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内容摘要】投资作为上市公司运营的重要内容,不仅是经济学领域的内容,更是管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对于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股权结构则是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会产生较大影响,故对其研究于上市公司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投资;投资效率

根据不同性质股本所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以及各股本之间相互关系,形成了不同的股权形式,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关注的股权结构问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仅在公司生产运营中起着较大作用,也是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投资效率相关概念分析

(一)股权结构和股权结构类型

股权是指股东因其持有公司股份而享有的权利,股权的集中度与均衡度即股份集中情况,是上市公司股权集中与分散的数量化指标。股权集中度可以反映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具体情况。股东是指自然人、法人等持有公司股份,承担股东义务与享有股东权利的的人。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股权结构分类的方式较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股权结构分成不同形式:按照股权持有人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股权(社会公众股权)、法人股权、国家股权(国有股权);按照股权流通性能分为可流通股权与非流通股权两种。

(二)投资效率概念分析

关于投资效率概念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投资效率系企业通过投资行为获得效益所占投资额多少。投资效率越高证明企业盈利越多,投资效率越低企业获益则越小,还有可能出现亏损[1]。投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企业的收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较大。当前个别企业为了增加投资项目推进,而忽略了投资项目实际回报率,投资项目净现值往往低于最低回报率,导致企业出现非效率投资情况的出现,影响企业自身利益和后续发展,间接也对良好市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影响探究

(一)国有股份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帮助”与“攫取”

股东除了自然人之外,国家也是股东构成的重要形式。在股权结构中常常将国家所占股份称为国有股份。股权平等是指股份均额的平等,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平等。也就是说股东股权越多对公司决策的影响越大,在公司章程没有对股权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股东股权达到51%时对公司决策有相对控制权,股东股权达到67%时对公司享有绝对控制权。而“帮助之手”与“攫取之手”的说法主要存在于国有股权结构与投资行为之中。其中“帮助之手”指随着国有股权比例逐渐下降,其对利益攫取动机与攫取的权力会大幅度降低。当国有股小到一定程度时,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决定能力进一步下降,而监督功能进一步提升。国有股在决策中会通过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监督和投资项目的监督,避免企业出现一些非效率投资行为,确保投资行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此时对投资项目回报率十分看重,对于非效率投资基本不会选择。“攫取之手”则与“帮助之手”相反。企业的性质由控股股东的资本属性决定,因此上市公司中有很多属于国有上市公司。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想要拥有更大权利,需要占据更大的股权份额。因此,在公司资产剥离上市之后,为了协调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集团内部的发展,难免会对上市公司的资源进行一定量的“攫取”,以确保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具最终控股权。这种“攫取”方式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选择一些非效率投资项目。

(二)流通股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表现

流通股主要指上市公司中可以流通的股份数量,本文指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股份。流通股往往流通性比较强,且所占有股权比例往往比较小,因此这部分股东在企业管理中参与度不是很高,他们更加关注股票带来的现实收益。企业金融性投资与流通股一定程度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一般流通股东对某一企业的股权忠诚度较低,一旦发现红利更大的股票会进行买卖与选择,他们更加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之中,以求获得更大经济收益,因此上市企业流通股减少时,其金融性投资往往会增加。企业生产性投资与流通股一定程度上呈现正相关关系。流通股持有人往往持有公司一小部分股权,这部分股权对公司决策而言作用很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过程中,中小股东往往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更趋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在生产性投资方面关注度不高,导致企业生产性投资与流通股一定程度上呈现正相关关系[2]。管理层持股可能产生“固守职位”与“利益收敛”效应,其控持股比例对企业投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管理层控股或多或少会对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具体如下:1.管理层持股不断增加可能导致“利益收敛”现象出现。随着管理层人员股权比例进一步增加,管理层人员与股东之间存在的矛盾差异进一步弱化,管理层人员与股东权利趋向一致,在投资方面所做决断也就与股东相差无几。2.管理层持股十分高时可能导致“固守职位”现象出现。此时管理层人员控股比例很高时,即使管理层提出的投资项目所能获得的效率并不是最高的,管理层由于股权最大使得投资决定不受其他股东的制约,使得投资可能不够科学,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我国,一般企业可能出现“固守职位”现象,这与我国上市企业在管理中中小股东话语权有限,管理者主要压力来源于大股东,而增加投资可以满足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欲望,还能为管理者提升业绩。

三、促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提升投资效率的建议

(一)协调好企业的金融投资与生产性投资

企业决策层应当协调好金融投资与生产性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特别是对金融投资作出一定的上限比例,确保企业在投资创收同时,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1.生产性投资对企业发展作用明显不可忽视。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企业对生产性投资的认识。生产性投资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动力,能够为企业长期的发展提供持久稳定的支持,所以企业在投资中需要着重于生产性投资。2.做好金融性投资。企业在生产性投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金融性投资,适当调整其比例,让企业在流动资金比较充裕时,尽量发挥其资本增值的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优势条件,缓解企业现金流、预防市场风险等,帮助企业尽可能达到投资效率最大化[3]。3.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公司投资监管。企业基于投资最大化的短视,在房地产市场或金融股票市场行情大热时,往往会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或股票等市场,从而减少生产性投资。而当房地产热潮退去后,许多企业就会被深套在房地产投资中,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海水退去后才发现是在裸泳”,这种教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此时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和利用政策引导,避免公司掉入制造业空心化、去工业化的陷阱之中。

(二)加强管理层管理力度

公司决策层在宏观上要加强对管理层的管理,控制管理层持股比例,有效制约管理层的管理行为,确保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轨道。加强管理层相关业绩的监管工作。管理层作为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基础,对管理落实业绩监管考核,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出现,全面掌握当前企业运动与发展的具体情况[4]。

(三)完善中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机制

中小股东作为企业股东,对其股东权益进行保护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提升也具有实际意义。因此为中小股东提供有力支持,一定程度上控制大股东出现大的风险,促进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影响比较大,不同的股权结构可能导致不同的投资现象的出现,面对股权结构对投资效率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优化股权结构,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卢馨,陈冉,张乐乐.金字塔股权结构、股权制衡与投资效率——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5):79-91.

[2]杨继伟,张云云.金融发展、股权结构与投资效率[J].会计之友旬刊,2017(2):60-65.

[3]毛颖,孙蓉,甄浩.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9(7):14-28.

[4]王奇杰,王延龄,陆维.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投资效率[J].财务与金融,2019(3):45-53.

作者:龚昌盛 单位:浙江近真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