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略论(8篇)

大学英语教学略论(8篇)

第一篇:大学英语教学移动学习

摘要:

移动学习,相比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具有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快捷、灵活、自主等。电子学习与课堂学习形成了非常有益的互补。实践表明,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优点颇多。本文阐述了移动学习的特点,与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必要性;根据国内部分大学移动学习状况调查得出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并将这种可行性充分融入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模式中。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融合移动学习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各项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同时伴随着各种型号的电脑和各种智能机的日益普及,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移动学习时代已经全然到来,移动学习是以各种电子设备为基础设备的学习形式,而且是一种相对高级的学习形式。相对于我国移动技术的相对滞后,发达国家对于移动学习的探索已经步入正轨,经过十几年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发达国家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即如何在主流学习方式中融入移动学习,将二者有效结合,相互取长补短,进而改革并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是学生一门必修课,根据相关要求,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主要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以网络技术为基础,辅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地点不受任何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向着自主化和个性化发展,采用移动技术和传统授课模式相结合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新形势下的必要产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移动技术的研究整体上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从现在能查询到的各种资料来看,由于十几年前我们国家用于支持移动技术发展的资源和设备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当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基本停滞在最简单的收发短信、电子邮件、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初级移动技术的研究上。高便携性数字媒体是移动学习区别与其他学习方式的显要特征。本文当今时代背景的大环境下,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作为自己的研讨方向,从几个显要特征,如电子产品是否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等各个方面做出移动学习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希望文中提到的观点能对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目前,我国国内学术届的学者们对于移动学习的内容理解各不相同,然而,大致上仍然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现阶段我国各大院校移动学习具备的特点

(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学习也呈现出新的形式,即移动学习,因此,它除了拥有电子学习的特点之外不断呈现出多种变化,同时,它自身要优于电子学习

这点充分体现在自动性与交互性方面,这使得它与其他的学习方式明显不同。一位电子学习专家曾就移动学习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他说,移动学习并不是陌生而新鲜的事物,它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课本”在很早以前就成为移动学习的支柱,成为支撑移动学习的专业工具。他的理解有失偏颇,他只是片面的看到移动学习的某些特点,而忘记移动学习是在电子学习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二)移动学习拥有独一无二的特性

可移动性是电子学习中独一无二的特点,它让学者的学习变得更加“随心所欲”可以不受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和学习。同时,环境、主体都是可以随时转换地点而不受羁绊。

(三)学习的基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移动学习的基础是小型化的移动设备,但不仅仅拘泥于笔记本电脑,事实上,在移动学习的设备选择上,人们往往更青睐于具备携带方便、轻便、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的智能手机等,尽管笔记本电脑也具备上述种种特点,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需要更便捷的移动工具,体积略大的笔记本电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求知若渴的愿望。

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移动学习充分融合的必要性

我们不能否认,英语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课程,它是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受到重视的一个科目,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相对与其他课程,它是我国高校学习人数最多、安排学时最长的一门功课。在同学们投入大量精力学学英语的但同时也遭到许多非议,每次重要的考试,中国学生的通过率也明显低于其他非英语国家的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充分找到兴趣点,学习更主动一些,我国教育部曾与2007年颁布相关“要求”,“要求”中提出,要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性,他们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使整个学习过程趋向于个性化和自主化。努力总会有改变,从2007年至今,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老师“教”转向学生自主“学”,在这个转变中,移动学习充分融入到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中,不断体现出它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一下几个方面逐渐表现出来:

(一)移动学习属于自主学习方式,它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随着90后渐入职场,00后也将步入大学课堂,这一代大学生的特点是个性极强,非常重视个人感受,希望获得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他们喜欢自主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让自己充分学习到知识,希望通过一种更便捷,更自由的方式掌握知识从而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我们必须承认一点的是,这一代青少年从小就深受电子产品的影响,已经充分享受到电子产品带来的自由的沟通方式,同时眼界也变得更开阔。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接受更加即时新鲜的英语知识,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更强,快捷、便捷等种种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学习内容以更鲜活的形式呈现眼前,快乐学习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和梦想。

(二)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的特点与英语的认知特点完美契合

大部分学生在构建英语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常常会忘记学过的知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们常常不到几天就会忘记自己学过的知识,这就需要不断的复习,强化记忆从而掌握整个的知识体系。而移动设备具有便捷性,并且有储存和记忆的功能,学生可以将学过的知识储存在里面,并且利用灵活时间来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三)移动学习工具可以构建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的体验更真实

目前,值得欣慰的是,国外教育届普遍认识到一点,那就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的规律并不是英语教学最终想达到的目的,而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出一定的语境,为学习者利用语言提供便利条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学习终端具有多种格式信息,音频、视频、文本一应俱全,可以更快捷地为学习者创造语言环境,实现更方便的实时交流和学习。当然,移动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它虽然具有多种优点但不能取代课本和传统的英语教学,它只是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融入到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旨在丰富英语知识的掌握过程,使学习结果更真实,更有效。总之,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中融入相关的移动学有裨益。

三、融合移动学习的平台与设计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法能力、语言学能力、交流能力、交际策略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不对的,而我们呼吁重视移动学习就是想改变这种相对尴尬的状态,笔者认为,现在在校大学生百分之百都在用智能手机,而且对手机的功能十分精通,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对于手机的浓厚兴趣寻找到适合他们的平台;

(一)QQ空间

老师可以与学生互加QQ好友,在空间里上传学习资料,学生再刷新状态的时候可以注意到知识的更新,这种学习方式很特别,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

