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增长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范文1

1、农村金融服务概念及现状

农村金融其本身比较复杂,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还显得有些无力,导致的结果是农村地区金融供应与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且问题较为突出。同时,一些乡镇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金融机构入驻,造成当地农民及企业的贷款及融资变的异常困难,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步伐。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虽说基本建立,但还需逐步完善,将更多的金融机构和资金引入农村地区,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2、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主要问题

2.1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突出

农村地区贷款难、融资难问题依旧广泛存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很难满足农村地区农民和企业贷款及融资问题,供不应求现象非常突出。造成这一现象有其客观原因存在: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城市的显著特点是企业密集,大企业较多,配套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农村则恰恰相反,首先,农村地区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且经营的都是小规模企业,绝大多数甚至不能称之为企业;其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有很多农村地区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所谓的配套设施更是没有;再次,农村地区一般经营的都是农产品,从事农业的特点就是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季节性明显,受天气影响显著,造成农民当年收入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最后,大多农民没有合格的抵押品,不能够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以上提高的种种因素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存在着高投入、低回报以及具有较高风险性的特点,这也使得很多的金融机构谈到农村地区就望而却步,不敢作出尝试。笔者有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就是笔者以前所在乡镇的一家工商银行搬到市内,原因就是我们提到的投入、低回报。

2.2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同样和城市居民做一个比较,2012年城乡居民两极人均收入水平相差20多倍,可以看出农民自身的经济水平比较差。同时,农民的信用意识不足,合格的担保物也很少,由于以上原因的存在,导致农村地区信用担保体系很难完善。虽然一些农村地区成立了一定数量的担保公司帮助农民进行贷款担保,但是这些公司的担保手续复杂且收费不低,担保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少,很难适应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

2.3配套法律不健全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相关的立法还没有制定,一些公布过的法规也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政策的支持使得许多金融机构将眼光和资金投向农村地区,而法律的不健全又使得这些金融机构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比如,由于没有出台政策性金融的法规,一些金融机构不得不担负着很多政策性的业务,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不良贷款。总之,上级对农村地区金融方向的帮助有点简单粗暴,只是单纯对农村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等的供给,却没有认识到相关法律的健全能够彻底的帮助农村地区建立健康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3、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改进思路

3.1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农民主要经营的是农作物,而农作物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市场需求量同样影响着农民的受益,很多时候存在着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我国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农产品保护的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为鼓励相关行业设立农业保险,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以提高相关行业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开办农业保险,分散农民经营农作物全过程的风险。

3.2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首先,要扩大农民可抵押物品的范围,可以将农民生产农作物预期取得的效益作为抵押担保物进行贷款,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扩大农民的担保能力。其次,针对部分农民在贷款后出现恶意逃债进而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损失这一现实存在的情况,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制定对应的处理措施,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农民及时追责,并将处理结果在所在农村地区范围内进行通报,提供警示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应收款项的追缴力度,保障农村地区经融机构的权益,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农村地区经济做贡献。最后,要对农民财产状况和日常信用状况进行摸底,建立档案,直接与贷款金额挂钩,并随着农民现实情况发生变化而不断更新,健全监管体系。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一情况,上级部门要积极制定相关法律,保障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在农村地区的投资行为,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村地区金融体系更加完善,运转更加顺畅,更好的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服务。总之,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体的走向是好的,相信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将发展的越来越好,农村地区的经济会越来越发达。

作者:黄于庭 单位:丽水学院

第二篇

1、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推广工作之所以没有顺利进行主要是因为一些问题的制约,比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基础设施较差、农机服务组织程度低以及农机化投入不足等几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详述。

1.1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

我国的农田大多分布的很散乱,而且山区农田之间的高度落差较大,这样就使得单块农田的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农业机械生产的条件。不少农田的面积还没有大型农业机械大,另外农田的土质有着较大的区别,有些土质较松软,大型机械由于自重较重而陷入农田中无法进行正常的施工。不仅是地理位置会造成大型农业生产机械不能够得到较好的推广,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利于农机推广工作。比如山区的居民通常习惯人工生产,因为山区的农田多为梯田,面积较小而且高度落差大,人们只为自给自足,没有较多的经济能力来使用农机进行生产作业。而且农机生产过程中对于粮食有较大的浪费,而人工的话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粮食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1.2基础设施差

许多乡镇都没有专门的农机办公场所,而且农机推广都是借用政府办公楼进行宣传的。另外农机技术人员过少,因为现今农机专业正在被相关院校取缔,使得乡镇的农机技术推广员越来越少,这样的话人们就很难理解新型的农机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多大的便利,人们就无法快速地接受用农机来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

1.3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

虽然一部分乡镇有较多的农机设备,但是农机设备不够全面,而且人们没有将农机设备有效的联合在一起,农机就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样的话会导致人们只使用一部分的农机进行农业生产,其余的还是要依靠人工来进行,人们还是无法减少人工生产时间,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使得经济得不到较快的发展。1.4农机化投入较少农机化前期投资较多,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但是农机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收益过程。乡镇的财政部门没有过多的财政收入来支持人们购买相关的农机设备,给人们购买农机设备的补贴也不够,因此人们就没有购买相应的农机设备的能力,而且农机设备相关的配套设施也较多,人们所需的投资较大,那样则表现为无力购买。

2、加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对策

2.1要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基层的农机推广工作要适应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涉及到地理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因此在进行农机推广的过程中要对相应的地理环境进行改变,要让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适当采用农业机械来进行,比如进行土地平整,或者采取农机示范的形式来使得人们了解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2健全基层农机推广体制

加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农机推广体制,该推广体制中要具备相关的办公地方以及配套的农机技术人员,政府关于人们购买农机的补贴方法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样就可以使得人们有一个安全保障,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就可以及时请教并解决。

2.3利用国家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

国家对于相关的农业机械购买都有相关的补贴,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人们减少购机费用,人们的购买欲望就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强。农业机械化的大范围实施过后农业生产效益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农村的经济也会发展的更好。基层农机推广工作要切实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农机推广工作,并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庞兴泉 单位:邯郸县农牧局

第三篇

一、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剖析

(一)农村金融领域发展中的问题

1.农村市场需求的不可持续

在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已出台了比如家电下乡补贴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下乡补贴措施,期望通过政策的引导以及资金的支持,使农村消费市场得以重新启动。这些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效应尽管比较显著,但是对于庞大的农村市场而言,却是杯水车薪。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其自身的边际消费倾向应比城镇居民大,然而1978年至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85倍,同期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340多倍,远远超过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通过分析可知农村居民收入过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以及众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是造成农村家庭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启动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应该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以及完善与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为前提。对此,应对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价值取向进行调整,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调整政策以及实施方案,在农村金融的改革过程中从政策层面为农村市场予以更多的资助以及补偿。

2.农村生产效益较低下,导致资金外流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改革走的是市场化道路,因此农村金融供给利益调节机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即生产效率决定资金流向。作为资金供给方为获得更可观的资金收益率,就会优先将资金配置给效益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同时金融部门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那些名为“支农”的资金或者机构,往往也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背离,农村储蓄资金流入到非农村的经济活动中,这种对农村资金的虹吸作用会严重抑制农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村资金借贷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非生产性借贷、逆向选择、特质性成本和风险以及抵押品的缺乏。金融机构经营的稳健性原则与农业企业融资的高风险特点存在着矛盾。长期以来,发展“三农”经济的金融服务主要靠政策推动,导致政策性和商业性矛盾日益突出,若让金融机构站在市场的角度自己来选择的话,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部分机构都会“离农而去”缺乏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和长效机制。若政府强令要求这些机构支农、惠农,而这些金融机构迫于行政压力别无选择时,则会由于没有办法克服上述这四个问题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成本问题,造成损失,最终甚至会影响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投资环境较差,民间投资受限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在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扩大投资一方面要发挥中央投资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领头羊”作用,积极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中;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政府投资来带动和扩大民间投资,支持并引导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资本投向至满足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政府鼓励的相关领域。通过民间投资的充分调动,才可使经济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就当前农村市场机制以及民间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依旧存在着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投资的法律、政策等软环境欠佳、市场准入所存障碍比较明显、民间投资缺乏相应的动力和载体、民间投资可涉及的领域受限、投资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且合理的财税支持、现存投融资渠道不畅、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以及缺乏相应的服务和引导机制等。

