性选择作用,是一套取自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倡导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并且强调政府应集中力量“掌舵”而非“划桨”。公共管理要求以政治敏锐和公共服务价值观来平衡责任感。作为一个术语,“公共管理”意味着公共政策与行政的会聚,并确认在公共管理中管理与政治两者不可或缺。在公共管理模式中,政治家与经理的关系比以前更有弹性、更为融洽。不仅如此,公共管理的作用范围较之公共行政阶段的官僚体系也更加广泛。但是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也许我们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正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登哈特夫妇提出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是一套以公民为中心的理论,它所关注的不是“掌舵”或“划桨”的问题,而是如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建立一套“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社会资源的提供者或创造者,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提供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以不断回应社会公共需求偏好、维护公共利益。同时,作为统一学科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又具有双重性,不仅体现在其作为学科的研究性,还体现在它是一个“职业的、实务领域的公共行动”。从理论层面来说,公共管理学将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究如何有效组织公共部门合理配置资源,综合研究各种理论或学派的理想方案并结合社会现实状况,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路径;在实践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又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使其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中能够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有效沟通并熟练的执行各项政策,运行所处机构。

二、价值基础

选定与夯实合理完备的价值基础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津要所在。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专业内涵以及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均取决于价值基础的价值结构的合理规划、价值秩序的有效构建;另一方面,合理的价值基础不仅在理论上为公共管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合法性、正当性理据,也在实践中成为对公共管理实践做出好坏优劣等评判的基本准绳。考虑到“公共行政是政府的艺术与科学跟管理的艺术与科学的联姻。效率与经济主要属于管理理论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属于政府理论的范畴。”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民主参与、公民权也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支柱。因此,公平、民主与效率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基础。进而言之,正如学人江畅所言,“由于人的需要(欲望)所指向的无非是目的和手段,同时只有当一个事物作为目的或手段时它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欲望)的事物,因而目的和手段对于人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人而言的所有价值都无非是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这两类。”借鉴上述对价值的分类,公平应属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而效率则是手段性价值;至于民主,笔者认为兼而有之。首先,公平应当被确立为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基础。“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强调公共管理者决策和项目执行的责任,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强调对公民需求而非公共组织需求的回应……新公共行政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公平的对待公民。社会公平就包括旨在增强这些少数群体政治权力并改进他们经济福祉的一系列活动。”在《正义论》中,罗尔斯针对正义分配提出了著名的“差别原则”,即:“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诚然,社会公平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不平等都会消失,但是每个人的基本利益都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与保障。公平价值赋予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强调了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公共管理学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如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次,民主既是一种手段性价值也是一种目的工具性价值。就前者而言,不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目的都在于追求一种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生活。近千年的人类政治实践历史已经揭示了如下政治学公理,即:相对于其他政治范式,民主是实现优良生活的最有效手段。就后者而言,民主本身已然成为一种可欲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民主生活中所充盈的平等的理念、自由的氛围、尊重的品格、人道的魅力甚至参与的乐趣等待,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与民族矢志不渝地将民主作为上下求索的价值目标。在当代共和主义思潮、尤其是公民资格理论的深度影响下,民主即参与、“民主意味着参与”,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想背景。民主价值、公民参与等依然成为作为公共管理理论重要补充的公共服务理论的观念圭臬。因为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公民的参与来保障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不论是公民参与还是享受公共服务,都是公民权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是政府运用公共资源,根据社会公共需求,为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公民的参与能迅速高效的反应社会需求,从而为政府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力参数。最后,作为公共管理学的手段性价值,“效率”是一个颇具歧义的概念。通常而言,效率可分为经济与社会两个层面,经济学效率“强调的是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社会性效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的予以衡量的效率”。从行政学本身的应用属性来看,对于效率的一定追求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实际操作中对于“效率至上”原则的过分夸大,原本的“工具合理性”变为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公共管理学在合理吸收西方价值工具的同时也要警惕工具的目的化,尽量规避效率原则的弊端。不可以简单的将绩效作为评判组织优劣的标准,还要防止效率异化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以致出现公共权力的滥用现象。西方传统的科学管理所追求的效率原则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操作程序之上的,而当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其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人”———效率的创造者;毕竟,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效率,它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中国公共管理学早期深受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影响,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并以此指导社会实践。单纯的追求效率让社会陷入两极分化动荡不安,中国饱尝效率至上之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行政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亦即,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有先天的官僚特质,在参与社会利益分配时不仅会降低效率更会损害其公平性,因此公共管理学要做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满足公共需求。

三、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确定研究对象不仅是划定学科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界定研究任务、创建学科体系的观念前提。就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而言,确立妥当的研究对象是其立身之本与发展之源。人类是在对利益的不断追求中发展进步的,然而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人类对于利益的追求不能离开社会,也就是说面临着公共利益的分配。公共管理就是要满足社会需求,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公共管理学以公共部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政府部门管理。公共利益的现实表现形态是公共资源。政府组织要做的是有效地组织公共资源,使其能够有效增值;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使其能够依据社会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政府保障对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前提。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破坏。对于中国来说,政府以官僚组织的形式运行,在官僚体制中人治现象突出缺乏法制规范。同时,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也容易使得信息在收集、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效率低下。这就容易导致政府对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反映迟缓,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组织、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权力过分的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力有限。但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21世纪,长长的信息传递链条不仅容易使信息失真,而且往往会错失良机。公共服务理论认为现代政府组织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掌舵”。因此,行政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这也要求政府组织在进行政策制定、执行时要鼓励公民参与。民主不仅有利于公民的主人公意识、公民精神的培育,也会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流动。另一方面,随着公共管理学的推进,公民社会自治网络的形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不仅包涵政府组织也包括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管理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条路径,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是对于政府组织管理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对于维护公民权利有重要意义。俞可平先生认为:由民间组织独自行使或他们与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便不再是统治,而是治理……治理和善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当前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发展极不健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公共公共管理学未来的发展中,应探究如何应健全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存在,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应有作用。

四、结语

科学管理学范文4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本科三年级4个班的131名学生中开展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于学生本位优化教学内容,以“四个自信”为核心、使命担当为基调从时事热点、典型事件和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将两者融合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评估学生对课程认可度和教学效果。结果:95.24%的学生认为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安排合理,98.41%的学生认为“学习护理管理学后有所收获;访谈及作业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有助于明确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坚定信念并增强职业使命。结论: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使学生思政素养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同向同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本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护理教育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护理教育领域对其实践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主要集中在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中[1]。护理管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科学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使其在从事临床实践时能够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2]。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不单是向其传授管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应注重价值观的培育,塑造完善人格、培育精神信仰。因此,本研究基于学生本位对护理管理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实践特征的思政元素,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融合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1教学对象

