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论文10篇

财务分析论文10篇

(一)

一、现阶段我校财务前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财务部门与教师学生沟通效率偏低

教师是我们服务频率最高的对象,他们最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我们财务人员平时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学生也是对我们服务质量好坏传播最快、最广的渠道之一。而财务部门同教师学生的沟通却没有达成良好的沟通。财务部门往往被冠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部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财务部门缺乏与师生员工经常沟通、定期交流、增强理解、相互尊重和支持,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一般来说,相关的财务政策、办事流程在财务部门的网站上都有登载,但由于宣传不够或有些信息没有及时更新,许多师生不能去详细了解这些信息,这样势必会使师生在实际办理报销业务时多跑弯路,降低办事效率,使师生对财务部门产生不满情绪。另一方面,在面对师生有关财务方面的任何置疑时,又无法快捷地给予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这就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

(二)前台财务报销人员综合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前台报账人员总认为高校财务报账工作无非就是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没什么技术可言,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知识。即便有些高学历的会计人才跻身前台财务报账工作,受到工作性质和岗位设置的限制,在发展缓慢的会计实务工作面前也显得知识相对过剩。当然报账人员每天要疲于应付前台财务报账工作,又没有充分的学习研究时间。加上会计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又少。因此思想观念普遍比较陈旧,技能老化,专业不甚胜任,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二、优化前台报账服务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

做好财务制度和报账流程的宣传工作,是一件双赢的事,既可以保障师生员工按制度提供真实合法的财务单据,又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在网络化宣传和纸质宣传的基础上,在报账大厅设立电视,作为可视宣传平台,滚动播放报账流程以及最新的财务规范和通知,一方面避免了财务人员口头宣传的不规范性和不统一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师生减少报账等待中的枯燥,把被动的等待时间变成主动了解财务规章制度的时间。

(二)提高服务意识

每一位前台财务人员要真正树立起为师生服务的观念,要从教职员工的切身处地出发,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细处展现服务质量,努力做到“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耐心仔细、巧妙沟通”。当面对特殊情况,要认真倾听,理智分析,在不违反财务制度和规范的前提下,视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在工作中还做个有心人,注意收集报销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注意听取师生员工关于审核工作、报销制度、报销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财务管理层。

(三)建立科学的报账服务制度

各个校区的前台报账窗口,要加强交流和协作,要针对各校区的规模、组织形式,内部管理要求的不同,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制订科学可行的报账制度。做到既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促进增收节支,避免挥霍浪费,同时又合理实用,简便易行。一方面,前台要尽量做到报账标准的统一和规范,且报账制度尽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例如“购买设备借款时,是否必须附《固定资产设备申请单》”问题,因高校现行财务制度一直没有明确规定,一直非常困扰前台。若不填申请单,就会使固定资产购置失控,导致学校资金的浪费,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若各类经费购设备前都需填写申请单,则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教学科研工作规律。如学校科研人员搞项目开发,一般都需要购买大量的小型设备进行实验,若每笔都做申请单,一是《设备申请单》只能由单位专门的资产管理员办理,其他人不能办;二是《设备申请单》只能到指定校区(其他校区不授理)才能办理,严重干扰了正常工作。权衡利弊,我们能否根据经费性质特点,以文件地形式明确规定:“用预算经费购买设备前,必须先填写《固定资产设备申请单》,完备手续后方可到前台办理借款。其他经费两万元以上设备借款需办理《固定资产设备申请单》”,这样既体现了制度的刚性和严肃性,又体现了制度的合理性;既方便了前台执行制度,又促使师生合理安排支出,避免盲目、重复购建。另一方面,当财务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前台应针对报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与财务管理层进行研究,及时调整那些已经不适应时展和单位实际需要的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报销手续,使报销制度、标准与财务运行的实际无限接近,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步调一致,在符合法规的基础上让报销制度、审核工作更人性化,更实用化。

(四)设置专职讲解咨询服务员,建立高效、顺畅的沟通渠道

在报账大厅设置类似于银行大堂经理的专职讲解咨询服务员,由经验丰富、业务全面的财务人员来担任,一方面,对师生员工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规范、详尽的解答;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前台报账人员解答问题时间,使其更高效率的完成报账业务。例如,当前,学生作为经办人代替老师来报账大厅报销的情况比较多,而学生往往只是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对要报销的业务本身一无所知,对财务制度也知之甚少。若财务人员发现报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也无从回答,只能再打电话问老师,既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又减缓了报账效率,增加了其他老师的等待时间。如果有专职讲解咨询服务员来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大大提高前台处理业务的速度,从而减少师生的等待时间。

