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论文范例

企业财务论文

企业财务论文范文1

1、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功能优势

1.1强化了集团资本经营意识,有效调剂资金

企业集团经过不断的发展及多元化战略的制定落实,迎来了更多的子公司。然而实际中有部分子公司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经营资金完全从母公司获取,一些在海外建立的窗口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通常也不愿在当地筹集资金开发业务,一直都靠着母公司提供货物及占用应付母公司的货款进行周转,如此一来就会导致母公司出现资金周转问题。而企业集团采用财务集中管理后可通过吸收存款的手段将集团内各公司当前所有未得到使用和分散的资金整体集中,然后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将集中的资金合理的分配到集团内对资金有需求的公司,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调剂资金的功能。通过对资金合理的调度与回笼,让集团深入到下属公司的管理中,使资本经营得到进一步强化。此外,实施财务集中管理还能让集团领导对资金时间价值及成本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要求各单位认真细致的开展经济核算,促进了资金的有效运用。

1.2强化了内部监控

财务集中管理在业务的优化与处理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核算方法,实现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会计信息更加的真实完整性、及时统一性,为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障。并且财务管理的控制点随着会计集中管理的实施得到前移,突出事前预算控制,加强事中核算分析,健全事后考核监督,这样集团管理层就能对子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对子公司实际产生的经营成果进行科学评价,真正做到子公司管理层和集团利益相统一。

1.3财务管理成本得到控制

集团通过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来优化业务流程、集中信息系统不仅使得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使结算成本与核算成本最小化,而且随着资金实现集中控制使用,使得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

2、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原则

2.1权限的确立

首先,企业集团财务部门应将财会人员的管理权限集中起来,然后进行统一配置,对于企业集团财务部门下的财务机构与财会人员,二级单位应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不过不要直接管理;其次,将会计业务、职务晋升、财会人员档案及奖惩等事项交由企业集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这时财会人员的工作不再交由二级单位进行安排;另外,派驻单位根据企业集团派出的财会人员工作表现情况(如工作效率、服务水平、责任心)等予以考核并提出相应的意见,然后由派驻单位将所提的考核意见传达给企业集团财务部门,以此作为考核与奖罚财务人员的依据。

2.2资金的统一管理

把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及建设资金调度审批权整体集中于企业集团总部中,公司总部预算管理中应包含二级单位所需资金,如发生一些特殊情况应通过书面的形式提出相关申请,然后针对资金具体情况由企业集团分管财务的负责人作出合理的安排;将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到实处,严厉禁止二级单位从收到的现款中直接开支。

2.3注重企业集团整体利益

当前,怎样协调处理好企业集团财务部门与二级单位间的关系是财务集中管理的焦点,对财务集中管理的运行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此,要求企业集团财务部门与二级单位不断强化全局意识,始终将企业集团整体利益作为目标任务,彼此间良好沟通、协作,为企业集团的迅猛发展“添砖加瓦”。

3、加强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财务集中管理涵盖了权限与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方面的内容,要求企业集团各层级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思想上要统一起来,对财务集中管理充分正确的认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3.1充分了解财务集中管理的实质

从企业集团的战略层次角度出发充分了解掌握财务集中管理的实质,财务管理思想以业务为主要导向。财务信息化将构建科学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目标,为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提供坚实有力的决策依据,从而使企业集团拥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及应变能力,清晰划分企业集团各财务决策层实际应担负的责任与权力。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时,企业集团应切实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最大限度的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独立核算在财务集中管理中也行得通,企业集团应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设置“控制权”参数来做到“集权”与“分权”的统一。

3.2强化财务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集团要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强化财务会计队伍建设。要推动财务管理向战略性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管理水平,没有一批综合素质强的财会队伍将很难达到预想的战略目标,所以企业集团应对当前的财会队伍加以调整与充实,积极吸收专业过硬的人才,同时对在职财会人员加强培训。唯有将人、技术、管理三方有力的集中起来,方可确保企业集团在信息化时代下对财务进行有效的集中管控,从而快速发展,提高整体效益。

3.3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直接决定了财务集中管理运行的顺利与否。如果企业集团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财务集中管理就会出现极端问题,要么偏向于集权,要么成为一种形式,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所以企业集团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确保企业所有经济业务运行全程都得到规范控制。

3.4做好内部审计与检查工作

现代企业集团管理中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将大大提高子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执行,促使各子公司认真按照集团颁布的管理办法及政策法规行事,淋漓尽致的发挥了财务集中管理的成效。

3.5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集团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长远利益,全面了解掌握所属分公司的发展经营状况,并做好相关预算,在企业核心发展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善的预算指标体系,资金预算过程中必须清楚划分预算外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不仅要确保预算内资金顺利拨付,还要控制使用好预算外资金。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财务集中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集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企业集团采用财务集中管理现实意义重大,其可以盘活存量资产,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企业风险的发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价值与核心竞争实力,推动企业集团快速健康发展,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另外,企业集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不可“照葫芦画瓢”,同时根据社会发展不断改进与更新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并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任润萍 单位:正海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问题研究

一、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概述

精细化是在现代化工业时期提出的理念,最早是日本企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来的。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严谨的企业管理方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就是缩减管理成本、减少管理占用资源。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下,精细化管理渐渐形成了比较科学与系统的管理方式,它细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运用了精准的计划与掌控等方式,相较于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它显得更加合情合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始终贯穿于企业的运营管理,而精细化财务管理则随着管理对象与目标的转换而不停地改善管理内涵。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且按照相关标准与机制对企业进行系统、规范、科学、精准及严格的创新型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不是一个单一的管理系统,而是由很多子系统合并而成,是对目标管理和战略思想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在这当中,对科学决策起到一定程度支持作用的就是战略思想管理,因为战略思想管理可以深化资源配置,并采取严格的管理方式来预测管理风险,运用规范的管理机制对风险进行控制,进而使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更加明确。目标管理和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一样,可以让部门之间与各岗位之间都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同时规范管理操作等。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建筑企业承建的建筑项目越多,经营风险也随之变得越大,其建造成本也会逐渐开始增加,而建筑效益会逐渐的减少。目前,建筑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仍然存在着不足,如财务审批制度、筹资管理等。一些建筑企业在财务审批上流于形式,审批只是走过场,而项目经理权力过大,对财务费用的审批和使用上就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很容易出现虚报费用等,滋生贪污腐败问题。此外,在企业筹资管理上,也没有形成明确的规定,筹资的短期目的性较强,缺乏中长期筹资规划,因而无法有效降低企业整体的财务费用。

2.财务监管不严格,缺乏约束机制

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不严格,未能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一方面,部分财务事项的透明度不高,公开性不强,这就很难实现全员监督、全员参与财务监管工作。加上多数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容易造成业务与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匹配的问题,进而影响到财务监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对财务审批的监督还有待完善。由于多数企业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在财务事项上自主性较大,缺乏与相应的内部监管,尤其表现在财务费用的支出上,长期以来都是建筑企业财务监管工作中的顽疾。3.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当前建筑企业存在着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他们不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更不用说要做到尽职尽责,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会对财务精细化管理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迫在眉睫。建筑企业如果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依靠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及团队,但不少建筑企业仍然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粗放管理,这与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从根本上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财务预算管理及执行效果不佳

部分建筑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方法陈旧,往往只是在上年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减,预算编制和不合理,与实际工作中预算执行的偏差较大。同时,预算的编制缺乏必要的弹性,未能满足建筑企业实际生产运营的需要,这也是造成预算执行不力的主要因素。此外,预算执行力不强,还表现为预算使用中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上。一些下属单位在预算的执行上由项目经理一人说了算,超预算采购工程物资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相关费用的使用上也未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他们在年度预算的使用上前紧后松,缺乏科学性,预算管理有名无实。

三、建筑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措施

1.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是建筑企业稳健运营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条件。首先,要梳理现有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找出哪些存在漏洞,或是操作性不强。对于此类制度,要结合建筑企业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作用,并予以完善。其次,要重点关注财务审批制度,细化审批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具体而言,在财务事项的审批上,要在制度中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最后,要做好完善制度的后续工作。要做到财务管理精细化,就必须不断完善现有制度,使其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匹配,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2.借助信息化平台管理,做好财务监管

对现代化建筑企业而言,要做好财务监管工作,仅依靠现有的监管部门及人员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并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信息平台,对财务监管实施全新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要将财务事项的申报及审批纳入信息管理平台,使得财务事项相关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提高财务事项审批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充分运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财务监管效率,推进财务管理精细化。具体而言,要将财务事项各环节信息在信息管理平台中披露,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并由原来的监管部门专项监管,转变为由全员参与的大众监管,从而提高财务监管的有效性。

3.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要推进财务管理精细化,就必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相关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筑企业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让财务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以及企业当前所处的经营环境,并加大对员工专业技能等的培训力度,努力将其培养成为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要使财务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与职责,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从而实现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并努力实现建筑企业科学与规范的管理目标。

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

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企业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并在一段时间内对各运营项目的财务等工作进行总体评估与评价,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因此,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一项有效举措,它对提高建筑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将建筑项目中的成本预算、库存预算、资金预算、营销预算、资金回笼等工作内容细化成多个较小的管控点,尤其是对重要事项的细化管理,使得财务预算能够更加合理与科学。在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大胆探索及尝试使用新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确保预算执行可操作的基础之上,适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弹性,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财务战略,从而有效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率,推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精细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要实现稳健运营,就必须要以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为前提和保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及市场中建筑行业激烈竞争的加剧,建筑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健全自身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方式,优化财务管理内容及流程,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通过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管理监管,做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等,积极推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进程,从而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营目标。在不远的未来,推进财务管理精细化必将成为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构成部分。

作者:高艳红 单位: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公司

第三篇: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建议

1建安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情况

近些年建筑方面的投资十分活跃,投资模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投资逐渐形成初级企业国家与国际共同资本投资的新形势,建筑业的投入资本也相应提高了幅度,建安企业的制度和运行体制也在更新完善,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也给商业性质的企业单位改革创造了有利环境。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建安企业应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打开建筑行业的开发领域,开辟新的发展机会。

2建安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与重要性

建安企业对无形资本的监管应该大于对有形资本的监管,多数建安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对无形资产重要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够擅长运用无形资本搞整体资本的运营。建安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时代,研究它、掌握它,最大程度地避害趋利,加强建安企业财务管理,并合理解决出现的矛盾与困难。

3如何加强建安企业的财务管理事务

3.1保证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位置

公司经营包含的领域很多,比如生产方面、财务方面、技术方面、行政方面、销售方面、人事方面等等,在诸多的领域经营管理中,财务的管理贯彻了公司部门管理运营的始终,公司部门的生产管理结果效益最后也是要汇总到财务的指标上来,依据财务管理情况剖析公司部门在企业运营中的优势与劣势,采取措施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并监管公司生产管理的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资本流失。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了企业的发展和成败。建安企业必须不断地更新经营理念,适时调整经营方针,创新工作方式,以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及时为业主提供最完善、最满意的服务,而加强建安企业经营管理必须首先保证财务管理在公司管理的核心地位。

3.2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水平如今发展快速的社会市场经济,更加注重会计职业的道德素质和诚信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步调,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会计核算方式本身的不确定,使得财务工作者在处理财务问题时,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考虑不同领域的利益,还要结合本身的社会价值观作较为准确的判断,所以,财务人员道德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人员要能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敬爱岗位工作,积极进取敢于创新,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较好的职业习惯。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地提升,符合现代日渐复杂的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3.3建安企业应该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机制包含制定政策措施、计划预算、日常运营和完善跟进四个方面。其中,计划内容详细周全的预算模式和方案是基本,对预算方案的日常运营是制度运行成功的关键因素,对预算制度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趋利避害,为下一年的编制做好铺垫,进而得到预算管理制度的良性循环。实施预算管理制度,需要严格依照计划进行,不能超出对预算控制范围内的支出,对计划范围外的开支也要严格管制,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总运营监管在预算范围内,这样预算管理制度才能够起到它监管监控的意义。

3.4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和机制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的职能管理部门,它所掌握的大量信息流优势是企业别的部门所比不上的。财会管理事务自身的规矩性、技能性与谨慎性使财务工作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很多的优势。所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机制,授予它相应的监管职权,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实施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管制约。企业在建设与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从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出发,全面识别和评估相关风险,梳理关键业务流程,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和执行相应控制措施。市场经济发展得越快,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显得越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加强建安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单位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下去。

4结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要高度关注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管作用,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有效地实行,顺利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给企业创造财富,为国家和人民造福。

作者:张家莲 单位: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篇:企业财务预算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一、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制度体系不完善

首先,制度内容不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应当包含预算组织分工、编制、执行等,但实际上,大多数制度内容模块不全,且编写流程不合理、方法不科学、格式不规范,致使财务预算制度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其次,制度落实不到位。某些企业的财务预算制度传递形式单一、执行步骤不全、奖惩机制缺乏,导致制度的有名无实。最后,制度调整不及时。财务预算制度必须根据政策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恰当的调整,但很多企业未能做到,致使财务预算制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和法规要求。

(二)财务预算执行力度低

预算执行是财务预算的关键,应当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但部分企业忽视了财务预算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预算得不偿失,导致预算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预算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同时,财务预算内容不恰当、编制不科学、项目不细化,致使财务预算方案不具充分的准确性和适宜性,从而导致财务预算无法成功执行。另外,某些企业在执行财务预算时忽略了实际与预算的差异,预算调整范围界定不严格,调整权限流程不规范,导致财务预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财务预算认知的错误、编制的不准确以及调整的不规范,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无法执行到位,财务目标的具体量化和企业资源的整合配置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缺乏有效的双重监管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预算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管的问题。第一,内部监管不到位。部分企业疏忽对财务预算的监督控制,监管机制不完善、流程不科学、岗位设置不合理。第二,缺失社会监管。为了实现盈余管理、逃避税收等非法目的,向外披露虚假的财务预算报告,误导利益相关者和潜在投资者,致使企业财务预算缺失社会监管。第三,政府监管缺乏有效性。审计局对企业的监控局限于税收相关内容,忽视了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政府部门的局部监管加上执行主体的有限能力,使得政府监督严重缺乏有效性。

(四)预算人员综合素质低

财务预算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时间性极强的工作,对预算管理人员具有高标准要求,不仅要求预算人员具备夯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全面的政策水平,还要求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协调能力、高尚的道德修养,但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无法满足财务预算严格的工作要求。难以灵活选用预算编制方法,未能及时调整预算与实际的差异,无法协调其他部门参与财务预算,难以处理复杂的财务预算业务;对法制法规不精通,政策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解决企业财务预算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树立制度指导约束

第一,完善制度内容。根据国家法规和企业情况,弥补财务预算制度空缺,完善制度编写流程,科学采用编制方法,规范制度统一格式,增强企业财务预算制度的可操作性。第二,严格落实制度。以纸质档和电子档的双重形式传递财务预算制度,规范制度执行步骤,建立员工奖惩机制,严格杜绝“关系主义”现象,确保财务预算制度的落实到位,为企业财务预算业务处理提供指引。第三,及时调整制度。预算人员应当及时反馈制度执行情况,时刻关注财务预算最新规定,适当调整更新制度内容,保证企业财务预算制度的与时俱进。

(二)优化财务预算环境,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执行是财务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是预算收支任务完成的基础,应当优化财务预算环境,提高预算执行力度,确保企业财务预算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企业对财务预算的深入认识,提高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培养预算人员财务预算的意识和积极性;完善财务预算内容,科学采用编制方法,合理权衡项目细化,保证财务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成功率;制定刚性预算调整程序,时刻关注预算执行情况,一旦发现差异,应深入分析差异原因,并及时向上级反映,待调整方案获批准后再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健全监督控制机制,发挥内外监督职能

首先,加强内部监管。构建多层次的财务预算监控主体,实行“四个结合”的预算监控方式,即:日常自我监督和责任人监督相结合、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相结合,突出责任监控、预警监控以及质量监控三大制度的监控保证。其次,健全社会监管。严格杜绝企业与事务所的合谋,规范预算信息的公开披露,增强社会公众对财务预算的监督,保证社会监管的有效进行。最后,完善政府监管

。(四)加强职工素质管理,培养预算人才队伍

员工素质是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资源。因此,为了完善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加强预算人员素质管理,建立一支预算人才队伍。加强预算人员对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固定预算等编制方法的认识与运用。

三、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转型时期的到来,企业财务预算的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目的和财务目标的实现。本文立足于财务预算特点,从制度体系、预算执行、监管机制、素质管理四个方面,加强企业财务预算,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鉴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加强企业财务预算提高综合管理水平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企业有所帮助。

作者:杨海波 单位:中建西部建设贵州有限公司

第五篇:企业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作用分析

一、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涵和作用

1、纳税筹划的内涵及建设要求

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财务管理建设的建设机制,并充分的考虑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纳税筹划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保证企业全部职工都具备基础性的纳税筹划认知,并让全体员工都具有建设财务管理体系的责任感;其次,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建设过程的顺利进行,企业要切实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可以充分的考虑到纳税筹划的实际要求,为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平稳性,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企业的纳税筹划管理体系;再者,在实际纳税筹划管理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纳税筹划建设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效果,要保证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入到纳税筹划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来;最后,企业要千方百计保证纳税筹划管理体系在有效的管理体系下运行。

