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培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堂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堂培训总结

课堂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翻转课堂;标准化病人;临床技能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转变基础性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加快“互联网+医学教育”步伐,广泛开展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在线教育,全面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临床实践能力,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翻转课堂颠覆传统“老师教,学生听”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知识到主动探索内化知识的转变[1]。标准化病人(SP)又称模拟病人,指没有医学知识的正常人,通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逼真表现出临床病人的预设症状[2]。近年来,SP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和考核。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存在着内容繁多、临床实践机会少、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诸多问题。翻转课堂和标准化病人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虚拟的临床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1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强化技能中的优势

1.1增强学生学习临床技能的自主性

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课前,教师将视频资源上传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计划,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下学习。其次,学生可以自主把控学习进度。学生对每项技能的接受程度不同,较熟悉的内容可以“快进”处理,做到“学而时习之”;难度较大的操作可以反复观看、“细嚼慢咽”,达到“温故而知新”。

1.2促进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高效性

根据《临床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3],初步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最基本目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课堂与课下的教学流程进行逆转,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将大部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旁边给予针对性点评、指导,从而使临床操作技能在“练习—反馈—练习”中不断提升。

1.3缓解临床教学资源短缺

医学教育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学科,通过反复性、规范化、标准化的实践训练,才能培养出好的临床医生。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日益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国家对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逐渐重视,医学院校的实习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等去医院进行临床实践的人数不断增加,使临床教学不堪重负;加之患方日益增强的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真实病人提供给医学生开展临床实训的机会微乎其微[4]。标准化病人的运用恰如雪中送炭,可以解决临床教学的燃眉之急。学生先将标准化病人作为练习对象,进行技能训练、医患沟通练习,熟练后再在临床病人身上实施操作。同一名标准化病人可给多名学生提供一致的练习机会,而不必担心重复操作会激惹病人或对病人造成伤害。

2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

2.1设计基于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的临床技能强化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和指挥棒,因此制订一份好的培训方案对实施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首先,明确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已接受了临床技能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各项技能操作的流程,但时隔一年部分操作已生疏,面临国家执业医师分阶段(第一阶段)考试和临床实习,学生的学习目标较为清晰,最适合开展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其次,制订培训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国家执业医师分阶段(第一阶段)考核方案,访谈部分骨干教师及学生,构建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操作技能为主的三大模块六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培训体系。

2.2组建开展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师资团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优质的师资团队是开展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首要保障。临床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还需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有机结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教师在课前要熟悉教学内容,归纳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其次,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开发兼具灵活性、生动性、引导性的教学资源。再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总结、反馈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临床教学情景设置,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临床教师要不断提升医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勇于开拓创新,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医学院校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升。一是加强校内培训,通过教学工作坊、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临床带教督导等,加强对临床骨干教师的培训。二是举办微课、慕课等培训及相关比赛,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培养一批能实施翻转课堂的师资力量。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前往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培训,同时邀请教学名师不定期来校讲学、指导,不断引导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2.3制作支撑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

完善的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1)制作微课操作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生课下学习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微课视频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操作制作,具有短小精悍等特点,符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视频资源的要求。依托学校精品课程临床技能学的建设,制作了大量满足教学需求的微课视频。(2)组建标准化病人团队。将标准化病人引入临床实践教学、考核,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缓解临床教学资源紧缺压力、减少医患矛盾,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3]。通过标准化病人招募—面试—培训—考核等环节,组建一支相对稳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标准化病人团队。另外,医学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培训低年级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减少教学经费的投入。(3)打造临床技能训练“超市”。临床技能训练除了短暂的课堂时间,离不开课下大量的自主练习。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为翻转课堂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提供配套的学习环境,单独开辟3间开放式技能实验室,分别打造问诊、体格检查及基本技能训练“超市”,配置标准化病人及操作用物,供学生预约练习。(4)构建操作考评标准库。规范化、科学化、客观化、系统化的技能考核体系是提高技能培训质量的前提[5]。统一规范的操作评分标准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提供依据,也是教师开展同质化教学的重要保障。临床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以最新版《诊断学》《外科学》等教材为标准,在内容与范围方面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接轨,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及临床思维的培养,通过与内科、外科及相关专科专家的不断讨论、修改及论证,对操作项目、实施内容、分值逐一细化,构建具体化、可量化、可操作的考评标准库。

3翻转课堂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临床强化技能中的应用

3.1课前教学资源的推送

翻转课堂强调学生课前主动、积极学习[6]。教师课前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根据教学进度,将问诊、体格检查及技能操作教学视频、病例摘要等资料发给学生,并发布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复习相关理论知识、熟悉操作流程,教师在后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构建答疑讨论版块,提供师生交流平台,便于教师及时总结出共性问题、疑难问题,为课堂知识内化做好铺垫。

3.2课堂模块式知识内化

根据知识结构体系及多站式考核要求,将强化技能分为三大模块8个内容,将学生分成8组,每组10~12人进行循环式技能内化。(1)病史采集模块。包括发热、皮肤黏膜出血、水肿、心悸、呕血与便血等常见症状的问诊。学生根据给定的“病人”基本情况:姓名、年龄、主诉、生命体征,对标准化病人实行一对一问诊,时间10分钟,教师和标准化病人对学生的问诊情况评分。问诊结束后,教师根据Mini-cex量表,从医学面谈技巧、人道关怀/专业素养、临床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效率、总体临床能力6个方面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标准化病人从交流能力、人文素质方面就学生的问诊表现给予反馈。小组学生依次问诊,其他学生观摩。最后,教师从问诊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2)体格检查模块。包括一般、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神经、脊柱及四肢检查。学生随机抽题,对标准化病人进行肺部、心脏、腹部的系统体格检查或者重点部位的查体,时间10分钟。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并运用Mini-cex量表反馈。小组学生依次操作,教师逐一点评,最后从职业素养、体检手法、操作顺序等方面进行总结。(3)技能操作模块。包括急诊(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护理(静脉穿刺采血)及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学生依次随机抽题,根据给定的临床情景进行操作,时间10分钟。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并运用DOPS量表反馈。所有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就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完整性及无菌操作原则等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3.3课后自主强化练习

