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论文(9篇)

企业财务论文(9篇)

第一篇:企业集团财务管控问题思考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现状

(一)集团管理的分权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过程中,很多集团与其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间财务管理关系不明确,导致了在实际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各个子公司、分公司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斗争、内耗等情况,影响了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还有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甚至为了自己当前的利益,而做出一些损害集团长远利益的行为,导致集团的财务管理整体效率不高,对风险的防控能力不强。

(二)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真实性存疑。

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包括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集团开展进一步财务计划的参考,同时也是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依据。但是,很多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都存在着问题,导致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造成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真实性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子公司的管理层受到集团公司的牵制较小,在进行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管理层有着决定性的权力,集团公司难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制约和管控,因而造成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不受制约。子公司管理层为了子公司的利益甚至自己的当前利益而进行财务信息造假,使得财务信息真实性存疑,难以通过财务信息对集团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更难以根据其开展相应的风险防控。其次,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使得其在整理和相应的财务信息时,不能够按照相应的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真实地信息,而是屈从于直接领导的权威,按照领导意志虚假的财务信息,使得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存疑。

(三)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流程存在问题。

良好的财务管理包括了事前管理(预算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决算管理)三个方面的管理,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管理,能够实现对财务状况的整体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但是,很多企业集团的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都流于形式,事后管理对整个财务流程的管理控制性又较弱,因而导致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效率的低下。首先,财务预算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各种容易发生的情况,因而造成了财务预算在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可执行性不强,因而遭到搁置的情况。其次,事中管理较为软弱。财务管理中的事中管理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和相应的财务预算、财务计划等而开展的相应管理,使财务实际运营状况与财务预算、财务计划相统一的财务管理过程。但是很多企业集团及其子总司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财务的管控能力较弱,不能够根据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来对财务实际运行状况开展相应的规范和制约,因而导致了其对财务管理控制不强的状况。最后,决算管理对整个财务管理流程的控制性不强。作为一种事后管理形式,决算管理能够对整个财务管理流程起到一定的监控作用,但是,其依然无法替代事前和事中管理。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集团存在的状况是,过度依靠决算管理来实现对整个管理流程的控制,使得一些财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以被发现,发现的一些问题难以被及时有效地弥补等,构成了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二、提升企业集团财务管控能力的策略

(一)改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子公司、分公司之间实现内斗的主要原因在于,子公司和分公司等都存在着各自独特的利益;子公司和分公司同企业集团之间财务斗争的原因在于,子公司和分公司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更多地考虑到了眼前的利益,这使得企业集团因为内斗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如此,才能够使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效率更高。首先,在企业集团中建立资金管理中心来对企业集团的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设立能够对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资金管理中心,能够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企业集团的资金支付能力。其次,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每个月按照子公司和分公司提出的财务预算和上月的财务决算状况来对其进行资金拨付。根据子公司、分公司提供的上月财务决算状况,能够掌握其资金利用状况,根据此状况来结合财务预算对其进行相应的资金拨付,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对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管控能力。再次,资金有偿使用。资金管理中心按照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申请以及集团公司领导的审批来进行相应的资金拨付,资金有偿使用,充分地保障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有效地避免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最后,重点项目优先保障。在资金管理中心实现财务的统一管理之后,能够实现对资金控制能力的增强,进而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使重点项目得到优先保障,避免资金过于分散,重点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进而被延误的状况。

(二)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效率。

首先,建立统一的、监督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使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能够统一进行,并且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保障财务管理过程的科学与合理。这样,在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的支持与制约之下,能够保障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与高效,减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冲突状况。其次,在子公司和分公司中派驻财务管理人员,减少子公司和分公司领导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影响和制约,提升财务管理行为的科学性、合法性,保障财务人员能够执行企业集团总体意志,保障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同时,在财务管理人员垂直化管理模式中,财务管理人员直接受企业集团的领导,能够实现对子公司和分公司财务的有效监督,保障子公司与分公司高效执行企业集团的各项决策。最后,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培训。职业道德是财务人员有效从业的根本保证,而法律意识则是财务人员从业的根本准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使财务人员能够踏实从业,合法执业。

(三)完善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制约能力。

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财务管理逻辑来开展财务预算,并且预留充分的决策空间,这样,能够保障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的可行性,进而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能够按照预算来进行,保障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其次,加强事中管理,实现对子公司和分公司财务的有效管理、控制和监督,使得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避免财务风险过大造成的不可控。最后,提高事后监督的效果,保障财务决算的效力。根据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决算来对其进行下一财务周期的预算评估和给付,从而提升财务决算对整个财务流程的控制力度,提升人们对财务决算的重视程度,提高财务决算的效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对于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提升以及长远利益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企业实现集约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发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发掘其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根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最终促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集中化程度的提升,促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保障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效实现。