本研究选取本科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即2019级),该年级共4个班,有学生13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04人,年龄20~23岁,均经国家高考统招录取。课程在第五个学期开课。

2方法

2.1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1.1基于学生本位的教学内容优化

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3-4]。教学内容的优化不仅为实现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奠定基础,也是避免思政元素生硬、碎片化植入的前提。本课程的教材选用由吴欣娟和王艳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管理学》(第四版),教学内容以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和控制五大管理职能为主线,将护理实践中的管理如护理质量管理穿插其中。以往的教学以知识本位为主导,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5]。在护理管理学的教学中,由于护理本科生没有临床实践经验及管理经验,在理解抽象的管理知识时存在困难,加上部分学生对课程存在错误认知,认为成为管理者才需要具备管理能力,知识本位教学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本位是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最根本、最先考虑的因素,从学生现有经验出发,着眼其学习和发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6-7]。基于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内容优化,首先转变护理管理学受用客体是管理者或准管理者的观念,以学生当前最关注的问题着手。例如,在“绪论”中以“在就业选择医院和科室时我应考虑哪些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护理管理学的重要性。

2.1.2以“四个自信”为核心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的挖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国家培养相关职业人才、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导致人才流失,影响高等护理教育的教学成果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因此,本课程将强化使命担当作为基调,增强四个自信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和灵魂。例如,在“绪论”中观看“《面对面》:医院被洪水围困时他们挺身而出”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管理,领悟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在“计划”中讲述“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深远影响,增进对“战略计划”的理解,同时增强道路自信,明确护理专业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价值。课程思政素材及元素见表1。

2.2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实施

2.2.1创设情境,以问题推动思维发展

为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衔接,本课程以问题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将每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凝练为现象问题,使教学内容以“问题形态”展现[3];在学生对理论知识有初步认知后,创设情境、引入临床案例训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设计辩题,通过辩论训练辩证逻辑思维,在“辩”中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并强化价值信念,升华教学内容,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将学生关心的问题“临床护理工作忙不忙?”作为导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对“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排班方法”等有初步认知后,创设情境“令护士长头痛的春节排班”,训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出辩题“排班应以病人为中心还是护士为中心”激发学生思考、训练逻辑思维,并将“以人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生命至上”的职业价值观引入,将教学内容升华。

2.2.2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估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思想动态

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8]。为综合评估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思想动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如观看“《面对面》:医院被洪水围困时他们挺身而出”视频,撰写“我对护理管理学的理解”主题作业,评估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及使命担当;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就“临床护理操作收费能否与护士级别挂钩?”展开辩论,评估学生对领导职能中激励因素和医院公益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课程结束时开展模拟面试,赋予学生面试官和应聘者双重角色。作为面试官,以5~7人一组组成管理团队对应聘者进行提问;作为应聘者,对个人简历、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介绍并回答面试官提问。模拟面试不仅是学生对过去大学生涯的一次总结,且有利于日后就业进行双重角色转换,促使其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综合考察学生对护理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职业情感、思想动态。

2.3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

2.3.1评估方法

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度和学习效果。在评估前,告知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不会影响其期末成绩。①问卷评估: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设问卷对围绕着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学习收获两方面进行评估。②面对面访谈:从完成问卷的学生中选取能够为研究提供深度而多元资料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选择访谈对象时综合考虑问卷填写情况、综合成绩排名、性别等因素。为避免授课老师对访谈结果的影响,访谈由经过访谈培训且完成本课程学习的大学4年级学生主持,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样本量以资料饱和为准。访谈经知情同意后全程录音并转录成文字。学生的作业及面试也作为访谈资料的补充加以分析。

2.3.2结果

126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完成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18%。95.2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98.41%的学生认为“学习护理管理学后有所收获”。74.60%的学生认为对护理学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74.60%的学生认为对就业择业观有积极影响;79.37%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对管理理论与原理的认识;80.16%的学生认为能够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10名学生参与访谈,其中男生2人。访谈时时间13~28min。①课程教学设计合理。学生G:“关于概念,其实那些文字我们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后就感觉有点难理解,但是通过案例,特别是老师解析后就觉得这个概念也不是那么难懂”。学生K:“真实发生的事情比较吸引人。”学生Z:“案例的融入让课程内容变得更加深入、有趣。”②明确了未来职业方向。学生Q:“我觉得对我以后职业的规划方面有积极影响,因为以前不知道从护士成为一个中层干部乃至高层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护理管理学》可以让我更加明确,给我动力。”学生M:“我上完课后觉得好像做一个领导也没有那么难,学了这些方法后觉得自己也是可以成为管理者。”学生S:“我对未来的职业更加充满信心,在未知的事物里我会始终坚守信念,勇敢向前。”③增强职业使命担当。学生H:“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第一位。”学生F:“必须努力在前线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④激发主动探索。学生P:“我在想是什么让医护工作者心甘情愿地留下照顾病人,这肯定有每个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心,但也离不开领导的魅力,领导职能可以唤起每个医护工作者内心的责任意识。”

3讨论

3.1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设计合理科学

护理管理学是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护理人才的高等护理教育必修课程[2,9]。由于目前很多医院选拔护理管理者主要依据临床实践能力而非管理能力[10-11],使学生认为课程与自身无关,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觉得很没有必要学习,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且学生认为护理管理学受用客体是准管理者。基于学生本位优化提炼教学内容旨在缩小课程所传递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当前信息化日趋成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途径多元且便捷,通过课堂传递知识不再不可替代。开展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在知识传播中进行价值引领,能够赋予课堂教学更强的生命力[12]。本课程基于从社会热点问题、典型事件中挖掘与课程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赋予护理管理学知识以灵魂。课程结束后,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看法发生转变并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95.24%的学生认为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设计合理。可见,课程思政对课程本身具有提升作用,从热点问题、典型事件中挖掘思政元素,并以案例、故事为载体进行价值引领可提升专业知识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3.2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有助于正向价值观形成

护理管理学面向的是大学3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已形成初步的职业认知,但专业思想仍不牢固,职业生涯规划也尚不清晰,因此有必要在开展智育教育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但若以传统灌输式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易使学生不自觉或无意识地产生排斥、逆反,甚至抵制心理。课程思政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触动,使其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影响[13]。本课程将强化使命担当作为基调,将专业知识与时事热点、典型事件、专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引发学生感知、领悟正向价值观并内化,促使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本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结束后74.60%的学生认为对护理学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74.60%的学生认为对就业择业观有积极影响。访谈结果还显示,学生改变了“管理就是压迫”的观念,并激发其使命担当的思想自觉。可见,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有助于正向价值观的形成。