2.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难,融资渠道较窄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就业方面,已逐渐成为扩大就业的渠道。应借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就业得到扩大,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使民间投资得到激活,增强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此进一步建立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引导模式。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国内中小企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结合其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诸多困境,这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大批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多方筹集资金,甚至不惜涉足高利贷,加剧了民间资本借贷秩序混乱,扩大企业融资成本,最终使得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借款违约、躲债、骗款、跑路现象此起彼伏,使得整个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化。

3.农村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开放度也随之上升一些非传统或者传统的挑战也越来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也不断增大,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农村结构失衡、农村产业自主能力的降低、农村增收难以及外部依赖性强等问题急需要解决。

二、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予以相应的支持

1.在金融服务上,应多管齐下,确保投融资渠道的畅通首先于金融政策层面对中小银行予以倾斜,为其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扶持以及税收优惠,鼓励其贷款给一些中小企业。其次,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针对农村投资特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和发展为农村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切实解决农户融资的担保问题。

2.在财政政策上,要多予少取应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可实施相应的各类退税及抵免措施,同时对治理滥收费以及行政审批费用等实施清理,降低税外收费

(二)加强农业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稳定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强化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改善,将农村消费市场的打开以及农业就业问题的解决当作城乡建设的结合点,加大农村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的力度。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投入,使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并对发展方式进行有效地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2.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增设各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弥补大银行的经营战略转移导致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洞化,推进普惠金融的实施。同时鼓励农村中小企业与当地农村银行网点多加接触,使得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更好的被了解,避免了现有的大型银行与农村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从而既帮助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又能降低社区银行的信贷风险和成本。从根本上激发各金融机构和企业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缓解由国有银行网点撤出引起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乏力状况。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民间投资

1.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发展的质量以及规划水平

首先健全创业扶持方面的相关政策,加大城镇居民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鼓励农民返乡就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土地融资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积极解决农民创业方面的问题,放宽投资准入,充分发挥民间发动型、政府发动型这两种城镇化发展机制所具功能;最后还应对城镇化发展建设的筹资机制进行创新,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对垄断行业进行合理地改革

拓宽投资领域,降低其准入门槛,积极引导资本进入到新兴产业;刺激消费来带动投资,鼓励并引导国内现有的各中小金融企业;加大微型企业与初创企业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力度,对民间投资环境进行优化,构建专业的服务机构,以此进一步推动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综合且全面的考虑和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基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与农民的需求,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措施来予以解决,以此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继而进一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作者:张文倩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第四篇

1、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因素

1.1市场风险因素

1.1.1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流通速度慢

由于农村的信息技术较为落后,所以对市场的供求信息了解的并不及时,不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种植方向,所以在种植农产品时经常会出现“一哄而上”现象,最终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的现象发生。

1.1.2调整农业结构的难度大

市场信息对于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即使农民能够及时的掌握市场信息,如果想进行结构调整也不会在短期内很快实现,主要是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以及季节因素的影响,所以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效益。

1.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素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发放小额度贷款时把贷款发放给愿意付高息的、信誉最不好、还贷几率最低的人,结果致使信贷资金流失,这就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也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的过程中可能承担的风险:借款人不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而是把资金投入到其他风险较高的行业,使贷款回收困难;这就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所要承担的道德风险。

1.3利率风险因素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农户发放的小额贷款的利率是相对较低的优惠利率,利息低,有利于促进农民发展生产;但这种运作方式由于小额、分散,所以需要较高的管理成本才可以进行,对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来说风险极大。

2、农村小额信贷风险产生原因

2.1短缺资金和单一投向

充足的可以放贷的资金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小额信贷项目的开展不能够没有资金的支持;其次,借款者如果发现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运作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就不愿意归还借贷款项,使农村小额贷款公司面临更大的困难。

2.2小额信贷利率和期限缺乏灵活性

由于小额信贷的利率较低所以作为高成本运作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承担的利率风险也非常大,由于贷款制度的不完善,很容易使贷款资金被一些中小企业与农村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户长期使用,失去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的最初目标,影响中低收入农民对贷款的使用。

2.3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不完善

农户信用等级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的标准,所以要重视农户信用等级标准的建设,但就目前而言这一块在制度建设上还是空白,需要从根本上建立一套简易且又高效的农户信用评级制度,并逐步加以完善,从而堵塞漏洞,降低贷款的风险。

2.4农村小额信贷贷后管理不到位

相对于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工作来说,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对小额信用贷款的管理工作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贷款的使用情况的管理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对贷款的使用情况没有进行详细的跟踪与了解,致使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贷款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加重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风险。

3、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3.1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的开拓新业务扩大企业的收益,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利用其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优势为农户提供一些免费或者是费用较低的社会服务,提高农民捕捉市场信息、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在拓展业务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2建立合理、严格的信用评级制度把农户的贷款额度与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挂钩,要实施这一措施首先要加强对农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然后确定每个信用等级的最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发放中的风险。

3.3加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机构自身建设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层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放贷过程中产生的小额不良贷款,要查清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弥补工作中的不足,降低信贷风险,放贷员既要吸取工作中的教训,又要放开手脚在加强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农户的小额贷款工作。

3.4确定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减轻市场风险

由于适用小额信贷的农户经济收入有限。所以要在正确评估主要客户人群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利率,这样才会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吸引大量的顾客,反过来顾客又会给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实现良性循环。

3.5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市场以及气候的影响很大,所以农业生产的变化幅度非常大,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小额信用贷款也会受其影响,增加了贷款的风险,所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保险机制使这种风险得到分担,使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能够正常进行。

3.6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法规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市场的兴起仅仅才几年的时间,关于小额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都不健全,所以要用法律的手段促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良性发展,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小额信贷市场,促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间的良性竞争,使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

4、总结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在发展生产中资金困难的问题,通过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可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而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要保证这种模式的长期稳定发展,仍需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

作者:周锁龙 单位:江阴市永川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第五篇

一、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就需要各级部门共同配合和努力。因此,首要的工作就是使各级政府部们对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重视程度,使农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得到有力的保障。在信息化的经济管理中,要涉及到许多部门、单位的配合,这就需要政府发挥自己的调控功能,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帮助农民建设信息化的网络设施,建立与农村、农业相关的信息网站,指导农民掌握信息化技术,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同时还要使农民学会使用信息化设施,提高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管理工作的稳步前进。

2.完善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效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就要不断的完善各项服务工作,建立经济管理的措施和制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信息的有效管理和整合,帮助农民识别信息的真实性,使农民获得信息是科学的、真实的、完整的,帮助农民提高对信息的利用率,更好的进行经济管理,获取更高的收入。除此之外,还要为农村的各项工作制定一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农村的各项工作能够合理的、有序的开展,利用信息化的渠道与外界联系,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发展信息,帮助农民寻找合作的机会,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整合农村信息,提高经济管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要想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农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农村的经济管理中,要实现信息化,就要不断的优化和整合各种相关信息,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依据。由于我国的面积比较大,农村分布的地区也比较广泛,而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自然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整合各个地区的不同信息,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农民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4.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要使信息化的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较好的应用,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知识了解的也不够深入,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只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且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及时解决,使经济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努力的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农民进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并指导广大农民进行生产管理,努力提高整个农村的文化素质,为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作为农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就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最终实现高效的管理效果。我们要努力克服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完善各种服务措施,通过整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信息,指导农民经济生产经营,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使各种措施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付兴军 单位: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办事处

第六篇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登博斯宣言》明确提出:

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与储备,稳定粮食供应和使贫困者获得粮食的机会,妥善地解决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

3.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于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我们可以把这一目标解释为:农业生产安全目标、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和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目标。目前,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绝大部分为公共物品性质,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对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的需要也会更加突显,这也反应在此类设施在农业水利设施总额中占有的比例的逐年上升。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有效运行要有明晰的运行服务主体,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主体的明晰及重塑,必须有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创新来保障。

二、农业水利设施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1.中央财政对农业水利设施投入整体不足

农业水利设施归于公共产品范围,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供给和非政府供给。其特点为:公益性、公共性及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享受的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相对较少,而各级政府供给的大部分是满足城市公共产品的需要。尤其是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国家的投入是极其有限的。从每年国家财政投入的绝对数额来看呈上升趋势,但是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在2000年前国家用于农业的支出一般在10%以上,自2000年开始,这项支出的比例一直在9%左右,据此,足矣显示国家对农业公共产品的投入在减少,相应用于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也会逐年降低。