(五)实施网上预约“不等候”报账

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使财务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向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分流业务量,缓解前台现场工作压力;拓展了财务服务功能,是会计服务形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经实践证明,在实现网上预约与无现金报账的基础上推行“不等候报账”方式,可有效缓解报销难问题。即报销人在网上预约后,如选择转卡支付、销暂付款、对公转账等,则仅需将整理好的报销单据移交核算人员,由财务审核人员在后台进行帐务处理,而无需来报账大厅办理现金领取与支票交接,即可完成报销业务。不等候报账是网上预约报账的延伸服务,更加人性化与方便快捷。

(六)加强前台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建立研究、学习型团队

具体而言,对于刚走上前台会计岗位的年轻人员,应该以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为目标,重点加强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内部控制、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对于已具备一定业务水平的会计人员,应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调整知识结构为目标,重点加强会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高校财务报销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化全局意识、创新意识,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及优良的人际关系,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将财经法规融入到业务办理中,游刃有余地解决高校实际财务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切实做好高校财务报销审核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王普伟 耿晓霞 曹源 单位:山东大学

(二)

一、零售业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物流配送水平难以跟上现在企业发展速度。物流是零售企业的核心,如果物流配送水平难以与零售企业或公司规模相匹配,就会极大地限制零售企业的发展。因此在零售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企业存贷管理不善,造成资金周转不灵。二是企业或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失效。三是配送效率不高,信息共享程度低。

2.财务预警职能难以充分运用,抗风险能力减弱。在财务管理中,“适应性”是一个对财务特点很好的诠释。每个企业或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可以制定恰当的财务政策,管好相关业务,但这些是“战术”层面上的问题,差异性更大。而零售业财务实务特点是季节性和差异性,侧重点明确,易受冲击。但在这时由于财务人员的水平较低,难以从企业或公司的实际出发,缺少侧重,就会导致企业或公司难以正确预测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也随之减弱。

3.企业快速增长与财务人员水平不相适应。零售企业因为日营业额较大,种类繁多,财务管理日益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虽然很多企业重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特别是对连锁零售店与商场会计的统计工作高度重视,但对财务模块的使用不充分或购而不用,用而不精,对基础数据整理分析和挖掘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对重大财务事项的分析没有形成程序化,没有实现利用财务管理提升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此外,财务人员对指标的衡量也直接影响了对企业经营结果的分析,进而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发展现状。

二、零售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1.转变理财观念。

1.1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向重视人才和促进技术进步的观念转变,在企业或公司原有的理财观念中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追求目标,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使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明显地显露出来,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考虑时间价值,不考虑风险大小,不与投资进行比较以及容易引起短期行为等弊端,是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或公司的理财观念应由片面的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向争夺人才以及先进的技术转移。

1.2财务管理的观念由负责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在国外,从西方发达国家理财的情况来看,企业或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应当保持在50%至70%之间是比较恰当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企业或公司经营管理的观念变化很大,由原来的负债经营转向资本运营。从根本上改变了仅仅依靠自有积累资本资金来扩大企业或公司发展规模的经营方式。

1.3由经营的安全性转向风险导向经营。市场经济变幻莫测,企业或公司之间竞争日出激烈,他们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他们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远的生存下去就要树立风险意识。长期以来,我们仅仅以安全生产为主,这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是不适应的。现代企业或公司的管理者应当具有风险意识,善于应对和防范风险。

2.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财务管理人员是现代财务管理主体中的主体。随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除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外,更要注意培养以下三方面能力:一是职业判断能力;二是沟通协调能力;三是开拓创新能力。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对于不同的经济业务,财务人员必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求取得最佳效益。财务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熟练的工作技能,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或公司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或公司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分风险分析。以新的思维考虑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3.加强零售业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识,体现出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并大力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分解成本,落实到各个基层单位。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包括合理确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品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拓展成本考核范围,健全成本考核体系。财务部门在考核产品制造成本时,还要考核产品质量成本和责任成本。在考核有形成本时,还要注意产品的无形成本。要强化零售业成本考核力度,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的全面性、权威性,客观公正的评价成本中心绩效,实现成本否决制,使财务部们在全员和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4.引进财务预警机制。零售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确立财务预警机制,通过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或公司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规避财务危机。财务危机直接变现为支付压力和支付能力的脱节,其表现形势有多种:可以是支付时间上的脱节,可以是支付形式上的脱节,也可以是支付能力的欠缺。所以零售业企业或公司应当未雨绸缪,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超前意识,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和恶化。

5.实行财务支出精细化管理。资金紧张,依然是制约零售业企业或公司未来发展的瓶颈,虽然公司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渠道等筹措资金,也难以满足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增收困难的情况下,节约支出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指对财务管理的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其宗旨是彻底杜绝浪费,永远追求效率。财务管理无论怎样改革、创新、完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收节支,切实将有效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企业或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淑君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三)