3.3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护理管理学属于护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此类课程具有开放性,这与学生本位强调个体的独特性相契合,学生本位指出个体有权选择自己的价值观[14],在面对同一问题时答案可以是多元的,但是价值观的选择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课程思政来进行价值引领。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多元价值交织渗透,课程思政能够满足处于心灵塑造关键期的大学生自主进行价值探索与被价值引领的双重需求[15]。基于知识点设置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可辨性的辩论题目,开展模拟面试,为实现课程思政这一价值提供途径。既往研究显示,课堂教学中开展辩论和模拟面试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6-19]。在课前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收集资料,如学生提及“我向医院老师咨询了……”“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这一准备过程也是自主学习、主动进行价值探索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呈现自主探索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逻辑漏洞,并将价值观融入、启发其以更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辩”“问答”中相互启发、积极思考,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训练了其自主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20-21],提升了教学内容的高度和深度,实现了价值引领。

4小结

护理管理学作为应用型课程,授课过程中“只教书不育德”,仅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无法较好实现教学目标。护理管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融入课程中,对课程本身具有提升作用。基于学生本位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引导价值探索并形成正向价值观。本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和访谈评估教学效果,辅以作业分析和课堂互动,未来可增加标准化量表等更客观地检验育人成效。

作者:郑佳映 陆思雯

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效果篇2

一、前言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化、迷茫化、功利化[1-2],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着显著的挑战。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新时代要求,以及当今医疗卫生事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再次突显培养高道德、高素质护理人员的必要性。护理管理学是一门将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护理实践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目的是促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其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及人文关怀素养培养,既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因此,本研究以护理管理学为例,探讨三位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二、方法

本研究以2015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2016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纳入标准:完成护理管理学理论课程;完成38周临床实习,完成在线调查。排除标准:参与人员调查信息填写不全者。对照组按照旧版护理管理学教学大纲,完成课程学习及考核。实验组为2016级护理本科生,在三位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完成护理管理学课程。三位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设计,针对护理管理学课程,基于新媒体介质,构建护理管理学课程微信公众号,全程推送思政案例,包括理论课前、理论课后、社会实践过程、临床实习期间,并组织线上线下学习交流汇报。(1)理论课环节:授课老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课前通过微平台推送案例,课中结合授课内容引入并讨论。(2)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活动,思政文化主题演讲等,体验不同形式的思政文化;(3)临床实习阶段:推送护理管理学相关思政案例,实习护理管理期间每周组织学生线上线下讨论汇报,出科考核增加读书汇报及思政案例学习汇报。实现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临床实践,相互作用,三位联动,理论支撑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研究对象完成临床实习时,志愿参与在线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量表[4]及社会价值取向滑块测验[5-6]。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量表相应条目采用Liker-type5点评分量表进行赋值,1分为“完全不同意”,5分为“完全同意”。数据收集录入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总共纳入研究对象150人,其中对照组86人(57.3%),实验组64人(42.7%)。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民族、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政治面貌、家庭背景、家庭收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个人物质型得分及个人精神型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社会物质型和社会精神型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8,P=0.012;t=2.259,P=0.025)(见表1)。组内比较就业价值取向发现:个人物质型及个人精神型得分大多数高于社会物质型和社会精神型得分(见表2)。社会价值取向: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均以亲社会取向为主,分别为64.1%,60.0%。

四、讨论

本研究构建了三位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基于新媒体推送思想政治文化载体,形成立体化交流反馈系统,并贯穿于思政教育关键环节、关键阵地,包括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下、校园内外均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受“大思政”氛围,促进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及情感参与,实现多点聚焦、合力推进思政教育,从而引导护理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社会物质型得分和社会精神型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个人物质和个人精神得分未见明显差异。可见此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上已初显成效。就业价值取向是就业观的核心因素,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体现[4]。实验组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相比对照组,社会取向更明显,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贡献,且服务社会的意识也更高。我们也发现对照组个人物质型、个人精神型得分均高于社会物质型和社会精神型,可见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仍呈现个人取向高于社会取向,以个人为中心,物质价值的追求高于精神价值的追求,且对照组比实验组更为突出。本研究结果也与杨琳[7]等调查结果一致,其发现目前大学生追求个人发展、实现个人价值是其就业价值取向的主流,这可能与薄弱的价值观教育有关,并提出大学生教育应将思政教育、素质教育、诚信教育渗透到专业课以及各种实践教学中。可见,三位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非常必要,并有一定成效,今后应继续加强并深入落实课程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思政学习及体验,切实推进全程育人、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各组社会价值取向无明显差异,均以亲社会取向为主,这与张振[6]等研究保持一致。相对于个人主义取向和竞争取向,亲社会取向具有较为积极社会影响。亲社会取向是指面对利益分配,考虑最大化双方所得的总和或者尽量缩小双方所得的差距[5]。而从亲社会取向转变到利他取向估计仍需要较长时间努力,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育将有利于树立并巩固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促使其向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也与周叶露[8]等研究相似,其提出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完善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搭建在线学习第三课堂,丰富实习实践第四课堂,齐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本研究三位联动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紧跟信息技术,基于新媒体推送思政案例,从第一课堂教学阵地,延伸至第二课堂文化育人阵地、第三课堂临床实践阵地,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培养相统一,知识树人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助力高医德、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

五、结论

本研究以护理管理学为例,充分挖掘护理管理学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实习教学,聚焦关键环节及阵地,构建三位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将为护理院校思政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赵慧函 杨丽 韦琴 凌瑛 应燕萍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

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效果篇3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大学三年级8个班级的386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1.40±0.63)岁。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主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4个方面进行改进调整。

(一)课程目标。改革后护理管理学的课程目标融入思政要素加入德育目标[2],即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护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医务人员抗疫背景,学生停课不停学线上授课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每个章节结合抗疫典型事件、小组讨论、视频、主题演讲等,教学内容分三个版块提炼思政目标,对应拓展的课程思政材料,具体为:第一版块管理概述、管理理论(4学时),思政目标,家国情怀:使学生认知到,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高超医术,还要有家国情怀,不畏牺牲的精神。拓展的课程思政元素:(1)新闻事件:守护生命的行者—致可敬的中国护理人(视频);(2)新闻事件:风一程雪一程为君送一程—为援助武汉医疗队出征仪送行(视频);(3)案例讨论: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理人员的使命;第二板块管理职能(12学时)。思政目标:(1)平凡成就伟大,引导平等、善良、奉献的护理职观;(2)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体现护理工作价值。拓展的课程思政元素:(1)新闻事件:湖北省雷神山医院的高质量高标准快速建设;(2)抗疫分享:直属附院临床一线护士请战书;(3)抗疫一线护士札记:实时推送附属医院护士在湖北省抗疫日记;(4)主题讨论:特殊时期如何做到高效的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5)主题演讲:致敬最美逆行者—护理前辈;第三版块护理质量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6学时)。思政目标:(1)引导学生严格执行疫情下国家对医院管理的要求;(2)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特殊时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观。拓展的课程思政元素,专题讲座:护理部主任线下分享疫情期间医院防控措施。