2.基层财政困难的现状限制了基层政府的投入能力

自我国采用分税制改革后,一般中央财政收入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再加上省级财政的收入,使这部分收入财力的比重之和超过60%,从而实现绝对掌控地位,而基层财政(县乡两级)收入比重仅有20%左右。而基层财政的20%左右的收入在基本满足日常开销后,公共设施与民生建设就更谈不上了,再加上分税制带来的省级以下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协调,以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等现象,因此,在预算过程中常会出现设施建设的瓶颈问题,尤其是在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方面。即便有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款项,同样也难以解决基层公共设施的完备问题,同样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投资资金不足的现状愈加突显。加之乡镇自筹统筹资金的投入也有所下降,因而导致农业水利设施投入的普遍不足。

三、有效的解决方法

普及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关键是,各级政府要从思想上根本上提高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要从根本上搞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必须从政府做起,必须从思想上来提高农民对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切实主动地将农业水利基础建设摆在首位并实施到工作中去,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不但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农业产量。农业水利建设的普及从另一方面取决于当地领导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能够把农业的生命之源--水利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并系统、高效的得以实施。在实施工过程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领导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必须要用发展以及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四、结束语

在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要给予农户及其他投资者优惠,继续完善“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拓宽农业水利设施投资渠道,缓解资金投入农业后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利润的现实,确保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增长农民收入,同时保护环境,是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作者:武秀梅 单位: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

第七篇

1、农村金融结构体系属于二元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约束性

在农村的金融环境当中,所谓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也是以一种正常的方式存在的,从某种角度讲农村的特殊金融结构使得这种非正规金融机构处于一种合理状态,但是这种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利息往往很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给人们也造成了负担,产生了许多的非经济性问题。所以农村金融结构体系的二元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约束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

2、农村经济发展中采用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与现代的金融资本不匹配

虽然我国农业已经进入现代农业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层次的提升,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加入了合作社,人们在国家的引导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学会了抱团取暖。但是个别人还是没有脱离小农经济思想,小农经济思想还是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没有从思想上转变过来,对于农村的土地还有一定的依赖性,由于小农经济意识,导致其生产效率不高。说到底小组织的生产无法支撑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劳动生产,转移非农业生产,提高生产的效率,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农村土地上,农户的收入需要进行有效的补充,不能替代农业收入,缺少现代的资本支撑使小农经济的简单生产很难得到全面的扩张,现在的商业金融机构很难为小农经济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所以农村经济发展中采用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与现代的金融资本不匹配,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金融借贷资本的形式会造成农民很难支付还款,农村经济增长受到高资本低回报的影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金融借贷资本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一种供给补充的作用。现在的金融体系本身属于资本供给的中心渠道,非正规的金融体系属于自发的状态。虽然我国已经对金融体系进行了改革,但是农村的储蓄资本转向投资,流入到城市中,削弱了农村经济增长需要的资本,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本身处于转型和相互融合的阶段,对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从农村经济的发展出发,这种金融借贷资本的形式会造成农民很难支付还款,农村经济增长受到高资本低回报的影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我国土地供给比较充足,但是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发展得还不是很完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金融约束的影响,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除。以上几点是笔者总结的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金融约束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刘忠新 单位:大安市四棵树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第八篇

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2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

农民专业合社通过农户的自愿联合,可以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生产中的一些不足。我国一直注重“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农村,农村的工作重点是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解决了土地问题就解决了农村问题,解决了农村问题就解决了“三农”问题。当前解决土地问题的关键是土地流转,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的难点首先要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其次是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农民的粮食问题。安徽省人口构成统计数据显示,农村每100人中平均有劳动力近60人,单从粮食生产方面考虑,种植当前100人所承包的土地,也就是近6.67hm2土地,4~5人便绰绰有余。通过土地流转把富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通过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富余劳动力从事其他工作。比如: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让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专业进行养殖生产;成立农产品深加工合作社,让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专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成立农机种收专业合作社,让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专业从事粮食的种植和收割等。通过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解决这些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家乡便可顺利实现创业就业。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减少人才外流,使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1.3农民专业合社是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有效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前期发展速度迅猛,后期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的发展资金不足,一家一户的资金数量严重缺乏。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社员入股出资,为农村的发展节约了资金成本,不用贷款,通过闲散资金的集合便壮大了资金的规模,农民原先想办而办不成的事,现在都可以迎刃而解。

2、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紧密联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成为农民社员与政府联系的纽带,及时将农民的需求和反映传递给政府部门,并且可以将政府的相关农业政策制度有效地传达给农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便利地实现政府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并将政府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良好政策及时在基层落实,有助于促进政策落实,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2.2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把薄弱的家庭农户组织起来,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农业的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让农民“抱团”闯市场,获取规模效益。二是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系列技术服务,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实践推广,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强社员自律,协调专业合作社的内外部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利用组织方式规范农户行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可以对协调社员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可以提高社员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2.3维护农民在市场主体中的利益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但其组织化程度不高,且其意愿的充分表达和利益的有效维护难以得到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代表和维护社员权益的组织,能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意见,积极争取惠农政策。同时,专业合作社能够通过规范和约束各方行为,有效化解行业矛盾,保证农业市场和谐秩序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3、结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下,充分发挥了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突出的显现。

作者:宋世宏 单位:安徽省临泉县杨小街乡农村经济统计站

第九篇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十世纪50年代,帕特里克就提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并提出了验证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发展模式,即“供给引导”型和“需求追随”型模式;麦金农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肖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此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关系到农村整体信贷金融自己的融通,尤其是在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农村金融的发展也影响到农村整体经济的增长。而农业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经济也对国家宏观调控和其他产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农村金融的作用也日益显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金融体系发展越完善,就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如果金融的发展滞后,也将阻碍经济的增长。所以说农村金融的发展也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即也影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相影响的。根据金融发展理论,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农村金融体系是连接农村经济发展中自身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渠道,对农村经济增长应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显示,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我国农业贷款所占比例极小。这就显示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够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上成效并不明显,即农村金融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小,无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则吸引了一些外部资金进入该领域,从而促进了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组织较少,可提供给农业、农村、农民的信贷资金有限,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严重影响了城乡经济二元化结构,使农村地区的资金回流到城市,农村的资金更加短缺。虽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几经改革,但水平一直都比较低,同时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亟需进一步完善改革。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对值偏小,所有农村金融计划所能够收纳的存款数量有限,而且农民的收入大多数用于消费和养老,而用于投资所占的资金数量明显很少,同时农村的金融资金又易于流向收益高的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无法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却减缓了经济的发展。研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需引入金融效率这一概念。金融效率是指金融机构利用资金,提供服务的速度、质量如何。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少,CENTURY可供信息传递与流通的途径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自己发挥更有效的作用,阻碍了这些资金的高效运转。这就必须提高农村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合理配置这些资金。金融效率的提升就要改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质的变化,这也需要对需求量的累积,而这个量的累积就是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我国农村金融还处于量的积累阶段,在金融效率方面还比较低,主要体现在规范性和创新性程度比较低。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的转变缺少通过创新、改革的途径,这就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只停留在关注如何吸收更多的资金这一层面,所以,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之间并未形成合理有效的互动机制。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一直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区域,所以为其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各种服务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良好的发展环境才有利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三农”以来,农业得到了一些发展,但相对于农民的迫切需要而言,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依然落后。农村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却一直受到制约因素的阻碍,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也就就无法有效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贡献力量。

二、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此,亟需采取措施使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有效连接,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我国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未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几点完善建议:首先,应进一步实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发展。目前构成我国农村金融主体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应继续保持其为农村提供服务的宗旨,发挥合作的优势,走出一条适合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通过业务规范化,控制金融风险,服务三农,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辅助力量,我国商业银行因其资金规模大,经营效率高,也对农村金融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也应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寻找优质项目,在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中发现更新更好的利益增长点。例如农副产品生产、批发、销售服务一条龙市场,可以集中原材料产地和劳务人员的双重优势,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体之一,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并没有发挥出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其需要根据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研究制定性的策略,因此政策性银行发挥作用主要依附于国家政策导向,不能完全自主的应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所以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长期存在的农村民间金融也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风险大等问题,这就需要国家调整管理方法,加大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使其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总之,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应继续丰富其金融主体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尤其鼓励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组等农村金融组织。引导、协调管理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对农村金融资金缺口的弥补,同时继续引进其他形式的市场竞争体制,提高原有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更好的实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要大力对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的鼓励力度,推动对服务种类和交易业务工具的创新。依照农村金融和经济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设计可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例如推出农民创业资金贷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居民房屋产权贷款、城乡中小企业信贷贷款、农村中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农村商户联保贷款等,为乡镇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同时引入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合理权益,稳定其对农村服务的坚定信心,如金融资产的有偿转让、信贷合同担保保险、农业信贷税收减免等。

