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摘 要: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但在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式下,其仍存在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基于此形势,乡村振兴战略随之被提出,借助乡村振兴指导农村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准确实施相关策略,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现阶段,各地区农村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区别,因为地域差别也有诸多问题存在,能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与乡村振兴战略今后的进程息息相关。对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对“三农”问题都极为重视。为了将新时代“三农”工作切实做好,国家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创新和改革极为有利。尽管立足于以往,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同时发展态势较好,但根据乡村振兴计划的要求可以看出,部分地方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仍有诸多制约因素存在,直接造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甚至会影响农村经济。这便需要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务必要加深对乡村振兴战略影响的认识,着重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有效解决,运用切实可行的手段与方法,立足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不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坚实的基础助推农村经济良好发展。

1 乡村振兴的内涵以及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1乡村振兴的内涵

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主要囊括了农业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全方面、多层次的经济振兴战略,主要是为了在将“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对农村现有经济体制进行健全,进而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基础上,促使农村良好发展,最终将共同富裕的目标顺利实现。乡村振兴围绕农业发展,借助农业发展促进第二、三产业良好发展。加深对中国基本国情了解的同时坚持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为中国建设成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助力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1.2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推动城乡平衡发展。乡村战略的实施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一大重要任务,要始终做到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效益提高。为了建立健全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提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的要求[1]。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差异性较大,公共资源以及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都更倾斜于城市。尽管在我国发展中农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在促进城市化进程中村庄数量越来越少,但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其中农村人口占多数,在国民经济中农业仍占据着基础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党的报告中被正式提出。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根据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要求,对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及政策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2)推动乡村创新改革。乡村振兴的实现,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种阻碍解决,激活农村各类主体的活力,深挖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以新动能助推农业农村良好发展;要以改革为切入点,在其中融入制度建设,着重健全产权制度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将体制机制的不足有效突破,促进农业农村良好发展。最近几年,我国立足于农村现状,对诸多战略目标进行了制定,为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借助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措施对农业经营体系进行了构建,同时展开创新与改革,为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积极改革了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科技人员亲自到农村中给予农民指导,促进其技术水平提高,将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切实落到实处,对诸多政策与方针进行了制定,以此给予各类人才鼓励,让他们积极投身于农村。

2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长时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尽管部分地区农民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和渔业,但这些地区的产业才刚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在农村中,农民投入诸多的物力与人力,但却不能扩大产业规模,在种植中得不到科学指导,导致农业产量差强人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些农民在农村开展小规模的养殖业,因为得不到专业的科学指导,个人饲养技术水平不高,牲畜等缺乏较强的抗疾病风险,很容易受到物价的影响,进而降低了农民收入。现阶段,小规模的养殖业以及种地等是农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农民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造成整体生活水平始终不高[2]。

2.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完善性

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不断改善了农业基础建设,但在乡村发展建设、农业机械化程度以及农田水利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些经济较为滞后的地区,存在严重的农业设施老化失修的问题,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造成了极大影响。与此同时,相关基础建设所需资金通常来源于政府,社会资金投入机制运行较为缓慢,针对社会各界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激励政策缺乏完善性,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投入效益不高和投入不足等现象,对更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造成了阻碍。除此之外,立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构进行分析,投资建设设施结构难以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是阻碍一些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当前,新型农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农村基础建设应围绕新型农业发展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2.3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不畅通

大家都知道,创新和推广农业科技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快速推广和创新农业科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关键的一环。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创新和推广农业科技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成果、科技含量以及转化效率都不高,而推广和创新农业科技均需要诸多投入,同时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过程中,通常有信息交流不畅通等问题存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不能使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在成了极大的阻碍。除此之外,因为农业技术服务创新和科技研发,和各需求主体之间并未建立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这同样也对此区域中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造成了极大影响。

2.4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完善性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完善性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与农村发展相适合的专业金融项目不多。最近几年,国家针对农村业务颁布了诸多鼓励政策,对此,诸多银行开始对农村业务进行了拓展,但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可以使用的资产不多,因此银行并未推出较多的相关业务项目,和农村相关的内容很少,这便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项目带动作用的发挥造成了影响。第二,农民对金融项目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长时间以来,我国诸多农民都生活在农村,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因此并未密切关注金融行业,同时大部分农民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十分排斥金融方面的话题,不愿意把存款用来投资,这便对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