作者:余晓梅 单位: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

第二篇: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分析

一、企业财务审计概述

1、企业财务审计主要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财务审计标准下,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等按照规定程序的审计监督工作,并对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会计信息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综合审计工作的各种信息形成审计报告、对被审计企业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企业财务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评估各种数据,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并对及时发现违法企业行为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宪法赋予财务审计特殊的权利使它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从而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说财务审计工作也对人民大众负责,间接的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审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大多数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都没有专业的素质,还兼职财务部门其他各项工作,对财务工作缺少专业性和科学性。因为企业不够重视财务审计,财务人员很少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再加上他们本身的财务审计工作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财务审计工程存在缺陷,不能提供企业科学,有效的审计策略。

2、未能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是行使其职能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财务审计过程中,保证了工作的独立性,绝不允许其他部门参加。但现实的情况是,财务审计在实施过程中难以独立实现,尤其是企业的在内部的财务审计过程中没有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常常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阻隔,一些的素质偏低的审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提供虚假审计结果和信息,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法律秩序,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同时误导了投资者和广大人民群众。

3、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内容不全面。

目前在我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财务会计审计,在财务管理的其他领域缺少相关的审计工作和分析研究。财务管理部门主要分为财会管理与财务审计两方面的工作,企业在具体的财务审计中也仅仅开展审计工作,不涉及其他相关领域的财务审计工作。因此,这将导致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一直处于低效状态。

三、改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措施

1、提高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了促进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就必须挑选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员参与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从选拔到培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优胜劣汰的原则,旨在选择具有较强的专业工作人员进来。进入企业工作后,首先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教育,加强审计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2、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的设立。

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是行使其职能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财务审计过程中,保证了工作的独立性,绝不允许其他部门参加。

3、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信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已经掌握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因此,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财务审计部门,有必要引入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独立的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公司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输入平台内,这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更新,从而避免问题。

4、拓宽财务审计的内容。

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范围局限于财务会计的审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阶段,单一的财务审计工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扩大财政审计的范围。首先,我们成立了专门的业务审计,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第二,改变前事后审的观念,提高预防突发事件的警惕性。第三,财务管理手段要不断创新,拒绝僵化固执的审计管理方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加强公司的财务审计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企业发展中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职能,在法律范围之内,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且对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给予真实、客观的评价,从而约束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缘圆 邓爱莲 单位: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赣州管理中心

第三篇:中小企业财务外包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外包的概述

财务外包是一种新型的外包模式,从21世纪起逐渐发展应用于企业之中。从概念上来讲,财务外包是指在企业资源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当前需要的情况下,将财务管理链条中某些流程包给专业机构代之操作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具体到企业中,财务外包的项目通常是企业自身不擅长或不具备优势的职能,需要专业人才、专业机构代为操作管理。中小型企业财务外包是指中小企业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运用到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利益的部分。对于大部分中小型的企业来说,财务外包方案基本可以归为记账、报税、提供财务咨询几个方面。在当今企业管理日趋规范的浪潮下,企业财务外包是大势所趋,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财务外包可以有效提升公司价值,降低成本。而且自2006年起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支持,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IT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时代的临近对财务外包的重要推动,使得财务外包对改善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讲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外包实施状况和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是由于财务外包专业机构少,业务能力较低,从业人员业务、职业素质普遍不高,加之中小企业对财务外包认识不足,观念相对落后,担心财务机密泄露或成本过高,从而不敢尝试。加之有文化层面的影响,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家族企业,管理观念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财务外包发展对策

中小企业的财务外包毋庸置疑会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鉴于此,中小型企业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慎重决策。

1.树立正确的外包观念。

除之前所说传统中小企业要摒弃落后封闭的管理思想,积极引进人才,帮助企业加速发展外,中小企业还应树立不断进取的观念,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大企业夹缝中生存,应不断超越自己,用先进管理思想武装自己,接受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思维、新方法,从而做大做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财务外包也从最初的部分基本职能外包逐渐发展演变成整体财务外包。成功的企业家是能从时展趋势中找到助力企业发展的动力的,所以中小企业相关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正确客观地看待财务外包,运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中,从而助力企业发展。

2.选择合适的外包商,签订详细合约。

随着财务外包的发展,各种专业机构应运而生,对于企业来讲,将外包业务包给谁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达到财务外包决策所预想的效果,所以在选择外包机构时企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是否是合法经营的专业机构,机构的信用等级、专业人员层次数量是否属实,是否与本企业文化相契合,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这都直接对财务外包实施效果产生关键影响。除此之外,在选定合作专业机构后要签订详细合约,对双方的权利责任划分细致,把企业预期目标规范清楚,为财务外包工作的顺利实行提供保障。