2、纳税筹划的作用

在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纳税过程进行合理优化,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运行:第一,通过在企业内部完善纳税筹划体系,可以让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变化的实际需要。截至目前为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已经开始逐步的改变市场的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实施纳税筹划体系,可以有效的控制好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高效运行,并充分的控制好企业的纳税侧重点,是满足企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第二,通过纳税筹划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作用的发挥,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对国际上一些大企业的纳税筹划体系的建设研究,可以发现,通过纳税筹划体系的建设,有力的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企业的纳税筹划体系建设水平也是国际公司进行和国内企业合作的重要考核点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纳税筹划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在纳税筹划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在纳税筹划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面的控制好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不仅仅可以控制住财务管理过程中潜在的危险问题,也可以控制住财务管理过程的细节问题,进而有效的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高效运行,还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第四,通过建设纳税筹划体系,可以全面的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规划水平。与此同时,在进行纳税筹划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引进纳税筹划体系的管理指标,可以为企业的财务用管理过程添加更加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五,通过纳税筹划体系在企业作用的逐步发挥,经过纳税筹划体系建设的企业的形象也会日趋光辉。具体的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重视的已经不再单纯的局限于企业的发展速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关注。与此同时,通过企业纳税筹划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避免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吸引大量人才进入公司,还可以保证经营过程实现合理纳税,为企业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起来看,企业的管理建设过程离不开纳税筹划体系的支持。

二、通过纳税筹划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提升的具体策略探析

1、加强纳税筹划理论建设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变化的实际情况,更加高效的解决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将复杂的纳税筹划理论和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实践的应用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健康发展。具体的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纳税筹划理论体系的建设工作:首先,要完善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体系,促进财务管理教学效率的提升,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财务管理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就可以具备着足够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水平,在进行纳税筹划理论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企业要充分的重视到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纳税筹划理论培养工作,给予财务管理人才更多的实训机会,促进财务管理人才的成长。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纳税筹划理论的认知,促进纳税筹划作用的发挥;最后,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才进行纳税筹划知识培训,让更多的人具有着纳税筹划基础理论知识,并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去,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

2、重视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为了保证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在后续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纳税筹划策略研究过程中,要紧密的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的重视到我国的市场经济对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向的税额的定制情况,充分的发挥出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我国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纳税筹划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运用过程中,往往能够和财务预算规划形成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通过合理的降低企业的纳税数额,降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并帮助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实现纳税筹划决策方案的逐步优化,为企业的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将纳税筹划充分融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建设

纳税筹划融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主要指的是企业纳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构建纳税筹划管理体系的态度。其主要构成包括企业的纳税筹划管理组成结构、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等等。纳税筹划体系主要指的是我国的企业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构建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标准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很多的企业的领导团体并没有充分重视纳税筹划和企业财务管理有机融合建设,这就导致很多的企业并没有构建起来一套合理的纳税筹划体系,针对这样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后续的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发挥的研究过程中,将纳税筹划和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情况的快速发展变化,企业为了有效应对风云变换的市场金融经济环境变化,势必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和财务管理理念进行更新研究。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总结出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在运行过程中运行纳税筹划的具体内涵和内容,并通过总结研究得出在未来的发展阶段,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纳税筹划理念,促进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作用提升,可以充分的发掘出纳税筹划的真实作用,促进我国企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涂溯江 单位:宇科模具(厦门)有限公司

第六篇: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实用性研究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差异

虽然企业的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可以统归于企业的财力资源管理,但是在本质上,这两种管理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本质差别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一般认为财务管理的功能是通过分析企业在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事件,从这些事件当中积累一定的经验,从而指导现在或是将来资金的运用方式,进而帮助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经营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性的作用。而会计管理的作用则是在某些决策或是生产活动处于正在发生或是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对该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方式进行记录,便于企业经营者随时掌握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给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在进行会计管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数目、运用项目等资料可以帮助企业经营者随时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而财务管理则是在有会计管理所记录的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生产经营中所积累的经验,根据当前的市场形势与政策条件,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制定更好的方向。归结为一点,会计管理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件的记录,而财务管理是对未发生的经济事件的规划。

(二)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目标差别

在管理目标上,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会计管理主要是为了便于以后企业在开展资金核对、财产清点等工作时能够迅速得到完整、准确的数据记录;财务管理主要是为了便于企业整合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作出的规划。财务管理着重于加强对于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和经营策略的控制,而会计管理则着重于监督企业在实施某些策略或是进行某些经济活动的过程,并要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对象差别

虽然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是针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而建立的管理体系,但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在管理对象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财务管理所涵盖的范围包括整个企业,它需要把企业当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其所制定的策略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适用于整个企业。会计管理研究的对象则较为自由,可以使整个企业,也可以使企业内的某个部门甚至是个人。相比于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的研究对象较有针对性,可以对企业的局部范围进行更细致的控制。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的联系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都离不开“资金”

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是建立在资金运动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两者其实是共通的。财务管理的作用是为企业的发展提出策略并进行控制,而会计管理则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汇总,用以检验财务管理的作用和目的是否实现。简单来说,就是财务管理用于决定资金的合理运用方式,而会计管理用于监督和检验资金的运用方式是否合理。两者都是为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化运用而存在的。

(二)两者相辅相成贯穿于企业生产管理过程的始终

从时间上来看,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都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从企业动用第一笔资金开始,到企业动用最后一笔资金结束,这其中的每一次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用于记录资金运动过程中的各种项目和数目,并提供给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则通过对会计管理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制定合适的财务管理措施,确定企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同时存在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企业经营者才能及时的收集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并及时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进行调整。

(三)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互相依附

实际上,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是分不开的,两者相辅相成,在功能上形成互补。会计管理需要在财务管理制定企业发展策略之后才能行使功能,即对财务管理制定策略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事件进行记录和总结。而财务管理则需要在会计管理完成后,根据会计管理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再制定接下来的管理措施。两者在功能上形成了一个循环,是保证企业可以不断更好发展的基础。

三、实用性

随着我国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不断的发展,一些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西方较为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措施中明确指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不应各自孤立,而是应该融合二者,发挥二者共同的功能和作用,加大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作用效果。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企业之间的竞争的是不仅仅是企业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还有企业的管理措施等软实力的比拼。因此企业若是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要从多方位多角度提升企业的实力,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在企业内部制定更加完善的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措施,才能帮助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的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虽然在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其实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对二者加以合理的结合和利用,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王健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热力总公司政策研究室

第七篇:民营高科技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探析

一、民营高科技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及意义

财务预警机制是实现预测和报警两种功能的一种体制,它是根据财务预测的结果来判定企业的财务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并依据其严重程度发出报警信号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就其具体功能而言,包括:广泛收集信息,具有可参照性;预知危机,具有预测性;有效控制危机,具有快速反应性;(4)不断总结和更新,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给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我国经济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了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科研技术过硬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但面对全球化的不断加剧,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大多数的企业在经营上坎坷前行亦或走向困境,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财务机制不健全或者财务危机所导致。当前,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这无疑为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营造了更加宽松有利的成长环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的发生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的财务风险,而财务危机作为一种特殊信号,不仅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处理不当还有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恶性循环。因此,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对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营高科技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数临界值的设计

财务风险的监测及预警结构,从空间层次上讲,财务风险的预警范围可分为经营、投资和筹资风险预警;从时间层次上讲,可分为“潜伏期”、“发作期”和“恶化期”三个子系统。本文主要研究财务风险的空间层次。预警临界值,即安全边际,是一种量化指标,根据经济现象是否出现警情来判断的一个平衡点,过之或不及都有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以下出现预警临界值均以字母Y表示。具体而言:(1)净资产收益率(ROE)的预警临界值。证监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时,最近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1]。也就是说,6%是最低限,那么我们可以把净资产收益率(ROE)的预警临界值定为6%。(2)平均净资产(E)及应收账款的预警临界值。平均净资产(E)最低应保证经营现金净流量为正且有净利润。应收账款增加,表明销售额和财务风险增加,它的前提是净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时不为负数。(3)利息支出的预警临界值。设计为企业适应的比值与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的乘积,民营高科技企业所适应的比值如表1[2]。(4)银行贷款的预警临界值。应付利息=银行贷款×贷款利率,故Y(银行贷款)=利息支出预警临界值/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年利率。(5)总资产(TA)的预警临界值。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因此Y(TA)=Y(负债)+Y(所有者权益),即Y(TA)=Y(银行贷款)×(本期负债总额/本期银行贷款总额)+Y(净资产E)。(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NCFO)的预警临界值。Y(NCFO)=Y(净利润)±同期现金流量表中补充资料的调整项目。(7)现金盈利值(CEV)的预警临界值。Y(CEV)=Y(ROE)×Y(E)×上年现金盈利质量指数。(8)现金增加值(CAV)的预警临界值。Y(CAV)=Y(CEV)-Y(分配股利付现)。(9)本期留存收益和应付现金股利的预警临界值。Y(本期留存收益)=Y(净利润)-全部股利;Y(应付现金股利)=本期经营现金净流量(NCFO),若NCFO为负数,则应付现金股利的预警临界值为0。

三、民营高科技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模型构建的程序

第一步:设计财务预警综合指数中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具体而言:(1)指数与指标。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计算出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本文建立以下几个关键的且计算方便的概念及字母代号: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净资产或平均权益(E);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NCFO);平均总资产(TA);现金盈利值(CEV);现金增加值(CAV)。(2)原理。在现金盈利值和现金增加值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本企业的财务报表,设计出核心指标值和辅助指标值,并以此计算实际指标值和临界值,最后计算出综合指数。财务预警综合指数=经营风险综合指数×投资风险综合指数×筹资风险综合指数,即:权益现金=经营现金×总资产现×现金盈利×权益乘数。第二步:计算各项财务指标的预警临界值和实际值。财务指标实际值是客观存在的指标数据,它是在财务报告中显而易见的,预警临界值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筛选、分离和计算得到的,这种方式产生的财务数据是作为企业有无警情出现的依据。第三步:计算出预警综合指数并设置警限。(1)财务预警综合指数的构成。财务预警综合指数从结构上来看包括三部分:①经营预警综合指数;②投资预警综合指数;③筹资预警综合指数。其中,每一部分又由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组成,每个指标的预警指数公式如下:各监测指标的预警指数=(本企业监测指标实际值-本企业监测指标预警临界值)/本企业监测指标预警临界值。结果为正数表示安全指数,结果为负数则表示预警指数。(2)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核心和辅助监测指标的设计。中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追踪和探索,借鉴其研究成果,构建出财务预警综合指数的核心和辅助监测指标结构表。(3)财务预警综合指数预警模型。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数为0.4A+0.3B+0.3C。(4)财务预警综合指数警限设置。①当财务预警综合指数>10%,财务状况良好,无警状态;②0<财务预警综合指数≤10%,财务危机潜伏期,轻警状态;③-10%≤财务预警综合指数≤0,财务危机发作期,中警状态;④-30%≤财务预警综合指数≤-10%,财务危机恶化期,重警状态;5财务预警综合指数≤-30%,财务危机恶化期,巨警状态。第四步:根据计算结果对财务预警综合指数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与评价主要是对预设的指标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安全边际,过之或不及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失,企业是处于安全状态还是风险状态,通过指数的分析就会一目了然。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国际化,财务预警机制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关注。本文从综合指数的角度,利用民营高科技企业财务报表的相关资料,计算出预警临界值和实际值并以此尝试性地构建了综合指数模型,旨在为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指标之外的指数数据,使其及时发现漏洞并有效采取措施防范不必要的损失。虽然模型的构建能有效的降低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报表本身的错误会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可靠性,因此,企业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充实财务知识,培养一定的风险意识,在决策中未雨绸缪,并以此建立一套结合民营高科技企业自身发展发展特点的、健全的财务预警体系,避免危机的发生。

作者:黄纳新 单位:沙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篇:企业财务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1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概述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的互补的技术和知识的组合,是一种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企业的核心能力一般具有如下特征:核心优势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上;核心能力是企业多独享的竞争优势或资源,通过提供满足客户的需求,带给消费者独有的价值;其他企业难以模仿这种核心能力。企业的能力分为功能性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三种。管理能力在这三种能力中处于关键地位。企业的管理能力是企业制定战略、执行战略,最后再调整战略的一系列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强调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难以模仿的各种资源或能力、是企业内生的,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地位日渐凸显,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指的是在企业的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以持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作为动力,充分整合企业的外部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内部的资源,以形成优良绩效,同时关注风险防范,这一系列过程中,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专有资源。

2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2.1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根据财务管理能力的维度不同,该文将财务管理能力划分为六项核心能力,分别是学习创新能力、财务战略管理能力、内部资源配置能力、外部资源整合能力、财务的结果表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具有如下特征:(1)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具有动态性;(2)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具有系统性;(3)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具有价值性。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六项能力是相互制约的,财务战略管理能力处于向导地位。其他的五项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外在财务表现能力。通过整合外部资源,合理配置内部资源以实现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2.2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核心维度内容

2.2.1学习创新能力

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是企业维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学习能力有助于企业的组织学习,通过组织学习,增加企业的有效知识,进而改变企业的行为。财务创新能力包含财务管理的观念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创新、财务目标创新、学习能力、财务的治理制度创新等指标。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主体,不仅包含财务管理的高层管理者,还包括全部的基层财务人员。财务学习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可以从财务人员基本素质、财务人员的创新能力、财务人员的学习过程、财务人才发展战略和CFO能力五个方面来衡量。学习创新能力体现在高管和财务管理团队的素质水平上,主要的评价指标有财务管理的团队建设和财务高层的作用两方面。财务高层的作用通过财务中层人员的职能发挥和财务高管人员的作用发挥这个指标进行评价。财务管理团队的建设主要考察财务人才的梯队建设和财务人员的教育水平两个方面。

2.2.2财务战略管理能力

企业之所以进行战略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展企业的独特战略资源,并优化配置企业的战略资源。财务战略管理包含财务战略的制定、财务战略的选择、财务战略的实施。财务战略管理存在货币资金的收支平衡战略、资本结构的优化战略、稳定发展的战略、资本投资的战略、低成本的战略、收益分配的战略、利润优先的战略。财务的战略管理能力的二级指标包括治理结构合理性、产权结构合理性、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的整合程度、CFO制度、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长期化倾向、市场适应能力这些类目。财务战略管理能力是以公司治理结构和产权结构作为支撑,提出由产权结构合理性、公司治理机构合理性、财务战略合理性组成的指标评价标准。财务战略合理性可以通过财务战略的实施与制定来评价。财务战略的实施由战略的资本运营规划是否合理、财务战略实施效果来衡量;财务战略的制定由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度、是否制定相关的财务战略来衡量。产权结构合理性可通过第二到第五股东的持股比例、股东的构成、管理层的持股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公司治理采取“三权分立”的制度,公司的监督权、经营管理权、决策权分别属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三方分别持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衡量指标有财务高管的地位和公司治理水平两个。

2.2.3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它具有一定可度量性。风险只计算可能的损失,不计可能附带的收益。风险管理主要包含预警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风险考评等内容。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主要考察以财务风险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其二级指标体系包括现金保障水平、债务控制水平、风险管理措施三个指标。

2.2.4内部资源配置能力

内部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利用财务手段,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结构调整和规划,使得财务资源与企业其他内部资源之间、财务资源内部之间、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之间的配置更为合理高效。财务资源的内部配置能力主要包括财务战略资源的整合和内部财务资源的整合两部分内容。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能力的二级指标包含资产管理水平、资金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和人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四项衡量指标。内部资源配置能力由资金管理水平、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三个指标衡量。财务信息化水平考察信息化实施效果和信息化实现程度两方面。资金管理水平考察筹资方式多样性、资金基础管理、资金集中管理三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考察预算的覆盖率、预算制度的合理性、预算的考核、预算的执行、预算的差异分析等指标。

2.2.5外部资源整合能力

企业的外部资源整合能力是对企业外部的关系协调能力和对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对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主要是兼并联合、并购重组、产融结合、资本运作等整合能力。外部的资源整合能力的二级指标有利益相关者协调、战略财务资源整合、金融关系协调三项衡量指标。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的评价体系可由对接资本市场、产融结合、协调利益相关者三个指标组成。产融结合考察参股金融机构、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授信情况和合作协议两方面。协调利益相关者考察企业与员工关系、与投资者关系、与政府相关部门关系。对接资本市场考察企业的资本运作水平和是否控制上市公司。

2.2.6财务表现能力

财务表现能力是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的外在表现,主要包含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绩效指标;企业将通过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管理运营的优劣进行及时的信息披露。财务表现能力是具有以下特点:财务管理能力存在于特定主体中,财务表现能力是评价个别财务管理能力整合效率的重要依据;其他五项财务管理能力是施加在财务资源上的作用力,而财务表现能力则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作用在技能、知识、资源的财务表现和结果;财务表现能力并不直接创造价值。财务表现能力的二级指标有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财务信息披露、社会贡献能力、成长能力这六项衡量指标。通过对上述财务管理能力的六个维度进行详细的阐述,有助于企业对财务管理能力的要素找差距,进而促进财务管理的改善;对于政府的职能部门,责任主体可根据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构成情况,充分发挥间接的管理职能,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引导企业发展。

3结语

企业财务论文范文2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现状

(一)集团管理的分权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过程中,很多集团与其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间财务管理关系不明确,导致了在实际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各个子公司、分公司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斗争、内耗等情况,影响了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还有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甚至为了自己当前的利益,而做出一些损害集团长远利益的行为,导致集团的财务管理整体效率不高,对风险的防控能力不强。