一、加强基建财务管理

财务人员依据各项制度、原则,深入到工程管理中,不但要参与工程成本控制,而且要参与从立项开始至竣工决算全过程的管理,避免出现工程施工与财务两张皮的现象。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财务人员应参与前期的立项,了解概预算及造价方面的知识,合理安排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制资金计划,建立合同台账,充分发挥财务作用,严把工程价款审核关,搞好财务监督和控制,降低工程成本;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财务人员应与基建、发展规划、审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做好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进一步确认项目建设内容是否与设计施工图内容一致,为项目竣工决算打下良好基础。

1.完善基建财务管理机制。

具体表现在:

(1)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对国补、省补、企业及个人承担的专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杜绝截留挪用;

(2)建立对资金、工程量及项目竣工决算的审核制度;

(3)及时编制基本建设各类会计报表,如财务情况说明书、拨款资金申请表、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表等;

(4)按照项目计划和工程进度,合理组织、调度资金,确保建设项目对资金的需求;

(5)及时办理工程款项的结算及清理工作,控制费用支出,做到合理、高效地使用项目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6)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审批制度,及时足额支付工程款,避免工期延误,投资增加。

2.加强基建财务队伍的建设。

由于基建项目不是经常性项目,企业管理层对基建项目的会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财务人员更是不重视,致使财会人员的岗位安排随意性较大,所配备的财务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难以处理好较复杂的业务,更谈不上对基建业务的财务管理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加强基建财务队伍的建设,提高基建财务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此外,财会人员还应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基建财务人员要通过继续教育、组织培训或现场考察等方式进一步扩充知识结构,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认真做好各项基建资料的收集、处理、整理以及归档工作,确保基建项目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加强会计核算

会计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法规、方针、政策,严格按《会计法》和《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办事,合理、准确、及时地处理基本建设会计业务,做好会计核算。

1.按照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基建会计账簿。

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基建财务的基础,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合理更利于日常的核算。基建会计的科目主要有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基建拨款等。设置基建总账,并按工程项目和需要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在会计核算中,正确的核算分类与工程项目划分相匹配,就能够准确地核算单项工程成本支出,准确地编制报表。

2.做好基建工作与财务的对接。

由于财务人员对工程的情况知道较少,对合同的签订也不参与,甚至有些前期工程款已经支付,而财务人员对合同却还未谋面,这不仅影响了基建会计核算的质量,更削弱了对工程的财务监督。因此财务人员有必要自觉深入学习基建会计制度,学习工程与财务相关的知识,多向基建、发展规划等部门人员沟通、学习,了解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财务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严格按制度、规定办事,做好基建会计核算。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和现场意识,经常深入基建部各科室和施工现场,了解、掌握工程进度、工程变更及各种与基建财务有关的资料和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服务到位,管理到位,监督到位,降低资金成本。

3.严格工程审批制度。

对工程款的支付,除提供合同外,还应提供各监督部门、各有关领导签批的申请表,进度款的支付要提供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有关职能部门签字的工程进度验收单。要严格审批手续,做到手续完备,按程序签批后方能支付,对违反财经制度,不真实和不符合基建开支范围与标准的票据,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支付。要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及时、足额用于工程建设。认真做好日常的会计核算、记账、报账工作。基建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保护基建资金的完整与安全。总之,基建工作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协调,强化部门间通力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只有这样,基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才能做得更好。

作者:赵春娣 单位: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必然性

当前时代的市场竞争可谓十分惨烈,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建筑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做到财务管理精细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以严谨高效的管理模式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通常来说,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准会对建筑企业的战略制定水准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财务管理精细化是针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为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体制而存在的。建筑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精细化时,应该针对每项工作内容重点做好事前的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流程化管理,促进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将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承接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各种成本的增加,利润越来越小了,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强化财务管理,依据财务管理系统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加强和完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对施工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企业资产的增值,实现最大收益。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如何针对账目、资本、策略、资源和预算等环节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分门别类地对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进行阐述。

三、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措施

(一)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企业的规模正在不断变大,财务管理成为企业运转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筑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显得很有必要。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以及成本管控系统,不断健全企业内控制度,进而使建筑企业在各个管理环节中——例如:人员调配、账目管控、监督管控、资源分配以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所以,健全财务管理体制不但能使各个工作环节做到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能为企业财务工作部门提供可靠性较高的数据讯息,从而加速资金的流动,使企业的绩效稳步上升。

(二)实现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引入新型技术,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建筑企业透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可以卓有成效地调动财务信息,使账目更加清楚和透明,进而减少了人力操作带来的风险。建筑企业的资金量较大,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修养偏低,导致企业在采买建筑原料时出现问题;而通过信息技术对财务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财务管理职员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建筑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准会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准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应针对企业发展的特征,培育出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在把握企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前提下,透过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科学分工,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清楚自身的职责及工作内容,进而形成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最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四)实现全方位预算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全面预算是建筑企业是对年度或一段时间内各个项目的运营、财务表现等工作内容的总体估测。所以,建筑企业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准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将建筑项目预算、成本预算、营销预算、库存预算、财会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资金回笼等工作环节细化成小管控点,使财务预算趋于合理和精确。而实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使建筑企业的预算编制更精确、更科学、更高效,使建筑企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高度统一并是其更加具象化。所以,未实施全面预算的建筑企业应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而已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建筑企业,要坚决贯彻实行,并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力度,促进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五)注重内部审计工作,建设健全的财务绩效评定系统