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技能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必备的专业修养,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的职业能力。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多临床、反复临床,方显成效。开放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采用微信小程序实行预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技能训练“超市”自主练习、互评,并对照操作视频、评分标准找出技能短板,形成实践—反馈—实践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

4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机制

课程考核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翻转课堂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考核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的方式,不仅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注重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在考核内容上,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课堂实践技能操作情况、课堂出勤情况等。在考核形式上,课程考核采用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运用标准化病人,通过模拟临床场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医学职业素养。

5结语

课堂培训总结范文2

一、科学选拔,奠定基础

专家团队是为培训服务的。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和斯密斯在团队绩效曲线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高绩效团队的五个特征:共同目标、优秀成员、开放沟通、共同责任和有效激励。结合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长寿区提出了建成一支“两愿、三能、三会”的本土专家队伍,为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两愿”,即自愿参与、自愿服务;“三能”,即能策划、能组织、能改进;“三会”,即会计划、会指导、会总结。“两愿”需要具备积极、热心的态度,“三能”“三会”要求具有独立组织、指导培训小组的能力。本土专家团队比区外专家更熟悉本区的培训,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建立这样的培训专家团队,需要注重团队组建的程序,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报名门槛。要想报名成为本土专家团队的一员,必须是区级骨干教师以上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二是自愿报名。报名前,需向报名者讲明专家团队的任务、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由报名者自愿申报,以避免上岗后出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三是学校支持。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区里的要求统筹安排教师申报,确定推荐人选并上报。这既解决了人员分布的问题,又获得了学校的支持,可避免因自愿报名而导致人员分布失衡。四是分科建队。遴选组建了学前教育、小学语文和数学、初中语文和数学等6个学科40余人的国培送教专家团队,分学科与学段到现场进行指导,送培到课堂。五是动态管理。根据培训项目、专家使用情况、专家能力结构进行动态管理,对履职不佳、能力欠缺的人员进行调整,保证各培训小组的培训水平。六是政策支持。区教委发文,积极落实团队成员的责任义务、权利待遇和所在学校的支持方式。以上选拔程序和要求,统筹兼顾了项目办(即长寿区国陪项目办公室)、教师、学校三方面的需要,保证了团队人员“有意愿、有水平、有影响力”,为教师培训奠定了基础。

二、定制培训,提高能力

团队成员虽然有一定的能力基础,在区内本学科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从研训的角度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理论与实践、组织与指导等多角度与多层次的培训,以提高其组织能力、教研能力和培训能力。一是高端培训。一方面,依托国培,推荐专家团队成员参加重庆市2至6月的国培脱产培训。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与研制课程、制作课件、举办讲座等相关的综合性培训,使团队成员初步具备了培训者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根据研训能力制订培训内容。针对实践中需要的能力,组织团队成员赴西南大学参加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到吉林教育学院接受提高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培训能力的培训,到南京晓庄学院参加校本教研的策划、组织、实施、评价等教研能力的培训,到深圳龙岗进修学校参加课程开发、课堂观察、课堂改进等研训能力的培训。还组织区级专项培训,并邀请区外专家就课堂诊断、教学改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培训方案的研制等对团队成员进行专题指导。二是返岗实践。要求团队成员回到所在学校进行实践操作,做到“上好一节示范课,做一次有较高水平的公开课评课,做一个专题讲座,策划组织一次校本培训”,以提高培训能力。同时,根据《长寿区教育系统区级以上优秀人才管理办法(试行)》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择试用成员的依据之一。这样,从示范、讲解、策划、组织等方面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参与区级和更高级别的培训指导打下了基础。三是上岗锻炼。2015—2018年,长寿区选拔了36名团队成员送教下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上岗实战中,项目办通过“三好、四会、五导”指导团队成员开展工作。“三好”,即做好项目方案、项目工作计划和项目工作流程,以此指导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四会”,即在每个阶段启动前都要召开的工作培训会,由首席专家给团队成员讲明目的、要求、内容、方法、程序、时间等并答疑;问题研讨会,在每阶段开始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研讨、纠错、补救和预防;经验交流会,在每阶段结束后,召集团队成员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共同提高;工作总结会,在培训结束后,指导团队成员进行书面总结和会议总结并进行交流,促进其在反思中成长。“五导”,即通过《长寿区国培送教下乡工作指导意见》《长寿区国培送教诊断示范阶段工作指导意见》《长寿区国培送教研课磨课工作指导意见》《长寿区国培送教成果展示工作指导意见》《长寿区国培总结提升工作指导意见》对团队成员进行指导,在整个工作和“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阶段开展前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团队成员的指导工作规范有效。

三、参与项目,发挥作用

坚持“在培训中使用,在使用中培训”的原则,项目办采取统一要求与独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各小组的培训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明确要求。项目办要求团队成员做实做好两项工作。其一,组织工作。组织诊断课,即组织团队成员开展诊断课、课后讨论、问卷和访谈活动,并写出小组诊断报告;组织示范课后的研讨,形成小组意见;组织研课磨课,形成研磨成果。其二,指导工作。项目办要求指导形成“三课三微”:指导小组研课,对目标、内容、资源、课型、结构、教法进行研究,形成“初讲课”;指导小组观课磨课,形成统一意见与“标准课”,并讲明原因;指导成果展示,对说课、上课、评课进行指导、修改,形成“精品课”,并代表小组展示。通过入校指导(指导专家进校指导学员上课、研讨)、示范指导(学员到指导专家所在学校观摩学习)和远程指导(通过网络指导学员)等方式,形成微课、微讲座和微故事,并在全班展示。二是落实到人。将送教培训的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6~8人,每个指导专家负责一个小组,组织和指导该组的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阶段的培训。三是管理督导。采取“三化”管理,规范指导专家的培训工作。其一,栅格化。对每人的工作目标、内容、任务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其二,流程化。对指导专家的工作程序进行严格、具体的规定,要求其操作有据。其三,标准化。每个阶段都要进行方案的报批与实施,并进行小结,明确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要求。项目组深入各小组,对每个小组的指导专家进行全过程督导,并根据学员的反馈、班主任的意见和督导情况,向指导人员提供及时反馈。四是展示激励。做好两个展示,发挥激励作用。其一,学员展示。在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阶段,每组都要推荐不同的学员进行说课、上课、评课和微课、微讲座、微故事展示,他们既代表小组,又体现小组的整体水平与专家的指导成果。其二,专家展示。在成果展示阶段,让各小组的指导专家分别展示自己的指导过程、指导方法和指导经验。国培送教下乡项目在制度层面设计的“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阶段,无法用集中专家讲座式的通识培训来完成,因此必须以课堂为载体,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式的培训。在此过程中,更新教师的理念,提升教师的能力,并使教师通过体验总结形成迁移能力,以此带动校本教研。这个过程的落实,需要既懂教师培训又懂学科教学、既能讲清道理又能做出示范的人来指导,而且要进行小组化的指导。所以,有无本土专家团队及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高低。长寿区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不断提高了本土专家团队的水平,也使国培送教下乡的实施得以提升。