(二)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真实性存疑。

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包括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集团开展进一步财务计划的参考,同时也是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依据。但是,很多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都存在着问题,导致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造成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真实性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子公司的管理层受到集团公司的牵制较小,在进行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管理层有着决定性的权力,集团公司难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制约和管控,因而造成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不受制约。子公司管理层为了子公司的利益甚至自己的当前利益而进行财务信息造假,使得财务信息真实性存疑,难以通过财务信息对集团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更难以根据其开展相应的风险防控。其次,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使得其在整理和相应的财务信息时,不能够按照相应的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真实地信息,而是屈从于直接领导的权威,按照领导意志虚假的财务信息,使得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存疑。

(三)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流程存在问题。

良好的财务管理包括了事前管理(预算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决算管理)三个方面的管理,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管理,能够实现对财务状况的整体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但是,很多企业集团的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都流于形式,事后管理对整个财务流程的管理控制性又较弱,因而导致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效率的低下。首先,财务预算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各种容易发生的情况,因而造成了财务预算在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可执行性不强,因而遭到搁置的情况。其次,事中管理较为软弱。财务管理中的事中管理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和相应的财务预算、财务计划等而开展的相应管理,使财务实际运营状况与财务预算、财务计划相统一的财务管理过程。但是很多企业集团及其子总司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财务的管控能力较弱,不能够根据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来对财务实际运行状况开展相应的规范和制约,因而导致了其对财务管理控制不强的状况。最后,决算管理对整个财务管理流程的控制性不强。作为一种事后管理形式,决算管理能够对整个财务管理流程起到一定的监控作用,但是,其依然无法替代事前和事中管理。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集团存在的状况是,过度依靠决算管理来实现对整个管理流程的控制,使得一些财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以被发现,发现的一些问题难以被及时有效地弥补等,构成了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二、提升企业集团财务管控能力的策略

(一)改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子公司、分公司之间实现内斗的主要原因在于,子公司和分公司等都存在着各自独特的利益;子公司和分公司同企业集团之间财务斗争的原因在于,子公司和分公司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更多地考虑到了眼前的利益,这使得企业集团因为内斗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如此,才能够使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效率更高。首先,在企业集团中建立资金管理中心来对企业集团的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设立能够对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资金管理中心,能够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企业集团的资金支付能力。其次,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每个月按照子公司和分公司提出的财务预算和上月的财务决算状况来对其进行资金拨付。根据子公司、分公司提供的上月财务决算状况,能够掌握其资金利用状况,根据此状况来结合财务预算对其进行相应的资金拨付,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对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管控能力。再次,资金有偿使用。资金管理中心按照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申请以及集团公司领导的审批来进行相应的资金拨付,资金有偿使用,充分地保障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有效地避免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最后,重点项目优先保障。在资金管理中心实现财务的统一管理之后,能够实现对资金控制能力的增强,进而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使重点项目得到优先保障,避免资金过于分散,重点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进而被延误的状况。

(二)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效率。

首先,建立统一的、监督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使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能够统一进行,并且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保障财务管理过程的科学与合理。这样,在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的支持与制约之下,能够保障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与高效,减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冲突状况。其次,在子公司和分公司中派驻财务管理人员,减少子公司和分公司领导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影响和制约,提升财务管理行为的科学性、合法性,保障财务人员能够执行企业集团总体意志,保障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同时,在财务管理人员垂直化管理模式中,财务管理人员直接受企业集团的领导,能够实现对子公司和分公司财务的有效监督,保障子公司与分公司高效执行企业集团的各项决策。最后,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培训。职业道德是财务人员有效从业的根本保证,而法律意识则是财务人员从业的根本准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使财务人员能够踏实从业,合法执业。

(三)完善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制约能力。

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财务管理逻辑来开展财务预算,并且预留充分的决策空间,这样,能够保障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的可行性,进而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能够按照预算来进行,保障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其次,加强事中管理,实现对子公司和分公司财务的有效管理、控制和监督,使得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避免财务风险过大造成的不可控。最后,提高事后监督的效果,保障财务决算的效力。根据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决算来对其进行下一财务周期的预算评估和给付,从而提升财务决算对整个财务流程的控制力度,提升人们对财务决算的重视程度,提高财务决算的效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对于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提升以及长远利益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企业实现集约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发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发掘其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根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最终促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集中化程度的提升,促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保障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效实现。

作者:余晓梅 单位: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

第二篇: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分析

一、企业财务审计概述

1、企业财务审计主要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财务审计标准下,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等按照规定程序的审计监督工作,并对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会计信息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综合审计工作的各种信息形成审计报告、对被审计企业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企业财务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评估各种数据,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并对及时发现违法企业行为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宪法赋予财务审计特殊的权利使它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从而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说财务审计工作也对人民大众负责,间接的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审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大多数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都没有专业的素质,还兼职财务部门其他各项工作,对财务工作缺少专业性和科学性。因为企业不够重视财务审计,财务人员很少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再加上他们本身的财务审计工作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财务审计工程存在缺陷,不能提供企业科学,有效的审计策略。

2、未能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是行使其职能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财务审计过程中,保证了工作的独立性,绝不允许其他部门参加。但现实的情况是,财务审计在实施过程中难以独立实现,尤其是企业的在内部的财务审计过程中没有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常常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阻隔,一些的素质偏低的审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提供虚假审计结果和信息,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法律秩序,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同时误导了投资者和广大人民群众。

3、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内容不全面。

目前在我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财务会计审计,在财务管理的其他领域缺少相关的审计工作和分析研究。财务管理部门主要分为财会管理与财务审计两方面的工作,企业在具体的财务审计中也仅仅开展审计工作,不涉及其他相关领域的财务审计工作。因此,这将导致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一直处于低效状态。

三、改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措施

1、提高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了促进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就必须挑选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员参与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从选拔到培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优胜劣汰的原则,旨在选择具有较强的专业工作人员进来。进入企业工作后,首先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教育,加强审计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2、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的设立。

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是行使其职能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财务审计过程中,保证了工作的独立性,绝不允许其他部门参加。

3、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信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已经掌握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因此,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财务审计部门,有必要引入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独立的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公司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输入平台内,这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更新,从而避免问题。

4、拓宽财务审计的内容。

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范围局限于财务会计的审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阶段,单一的财务审计工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扩大财政审计的范围。首先,我们成立了专门的业务审计,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第二,改变前事后审的观念,提高预防突发事件的警惕性。第三,财务管理手段要不断创新,拒绝僵化固执的审计管理方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加强公司的财务审计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企业发展中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职能,在法律范围之内,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且对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给予真实、客观的评价,从而约束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缘圆 邓爱莲 单位: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赣州管理中心

第三篇:中小企业财务外包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外包的概述

财务外包是一种新型的外包模式,从21世纪起逐渐发展应用于企业之中。从概念上来讲,财务外包是指在企业资源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当前需要的情况下,将财务管理链条中某些流程包给专业机构代之操作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具体到企业中,财务外包的项目通常是企业自身不擅长或不具备优势的职能,需要专业人才、专业机构代为操作管理。中小型企业财务外包是指中小企业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运用到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利益的部分。对于大部分中小型的企业来说,财务外包方案基本可以归为记账、报税、提供财务咨询几个方面。在当今企业管理日趋规范的浪潮下,企业财务外包是大势所趋,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财务外包可以有效提升公司价值,降低成本。而且自2006年起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支持,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IT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时代的临近对财务外包的重要推动,使得财务外包对改善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讲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外包实施状况和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是由于财务外包专业机构少,业务能力较低,从业人员业务、职业素质普遍不高,加之中小企业对财务外包认识不足,观念相对落后,担心财务机密泄露或成本过高,从而不敢尝试。加之有文化层面的影响,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家族企业,管理观念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财务外包发展对策

中小企业的财务外包毋庸置疑会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鉴于此,中小型企业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慎重决策。

1.树立正确的外包观念。

除之前所说传统中小企业要摒弃落后封闭的管理思想,积极引进人才,帮助企业加速发展外,中小企业还应树立不断进取的观念,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大企业夹缝中生存,应不断超越自己,用先进管理思想武装自己,接受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思维、新方法,从而做大做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财务外包也从最初的部分基本职能外包逐渐发展演变成整体财务外包。成功的企业家是能从时展趋势中找到助力企业发展的动力的,所以中小企业相关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正确客观地看待财务外包,运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中,从而助力企业发展。

2.选择合适的外包商,签订详细合约。

随着财务外包的发展,各种专业机构应运而生,对于企业来讲,将外包业务包给谁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达到财务外包决策所预想的效果,所以在选择外包机构时企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是否是合法经营的专业机构,机构的信用等级、专业人员层次数量是否属实,是否与本企业文化相契合,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这都直接对财务外包实施效果产生关键影响。除此之外,在选定合作专业机构后要签订详细合约,对双方的权利责任划分细致,把企业预期目标规范清楚,为财务外包工作的顺利实行提供保障。

3.合理确定财务外包边界。

合理界定外包范围也是企业管理者智慧的体现,究竟什么业务该外包出去,什么业务绝不能放手,企业本身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财务外包不一定就是把涉及财务的流程全部撒手不管,而是应该把财务管理全过程划分成若干环节,在结合企业自身人才配置情况及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外泄的情况下合理确定外包范围。

4.保持财务外包的控制力。

外包之后并不代表企业本身就可以撒手不管,为了保证财务外包的预期目标顺利达成,企业应对合作机构的工作进程进行持续监督,保障外包业务承接商所提供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以保证外包工作是沿着企业预期目标在运行。

5.加强培训,避免过分依赖。

长期依赖财务外包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如使企业缺乏财务计划能力和财务决策能力,其实真正有意义的财务外包是企业在受托机构的专业帮助指导下,逐渐填补自身空白,逐渐强化相关部门的建设和相关人员的培养,通过外包过程把企业弱势环节变强,形成相对健全的管理体系,从而发展壮大。所以在外包过程中切忌过分依赖,企业应加强相关培训,弥补相关空白。

四、结论

中小型企业受规模所限资源相对不足,要想实现持续发展,除了不断充实自身资源,更重要的就是在资源有限的过渡阶段实施集中经营战略,集中资源于核心环节,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领先优势,这其中财务外包就是实现有限资源科学配置的一种方式,财务外包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获得先机。财务外包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仍然属于新兴事物,有许多企业知道,但真正将其作为经营战略的,真正下手实施的少之又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是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好帮手。

作者:宋佳 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第四篇:铁路财务人员企业内控作用探索

一、财务人员在铁路企业内控中的积极作用

铁路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发挥财务人员在内控中的作用,以此增强铁路企业抵抗财务风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财务人员在铁路企业内部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

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有效的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实现铁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比如针对铁路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浪费现象,财务人员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严格规范铁路企业的费用支出项目。具体控制措施是:首先财务人员要定期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费用进行核对,并且将核对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财务企业的主管领导,尤其是要将铁路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向企业财务主管领导进行汇报,以此及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实现铁路企业资金的最大化应用;其次财务人员还要认真做好铁路企业的财务预算控制工作,将制定的财务预算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中,对超额使用资金的部门要进行监管,避免出现贪污浪费的现象;最后财务人员要对资金的运营情况进行管控,比如铁路企业的项目费用支出一定要实施审批制,只有得到主管领导的审批之后,才能发放相应的资金,并且对资金使用的细节着手,细化资金应用的效益。

(二)财产保全控制

铁路企业的资产比较大,尤其是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比较复杂,因此财务人员在内控中要做好财务保全控制:一是要对流动资产进行控制。铁路企业的资产价值比较大,尤其是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比较大,因此为切实提高铁路企业的盈利空间,铁路企业必须要盘活这些资产,实现资产的流动性,以此为铁路企业创收,但是财务人员在对企业资金进行盘活时一定要遵循资产预期的经济效益,对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财务人员不能再将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以此虚增铁路企业的利润;二是财务人员一定要具有节约意识和成本意识。铁路企业的资产规模比较大,无论是铁路企业的投资还是收益都具有数额巨大的特点,因此财务在内控中一定要具有成本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对企业的所有资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病情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制度,以此避免固定资产的无形流失。

(三)授权审批控制

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不仅是强化企业资金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防御企业资金风险的重要措施。财务授权审批是针对财务资金的使用方式与方法而言的:首先财务人员要熟悉授权审批的方式、程序等,以此在处理经济活动事项时能够按照授权审批的要求对资金的应用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其次建立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目前铁路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基本上每个企业都存在“一支笔”的审批制度,虽然此种模式有利于简化企业的费用支出流程,但是不能预防企业资金安全与风险,因此铁路企业必须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较大的费用支出要经过集体审批;最后要对企业管理者的审批权限进行规范,比如当对支出超过50万的资金要经过集体决策之后,才能批示财务人员支出该款。

二、提升财务人员在铁路企业内控中作用的措施

(一)开展教育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是铁路企业财务工作的执行者,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铁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为全面实现铁路企业的健康发展,铁路企业必须要从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入手:首先铁路企业要定期开展财务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知识讲座或者委派财务人员到高校深造的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以此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能力;其次增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针对近些年铁路部门发生的各种腐败问题,铁路企业一定要以此为鉴,开展财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防治财务人员出现职务犯罪。

(二)建立健全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保障财务工作的基础,因此铁路企业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根据铁路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氛围;同时铁路企业工作人员在执行财务内部控制时一定要严格规范,做到权责明确。此外,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要强化内部财产物资和各种物件的收发管理,从而保证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运行。

(三)健全的激励控制体系与追责体系

铁路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内部会计控制效率与质量,就必须在财务管理人员中建立起健全的激励体系与追责体系,利用制度的力量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对为企业创造较大经济效益或避免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职工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行的奖励方式,使其获得较大的认同感与满足感,促使各级员工更加积极地投入财务管理工作中,为铁路企业实现资金优化合理配置、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对于刻意懈怠工作、以权谋私、监守自盗的财务人员应根据其情节的轻重采取不同的处罚,追责到个人,利用法律条例与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者的言行,使其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结束语

总之铁路企业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各项资本的优化合理配置,就必须从财务人员着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合理控制成本费用及企业内部各资产,通过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积极落实其他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激励控制体系与追责体系,充分调动起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资金的合理、安全管控创造条件。

作者:李晓伟 单位:北京铁路局邯郸货运中心

第五篇:ERP环境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和完善

一、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内控制度设计不科学的问题,内控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的治理风格、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的内部文化等构成了企业的内控环境,ERP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的内控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为了适应变化的内控环境,企业的内控制度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但部分企业由于无法意识到内控环境的变化或者出于节约企业资源的目的,对内控制度不进行调整或者选择性地进行调整,导致内控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满足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内控制度应当关注企业日常运营的过程控制和全面控制,但实际上,部分企业建立的内控制度仍然倾向于事后控制和局部控制,使得内控制度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起到全面的、动态的指导和约束。内控制度缺乏针对性、动态性和全面性,无法正确有效地引导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活动,对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内控产生一定的阻碍,内控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内控制度设计不科学是企业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内部原因,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则是外部原因。首先,企业管理层对ERP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开展内控活动的意识和动力,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少,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缺少管理层的支持而无法正常进行。其次,企业的内控流程和方法制定不科学,形式不规范,执行不严格,内控活动缺失正确的引领,使得企业的财务内控无法执行到位。最后,企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关系人”现象,这些“关系人”忽视企业的规章制度,有规不遵,有章不循,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时,不严格遵循企业的内控制度行事,导致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企业的财务内控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内控执行力度亟需提高。

(三)财务信息安全性较低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管理平台,ERP的虚拟化和快速化,在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传递整合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从软件角度来看,ERP软件开发公司关注于自身经济效益,只考虑了软件的盗版问题,针对于财务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功能不足,非法人员只需获得软件密码和懂得ERP软件操作,就能轻易进入数据库系统,随意篡改财务数据。同时,企业对财务信息的保护只停留在管理系统的操作权限、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保护,除此之外没有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从硬件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出于资金节约的目的,使用的电脑已经长达十年甚至更久,无法满足ERP软件高效运作的设备要求,必要的定期清理也未能有效开展。ERP管理系统缺乏软件和硬件的双重有效保障,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严重影响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风险管理。

(四)监督控制职能弱化

ERP系统覆盖了企业采购、生产、营销、人力、财务、投资等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扩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宽度和深度。ERP的实施使得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仅需要财务部门,还需要系统操作人员和硬件维修人员的参与。人员范围的扩大致使企业不但要注意财会人员之间的内部牵制,还要关注财会人员与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相互制约。部分企业虽然分设财务部和审计部,但一般这两个部门都是由总会计师管理负责,降低了企业监督管理的独立性。另外,ERP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财务信息不但存在于纸质的凭证、账簿上,更多存在于无纸化的ERP财务信息系统中,扩大了企业财务内控的审计范围,但事实上,部分企业的审计监督仍停留在传统的纸质上,未深入到虚拟化的ERP财务信息。ERP管理系统的建立扩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宽度和深度,延展了审计监督的内容,加大了内部牵制和监督控制的难度,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弱化。

(五)传统知识与信息管理冲突

企业资源计划的建立不仅是系统化信息的整合,更是财务处理流程和方法的重大改革。录入会计凭证时,只需输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代码和金额,ERP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财务工作从凭证到报表都将通过ERP软件进行信息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成本摊销、费用计算、折旧计提、存货计价等繁杂业务处理,减少了财会人员的干预和错误。但ERP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弱化了财会人员对会计科目、账册、报表的认识,降低了财会人员的传统会计理论知识。另外,ERP软件要求财会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但部分财会人员从事传统的财务工作时间久远,对计算机和ERP软件操作不清楚,导致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

