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思考

文化生态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思考

摘要:文章主要以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思考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音乐教育形态表现以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开展的价值、目标与问题,其次从重视儿童成长特点,引进因材施教、融合游戏活动,体现儿童学习主观性、重视日常音乐训练,适当运用信息技术、灵活指导课堂实践,满足生态理论发展需求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进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创新的思路,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文化生态理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完美的艺术教育是统领人们走向真善美的关键渠道,不只是把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还联系了人们之间的关爱和情感。学前音乐教育是儿童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点形式,一方面能够保障儿童全面成长,另一方面可体现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学前儿童的学习过程,体现出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可理解为相对独立的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站在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文化是社会和环境之间互动所形成的,强调文化和环境的互动性与适应性。目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呈现复杂化与生态化的发展倾向,若单一的进行音乐教育教学,不能确保儿童整体发展,因此要研究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创新,赋予音乐教育更为深刻的社会功能,才可以不断推动音乐教育发展。

一、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音乐教育形态表现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含有的传统儿歌

儿童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生活,不相同的家庭涉及不相同的文化群体,不相同的城市以及不相同的社区都构建特色性文化,相关本土文化或者传统文化作为学前教育的组成内容。关联历史以及宏观地域情况,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不相同的民族打造特色性的儿歌文化,儿歌代表着民族或者文化对儿童的认知,还是对儿童开展早期教育的重点途径。学前教育尚未在家庭教育的体系中分化之前,音乐教育是必备手段,深远地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形成[1]。音乐是文化教育的一种传播媒介,传统儿歌不只是成为音乐的组成分支,还是文化集中体现形式,展现着特定的文化价值。传统儿歌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承载着不相同地区和不相同民族的文化韵味,包含文化的多样性。本质上,和相同民族相关的群体也拥有着独立的文化体系,不相同文化模式的传统儿歌均起到启蒙儿童思想的作用。音乐形态是结合历史文化以及生态语境构建的地方性知识,音乐内容的不同代表着不相同民族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可以说音乐形态以及内容题材,仅仅是体现在文化形态的差异,探寻本质便是文化生态与惊人的差异,此种差异也是文化身份的表达过程,传统儿歌代表着儿童发展的母体文化,在引导儿童独立生存的过程中,要增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传统儿歌的影响力,鼓舞着儿童不断前进。

(二)音乐教育中含有的电子媒体音乐

信息化的日益发展,多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以及媒介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对早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整合早期教育环境,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早期儿童的身体发育以及社会交往过程。立足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范围,数字化音乐与电视和手机等信息媒介为主,丰富着早期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内在精神。从一定角度上进行分析,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让儿童转变为媒体儿童的身份。电子媒体音乐不只是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引进先进技术,还影响着儿童的童年生活,传播模式以及音乐内容的互相渗透让儿童的事迹也更为精彩,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电子媒体音乐是一个有效的外部环境。目前都还电子媒体以及家庭和同龄群体等因素塑造了现代化儿童,根据相关文献显示,绝大多数的儿童每天运用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在达到三个小时。在幼儿园到初中毕业之中,儿童观看电子节目的时间可达到5000个小时,甚至大于儿童学习任何科目的时间[2]。信息化时代对儿童的音乐学习模式进行转变,换言之媒体作为儿童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支撑条件,利用网络和手机等设备,让音乐系统的发展更为完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按照去生态化的方式和儿童的精神世界衔接处,培养儿童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开展的价值

(一)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情感

总体而言,音乐对儿童情感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在组织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要体现音乐对儿童情感培养的重要功能。通过音乐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全方位培养儿童与时俱进的思想。在此期间,教师以及家长要规范化的培养学前儿童,在音乐的渲染下,给儿童营造优质的成长气氛,让音乐教育更加体现针对性和目的性,儿童全身心参与音乐教育,领悟音乐的艺术美和情感美,升华学前儿童的情感。与此同时,合理的音乐选择能够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辨别是非,让儿童的道德修养得以培养。学前儿童在思想道德发展的重点阶段,家长和教师要有科学的引领儿童,儿童在感知音乐教育期间,不知不觉地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利用充满正能量的歌曲强化儿童对世界的了解,致力于学前儿童道德修养的提升[3]。