(三)教学方法设计。护理管理学理论性强、较为抽象,融人课程思政元素后,以“用我的生命守护你的生命”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等实时事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改变了课堂教学方法仍主要采用讲授法的传统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1.小组学习。首先将每个班级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组6~7名,而后运用线上教学平台,提前推送教学内容相关抗疫新闻事件和视频资料,并根据教学目标发起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其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最后利用线上教学进行小组汇报,对有争议的问题开展组间辩论,课后提交反思日记。2.反思式汇报。实时推送我校直属附属医院护理人员在湖北省抗疫日记,要求学生根据抗疫一线护士札记进行反思性汇报,每次线上授课期间4~5名学生进行5分钟以内的汇报。通过每次课的渗入学习,作为未来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学生们认知到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高超医术,还要有家国情怀和不畏牺牲的精神。3.主题演讲。通过“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者10天时间昼夜奋战”和“512致敬最美逆行者———我想对护理前辈说”两个主题演讲,前者使学生深挖科学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同时体会大疫当前全民同舟共济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后者的主题演讲,使学生认识到疫情防控斗争中,医护人员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成绩考核评价。学生成绩考核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3]的考核方式,包括小组讨论表现20分,反思式汇报10分,主题演讲10分和角色扮演10分,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期末考试评价为理论考试50分,评价主体为教师。

三、结果

(一)课程评价。课程组成员对课程进行了全程听课督导,评价结果均为良好及以上,认为本课程结合医护人员抗疫实时进行思政教育,在人文教育教学探索中展示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实现了有效的德育渗透。

(二)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课程质量评价表问卷调查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价。结果体现在:91.8%的学生对于在护理管理学渗透抗疫思政改革效果为“非常满意”或“满意”;89.1%的学生认为拓展的思政内容,加深了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意识到护理工作价值和职业崇高使命感;87.6%的学生认为思政内容的融人提高了学习兴趣,让护理管理学课程不再抽象、枯燥,结合实例,体现管理科学的重要性,提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意愿和信念。

四、讨论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1.提升了学生学习满意度。受疫情影响,本学期课程主要采取线上教学,缺失的临床见习环节,使学生对临床环境更陌生,护理管理学作为人文课程中的主干课程,本身较抽象,而通过小组讨论、反思式汇报和主题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结合抗疫时政,使学生们主动搜集资料,合作学习,增加了学习主动性。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2.3%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满意”和“满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满意度。2.提高了学生思政素养。近年来,护理界已高度重视护理人文课程建设,加强人文教育[4-6]。通过本次“课程思政”政的教学改革,从学生“反思性汇报”“主题讨论和演讲”中我们发现,此次探索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护理管理学作为护生踏入临床实习前的最后一批专业课程,首先要设定大体思政培养目标,然后细化各章节的思政培养小目标,结合教学经验并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探索,提升学生的综合思政素养,最终输出高思政标准的护理人才。

科学管理学范文5

一、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概念与功能作用

要进一步探讨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整合与创新模式,就要厘清两者的概念和性质的异同,分析定位其功能作用,探索实现途径和手段。这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定位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明确两者工作整合与创新的意义、原则和要求。

(一)厘清概念异同和性质联系

高校人才培养是通过学校“育人”措施和手段实现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教书育人(学科教育)、管理育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方针来具体落实的。因此,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同属于人才培养的两条途径和手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定位于人才培养工程主体的“一体两翼”。学科,是按照学术性质分成的科学门类,学科教育是为了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开展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在高校为了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学生,都要依据专业设置等相关要求,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个学科开课计划,使各个专业学生在学校按照一定要求修完一定数量的课程,并达到一定学分要求方可毕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并实行的各个学科教学,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学科教育。它分为专业学科教育和公共学科(非专业学科)教育。按照专业开课计划和学科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划分,又可分为选修课教育和必选课教育。学科教育是从解决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习得的角度和掌握一定必备的公共学科理论知识的要求出发,是专业性、理论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科教育主要是由从事学科教学的教师来实施。学生管理工作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实现管理育人的重要方式。基于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管理学理论的要求,我们所述的学生管理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其一,管理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工作程序,其原则应该是科学的,其运用也应该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其二,管理工作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且具有人文关怀的人本管理,其本质在于服务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需要,其重点在于分工合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以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纪律和学习生活秩序。其三,管理的对象是新时期特定形势和环境下的大学生,为此,就要充分整合并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其四,管理目的是为了协调、融洽各方面之关系,动用和整合各方面资源,全面服务服从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并获取教育教学的最高效率与质量。学生管理工作也同样具备了管理学理论的主体(谁管的问题)、客体(管什么的问题)、目的(为何而管的问题)和环境条件(什么情况下管的问题)四个要素。高校学生管理主要由学校和院(系)两级部门的政工干部和辅导员来实施。

从概念和性质上讲,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这两项工作具有“五同四不同”。五同:一是终极(总)目标和任务相同,都是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贯彻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并在以人为本的“学生中心”理念下全力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都是为了培养政治思想可靠、专业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工作的对象相同,都是新形势与背景下具有新时期特点的大学生;三是工作的社会情势背景、外部环境氛围以及时间、空间条件相同;四是接受来自学校党政的宏观管理与要求相同;五是两项工作的主体基于国家政策和岗位角色的定位有相同之处,即都是高校教师(辅导员也定位有教师身份)。四不同:一是工作系列不同,学科教育是教学工作系列,学生管理是属于管理系列;二是工作的分工不同,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也不同;三是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不同;四是主体地位不同,学科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虽然也有教育责任和要求,但总体上要为学科教育服务。