四、迁移使用,优化师培

课堂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在职教师;师资培训;教育改革

信息化技术主导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作为时代的掌舵人,教师亦需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和提升自己,以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同时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通过系统的培训,在职教师知识越发丰富、能力不断提升、理念持续革新,对促进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专业并且有计划的系统培训活动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事实证明,运用“翻转课堂”开展在职教师培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相关研究备受关注。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解读

客观来讲,“翻转课堂”的探索由来已久,并日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被评审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根据前辈们的经验总结及学术研究,“翻转课堂”即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应用支持,授课教师通过提供以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预习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师生互动协作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写作探究和沟通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最明显特性体现为,有效延展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选择学习方式,并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学习难度和层次,进而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接受知识。而在课堂上,通过师生或同伴之间的互动沟通,完成复杂知识的内化,对相关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除却上述这些,正是缘于新媒体的技术功能优势,课程内容可以得到永久保存,方便复习和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反复学习,提升了他们的参与信心及积极性。

二、“翻转课堂”在开展在职教师培训中的相关运用

新媒体时代,“翻转课堂”的多重优势表现,对推进在职教师培训发展意义重大,并且更加符合成人教育需求。运用“翻转课堂”开展在职教师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关注细节配置,注重发挥各要素主动性。本文基于上述认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翻转课堂”在开展在职教师培训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加强支撑环境建设。严格意义上讲,“翻转课堂”是先进信息技术应用的结果,其运用在在职教师培训体系中的首要条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相关活动有效开展。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相关培训机构要精准理解“翻转课堂”要义,分析其中可能用到的信息技术支持,实时关注其动态发展,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在整合既有有效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相关投入建设,为后期运用做准备。与此同时,人作为活动实践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建设尤为重要,是“翻转课堂”有效运用的关重因素。因此,相关在职教师培训机构还需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解读“翻转课堂”的理念内涵,明确职业技能要求体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可邀请学术专家或技术能手参与,综合分析“翻转课堂”的特点,丰富培训员的知识架构及经验积累,分享同行业界有效经验,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与媒介素养,使之提供更好的在职教师培训服务。届时,培训员本身也需加强“翻转课堂”学习,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国内外相关理论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情况,逐步予以优化及创新,进而提升工作效力。

(二)做好预前准备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师资力量不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发展,因而在职教师培训尤为重要。综合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从业教师的整体素养表现良好,但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技术能力低的问题,并且由于较大的年龄梯度,导致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传统培训方式已难满足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求。基于“翻转课堂”运用的在职教师培训模式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着需做好预前准备工作,保证整个系统有效运转。在联合高校确定培训对象之后,应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时间、方式等。具体而言,在职教师培训机构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和知悉受训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科背景、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教学经验等,通过互动探讨,明确其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在职教师培训员要进行完善的课程定制,搜集教学视频、PPT文件、指导测试等相关资料,开发所关联到的培训内容,并借助QQ、微信等公众平台,到每一位受训学员手中,让其对整个过程进行知悉,使之做到心中有数。

(三)合理安排培训开展。中期培训可以说是“翻转课堂”运用在职教师培训的关键环节。在充分的培训流程说明之后,教师对相关活动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并辅以培训员的讲解,使之自行准备,进而提升他们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在组织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之后,要求与训人员及时将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反思,深化学习内容认知,并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继而为下一阶段的培训强化做准备。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员要定期询问在职教师的学习情况,及时跟踪和掌握他们的学习进度,并深入了解和收集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根据实际反馈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与此同时,培训员还应主导促进在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师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的同时保证学习进度,充分调查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协作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例如,可建立培训学习群组,以群内提问或临时会话的方式,引导在职教师互动交流,通过培训员参与,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对困惑进行统一解读,并实时分享学习成果。

(四)完善考评反馈机制。考评反馈是“翻转课堂”运用的必要环节,对在职教师培训情况掌握更加透彻,有助于工作创新与优化。据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在职教师对培训持有认可和满意态度,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基本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但由于细节处置上的不完善,亦有部分教师反映,在职教师培训活动所关联到的资源内容有待丰富和提高。有些教师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在遇到问题时会及时反馈和请教,并寻求最优解决途径,但对于学习较为被动的教师而言,遇到问题不能主动寻求帮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学习进展。因此,培训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在职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认真分析他们的行为言论,注重过程总结,找出培训关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培训。另外,“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主要依靠QQ、微信等公众平台与教师交流,在学习进度监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是未来需解决的重点。对此,在职教师培训机构可定期设立一些培训考核科目,以不同方式了解教师学习成果,必要时进行指导。

三、结语

总而言之,运用“翻转课堂”开展在职教师培训十分重要和必要。未来随着教育发展,在职教师培训可能会遇到更多阻碍或困难,其相关需求大幅上涨,“翻转课堂”运用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希望学术界的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深刻解读“翻转课堂”的理念内涵,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在职教师培训需求,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翻转课堂”运用建议,促进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帅,陈莹,季隽.翻转课堂教师培训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6:56~59

