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生命教育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一、生命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尊重生命,关注构建生命活力的课堂,已成为最被推崇的教育理念。生命教育是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意识不是与生俱来,是后天的生活或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生命意识有强弱之分,是需要一个教育过程才能实现的。“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不同于政治理论与解读,它必须渗透到一篇篇具体生动的作品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品思想情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和尊重生命,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既是时代的课题,又是教师的历史使命。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一)简单处理文本的人文性

很多老师的确注意到了文本的人文性,但具体的教法依然值得商榷。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其一,这一点正是体现了阅读教学应渗透生命教育,不仅要注重文本的知识性,也要在乎文本的人文性。让学生寻找文章的美点进而赏析品悟是当下很多老师惯用的教学方法。

(二)目中无人,重授业而轻解惑

教师在上课之前往往会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设计好问题和教学思路。这样就会把学生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下,出现“意外”也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导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来。这样一节课下来有惊无险,甚至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三)主导变成了主控

教师为主导,强调的是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学记》中说道:“道而弗牵”,就是说要谆谆诱导而不要直接“牵”着学生的思路走。可是,在功利主义教育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变成了“权威”的“者”,不仅自己不去引导学生思考,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直接将标准答案塞给学生背诵,学生只得低头猛记答案,以此备考。教师,你从主导者变成了主控者。

三、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有关情境,导入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注意学生生命个体的积极参与,使其生命化,它时刻需要学生的情感投入,也要有个性体验,更需要心与心的交流。体验的发生需要情境的再现,因而恰当的营造氛围,创设有关情境,诱发学生的生命直觉,唤醒他们的生命体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很善于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增设情感环节,给学生进行生命体验提供一种适当的氛围。如朗诵时配上背景音乐,小说阅读教学时如有影片可节选最精彩的片段,使学生如临其境,置身其中进行阅读会更好把握主题。

(二)将生命进行比较阅读

在分析烛之武与荆轲人物形象时,我们对其生命形态进行比较。同是国家危难,烛之武不计较个人恩怨,临危受命,荆轲挺身而出,毅然前往,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同样面对强秦压境,烛之武选择游说的方式智退秦师,是位智者,而荆轲却带着匕首踏上行刺的不归路,是位侠客;烛之武活着完成了任务,荆轲虽死却没完成任务。

(三)品味有生命气息的语言,感悟生命的真谛

“文字负载着充满生命力的意象和灵动的思想、丰富的情感”。我们的教材所选的课文中有许多蕴含生命哲思的语言,我们可以认真去体会,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儒学家讲求的是“立德、立功”,留名于后世,道学家则是炼丹学道求长生,而佛学家是生死轮回神不灭;清谈家是醉生梦死生死同,陶渊明是顺应自然,乐天知命超生死。

作者:谢燕红 单位:江西上饶市沙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