(二)学科教育与学生管理功能、作用分析

学生管理工作具有育人、协调整合和保障服务三大功能,并通过这三大功能的发挥,促进高校学生人才的培养,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管理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对象年龄的年轻性、情感的波动性、思想的活跃开放性、知识观念的前沿性、生活方式和追求的时尚潮流性等,这些都无一不说明管理对象的特殊。二是管理方式的管、教(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性。注重工作管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做到教中有管、管中有教的综合与协调。三是管理原则的人本性。辅导员所有的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在于以人为本,全面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内在的核心要旨。四是管理目标的政治性和既定性。鉴于我国特殊的教育体制与背景,以及新时期辅导员角色的新型定位,辅导员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既定的,是服从于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和需要的,同时,管理目标也是有一定政治方向和要求的,简单讲就是要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有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是管理工作中“为人师表的表率性和示范性”。由于辅导员特殊的教师身份决定了管理工作同其他教师工作一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为人师表作用和言传身教的示范性。学生管理工作对人才培养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十六号文件”和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24号令”都先后肯定了辅导员的教师身份,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同一般教师一样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二是发挥管理者的管理育人作用。辅导员通过管理措施与手段,充分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整合多种资源,并通过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和管理制度、法规的匡正规范效应,体现管理育人之功效。三是维护大学生班级群体的良好学习生活秩序。四是积极推进班级党、团组织建设,增强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强化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五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以及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丰富课余生活,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六是培养大学生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社会技能。学科教育具有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素养和能力、传播哲学与社会科学人文思想、育人(教书育人)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主要是通过学科教育的四大作用体现出来的。一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促进深厚专业理论功底的形成。二是培养和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增强社会实践运用能力。三是传播哲学、社会科学人文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人文理念与素养。四是通过学科教育切实贯彻和落实德育思想,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里的“育人”主要是指在“德育为首、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和原则指导下,学校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四个途径实施的政治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育人”有以下几个实现途径:一是政治理论学科教师通过政治理论学科教育这一主渠道落实的政治理论教育,二是学工部门和以辅导员为主要力量的政工人员(老师)通过管理这一主阵地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其他学科教师通过专业及公共学科教育贯彻的专业思想和思想品德教育,四是学校教辅、后勤通过服务工作进行引导的思想教育(服务育人),五是学校通过营造和提升校园景观和文化环境进行的环境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环境育人)。#p#分页标题#e#

(三)实现途径与手段

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为实现各自目标任务,都有各自的途径和手段。学科教育是由专业学科教师和公共学科教师来执行的,形式上比较规范,有固定的开课教学计划、上课时间、考核方式和要求。课堂主要通过“组织教学、复习、新课讲授、归纳巩固、布置作业”几个教学环节与步骤落实,课后有实验、实习、作业辅导和技能训练等辅助措施。学生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实现主体有学校和院(系)政工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形式比较灵活,手段多样,实现渠道多。主要工作途径有班团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培养、政治思想和管理制度宣传教育、贫困学生帮扶、谈话、座谈、主题班会、例会和形势工作讲评等,主要工作手段有评奖评优、学风督查、文明礼仪督查、作息纪律和卫生检查、班会讲评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

二、整合与创新的意义原则和依据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无论是学科教育还是学生管理,应该说从理论探讨、实践尝试等方面都有了丰硕成果,这对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两项工作本身来说是有很大促进的。但是,这些理论研究却还有一个理论空白,经过CNKI上相关论文和专著检索,还没有发现专题研究学科教育与学生管理整合与创新模式的。这就给我们的研究留下了空间,并赋予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整合的意义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一旦把它们的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使本来无意义的事物变得有意义起来,从而获得超值的效果。整合理论近似于管理学中的“协同效应”。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后来他又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等著作。协同论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就好像企业组织中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关系,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现象。一个企业可以是一个协同系统,协同是经营者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公司整体效益大于各个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经常被表述为“1+1>2”或“2+2=5”。我们所说的学科教育与学生管理的整合,就是要使两项工作从目标任务、措施手段、资源空间等方面形成协调、互补和协同的有机的整合,杜绝两者在措施、手段和资源上的“相互消耗和削减”,使其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达到“1+1>2”的效果,这就是本文探讨目的的中心要旨。

(二)整合的科学依据与原则整合(协同效应)是科学的管理学理论,对企事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哈佛大学教授莫斯•坎特(R.MossKanter)甚至指出:多元化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获取协同效应。安德鲁•坎贝尔在《战略协同》一书中说:“通俗地讲,协同就是‘搭便车’。当从公司一个部分中积累的资源可以通过横向关联无成本地应用于公司的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应就发生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将协同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协同理论便成为了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1965年他首次向公司经理们提出了协同战略的理念,他认为协同就是企业通过识别自身能力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成功拓展新的事业,协同战略可以像纽带一样把公司多元化的业务联结起来,即企业通过寻求合理的销售、运营、投资与管理战略安排,可以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业务单元与环境条件,实现一种类似报酬递增的协同效应,从而使公司得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优势,并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整合依据主要有三:一是学科教育有育人的职责和义务,正所谓“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二是教学是学校重要的中心工作,其他管理、教辅和后勤都必须为这一中心工作服务,促进学科教育工作;三是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提升办学质量,以及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根本要求,也是管理学的“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的科学运用。学科教育与学生管理整合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两项工作的工作主体(学科教师和学工管理人员)独立性原则。两个主体都必须按照自己工作的特点规律、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教学计划)保质保量地开展,不能因为要协调和整合而改变自己角色的明确定位,甚至影响到各自功能作用的发挥。二是目标一致性原则。要协同整合,就必须确保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的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一致,都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中心理念,全力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搭建平台,全面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三是坚持人才教育培养“二元”原则。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同属于人才培养同等重要的“二元”,在实践中有各自的定位和要求,也发挥着各自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不可任意偏废或倚重。四是协同与互补原则。坚持整合就是要发挥“协同互补”效应,达到“1+1>2”或“2+2=5”的效果。五是要坚持整合的体制机制保障原则。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形成共识,操作上要认真思考和研究一些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全面促进和保障整合和整合效果、目的的实现。

三、学科教育与学生管理整合模式思考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条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探讨也在不断深入,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当前高等教育实践中,却还存在“你教你的,我管我的”这种各自为政的工作格局,甚至在某些教育和管理上出现“口径不一,认识、观念相冲突,工作缺乏协同和互补”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管理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认为“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整合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极具必要性和重要价值的举措”。

(一)明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重要中心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的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两大主体的高校教师,除了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工作职责要求、工作方法与技巧,确保出色完成工作目标与任务以外,还必须明确学生培养目标与要求,保证学科教育和管理在方向、目标与措施上的一致,力促学科教育和管理两大板块工作形成合力,并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成果。一是要明确“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这“一体”必须依靠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这“两翼”进行全面协调、整合和有力的支撑,“两翼”要充分保障人才培养这一主“体”的平衡和发展。二是要明确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理念,掌握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与要求,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方向与要求,确保人才培养从大政方针、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以及自己任务和目标的高度一致。三是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各自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工作的途径与方法、手段与措施,要在工作实践中全力促进各个方面的协调与整合,尤其是要看准各自的不足与“空缺、空位”,要有“补位”的管理意识和措施。四是要经常探讨和交流工作问题与方法,共同研究教育管理的应对策略,防止发生“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整合形成合力”的现象。#p#分页标题#e#