再次,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短缺的现状,政府应为了实现农村金融的发展,增强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汇聚一切对金融发展有利的政策、策略。这些不仅要体现在财政扶持和有利的税收政策上,更要体现在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经营、人才资源、法律保护、舆论宣传等环节上。同时也要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把农村金融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中,使农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政府不仅在一些金融服务和体系发展不完善的区域,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还有扩大农民对金融服务范围的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最后,还要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国家只用实行合理有效的监管,才能更好的引导农村金融的发展,才能有效的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为农村金融市场的良好运行提供适合的环境,进一步发展与规划农村金融监管的创新和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实现对农村金融机构和体系的有法可依、依法监管。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全社会的金融法律意识,使广大民众积极支持国家农村金融工作的展开。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监管机构、行业监管等部门以及基层政府中专门机构的监管职能。各级地方政府都应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国家关于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只用在完善的监管体制下,同时严把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关口,充分发挥各个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资金供给作用,才能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也要发挥好行业内部的自律监管作用,形成银行业的活力和合力,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在政府的政策引导,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推进我国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结语

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农村金融必须进一步完善发展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整体经济的更好发展。农村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加对其的监督和引导,使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策略,引导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只有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才能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李思璇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第十篇

1、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当前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的加快,城市人口急速上升,更多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农村本身来讲,由于农业本身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益较小,所以很多农村家庭大部分的生活来源都是依靠外出务工所得。加强农村的农机推广工作,就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状况,首先就是在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由农业机械来替代,不仅在生产效率上大大提高,还能解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而使所有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建设中。这不仅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对于农民来讲,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都是从农业方面获得的,这是我国传统农业本身的特点。但是,传统农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劳动工具,使得农村的生产效率不够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长年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来讲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所以,在农村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村的生产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农民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新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得到普及,大量的农业生产机械代替以前的人力,在农业生产的每个部分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节省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单个农民的生产能力会得到成倍的提高,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益得到了几十倍的提高,并且剩余的劳动力又可以投入到城市中去,通过外出务工的方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机推广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大大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

3、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农业生产来讲,传统的农业生产更多的是耕种粮食作物,这样可以保证农民的生活,同时农民可以通过出售剩余的粮食作物,来获得部分经济利益。这样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一种农业资源的浪费,对于农民自身来讲,也不利于其经济水平的改善。但是,通过推行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向,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使单位土地产出的经济利益更大。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通过特色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农民可以转变思路,开发新的农业种植项目。例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观赏植物种植、有机作物培育、经济作物种植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单位农田的经济价值产出,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传统的耕作方式采用人工耕种的方式,这样不但不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这种落后的生产和管理方式,还会使农田比较容易出现肥力变低,单位农田生产粮食降低,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农田水土流失及其农田荒漠化的现象。通过推广农机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施肥、浇水等农田管理措施,可以科学地对农田的状况做出判断和改善,从而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4、带动农机技术周边产业发展

经济增长论文范文2

经济的发展,通常是以向环境不断汲取不可再生资源或者向环境排放大量废物为代价。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以后,人们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们经常认为经济越发展,环境遭受损坏的程度越严重。但事实是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并非成正比例的关系,而是一种近似于倒“U”型的关系。这种倒“U”型的模型也被叫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由两位学者Cmssman和Kmeger发现并证实的。模型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被破坏和污染的程度随着收入的增长而越发严重,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环境被破坏和污染的程度会随经济的继续增长而逐渐递减。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间关系模型构建

伴随着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很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环境的恶化与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它们做了很多调查、取证、研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先期研究成果。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三个指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这三个指标随人均收入增长的变动情况。

三、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

(一)取值范围

通过对辽宁省18年来人均GDP、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的调查,研究辽宁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一种怎样的情况。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经济的增长,用工业废水排放量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反映水环境污染情况(如表1)。

(二)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

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Linear、Quadratic以及Cubic拟合的可决系数分别为0.698、0.765、0.858,另外sig值都小于0.05,说明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相关性强,Cubic(三次曲线)拟合效果是最好的,如表2所示。所以,选择三次回归方程作为本文研究的最终数学模型。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关系曲线呈现出倒N型关系,如图1。伴随经济的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持续降低直到2005年(人均GDP为19074元),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即2005年以后,环境质量会恶化,到2008年以后,工业废水排放量开始下降,环境质量又得到了改善。

(三)人均GDP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利用spss17.0辽宁省人均GDP与生活污水排放量之间模型模拟结果见表3。通过表3看出,人均GDP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之间的线性、二次、三次曲线拟合的可决系数为0.95以上,拟合程度相当高。一次线性曲线的F值比二次、三次曲线的好,因此选定一次回归方程为本文研究的数学模型。辽宁省人均GDP与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关系呈一次曲线分布,辽宁省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伴随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曲线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不符,呈现出污染随着经济增长有急剧恶化的趋势。

四、结论与对策

经济增长论文范文3

 