[2]卜彩丽,张文兰,张宝辉,朱苗.面向教师培训的翻转课堂探究———以“PPT课件制作”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81~87

课堂培训总结范文4

翻转课堂是一种角色翻转,针对师生之间的关系所设计的模式。这样让教师的定位发生了改变,课堂的内容和内涵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国内外针对研究性教学都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在授课上付诸了实际运用,有了相当客观的研究成果,这些也都将为企业运营管理中课程教学理论实践奠定参考基础。翻转课堂目前主要有着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前要花费一部分的时间来寻找资料,在课堂上能够丰富教师的讲课内容,并获得教师的实践引导,所以翻转课堂需要学校对学生的时间进行良好的划分和安排,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第二,翻转课堂需要获得电脑技术的支持,教师需要在课前制作好视频,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有效地观看到学生视频,不断协调自身学习的状态和环境。而这些都需要有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的投入。

二、翻转课堂在企业运营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1.企业运用翻转课堂的作用及要求。

里多认证管理机构的熟悉学习官罗伊•桑德森在一篇名为《日常职场培训》的文章中指出,职场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翻转课堂。通过混合式的学习模式让员工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学习并且了解新的知识,可以有效地锻炼员工的思维,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罗伊•桑德森还指出,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地使周围员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获得有益的体验。员工通过日常的工作锻炼出与他人的协调能力,并能够积极地进行讨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在企业工作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翻转课堂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就需要讲师更好地引导员工处理工作和网络学习的关系。企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让知识得到传授,注重知识的内化作用,能够强化员工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传授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员工在接受知识方面操控力方面都有了更高的水平,这无疑使翻转课堂的运用更加顺畅。企业运营管理教学模式的任务目标分为三点:第一,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国情和企业情况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针对企业发展现状做出规划并获得启示。第二,在翻转课堂中,需要认识到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的可行性,努力找到企业管理和翻转课堂的契合点,从而促进企业运营管理教学的改革。第三,要以企业发展和社会现状为背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系统,并切实地开展适合企业管理的翻转课堂。企业运营中管理教学任务不仅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问题,还有着抽象的理论问题。它需要得到企业高层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让它在企业管理中成为一个认真思考和检索的方向。企业管理中需要面对的是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运营管理教学模式也一定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翻转课堂在企业人才培养上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促进员工的写作精神。需要接受企业运营管理培训的员工要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工作,每个人都参与,自由平等地处于接受知识的环境中。翻转课堂中的教育,培训者一般都是课堂的配角,而真正的主角是接受培训的人。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通过课余的时间员工通过多媒体视频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再一同探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参加活动还是项目,翻转课堂的培训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所需学到的内容,授课者也更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学生的需要,从而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引导。企业培养员工同样也是如此,在授课中,让员工们更加懂得彼此间的协调。

2.企业运营管理教学翻转课堂设计。

(1)课前准备。

翻转课堂要求培训员工需要开始先通过各种方式对知识进行预习和准备,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查阅书籍、手机软件等。培训的员工需要在预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培训知识点,在教师讲课期间可以有效地与员工互动。

(2)中间环节。

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就是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类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预习和复习是任何一项学习任务的重点,但也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当然中间环节也是翻转课堂中的关键所在,即对培训中的流程和课程设计。首先需要做到知识的连贯。预习中遇到的难点需要在中间环节得到体验和呈现。其次要对课堂进行良好的设计,要用合理有效的课堂设计来对课堂进行安排,同时这也是对讲师的一种考验。最后要看讲师的演绎水平,讲师需要对知识进行连贯的叙述并组织活动,积极引导、讲授和总结。在课堂讲授中,企业管理课程需要重点在设计体验上进行强化,同时也需要对一些体验课程的资源发送给每一位员工,让他们去参悟。企业管理教育中的翻转课堂运用具有许多积极的作用。比如企业管理教育中进行《巅峰团队》的讲授和演绎,讲师就要求员工去融入角色,并在课下做具体的测试活动,将结果反映在课堂上。这样既能让员工了解课堂所学内容,又可以节省课堂上的测试时间,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对课堂的关注度。讲师把更多时间留给员工,让他们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来感受不同的企业团队角色对团队中贡献的差异,最后进行经验的总结。

(3)课堂效果评价。

在课堂经过协作学习后,需要由小组来回报总结。通过在培训课上交流经验,分享翻转课堂的收获,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和小型比赛等。需要邀请嘉宾来观赏,增强课堂的有效性。课堂交流经验后,需要制作视频总结到企业的资料库中去,通过网络平台来分享。建立评价体系。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与一般的企业管理课堂评价有着很大的不同,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需要由专家、管理者以及员工共同来完成,形成综合的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对课堂成绩进行评价,还要建立员工培训的记录档案,从而做到定量和定性的双重评价。无论从单方面还是综合、个人还是小组、自我还是他人都需要有涉及。最后做成表格,存入员工档案。

三、翻转课堂在企业运营管理教学中的重点把握

事实上,在企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课堂上,无论是讲授者还是学习者都会感觉非常枯燥,加上企业的具体环境,教学上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员工的培训课堂是将员工与其绩效挂钩最直接的方式,翻转课堂运用得好坏决定员工在培训后能否轻松运用所学内容进入到工作中去。翻转课堂使员工的培训更加具有效率和吸引力,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授课。员工培训与企业的绩效有着紧密的联系,培训不仅能够促进员工的合作、思维的创新,更有利于调整员工的心态,使其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与此同时,翻转课堂还更注重经验的积累和练习,以实践为主,研究表明,实践更有利于理论的消化。下面就是如何促进员工之间的协作,通过利用翻转课堂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的具体介绍。

1.课前写作。

这是翻转课堂的特色,需要员工有机会能够与其他员工一起观看学前的教育视频,并阅读相应的文件来了解和把握课堂的具体内容。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私下的交流。