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发现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建筑企业在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内部审计体制的建设,通过内部审计体制来弥补财务精细化管理中的漏洞,并第一间对问题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建设健全的财务绩效评定系统;通过绩效考评来鼓励和惩罚员工的财务行为,使精细化管理与员工的薪酬挂钩。

(六)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健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

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直接影响着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效率。目前,中国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要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要做到:要在高校增设财务精细化管理课程,为建筑企业和其它企业提供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单就建筑企业来说,应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讲授精细化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强化对现有人才的培育,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与此同时,财务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对财务工作仍是粗放式管理,这与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建筑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使财务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并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体制,使收入和开销情况一目了然。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转的前提和保障。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市场竞争已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建筑企业要想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确立竞争优势,就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对于财务管理而言,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及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管理目标。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能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会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朝红 单位:浙江大东吴集团有限公司

(五)

1、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控制职能

1.1认真做好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单位通过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及绩效考核补助,遵循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原则认真编制预算报表,有利于执行国家医疗卫生政策,保证收支平衡,强化年度考核。

1.2认真监督相关科室的财务信息

基层卫生机构财务信息重要的科室有收费室、中西药房、合作医疗及医保办公室、住院部。其中收费室是单位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强化收费管理对单位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1.3加强财务科室收入支出的管理工作

从总体上看,基层卫生机构的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医疗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其中药品收入被并入到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是新会计制度要求的重点,也是难点。它分为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和项目支出补助收入。在实际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对公共卫生支出进行重点检查。出现的问题有:①公共卫生支出科目没有分明细科目。②不按照规定列支基本公共卫生支出。例如把人员经费列支在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中,把公卫科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列支在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中,把水电费用全部列支在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中(按实际情况可以按照公卫科人员分摊,也可以按公卫科房屋面积分摊,也可以按照工作任务分摊)。③基本公卫支出支出明细附件缺乏。④未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做好基本公共卫生辅助专账。

1.4加强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

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其中流动资产重点是现金及银行存款。(1)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随着合作医疗政策的实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现金收支频繁,工作任务繁重。以前领取现金发放单位职工及乡村医生各种应得款项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并且现金数额较大,潜伏着安全风险。基层卫生医疗可以积极同当地银行联系,采取网上发放形式,相对安全快捷,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单位领导、财务科长、出纳分别有不同K宝,逐级审核,要求职工及乡村医生提供详细的账号资料,如果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变更卡号,职工及乡村医生应及时通知财务科室并递交新的账号资料。此外,K宝在单位的往来款项管理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地方财政局关于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相关信息录入和处置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一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二是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信息完整、分类清晰、口径统一。三是认真严格按照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做好固定资产处置工作。四是认真定期做好固定资产盘点工作。

2、充分发挥财务分析职能

财务分析是以单位财务信息资料为基础,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单位的财务运营情况进行有效评估的财务活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药品费单独计算)、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药品费单独计算)、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药品费单独计算)、医疗支出占总支出比例、公共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等。通过财务分析,向领导提供单位资金负债情况,资金收入来源结构、资金支出结构情况,资金周转情况,药品费支出情况等,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总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才能保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沿着法治、科学、规范的轨道健康运行。

作者:杨飞 李晓涛 单位:湖北钟祥市柴湖镇卫生院

(六)

1、集团企业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再次,能够使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快速。现代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从过去那种以实务处理为主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通过数据收集、分析、汇总,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所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财务管理部门更好更及时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与汇总数据,从而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好地做出科学决策,促进集团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2、提升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思考

2.1加强思想建设

加强思想建设,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集团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仅具体操作人员要学习,集团企业的最高管理层也要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避免高层与基层之间观念意识及行为方式的脱节,避免信息化建设工作变成应付了事和走马观花。此外,还要积极宣传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种优势和作用,同时注意将这种积极作用与具体工作进行有机联系,从而获得相关工作人员的认可与支持,因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它涉及集团企业的方方面面以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果离开了环境的支持以及其他人员的配合将无法真正实现有效建设。