自1956年罗伯特.索洛在其里程碑式的论文《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篇论文》当中创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在以后的半个世纪当中都扮演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石的角色。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逐步从以逻辑推理演绎为主转向更重视数理分析和模型建设,其中很大一部分理论及实证研究都是以索洛模型为主要出发点和推理根据。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展,索洛增长模型亦在诸多的实证检验和理论应用当中得到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多层次多方向延伸。   一、理论基础与发展   索洛增长模型(Solow,1956)通过放弃劳动力与资本固定比例,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刀刃平衡”,通过将资本、劳动和总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内生化。索洛将一般的生产函数表述为:Y=F(K,L),并在考虑技术水平变化时使用可具有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Y=A(t)F(K,L)。给定储蓄率不变,最终产品与资本存量的稳态增长率都为,其中n为劳动力(人口)的增长率。索洛模型假定总储蓄率为s,资本折旧率为δ,得出资本积累方程k=sf(k)-(n+g+δ)k。在以后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以具有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代替了具有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修正这个模型为Y=F(K,AL)。为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之后的研究引入了多种索洛模型的变形。如卡斯等人建立了无限期界模型并提出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资本存量条件,索洛模型最初推导出的黄金律资本存量被修正为修正黄金律资本存量(Cass,1965),以将储蓄率内生化;引入已有资本的废弃率来考量新通用技术的出现引起的产出下降(Aghion,Howitt,2011,第九章);在索洛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因素H(t)(Mankiw,RomerandWeil,1992)等。我国亦有不少研究对索洛模型进行了理论拓展和延伸。李军(2003)、周晨和熊和平(2007)引入老龄化因素以测定老龄化程度对经济的影响;熊俊(2005)通过“希克斯中性的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假设条件的放松和自变量的调整,扩展了索洛增长模型;刘海生和解江树(2005)在索洛模型中引入按技术分配,分析了非体现技术进步和体现技术进步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李国柱(2006)引入环境约束以考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何莉(2007)引入人力资本和出口依存度,以测量各省经济受对外贸易的影响;傅为忠和刘!楠(2008)通过引入随机干扰项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张谊浩和周庭佐(2011)引入相对货币供应量因素,得出新的人均产出。   二、实证研究与应用   由于索洛模型的基础作用和解释能力,经济学领域很多研究都运用该模型作为工具来解释和分析经济现象、提出经济策略。下面以基于中国经济的实证应用为例,综合评述索洛模型在不同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和验证。自1988年始,我国的索洛模型实证应用研究共计191篇。可粗略分为七大类,即整体的宏观经济分析、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分析、人口劳动力、贸易投资、科技教育和资源环境的贡献和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分析   索洛模型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是根据具体国情,从总体宏观经济层面解释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基本要素的变动和贡献,并提出改进对策。典型的应用有国内经济全要素分析、储蓄贡献、投资贡献、货币供应影响等。如刘强(2001)、王玉荣和孙玉琴(2002)、马小鹏(2005)、王维国和杜修立(2005)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王风云(2005)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韩立杰、于海滨和刘喜(2007)、王德劲(2007)、波唐勇(2009)、俞林(2011)等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等全要素分析;贺福珍(2010)基于索洛增长模型,探讨了非充分就业环境假定下的经济增长问题。   (二)产业经济   利用索洛模型对国内各产业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具体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分析、工业经济分析、服务业经济分析和企业经济分析。亦有研究是基于整体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方式等来分析经济增长。如战明华和许月丽(2006)将产业结构因素引入模型,测度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彭军涛和陈其霆(2000)分析了制度因素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赵燃和骆乐(2007)、祖立义、傅新红和李冬梅(2008)、曹佳、肖海峰和杨光(2009)分别测算了我国渔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余明阳和刘春章(2009)运用索洛模型构建品牌声誉增长模型,解释了品牌体验水平对稳态的影响;高晓然、董勤和于英川(2005)对集成电路行业技术进步作用进行定量计算。   (三)区域经济   索洛模型运用在区域经济分析当中,通常是具体分析某一地区的要素贡献和经济增长路径,或综合分析国内各区域间的异同、研究要素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影响。如赵玉杰(2006)利用索洛模型对济南和青岛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比较;孟波,李定猛和张贵平(2009)定量分析了贵州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汪慧玲和王富贵(2009)以甘肃省为例测定了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涂山峰和曹休宁(2005)利用索洛模型解释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马飞、冯梓洋和韩清艳(2009)构建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数理模型;龙文(2007)对中国区域经济进行了收敛性分析,贾男和甘犁(2010)运用生产函数差异尝试解释地区差异,陈体标和饶晓辉(2011)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转移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出索洛模型在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局限性。   (四)人口与劳动力   在分析人口与劳动力对经济的贡献程度的研究中,索洛模型的应用十分广泛。针对人口流动、人口结构、就业和相关制度问题与影响的研究亦为数不少。如李军(2003)通过引入老龄化因素测算了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梁君林和杜世奇(2003)、梁君林和余涛(2004)基于索洛模型探讨了在不同人口增长率、利率和贴现率条件下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效率;杨蔚、胡博、杨锦秀和傅新红(2008)利用拓展的索洛模型探讨了省际人口迁移、人力资本流动对人均收入增长率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张运峰(2009)分析了技术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条件下人口增长的影响;韩胜娟(2011)将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引入扩展的索洛模型,测算了人力资本贡献。#p#分页标题#e#   (五)贸易与投资   针对贸易和投资对国内整体和各地区经济的影响,一部分研究借鉴了索洛模型的分析方法,以得出定量的结论。如吴喜龙(2005)对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何正霞(2006)从外贸外资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对外开放对经济的作用;冯秀娟(2005)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损失利润进行了定量分析,李有(2009)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六)科技与教育   很多尝试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贡献的研究都运用了索洛模型,也有一些研究将该模型应用到了分析教育因素影响上。如夏杰长(2002)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了定量测算,沈思、陈泉和孙红湘(2003)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和索洛模型计算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对未来五年的科技贡献率进行预测,钟国宝和吴广谋(2007)基于索洛模型分析了研发投入对GDP的贡献,刘大海、李朗、刘洋和刘其舒(2008)测算了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黄大乾、彭丽茹和高建军(2009)通过构造专业人力资本投入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七)资源、能源与环境   不少研究借鉴索洛模型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推演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策略。如罗浩(2007)通过新古典经济模型探讨了克服资源瓶颈的两种方式,易莹莹,李莺和乐燕波(2007)运用索洛模型分析了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限制性影响;李奇旆(2009)利用改进后的索洛模型验证了土地资源并非必然带来经济增长;李新春和张雷(2011)研究了环保消费对经济发展最优路径的影响。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本身存在假设条件苛刻、作为增长源泉的技术进步因素外生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修正和展望在增长经济学教科书中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我国应用索洛模型的实证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相关实证研究数量繁多,但方向较为集中,一些领域研究不足。占最大比例的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分析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收敛性分析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只有寥寥数篇尝试了从储蓄率、货币供应、经济周期等角度对宏观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而其他方向的研究则数量较少且角度单一,以人口和劳动力角度为例,国外关于老龄化、生育率等人口因素经济影响的索洛模型研究深入广泛,多配合世代交叠模型和其他数理模型,但我国此类文献很少。再如索洛模型中制度因素的引入问题,虽然我国有关于制度影响的理论研究,但实证研究屈指可数。当然,一些研究如黄红艳(2005)对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和张璇(2010)对于法律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都很有启发意义,但总体来看,我国依然缺乏广泛系统的制度因素贡献研究。   其次,现有研究还存在着深度不够、量化分析不足的问题。大量研究在原模型基础上单纯增加了新的约束或变量,以期获得该约束或变量所代表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结果。但这些约束和变量往往脱离现实且不易计量,造成了基于实证的定量分析并不能完全反应现实情况或提供合理可行的策略。   最后,基于索洛模型的研究与其他数理模型和研究方法的结合不足。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整体,单个经济模型很难有效解释其运行机制和问题。很大一部分实证研究仅仅建立在索洛模型上,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片面性。   因此,我国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应用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劳动力、制度、环境资源等研究领域,可应用索洛模型进一步构建分析其他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关系的模型、在宏观经济系统中研究要素间的互动;可更多探究某一要素对整体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贡献、比较国内外异同;从微观角度深入分解各要素的贡献,并通过可行的分解进行量化要素效用分析;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结合不同数理模型,获得全局把握。

经济增长论文范文4

〔关键词〕经济增长;生态经济学;环境

一、经济增长与超载的世界

经济增长支配着当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科技、文化等都必须服务经济增长。现行的经济、政治、社会系统稳定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没有尽头的经济扩张和与此关联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高税收才能减少赤字;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财政需要更多的收入;维持社会凝聚力也需要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增长至上主义”已经让世界超负荷运转并恶化了环境问题、气候问题、收入不均等问题。世界经济在增长,但生态系统不会随之增长。增长意味着更大的嘴巴和更大的消化肠道比之前更快速地把更多的资源转换成更多的废物,以满足经常性破坏性的个人欲望(Daly,HermanE,2014)。当今天的科学家们谈论气候变化条件下“沙尘暴”越来越多时,实际上预示着一种剧烈的生态与社会的改变。这些可预计的危机也必将带来剧烈的后果(HannahHolleman,2018)。