3.合理确定财务外包边界。

合理界定外包范围也是企业管理者智慧的体现,究竟什么业务该外包出去,什么业务绝不能放手,企业本身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财务外包不一定就是把涉及财务的流程全部撒手不管,而是应该把财务管理全过程划分成若干环节,在结合企业自身人才配置情况及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外泄的情况下合理确定外包范围。

4.保持财务外包的控制力。

外包之后并不代表企业本身就可以撒手不管,为了保证财务外包的预期目标顺利达成,企业应对合作机构的工作进程进行持续监督,保障外包业务承接商所提供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以保证外包工作是沿着企业预期目标在运行。

5.加强培训,避免过分依赖。

长期依赖财务外包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如使企业缺乏财务计划能力和财务决策能力,其实真正有意义的财务外包是企业在受托机构的专业帮助指导下,逐渐填补自身空白,逐渐强化相关部门的建设和相关人员的培养,通过外包过程把企业弱势环节变强,形成相对健全的管理体系,从而发展壮大。所以在外包过程中切忌过分依赖,企业应加强相关培训,弥补相关空白。

四、结论

中小型企业受规模所限资源相对不足,要想实现持续发展,除了不断充实自身资源,更重要的就是在资源有限的过渡阶段实施集中经营战略,集中资源于核心环节,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领先优势,这其中财务外包就是实现有限资源科学配置的一种方式,财务外包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获得先机。财务外包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仍然属于新兴事物,有许多企业知道,但真正将其作为经营战略的,真正下手实施的少之又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是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好帮手。

作者:宋佳 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第四篇:铁路财务人员企业内控作用探索

一、财务人员在铁路企业内控中的积极作用

铁路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发挥财务人员在内控中的作用,以此增强铁路企业抵抗财务风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财务人员在铁路企业内部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

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有效的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实现铁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比如针对铁路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浪费现象,财务人员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严格规范铁路企业的费用支出项目。具体控制措施是:首先财务人员要定期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费用进行核对,并且将核对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财务企业的主管领导,尤其是要将铁路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向企业财务主管领导进行汇报,以此及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实现铁路企业资金的最大化应用;其次财务人员还要认真做好铁路企业的财务预算控制工作,将制定的财务预算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中,对超额使用资金的部门要进行监管,避免出现贪污浪费的现象;最后财务人员要对资金的运营情况进行管控,比如铁路企业的项目费用支出一定要实施审批制,只有得到主管领导的审批之后,才能发放相应的资金,并且对资金使用的细节着手,细化资金应用的效益。

(二)财产保全控制

铁路企业的资产比较大,尤其是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比较复杂,因此财务人员在内控中要做好财务保全控制:一是要对流动资产进行控制。铁路企业的资产价值比较大,尤其是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比较大,因此为切实提高铁路企业的盈利空间,铁路企业必须要盘活这些资产,实现资产的流动性,以此为铁路企业创收,但是财务人员在对企业资金进行盘活时一定要遵循资产预期的经济效益,对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财务人员不能再将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以此虚增铁路企业的利润;二是财务人员一定要具有节约意识和成本意识。铁路企业的资产规模比较大,无论是铁路企业的投资还是收益都具有数额巨大的特点,因此财务在内控中一定要具有成本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对企业的所有资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病情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制度,以此避免固定资产的无形流失。

(三)授权审批控制

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不仅是强化企业资金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防御企业资金风险的重要措施。财务授权审批是针对财务资金的使用方式与方法而言的:首先财务人员要熟悉授权审批的方式、程序等,以此在处理经济活动事项时能够按照授权审批的要求对资金的应用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其次建立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目前铁路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基本上每个企业都存在“一支笔”的审批制度,虽然此种模式有利于简化企业的费用支出流程,但是不能预防企业资金安全与风险,因此铁路企业必须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较大的费用支出要经过集体审批;最后要对企业管理者的审批权限进行规范,比如当对支出超过50万的资金要经过集体决策之后,才能批示财务人员支出该款。

二、提升财务人员在铁路企业内控中作用的措施

(一)开展教育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是铁路企业财务工作的执行者,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铁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为全面实现铁路企业的健康发展,铁路企业必须要从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入手:首先铁路企业要定期开展财务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知识讲座或者委派财务人员到高校深造的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以此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能力;其次增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针对近些年铁路部门发生的各种腐败问题,铁路企业一定要以此为鉴,开展财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防治财务人员出现职务犯罪。