2.思维风暴。

在接受培训的当天,学员要踊跃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活跃的人群,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去,让员工的问题成为课堂的主导方向。培训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书面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然后交由大家去讨论和决定哪些是重点。

3.分配角色。

每位接受培训的员工要有团体意识,要明确平等对待他人,让自己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不能再依赖传统意义上的分工,如计时员、抄写员等等。

4.模拟演练。

课堂培训总结范文5

一、常思

听课后,要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优缺点,提出急需改正的毛病,分析课堂教学现象发生的原因与根源,给出相关的几个建议,帮助老师尽快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因为被听课教师不可能把教研员的建议全部记住,也不可能马上改掉所有的毛病。有时,教师在改了这个突出的教学毛病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所以,在教学中进行修正的同时要及时引导,思考自己的教学和成长,规划下一步成长目标。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样改进?改进的方法?如何为进步提速?教师努力思考的过程、设计的过程、准备的过程就自然成了提高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这种思考就是很好的教学反思,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到对于某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对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加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慢慢形成。

二、常促

就是常督促。对教师教学和学习进行提醒、监督和管理,使教师更好地成长。听课前和听课后的交流对教师来说都是督促。听课前要提前通知讲课教师,要精心准备,包括制作PPT、设计学生活动、精选练习题等。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对教师督促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鞭策的过程。有一位特岗老师参加市级课堂教学大赛评比的初选活动,她对课堂出现的意外情况处理得非常恰当,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打破了课堂上教师所处的尴尬局面。课后对她点评时,我及时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她把这节课的意外事件好好思考一下,把这个案例详细叙述下来,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个非常鲜活的教学案例。每次听课后,我都会要求老师标记好听课时间,讲课的课题,给教师留任务,如: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分析教学事件、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这样逐渐积累,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点滴进步。如:对教学设计的修改,撰写课后教学反思或课堂随笔,对课堂上表现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鼓励他们用恰当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明确的认识后,督促他们尽快完成文字总结任务后上交,我及时阅读并写出体会和评语。

三、常夸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教练和拉拉队。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也是教研员的一个职责。多表扬,勤鼓励。平时对教师的指导尽量做到表扬说感受,批评说建议。能让老师首先从心理上接受教研员对他们的评价,心甘情愿地采纳教研员提出的相关建议,把新的做法及时反馈给我们。每次发现教师某个方面的进步,要及时表扬他们对教学过程的积极投入、努力与策略的选择、专注和坚持。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明确告诉他们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相信他们很快会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表扬与鼓励中,会自愿从多个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自主性的专业发展。

四、常引

教研员的引领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将好的专业书籍介绍给他们,激励教师学习相关的内容,怎样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补齐短板,使大家共同成长。我用思维导图软件做了一个梳理课文的思维导图,发给老师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应用,让他们感受使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成功体验;有时把我对教材归纳的思维导图手绘在纸上,用手机照相后发给教师,引导他们学习思维导图软件的操作方法,使他们逐渐学会用软件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总之,只有不断跟进,才能使教师真正在各方面有所提高,逐步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真正使新课程改变教师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吴春明,范学.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周期性开展教师培训工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4).

课堂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微课;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微课教学形式受到很大的关注和重视。而将其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和道德意识。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价值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可视听特征极强的新型教育形式,将其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微课的运用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微课的形式依托于信息技术,它能够带给学生视听感官的享受,改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地位。在强化学生自主发展的微课课堂中,初中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课堂参与度不断提升。其次,微课的运用丰富了初中生的学习体验。微课能够带给学生区别于教材的创新性教学内容,能够让他们接触到广泛的生活素材和网络资源,所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会愈渐丰富[1]。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

(一)建设校本微课分享平台,丰富教学的资源素材。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以一定的资源和素材作为载体,只有具备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得到明显增强。所以,在开展微课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应致力于建设校本资源分享平台,在平台中大量的微课视频资源,以供教师和学生自主查阅和下载,从而促使他们获取丰富的素材。然而,在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分析时,发现其教学中微课资源大多以网络平台的现有资源为主,没有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教学情况引用特色微课视频,也没有建设起校本资源平台,所以微课的作用也就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对此,为了建构起资源丰富、学生自主发展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学校可以从学校办学特色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建设起公益性质的微课分享平台,以历届教师的优秀微课教学案例、全国范围内的获奖微课视频等作为主要内容,以不同类型的模块上传到分享平台中,让教师和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教学和学习灵感,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移动端展开自主学习,以此凸显微课的价值和意义。如此,全校师生就能在丰富的资源素材中实现有效教学和学习的目标。

(二)组织集体微课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的微课素养。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微课素养对微课教学的结果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具备扎实的微课制作技巧和合理运用微课的能力,那么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中就能以微课视频为载体建构高效教学模式。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微课素养,学校可以组织微课教研培训,让全校思想品德教师通过集体学习和讨论,探索出促进教学与微课形式有机结合的方法。不过在目前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校对微课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将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自然也就没有针对此问题展开专门的培训活动,而教师在缺乏指导的背景下,制作微课视频、引入微课视频的能力也就一直得不到提升[2]。对此,为了帮助教师突破教学局限,具备较强的微课素养,学校可以以教研活动和学术讲座等方式组织集体培训,为教师提供接触前沿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专家的指导下掌握制作微课的技巧,并在与其他教师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明确微课的具体使用时机。在这种反复的实践和锻炼中,思想品德教师的微课使用能力必然会逐渐增强。

(三)运用微课强化预习指导,树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为了树立起学生的自主地位,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强化预习指导,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素材和资源,使他们能够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探索能力和能动意识初步完成学习任务,以此调动他们进一步参与课堂的热情。可是在现今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安排预习任务时,往往会让学生浏览课程教学内容,既没有制订详细的预习方案,也没有借助微课形式录制指导视频,这就使得学生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开启了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预习,而学生的课堂地位依旧没有实现转变。因此,为了真正建构起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发挥预习环节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展开分析和解读,将其作为预习指导的主要内容,并体现在微课视频中,让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发送的微课视频完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任务,由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借助微课展开趣味导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以微课为载体展开趣味性的导入,则是活跃教学氛围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在现有的初中教育体制中,部分教师对于课前导入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的意识,大多都是直接进入讲解环节或是以简单带过的方式开展导入教学,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启发,学习的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氛围就很难活跃起来。对此,为了发挥出环境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引领下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形式在导入环节中增添趣味元素,以有趣的生活案例、社会新闻、模拟动画等设置教学悬念,让学生在微课的循循引导下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索兴趣,以此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参与度,如此,教学氛围就会愈加活跃,课堂教学也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3]。