二、生态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生态经济学所涉及的主题贯穿整个人类历史。自古希腊人以来就一直争论着,包括财富创造的极限、美好生活的意义、如何实现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伦理与行为、价值认识论和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和社会影响。这些现代主题的推理与观念线索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资料中均可检索到,并唤起很多被主流经济学家遗弃和忽略的话题,包括亚当•斯密(1759)有关社会动因的作品、马尔萨斯(1798)关于人口与贫困的作品、杰文斯(1865)关于对再生能源依赖的作品、约翰•斯图尔特•米尔(1848)关于稳态经济的作品、马克思(1867)关于剥削、阶级冲突与资本积累的作品、凡勃仑(1899)关于演进制度分析和炫耀性消费的作品。Ruskin(1862)最有名的经济学的浪漫主义批判作品也与这些主题相关联。Becker(2005)、Christensen(1989)、Smith(1980)、Spash(1999)的作品也是生态经济学历史脉络中的一些有限尝试,但最具价值的是MartinezAlier(1990)关于能源—环境方面的论文。生态经济学虽发轫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但六七十年代也仅有滥觞之力,尽管一些经济学家在形式上和实质上表达了至今仍旧流行于生态经济学的思想,如K.WilliamKapp(1961,1963,1978)研究了经济学与环境的关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著有思想史、方法论和基于环境问题制度分析的广泛写作。但其不为人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批评在广度与深度上远远领先于那个时代。Polanyi(1944)和Galbraith(1958,1967)有关现代工业经济的著作各自涵盖了自我控制市场经济体与公司的兴起,两者都明确地将其主题与环境退化联系起来。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RachaelCarson,1962)和《人口炸弹》(PaulEhrlich,1968)的出版预示了对环境问题一种更普遍和广泛的社会觉醒。经济增长问题也被置于议程之中(Boulding,1966;Mishan,1969)。流行文化中,嬉皮士运动倡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去物质化、选择简单随意公社式的生活。不过,流行的环境文学作品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风生水起,然后进入到经济辩论之中。辩题也从人口增长(EhrlichandHoldren,1971)扩展到对经济增长的一般限制(Meadowsetal,1972)、对生产方式的质疑(Schumacher,1973)和增长对社会的巨大影响(Hirsch,1977)。与此同时,激进的环保主义也在孕育之中(Abbey,1975)。在经济学里,能源危机是吸引注意力的主要的环境问题(Commoner,1976;Tanzer,1974)。但这遭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轻蔑与反对(如Beckerman,1974),这类经济学家过去和现在都与公众认知大相径庭,对技术工业污染给这个星球上的生命造成的威胁不以为然。滴滴涕与人类和动物的出生缺陷之间的关联性是一个开端,武器测试的核辐射、核工业事故、温室气体、臭氧层空洞、酸性沉积物、滥伐森林陆续成了政治议题和国际研究项目。工业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强加给人类很多的怨恨、忧虑、恐惧和无奈。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后果而言,经济增长具有恶劣的误导性(Mishan,1969)。人们认为,环境包含一系列被忽略的和经济学以外的价值(Krutilla,1967),但这些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分析和福利理论框架(Kneese,1984)。最基础的访谈数据结果对人类心理学与动机的经济模型提出了质疑(Spash,2008)。在正统经济学内部,偏好功利主义、最优控制模型、折现、一元论价值体系和教义化的数学,严重限制了批评、创新和解决环境与社会问题的能力。然而,环境经济学家也没有能力开宗立派,他们固执地教授一个核心模型,将污染描述为易于纠正的两个参与者之间的局部问题,是一次性的市场失灵(Spash,2010);更糟的是,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将污染视为一种最优行为(Mishan,1971)。因而,20世纪70年代,那些对环境问题发表激烈评论的经济学家普遍发现他们以及他们的思想在那个十年被边缘化了,其因在于他们的评论太具强烈的革命性。GeorgescuRoegen(1971)发表了一篇经济熵的文章,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长远地看,增长是不可行的。而政策需要基础性改革。他从人口规模、生态系统压力到变革需要的时间以及人类系统可能变化的速度之间的推理导致对人类社会的怀疑。经济系统与伦理道德判断的分割,既要关注活着的同类,也要关注未来子孙。赫尔曼•戴利(1977,1992)认为,面对经济熵定律和对增长的批判,最好的目标选择是“稳态经济”。否则,大自然的反馈循环将迫使我们这样做,那时可能就是灾难性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生态经济学提供了更多激进文学作品和思想者的潜力。哥斯坦扎(Costanza)属于主流阵营,将其广泛的多产的作品置于新古典主义思想体系之内,包括机械均衡模型和偏好功利主义,而正是它们限制了环境经济学家的早期努力。为实施环境评估,测度与价值问题成为生态经济学的高频议题,部分原因是尝试理论“包装”,以便为采取行动吸引经济和政治支持。后来,环境影响的物理计量技术也被开发出来,如生态足迹。更多的成本,如效益类型的研究也扩展到生态事务当中。但从很多方面来看,如果像在市场上交易人工制品那样处理生态系统会存在严重问题(Spash,2008b)。于是,一种“混改”式的作品出现了,因为没有哪一个经济理论能从过去经济学实践中发展一个连贯一致的价值理论的基本问题。

三、结语

经济增长论文范文5

“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撑,电子资源脱颖而出,带来革命性变化。科学引导着知识管理系统,为管理、传递和使用知识提供路径和方法。”Yadagiri,S.强调,在迅速出现的数字纪元和知识社会,知识管理能够加速知识的传播,改善图书信息中心的业务程序,增强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其业界地位。美国学者Baker,ShirleyK.认为,在高校,在一些学科,高等教育和图书馆在巨大的机遇面前,要肩负起数字信息和知识管理的重任。盛小平教授基于文献计量法论证了知识管理不是一种管理时尚,利用库恩的学科定义标准验证知识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KarlWiig在《知识管理:一门渊源久远的新兴学科》等文中强调,知识管理成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包括管理科学、认知科学、经济学、教育方法、人工智能、信息管理与技术科学在内的支撑性学科。伊朗学者Hazeri和澳大利亚学者Mar-tin及Sarrafzadeh认为,知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隶属于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并强调其多维度,即涉及组织、企业、管理和实践等多个领域。据调查,全球排名前500强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实施了知识管理项目,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机构也在积极引入知识管理,促进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图书情报界参与知识管理的研究是大势所趋,吴慰慈教授指出:“开展知识管理问题的研究,将推动图书馆学研究超越传统图书馆机构的局限,去面向更广阔的实践基础。”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在知识管理的研究方面,图书情报学具有先天优势,如果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图书情报学的学科地位、应用范围和社会影响都将产生大的飞跃。学科的理论体系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知识管理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知识管理不断从相关学科吸收营养,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信息技术方面颇有起色,逐渐确立了一定的学科地位,形成了独有的理论体系。但实践超前、理论滞后是目前知识管理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2知识管理的概念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柯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学是关于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有:①理论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发展研究和知识管理学科体系);②应用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方法论、技术和系统研究);③专门知识管理学(包括企业、政府和公共知识管理学等)。人类迈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加速发展,图书情报学终于从以文献、信息为中心走向以知识为中心,呈现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知识管理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它需要凭借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实现其功能,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大规模的知识存储、快速的知识传输成为可能。图书馆正是在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才使文献信息知识资源的建设过程与知识生产、传播、扩散、应用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也为图书馆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

3知识管理学科来源研究

3.1哲学上关于知识的认知

在西方哲学中,对知识的追求充满了怀疑主义,这使得很多哲学家寻求有助于他们建立不容怀疑知识的终极真理方法。柏拉图把知识定义为经过实证的正确的知识。从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开始,认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包括主观感受和理性推导两个方面,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适应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它从社会实践中来,正确可靠的知识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3.2经济学关于知识和知识管理的讨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每个经济主体都拥有独特的知识并强调组合显性知识的重要性,比如新出现的产品、生产方法、材料、市场和组织等都是源于知识新的“组合”,他关注的是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变化过程。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退到第二位,信息作为经济资源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信息就是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发现,世界经济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理念重放光芒;在后工业社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直接放到生产体系中考虑”。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已经高达50%~60%,体现于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力量”,知识积累导致技术变革,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动力。20世纪90年代,现代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将知识视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知识管理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3.3经济管理学的知识解释

管理是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自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0世纪20~6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80年代的“管理丛林”,到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阶段,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管理革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力量,这凝结了无数管理实践者与理论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F.Drucker首次提出知识管理这一重大概念,80年代以后陆续发表大量相关论文,对知识管理做出了开拓性工作。1988年,他发表《新型组织的出现》,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1999年,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家T.H.Davenport出版《营运知识》,标志着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末,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知识经济理论日益成熟,并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管理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第五代管理思想,即知识管理。因此,知识管理是时代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从思想角度看,当代知识管理有许多渊源,比如抽象性的哲学思考,以及特定工作场所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所引发的某些具体思考。总之,人们在试图揭示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20世纪管理界种种提高效率的努力,都构成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渊源。

4知识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4.1学科定位

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库,以“知识管理学”为题名,“概念”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学术论文140篇,外文文献48篇;通过EBSCO数据库,以“knowledgemanagementscience”为题名,“concept”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国外研究文献39篇。这些论文涉及图书情报、管理、制造业、工程、医学、数学、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可见,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调查发现,大量的知识管理教育研究项目首先源于图书情报学或信息管理,其次是计算机或工程,商业和管理。集合的课程、宽泛的知识管理技巧和资产清楚地表明了知识管理教育的多学科性。这也与邱均平教授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知识管理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对信息管理及其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今后一段时期,信息与知识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以图书馆和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4.2研究对象

从一门独立学科的视角来看待知识管理,整合各个学科优秀学者各有特色的理论和技术,柯平教授提出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个人和社会的知识过程的学科,在此,知识过程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知识的产生、组织、传播、共享、创新以及知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管理绩效评估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文化、制度等手段同样重要;同时他还提出了由知识治理、战略知识管理和一般知识管理组成的三层次知识管理学学科体系框架。