(二)建立健全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保障财务工作的基础,因此铁路企业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根据铁路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氛围;同时铁路企业工作人员在执行财务内部控制时一定要严格规范,做到权责明确。此外,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要强化内部财产物资和各种物件的收发管理,从而保证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运行。

(三)健全的激励控制体系与追责体系

铁路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内部会计控制效率与质量,就必须在财务管理人员中建立起健全的激励体系与追责体系,利用制度的力量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对为企业创造较大经济效益或避免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职工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行的奖励方式,使其获得较大的认同感与满足感,促使各级员工更加积极地投入财务管理工作中,为铁路企业实现资金优化合理配置、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对于刻意懈怠工作、以权谋私、监守自盗的财务人员应根据其情节的轻重采取不同的处罚,追责到个人,利用法律条例与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者的言行,使其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结束语

总之铁路企业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各项资本的优化合理配置,就必须从财务人员着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合理控制成本费用及企业内部各资产,通过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积极落实其他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激励控制体系与追责体系,充分调动起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资金的合理、安全管控创造条件。

作者:李晓伟 单位:北京铁路局邯郸货运中心

第五篇:ERP环境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和完善

一、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内控制度设计不科学的问题,内控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的治理风格、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的内部文化等构成了企业的内控环境,ERP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的内控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为了适应变化的内控环境,企业的内控制度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但部分企业由于无法意识到内控环境的变化或者出于节约企业资源的目的,对内控制度不进行调整或者选择性地进行调整,导致内控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满足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内控制度应当关注企业日常运营的过程控制和全面控制,但实际上,部分企业建立的内控制度仍然倾向于事后控制和局部控制,使得内控制度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起到全面的、动态的指导和约束。内控制度缺乏针对性、动态性和全面性,无法正确有效地引导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活动,对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内控产生一定的阻碍,内控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内控制度设计不科学是企业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内部原因,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则是外部原因。首先,企业管理层对ERP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开展内控活动的意识和动力,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少,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缺少管理层的支持而无法正常进行。其次,企业的内控流程和方法制定不科学,形式不规范,执行不严格,内控活动缺失正确的引领,使得企业的财务内控无法执行到位。最后,企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关系人”现象,这些“关系人”忽视企业的规章制度,有规不遵,有章不循,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时,不严格遵循企业的内控制度行事,导致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企业的财务内控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内控执行力度亟需提高。

(三)财务信息安全性较低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管理平台,ERP的虚拟化和快速化,在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传递整合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从软件角度来看,ERP软件开发公司关注于自身经济效益,只考虑了软件的盗版问题,针对于财务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功能不足,非法人员只需获得软件密码和懂得ERP软件操作,就能轻易进入数据库系统,随意篡改财务数据。同时,企业对财务信息的保护只停留在管理系统的操作权限、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保护,除此之外没有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从硬件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出于资金节约的目的,使用的电脑已经长达十年甚至更久,无法满足ERP软件高效运作的设备要求,必要的定期清理也未能有效开展。ERP管理系统缺乏软件和硬件的双重有效保障,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严重影响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风险管理。

(四)监督控制职能弱化

ERP系统覆盖了企业采购、生产、营销、人力、财务、投资等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扩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宽度和深度。ERP的实施使得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仅需要财务部门,还需要系统操作人员和硬件维修人员的参与。人员范围的扩大致使企业不但要注意财会人员之间的内部牵制,还要关注财会人员与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相互制约。部分企业虽然分设财务部和审计部,但一般这两个部门都是由总会计师管理负责,降低了企业监督管理的独立性。另外,ERP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财务信息不但存在于纸质的凭证、账簿上,更多存在于无纸化的ERP财务信息系统中,扩大了企业财务内控的审计范围,但事实上,部分企业的审计监督仍停留在传统的纸质上,未深入到虚拟化的ERP财务信息。ERP管理系统的建立扩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宽度和深度,延展了审计监督的内容,加大了内部牵制和监督控制的难度,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弱化。

(五)传统知识与信息管理冲突

企业资源计划的建立不仅是系统化信息的整合,更是财务处理流程和方法的重大改革。录入会计凭证时,只需输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代码和金额,ERP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财务工作从凭证到报表都将通过ERP软件进行信息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成本摊销、费用计算、折旧计提、存货计价等繁杂业务处理,减少了财会人员的干预和错误。但ERP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弱化了财会人员对会计科目、账册、报表的认识,降低了财会人员的传统会计理论知识。另外,ERP软件要求财会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但部分财会人员从事传统的财务工作时间久远,对计算机和ERP软件操作不清楚,导致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