(二)协同落实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的管理

学校人才培养是通过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两大途径和“德、智、体、美、劳、心”六个方面的教育来实现的。高等教育的德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管理部门落实)主阵地实施的,因此,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管理队伍和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师都肩负着学生“德育”任务和职责。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倡导和实践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方针,因此,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与义务。学科教育教师要从学科教育实践中努力探索“育人”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同管理和教辅后勤服务部门共同做好育人工作,这也是学科教育与学生管理整合的必然思考与措施。其实,学科教师的教育影响作用是相当大的,绝对不可忽视。这个作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占有大量的时间、空间(阵地),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二是源自于学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从而更加有利于“育人”工作的开展;三是因为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的“育人”活动更加具有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能够结合现实与生活,从而产生强大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与影响。学科教育和学生管理协调、协同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本质的要求和“教、管”整合的必然和需要。

(三)协同促进学科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学科教育也就是专业学科教育和公共学科的教育。在高校,由于学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学科教育从任务上说主要是解决学科理论知识的习得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工作形式上说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落实,不同于普通中小学,课外辅导(指导)已经不是高校学科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对教师的“硬性要求”。所以,由于时间、制度要求等方面原因,学科教育就出现了“空挡”,这就需要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检查督促和指导来“补位”落实,尤其是要充分发挥辅导员“辅导、指导学习,监督、督促学习”的重要职能,来补位学科教育的不足与空缺,达到整合资源与教育管理力量的目的。完成学科教育任务,培养大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既是学科教师的重要职责与任务,也是管理者应该协同的工作。因此,学生管理教师要针对学科教师工作的不足和缺陷,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发挥指导、督查职能,从学风建设、作息制度和学科监督督查的角度去促进和保障学科教育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充分整合学科教育、学生管理力量,共同促进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也是人才培养和整合的途径与措施。

(四)协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评价

科学管理学范文6

具有“科学管理之父”美誉的弗雷得里克•W•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主张从原材料、使用的工具、工艺过程、检验方法到劳动者,一律采用标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泰勒的理论研究在具体的工厂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效果,并且后来在教育管理领域里的运用也是成效显著。因此,教育界普遍认为科学管理理论使学校的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转变成科学的集约式管理。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跨越发展和社会环境的风云变幻,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逐渐暴露出严重的弊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和中心的“科学管理”把人当作“机器的部件”和“活的机器”,对人施加标准化的专制型管理,甚至认为实施标准化管理就需要有标准化的工人,达不到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就不能上岗,这种统一的硬性管理模式延续到最后不仅未能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反而造成工人普遍出现苦闷、压抑和反抗的不良情绪。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中涌现出来的缺陷已日益凸显在我们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只是我们未能以学科知识的视角来对其加以科学阐释。班级管理的对象既是学生群体,又是学生个体,这种管理对象的“双重主体”就决定了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能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众多特定的管理标准只是针对特定的学生个体,而只有少数宏观层面上的管理原则是针对学生群体。教学需要因材施教,管理同样需要因人而异。但是,因班主任的强制管理而引发师生之间严重矛盾冲突的不良教育现象层出不穷,导致类似“无效管理”后果的根源就在于班级管理者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把自己当成法定的监护人,把学生当成理应的被监护人,一味强调纪律约束而忽视了柔性的人文管理。

二、行为科学对科学管理理论的修缮革新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以人际关系学说为出发点的。埃尔顿•梅奥在参加著名的“霍桑试验”之后,在其著作《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中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四个基本观点:第一,人是社会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隶属于集体,人的行为受到物质条件(金钱)和社会心理因素(友谊、安全感、归属感等)的双重影响;第二,工作效率主要由工人的士气来决定,而工人的工作士气来源于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三,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第四,采用全新的领导方法,组织好集体工作,促进成员与成员、成员与领导之间开展良好的合作。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弥补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所遗留下的实践疑难,促使教育管理学由“以物的管理为中心”向“以人的管理为中心”的时代转变。它是一种真正从人性出发的管理理念,将管理的视角转向了对人的关切,注重发挥人在管理组织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群体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激发群体成员的责任感。此外,行为科学还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激发被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直接影响着管理行为的意向。班级管理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管理活动,既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又要秉持科学的管理理念;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是各方面业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正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人,这就不能用成年人的目光、成年人的思维以及成年人的行为来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班级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管理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的递升,需要及时调整管理方略,以和谐班级的建设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具体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现实启示。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小学班级管理路径

1.建立实践承认的师生关系,顺通班级“纵向对话”的有效渠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那种视教条式的规章制度为班级管理的“金科玉律”则是一种极大的误导,也是对学校管理条例的误解。学校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整个学校的宏观层面上的,是一种管理方向上的指导,而不是具体的班级管理操作程序。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视各个年级而定,视各个班级而定,还要视个别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人而定,而具体管理程序的展开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首要条件的。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能进行对话交流,没有顺畅的全面沟通自然也就无法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持续进行。建立实践承认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摒除师生之间的角色障碍,使师生彼此能够获得心理层面上的接纳与认可,实质上是教育活动回归“以人为原点”的鲜明体现,是班级管理走向人本化的发展特征。班级管理的目的不是纪律规章的泛滥宣示,而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纵向对话”,一种在师生间能够互相认同和配合的“默契”。规训式的管理手段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成效,反而会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给班级管理的展开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而且也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层渗透。只有师生心平气和地进行对话,才能使学生真实体会老师对自己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望,才能使老师全面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这样,师生才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班级管理也就拥有了坚实的人际基础。班级管理者需要的是耐心、爱心和诚心,是与学生之间的交心,“师爱具有精神感召性”。

2.发展主体间际的生生关系,构建班级“横向交流”的广阔平台互助合作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主题,如何将其正确引入班级管理活动是班级管理者必须慎重考虑的课题。有些班主任虽然也提倡和鼓励学生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学习上互相合作,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操作中经常采取一些不理智的做法。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学校期考后的学生成绩排名公开张贴在教室里,并对成绩优异者大加赞扬,而对成绩倒数的学生加以批评。这种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班级管理危机,不仅会加剧班主任与差等生之间的潜在矛盾,也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妒忌和疏远。在学校对学生考核后,班主任应该做的是私下的个别指导和公开的学结,给优等生的不是太多夸奖而是期望和信任,给差等生的不是严厉批评而是鼓励和信心,还可以采取优等生对差等生“一对一”的特殊帮助形式,以“优”带“差”,以“优”促“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主体,班级其实就是学生个体的主体集合体。健康的班级生态需要“个体的主体性过渡到共主体的主体间性”,“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中,主体之间不是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而是主体间平等共生关系”。生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有利于营造班级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集体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获得共同的进步,而这些都能够对班级管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班级管理者需要为生生之间的主体间际交流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以民主和平等的对话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幸福所在,认识自己的责任所在,体会同学友情的本质所在。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能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从而使复杂的班级管理走向主动的自我管理。