5案例分析

众多企业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如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等,它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知识管理项目必须取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甚至由他们直接主持推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较为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1)选拔人员。中国海油以年轻化、知识化为宗旨规范干部选拔标准,1999年以来,共提拔近100名较年轻、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交流,每年选拔5~10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攻读MBA。(2)学习型文化。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形成了学习型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其敢于承担风险又善于驾驭风险,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勇于超越现状。(3)科学管理。在管理上,制度成为企业运行的根本法则,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科学严格的决策制度、经济有效的用工制度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点。2001年,在财政部对中直系统资产总额超百亿的62家企业的绩效评价中,中国海油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均为第一,被亚洲权威金融及投资管理杂志Asiamoney评为“2001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可见,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决定因素在于:以知识为核心,以人为本;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知识管理具体解决方案;与特定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处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的过渡阶段,实际案例不多。

6知识管理学的研究趋势和现实覆盖力

经济增长论文范文6

1.1数据来源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选择对国内文献收录数量比较全且能全面揭示文献间引证关系的CNKI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论文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基金资助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统计,并对高频关键词排列出名次,研究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近年来我国资源科学的研究态势。

1.2数据年限

对一个学科的研究进展评述需要一定的时间维度来展示,根据资源科学的学科特点,将数据的年限范围设置在2010—2014年的近5a时间内。

1.3数据筛选

通过对专家的访谈,获得了专家推荐的资源科学典型期刊26种(表1),同时结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年)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4年)中的影响因子情况,对这26种典型期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资源科学的学科进展等信息。在CNKI引文数据库中对选择的资源科学类26种典型期刊按指定年限2010—2014年进行检索,检出了具有引用文献的数据16294条。这些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107057次,总他引次数为99275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57次,篇均他引频次为6.09次。因此,选择被引频次≥6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共检到数据5751条,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基础。

1.4分析方法和工具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筛选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实地反映资源科学研究的进展状况。本文利用TDA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将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可视化展现。

2结果与分析

2.1论文机构分布

通过对不同机构发表文献的引文排序和分析,得到目前在国内资源科学类论文中排名前10位的高影响力机构(表2)。可以看出,机构排名在第一位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其文献的被引频次是排名第二位的陕西师范大学的1.98倍。说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资源科学领域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较多。

2.2期刊分析

期刊是科研人员展示其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路并进行交流的最佳平台。高质量的期刊可以反映一个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文献量、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反复的比较排序,得到资源科学领域的TOP10期刊,并按照期刊影响因子对这10种高品质期刊进行排序(表3)。显然,影响因子排在前三的有《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篇均被引频次排在前三的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本文还从高被引论文的角度对资源科学领域的高品质期刊进行分析(表4)。结果发现,被引频次排在前三位的论文分别发表在《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3个期刊上;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分布最多的期刊分别是《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个期刊在国内资源科学领域起着展示学科前沿动态、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

2.3资助基金来源分布

根据对CNKI数据库来源期刊文献基金资助情况的统计分析,本文获得了目前资助资源科学研究排名前10位的资助基金,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经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基金占基金总数的23.63%,为资源科学领域主要的资助力量。这3个基金重点资助的学科领域分布情况见表5。这一研究成果对科研人员申请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4学科领域分布

根据CNKI的学科分类体系,本文对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文献进行学科分类,共涉及学科71个,其中文献量排在前10位的学科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科学、工业经济、地质学、旅游、矿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基础科学。并根据学科文献所占比例绘制出各学科的比重图(图1)。

2.5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方便而从学术论文中或外选择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和术语,是未规范的自然语词。关键词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一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是指附有该关键词的学术论文的数量,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相关的研究成果数越多,研究内容的集中性就越强。本文利用TDA分析工具对2010—2014年26种资源科学领域典型期刊引用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分析,以此来反映资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到了使用频次较高的100个关键词。图2显示了使用频次排在前1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对策、评价、矿产资源、水资源、经济增长、主成分分析。关于国土资源的研究内容引用频次最高,达到400次以上,集中性最强。引用频次在200~300次之间的关键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中国。我们知道,影响因素、评价、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是资源科学内容体系中的指标测度。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策是资源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国土资源、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建设用地、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是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中国是资源科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资源科学内容体系中的主要部分,理应为资源科学研究的热点与核心。

经济增长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新疆;边境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边境贸易是个特殊的贸易形式,是衡量沿边开放成效的重要指标,有利于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和睦友好的外交关系。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明显,而对于边境贸易的研究更着重于国家战略和地缘战略的研究。因此,国内外学者也开始从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入手,通过各种方法检验了边境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学者对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徐楚乾以新疆塔城地区巴克图口岸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广西东兴口岸现状及发展历史,借鉴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针对新疆塔城地区巴克图口岸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张希平定量分析云南地区边境贸易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边贸促进云南地区经济发展,但依旧存在影响边贸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结合边境贸易优势,借助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矫德阳以黑龙江省边境口岸绥芬河市为例,采用计量软件对边境贸易总量对GDP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对外贸易的发展与GDP变化有相关性,其中一般贸易的显著性比边境贸易显著。张宏昊等人利用贸易数据分析西藏边境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二者的关系,得出西藏边境贸易对西藏经济增长有正相关性。王垚等认为,边贸对边疆地区GDP的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相比投资等经典要素,边境贸易的影响力度不太理想,作用还是较弱。国内大部分边境贸易对地区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以上不同的结论,部分学者比较赞成边疆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助推地区经济发展。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虽然边境贸易在GDP所占一定的比例,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够明显,远远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主要是因为各研究地区具有独特地理环境、地源特征等。

一、新疆经济增长与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一)新疆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19年全区实现GDP为13597.11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1.28亿元,同比增长17.1%;第二产业总增加值4744.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071.85亿元,同比增长26.64%。

(二)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状况

1.规模不断扩大。新疆是接壤国家数量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目前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多年来借助改革开放和国家沿边开放的优惠政策,保持与沿边国家的交易来往,获取了有效贸易成果。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调整期的结束,新疆边境贸易发展慢慢恢复,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就贸易规模而言,2013年拥有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后新疆边境贸易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边境进出口总额达到896.24亿元,占新疆对外贸易额53.1%。2001年到2019年,新疆的边境贸易增长速度虽有波动状态,边贸额却已经占据了全疆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2.自然条件丰富。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光热资源丰富。这些特征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新疆物产多样,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广阔的土地上,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观蕴含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着众多的雪域冰川、叠嶂雄峰、飞泉瀑布、珍奇异兽。极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使新疆旅游资源类型很多,占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83%。共有景点一千多个,居全国前列。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推动新疆旅游出口,有助于发展新疆经济。

3.口岸与交通优势。由于新疆深处内陆,大多地方都是陆地,很多对外贸易主要是依靠公路口岸来完成。根据2019年的数据,2019年新疆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493.69亿元。其中公路口岸的进出口总额达到759.65亿元,占总口岸进出口总额的60.26%,可见口岸公路的重要性。

4.人文文化特点。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在中华文明沃土中枝繁叶茂,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各种交易交往过程中能够掌握伙伴国家的各种习惯和需求特点,从而开拓双方市场,利用广泛的社会联系开辟经济和技术合作的渠道,更有助于新疆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开展,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和民族沟通进程。

二、新疆边境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一)数据选取及处理

本章以新疆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代表,选取从2001至2019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和边境贸易进口额和边境贸易出口额作为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运用ADF检验、最小二乘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GDP和边境贸易进出口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计量软件为Eviews9.0。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解析

1.单位根检验(ADF)。在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的时候,一般要求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表2所示,lnGDP、lnEX、lnIM的原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对原序列一阶查分后,序列5%、10%水平下通过了ADF检验,满足平稳时间序列的要求。

2.回归模型建立。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可知,5%临界值水平下变量lnGDP、lnEX、lnIM是平稳的,判断为一阶单整。因此,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进一步验证新疆边境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发现,lnGDP、lnEM、lnEX、lnIM处于正相关,可以说各变量对新疆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变量边境贸易进口额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性不明显,概率很小。如新疆边境进出口每增长1%,GDP增加0.3个百分点;边境出口贸易每增长1%,GDP增加0.34个百分点;边境贸易进口额每增长1%,GDP增加0.01百分点。