2.2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对于一般生产经营性企业来说存在着许多不同,当前想要实现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在队伍素质建设方面多下功夫。首先是根据国家对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将不合格人员清除,更重要的是积极引进具备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能力和水平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同时还要根据集团企业的发展及具体需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在岗培训。此外还要特别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工作内容,加强管理队伍在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软件以及其他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方面的训练和技能提升。此外,由于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所以为了加强管理队伍的总体素质,应该为管理人员不断提供学习新观念、新技术及新方法的机会,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始终跟上市场及集团企业的发展步伐,有效开展各项信息化管理工作。最后,集团企业在人才培养及需求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还应该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与合作,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精准性;另一方面高校也能够借助企业的帮助进一步扩展教学规模,实现双赢。

2.3提高具体工作质量

首先,选择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财务软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选择适合集团企业自身需要的财务管理软件。虽然现在市面上的财务软件种类繁多,有成品软件也是定制服务,但是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从长远发展考虑,开发与购买相对昂贵的定制软件。虽然成品软件具有操作简单、符合大多数企业基本需要的特点,但是其难以实现更为准确、精细的模块设置,可能并不适用于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具体工作。所以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开发、研究,最终研发出属于企业的管理软件,切实将集团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需要融入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当中,才能确保管理软件的使用有利于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提高信息化环境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要考虑到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以及人员安全管理等内容。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强各种数据存储工具的管理及加密,同时注意其保管环境,避免外力冲击、温差变化等因素造成数据损坏。在设备管理方面,要针对设备运行的特点进行专门的管理环境选择,有效保证管理环境的温差、湿度、地势及磁场等不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和危害。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加强操作系统的权限设置与身份审查,同时加强人员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与考核。再次,加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集中管理。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不仅要注意资金的集中与有效分配,同时也要确保各个子公司、分公司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适当授权与有效监管。所以在加强集中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网络建设,加强总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数据交互,确保财务管理中心能够及时获得各种财务数据与会计信息,同时还要加强财务管理在资源分配方面的控制力度,通过及时的数据处理来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有效周转,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子公司、分公司在资金短缺情况下对外举债而造成的高额利息负担,同时也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作者:刘建洁 单位:浙江雅戈尔置业控股有限公司

(七)

一、控制财务人员

零售连锁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建立,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支撑。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对零售连锁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零售连锁企业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同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对会计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有重要影响,应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杜绝会计舞弊现象,以加强零售连锁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零售连锁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质量非常重要的一项保障便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因此,企业一定要对复合型管理人才加强培养的力度,同时,还要注意引进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才,从而使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得以增强,最终达到提升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二、控制财务制度

零售连锁企业的财务制度通常情况下包括财务分析制度、合并报表制度、财务报告制度、成本费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贷款担保制度、业绩考核制度等。财务制度是零售连锁企业按照国家相关内部管理要求以及财务制度而制定的,它的目的便在于对各连锁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零售连锁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经营特色和实际情况,对财务制度进行统一的制定,对各零售连锁子公司财务决策的账务处理以及审批程序进行规范,从而使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控制资金

目前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效率最高的现金管理形式便是现金池,它是由一组内部计算的系统账户和上下级联动的银行账户以及定义于此组账户之上的资金转、收、付和记账规则构成。在现金池的模式之下,又可将零售连锁企业账户分为内部账户和外部账户。其中,外部账户包括如下两种:一种是零售连锁企业下属成员单位于当地银行办理的分账户,另一种是零售连锁企业于银行内所办理的银行总账户命令。内部账户可以为祭坛清算和记录各下属单位的分账户之间、分账户与总账户之间债务债权关系。从功能上来说,现金池能帮助零售连锁企业实现如下功能:为非独立的法人单位开设虚拟账户,用内源融资取代外源融资,使利息支出减少,使集中理财得以实现,提供更快捷收付款,使零售连锁企业贷款利息得以降低,对资金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使主账户危险得以有效规避。上述特征可以充分说明现金池在零售连锁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里的意义。作为零售连锁企业机型资金集中管理最高级的形式,现金池是商业银行对零售连锁企业公司提供相应帮助,从而使其系统内资金共享得以实现的一项服务。零售连锁企业可以对现金池加以借助,从而使内部企业的资金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总的来说,零售连锁企业现金池能帮助企业实现如下目标:额度控制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适应不同分公司和不同地区额度控制的要求;以分公司可以方便、自主的实行额度设置作为前提,使额度控制处理的自动化得以实现;使分公司在资金使用效率和额度控制准确性方面得以提高,并减低风险。由此可知,现金池通过对现代网络通讯以及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服务加以借助,用零售连锁企业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作为主导思想,来对零售连锁企业分公司资金实行统一调度、集中运作、实时监控。它对降低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以便零售连锁企业公司进行资金的统筹配置,最终使零售连锁企业公司内部资金的集权管理要求得以满足。现如今,国内已有部分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公司,通过设立财务公司,将财务公司融资和计算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由此来起到外部银行实行现金池管理的效果。