3.倡导异质共存的管理理念,建设班级“多元共生”的生态环境行为科学并不以压抑人性为宗旨,反而尊重人性的自由。崇尚人文关怀和发扬自由人性是班级管理的最佳境界,也是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教育应该有自由的自觉,应该秉持‘教育就是教育’的精神取向,教育精神的实现只能寄希望于个体持续的自由生长过程。”对学生的考核使用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学生的管理使用统一的手段形式,对学生的教育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这种规约式的传统做法早已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个性化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模式至今不能得到普遍推广和贯彻落实,究其根源就在于教育者没有从自我意识上彻底转变传统的、单一的教育观念。班级是一个由多重元素构成的生态体,学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元素。班级管理需要切实固守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本性,即“在尊重人作为一个主体性存在的人格尊严的前提下,使人能够受到理性的教化,在追求最佳的自我改造的同时秉持一种包容性的人生态度和遵循一种自觉性的教育理念,将个人利益嵌入社会公益之中,去创造一个异质主体间都能够关联建构和普适滋长的共生世界”。因此,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和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力,注重采用差异教学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同样注重采用差异管理的手段来达到异质共存、多元共生的管理目标。师生间的“纵向对话”和生生间的“横向交流”在客观上就执行了“求同存异”的管理理念,都是为建设班级“多元共生”的生态环境而服务的。班级建设应“使每位学生都得以充分敞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并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交往中,创造一个互相欣赏并共同开拓精神世界、提高生命质量的民主集体。”

四、总结

科学管理学范文7

本文以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和分析了行为科学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当中,应当重视人的行为,把人的行为作为管理会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关键词:

行为科学;管理会计;决策会计;责任会计

行为科学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强调要关注人的需求、思想、感情、创造力。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的发展密不可分,行为科学认为“人”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会计从标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和差异分析,到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无不体现了行为科学的思想。行为科学理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经验证明,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一、行为科学理论

美国管理学会在1970年出版的《管理手册》中将行为科学定义为:“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管理中人的方面及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行为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梅约创立的。如今行为科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

(一)组织行为理论

“社会人”的思想是组织行为理论的基础,它认为“人”是组织管理的核心。依照行为理论进行组织管理,可以形成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最终提高组织效率。

(二)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人的需求,而激励对需求起着激发、驱动和强化的作用。

1.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归属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构成了金字塔型结构。当某一层次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时可以发挥最大的激励效应;当低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更高一个层次的需求才会被激发出来。

2.双因素理论

根据双因素理论,可以将组织环境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大类。一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与管理制度、上下级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工作安全等等,这些因素是维持一个合理的满意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二是激励因素,包括为组织成员取得成就和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等因素,它对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具有强化和激励作用。

(三)决策模型

决策模型指的是基于不同的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所得出的指导决策的原则,它是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的“先见”,并将其贯穿于决策过程之始终。例如,科学管理理论依照“经济人”假设,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总体目标,将经济激励作为激励组织成员的基本的或唯一的手段,其决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则为“决策最优化”。而行为科学理论则强调的是对“人”的社会激励作用,“决策满意化”是其决策模型的目标函数。

二、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行为科学理论告诉我们,要改变单纯的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作用,以便引导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各成员的行为至组织目标,同时,还要使组织成员认知到个体的目标可以在组织的目标中得以实现。例如,“参与制”的民主管理方法,就为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满足了组织成员受到尊重的需要。平衡记分卡之所以是一个比较好的管理会计工具,在于它融入了行为科学的思想。在财富500强中,超过半数的企业组织采用了平衡记分卡。在平衡记分中,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不但与自己的平衡记分卡有关,而且还与本部门的平衡记分卡有关,与整个企业的平衡记分卡有关,组织成员可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倒向组织目标。

(一)决策会计中的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假设由“经济人”转向了“社会人”。因此,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是以人为中心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决策目标而言,由原来的单一化的目标向现在的多样化的决策目标转变,协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差异,最终使二者协调一致;第二,就决策原则而言,则由原来的“最优化”原则转化为“满意性”的原则;第三,就控制会计而言,行为控制会计改变了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发挥多种激励因素,包括物质层面的因素和精神层面的因素,特别是精神层面因素的作用,能够激励和引导组织各部门和各个成员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做出最大贡献,并使他们感受到他们各自的个体目标和需要也得到了最好的满足;第四,就业绩评价会计而言,业绩评价会计对业绩的计量、评价和监控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既要包括财务指标,也应当包括非财务指标;既要包括反映物质因素的指标,也应当包括反映精神因素的指标,进而有效地激励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个成员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目标一致”的原则下,使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相协调,以实现整体利益最的大化。

(二)责任会计中的行为科学

责任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创新,与行为科学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团队建设以及综合考核与评价来实现企业效能的最大化。

1.行为观的团队建设

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个人行为及个人绩效对组织绩效产生正面的影响,是提升整个组织效能的关键。按照行为科学理论,责任会计中心工作应当以团队建设为基础。将观念相似、利益相关的人员组成责任群体,以实现成员间的互补与密切协作,形成群体优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规模效应”。

2.行为观的激励机制

现代管理会计融入了行为科学的范畴,将激励机制贯穿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一是激励员工认同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体目标;二是激励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根据行为科学理论,要影响人的行为,首先要满足人的动机。而动机是由需要引发的,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内部的动机需要外部的刺激,包括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行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责任会计制度与传统的管理制度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激励工具。当组织的目标同时也是个体的目标的时候,组织效能的实现便水到渠成了。

(三)行为科学在预算(规划会计)中的应用

预算是决策目标的数量表现,预算能促使和激励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采取一致行动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1.行为观的预算编制与分解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的“社会人”假设,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一是要把目标最优转变为目标满意,制定多样化指标的预算体系,以调动各层级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要采取“参与制”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时在预算的分解和执行环节也要充分尊重下层执行者的意愿。