二、完善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健全内控制度体系,树立制度引导约束

内控制度是经济核算正确可靠的保证,是财务工作业务处理的指导,应当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树立制度引导约束,为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内控提供制度保障。提高企业对内控环境的认识,根据ERP对内控环境的改变,相应调整企业的内控制度,增强ERP环境下企业内控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内控制度流程,规范内控制度格式,完善内控制度内容,保证内控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内控制度的事后控制和局部控制,延伸至过程控制和全面控制,提高ERP环境下企业内控体系的动态性和全面性。

(二)优化内控方法流程,提高内控执行力度

强力的执行是内控制度贯彻落实的前提,是内控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必须优化内部控制方法和流程,提高内控执行力度,保证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开展。第一,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增强全体职工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培养企业开展内控活动的意识,提高员工进行内控管理的积极性。第二,科学制定内控方法,规范财务内控流程,严格要求财会人员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流程。第三,严厉打击员工的“有规不遵、有章不循”行为,提高内控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贯彻落实企业的内控制度,防止内控制度的形式化。

(三)改善安全控制技术,保障企业财务信息

首先,企业应当要求ERP软件开发公司在模板软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性质、结构、业务,对软件进行相应的改动,增强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功能。其次,只安装ERP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软件,定期进行软件维修和内存清理,对ERP财务信息进行备份,改善安全控制技术,为ERP管理系统的运作营造一个健康的软件环境。最后,配置先进设备,加强日常维护,定期维修清理,保证硬件设备处于安全的物理环境,为ERP软件的运作创造一个安全的硬件条件。

(四)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强化监督控制职能

监督控制是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是资金资产透明高效的保障,应当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强化监督控制职能,提高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性。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财会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增强财会人员与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之间的监督制约,防止合谋行为的发生。分别设置财务部和审计部的负责人岗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ERP系统财务信息的监督审计,扩展内控监督的宽度和深度,强化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外部审计功能,从内外两方面同时强化监督职能。

(五)加强综合知识培训,提升财会人员能力

财会人员是财务管理的软件基础,是会计业务的处理主体,必须加强财会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财会人才队伍,完善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内控。开展岗前培训活动,增强财会人员对岗位和业务的熟悉,定期举行学习活动,扩展财会人员的知识面。开展ERP软件操作的学习培训,增强财会人员对会计科目代码、账册内容结构、财务报表生成等信息化处理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培养财会人员法律意识,增强财会人员对违法后果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素养,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三、总结

总之,随着ERP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和整合。本文立足于ERP财务管理特点,从制度体系、执行力度、风险管理、监督控制、人员能力五个方面,加强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保障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ERP环境下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限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改革和完善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企业有所帮助。

作者:郭平 单位: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

第六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一、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在建立开发性的电力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兼并重组和外资引进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电力企业产生强烈影响,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从传统的计划垄断型企业转变成竞争开发型。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力企业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公用事业,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垄断经营,成本效益意识比较淡薄。受政策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员工福利比较好。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也需要改变。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大部分电力企业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淡薄,导致电力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单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忽略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特征是资本化、价值化,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本和价值的增值。大部分电力企业错误的将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接受、加工、创造、利用信息的技术型员工对创造企业财富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实现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也要追求其他主体的利益,顺应我国宏观调控的要求。

3.企业财务控制不足。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不发达。例如行业过度垄断、生产效率低、服务和发展意识淡薄、浪费严重、政企不分、缺乏成本等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部分电力企业的高层领导者滥用职权,越权管理经济活动,缺乏科学的控制管理制度,导致企业自我监控能力差,财务秩序比较混乱,会计工作基础薄弱,没有必要的风险控制体系。

4.存在财务风险危机。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目标财务收益和实际财务收益发生偏离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电力企业属于特大型的中央企业,核心业务是建设和运营电网,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障。由于长期以来电力企业被国家垄断经营,根据国家优惠政策和计划配置生产要素,因此应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的能力较差。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快速深化,电力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但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风险意识比较低,不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

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比较封闭,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知识匮乏,观念落后,没有创新意识,学习主动性较差,不能将会计信息有效的转化成企业决策信息资源,无法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阻碍了电力企业的生存和稳定发展。

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逐步取代人治。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实现电力企业管理经营活动规范有效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改革和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深入发展,加速了新的产权制度和理论出现。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体制,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促进电力企业的全面稳定发展。

2.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电力企业实现公司化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从而创建新型现代化电力企业。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扩展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财务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实现企业财务的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化、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