(二)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感知与审美

关联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形式,包含歌唱教学和舞蹈结合的形式、歌唱教学和语言结合的形式、歌唱教学和节奏结合的形式、游戏和多种活动的结合形式、鉴赏和情境创设结合的形式以及鉴赏和情感体验结合的形式等,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儿童想象力和感知力,儿童可全方位辨别是非,感知音乐传达的含义,继而全方位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创造。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由于年龄问题,学前儿童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保持在初级感知阶段,也就是直接在音乐作品中体验美。学前儿童获取美的感知逐步加深,儿童倾听音乐充分联想,关联实际生活的事物。在培养儿童审美能力时,要强调音乐感知力的增强,促进儿童思维运转,推动音乐活动的开展。

(三)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儿童创造力

音乐的产生也是创造的一个过程,学前儿童接受音乐作品是创造力发展的集中表现,音乐教育体现出内在情感,可提高儿童创造力。教师引导儿童在实践中加入自身的感知,创造特色性的音乐,这也是增强儿童创造力的一种渠道,树立儿童音乐学习信心,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开展的目标与问题

(一)音乐教育的目标

1.德育目标。历史范畴内,较多的著作均是以论述的形式为主明确德育价值,节奏以及乐调比较深厚的力量存在于人们的身心深处,若教学模式比较新颖,其能够起到浸润学生心灵的作用,由此其更为具备特色性。若缺少相关合适性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灵也会由此丑化。接受音乐教育熏染的人可以敏捷化的研究艺术作品,呈现出自然事物的内在品质,欣赏美观的事物,积极将其吸收在内心,所以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应强调德育元素渗透,使得儿童的道德品质可以提升。

2.益智健体目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应对儿童的身体运动智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器乐学习,充分强化幼儿肢体管理能力与操作能力,长时间的训练可强化儿童身体多个器官协调。组织儿童参与器乐学习,引进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可是部分儿童缺少意志力,总是在学习半途退出。而教师要做的便是培养儿童学习训练的信心,对幼儿的意志品质进行磨炼,致力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创新。

3.审美目标。音乐教育实践中,最为重点的因素便是使得儿童感知音乐活动的重要性,全方位表达与沟通自身情感,一方面是实践技能的获取过程,另一方面是人们品性的积累过程,带给学生良好的体验感。升华儿童情感,组织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受到审美元素熏染,幼儿在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中,个体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都可以有所提升,继而帮助幼儿感知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落实音乐教育中的审美目的。

(二)音乐教育问题

1.教学模式有些滞后。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显著的问题是教学手段不够新颖化,幼儿音乐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国家明确提倡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重要性,幼儿园强调审美教育以熏陶为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是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可是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上较单一,不创新,不能充分吸引儿童,造成儿童学习动力不强,阻碍音乐教学发展。

2.淡化儿童兴趣培养。教师以及家长都关注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仅仅强调知识不断积累,淡化儿童身心成长规律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淡化了儿童兴趣培养的有效性。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师应强调儿童兴趣发展,促使其以兴趣为如手段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可音乐教育过早的定向于儿童能力发展,不能在儿童幼小阶段对其加以乐器操作兴趣的培养,没有从儿童内心出发研究儿童是否对音乐学习活动产生兴趣,长时间之后不能及时培养儿童音乐学习能力,甚至造成儿童对音乐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四、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进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创新的思路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要体现出文化适应性,发展为儿童成长的精神家园。音乐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门技艺,存在于特殊的文化生态体系内,包含着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师要以心理和经验的认知为基础进行创新,强调外部文化生态元素的引进,让音乐课程体现出伦理关怀[4]。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不只是要在幼儿园进行,还要思考文化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满足儿童的成长规律,让音乐教育处于开放性的文化生态环境累审视,评估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实现效果。在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儿童挖掘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内涵,让儿童转变为富有历史和文化感的独立个体,还要关注电子媒体对音乐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有的放矢地发挥电子媒体作用,推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创新。