(五)巧用微课破解课堂难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思想品德课程中存在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这些重难点问题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破解教学难点,那么课堂的效率则会不断提升。因此,为了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巧用微课破解课堂难点。在课中阶段引入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文字概念产生立体化和全方位的理解,从而强化他们的理解效果。可是,如今部分教师仍以口头讲解或者习题训练的方式呈现重难点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单向输出式的教学中无法深入理解内容,也没有产生探索兴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重难点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破解,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受到消极的影响。对此,在建设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准备期可以提炼课程内容中的重难点,将其转化为动态的微课视频形式,在课中讲解重难点内容时以微课视频作为辅助工具,让学生将静态的文字与动态的视频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形成灵活的转化思维。如此,重难点教学问题就能很好地得以解决。

(六)利用微课组织课堂活动,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新颖的课堂形式会激发学生的活力和热情,让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有所增强。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明确活动内容、开展方式和活动目的等,进而以创新的教学形式激活课堂,以此实现高效教学的新的教学目标。不过,在对当前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时发现,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中考考点教学任务,会在课堂中引入大量的习题,而被习题训练挤占的课堂自然就失去了组织课堂活动的时间,所以思想品德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模式。对此,为了为课堂注入活力,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作为依托,设计出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借助微课活动任务、组建活动小组、呈现活动目标等,让学生能够根据微课的具体要求,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参与到活动中,以此强化其学习效果,进而以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

(七)应用微课总结课堂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教学主题,巩固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总结课堂知识,为学生提供清晰明了的课堂知识脉络,让他们在微课视频中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记忆,理顺自己的知识结构[4]。可是,在当下的思想品德课堂中,部分教师会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但是大多都是以口头讲解的方式匆匆带过。在这样的总结教学中,学生很难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思维结构,也不能全面把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针对此种现象,为了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可以制作脉络清晰、内容全面、结构递进的课堂总结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对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发地梳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此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目的。

课堂培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空气象探测;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基于网络信息基础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即利用云计算、云服务技术信息手段将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外知识内化颠倒安排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的概念源自21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体现为对课堂教学流程的翻转,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先学后教”,教师课前创设教学资源(录音、视频、电子教材),学生在课外或家中自主学习,再回到课堂上完整深度知识协作(解惑、释疑、探究等)的一种教学形态[1]。该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为依托,构建出课前学习知识、课中内化知识和课后升华知识的教学流程,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2]。翻转课堂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颠倒过来,它一经推出便风行全球,也成为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热点。很多研究学者围绕翻转课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宋生涛[2]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时代背景、基本特征、关键要素以及课堂实施,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颠倒了教学过程,重置了课堂时间,改变了学习方式,转变了师生的角色;丁东粮[1]提出了翻转课堂本土化移植的局限性,从目的翻转、知识本位翻转到教学流程翻转都进行了深度的反思;王巧焕[3]指出了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综合能力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学生的角色定位、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等方面提出了挑战。马婷娟[4]指出翻转课堂在本土化过程中受到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资金与信息技术支持,学科适应性与学段适合性,标准化应试教育与单一化评价方式,以及大班化教学的限制和束缚。苏冰琴[5]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微课教学改革思路,探索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校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陈斌[6]认为在汽车维修电工考证培训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考证通过率。杨伟华[7]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在气象行业中,气象继续教育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能不断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理论课程讲授方面,气象继续教育基本上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渗透到气象继续教育培训中。本文拟通过在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培训班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高空气象探测授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

一、翻转课堂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设计应用

(一)学情分析

气象培训属成人培训的范畴,具有成人学习的一切特征:带着问题学、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差、喜欢双向交流与沟通、希望得到认同、不能持续学习和自我防卫心理强等。气象工作还具有一些行业特点:首先,气象行业实行垂直管理,有一套独立的运行管理机制,所以气象行业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其次,气象现象发生在大气层中,目前还无法还原和模拟气象现象发生,具有不可再现的特征,气象预报不能做到100%准确,所以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再次,用于分析预报的气象资料是多年历史与实时资料的结合,包括天地空资料,由人工观测、雷达观测、卫星观测等大量气象资料组成,具有大数据的特征;最后,气象职工分布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基层气象机构,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方便,职工人数少,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在开展气象培训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充分考虑成人学习和气象行业的特点。气象部门始终坚持“分层分类”教育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统筹性,开创了气象干部教育和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的新局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教育培训格局已形成。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培训班主要是针对进入气象部门工作的理工科类非气象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进行气象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天气学、气象学、大气探测学、动力气象学、气候学等基本知识,为从事气象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其中,气象基础理论课程授课33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85%。通过对2018年上半年的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其特点表现在:年轻、精力容易不集中,有少部分学生在气象观测岗位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缺乏学习信心和兴趣,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单方面的讲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因材施教,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教学效果才会立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二)翻转课堂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设计