3.加强财务管理控制。

我国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一直总产值轻成本、重发电轻供电,没有科学的经济核算理念。应该对产品成本进行系统性、组织性的计划、分析、核算、预测和控制,调动考核单位减少成本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对企业经济成本的控制管理。同时更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加强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该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决策制度,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各种的分工职责,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管制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监督和审计,促进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应该树立成本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4.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能够客观的预测风险,科学的规避风险,适当的分散风险,勇敢的承担风险,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全面贯彻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理解财务风险的意义和影响。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的发现风险,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对电力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5.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是新知识经济时代下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深入企业财务管理机构改革,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是电力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措施。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弘扬,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将责任和权利相互结合,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和鼓励,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监控体系,从而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考评和监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不能,必须在不偏离企业发展总目标的基础前提下。确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树立长远的观点,不应该单纯限制在短期的行为中,也不应该单纯考虑经济利益的大小,需要综合考虑技术、质量等其他方面的企业管理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刘霞 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

第七篇: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被大量耗用,加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内外部严峻的市场环境,投资风险不断加剧,煤炭企业资产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很多煤炭企业内部的财务负担不断加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在新时期下,煤炭企业为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结合内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创建一条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道路,进一步提高煤企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出煤炭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

(一)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当前,煤炭企业由于受到国有企业传统滞后的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弊端。很多煤炭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有限,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目光比较短浅,缺乏现代低碳型的财务管理观念,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注重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忽视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管理未能发挥出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此外,我国煤炭企业还面临着管理模式落后的现状,仍采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统一的传统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煤炭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缺乏严谨的法制观念,没有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相关的各种理论方法,没有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存在职责不明确和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企业也没有制定配套的财务监控机制,大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缺乏高素质创新型的财务管理人员

当前由于受到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管理观念的偏差,在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中,只注重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牟求利润最大化,未营造重视财务管理的良好氛围,没有对财务人员加强管理,导致许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理论基础,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监督职能;在实际财务操作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现象时有发生,依照领导的意愿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导致财务工作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外,煤炭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中的后期继续教育培育都是流于形式,仅仅是象征性的举办一两次讲座或是网上在线学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也不能让他们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谈及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煤炭企业理财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进程,最终将会严重阻碍煤炭企业的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是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顺利开展的前提,但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并未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在日常财务管理中,煤炭企业之所以在财务管理上会存在问题,主要是缺乏配套的会计预算核算、财务审计和监督等相关制度。部分煤炭企业在支出管理上标准不严格,在分配管理和资产管理上缺乏合理的办法,对相关账务在核算时不够规范,大大降低了煤炭企业实行收入管理的效率。此外,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和监督制度不完善,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存在审计机构缺失,审计人员缺乏,审计工作滞后的问题。内部监督机制也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多数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三、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对策

(一)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当前我国很多煤炭企业跟不上内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在财务管理中面临很多问题,新时期下的市场环境给煤炭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煤炭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国有企业传统滞后的财务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结合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积极调整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方法。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全面落实预算工作,将预算指标具体细化到个人,调动企业所有员工对财务管理的支持和重视。此外,革新传统的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对煤炭企业的各项资金进行筹集及运作,科学合理地安排企业各项财务的收支,合理分配相关的收益,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

煤炭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进一步提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政治教育,不断培养和加强他们的监督意识和法制观念。煤炭企业应注重对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工作,定期举办业务培训或是晚上在线学习等方式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企业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奖惩分明的考核形式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财会队伍的整体建设,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此外,煤炭企业应改变国有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借鉴成功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在企业内部创新财务人员招聘和引进机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财务管理模式实行创新型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煤炭企业只有改革国有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积极创新财务管理人员的引进机制,多途径地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顺利开展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但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由于在思想上未对财务管理充分重视,在企业内部并未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因此,为了不断加强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中,必须不断建立相关配套的会计预算核算、财务审计和监督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薄弱的财务管理制度。煤炭企业应借鉴成功企业的财务创新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制定严格的支出管理制度,合理解决分配管理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账务的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加强煤炭企业对收入管理的有效性。严格区分企业的会计机构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杜绝直接让会计人员连带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现象,突出企业财务部门的地位,明确其职能,从而实行有效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确保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财务管理失控的局面。此外,进一步完善财务审计和监督制度,在煤炭企业内部单独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制定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的内部监督机制,真正发挥出监督的作用,从而真正有效发挥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由于受到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受到缺乏新型的高素质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等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但只要煤炭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新时期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革新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就一定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煤炭企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孙丙红 朱晓东 单位:河南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一矿

第八篇: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分析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部分企业尤其是很多的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在思想认识上仍停留在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较低的层面,缺乏管理的战略眼光,对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缺乏深刻的领悟,管理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企业管理还是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影响弱、地位低,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部分企业任人唯亲现象普遍,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的能力较弱,难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企业的经营决策很多时候还是主要依赖领导的经验,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决策信息准确度较差,决策的可靠度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两个组成部分,会计侧重于核算方面,财务侧重于管理层面,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成本费用和收益分配等方面。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需要,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核算已基本和国际会计准则相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已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保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强化财务管理。但目前部分企业尚未能充分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作用、地位、目标还不能理清,对于财务管理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所能起到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更为普遍的是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在筹资环节、成本核算、税收筹划、业绩考核等方面水平较低,对企业管理中出现的财务困难一筹莫展。