二、完善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健全内控制度体系,树立制度引导约束

内控制度是经济核算正确可靠的保证,是财务工作业务处理的指导,应当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树立制度引导约束,为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内控提供制度保障。提高企业对内控环境的认识,根据ERP对内控环境的改变,相应调整企业的内控制度,增强ERP环境下企业内控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内控制度流程,规范内控制度格式,完善内控制度内容,保证内控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内控制度的事后控制和局部控制,延伸至过程控制和全面控制,提高ERP环境下企业内控体系的动态性和全面性。

(二)优化内控方法流程,提高内控执行力度

强力的执行是内控制度贯彻落实的前提,是内控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必须优化内部控制方法和流程,提高内控执行力度,保证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开展。第一,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增强全体职工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培养企业开展内控活动的意识,提高员工进行内控管理的积极性。第二,科学制定内控方法,规范财务内控流程,严格要求财会人员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流程。第三,严厉打击员工的“有规不遵、有章不循”行为,提高内控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贯彻落实企业的内控制度,防止内控制度的形式化。

(三)改善安全控制技术,保障企业财务信息

首先,企业应当要求ERP软件开发公司在模板软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性质、结构、业务,对软件进行相应的改动,增强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功能。其次,只安装ERP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软件,定期进行软件维修和内存清理,对ERP财务信息进行备份,改善安全控制技术,为ERP管理系统的运作营造一个健康的软件环境。最后,配置先进设备,加强日常维护,定期维修清理,保证硬件设备处于安全的物理环境,为ERP软件的运作创造一个安全的硬件条件。

(四)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强化监督控制职能

监督控制是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是资金资产透明高效的保障,应当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强化监督控制职能,提高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性。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财会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增强财会人员与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之间的监督制约,防止合谋行为的发生。分别设置财务部和审计部的负责人岗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ERP系统财务信息的监督审计,扩展内控监督的宽度和深度,强化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外部审计功能,从内外两方面同时强化监督职能。

(五)加强综合知识培训,提升财会人员能力

财会人员是财务管理的软件基础,是会计业务的处理主体,必须加强财会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财会人才队伍,完善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内控。开展岗前培训活动,增强财会人员对岗位和业务的熟悉,定期举行学习活动,扩展财会人员的知识面。开展ERP软件操作的学习培训,增强财会人员对会计科目代码、账册内容结构、财务报表生成等信息化处理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培养财会人员法律意识,增强财会人员对违法后果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素养,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三、总结

总之,随着ERP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和整合。本文立足于ERP财务管理特点,从制度体系、执行力度、风险管理、监督控制、人员能力五个方面,加强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保障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ERP环境下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限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改革和完善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企业有所帮助。

作者:郭平 单位: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

第六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一、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在建立开发性的电力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兼并重组和外资引进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电力企业产生强烈影响,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从传统的计划垄断型企业转变成竞争开发型。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力企业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公用事业,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垄断经营,成本效益意识比较淡薄。受政策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员工福利比较好。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也需要改变。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大部分电力企业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淡薄,导致电力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单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忽略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特征是资本化、价值化,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本和价值的增值。大部分电力企业错误的将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接受、加工、创造、利用信息的技术型员工对创造企业财富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实现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也要追求其他主体的利益,顺应我国宏观调控的要求。

3.企业财务控制不足。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不发达。例如行业过度垄断、生产效率低、服务和发展意识淡薄、浪费严重、政企不分、缺乏成本等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部分电力企业的高层领导者滥用职权,越权管理经济活动,缺乏科学的控制管理制度,导致企业自我监控能力差,财务秩序比较混乱,会计工作基础薄弱,没有必要的风险控制体系。

4.存在财务风险危机。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目标财务收益和实际财务收益发生偏离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电力企业属于特大型的中央企业,核心业务是建设和运营电网,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障。由于长期以来电力企业被国家垄断经营,根据国家优惠政策和计划配置生产要素,因此应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的能力较差。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快速深化,电力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但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风险意识比较低,不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

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比较封闭,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知识匮乏,观念落后,没有创新意识,学习主动性较差,不能将会计信息有效的转化成企业决策信息资源,无法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阻碍了电力企业的生存和稳定发展。

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逐步取代人治。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实现电力企业管理经营活动规范有效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改革和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深入发展,加速了新的产权制度和理论出现。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体制,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促进电力企业的全面稳定发展。

2.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电力企业实现公司化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从而创建新型现代化电力企业。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扩展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财务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实现企业财务的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化、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

3.加强财务管理控制。

我国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一直总产值轻成本、重发电轻供电,没有科学的经济核算理念。应该对产品成本进行系统性、组织性的计划、分析、核算、预测和控制,调动考核单位减少成本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对企业经济成本的控制管理。同时更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加强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该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决策制度,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各种的分工职责,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管制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监督和审计,促进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应该树立成本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4.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能够客观的预测风险,科学的规避风险,适当的分散风险,勇敢的承担风险,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全面贯彻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理解财务风险的意义和影响。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的发现风险,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对电力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5.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是新知识经济时代下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深入企业财务管理机构改革,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是电力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措施。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弘扬,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将责任和权利相互结合,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和鼓励,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监控体系,从而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考评和监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不能,必须在不偏离企业发展总目标的基础前提下。确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树立长远的观点,不应该单纯限制在短期的行为中,也不应该单纯考虑经济利益的大小,需要综合考虑技术、质量等其他方面的企业管理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刘霞 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

第七篇: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被大量耗用,加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内外部严峻的市场环境,投资风险不断加剧,煤炭企业资产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很多煤炭企业内部的财务负担不断加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在新时期下,煤炭企业为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结合内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创建一条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道路,进一步提高煤企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出煤炭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

(一)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当前,煤炭企业由于受到国有企业传统滞后的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弊端。很多煤炭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有限,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目光比较短浅,缺乏现代低碳型的财务管理观念,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注重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忽视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管理未能发挥出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此外,我国煤炭企业还面临着管理模式落后的现状,仍采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统一的传统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煤炭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缺乏严谨的法制观念,没有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相关的各种理论方法,没有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存在职责不明确和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企业也没有制定配套的财务监控机制,大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缺乏高素质创新型的财务管理人员

当前由于受到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管理观念的偏差,在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中,只注重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牟求利润最大化,未营造重视财务管理的良好氛围,没有对财务人员加强管理,导致许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理论基础,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监督职能;在实际财务操作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现象时有发生,依照领导的意愿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导致财务工作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外,煤炭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中的后期继续教育培育都是流于形式,仅仅是象征性的举办一两次讲座或是网上在线学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也不能让他们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谈及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煤炭企业理财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进程,最终将会严重阻碍煤炭企业的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是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顺利开展的前提,但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并未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在日常财务管理中,煤炭企业之所以在财务管理上会存在问题,主要是缺乏配套的会计预算核算、财务审计和监督等相关制度。部分煤炭企业在支出管理上标准不严格,在分配管理和资产管理上缺乏合理的办法,对相关账务在核算时不够规范,大大降低了煤炭企业实行收入管理的效率。此外,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和监督制度不完善,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存在审计机构缺失,审计人员缺乏,审计工作滞后的问题。内部监督机制也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多数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三、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对策

(一)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当前我国很多煤炭企业跟不上内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在财务管理中面临很多问题,新时期下的市场环境给煤炭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煤炭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国有企业传统滞后的财务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结合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积极调整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方法。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全面落实预算工作,将预算指标具体细化到个人,调动企业所有员工对财务管理的支持和重视。此外,革新传统的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对煤炭企业的各项资金进行筹集及运作,科学合理地安排企业各项财务的收支,合理分配相关的收益,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

煤炭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进一步提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政治教育,不断培养和加强他们的监督意识和法制观念。煤炭企业应注重对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工作,定期举办业务培训或是晚上在线学习等方式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企业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奖惩分明的考核形式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财会队伍的整体建设,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此外,煤炭企业应改变国有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借鉴成功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在企业内部创新财务人员招聘和引进机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财务管理模式实行创新型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煤炭企业只有改革国有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积极创新财务管理人员的引进机制,多途径地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顺利开展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但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由于在思想上未对财务管理充分重视,在企业内部并未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因此,为了不断加强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中,必须不断建立相关配套的会计预算核算、财务审计和监督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薄弱的财务管理制度。煤炭企业应借鉴成功企业的财务创新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制定严格的支出管理制度,合理解决分配管理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账务的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加强煤炭企业对收入管理的有效性。严格区分企业的会计机构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杜绝直接让会计人员连带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现象,突出企业财务部门的地位,明确其职能,从而实行有效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确保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财务管理失控的局面。此外,进一步完善财务审计和监督制度,在煤炭企业内部单独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制定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的内部监督机制,真正发挥出监督的作用,从而真正有效发挥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由于受到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受到缺乏新型的高素质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等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但只要煤炭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新时期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革新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就一定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煤炭企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孙丙红 朱晓东 单位:河南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一矿

第八篇: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分析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部分企业尤其是很多的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在思想认识上仍停留在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较低的层面,缺乏管理的战略眼光,对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缺乏深刻的领悟,管理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企业管理还是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影响弱、地位低,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部分企业任人唯亲现象普遍,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的能力较弱,难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企业的经营决策很多时候还是主要依赖领导的经验,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决策信息准确度较差,决策的可靠度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两个组成部分,会计侧重于核算方面,财务侧重于管理层面,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成本费用和收益分配等方面。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需要,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核算已基本和国际会计准则相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已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保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强化财务管理。但目前部分企业尚未能充分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作用、地位、目标还不能理清,对于财务管理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所能起到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更为普遍的是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在筹资环节、成本核算、税收筹划、业绩考核等方面水平较低,对企业管理中出现的财务困难一筹莫展。

二、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性组织,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须有高效的企业管理作为强大的后盾,紧紧围绕财务管理开展各项企业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获取长期稳定的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企业诸多的经营决策依赖于财务管理提供的价值指标参数,在当今时代,这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已建立现代企业管制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趋势使得国内企业对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进而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众多的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济活动将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和复杂性,财务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危机,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资源分配、管理控制、业绩评价中的主导作用,与决策有关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作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性组织的企业,其财务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财务涉及到企业资金活动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经济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工作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细致的计划安排,来确保企业财务会计资源的合理配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路易斯•加潘斯基在谈及财务管理时是这样描述的:“良好的财务管理对一个工商企业、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状况都至关重要。财务管理是一件较为复杂多变的事情,因此颇具刺激性,使人为之着迷和兴奋,同时也给人以挑战,令人困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管理首先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应成立财务核算中心,确保资金流通的畅通。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周转,要对企业的资金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实行统一采购、销售、收款和调度,畅通资金的流动环节,提高资金的周转使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沉淀,也就是将企业由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转为以资本经营为中心,真正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确保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离不开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由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管理、材料物资管理、技术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劳动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方面面的管理组成,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离不开由众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因为各个部门职能不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必然参差不齐,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很好地安排各部门所产生的经费,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除财务管理外其他的管理活动都是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特定方面展开的,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配备适量的资金作为其进行管理的基础,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围绕着资金运动,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同有关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正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财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构建现代管理模式,促进资金的保值增值良性循环,从战略高度协调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各个环节,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现财务部门与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财务管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管理离不开资金的筹集和投放,企业的基本活动是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投资于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长远发展资金要通过长期筹资,短期的营运资金需要短期筹资来满足。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尤其是可以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营运资金在企业的全部资金中比重大,周转快,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常企业管理中企业要认真分析研究经营现状,确定营运资金的合理数量,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充分发挥资金潜力,加强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常管理,加强财产控制和存货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想方设法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财务管理可以找出企业管理问题的根源

财务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既要协调好企业与投资人、债权人、国家、银行、社会监督部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又要协调好企业内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财务管理借助于会计核算的数据收集到大量有用的经济管理信息,及时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反馈,通过细致的财务分析,规范化的流程控制,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的评价和分析,进而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做出科学的预测,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可靠、有效的监控,进一步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形成的根源,具体就是通过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营运和分配等活动的监督,借助于偿债能力指标、资金周转指标、成本费用指标、获利能力指标等有关指标的分析,了解企业资金的占用和使用情况,成本费用的耗费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推动企业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挖掘潜力、改善管理、节约开支、增加收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七、财务管理能够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管理工作设立有效的风险防范盾牌。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市场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企业的经营有可能偏离预期设定的目标,风险会存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制定监控、控制和管理风险的规范流程,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发挥财务管理的风险预警作用,科学地预测政治、经济环境等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影响,帮助企业有效预知风险,采取科学措施及时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帮助企业采取合理措施规避风险,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松散,风险必然乘虚而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八、财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效的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企业的中心目标就是围绕着如何以较小的消耗取得尽量大的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节约挖潜、控制费用、降低消耗。财务管理的加强可以促使企业的存置资金快速融通,可以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更加高效,能够帮助企业从战略层面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财务资金管理还处于粗放阶段,部分企业的资金管理普遍存在使用分散、效率低下、体外循环、集中困难等问题,资金管理比较分散,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财务管理主要还仅仅停留在对财务活动的管理层面,而对更高层次的资金的使用管理还没有很好的认识,财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行意识,有效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率,把企业的闲置和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加强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尽量减少对银行的借款,降低利息,减少财务成本,降低企业高负债的风险,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发展资金,进而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赢得市场竞争有利地位。

九、总结

总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活动贯穿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财务信息是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的生存发展,能否迅速扩大规模做大最强获得成功,必须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卓有成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将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通过运用价值形式,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充分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样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笑到最后的强者。

作者:魏萍 单位: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

第九篇: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1导致建筑设计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产生财务风险的企业内部原因

(1)不完善的内部体制:

建筑设计企业必须要认真的做好内部控制的工作,认真地管理和控制涉及财务等多个环节。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建筑设计企业往往是简单的处理内部控制,并没有将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自身的风险不断的加大,最终使得企业面临着很多不必要的风险。与此同时,一些建筑设计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没有全面的评估市场状况和客户信用度,很容易导致企业存在无法及时回收各种款项的风险,最终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2)人力成本风险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企业中建筑设计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运营成本构成中人力成本也占到了非常大的企业成本比例。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言,人力成本的合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一些建筑设计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将人力成本开支的合理水平把握住,很多企业由于严格的控制人力成本支出,因此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而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有一些企业在人力成本支出方面存在着控制过松的现象,在对设计人才积极引进的时候往往盲目地采用高薪的策略,从而影响到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二)产生财务风险的企业外部原因

(1)市场和政策风险:

由于建筑设计企业往往需要对一些具有较长时间以及较大投资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因此如果国家相关的政策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回收。国家在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宏观调控工作就极大的限制了城市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最终使得建筑设计企业迟迟不能够收回由政府拨款的项目资金。

(2)资金风险:

建筑设计企业面临的外部资金风险主要包括无法回收保证金以及各项业务往来款项等问题。建筑设计行业本身属于买房市场,由于我国不健全的法制和信用体系,因此使得建筑设计企业往往很难及时的回收项目投标(履约)保证金、专业设计分包劳务费垫资、业务往来款等各种往来的款项。除此之外,由于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设计变更,而且费用的问题可能会由于每一份设计修改建议书而出现变动,这些都使得建筑设计企业的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3)投标和合同风险:

由于现在我国的建筑设计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一些工程项目业主利用这种情况使得设计企业签订一些不合理或者不平等的合同,比如利用增加项目以及变更项目的方式对"闭口合同"和合同陷阱进行设置。与此同时,一些投标单位为了能够争夺项目,往往采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对设计项目进行承包,这样由于不确定的盈利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建筑设计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对策

由于内部财务风险本身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可控性,因此,企业在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强化的基础之上,可以采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技术性的方法对其内部财务风险进行化解和防范;在对企业管理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利用动态系统的方法对外部财务风险进行转移和规避。

(1)树立较高的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必须要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全面的贯穿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一般来说,建筑设计企业的骨干或者高管人员都属于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因此其往往具有淡薄的财务风险意识。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经营管理人员对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同时还要将项目承接前期的决策、论证、调查程序建立起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坚决要将饥不择食的做法摒弃掉,真正的做到有论证、有选择、有准备的承揽工作。

(2)建立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必须要将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起来,以企业的发展全局、职能部门为根据将不同的经济责任明确下来,对不同的经济职能进行划分。一般来说,建筑设计企业主管领导主要负责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对风险管理予以高度的关注,对重大的财务收支决策和重大的项目承接进行重点的把握;分管领导要对各业务条线的资金审批工作进行具体的负责,要全面的调研项目的财务风险,采用信用等级预判的方式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处理。财务部门则要认真的做好成本控制、投资决策以及资金流动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样就能够充分地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全面提升。

(3)建立完善的财务审批和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在建筑设计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不明确的财务审批程序和权限,没有严格的分离财务的监督权、知情权、审批权和决策权,导致企业出现财务收支情况不明的现象。比如由于薄弱的财产物质内控管理、设置不同会计账本等原因而形成的错误的会计信息;由于不具备有效的监督以及合理规范而形成的业务费用支出失控的现象。除此之外,由于迫于客户的压力开展的社会审计鉴证服务以及不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等原因导致企业无法严格的执行独立审计准则,这样就会使企业面临着财务审批制度缺失、内部失控等各种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对其每个项目组以及每个部门的结算进度、款项收支以及业务承接等进行制度规范;严格的把握关键控制点,对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确定合同会签制度以及建立收款制度等,要认真的讨论每份合同以及没笔款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修改;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将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制定出来;对结算纪律进行规范,使企业的防范风险意识得以增强。