气象继续教育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第一,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课上学生协作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第二,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将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从课中放到课前由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及针对性的练习,而课中主要进行答疑解惑,知识应用及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导向学习等方面的培养。第三,它转变师生角色,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内化知识的自主学习者,教师由主讲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资源提供者、课堂的组织者[4]。第四,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融会贯通,知识链接能力。由于气象专业各学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不能只掌握其中一门学科的知识,一定要考虑知识点的衔接,以及学科间相互关联的特性。翻转课堂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设计应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资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努力创造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环境。1.课前主动学习。首先,重温已经学习过的大气探测学中关于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要素的测量原理,熟悉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人工测量仪器和自动测量仪器的使用。其次,根据教师提供的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规范化课件,自己主动自觉学习,学习内容包括:高空探测前准备工作;实时探测及资料处理;雷达标校;氢气安全作业四大方面内容。学生在获取学习任务后,可提前了解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学懂为止,有看不懂的地方可随时提问。教师制作学习任务调查表(见表2),学生如实反馈情况,教师根据调查结果归纳整理,为课堂的知识消化做好充分准备。2.课堂分组教学。课堂教学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分组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汇报讲解为检验,期望知识能灵活掌握,并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学环节具体如表3所示。在教学组织环节,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8~9人,设立一名小组长,组长是负责组员任务分工、收集资料、整理归纳、推举发言人等工作,其中,任务分工是根据分解的学习内容(表1)进行小组分工。在资讯答疑环节,教师把学生反馈的问题经总结归纳后呈现给学生,组织各组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经过各组讨论学习后,鼓励已经掌握的学生上台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或学生间进行互助学习,如果学生普遍认为的难点,教师再进行集中讲授。在实施计划环节,学生通过课前自我学习及课堂答疑,对高空气象探测的高空探测前准备工作、实时探测及资料处理、雷达标校、氢气安全作业的内容进行了解,因此在进行学习计划时,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如遇疑惑之处可以学习视频课件。同时也鼓励已经掌握的同学来担任“助教”。在成果分享环节,在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分享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比如:为什么要对探空仪进行基测;放球时放球点的选定以及重放球的情况;雷达标校时,正北方向的指定;充灌气球时,是否能带手机等;还有学生提出县级综合业务岗位人员少,任务重,高空值班分工如何安排?在总结评价环节,重点要总结评价学生教学过程的态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的态度教育。3.课后巩固复习。教师围绕高空探测前准备工作、实时探测及资料处理、雷达标校、氢气安全作业四个方面分别设置四个问题:高空探测前的准备工作步骤、高空探测资料处理的步骤、雷达标校的方法、氢气安全作业的注意事项,每个问题按熟悉程度设置非常熟悉、比较熟悉、一般、不熟悉、很不熟悉五个选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投票。根据学生投票结果,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另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建议发送给教师,这样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提供一个参考。

二、翻转课堂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培训班中,通过翻转课堂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应用,学习效果显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也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在最后统计的结果(见图1)中可以看到以下几点。1.教学方法满意率达到93%,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视频课件的形式,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融会贯通,遇到不会的问题需要查阅资料,并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实施个性化、讨论式教学,解答疑惑,课后还需要学生借助网络开放课程、教育资源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拓展知识空间,让授课形式不再枯燥无味,这样学生的自主性逐渐提高,对气象专业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会在短时间内逐渐得到提升。2.教学效果满意率达到90%,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学习,在课前和课中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学习,克服了有些学生上课爱开小差的坏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教学内容得到有效延伸,知识点更加清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学习效果非常好。3.教学准备的满意率是88%,得到学生的好评,视频课件涵盖内容比较全面,讲解完整,但也存在不足,视频课件的清晰度有待提高;而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工智能加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技术(MR)也会逐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多种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也会让授课的形式多样化。4.教学内容选取的满意率只有83%,原因是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培训班的教学大纲对高空气象探测的要求比较低,仅仅只是对高空探测知识的了解和初步的理解,学生难免会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设计应用的初步探索,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视频课件等相关资料,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收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课后利用投票检查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教学模式在高空气象探测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不错的效果,它能将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外学习和师生交流互动相结合,从而减低课堂教学难度,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视频课件资源方面并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对授课教师来说还算是新事物,投入学习的精力不够,视频课件的制作质量也要在后期继续提高。

参考文献

[1]丁东粮.翻转课堂本土化移植的局限性及解决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9-11.

[2]宋生涛,杨晓萍.翻转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教学形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2):98-104.

[3]王巧焕,何春锋,于荣.翻转课堂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与挑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1):102-108.

[4]马婷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据、本质与本土化困境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6,34(188):56-60.

[5]苏冰琴,岳秀萍,宋秀兰,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微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84-85.

[6]陈斌,唐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汽车维修电工考证培训课程为例[J].轻工科技,2018,34(1):173-175.

课堂培训总结范文8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对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源泉。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提供动态、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构造虚拟化、生动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学活动脱离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助于提供多元、灵活的沟通渠道,有助于促进单向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化、合作化转变,更好地支持学习协作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本项目拟从资源体系、平台开发、内容设计以及教师培训4个方面开展工作,构建创业教育学科服务体系。①建立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动静结合、与学科相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体系;②组织优质专家团队,创新资源建设,提供高品质创新的课程资源;③构造基于混合课堂的网络学习环境,提供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学习管理的功能,创设课堂教学、直播教学、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④通过引入教学模式示范工程,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师研修培训,引导教师合理利用资源和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2、资源体系建设

创业教育是一个面向大学生的广泛、系统的教学工作。创业教育的学习主体处于不同的学校、专业、不同的知识背景,创业与行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紧密衔接,这导致创业所涵盖的资源非常广泛。如何促进各种资源的聚合并实现集成共享,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创业课程资源体系。在理清创业课程资源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资源聚合平台,形成共享共建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不断完善。(1)基础资源。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创业教育教学大纲为基础,建立创业教育的核心资源,满足标准化课程建设的需要。开发完整教学资源系统,包括电子教材、微课程视频、作业、测评、题库、PPT、WIKI、讨论主题、问答、案例集等资源。(2)领域资源。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鼓励以专业为背景,发现事业机会,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创业规划。要逐步积累领域创业案例,促进领域创业教育资源的发展。此外要关注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学业级别的创业机会、创业案例、创业领域的知识,构建细分的创业教育资源体系。(3)公共资源。不断收集创新资源,收集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政策、法规、文案,洞悉行业发展的脉搏、提供最新行业案例。提供丰富的创业信息,了解创业的前沿信息,提供学生实习、创业竞赛、创业辅导、创业孵化等社会化整合服务。(4)培训资源。组织优秀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建立面向教师培训的资源库。培训资源包括教师培训专用资源、教师授课资源、教学经验分享库、教学研究资源库、教师互动社区。(5)动态资源。引入师生交流共享服务,内容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的课程录像、笔记、创业计划书、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和主题讨论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建立专家开发资源、教师分享资源、学生交流资源、社会参与的动态资源体系。