二、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性组织,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须有高效的企业管理作为强大的后盾,紧紧围绕财务管理开展各项企业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获取长期稳定的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企业诸多的经营决策依赖于财务管理提供的价值指标参数,在当今时代,这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已建立现代企业管制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趋势使得国内企业对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进而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众多的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济活动将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和复杂性,财务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危机,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资源分配、管理控制、业绩评价中的主导作用,与决策有关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作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性组织的企业,其财务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财务涉及到企业资金活动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经济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工作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细致的计划安排,来确保企业财务会计资源的合理配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路易斯•加潘斯基在谈及财务管理时是这样描述的:“良好的财务管理对一个工商企业、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状况都至关重要。财务管理是一件较为复杂多变的事情,因此颇具刺激性,使人为之着迷和兴奋,同时也给人以挑战,令人困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管理首先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应成立财务核算中心,确保资金流通的畅通。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周转,要对企业的资金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实行统一采购、销售、收款和调度,畅通资金的流动环节,提高资金的周转使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沉淀,也就是将企业由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转为以资本经营为中心,真正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确保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离不开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由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管理、材料物资管理、技术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劳动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方面面的管理组成,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离不开由众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因为各个部门职能不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必然参差不齐,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很好地安排各部门所产生的经费,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除财务管理外其他的管理活动都是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特定方面展开的,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配备适量的资金作为其进行管理的基础,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围绕着资金运动,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同有关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正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财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构建现代管理模式,促进资金的保值增值良性循环,从战略高度协调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各个环节,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现财务部门与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财务管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管理离不开资金的筹集和投放,企业的基本活动是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投资于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长远发展资金要通过长期筹资,短期的营运资金需要短期筹资来满足。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尤其是可以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营运资金在企业的全部资金中比重大,周转快,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常企业管理中企业要认真分析研究经营现状,确定营运资金的合理数量,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充分发挥资金潜力,加强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常管理,加强财产控制和存货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想方设法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财务管理可以找出企业管理问题的根源

财务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既要协调好企业与投资人、债权人、国家、银行、社会监督部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又要协调好企业内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财务管理借助于会计核算的数据收集到大量有用的经济管理信息,及时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反馈,通过细致的财务分析,规范化的流程控制,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的评价和分析,进而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做出科学的预测,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可靠、有效的监控,进一步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形成的根源,具体就是通过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营运和分配等活动的监督,借助于偿债能力指标、资金周转指标、成本费用指标、获利能力指标等有关指标的分析,了解企业资金的占用和使用情况,成本费用的耗费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推动企业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挖掘潜力、改善管理、节约开支、增加收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七、财务管理能够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管理工作设立有效的风险防范盾牌。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市场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企业的经营有可能偏离预期设定的目标,风险会存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制定监控、控制和管理风险的规范流程,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发挥财务管理的风险预警作用,科学地预测政治、经济环境等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影响,帮助企业有效预知风险,采取科学措施及时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帮助企业采取合理措施规避风险,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松散,风险必然乘虚而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八、财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效的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企业的中心目标就是围绕着如何以较小的消耗取得尽量大的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节约挖潜、控制费用、降低消耗。财务管理的加强可以促使企业的存置资金快速融通,可以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更加高效,能够帮助企业从战略层面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财务资金管理还处于粗放阶段,部分企业的资金管理普遍存在使用分散、效率低下、体外循环、集中困难等问题,资金管理比较分散,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财务管理主要还仅仅停留在对财务活动的管理层面,而对更高层次的资金的使用管理还没有很好的认识,财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行意识,有效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率,把企业的闲置和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加强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尽量减少对银行的借款,降低利息,减少财务成本,降低企业高负债的风险,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发展资金,进而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赢得市场竞争有利地位。

九、总结

总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活动贯穿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财务信息是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的生存发展,能否迅速扩大规模做大最强获得成功,必须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卓有成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将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通过运用价值形式,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充分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样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笑到最后的强者。

作者:魏萍 单位: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

第九篇: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1导致建筑设计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产生财务风险的企业内部原因

(1)不完善的内部体制:

建筑设计企业必须要认真的做好内部控制的工作,认真地管理和控制涉及财务等多个环节。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建筑设计企业往往是简单的处理内部控制,并没有将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自身的风险不断的加大,最终使得企业面临着很多不必要的风险。与此同时,一些建筑设计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没有全面的评估市场状况和客户信用度,很容易导致企业存在无法及时回收各种款项的风险,最终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2)人力成本风险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企业中建筑设计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运营成本构成中人力成本也占到了非常大的企业成本比例。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言,人力成本的合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一些建筑设计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将人力成本开支的合理水平把握住,很多企业由于严格的控制人力成本支出,因此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而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有一些企业在人力成本支出方面存在着控制过松的现象,在对设计人才积极引进的时候往往盲目地采用高薪的策略,从而影响到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二)产生财务风险的企业外部原因

(1)市场和政策风险:

由于建筑设计企业往往需要对一些具有较长时间以及较大投资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因此如果国家相关的政策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回收。国家在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宏观调控工作就极大的限制了城市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最终使得建筑设计企业迟迟不能够收回由政府拨款的项目资金。

(2)资金风险:

建筑设计企业面临的外部资金风险主要包括无法回收保证金以及各项业务往来款项等问题。建筑设计行业本身属于买房市场,由于我国不健全的法制和信用体系,因此使得建筑设计企业往往很难及时的回收项目投标(履约)保证金、专业设计分包劳务费垫资、业务往来款等各种往来的款项。除此之外,由于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设计变更,而且费用的问题可能会由于每一份设计修改建议书而出现变动,这些都使得建筑设计企业的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3)投标和合同风险:

由于现在我国的建筑设计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一些工程项目业主利用这种情况使得设计企业签订一些不合理或者不平等的合同,比如利用增加项目以及变更项目的方式对"闭口合同"和合同陷阱进行设置。与此同时,一些投标单位为了能够争夺项目,往往采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对设计项目进行承包,这样由于不确定的盈利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建筑设计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对策

由于内部财务风险本身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可控性,因此,企业在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强化的基础之上,可以采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技术性的方法对其内部财务风险进行化解和防范;在对企业管理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利用动态系统的方法对外部财务风险进行转移和规避。

(1)树立较高的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必须要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全面的贯穿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一般来说,建筑设计企业的骨干或者高管人员都属于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因此其往往具有淡薄的财务风险意识。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经营管理人员对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同时还要将项目承接前期的决策、论证、调查程序建立起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坚决要将饥不择食的做法摒弃掉,真正的做到有论证、有选择、有准备的承揽工作。

(2)建立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必须要将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起来,以企业的发展全局、职能部门为根据将不同的经济责任明确下来,对不同的经济职能进行划分。一般来说,建筑设计企业主管领导主要负责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对风险管理予以高度的关注,对重大的财务收支决策和重大的项目承接进行重点的把握;分管领导要对各业务条线的资金审批工作进行具体的负责,要全面的调研项目的财务风险,采用信用等级预判的方式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处理。财务部门则要认真的做好成本控制、投资决策以及资金流动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样就能够充分地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全面提升。

(3)建立完善的财务审批和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在建筑设计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不明确的财务审批程序和权限,没有严格的分离财务的监督权、知情权、审批权和决策权,导致企业出现财务收支情况不明的现象。比如由于薄弱的财产物质内控管理、设置不同会计账本等原因而形成的错误的会计信息;由于不具备有效的监督以及合理规范而形成的业务费用支出失控的现象。除此之外,由于迫于客户的压力开展的社会审计鉴证服务以及不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等原因导致企业无法严格的执行独立审计准则,这样就会使企业面临着财务审批制度缺失、内部失控等各种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对其每个项目组以及每个部门的结算进度、款项收支以及业务承接等进行制度规范;严格的把握关键控制点,对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确定合同会签制度以及建立收款制度等,要认真的讨论每份合同以及没笔款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修改;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将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制定出来;对结算纪律进行规范,使企业的防范风险意识得以增强。

(4)形成完善的财务预警监控管理体系

企业要以信息化的基础以及相关的财务资料、综合经营计划以及财务报表等为根据,对企业管理以及财会等各方面的理论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实时的监控各种潜在的风险。比如企业需要将以双责双指以及双人为基础的风险监控防线建立起来;建立并且完善对建筑设计风险进行防范的监督保障系统;立足于现有的稽核审计工作对会计部门进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和控制改革。与此同时,建筑设计企业还要以业务种类的变更、市场的变化、政策的变化等为根据动态地调整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为了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还要将风险基金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可以采用预提的方式在发生损失之前将专门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建立起来。

3结语

每一个建筑设计企业现在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竞争,因此建筑设计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最终能够使企业实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企业的具体发展中没有办法完全避免财务风险,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企业做到灵活的变通,不断的加强自身管理,并且与自身的发展状况相结合,认真地做好跟踪、调查、分析财务风险的工作,同时还要将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起来,从而使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作者:宋斌 单位:河南省国防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