(一)重视儿童成长特点,引进因材施

教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应提前了解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动态分析儿童的成长方向,总结和归纳儿童的学习效果。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让任何儿童都可以不断收获,若教师尚未全方位掌握儿童的学习特点也没有关注儿童成长的差异性,就不能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灵活性,也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比如组织儿童进行《玩具兵进行曲》的课程学习,组织儿童结合歌曲充分想象,一些儿童愿意扮演跳舞娃娃、一些儿童愿意扮演小木耳、一些儿童愿意扮演小动物懂,教师调动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好,让儿童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继而实现音乐教育的因材施教理念[5]。

(二)融合游戏活动,体现儿童学习主观性

游戏能够让儿童无拘无束的学习,更好地适应学前儿童身心成长的需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进游戏活动,积极的影响儿童身心成长。学前儿童自身的认知力以及意志力不佳,对大多数的事情基本上不能全面判断,甚至不能积极的行动。若教师不能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儿童在学习中不能感受音乐学习的美好,也就不能在学习中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要体现儿童学习主观性,把音乐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利用游戏形式辅助教学活动开展,儿童在游戏中投入饱满的热情,深层次的挖掘音乐知识点。比如开展《找朋友》的音乐教育活动,组织儿童在游戏中演唱歌曲,培养儿童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音乐教学效果。在此期间,教师要想真正地把主动权交给儿童,应时刻尊重儿童的思想建议。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利用统一化的模式,要求儿童学习音乐,不能充分关注儿童学习音乐的主观性培养,这是难以提高音乐教育成效的[6]。学前儿童处于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发展的重点阶段,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增加儿童情感体验,让儿童的创造力不断提升。教师可组织儿童聆听音乐,借助身体律动的过程领悟音乐要素,还可以通过钢琴进行即兴演奏,发挥儿童听觉能力和运动能力,激发儿童体验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重视日常音乐训练,适当运用信息技术

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开展学前教育活动,教师要重视日常音乐训练,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儿童知识面,让儿童更多地受到文化渲染。组织儿童进行听力训练,特别是歌曲以及器乐的倾听途径,鼓励儿童多接触优美的歌曲,带领儿童全方位欣赏,在儿童不能理解歌词含义的情况下,可培养儿童对歌词的内容进行表达,让儿童在课堂教育中学到更多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也是一种培养儿童理解能力的方法,倾听器乐期间,不需要儿童研究正确含义,只是带领儿童深入感受乐曲的旋律即可。鼓励儿童大胆表述,想到什么说些什么、想如何表达就如何表达,在平时的课堂积累之下,儿童可以对音乐知识进行活学活用。把学到的技能运用在生活实践中,体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另外,要想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要寻找恰当的时机给儿童播放图片和视频,让抽象化的音乐知识更为具象,儿童观看多媒体内容时,运用视觉因子以及听觉因子,积极地走进音乐世界中,得到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7]。这样在儿童观看到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时,不知不觉激发儿童爱国主义精神,儿童承担建设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以及使命,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意识,我也高效率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打下基础。

(四)灵活指导课堂实践,满足生态理论发展需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教材是最好的书籍,儿童园的课堂实践,教师可组织儿童模仿与创作音乐读物,渲染轻松活跃的音乐气氛。教师给儿童介绍多元化的音乐内涵,丰富学前儿童音乐修养,升华学前儿童的情操。鼓励家长发挥教育指导职能,在课余时间内自主的带领儿童分析中国文化,这样家长和教师双管齐下,全方位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兴趣,还可挖掘文化生态理论的精髓[8],让学前儿童更多地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推动文化继承的脚步。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文化生态理论视角,学前儿童音乐教师要关注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精心指导和细心互动,采取正确的音乐学习指导方法,鼓励儿童模仿书本创作美好的歌曲,在课下带领儿童多倾听和多研究,让音乐作品体现出更多的情感韵味。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理念,探寻培养儿童良好道德修养的方式,调动儿童创作灵感,让儿童充当音乐道路的引路人,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文化生态体系平衡建设。

作者:解婷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