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初探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初探

摘 要: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西方经济学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所以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方式至关重要。结合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特点和学生专业发展情况,作为一名西方经济学教师,笔者会不断思考其更有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对西方经济学的特点、教学现状,以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结合目前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学习情况,不难发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能及时地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顾名思义,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长久以来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性概括和抽象性描述,所以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是逐渐从国外引入我国高校的教学中的。[1]西方经济学这一课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引入中国,然后逐渐发展起来,到如今,有 30 多年的历史。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教育部指定的财经类专业需要学习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财经类专业中,都设有这门课程。除了财经类专业,还有很多专业在学习经济学相关理论时需要借助西方经济学来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其在高校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板块,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并且探究在两种角度下市场经济运行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2]在高校授课的过程中,也主要以宏观和微观两大角度为出发点和重点内容,进行系统的知识传递和讲授。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中收录了很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例如,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派、新凯恩斯主义等学派,而这些学派的理论体系在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它们之间各种对立和排斥的理论,也会让学生产生理解方面的困难。除了其理论的丰富性之外,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性特征也十分显著。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其理论中涉及各种经济变量关系的联结,这些存在许多紧密联系的经济数量关系与数学密不可分。所以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需要拥有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够将数学建模思想与经济变量联系起来,用简单的数字和字母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也更加明确和易于观察。西方经济学自身的特点会影响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所以教师要首先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特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

(一)理论教学与方法训练不平衡

对于任何一个专业来说,学生要学习理论,同时也要掌握方法,这样才能在相应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只注重理论的传递而忽视方法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相关实际经验。在现阶段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由于西方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较为庞大,重难点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多以理论传递为主。然而如果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方法介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片面的、不够深刻的,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是短暂的。在纯理论的灌输下,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方式是死记硬背,在听课结束后真正的实践中也很难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也会逐渐降低。

(二)忽视学生思维和逻辑的构建

对于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把握其背后的逻辑,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启用经济学模式的思维来进行解决。但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对理论的传递浮于表面,缺乏启发学生对其深层逻辑的思考,这样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相应的训练,就很难养成经济学的专业素养,也很难正确把握经济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很重要的思维之一是数学思维,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运用逻辑推导、图表、公式等数学工具,可以促进学生经济学的学习。然而,财经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数学的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相关理论时,容易产生对定性分析的兴趣,而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的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数学思维没有得到良好的建立,以及逻辑思维的缺失,学生在经济学中对有关定量分析的问题存在兴趣薄弱和耐性低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很好地对复杂抽象的经济问题进行理性分析,这也是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之一。

(三)前沿动态理论和非主流学派的理论知识较少

不同的高校所使用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的版本不同,而不同的作者在西方经济学的专著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大多数高校所使用的教材进行研读,发现在内容方面,大多数的教材都以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内容上侧重于新古典综合派的经典理论体系和内容。[3]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经济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是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一些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新古典综合派之后,也产生了许多较为新颖的非主流学派的理论和前沿的动态研究,但是这些理论并未被编入教科书之中。很多教师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授课时,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就会局限于一些主流学派的理论,也就会以较为狭隘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学,同时对科学的前沿动态不能有比较及时和完整的了解,这也不利于学生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的了解,不能促进学生经济学方面的多元化思维的建立。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特点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现实的经济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时候,除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形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经济学的理论从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总结而来,又反作用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践的基础不只是理论,还有相应的思维的指导。通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除此之外,也能够在真实的经济生活中活学活用,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理论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学习,用专业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保障财经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有效落实。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不变地采用理论的讲授方式,而忽视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这也是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除此之外,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学科,与其他专业课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关联和共通性。学生在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时,要以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局限于课本中理论的讲解,学生很难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引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改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形式来引导学生将经济学的知识和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最后,由于西方经济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大量的理论讲解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这种课堂形式会存在较为枯燥的问题。学生在对大量的概念、定律、原理等知识的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在这种较为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会逐渐降低,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会比较低。综上所述,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是一件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事情,也是一名高校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所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可以促进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对西方经济学而言,其理论的抽象性和实用性是并存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更要指导学生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根据经济学宏微观和宏观的视角和方法,加强对现实的经济状况的分析和判断。[4]例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多列举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浅显易懂的经济案例和事实,再结合理论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理论学习,可以避免纯理论的枯燥和乏味,同时又能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去寻找一些国内外的经济案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用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经济学的学习和探索中,同时也能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经济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善于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积累案例,进行思考,也能够影响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保持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模式,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将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或进一步钻研更加深入的经济学理论时,就能比较灵活和准确地使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会避免学而无用、纸上谈兵的现象出现,这也是财经类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二)丰富教学方式及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有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所以高校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和优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图文、声音、图像等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让教学的内容更具有具体的表现力,让课堂的氛围更加生动。这种方式也能提高课堂上知识传授的效率,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式。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中,如果能将其抽象的关系用符号表达出来,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解。所以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讲授法的一些不足,并且能够将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与多媒体教学法进行融合,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得到极大程度的体现。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展示不同理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方式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而且相较于黑板板书,会节省一些时间。另外,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借助黑板板书进行推导或展示,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作用。

(三)增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

除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改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理论知识的实效性,对于一些不符合时代的理论可以适当了解,但对于一些前沿研究,需要逐渐加入课堂中来。[5]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经济学理论的时代特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对前沿动态理论的了解,并且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地巩固自身的理论基础,紧跟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动态,并且及时地了解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大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并向学生介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高等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和不断学习的意识,能够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能了解到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知识内涵。学生只有对前沿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理解当今时代的经济形势,也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不断强化师资力量

在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极大的影响,无论是从道德品质方面,还是学术水平层面,所以学校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师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和创新思维,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路人的力量,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知识能力的活动,如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让研究不同方向的经济学教师汇报最新的研究情况,也可以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和科学实践活动,为教师创造优良的条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让教师能够有动力进行学术研究,为学校的先进学科的建设打好基础。学校也可以组织学风交流活动、教师技能交流活动等,定期聘请经济学中具有权威的优秀教授进行知识和经验分享。学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使大学焕发新的活力,从提升教师的水平出发,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术学风的影响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高校中,有一些教师的年龄比较大,所以教学观念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也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随着学生群体的变化,现代的学生群体具有较为灵活的思想和多元的价值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要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所以高校要及时引导教师跟随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理念,紧跟前沿知识,能够理解并尊重学生,在此基础上,做好知识的传递和价值观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 目标。

五、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内容纷繁复杂、流派林立,同时也有许多理论和观念,学生如何才能在学习中准确掌握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如何准确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在实践中活学活用,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教师要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学科的特点,并能准确把握其背后的深层逻辑,然后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创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体系。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注重将理论与贴切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邱晓伟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