3.1推进农业供给制改革

尽管近些年,借助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显著提高了农村经济,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供需结构缺乏平衡性、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结构种植缺乏合理性等,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所以,必须积极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助推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农村产业必须减少短板补齐、减少库存、重视成本等活动,促进旅游业以及第三产业良好发展。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日趋科学化和健康化,因为农业作物的种植需要较高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与产出效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4]。所以,在生产中,需要对生产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农药和化肥等使用的科学性,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活动,适当开展规模方案的经营,以促进农民收入增多,使农业更加竞争优势,第一时间消耗农产品,以免出现农产品库存量过多。与此同时,要和新时代市场的消费需求相结合,第一时间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合理调节饲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关系,以坚实的基础助推农村经济良好发展。

3.2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018年9月,为了将党的精神落到实处,振兴乡村生态、文化、人才、产业和组织,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明确提到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借助对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进行统筹,促进城乡分割的经济结构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5]。首先,针对城市中规模企业,地方政府要积极完善农村落后的政策补贴制度,借助企业产品和规模升级,将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效解决。其次,要积极对政策倾斜力度进行调整,借助金融等相关政策给予企业鼓励,增强自身特色,对政府——社会——企业三维帮扶机制进行构建,借助互助帮扶等措施,确保乡镇企业发展的协调性,振兴乡村经济。除此之外,要以核心城市为主体,带动乡村经济良好发展。对城乡经济进行统筹发展中,借助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利用市场化力量在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范围中纳入农村,是确保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性,对城乡互动经济网络进行建立的重要措施。

3.3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在农村中,农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其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还可以使农村地区居民的基本收入以及国家对农副产品、粮食的基本需求得到保证。而农业现代化建设与我国农村经济产业调整中农业改革的大体方针相一致,既和现代化生产标准的基本流程相符,也和时展保持了同步。所以,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提升的关键。当前,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农业生产技术予以创新。借助现代化的农业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农作物和粮食的整体产量提升;第二,积极使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对先进的自动化农业生产设施进行更新,同时加大引入力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借助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第三,促进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积极培训农民,促进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从而有效调动农民运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以及农业技术的积极主动性;第四,积极宣传农业现代化。借助网络平台、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渠道宣传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生产,以吸引大规模企业的眼球,积极到农村地区投资建厂,从而促进当地农业良好发展。

3.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首先,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程。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主要劳动力是家庭成员,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展开农业规模化、商品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同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收入[6]。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经营载体,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会得到良好发展与健全。主要囊括构建全国家庭农村名录系统、提高家庭农场能力、构建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其次,增强农民合作社能力工程。一般来说,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指的是农民,特别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使各自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与维护,立足于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以合作社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基础,联合开展特定经济活动组成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提高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构建国家示社管理信息系统。

3.5健全农村金融结构

一方面,政府要给予银行鼓励,让其在和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金融产品进行开发。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村均存在诸多问题,就算当前仍有大部分农民的收入只够支配日常开支,这便代表着银行在农村地区发展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要与当地情况相结合,不能完全照搬“城市模式”,应着重对各种理财项目和农业保险金融产品进行开发,在将自身业务拓宽的基础上,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帮助农民重新认识金融项目。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农民始终觉得钱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安全,所以十分排斥各种投资理财项目,觉得这些均是“骗钱”的手段,此想法对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所以,样加大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力度,以加深其对金融产品重要作用的了解。

3.6加大人才投入力度

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人才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在地方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对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制定,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的关键[7]。借助人才战略的引导,将人才的自身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促进农业发展,使农业科技创新目标顺利实现,对更多的科技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构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将科技的引领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对农业示范产业区域进行构建,助推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结合人才与科技,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极为有利,可以激励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给予农民引导,让其在生产中加大对先进农业科技的运用力度,促进高质、高产和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在固定的时间培训广大农民,带领其到经验丰富的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提高农民收入,如此才可以推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转化农业产值,有效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与良好发展,助推农村经济良好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要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放在首位,加大对具有创新性、改革性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力度,竭尽全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能力增强。这就需要加深对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重要性的认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借助科学措施与方法,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在实施时,应深度学习研究和系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竭尽全力推进农业供给制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村金融结构、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以坚实的基础助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应美英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