2.行为观的预算执行与评价

在“参与制”基础上形成的预算体系,由于各执行单位均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主权,因此在其执行与控制的实施中,不仅要妥善协调上下级关系,而且还要妥善协调同级单位之间的关系,使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力求符合“目标一致性”的原则。在“参与制”基础上形成的分预算体系,其执行与评价、控制和考核,应当主要依靠执行者本身自主进行,让执行者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差异,消除不利差异。

(四)行为科学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成本控制是保证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传统成本控制是运用标准成本系统来控制成本,而行为观的成本控制的特点则具体表现在:标准的制定应该实行广泛的“参与制”,建立成本差异分析制度,及时地为标准的执行者提供差异化信息,以便执行者能够经常而又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成本标准的执行情况,使他们能够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可见,行为观成本控制是综合而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因素,而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奖惩。

三、结束语

现代管理会计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与行为科学理论相伴而生的。它是按照先由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由群体行为到组织行为、再由组织行为到社会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展开的。在管理会计产生的早期阶段,比较注重对个体行为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成本的降低;而在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变革时期,则比较注重对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提高组织竞争力。随着行为管理科学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融合,未来的管理会计,必定要把组织行为放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以使组织行为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总之,现代管理会计只有通过人的行为和人的作用,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实际的效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综上,只有以人本管理为基础,才能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有序发展。

作者:连小军 单位:河南省公安厅

参考文献:

科学管理学范文8

为了创新本科教学管理体制,文章从约束教学规范,贯彻落实科学管理;建立考核与竞争机制;积淀人性化、柔性化的应用型教学管理文化;建立适合各专业教学的监控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方式。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体制

应用型本科是旨在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学校,但因其学生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教师需要加强管理。同时,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在文化层次上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其课程偏向于实用型而非理论,偏向于创新创业方面。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快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改革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转变。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一个成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需要完备的科学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相反,如果缺乏一定的管理体制,则会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如何在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科学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关措施。

一、约束教学规范,贯彻落实科学管理

应用型本科更加重视专业对口、技术提升的教学管理,而并非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实时了解社会名企每年渴求的人才与职业,再分析当下专业的发展前景,实现与社会工作的无缝对接。这需要院校与企业、公司等进行密切交流,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需要对当代的就业状况进行一个了解,对课堂教学方向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位,争取培养出创新创业的人才。然而,当今的现实情况是教学水平仍然和实践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和不适应性,其中包含了许多与现实冲突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水平,也与应用型本科的真正意义背道而驰。在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书本理论知识仍然存在严重的统一性,死板教条、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甚至各个教师、各个二级学院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阅卷、统一作业、统一实践等教学方式,没有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都是一样的思维方式,吸收的效率和集中力都会大大降低,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部分教师为了方便作业统一批改,会给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甚至是统一作业思路和主题。这种随大流、制度化、统一规格并且制度也同样陈旧的教学方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达到了统一制度的便捷式教学管理,但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压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扼杀了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真正目标,将管理体制曲解化、放大化。久而久之,教师在所有的教学中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这会增加教师的教学惰性,减少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师不会依据当代最新的社会发展潮流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从而背离了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初衷。

二、建立考核与竞争机制

教学管理体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领导核心,因而体制的创新也要与时俱进。在这类高校中,无论是学校招生政策,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是通过精心安排而达到的高质量水准,它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积累高校学生的实战经验。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但是,一所院校就好比一家公司,若想让其合理稳定地运作下去,就必须制定出一套为大众所信服的管理制度,即基于创新创业人才管理建立考核机制与竞争机制。例如,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考核形式与普通高校大同小异,期末成绩占最后得分的比例正常控制在60%至70%,这也就意味着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虽然这种考核方法被广大高校采纳,但事实上它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学生为了得到优异的成绩会不自觉地将大部分的学习精力花费在“题海战术”中,而忽视了平时课堂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为了突出创新创业人才的闪光点,需要对考核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创业”并不只讲求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成绩的提升,“德”与“勤”这两个方面的考核也同等重要。因此,在研究学校的创新管理机制时,一定要把学生的出勤状况、学习态度和道德规范一并概括到平时考核的对象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创业能力稍弱的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展现舞台,巩固学校的竞争教学管理机制。

三、积淀人性化、柔性化的应用型教学管理文化

任何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文化氛围的熏陶,应用型本科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创新创业型人才大多是技术过硬的学生,但如今各大企业关注的不仅仅是技能,还有职业道德,即要做到“知行合一”。针对应用型高校管理,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时间一定要恰当分配,这就需要依靠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策略。为了冲出硬性、统一的管理模式的桎梏,校管理机构必须要给管理体系的发展一个明确的定位方向,利用人性化、柔性化的文化底蕴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引领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的维度里自由徜徉。例如,在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之前,应用型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其教学工作的深刻影响,不能够背离最初的管理制度而“一意孤行”。因此,为了积淀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学校可以将往届学生的杰出创业事迹和取得的成就或者是创新的思想刊登在校公示栏中,一是为了显现本校的强大教学能力,二是为了激励在校莘莘学子能够向他们的学长、学姐们学习创新创业的优秀思想。同时,在学校进行招生的时候,还可以对刚入学的学生做一个性格与心理的测验与分析,这也是一种柔性文化创新的宣扬,也是考虑到学校管理体制长远发展的一种表现。

四、建立适合各专业教学的监控机制

应用型本科学校可被归类于新兴教育企业,它成立的目的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的高科技人才,从而科学地定位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可小觑。如今很多大学毕业生都过于平庸,在他们身上找寻不到一点经历过专业知识熏陶和训练的迹象,找工作对他们来说也是“难于上青天”的一件事情。为了实现人才模式培养转型,应用型本科学校要试图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作为学校的“管理一把手”,必须要建立起适合各专业教学的监控机制,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校的重视与督促,从而引领学生向创新创业的方向迈进。教学监控机制主要倾向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比如,在计算机信息工程与技术这一热门专业中,编程、数据库管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都是专业课教学的重点,但是对这些内容的教学质量监控不能秉持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因为只有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与企业的接轨才是学校想要得到的结果。再者,管理制度服务于实践活动,而计算机系的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等实践活动的机会数不胜数,这正是实行监控管理的良好时机,从而让学生在带着压力的情况下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在监控的过程中也增加了管理人员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这样管理人员便能够发挥“伯乐”的作用,对专业技术强、道德素质规范的学生加以格外的重视与关心,让这些“人才”拧成一股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管理学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每天将学生的思想锁定在校园内,这样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逐渐磨损其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的体制管理。应用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就业的人才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管理者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开拓的创造性思维,将社会化、教学化、应用化融为一体。只有这样,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用型技术本科教学才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的人才。

作者:杨琳琳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韩传龙,郑思亭,吴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2(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