四、控制信息

信息控制最主要的内容便是确保各零售连锁企业能及时准确的将运营信息传递至零售企业的总部。信息控制不仅包括在财务信息方面的控制,同时还包括一些非财务信息方面的控制。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管理技术也步入了发展的高峰期,此时创建一个号管理系统并非很困难,所以,零售企业总部在控制各个零售连锁企业信息之时,还可通过建立高效、统一的信息来达到管理系统的目的。各零售连锁企业把各种信息提交给总部,然后由总部对其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各零售连锁企业经营现状,以便揭示各零售连锁企业现今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提出应对风险的方式方法,让各零售连锁企业运营状况能够始终被零售企业总部所掌控。

五、控制内部审计

在零售企业的总部进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不定期或定期对各零售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的制度评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活动审计、其余事项的审计等。在实施内部审计之后,不但能对各零售连锁企业有无实行统一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制度加以评价,而且还能对各零售连锁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等进行评价,从而纠正各零售企业在执行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提供不实财务信息出现的偏差,以便达到零售企业总部在控制各零售连锁企业内部审计上的目的。伴随金融市场的复杂的多变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零售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扩展,它的发展模式正处在激烈变革之中。所以,对当前零售连锁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设计出能够提高零售连锁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了。综上所述,零售企业总部在进行各分部的财务控制之时,不能简单的将所有财务控制的事项采取统一财务控制体制来进行处理,而应按照各零售连锁企业所处位置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财务控制方式,如此一来,零售企业的总部才能对各零售连锁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

作者:李娟芳 单位:深圳德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八)

一、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不当,企业资产浪费和流失严重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但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也层出不穷。造成国有资产的原因涉及产权制度和委托问题,严重影响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在财务管理方面,则表现为严重的不适应性和滞后。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财务管理只有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拓展信息功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决策有用目标。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尚停留在会计核算电算化水平上,部分企业也只是实现了资金管理和预算管理个别财务管理模块的信息化,真正实现财务管控信息化对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

二、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措施

(一)培养市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

在过去传统经济国家预算管理的影响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基本上由国家财政体制控制。当时只重视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忽略企业自主性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机制,实现自主经营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需要国有企业根据相关法规,建立独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和运作体系。培养市场化财务管理意识,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树立“成本——效益”的观念,并兼顾社会责任的理念。二要建立风险与利益均衡的观念。加强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从而对各种风险的发生加以防范,使其损失降到最低。三要树立人力资本观念。现如今,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点在于拥有高素质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企业应将人力资源机制作为最重要资产,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第一投资,提升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构成中的比例,将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赢利紧密联系起来,促进财务管理的纵深发展。

(二)建立全过程系统化的财务管理体制

1、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执行工具,也是整合配置资源的经营机制。我国公司法和相关财务管理法规,都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制。要认识到,预算并非仅仅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同时也是明确管理人员之间事权责任的依据。笔者认为,实现全面预算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应根据全面预算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本企业年度预算编制工作计划,并负责预算编制全过程的组织实施指导工作。第二,预算的编制应按照部门或业务类别进行细分,把各项收入、支出分解到各部门或各业务,便于企业内部的预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第三,应围绕实现预算编制财务计划,从而使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企业内部全员工、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控制。第四,硬化预算约束,把财务管理目标分解落实到财务预算当中,通过对企业管理者的中长期财务战略规划的审批,和激励措施挂钩来考核资本保值的目标体系,从而实现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

2、建立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过程控制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制,主要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实行监控,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首先,应建立统一的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实现存款、贷款和资金运作集中管理。其次,除政策性借款和部分长期借款以外,原则上借款都应向财务公司申请;禁止下属公司从事本业经营之外的资金运作,而由财务公司统一运用闲置资金进行同业存款、短期投资,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三,要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优势,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监督能力

财务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监督,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避免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保障国家财政税收的利益和投资者、债权人的正当利益。国有企业只有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秩序,建立具体明晰的财务账目,使财务记录与实际收支相符,从而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收入和支出,避免企业领导或负责人滥用职权,以公谋私,确保国有企业实现其设定的经营目标。

4、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

国有企业财务潜在风险大致有四类,包括筹资风险、存货积压风险、流动性资金流失风险以及存货管理风险。国有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自身企业经营情况的对比,即使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国有企业的决策者应当把握风险与报酬的平衡关系,选择适合的预警机制来规避风险。从企业长远利益考虑,以高科技手段提升预警机制的科学性。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的宏观决策与微观管理、内部控制标准、会计审计标准,都日益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尤其是会计信息化。国有企业应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的标准化、规范化,促进会计信息交换与利用的科学化、集成化,由电算化信息转向为实时在线的信息,由相对单一的信息变为联接价值链的整合信息、单向“零售”信息变为多向“批发”信息。应根据国家财政部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

作者:林霞 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九)

1、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扩大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效率。