(4)形成完善的财务预警监控管理体系

企业要以信息化的基础以及相关的财务资料、综合经营计划以及财务报表等为根据,对企业管理以及财会等各方面的理论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实时的监控各种潜在的风险。比如企业需要将以双责双指以及双人为基础的风险监控防线建立起来;建立并且完善对建筑设计风险进行防范的监督保障系统;立足于现有的稽核审计工作对会计部门进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和控制改革。与此同时,建筑设计企业还要以业务种类的变更、市场的变化、政策的变化等为根据动态地调整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为了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还要将风险基金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可以采用预提的方式在发生损失之前将专门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建立起来。

3结语

企业财务论文范文3

中小企业紧张的资金使自身缺乏闲置资源进行投资,并且中小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欠缺对风险的评估也导致中小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没有预见的问题;再次,中小企业运营风险较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内部管理问题,如财务管理规范性欠缺、信用等级偏低、资产负债率过高、运营决策欠缺依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中小企业欠缺足够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所以在市场波动产生时,中小企业往往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原则

面对财务风险隐患或者已经出现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在风险管控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收益与风险平衡原则。中小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即高回报总是伴随着高风险。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在调动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以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为依据,来降低企业中的经营成本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对融资数量的合理确定、融资方式的合理选择来实现企业中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并依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来确定企业在收益方面追求的目标;二是让企业筹资结构保持弹性。所谓筹资结构弹性,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中的融资结构是否能够随着财务目标和理财环境的变化体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并作出有针对性且有效的调整。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企业需要在筹资结构方面保持弹性,即要求企业在融资数量方面应当具有比实际融资量更高的可融资量,从而通过避免企业具有过高负债而导致企业面临过大的融资难度以及破产风险。另外,中小企业需要对融资成本做出有效控制,通过让融资成本体现出弹性来避免让企业本身承担过高的利益费用负担,这要求企业能够以利率市场波动为依据来选择融资策略,如当利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时,企业有必要使用略高于市场利率的方式来进行长期融资,或者使用浮动利率来进行短期融资等;三是全面性原则。中小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需要建立在全员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同时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应当覆盖企业各个部门,同时要涵盖企业中的财务决策、财务执行、财务监督以及财务反馈等各个工作环节;四是有效性原则。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方法以及手段,并构建全面且有效的控制程序,并确保控制方法、手段以及控制程序的贯彻与落实;五是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原则。中小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都需要具有分明的权责,并在权责设置方面体现出相互之间的制衡,从而确保中小企业中的财务活动能够获得良好的监督。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中小企业筹资风险管控。

在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控制中,企业需要强调财务风险管控原则中的筹资结构弹性原则,而对这一原则的贯彻则需要中小企业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中小企业要选择有利利率,即根据利率走势来对筹资进行合理安排,并确定利率策略。具体而言,中小企业不仅可以使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同时可以使用多元化的利率方法来进行筹资,通过多种利率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小企业的筹资所受到的市场利率浮动影响可以降低到最低,从而也让企业所面临的筹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二是合理确定融资量。企业需要保持合理的负债比例和举债规模,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实现收益率的提高。如在贷款方面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不能以企业需求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同时要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自有资金情况作出充分的考虑。在此过程中,中小企业需要对自身可以预见的收入流进行评估,同时需要对自身的贷款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在实现这两方面结合的基础上,中小企业有必要对自身贷款的数量上限进行确定,从而避免贷款融资为企业发展带来过大风险。另外,企业有必要以资金周转期以及资金用途来对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做出合理搭配,从而避免集中还本付息导致企业财务平衡受到影响和冲击。在此方面,短期债务以及长期债务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两种债务策略的选择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现金流需求做出充分的考虑。

(二)投资资金风险管控。

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要求中小企业能够对自身投资结构做出调整,并在选取合理投资策略的基础上开展投资工作。从投资结构的调整方面来看,企业需要在满足现金流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投资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尽量降低资金持有量来提高实物资产的提升。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这种办法有利于降低企业所承受的损失,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利于在通货膨胀期间使用,因为在通货膨胀期间,这种方法十分容易导致企业的资金预算失控,并可能导致企业的负债增多,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从投资策略的选取来看,中小企业要重视对自身投资风险的降低,而在这一目的指导下的投资策略包括出让股份、联合投资以及组合投资等。由于中小企业具有有限的实力,对于具有较长建设周期以及具有较大资金需求的项目难以开展独立的投资与经营,所以企业有必要选取具有良好信誉、较强实力且与自身具有深入合作关系的企业开展联合投资,这种策略不仅有利于对中小企业资金压力进行缓解,同时有利于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进行防范。

(三)运营资金风险管控。

企业财务论文范文4

1、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后的财务管理新问题

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之后在内部管理工作方面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必须摆脱过去被动式财务管理的陈旧观念,树立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新意识。在人员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是人员队伍整合和知识结构调整,否则将无法有效达到科研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在管理手段方面也面临着工作面更广、数据量更多、资金风险更大等新特点,所以必须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最后还要重点加强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措施研究,从而确保企业能够一直拥有充足资金来完成自身的建设以及科研项目开发与应用。

2、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后财务管理新措施

以上本文我们提到了当前科研单位在企业化转制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不仅存在于管理思路和管理意识方面,同时也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新地位树立与否以及具体管理方式的更新方面。此外在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方面也一定要比过去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最后在监督约束方面也不能松懈。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全面提升才能切实提高我国科研单位的企业化转型质量,真正起到提高我国科研项目开发应用具体工作质量的作用。

2.1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存在某些认识上的偏差,因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一直都作为国家单位而存在,因此在资金扶持和经费援助方面都是国家一手承接,单位最重要的可以说是唯一的工作内容就是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在资金管理方面也大多数情况下是拿来就用,对于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既不够重视也缺乏管理经验,所以当科研单位开始进行企业化转型的时候,财务管理工作也就成为最为棘手也最为关键的改革内容。转变管理意识,首先就是要切实树立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能够切实稳定企业内部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意识,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具体业务的学习,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只有掌握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原则和管理手段才能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更好地实现管理水平提升。同时还要积极借鉴成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正确看待科研单位过去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不足,积极学习新经验、新手段和新理念,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2.2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不仅包括管理队伍同时也包括被管理队伍。在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切实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不合格财务管理人员从队伍中清除,同时大力引进兼具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资金管理知识、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以及熟悉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根据科研企业的自身运作特点,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从而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快融入日常工作当中。在被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其在本职工作方面的技能提升,使其在执行财务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及细则时游刃有余,同时要加强被管理队伍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教育学习及宣传,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质量,形成财务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3加强管理手段升级

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覆盖面与管理深度方面都与传统管理工作有很大差别。现代企业想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从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方面入手,这对于科研企业来说更加重要。科研企业的资金使用覆盖面更广,资金回收周期更长,资金投入量巨大,因此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更大的财务风险。信息化管理不仅要加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与普及,同时还要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切实提高各部门、机构在各种数据信息录入、确认、整合方面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网络建设,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升财务管理部门在信息收集方面的及时性、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真正实现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型后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型,发挥其参与企业全面管理的积极作用。

2.4加强资金集中化管理

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型之后在资金获取方面也能开拓更多新的渠道,在资金获取量方面也能够有效提升,因此提升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也是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型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资金管理应该学习借鉴市场中成熟企业的管理经验,推行集中化资金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管理能够有效配置和合理分配有限资金,能够避免各部门、机构在资金使用方面的无计划与无联系,能够有效提升资金的经济价值,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部门间的贫富不均。对于规模较大的科研企业来说,还应该推行资金池管理模式,各部门剩余资金全部上缴资金池,再由总公司进行资金的二次分配,一方面有效提升资金使用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切实掌握各部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作者:惠茹 单位: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二)

一、转型期财务集中管理工作演进路径

归根结底,财务集中管理是一个手段,服务于公司发展,必然需要随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变革。一路走来,中国移动集团广东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主要经历了做好会计、管好业务和业财共赢三步曲,从关注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向关注业财融合的“效益”、“风险”和“平衡”深入,对面临转型期的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按业务分类维护制度流程,构建专业服务界面,做好会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财务集中管理之路,也需从基础工作出发。基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才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和效率,才能探讨进一步的演进发展。流程和制度是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全面梳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按业务分类形成各项作业流程,全面覆盖集中核算所有工作,有助于为核算管理提供方向指引,避免管理盲区。基于清晰的流程,从管理制度、核算规范、质量控制和运行保障四方面,制定并持续优化核算管理制度、规范和操作细则,关注核算标准化和会计处理一致性,可以为信息质量和效率提升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其中质量控制方面,建立核算质量管理体系,借鉴制造业的质量管理理念及方法论,将每一信息处理环节视同生产单元,所传递的数据信息作为产品或原料,以“岗位质量手册、检测体系、评价体系”为主体框架,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质量保障机制,实现质量提升的闭环管理。在提升会计自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财务集中应不忘服务本职,通过构建专业服务界面,提升服务感知,显性化财务服务价值。比如,构建“财务服务厅”、“财务在线”、“财务咨询热线”实体、网络、语音三维服务界面,整合创新财务服务产品,提供“透明、便捷、高效、专业”的财务服务,打造显性化的财务服务品牌,降低业财沟通成本,保障集中核算顺利推进。

(二)搭建风险闭环管理体系,创建风险测评指标,管好业务

在全面推进财务集中过程中,财务要守住生命线确保公司基业常青,不仅要通过向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支撑,还要在专业服务中行使“会计监督”职能,通过集中核算提升财务末端风险把控力的同时,规范业务前端,实现全流程的风险甄别、风险防范与化解。在这方面,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主要依托财务集中平台,搭建风险管控闭环管理体系,事前通过建立和维护内控矩阵,并与制度规范融合,实现风险预防,事中通过清仓查库、营收全业务稽核和重点资源监控等风险问题发现机制、分层分级风险问题预警报告机制落实风险甄别和应对,事后通过财务专项巡检风险问题监督整改机制,以点带面实现风险化解,在营收稽核、高风险资源管理、重点领域风控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除了日常监控外,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还尝试跳出矩阵看内控,以作业活动为介体,实质链接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创建了KRI关键风险指标,形成“绩效-成本-风险”三位一体的测评体系,避免日常监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三)落实人才融合、机制衔接和系统支撑,抓好重点业务,业财共赢

随着内外部形势变化,随着财务集中的持续深化,业财关系更多的向合作共赢迈进。合作共赢的基础是相互理解和目标一致。过去财务强调了解业务学习业务,但简单的学习了解已不足够,财务需要更主动走出去,也要吸引业务走过来,实现人才融合、机制衔接和系统支撑。人才融合方面,财务人员要向业务部门渗透,提升专业部门的价值管理能力;同时,财务部门也要引进技术人才,吸取业务和技术知识,提升资源管控的业务及技术审核能力。方式方法多种,包括:在业务部门派驻财务人员,财务和业务部门中长期岗位交流,建立跨专业的投资一体化、业财稽核、市场营销联盟等虚拟团队等,一方面帮助业务明确资源使用权责,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推动各类责任中心的建立,平衡短期和长期业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助核算融合进业务生产过程,实现核算人员向经营信息产生源头的设计参与者、经营风险形成过程中的诊断者和新兴业务起步阶段的咨询者的角色转变。通过人才融合,提升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平衡风险和效益的管理能力。机制衔接方面,一是通过搭建业财核算体系,建设业财融合沟通平台。核算质量检测、预算监控、财务分析和业务管理都需要用到匹配的业财数据,过往数据收集存在工作重复和口径不清等问题。在全成本管理和标杆管理等优秀实践基础上,通过建立业财核算制度,深入业务前端调研,制定既能反映业务动因、对现行流程影响也较小的核算办法,并利用系统流程改造逐步实现业财数据自动归集和数据共享。二是通过精确定位价值管理切入点,进行价值评估,建立业财融合工作界面。以营销案管理为例,在设计环节,财务部门通过设计营销案评估体系(目标匹配度、质量、效益等指标),协助业务部门开展前评估;在审批环节,财务部门通过对营销案的资源安排、投入产出效益、投入客户群等方面进行审批,协助业务部门过滤无效低效或经营风险高的营销案;在配置和执行环节,财务部门协助业务对营销资源金额、构成和趋势等进行跟踪监控,避免资源投入偏离目标或重复投入;在反馈环节,财务部门定期组织对营销资源投入风险效益的总体分析,并以分析结果指导下一轮资源配置计划。通过评估、跟踪和反馈,效益和风险平衡的理财理念渗透到营销案管理全过程。系统支撑方面,探索通过财务“牵头管理需求,深入参与建设,加强运维考核”的管理思路,建立财务信息化质量管控体系,形成“分层分级、专业对口”的跨部门财务信息化小组,推进业财系统的深度融合、互联互通,通过系统间数据集成、交互,实现数据口径的一致性、以及“一点录入,全程共享”,并通过组织专项工作对生产系统效率和功能优化、系统应用安全等重点问题进行扫雷攻坚。

二、结语

如果说人才融合、机制衔接和系统支撑为业财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重点业务的开展推进就为业财融合带来很多实践机会。例如,以“营改增”为契机,以“业税融合”为方向构建税务管理新模式,实现风险管控与税收筹划有机融合。成立“营改增”专项工作小组,共设综合组、业务组、采购组、系统组四个专项组,建立周报及月报的通报机制和例会机制,推动项目有序开展。基于增值税管理特点,推动业务前端包括采购、市场等优化业务开展模式,对业务和财务系统进行优化并实现“营改增”无缝衔接,制定“营改增”后财务及业务管理制度,组织全省开展电视电话会议、现场交流、短彩信、海报宣传等多样化宣贯培训,以业财合作、系统支撑、制度优化、宣贯培训等方式做好“营改增”各项准备工作,保证“营改增”平稳过渡。

作者:罗聪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三)

一、培养兴趣

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学习的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在于学生先天的智力因素,主要还在于学习兴趣的养成,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因此,我们要找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对症下药。我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很多、比较零散、越学越难、越听越糊涂,于是渐渐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并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学好会计并不难,首先要放下思想包袱,同时还需勤学苦练。我让成绩好的学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慢慢地,学生们发现了学习的乐趣,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传统的教课方式是教师满堂灌,学生一味听,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听不进去。结果是教师很累,学生学不到知识。实践证明,只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此外,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做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通过争论、讨论、辩论等方式解决问题。最后,要留足够的时间做好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对于较难的作业,教师可适当提示和讲解。

三、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法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其毕业生必须“学会工作”,参加工作就能马上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完

成一些难度不同的工作任务,获得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并初步积累工作经验。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模拟的职场环境,设计模拟工作过程的若干项目模块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在模拟职场行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每个项目模块的内容都要科学、合理,且要体现工作任务、制定计划、实施和评估反馈这一系列过程。课程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其讲授过程中,应配套进行一些企业业务的经济模拟训练,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既能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着重加强学生综合模拟实习技能以及财务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要聘请具有丰富会计经验的会计人员做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在生产一线得到足够的实践锻炼和实习指导。

作者:罗美娅 单位: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

(四)

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障碍分析

足,融资渠道不畅由于循环经济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再利用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支撑体系,而先进的技术支持是建立在庞大的资金供给基础上才能完成的,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外援支持保障,作为中小企业重要融资来源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银行目前仍多以“短期逐利”为经营目标,不愿融资给经济实力弱的中小企业,而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周期相对较长“,商业银行无法短期内得到利润回报并难以测控项目资金风险,导致在循环经济领域内的项目发展,银行投资难、中小企业融资开发难的局面,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银行,也没有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创新金融产品,导致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渠道不畅”。

2、解决中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经济发展障碍,本文将从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财务管理目标、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四大模块具体研究分析解决中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调整企业自身管理控制流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生产的节能环保和资源优化。

2.1财务管理目标制定流程: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植入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当中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作为市场主题之一的消费者也对产品品质提出环保要求,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也慢慢开始转变原有的经济生产模式,以适应市场和社会变化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会对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尤其是国际市场要求的标准更高,企业要想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做起,企业在制定发展方向、财务预算、投资规模及方式选择、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将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原则。

2.2财务管理筹资流程:

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化筹资渠道分析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循环经济的规模发展需要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资金投入力度,所以企业的筹资渠道与方式成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和基础,而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依靠的是更为健全的金融体系的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保障和坚实基础。而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的第一步就要从改革商业银行的现有运行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相关企业的支持入手,在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项目测评的前提下,鼓励并降低环保项目、高新节能减排项目或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贷款门槛,给予利率优惠,延长还款期限或增加贷款额度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尤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小企业更应降低贷款标准,简化放款程序,增加放款的资金规模,给予积极地信贷支持及多元化的贷款政策措施。

2.3财务管理投资流程:

调整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投资重点在企业对内投资上,企业应着力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问题,加大企业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可替代能源科技研发技术的投入力度。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必定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清洁生产,废物回收利用和排污治理,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投资分析时,要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需要,增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成本的投资,增加相应固定成本的投入,企业研发能力越强,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生产成本就越小,因此在企业对内投资上,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定调整其投资的重点和方向,需要在满足原有财务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并添加新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将企业对内投资的重点放在企业自身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和清洁化生产以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上,更新改造机器设备和场地设施,加大对企业资源消耗、产品的利用率、生产废料和污染源的治理等企业生产循环领域的技术研发领域的投资和重视。在企业对外投资上,针对相关产业链投资项目评估要进行应用性分析,评估项目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及破坏程度,并给被投资方树立正确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概念,把此项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和合作参考因素。“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时,必须研究以下环境相关因素:此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状况,有无与国家环境立法相违背的风险;项目能不能因进行了绿色投资而得到国家贷款利率、税收等方面优惠而节约成本;项目几年后结束出现环境影响的或有成本等。在研究项目投资风险、确定投资贴现率时要考虑与环境相关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投资的可行性”。

2.4企业财务管理利润分配流程:

鼓励绿色公积金的提取和绿色股利分配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安排利润分配的流程和环节,根据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规模需求量,在企业支付股利前,先提取出用于企业清洁化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研发的公益金,根据不同企业实际操作状况制定提取比例,提取的公益金规定使用用途,专款专用。“绿色股利的支付流程和一般股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若企业没有盈利并且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所余盈余公积金不足以用来支付股利,同时,绿色公益金的余额由一定的数量,可利用绿色公益金支付一定数量的绿色股股利,但不能用作支付普通股股利,用来维护企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形象”。

作者:李宁 史秀云 邵明晖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

(五)

一、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原因

(1)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的上级领导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金融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和诚信性交易。

(2)财务管理的环境较为复杂

财务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环境复杂是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正如我们都知道,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出现,企业资金供给短缺,持续贬值的货币资金,实物资金相对升值及资金成本继续上升。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石油价格的上涨,使企业增加经营成本,减少利润,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利率变动将有利率风险,包括利息支付过多的风险,导致投资风险利息的损失。市场风险因素对财务风险也将有很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机遇,也会使企业面临威胁。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投资决策者缺乏投资风险意识,决策失误和盲目导致一些企业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效率,影响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给予企业更大的金融风险。

二、中小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问题

1、外部性局限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国家的经济政策。这些措施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2)法律环境

近年来,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商业银行实施“双优”,“双大”的信贷策略,在其有限的资源,优先支持产业,优质客户和大型企业集中的项目,中小企业没有具体的政策支持。虽然有“企业促进法”,但是,这只是一个大的框架,没有具体的支持,作为奖励。国有企业可以享受停止亏损,计提呆账及其他优惠政策,面临流动性问题,大型企业将由政府出面进行调解,并与银行协商,中小企业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3)市场环境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环境向企业提出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包括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现实需求是指顾客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潜在需求是指处于潜伏状态的、用于某些原因不能马上实现的需求。现实需求决定企业目前的市场销量,而潜在需求则决定企业未来的市场。

2、内部性局限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企业债务到期后,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不同金融分析师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了解财务分析和计算结果有所不同,肯定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1、加强企业管理者培训,全面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

中小企业将管理者送入教育培训机构,接受比较长期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在于系统化、规范化。特别适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理论修养。中小企业可以组织较短期的、专题性的培训,加强企业管理者培训,全面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设计制度

首先,中小企业为了克服缺乏短期偿债能力可单独设置内控部门,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流动负债比例指标显示该公司的净现金流入偿还其流动负债的程度,可以直接反映债务的能力;其次能使长期的偿付能力增强,在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对现有指标现金债务总额比可以添加。现金债务总额比是指净现金流和负债总额的比例。

3、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

中小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实施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会计系统必须被监督,中小企业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只有实行切实可靠的会计系统监控,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之,建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内容也会有所变化。

4、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作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治理和揭露财务造假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确保公司治理有效性最终得以实现,应实施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机制。

5、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基于目前中小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的情况,中小企业应采取会计政策和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业务主管应定期进行风险意识培训,努力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任何工作失误都将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财务经理必须将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贯穿始终。

作者:初凤荣 董俊豪 单位: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六)

一、我公司财务部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一)财务软件实现数字化管理

用友ERP-U8财务会计作为中国企业最佳经营管理平台的一个基础应用,包括总账、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UFO报表、网上银行、票据通、现金流量、网上报销、报账中心、公司对账、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所得税申报等。这些应用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企业轻松实现从核算到报表分析的全过程管理。例如,财务工作中最常用的用友总账模块。它是用友财务系统的核心,业务数据在生成凭证以后,全部归集到总账系统进行处理,总账系统也可以进行日常的收、付款、报销等业务的凭证制单工作;从建账、日常业务、账簿查询到月末结账等全部的财务处理工作均在总账系统实现。使财务核算自动化、专业化,财务数据精细化。企业以最少的人力投入、以最快的速度、以最优的准确度,及时、真实、可靠地进行账务处理,为企业提供多角度、多方面的精细化财务数据;同时协助企业进行往来款管理、现金银行管理等。

(二)内部即时通讯工具

内部通讯工具主要实现消息和数据的即时传递。我公司财务部网络环境为内部局域网,C/S结构,因此内部即时通讯工具选择使用腾讯软件公司的“腾讯通”即时通信工具,功能与QQ和集团内部通讯工具类似,分别安装服务器端(可以选择局域网内任一计算机为服务器)和客户端,按员工实名设置通讯录并可以分组;此通信工具可以实现财务内部消息群发、即时信息和数据传递,减少了U盘插拔拷贝的传递时间,也能降低计算机从U盘感染病毒的几率。本软件基于局域网,优点是速度快,尤其在传递大文件时。

(三)财务内部论坛

针对集团公司-子公司的运营模式,建立财务部门内部论坛,方便信息共享和传递。内部论坛主要实现各类通知文件的收发记录、总公司通知消息的收集、会计税法知识的学习和会计人员内部交流,可以按上述功能划分论坛版块。论坛架设使用全球成熟度最高、覆盖率最大的论坛软件系统之一DISCUZ!免费版。利用论坛自动生成发帖时间的功能可以对文件和消息做一个时间戳,同时能以帖子内容对附件文件做详细的说明;如果以共享文件夹的方式存放这些文件,无法做到时间戳和文件说明。对于经常查阅、无需经常编辑的文件,比如制度文件,可以先转换为图片再和原文件一起上传至论坛,这样图片能形成预览,无需下载和打开附件就能查阅。具体如下:

1、文件的收集整理

财务部收到的文件、发出的文件及附件可以在版块中以发帖的形式上传,论坛自动形成带有时间戳的记录。

2、通知的收集整理

把集团公司及总公司的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等通知维护到论坛中,可以分类建立主题帖,例如:集团通知、总公司通知,在集团通知主题帖下以跟帖的形式存放所有集团下发的通知。文件和通知收集都可以比作“电子版的档案室”,方便随时查阅,避免了纸质文件查阅的不便。

3、会计税法知识的学习

把集团公司、总公司下发的会计及税法知识、讲解以及其他渠道取得的学习资料划分为知识学习版块,会计人员可以跟帖学习交流。

4、备忘

纸质便签在财务备忘中经常使用,这一方式完全可以取代纸质便签。发表一个个人主题的主题帖并设置只有自己有权限编辑查看,把需要备忘的事情在自己的主题帖里面跟帖,过期的或者完成的可以进行编辑、删除等。

(四)共享文件夹和共享文件

共享文件夹作为一种“传统”的共享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内部论坛相比较,共享文件夹可以让每个财务工作人员打开文件进行编辑;论坛适用于“单向”的公告,共享文件夹适用于“双向”的编辑。共享文件夹和共享文件结合可以实现多人同时编辑一个文件,例如:总公司要求统计每位财务人员的信息,传统的方式是电话通知每位会计:填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后交个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再汇总,如果把个人信息文件工作簿共享,同时允许多用户同时编辑,免去了统计人员二次录入。诸如此类需要共同编辑和定期更新的文件就可以放在共享文件夹中进行共享。(五)电子现金支付职工工资、奖金、补贴等的发放,支领人或预借款人员可携带收款人银行卡或银行账户号,通过网上银行或银行“易付通”终端实现转账功能。报销人和预借款人持原始凭证经会计审核编制记账凭证后,交出纳人员付款,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通过网上银行或易付通终端实现付款,及时将所报销和预借金额转入收款人银行卡内,实现即时到账。领取人可直接持卡到银行网点办理取款等业务。

二、信息技术下的财务安全防范

(一)硬件保密设置

在重要数据保存的计算机中,做热备份,使用双硬盘,同时将数据存在两个硬盘上;在安全性要求高的特殊场合还可以使用双主机,万一一台主机出问题,另外一台主机照样运行。在电源方面,使用UPS(不间断电源)有效控制电流的冲击或突然停电,以保护重要数据不至于丢失。

(二)软件保密设置

在加强软件防控方面,安装并定期升级杀毒软件。检查安全漏洞,并利用防火墙保护内部数据免受侵害。将自己的局域网,财务软件、论坛软件以及共享文件夹都部署在局域网服务器、计算机上,和公司的网络完全隔离,因此安全性很高。如果财务部的计算机都在公司的网络上,需要公司网管在公司路由器上做VPN等安全设置,保证财务部门计算机在网络上对任何部门逻辑不可见。在使用电子支付时,确保安全控件均已安装到位,并正常运行。

(三)系统管理人员保密素质

任何的工作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严格自律,保密守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始终秉承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涉及公司财务安全系统的相关内容严格保密并做好日常系统维护工作。“管好嘴,迈开腿”为公司财务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总之,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发挥有了理想化的统一平台,信息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开创了更多发展途径和管理手段。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研究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玉卿 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七)

一、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因素

1.经营者素质

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营者对企业的把握控制和监督理财关系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规划,更关系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否可以顺利实现。财务管理部门的地位、职责范围、核心作用的制定都依靠经营者的意志,可见经营者的素质对于财务管理效率的影响程度。以民营企业为例,其业主往往同时担任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很多名营企业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他的决策势必会将企业带入一个误区,给企业带来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降低。

2.企业部门间的协调性

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牵扯着整个企业的利益,同时也需要企业内部各个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完成财务管理目标,对于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差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尤为如此。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经过多个环节协调顺序工作共同完成。配合的好就会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良性开展,如果配合不利,势必会造成财务管理中出现一系列的失误和问题,从而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中小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困境溯源

1.资金运用效率低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内部资金分散不能满足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这已成为中小企业中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普遍,造成资金管理失控;二是投资决策随意性较强,造成在投资中失误和错误较多,给企业带来损失;三是资金沉淀严重,现金库存率较高,影响资金周转。

2.资金管控力度小

资金管控工作可以为企业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资金管控方面提不起重视,目前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各项资金流转存在管理和监督不力的情况,擅自挪用和侵吞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除此之外,一些中小企业在重大投资决策上没有形成成熟的决策约束机制,导致资金流向与控制出现脱节。这些都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3.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强大动力,虽然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然而其运用并不成熟,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综合财务信息网、缺乏专业化人才、会计信息的传递可靠性差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三、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路径探析

1.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中小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地位,将财务部门纳入企业核心部门,并使其直接参与企业决策活动,将财务管理部门变成企业价值的管理者,变成业务部门的额合作伙伴。要求企业内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对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配合,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共同目标,从而提高员工能工作能动性,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流程。首先完善企业整体组织结构和财务部门内部组织结构;其次,在近期的财务管理规划中加强资金管理,建立资金管理中心;再次,逐渐完善内部审计和复核制度,任用业务水平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最后,加强财务管理管控力度,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切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3.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加大对信息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网络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该模式要求企业设置一个中心数据库,并使各部门的子系统与该数据库相联,提高各个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速度和准确性。其次,企业要与市场建立信息化沟通渠道,掌握市场的各种最新信息,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提高财务管理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四、结论

中小型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对财务管理效率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中的困境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路径,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者:何雍 单位:贵州水利实业有限公司

(八)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企业财务控制不足,财务管理制度不到位

受到管理模式陈旧的限制,一般中小企业都没有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做出规划,随意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资金有效管理规章制度的欠缺,导致资金管理的混乱,常常出现资金闲置现象,造成了机会成本的增加,或者是出现了资金不足的现象,阻碍了投资收益的提高。而对于企业的应收账款,没建立定期的审查制度,忽视了应收账款的监控,忽视应收账款的无限期拖欠,造成了企业资金的短缺,最后,中小企业往往将关注点放到了“钱”上而忽视了对“物”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形成了一本烂账。

2、中小企业融资的匮乏,无法获得额外的外部支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相较于大型企业都有着完备的融资体系,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相对比较单一的,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小的企业规模呈现出的是借款信誉不好,阻碍了企业的融资。没有了资金的有力支持,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不能够稳固提升,没有经营业绩作为保障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就不太乐观,因此银行就不太可能给予中小企业资金支持,那么中小企业就不能够融资成功,仅仅靠自身内部的资金是不能够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3、中小企业的投资随意,缺少科学规划作为指导

一是中小企业吸引金融机构融资的较为不易,向银行借贷也较为困难,即使能够融资成功,贷款利率也被提高,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欠缺的融资能力,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储备,阻碍了企业投资。二是中小企业对投资往往瞄准于短期目标,缺少长远规划。三是中小企业的投资是没有目标规划的,缺少细致的研究,仅仅靠管理者的一时兴起,随意性很大,也就导致投资出现问题的概率加大。

二、整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弊端的措施

(一)整改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紧跟时展所需的财务管理理念中小企业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打破企业原有的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对集中的局面,中小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公司法》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各行其职。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时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企业在管理方面发挥先进的财务管理优势。

(二)财务管理落实到位,财务控制进一步升华

1、避免中小企业的资金闲置现象的出现,使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首先,企业资金的来源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明确,必须有两者之间的合理分配规划。其次,要做好资金回收的预测,预判出资金大体的回收时间。最后,要确保一定比例的固定资金作为储备。

2、针对企业应收账款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办法,专人定期的对应收账款进行核查,避免呆账、死账的出现,确保企业资金的储备,如果出现呆账、死账,企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利的保障。

3、企业加强对“物”的关注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控制制度,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地操作规范,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查分开,分别有专人负责,避免权利过于集中,造成资产的流失。

(三)增强外部融资,加大企业资金储备

融资能力的缺乏,是妨碍中小企业的前进的短板。因此,中小企业在制定投资目标的过程中,应该调整方向,将投资重点放在回收快、风险较小的项目上。其次,与银行的长期合作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选之路,只有获得银行资金的有利支持,才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最后,国家要从政策上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才能够确保企业发展资金储备的稳固。

(四)谨慎决策企业投资,稳固向前发展

投资风险有大有小,投资回报有多有少,而对于企业投资的决策者来说,低投资风险,高投资回报是他们所期望的,因此决策者在做出投资行为时,必须慎之又慎。一方面对于投资风险,决策者在决策前就要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与判断,决策后要对风险进行跟踪管理,尽可能的躲避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投资回报,决策者在决策前要制定好投资方向,看准投资时机,投资后要实时跟踪适应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因此,投资前的慎重决策,投资后的实时跟踪,适应环境的及时调整,能够帮助企业最大化的规避投资风险,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效益。

(五)确立企业内部管控,明确各自职责

内部控制牵制着企业管理的落实。企业内部应该按照以下要求实施内部控制,一是财务部门员工要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企业的资金、资产和记账要分别有专人负责。二是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定期的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将企业资金的浪费最小化,另外及时发现企业会计失误,及时弥补,进而避免企业经济损失。三是企业管理者的审批权限要明确,审计部门定期对其进行审计,一旦发现不时报销要追究审批人的责任,从而督促审批权限的拥有者严格按照企业会计规章制度行使其权利。

(六)打造高素质的执行者,注重财务管理团队的建设

企业财务控制的成功,前提是要有高素质的执行者作为保障。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更加苛刻,扎实的财务知识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与此同时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队伍,无论是政治思想方面还是专业技术方面都要定期的开展培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只有提高重视程度,才能够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落后,并稳固向前发展。

三、结论

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其竞争激烈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中小企业要想稳固发展,就要以财务管理为出发点,对中小企业的利与弊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其暴露出的弊端,及时给出整改意见,企业的管理者要审时度势,依照建议对企业进行整改,否则就会拖中小企业的前进的后腿,甚者使中小企业彻底消失。

作者:苏袁凤 牟显俊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九)

一、增值税转型对财政财务的影响

在企业产生投资年度,现金流量会由于增值税的抵扣出现上涨状态,加上新增固定资产,其净现金也会出现上升状态,但实际现金支出往往会比生产性增值税要高。企业若存在自有资金匮乏情况,利息费用同样会上升,且不同企业经营周期下对企业盈利状态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增值税转型不仅会造成企业纳税额的下降,还会导致所得税的上升,加上企业自身发展、投资出现的现金流量支出的上涨,现金流量表易产生混乱,流量变化必须视具体用途来决定。

(二)对资产价值的影响

1、有利于投资额的上涨

增值税的转型不仅可以达到提升企业投资总量的效果,还能够让企业在资产调整中不断改进,达到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的优化。这是由于在生产性增值税作用下,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企业在重复税务征收方面要远远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且纵观各企业产业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企业往往占有了更大比例的高科技产业以及基础产业,因此税务转型让行业差别税收的不合理性达到了调整,有利于企业将投资资金转向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2、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

在生产型增值税作用下,企业无论是继续使用之前的固定资产还是购进新增固定资产,在年平均成本方面均会低于生产型增值税。在成本与利润的综合考虑下,企业当然更愿意将旧有固定资产换新。另外,不仅是增值税税款影响,旧有固定资产在每年折旧方面会随着资产使用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若企业将固定资产换新或是更多比例的去使用新购进资产,折旧费用也会下降,企业相对而言盈利状况更佳,因此企业也愿意去购置新型固定资产。