3.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检验结果只能决定变量间是否有长期均衡的关系,但为了检验变量是否有因果关系,需要再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应用Eviews软件输出后Granger检验结果为,新疆边境出口贸易是新疆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是因为新疆对外贸易主要是以出口为导向,进口额比出口额少些。经过检验确切地说新疆边境出口贸易的变动是引起新疆经济增长变动的原因。

三、促进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以新疆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代理变量,分析了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边境贸易对经济增长确实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边境出口贸易的作用更明显。至于边境进口贸易,它的显著性不够。总体来说讲,新疆边境依然存在贸易规模不大,商品结构不合理,边贸人才短缺,边贸运输结构不平衡和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不畅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口岸贸易和产业关联度

根据进出口伙伴国家和新疆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结构,改善边贸出口商品结构,抓好重点出口商品的开发与生产,保证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周边市场规模,壮大出口优势产业,促进协调相关产业的有效匹配。其次,大力支持新疆各特色行业的发展潜力,扩大边贸市场,开发崭新的边贸合作领域,保持优势地位。占领外贸市场的优势,实现发展企业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将传统商贸形式与现代商务发展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积极引进高新技术,缓解新疆在技术等方面的劣势,提升进口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加工水平,推动新疆的产业结构升级。

(二)合理改善新疆交通运输结构,提高口岸的通关效率

基础设施作为边境贸易活动的服务载体,直接影响口岸的通关速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资源共享、分配,并获取运输系统内部合理协调发展,具备高性能、高质量、易操作的口岸设施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在不同运输方式时考虑空间及时间等问题,根据新疆边贸现有的环境进行协调,保障口岸高效运行。重视边境贸易对边境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三)扩大对外开放区域,促进对外开放

由于新疆的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在中亚几个国家,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区域。始终坚持平等双赢的国际合作道路,努力发展同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强与各国在多边和区域框架下的合作,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与贸易合作国家的协调和沟通,相互监督和督促。借鉴贸易伙伴的外贸发展潜力,改变新疆边境贸易形式单一的现状,实现新疆对外贸易的全面均衡发展。改善贸易条件,规范边贸市场的秩序,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国内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相互沟通的协调机制,并与国外建立多层次的领域合作机制,以提升新疆的边境贸易能力。

(四)大力吸引外资,扩大外商投资规模

经济增长论文范文8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挑战。经济学专业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方法的现状,都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14年《经济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的要求,深入进行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检索可见,目前以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比较鲜见[2],而基于该理论探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尚属空白。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为指导,分析如何构建完善的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知识结构)体系,希望能对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中各种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量的比例和相互联系。[3]产业分类是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前提,首先要区域产业按一定原则加以分解和组合,然后再研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

这里主要介绍以产业功能分类法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根据产业功能把各个产业分为五类:(1)主导产业是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产业;(2)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发展起配套、协作作用的产业,分为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产业;(3)基础产业是为区域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4)支柱产业是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影响比较大的产业;(5)潜导产业是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未来有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的发展潜力。[4]

(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区域产业在实现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产业间及内部结构通过调整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过程。其实质:一是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以满足区域非均衡经济增长的要求;二是产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分工的深化,不断向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高集约化、高附加值化的方向演进,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企业对经济人才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经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低端经济人才的需求逐渐降低,对应用型、信息型、国际型高端经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应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

(一)对应用型经济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普遍面向科研和教学,偏向于注重对研究性经济人才的培养,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却是实务性的,他们对具有应用价值的实务知识和操作能力更需要,注重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这正是高校以往教学所缺失的。因此,企业对能够综合运用经济专业知识的应用型经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多,这是大势所趋。高校应该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经济、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调整专业的课程结构,积极推进应用型经济人才的培养。

(二)对信息型经济人才的需求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企业各种信息的处理和传播都是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完成的,办公效率大大提高了,这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应是经济型、信息型兼备的人才。信息型经济人才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相关软件,具有捕捉、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以整体、全局观念处理企业面临的复杂经济问题的方法。为适应这种要求,需要高校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传统的经济学专业,不断提高经济学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企业普遍使用的相关办公软件和分析软件应用的课程,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更新改造现有的教学内容。

(三)对国际型经济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以及涉外企业在国内的不断增加,跨国经营的业务不断增加,对熟悉和掌握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具有国际沟通交往能力的国际化经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我国目前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这要求我们要用国际化的思路积极改革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既符合国际化规则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教学平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国际化经济人才。

三、基于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设置

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是指经济学专业学生所学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它是学生的知识获取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的体现。只有合理设置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才能促使经济学专业人才具备合理的、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基于区域产业功能结构,经济学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可划分为主导课程、关联课程、基础课程、支柱课程与潜导课程[4];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人才的要求,经济学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还包括实践实训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主导课程是指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代表了一个经济学专业方向,能影响、带动和支配其他课程的设置,包括《资本论》与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外经济思想史等。关联课程是指为主导课程进行配套、协作的课程,分为三类:一是前向联系课程,是经济学专业主导课程的应用领域,包括区域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新制度经济学等;二是后向联系课程,是为主导课程学习提供专业基础的课程,包括微/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三是侧向联系课程,是为主导课程的学习提供技术和能力的课程,包括运筹学、经济法、MATLAB与数值计算、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经济数据挖掘与分析等。对于一个具体经济学专业,并不是一定要发展所有与主导课程有关的关联课程,而应根据各高校自身师资力量,发展有条件的关联课程。基础课程是指为经济学专业学习提供工具性知识的课程,如高等数学、逻辑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文献检索、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专业论文写作等。基础课程是主导课程和关联课程学习的重要保障,为主导课程和关联课程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学习基础。支柱课程是指在课程设置中影响相对比较大的课程,是专业特色的体现课程。各高校依据自己的优势,开设具有各自特色的支柱课程,形成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如具有交通运输优势的院校可以开设运输经济学、航运经济学、物流经济学、港口经济学等支柱课程形成专业运输经济特色。潜导课程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目前专业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专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课程。这类课程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专业,如网络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实践实训课程是指旨在培养学生各种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1],如经济统计软件及应用、国际函电写作实训、金融交易综合实训、财务软件综合实训、大数据及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计量软件上机实训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各个高校首先应该确定主导课程,然后根据主导课程确定关联课程、基础课程,再依据自己的特色设置支柱课程与潜导课程,最后确定实践实训课程,形成完善的、合理的培养经济学人才的课程结构体系。

四、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措施

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高校经济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专业性和综合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经济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有:终身的自我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实践的创新能力;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高校可采取以下配套措施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

(一)自我学习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将来一定需要不断扩充和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所以具备自我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一是主讲主导课程、关联课程、支柱课程的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留一些开放式的作业,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二是指导学生通过经济学教学研究机构或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开发的经济学专业网站,接触和学习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享受自我获取知识的乐趣。三是在主导课程和支柱课程的授课中,采用专业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思考,做到能够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和评价。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空间,还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对主导课程、关联课程、支柱课程、基础课程、潜导课程及实践课程的系统学习,将具备经济学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具有比较宽阔的知识面,再通过不断自我学习获取知识,从而在今天和未来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为经济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技术平台,也营造了理想的环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学习,可以打破高校现有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数字化学习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使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2]。在课堂授课之余,可以安排一定学时让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使学生通过对数字化平台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发展、创新、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教”与“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形式越来越灵活多样,让慕课(MOOC)、雨课堂、学习通、虚拟现实和翻转课堂逐渐增多,增加Blackboard系统的使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

(三)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一是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提高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和科学研究等实践环节。三是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首先完善校内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根据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要求,收集大量实际资料供学生参考,为学生进行仿真策划、仿真设计提供依据;购置实物设施和材料,为学生进行模拟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和仿真环境;在校内实验室安装模拟系统软件,供学生学习操作。其次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具有示范作用和校企合作条件的单位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可定期到这些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和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四是在经济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过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开放性,可以聘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士结合其工作实际授课,让学生了解社会、掌握经济业务的最新发展状况。

(四)学生外语沟通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双语教学。由于西方经济学发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双语教学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内涵,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和思维方法,同时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国外原版经济学教材,并配合使用“马工程”西方经济学教材,多媒体制作和板书全部使用英文,考试也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接触国外文献,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英语写作和口语交流的能力。除西方经济学课程以外,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英语语言能力的条件下,在大三学期中,可再选择几门核心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空间。三是聘请外国专家和学者定期来校讲学。四是增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术语方面的课程等。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对学生外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既可以为学生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就业能力。

(五)数据分析和建模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