1.1财务预算意识欠缺

我国的企业发展对于现金流过度重视,而忽视了财务体系的发展。因此,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全面系统化的财务体系,其预算目标,时间进度以及整个奖惩制度等多方面的体制不健全。大部分员工认为财务预算为财务部门的任务,使得预算报表在编制的过程中,全由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操作,这无形中加大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使得整个工作的效率降低。而各部门漠视的态度也使得整个报表的制定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也无法提供自己部门的真实需求,降低了整个财务预算作用。由于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对于财务预算知识不能充分地理解和运用,在预算方案的制订以及选择时,不能考虑全局,对于工作的准确度提升不高。

1.2实践能力较弱

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实使得信息失实、审计失当等问题大量存在,也使得公司内部的隐患较大,无法消除已经存在的财务风险。同时,大部分企业对于内部的运行情况过度关注,而对财务预算体系缺乏一定的了解,使得整个财务体制流于形式,并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使得财务杠杆对公司的影响始终存在。同时,当企业总共拥有的资产的收益率比借债利率低时,其公司本身所承担的压力与整个借款规模相当,这种巨大的财务压力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也会引来巨大的财务危机,使得企业难得承受。同时,整个财务体系较为薄弱,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没有科学性的全局性的知识引导,对于公司内部的财务监督功能有限,使得整个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难度。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弱,对于财务部门的提高不利。

1.3考核机制缺失

企业的财务指标的考核更多关注目前的利益,以实际发生的业绩作为考核的主体,其忽视了长远利益的影响,而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预算体系,会使企业的财务指标等发生一定的偏差。例如,一些公司对企业的预算奖励模式考虑过于单一,仅仅进行生产成本的考核,使得整个工作的效率极为低下,也忽略了一定的惩罚措施,降低了整个激励的效果。

2、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2.1加强财务预算意识

企业在进行战略目标制定时,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确定公司的发展目标,按照计划执行,明确整个公司所需要的财务预算,使制定的预算目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建立专门的组织结构,负责企业的整体预算工作,加强全公司的预算管理的意识。使员工了解整个预算体系的构成,对于营业收入的管理以及成本费用等的控制进行全面的理解,以保证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国内地产企业的发展,主要就在最近这20年,纵观其发展的前10年,中国的地产商一直处于“坐地生财”的阶段,极少关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也直接形成了大量的房地产企业采用粗放式的管理,虽然外表看着风光无比,但是内部的管理却相对较弱。而恒大地产在这种形势下,精确地把握了企业发展的需求,率先制订了财务预算计划,对企业内部的财会人员进行了预算意识的培训。在2011年,恒大地产成功上线Hyperion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对未来的掌控力,成为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支撑。在新系统下,恒大将混沌的未来提前规划清楚,而这也成为恒大在危机中扩张的底气所在。

2.2提高实践能力

企业对财务的把控能力较弱使得现下的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提高预算管理的实践能力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首先,企业应从现下的财务部门出发,建立完善的工作体制,以确定现下出现的财务问题,以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其长远的发展。吸取国外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定期地进行理论学习,加强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其次,加强员工的素质培养,全面完善企业内部的福利制度,留住企业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例如,鼎捷财务集团通过不断地分析企业财务发展的需求,建立一系列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它认为企业预算管控的目标是,费用报销管理以预算为依据,做到事前申报、事后核销,并有效追溯费用使用情况、有效分析并指导预算调整和下一年度编制工作。从事前管理的预算分析和预算开支,到计划管理的预算编制,再到事后管理的费用报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鼎捷财务集团开发了一套集预算系统集成、预算调整审批管控、费用提前动支审批、费用报销预算管控、费用凭证自动生成并导入财务系统以及费用预算过程的软件,以追溯管理的全面闭环管控的预算管控解决方案。这款软件结合了IBMDomino与DigiWinDigiFlow产品,融入了众多大型企业相关管理精髓,在有效帮助企业借助预算规划年度费用和使用监控的同时,又能让企业借助管控工具实现资源的有效开源节流。

2.3建立全面的考核机制

建立全面的考核机制,以促进整个公司的资金使用率,避免由于预算失误造成的与实际资金数目相差过大,导致的企业成长的负面影响。设立合适的奖惩机制,进行全面高效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从而引导企业的员工认真努力地完成工作,以达成企业高速运行的指标。例如,郑州某企业财务公司通过引入河南德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进行辅助评价鉴证管理,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建立奖、惩、罚结合的制度。德丰会计师事务所一直认为财务预算是在财务决策以后的一个承前启后的工作环节。承前,是以财务决策的结果为根据,是保证财务决策执行的具体手段;启后,是财务计划或财务预算,是财务决策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准绳,是具体开展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标准和指导性文件。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可以企业财务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协同制定,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的企业若想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根据市场的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思想。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对于企业的经营效果影响显著,因此,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根据企业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体制与思路的调整,切实改进预算管理效果与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的功能,以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作者:陈琨 单位: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分所审计二部