3、创业教育平台建设

3.1平台功能

为了开展网络创业教育,本项目团队联合企业研制了创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创业教育平台提供了学科资源管理、教学支持工具、学习社区环境、学习活动管理等功能。系统具有动态可扩展能力,随着创业教育建设的发展,平台在资源、教学工具应用、学习活动、社会协作等方面都可按照需要扩展。创业教育平台由资源管理系统、教学工具系统、学习管理系统组成。其中:资源管理系统以学科为单位完成资源的管理、分类、检索、评估、展示等功能。教学工具系统(学习工具、协作工具、评价工具、课程开发工具)包含广泛的学科应用,如资源点播工具、直播互动工具、论坛子系统、答疑子系统、虚拟实验室、模拟实训、在线创业计划书、学科评估等工具。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由人员管理、课程管理、活动管理、教学管理、成绩管理等组成,为教学提供过程控制,支持程序教学。

3.2教学环境

平台以工具系统为基础,提供4种学习环境,包括:传统课堂、直播课堂、自主学习、互动学习。①传统课堂环境。平台为传统课堂提供的工具包括电子白板、课堂互动、录播工具、课程资源播放器,教师利用资源和工具组织课堂教学;②直播课堂环境。平台为直播课堂提供的工具包括虚拟教室、录播工具、在线测评等工具,可以组织专家讲座、大型公开课等教学;③自主学习环境。平台提供视频点播、文库浏览、虚拟实验室、模拟工具、测评工具等应用,学生根据学习起点、兴趣、适应经验等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进度来学习;④协同学习环境。平台提供社区管理、论坛系统、视频答疑室、问答系统、小组管理等工具,师生可以开展任务协作、问题研讨、在线答疑、内容分享等学习活动。平台支持课堂教学、直播教学、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4种学习环境,支持灵活的混合教学策略;支持对学习活动过程的测评,利用网络技术,师生可以得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并对学习质量进行过程考核;平台注重收集人机互动数据,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通过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学习分析资源库,发现教学规律,以达到改善教学的目的。

4、创业教育课程实践

4.1资源设计

创业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聚集一线优秀教师,聘请一些优秀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业人才组成专家小组,构建理论研究、实践教学、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课程开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结合创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内容开发上引入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利用混合教学的思想开展教学设计。创业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课程自始至终通过讨论展开,课堂学习力求生动活泼;在学习内容与方式上采取问题导向,把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教学落到实处。通过资源整合与应用,将案例学习、专家意见等以微课程或插播形式加入课堂讨论,教学信息容量大、教学组织技术性特征明显,课程呈现方式多样。在《创业基础》课程内容设计中,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引入了剧情设计,剧情以一组大学生成长经历为背景,反映了大学生的创业生活与成长经历。借助剧情的设计,以大学生的思维为背景,展现了大学生普遍的观点、问题、思维习惯,引出创业认识、创业知识、创业实践中的各种典型观点和疑惑。课程以剧情发展为主线,引导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导入,学生在对各种观点思辨和问题研讨中提高认知。课程中设计了大量微课程,向学生深入透彻地阐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知识点,在学生完成讨论后展示专家意见,并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4.2教学实施

创业教育平台涵盖3个要素:资源开发、平台支撑、教学模式。教学实施的核心是教学设计,即如何利用资源,在平台的支持下,结合师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为此,创业教育课程专家小组,将模式示范作为项目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教学研究专项课题,鼓励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并开展教师研修培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活动设计关键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后教学设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平台的优势。

(1)课堂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观点、掌握基本方法。活动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有趣、高度参与和互动的氛围下主动地建构知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课堂面授教学包括活动准备、交流互动、总结反思3个环节。在活动准备环节,教师需要先用相关的图片、PPT或视频动画等创设一个生动的活动情境,勾勒活动所处的大背景,然后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同时提出该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在交流互动环节,主要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辅助。互动类型主要为讨论、探究、展示、竞赛和评价;在总结反思环节,课堂活动回归教师主导,围绕前面提到的问题进行剖析,与学生一起形成最佳解决方案,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该活动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归纳;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对该问题进行扩展,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或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下一轮的学习活动。

(2)课后教学设计。在线学习主要包括课程公告、资源下载、教学视频、课外知识、实时协作、主题研讨、作品展示和互动评价几个模块。通过课程公告模块和电子邮件系统可以远程向学生课程通知,提醒学生做好活动准备。资源下载模块主要提供教学课件和学习工具的下载服务,方便学生补充课堂笔记和搭建必要的软件环境。教学视频模块主要供学生回顾课堂学习活动中的重点内容,加深记忆。课外知识模块主要为解决学生知识起点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与课堂所学内容相关并加以扩展的课外知识。主题研讨模块提供师生就某些主题进行离线交流的空间,主要通过论坛模式实现。实时协作模块主要为学生课堂上或课后的小组协作提供一个共享资源和在线交流的场所,通常可以借助班级群组来实现基本功能。作品展示模块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课堂活动成果或平时作业的场所,用以交流和相互学习借鉴。互动评价模块既可以进行学生内部投票选出优秀作品,又可以进行平时作业的互评,以获取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反馈。在线学习是课堂面授教学的良好支持,同时它又受课堂面授教学进度的限制,为课堂面授教学所主导,二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在线平台较适合远程进行以下的活动:资源分享和消息,让学生随时随地下载到上课课件和需要安装的软件,随时了解教师最新的课程安排以便做好下一课堂活动的准备;提供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回顾和复习相关知识点;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课堂上没有时间涉及的简单知识点,或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课堂以外扩展知识。而对于实时协作、作品展示和互动评价活动,可以尽量放在课堂上开展,但当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或课堂时间不允许时,这些活动可以适当在线开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