(三)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增值税的转型直接对企业财务产生影响,其中对于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程度最深。由于多项计算方式的改变,企业财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用最新的计算方式统计企业财务状况,保障收益计算的合理性。具体而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在于会计政策的改变,包含折旧政策、增值税缴纳政策以及固定资产计量方式等。以固定资产的计算为例,对于具体的设备机械在增值税缴纳与计量方式方面必须紧跟转型政策步伐。例如在转型试点中要求企业对于能够产生抵扣的固定资产在入账方面归为不含税净值方面并将折旧费用计算出来,还需要在相关方式、手续方面系统化增值税的退还、缴纳与抵扣。另外,增值税的转型还会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产生一定影响,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政策效益,会加速新增设备的折旧计算,同样影响到会计核算。

二、增值税转型下企业财政财务应对策略

(一)加强政策学习,紧跟转型步伐

增值税的转型势必会带来较多企业会计计算方面的变化,企业财务人员首先应注意对政策的跟随,随时了解并掌握相关计算方式的改变,同时做好观念更新准备,确保在财务处理上使用最新政策要求。由于目前增值税的转型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暴露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政策会不断改进。企业应注意对财务人员在此方面的培养,调拨资金与时间成本用于财务人员的技能培养。总之,在转型期背景下企业必须真正重视税额计算政策的变化,跟进新政策并尽快投入使用,保障企业税负水平处于最低状态。

(二)注重发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

对企业发票的管理主要在于发票上条例的安排以及发票收集方面。企业在购置新型固定资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发票的管理,尽可能让商家提供扣税凭证,保障固定资产的购进费用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税款抵扣。这就要求企业采购人员素质的优化,在采购中尽可能取得合格增值税扣款凭证,以免由于采购过程中未取得凭证造成企业在抵扣方面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购置成本无法优化影响企业盈利。在此方面,企业不仅要做到对财务人员的政策更新观念灌输,还应注意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将增值税转型政策宣传到个人,让企业中每位员工都能够从自身工作内容上联系增值税抵扣政策,更全面的帮助企业减少税务支出。

(三)优化资产购进时机,提升抵扣税额

企业在新增固定资产的购进方面,只有当税额比当期销项税额小的时候才能够进行全部抵扣,不然只能够按照结转方式分月抵扣,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应注意资产购进时间的安排,并注意计算扣税凭证认证所需时间,保障企业税款抵扣效力最大化。企业在增值税税额需要缴纳较多的月份时产生对固定资产购置税额的抵扣能够有效降低当月附加税与增值税,从而减轻企业税负程度,并有利于资金的回笼,避免资金占用量过大影响企业周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增值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重复征税问题,同时对企业在固定资产购置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能够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让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加速发展。在这种良性循环下,企业与国家均能够获取利益,在双方共赢局面下稳步发展。企业还应加大对税款缴纳的研究投入力度,在转型背景下尽快适应,让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卢振江 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十)

1.完善园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施策略

1.1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在市场经济中,新观念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是理财园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的关键。由于园林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观念相对滞后,因此需要树立新的观念、思维,只有树立新的、合适的财务管理观念,才能实施合适、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园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观念应包括:竞争观念和经济效益观念。竞争是单位发展的动力,为园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生机,为单位创造经济机会。对于园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者而言,必须保有竞争意识,不断学习,全面了解单位的情况,预测、分析单位可能面临的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强化财务管理在资金运营、收益分配方面的作用,增强事业单位抵抗风险的能力,在竞争中扩大单位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也应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对于单位资金的筹资、投资、资金运营等,合理分配投入产出的比例,在保证社会效益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园林单位效益的最大化。

1.2改善资产管理

为了提高园林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的管理水平,确保资产的安全、高效、合理、完整使用,园林单位应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实现经济的顺利发展。首先,园林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在单位进行较大的固定资产的购买前,单位资产管理者应对其进行效益评估,对购置的可行性进行准确论证,实现资产投资、决策的相互结合、监督、制约,从而实现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减少对资金的浪费。其次,对于固定资产,园林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其的日常管理,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方案,计划合理的管理流程,确保资产日常管理的准确性。最后,在园林事业单位的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处置、购置、清查、使用等一系列过程的综合管理,尤其注重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掌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经济计划。

1.3加强单位的收入支出管理

对于园林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而言,由于其收入多为财政拨入款项,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单位应制定合理的、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规范管理。在资金分配方面,根据园林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按计划使用,减少资金的占用浪费,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园林事业单位的组织收入应确保收入来源的合法性、合理性,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组织,收费标准按照国家的规定制定,标准的调整也应按照程序进行。此外,园林事业单位取得的经营收入、其他收入都应依法纳税,加强财务管理,将各项收入及时入账管理,统一核算、管理单位的各项收入。对于园林事业单位的支出而言,单位应加强事业支出、成本支出的管理,支出的标准、范围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园林事业单位还应对支出结构进行优化,节约资本,合理计算,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园林事业单位应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对支出投资的项目充分的评估,增加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

2.结束语

企业财务论文范文5

(1)缺乏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我国现有的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规模偏小,运营过程不够规范化,常常会出现业主投诉等问题。这是因为这些物业管理企业的职能设置本身就不够全面,即使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制定了一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存在;

(2)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够高。我国很多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他们对于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程序与措施还不够了解,往往会产生一些误解,从而使得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来很好的执行。否则,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与监督效用是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还会受到领导的意志影响与制约,对财务信息进行弄虚作假,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施行;

(3)缺乏足够的财务内部风险判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企业的运营都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面临着一些风险。但是,我国当前的物业管理企业还没有一个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及时的预警。

二、物业管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强化措施

(1)物业管理企业应提高管理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作为物业管理企业中的核心力量,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状况。他们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与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提高他们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尽快接受并使用全新的财务内部管理理念,为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此外,物业管理企业还应为这些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教育与培训机会与渠道,重视对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工作,引导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他们在财务实践中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强化财务内部风险控制意识,及时探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让物业管理企业从源头上控制住财务内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

(2)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物业管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并不容乐观,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存在。而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条件就是较为科学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尽快改变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建立并完善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这就需要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与地方相关政策,从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出发,建立起一个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标准,让物业管理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做到自己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此外,物业管理企业还应该切实贯彻并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让其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做到有机结合,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

(3)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重要力量,他们有着较为特殊的身份,一旦素质偏低,将有可能会导致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的偏差,还容易引发较大问题的灾难。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选择财务管理人员的时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甄别,杜绝聘用那些些不懂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担任会计或出纳的岗位。此外,由于这些财务人员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责任意识、过硬思想素质的人员担任财务工作人员,并强化对他们的业务能力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还应该努力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让他们成为既具备过强专业会计技能的财务工作人员,还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让他们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业务意识与创新业务能力,让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职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4)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合适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预算就是指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从而为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提供一个较为详细的资源与企业活动安排。应该来说,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性特征,还是企业的全员共同参与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机制。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就应该尽快实施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即通过预算实施来发现预算指标与实际指标间的差异性,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帮助物业管理企业实现预算目标。此外,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工作还可以让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统筹规划与安排,更加协调好部门间的关系,让预算成为企业考核的标准之一,从而发挥出企业财务预算的强大约束力与管控力。当然,物业管理企业在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其他行业成熟的财务控制理念,让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做到职责分工更为明确,账面管理更为细腻清晰,从而切实提升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整体水平与工作质量。

三、结语

企业财务论文范文6

我国于2009年7月1日起在全国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尚未建立一套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物业管理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制度建设方面,现行的物业财务管理法律规范主要有:《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物业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住宅共用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从制度上看物业管理行业内部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

在这样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下的物业企业,规模比较小,业务活动涉及的资金量比较少,使得许多管理人员认为没有必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设立专门的财务内部控制机构,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事实上,有效的物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项活动更加有效、有序进行的基础。这个行业的业务资金量虽小,但业务活动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物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缺乏合理的预算模式。企业财务预算是指导企业资产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预算编制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效果。[4]我国目前大多数的物业管理企业规模比较小,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合理的预算组织结构与预算体系。虽然有些企业建立了财务预算机制,但企业预算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具体编制预算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多数企业由于没有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企业预算内容与结果的真实性也有所降低。

第一,建立与完善物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针对目前物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着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各物业企业应依国家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使物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有制度可依。同时,企业应建立与之相应的,适合企业特点的财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并使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其他环节有机结合,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第二,提高物业企业管理人员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企业的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因此企业管理层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接受并运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企业的财务人员是执行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人员,由于其特殊身份及责任,企业应注重对专业技术队伍培养,加强其继续教育与培训,使他们具备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素质,并具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的能力。

第三,建立适合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体系。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预算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为实现企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的详细安排。全面合理的财务预算是财务内部控制中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企业通过实施财务预算可以实现三个目的:首先企业通过实施预算可以将预算指标与实际指标进行对比,及时发现企业在运营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企业达到预算目标;其次财务预算可以使企业对各个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同时预算可以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标准,预算的执行情况最终可以成为企业对各个部门与责任人考核的依据。[5]

企业财务论文范文7

随着企业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被大多数人认可,但目前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执行措施不配套、目光不长远等问题,因而制定正确的企业文化发展计划非常重要。一个企业文化的好坏在企业竞争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第一,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企业提供正确向导,使员工的奋斗目标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把高层领导决策引向科学的方向。第二,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约束员工。企业文化对于每个员工的斗志、人际关及企业内部风气都有影响。制度规范能够约束员工的行为,在这种约束之下,企业的团队精神得到建立。第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更利于凝聚员工的战斗力。使员工有着共同奋斗目标和信念,这种信念也让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样企业就能更好的发展进步。最后,优秀的企业文化起到激励的作用,企业文化能让员工之间相互关心和支持,员工感觉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财务管理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建立,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财务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企业文化并且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企业文化指导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企业的核心,同时企业文化的体现需要财务管理做为一种介质。企业能否正常经营并得到高效的回报,取决于正确的准则和精神指导,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里面最关注的是它是否追求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一致性,这不仅能够让企业获得很大收益,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员工都能够从中收益。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以企业文化为基石,唯有合适的企业文化,方可更好的建立财务制度。总之财务管理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之间不可分开的。

(二)企业文化的实施以财务管理作为平台,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实施

企业文化能否有效实施需要决定于财务管理的好坏。因为财务管理制度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一平台来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它能够将企业文化有形体现出来,使得文化这一无形的内容落实到企业职能中。

三、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来有效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合适的财务文化、完善财务组织结构化以及加强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建设都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

(一)树立强化风险的理念,创建注重风险管理和效益管理的财务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正确的指导公司的未来财务发展方向,更能够通过文化的魅力来感染更多的企业员工,能够给企业的财务人员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随着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更为高效的利用自身的财务资源,来提高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企业财务应财务管理的风险应对能力,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使企业科学化,高速化运作,使企业文化能够有效的贯彻。

(二)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创建多元化的财务目标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只有多方面的考虑利益相关,提高自身多方面的收入,建立起多元化的财务目标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打败自己的对手。因此企业在设立财务目标时应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自身需求,通过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多种方式去发放配置资源,体现出高效利用资源的理念。

(三)优化管理模式,有步骤地进行人本化财务管理

在企业文化重点强调的一点是要尊重其他人,这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能够不断促使人们的行为能够迎合当前财务管理的一些需求,这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对未来起了一个重要的指导作用,更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需采取多样化措施来实施企业的创新建设,加大对产品设计的投资力度。所谓的财务管理即资金上的管理,人本化的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资金上筹集、使用以及分配等环节上。领导者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正确灵活的调整投资的结构框架,制定正确的企业的资金战略。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论文范文8

摘要:

工程企业的发展关系我国的国计民生,从财务管理角度确保其内控措施的有效实施是促进工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但受我国之前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工程企业的预算管理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我国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以及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强化管理措施2个方面对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工程企业 财务预算管理 现状分析 强化管理

一、我国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

1.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管理理念和落实精神缺乏全面性性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2个方面:第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包括企业每个部门在内的全面性、规模性的任务;第二,全面预算管理即生产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是包括企业管理各个主要环节的预算。但是在这两个方面,我国工程企业做的都不到位。许多工程企业的预算管理是由财务部门单独落实的,其他部门基本上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积极性较差,导致最终的预算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现在工程企业的预算管理不包括生产经营性预算,只涉及财务预算和资本性收支预算两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的预算管理在生产环节或者是部门内部未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和组织,单凭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力量,不可能全面掌握和把控企业生产环节的所有业务、资金、人力资源等的详细情况。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对企业既有预算规定和实施细则的落实性差,致使企业的规章制度起不到预定的效果,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风险重重,全面预算管理想要在工程企业中有效实施还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2.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需要加强

随着我国工程企业的迅速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预算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实际情况是,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水平之间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新形势下,财务和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落实需要集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力量,这就预示着预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处理信息化技术的专业水平,并且工程企业综合管理的要求也要随之增高。目前,ERP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企业中的使用率已经较为普遍,但是因一线操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操作不当引发的ERP技术风险和相关人员违规操作为个人或本部门谋取私利的道德风险还是较为常见。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3.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全局观和整体把控能力较差

工程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是缺乏整体把控,许多预算管理工作仅仅针对某一具体项目或者某一流程展开,甚至预算管理对象之间都缺乏必要的联系。如果某个工程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身预算管理的片面性,盲目地将企业相关的人力、物力集中在这样的预算管理中,那么企业对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过程的预算控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紧接着由此引发的系列技术风险、道德风险等就会随之出现,工程企业预算管理的失控程度便会大大增加。总而言之,工程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是重视编制,轻视执行,控制强度弱,考核制度不健全。另外,削弱企业预算管理对日常经营活动全局把控力,某些工程企业存在预算外开支没有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的情况,领导“一言九鼎”,财务部支撑不住;随意扩大项目工作内容;私自提高建设标准;任意调整预算;业务部门现场把关力度差,预算失真情况时常发生等。

二、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强化管理措施

1.注重并加强落实企业已制定好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预算管理工作开始的基础,而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才是各项制度制定的最终意义,没有经过严格落实的制度和“一纸空文”没什么差别。所以,新时期工程企业注重并加强落实企业已经制定好的预算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企业的管理层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并且注重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那些需要积极配个财务完成预算管理工作的部门,各领导非常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到预算管理是一件和他们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大家都应该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为了更加有效地确保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得到全面的落实,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2.积极储备和培养财务管理人员

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任何企业的日常运营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就是人才。在我国目前的工程企业中,高级预算管理专业人才是非常短缺的,尤其是能够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工程企业行业知识有效结合的专业人才更少。所以,企业为了确保自身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可先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对ERP系统实际操作人员相关息化知识与技术的后续培训工作。另外,要认识到信息时代技术软件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软件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所以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储备一定的财务管理人员,防止因ERP实操人员技术不过关引起的一系列风险;同时,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丰厚的薪资回报、通畅的晋升渠道等),保护那些一直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有出色表现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够更加放心、努力地完成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3.逐步建立健全工程企业的预算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健全工程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是促使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更加完善的必要前提。第一,企业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务必将预算工作和企业的常规财务任务分割开,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要进行精确的细分和固化。第二,企业要建立健全自身的规章制度,将工程企业预算管理的每个流程与细节都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好印刷出来,形成清晰可见的章程,防止因为对具体规定要求模糊引起的一系列的预算管理风险。总而言之,一个企业如果有良好的预算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做基础,工程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便能大大降低;同时,企业内部常规性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也能得到有效控制,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4.树立全局观念,明确长期的预算管理目标

一个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框架便是制度与规定,在实际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必须要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白财务预算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也是内控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整体运作情况和企业的存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企业高层领导人必须将财务预算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企业领导人的任何一项具体制度的实施都要着眼于全局,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目标长远化,对甚至是预算管理工作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坚持长远目标规划的原则,通过这样的方式,工程企业的预算管理才能缩短与国际财务预算管理之间的差距甚至是与其接轨,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全面实施。

三、结语

工程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事关重大,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企业想要保住自己在市场上的一席之地,必须在企业各项成本控制上下功夫。目前,我国工程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发展还不够全面,和预算相关的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等问题中还有许多不足,但是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在未来我国工程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会越来越好。

作者:郭军海 单位: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海军.小议如何加强现代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J].中国市场,2010(35).

[2]董养利.浅议如何加强现代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0(21).

[3]王淑英.关于加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31).