(十)

一、企业社会资金的财务管理现状

(一)社保资金财务发展不稳定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较晚,当前社保基金运作主要采取稳妥的债券投资方式作为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渠道。由于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其在进行资金的管理运作时,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社保资金的运作。单一的投资方式使得整个资金的收益非常险隘,虽然在长久的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是从长期的发展眼光看来,通货膨胀的出现使得整个资金的运营无法达到最初的保值增值的效果。同时,企业的社保资金缴纳数额巨大,如果进行风险性的理财产品投资,一旦理财产品市场发生任何变动,那么社保资金的损失金额也是非常巨大的损失。因此,大部分的企业基于此种目的,不得不进行稳健的投资策略的选择。

(二)资金缴纳机制混乱

社保资金在计缴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多项资金缴纳混乱的现象。首先,员工资金出现虚假缴纳,这是指企业进行当地规定最低基数(额度)的资金交付,并非根据员工的真实收入情况等比例上缴,严重地损害了员工应有的利益,也使社保资金的统筹性丧失意义。其次,混淆员工账户计息方式以及到账的顺序。正常情况下,员工的社保资金计提方式是按照月积数进行计算,根据员工的工资数额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到个人的账户中,以便财务部门根据员工的以往缴纳资料进行计提。最后,没有一套完整的社保资金管理系统进行费用的缴纳。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大部份企业仅仅通过几个工作人员的计算方式对企业所有员工的社保缴纳比例以及金额进行计提,而不是采用现代化的社保资金管理系统进行运作,这种手工化的操作方式极易给社保资金的缴纳造成巨大的差错。

二、企业社保资金财务管理策略

(一)完善社保资金管理机制

企业在进行社保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大力促成监督和考核机制,对于内部资金不合规的行为进行排查,从而保证整个项目的资金处于统一管理之中。首先,企业应建立独立的社保资金运作部门进行资金的投资以及管理,保证专人负责。其次,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社保资金的日常运作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以促进工作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对于企业的社保资金运作违规的人员以及行为,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进行报告,避免更大范围的损失产生。最后,在社保资金的支付问题方面,保障资金的运作安全以及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资金投资的利益最大化,实现资金的自我增值以及保值。

(二)加强企业内部社保资金财务制度

规范化的财务制度是进行企业内部社保资金运行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制度可以使得整个社保资金的全过程管理中具有良好的监督机制,分清各个岗位的职责,一旦发生社保资金的错误事件,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明确社保资金管理的几个重要层次,每一层次都根据财务会计的制度进行管理人员的设立,并且通过财务资金的完善过程以实现社保资金的全面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财务会计制度。例如,黑龙江电力公司自主研发了“社会保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这套系统以员工数据信息为基础,关联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六险两金”保险信息,彻底打破各类保险的专业壁垒,搭建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该系统具备了预算管理、保险业务管理、账户核查、报表管理、决算管理和缴费管理等六大功能,实现了社保集中统一管理。同时,系统与财务系统有机联结,实现了自动制单、实时对账、自动统计,业务全在线运行。该系统在社保资金管控上实行“各单位按险种分别计提、由公司财务部门集中支付缴纳”的方式收缴社保资金,取消了基层单位资金流转环节,杜绝了资金在基层单位滞留,避免了资金风险。同时,利用系统对各项保险统一提取、申报、缴纳和核算,实现了社保基金提取比例、资金收缴、待遇支付等重要环节实时在线监控,并将社保资金财务核算由“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及时掌握各单位资金缴纳情况,避免了欠缴。

(三)建立全面的费用征缴机制

企业在进行员工的社保资金征缴工作时,就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合理地选择征缴方式。目前,社保资金的征收主要以三种主要的形式存在,一种是由单位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以月为单位进行人员数量以及工作业绩的确认,并且与会计部门共同合作以制定出全面的征费计划。第二种是业务部门实时地进行工作人员的业绩信息反映,并与会计部门进行基础的确定。最后一种各个部门提前制定出相关的费用征收计划,以月为单位提前进行费用的缴纳,每个季度进行多退少补。例如,国电靖远发电公司大力地开展社保资金的费用管理工作。在年内对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制度逐条逐项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结合实际,对《企业年金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对原缴费模式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统一规范化管理。结合上级单位要求,花费近半年时间对该公司1993年以来建立的所有社保档案分门别类,重新进行了整理,共计整理档案700余卷,330余盒,设置专门档案室,配备统一文件柜,并设专人管理,提高了社保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结论

社会保险的出现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对于社会的稳定性以及企业长久有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保资金的良好管理是企业长远的管理以及员工的稳定性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社保资金的运作安全及收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加强企业的社保资金管理水平,通过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保资金管理方法实现企业内部收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应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投资的方向,尽最大能力保证社保资金的经济利益。

作者:王永会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