[4]李立峰.论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

[5]刘松青,文明刚.发挥财务管理能动性的有效工具:战略财务预算管理[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

第二篇:电力集体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强化策略剖析

摘要:

介绍了电力集体企业开展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电力集体企业财务预算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强化措施,希望对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预算管理 强化策略引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促进企业未来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帮助企业管理者依据预算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距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作出调整与指导。因此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全面发展的基础。

1电力集体企业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首先,财务预算管理能有效促进电力集体企业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对电力集体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对财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状况,对财务资料的科学化与数字化分析能够有更加快速的发现在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出调整。其次,财务预算管理能够降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由于电力集体企业除了依靠主业,更多的是要独立开拓市场。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就会有竞争,就需要面对市场风险,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一定的规避风险意识,掌握如何辨别风险与规避风险。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在结合企业运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定一定的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对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能够作出灵活的调整,依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比较筛选出较符合企业当前财务状况的发展方向,实现收益的最佳化与发展的科学化,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一定的指导性规划。

2当前电力集体企业财务预算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组织不完善,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财务预算更多的关注损益性预算,对资本性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不够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不能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更无法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执行,预算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1]。

2.2预算执行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

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是预算管理的重点内容。预算执行控制体现在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目前,电力集体企业在预算执行中就存在监督管控不到位的问题。由于电力集体企业的不断发展,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预算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跟不上,也影响了财务预算管理功能的正常发挥[2]。

3现阶段强化电力集体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促进电力集体企业的财务预算机制发展需要从组织结构与规章制度两方面抓起,将企业预算的预算管理职能单独设立出来,使企业的财务预算与企业财务核算统计相分离,将预算管理工作具体化、模块化,设置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在制度上,针对预算管理作出详细的规定,将预算管理中的各个流程与操作细节都包含入内,减少由于规定不明确,责任意识不清造成预算管理风险的出现。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对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活动必须在财务预算的指导下进行[3]。

3.2加强电力集体企业现有财务预算管理活动的落实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强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与指导,使各部门意识到财务管理并不是独立于企业运行之外的单纯会计统计活动,而是参与到现代电力企业发展活动中来,对未来的企业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4]。各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更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宣传,使企业上下都能够为企业预算管理尽责。其次,提高企业内部的各个生产项目与企业预算管理之间的联系,使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真正能对企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方针。

3.3联系全局,明确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工具,而是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大局具有指导意义的战略性管理手段。企业管理阶层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领导决策层要将财务预算管理放置在管理全局的高度上,利用财务预算管理的信息与反馈,作出企业发展的长期或者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不能延续传统的只着眼于眼前的发展思想。只有以财务预算管理指导电力集体企业发展目标才能使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决策才会更加科学合理[5]。

3.4积极培养专业财务预算管理人才

电力集体企业想要得到长足发展,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之一。目前电力集体企业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稀少,因此要做好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要具备全面的财务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企业快速发展中发挥管理作用。

4结语

预算管理对电力集体企业的发展与长远规划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在社会竞争机制不断发展完善的当今时代,电力集体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对企业的收益与支出等各方面加强控制与管理。现阶段我国的电力集体企业预算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克服。从强化意识、制度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强化电力集体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使财务预算真正为电力集体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作用。

作者:王宁燕 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佳.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以及强化管理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4):134-135.

[2]闫家兰.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广东科技,2012(23):203-204.

[3]唐吉凯.电力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以及强化管理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294.

[4]尤志凉.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运用[J].交通财会,2010(11):42-43.

[5]王建华.浅析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81-82.

第三篇: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改进提高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预算 编制 执行

在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市场环境中的外部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现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将财务预算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环节,实现对企业财务、业务管理的整体规划安排,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部分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财务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的问题。财务预算计划编制的依据不够全面,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实际情况、各个部门经营发展对资金的不同需求,数据信息也不够充分完整、准确真实,造成了预算计划的统筹考虑不合理。

2.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度偏弱

企业内部一些部门不能严格执行财务预算计划的行为缺少有效的督促,造成了财务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一些关键的财务预算控制指标未能得到充分有效落实。

3.财务预算考评管理力度不足

财务预算考评管理其实质就是对企业财务预算计划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在整个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强的导向作用。部分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恰恰忽视了财务预算考评的导向作用,影响了财务预算管理计划的有效执行。

二、新时期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完善对策研究

1.改进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模式

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落实,必须健全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这也是整个财务预算实施的基础。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组织领导体系,重点是明确企业内部的领导层、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办公室以及预算执行机构各自的职责任务。对企业的领导层,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确定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预算,同时明确企业经营的年度目标以及投资筹资预算计划,并对财务预算进行审核审批。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则主要是专职负责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就是制定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程序,审核财务预算编制草案,制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协调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办公室则主要是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务,开展企业财务预算计划的编制、调整、执行控制以及考评管理,确保财务预算计划的有效执行。

2.提高企业财务预算计划的编制水平

在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上,应该涵盖企业的销售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等相应的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全面搜集目前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相关信息数据,相互结合开展企业的财务预算计划编制工作。对于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为了确保财务预算编制的连续性,应该尽量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可以季度作为固定预算周期,一个季度接着一个季度的补充预算,提高预算计划的精准性。同时,对财务预算中一些变动性的成本费用,则可以采取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充分考虑业务活动的波动性确定定额,形成成本费用预算。

3.强化企业预算计划执行的控制力度

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尤其是做好财务预算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让预算责任主体部门明确财务预算计划执行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改进调整,真正将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形成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控制管理。第三,应该重点做好企业财务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并进行调整,这也是整个财务预算管理控制执行的关键工作。对于企业的财务预算执行差异分析,重点是对企业的预算额、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差异额等内容的分析,并深入分析产生预算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督促责任主体部门调整管理措施。对于由于市场外部环境等特殊情况造成的预算调整,确实需要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计划进行必要调整的内容,应该由企业的预算执行责任主体提出申请,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董事会批准以后调整实施。

4.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的考核管理

在企业的预算绩效考核中应以企业的预算单位目标作为主要依据,配合相应的激励管理制度,在每期预算执行结束后及时开展,按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层次以及预算目标的分解层次等具体执行绩效考核。为确保整个财务预算绩效考核的公正、合理,首先应该合理的选择考核的指标,对于预算考核指标重点应该包括成本费用支出、销售业绩、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根据不同考核指标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进行绩效考核。在财务预算考核工作结束后,应该重点提高考核结果的利用水平,尤其是将财务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与预算主体部门的奖惩、岗位员工的职位、待遇调整等全面结合,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

三、结语

促进企业财务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必须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尤其是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以及考核管理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新时期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作者:闫霞 单位:胜利油田胜大集团总公司

参考文献:

[1]言文.关于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8).

[2]邓敏.探究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J].经营管理者,2014(3).

[3]蒋晶,李东梅.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合理化建议[J].中国投资,2013(9).

第四篇:电网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整体经济环境在发生巨大变化,电网企业也面临着效益增长的压力,亟需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了电网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并提出了改善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以提高电网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促进电网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

电网企业 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预算管理,从概念上来理解,它是指通过预算这种手段来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分配、考核和控制,组织、协调各资源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内涵上来理解,预算管理活动是基于战略目标指导下的对未来各项经营活动所做的全面预测和计划,并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调整、改善,以帮助管理者实现管理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完成战略目标。电网企业属国有能源企业,关系到国家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而且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采取预算管理手段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性和迫切性,需要将计划量化,对未来存在的状况进行准确预测,并采取科学有效地控制和协调的手段,加强对相关部门及其人员的考核工作效率和质量。

1、电网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预算编制方面的问题

首先,业务部门缺乏预算编制所需的专业财务知识,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和精准性没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要么预算编制过于保守,要么过于盲目,与实际预算管理目标存在较大的误差。其次,由于电量、电价会随着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波动,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预算编制的精准性;最后,业务部门对大形势预测把握不够准确,在编制预算时显得过于谨慎,此外,也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

1.2预算执行与控制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客观角度上来讲,预算执行过程中确实会存在执行困难的情况,比如对于配网项目,往往会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在预算编制时没有能够准确预测,在执行时就会出现与编制发生偏差;其次,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在预算编制的指导下进行,也缺乏执行过程监督,导致出现预算执行差异时也没能及时发现并分析,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1.3预算调整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市政建设信息的了解不够及时、全面,比如在进行配电技改及检修项目中有时由于受到当地政府市政建设的影响,电网企业则不得不修改线路走向,这就会造成业务调整幅度大的问题。其次,由于预算编制依据不明确,在预算调整时就会出现不规范现象。

1.4预算组织管理不严格

负责预算管理的组织部门没有明确的职权责划分。正常情况下,为了确保预算的编制和调整能够不脱离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并有效地指导生产经营活动,需要预算责任部门先将拟编制或调整的需求征得预算管理办公室的同意,预算管理办公室需要对拟编制或调整的预算内容进行分析、探讨,进行必要的改善,最后才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和审批。但在实践工作中,认为预算财务部门的工作,使得预算编制或调整没有经过正确的分析、探讨和修改,一些内容没有得到把控、改善,影响了预算内容的质量。此外,电网企业部门机构、繁冗,它们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在预算出现问题时,经常会发生责任推诿现象。

1.5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

这主要问题在于预算考核奖惩机制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第一,预算考核没有合理地与业绩评价相结合,没有落实管理负责人的考核指标,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不到位,没有重视对预算管理过程的考核,只对预算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其次,预算考核没有抓住重点,范围太广,几乎涉及了电网企业的所有方面;最后,考核结果没能反映预算执行结果,对提高预算执行管理效率起不了激励作用,发挥不了考核本来该有的作用。

1.6预算管理手段待改善

现在,电网企业预算管理手段大多停留于人工手动操作,繁冗、复杂的预算信息靠人工处理效率非常的低,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不利于预算管理信息在不同部门的快速流通,也不利于将执行进度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决策者以及相关单位,不利于预算管理效率的提高。

2、解决电网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2.1预算编制方面

第一,为了提升预算编制的水平,业务部门要密切配合财务部门,一方面,业务部门要让财务部门充分熟悉了解业务流程,以便于财务部与业务部就预算编制事宜进行协商、配合;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对业务部进行预算编制方面的指导培训,让业务部了解预算编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业务部和财务部的密切配合,有利于编制预算的事前控制,也有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正确性;第二,采用精细化预算编制方法。根据预算管理的总目标将预算项目明细化,并确保与预算总目标相吻合,这样有利于预算的执行和验证。精细化预算编制须由财务部负责统筹编制方法的制定,并给予业务部门的预算编制以指导,提高业务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第三,实行业务归口管理。比如,针对电量和电价的问题,市县一级的预算编制需要由省一级的营销部门来进行指导把关;第四,应用零基编制方法,根据供电公司、专业公司、子公司的不同特点来修订标准成本定额,采取“事前准备、集中编报”的预算编制手段,在财务管控系统启动自动合并抵消编制程序,实现预算编制和最终核算的趋同,以提高编制效率。第五,对于专项费用,采用一对一会审方式,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要参与过程审核,避免虚列预算,确专项费用预算的真实、合理性。

2.2预算执行、控制及调整方面

第一,加强对事中预算动态的调控,利用财务管控系统实行月度滚动预算管理,基于总部顶层设计项目预算全链条管控工具实行业务预算分析通报,通过这些机制来规范预算外支出,促使各预算执行主体,及时对“电量、电价、可控费用、项目预算”等重要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预警;第二,采用“网上资金审批系统”,改变手工操作的事后控制为信息化失去的事中控制,加强会计核算监督,提高预算控制效率;第三,预算调整。首先,要及时要市政建设相关信息,与当地政府部门做好协商沟通工作,避免影响预算执行变动;其次,做好预算调整前期工作,确保调整后能够得到执行;最后,要求所有单位提交需求计划,做到全年预算在三季度一次调整到位并按月监控督导。

2.3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

第一,应用ERP管理系统的实时信息来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实时控制。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又花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了时代对于企业合理调配资源的要求,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据此,首先,根据电力行业经营特点来制定细化的控制路径,基于ERP实时信息,控制和管理预算执行价值的相关方面;其次,根据实时动态控制和预算执行动态分析需要,适当改进ERP和预算软件数据库管理程序。第二,运用购售电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电量、电价、线损等主要指标来促进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结合,在提高预算准确性的同时,又可以保障预算执行分析与控制的顺利开展。

2.4完善预算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预算管理是否到位,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激束、监督、激励机制,进行科学合理考核,以有效调动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确保预算管理的落实,而且管理者不仅需要对自己员工的主要工作及其表现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客观的评价,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下属的工作表现,发现其情绪的变化、能力的优缺,还要了解员工的想法、思想动态、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和员工的意见、抱怨等,真实地进行反馈,适当地进行激励和辅导。第一,建立明确的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以“供电公司创造价值、专业公司控制成本、子公司提供增量”的业绩考核导向,运用纵向性评价法则和加减分评分标准细则,对预算管理落实到位的单位加分奖励。第二,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合理设计评价指标的权重,突出经营贡献占比,通过层层的考核压力,促进各单位的员工来共同推动预算管理活动的落实。第三,完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制度。

3、结束语

预算管理对电网企业的运营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电网企业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电网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预算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薄弱的环节亟需解决,因此,为推动电网企业运营的高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作者:刘美娜 司玉娜 单位:作者单位:西京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关于电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2(09):11

[2]刘海棠.浅谈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11):33

第五篇:企业会计预算管理策略浅谈

摘要:

会计预算管理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企业经营压力与日俱增,财务风险不断放大的情况,良好的会计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的提升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本文对于企业会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系统分析了企业这一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企业会计预算管理的具体策略,希望帮助企业用好会计预算管理这一手段,全面的提升企业会计工作的有效,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

预算管理 会计 作用 问题 策略

在企业之间竞争全面升级的背景之下,会计预算管理成为了左右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一环,如何根据企业会计工作开展的需要,做好会计预算管理,这成为了企业会计工作开展中需要正视的管理问题。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开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会计预算管理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这直接拉低了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并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会计预算管理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不断凸显,并成为企业会计风险主要诱因的情况下,客观上要求企业深刻反思自身在此方面存在问题,把握会计预算管理内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完善会计预算管理,从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企业会计预算管理作用

企业会计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在企业经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规范会计活动。

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的规范会计活动,会计预算等于是给这些活动提供一个基本的指导以及标准,可以引导会计活动更加规范,减少了企业会计活动中存在的不规范,反之如果没有会计预算,这意味会计活动的开展没有一个基本的指引,很容易就会导致会计活动的失范。

2.提升经济收益。

对于企业来说,追求经济收益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会计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的提升经济收益,通过会计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规避会计风险,提升财务收益,举例而言,在企业会计预算中关于会计支出层面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成本。

3.应对环境变化。

企业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经营内外环境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会计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去适应环境变化,这是因为企业会计预算的编制是基于未来环境变化,因此会计预算管理,可以确保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与未来企业环境变化保持较好的一致性。

二、企业会计预算管理问题

会计预算管理在很多企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在这一工作开展方面经验不足、能力不够,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使得会计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大受影响。

1.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预算编制是企业会计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预算管理的效果,目前不少企业会计预算标志不够科学,预算编制基本上就是在往年基础之上简单的增减,缺少对于企业未来经营环境的一个预测分析,因此会计预算与未来的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会计预算的准确性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并导致了会计预算管理整个工作效果的下降。

2.预算内容不够完善。

预算内容不够完善是目前很多企业会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目前企业会计预算的具体内容来看,不少企业会计预算基本上就是局限于未来一个年度内的各种支出安排以及收入预算方面的总体目标。这种预算内容并不能够给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尤其是收入方面细化不足,使得企业经营业务的开展缺少良好的依据,预算内容的不完善、不具体,导致了会计预算管理作用的走低。

3.预算执行缺少刚性。

会计预算执行缺少刚性这也是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计预算执行刚性缺失导致了会计预算利于形式,企业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编制的会计预算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会计预算是否得到了落实,落实情况如何,企业因为没有硬性方面的约束,这导致了在会计预算的履行方面,各方主体动力不足,举例而言,在会计支出控制方面,因为刚性不足使得会计支出超出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

4.预算评估缺位。

对于会计预算进行一个必要的评估,这是发现会计预算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不少企业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会计预算评估工作明显缺位导致了这一工作的开展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得不到较好的把握,会计预算改进因此受阻,很容易会带来会计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不匹配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会计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完善企业会计预算的策略

会计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完善会计预算管理,必须要注意对其它企业在此工作方面成功经验的一个借鉴,并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进行预算编制。

企业会计预算编制方面,关键是要提升编制的科学性,确保编制的预算能够与企业未来发展相契合。预算的科学性性是建立在对于未来经营变化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因此需要企业全面搜集未来企业经营变化方面的各种资料,引入各种分析模型,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深度分析,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

2.完善预算内容。

在会计预算内容的完善方面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内容要尽量照顾到各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则实施内容要尽量细化。从内容的全面性来看,是指会计预算不仅仅要包括会计支出,同时还要包括会计收入、会计核算、日常登记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预算的全面性,能够给会计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从会计预算内容细化方面来看是指会计预算内容要具体,要具有操作性,能够确保预算的顺利实施。

3.加强预算刚性。

加强预算刚性这是会计预算管理的重点以及关键,对于企业来说,在制定完善的会计预算之后,需要对于会计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将这些指标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岗位职责要求中去,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不能够完成预算指标的部门或者个人极大惩罚力度,确保责任主体能够有压力、有动力的去进行完成会计预算指标,对于没有完成相应指标的部门以及个人进行追责,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提升预算刚性,确保会计预算能够顺利落实。

4.完善预算评估。

在预算评估方面,企业需要引入完善的评价办法以及模式来进行会计预算管理的评估,客观中立的进行这一工作的全方位评估,通过评估来发现这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围绕这些不足来进行整改,从而推动会计预算管理的不断优化。在会计预算评估开展中需要坚持面面俱到以及重点突出相结合基本原则,一方面方面对于会计预算管理各方面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对于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评估,这样才能把握好不同问题的主次之分,从而有重点的进行会计预算管理的改进。

四、结束语

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经营压力的不断加大,这进一步凸显了会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客观上要求企业高度重视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注意借鉴行业企业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会计预算管理方面做到不断的优化调整。重点在预算编制、预算内容、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评估等几个方面做到统筹推进,力争实现会计预算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刘程 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继灵.企业会计预算管理分析[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