(二)微信公共平台

现在最火的一种沟通模式,每天可以群发一条消息,学生可以一口气看完教师分享的内容并传达出去,使资源充分获得共享,最重要的是文案本身要精彩,具有足够的吸睛能力。

(三)个人微博、网站都可以成为融合移动学习的平台

个人微博热度仍然不减,有时,微博上的一句话语可以风靡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人们喜欢也愿意通过微博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将必须掌握的知识配以精美的图片放在图文里,定时推送,并且与大V保持互动,让他们帮助进一步推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从而唤起自身的学习动力。

结语

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学习英语知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有现实问题横亘在眼前:拥有手机的学生虽然很多,但是拥有高端智能手机的比例相对较小,由于价格昂贵,拥有移动设备的学生比例也不是很高,同时,可安装的学习软件功能上不够强大而且需要多重注册,往往让人容易失掉耐心而放心;同时,校园网络速度较慢流量和移动资费受限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自由使用网络;同时,大学生自制力普遍较弱,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往往更重视手机的娱乐功能,学习并没有放在第一位,种种因素都在干扰着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此,广大学者和业界专家仍需要不停探索和努力。

作者:魏娜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2]张洁,王以宁.移动技术促进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3):72-77.

第二篇:智能手机辅助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

文章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智能手机在课前预习、课上互动、课后巩固方面的应用实例,指出了智能手机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可行性,认为智能手机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阻碍,它以其使用的便捷性、交互的多样性应成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强大推手和丰富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大学英语;智能手机;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的一代,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尤为明显,尤其是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仍执迷于手机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由此,课上“低头族”成为当前课堂中典型的“问题学生”。对于手机的使用,很多人持反对态度,有的学校要求学生签署承诺书保证课上不玩手机,有的学校会要求学生课前将手机上缴统一保管,各种针对性措施不一而足。而教师在与手机争夺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一味地禁止管束并不一定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反之,让手机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工具,让课堂中的学生无暇用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个突破口。幸运的是,层出不穷的软件和应用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光明正大地使用手机,使手机摘掉“影响学习”的帽子,并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大助力。

一、课前预习

大学英语作为工具学科,必然不能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下时间,因此,加强课前预习来突破词汇关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常属于基础等级教学目标的识记类任务(如词汇拼写等)可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生可自行选择“扇贝单词”“百词斩”“知米背单词”等常见的软件完成单词的记忆任务。重要单词的用法和例句可以通过微信群在课前下发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疑难知识点则可在班级微信群中讨论解决。借助智能手机,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避免占用珍贵的课堂时间。预习成果可在课上借助“微助教”的答题模块进行检测,通过给出汉语意思要求学生写英语单词,或给出英语单词要求学生选择汉语意思等不同形式来进行考核。这种即时限时的答题方式不仅能够保证测试的公平和效果,“微助教”的自动批改功能也能够降低教师的工作量,避免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机械的劳作中,并且,学生的成绩也可以用Excel表格导出,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参考。

二、课上互动

在课前突破单词关的基础上,课堂时间即可用来引导学生强化语言的应用。在课堂互动方面,依托于微信平台的“微助教”是实现课堂交互的一大利器。“微助教”中的答题功能能够很好地解决客观题练习的及时反馈问题。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主要知识点设计成选择、判断、填空等常见客观题型,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适时开启和关闭答题,学生则利用“微助教”手机端在课上在线答题。“微助教”的电脑端能够借助教室大屏幕实时显示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和答题速度,教师则可以根据“微助教”的统计数据,对学生掌握不扎实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练习,而对掌握较好的知识点则可快速略讲,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答疑辅导。此外,“微助教”的讨论功能可以很好地完成主观题目交流,增加课堂中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受人数限制,真正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的学生数量比较少,而且相当数量的学生出于各种原因羞于开口。讨论模块则可以采用匿名讨论的方式减轻学生的焦虑心理,鼓励学生借助手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基于智能手机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匿名的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用英语表述自己想法的胆量和愿望。微信群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小组任务,通过微信群引入组间竞争,学生在微信群里提交小组学习成果,组间提出质疑或做出评价,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巩固

微信公众号是进行课后巩固拓展的良好平台。课程的要点、课外的补充资源都可以通过公众号来,学生则可以随时、随地、随需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不间断学习的目的。通过微信公众号,凡与语言学习有关的各种文字、图片、音频、声频均可以给学生;同时,字、图、音、像综合的表现形式也比课本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阻碍,它以其使用的便捷性、交互的多样性成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强大推手,各种软件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将成为丰富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上的调整和改进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仅靠教师的个人力量达到智能手机与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结合是不现实的,这必然催生相应教学团队的出现,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同流行科技的进一步融合。

作者:仇慧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邵红万,陈新仁.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从辅助到常态化的学科性融合[J].外语电化教学,2012(11):34-41.

[2]杨丽芳.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2(7):54-58.

第三篇:游戏化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摘要:

为了激发艺术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文章主要通过探索国内外游戏化教学研究现状,结合教学实际,从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利用游戏的交互性和及时反馈的特点;兼顾目的性与趣味性,合理选择游戏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艺术院校英语教学中引进游戏化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大学英语;艺术院校

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游戏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游戏运用于教学,以达到创设轻松愉悦学习氛围、寓教于乐的效果。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绝不能局限于语言教授本身,应当注重语言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本文主要探究艺术院校英语教学应如何引进游戏化教学。

一、国内外游戏化教学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进行了游戏化研究和实践。Malone通过研究用户使用电脑游戏的动因,提出内在动因(IntrinsicMotivation)的概念。这一概念在游戏化领域一直沿用至今。Gee强调了游戏在人脑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表明了将游戏应用于学习过程中的潜在可能,这一观点为游戏化学习指明了前景,成为经典案例。2011年,Deterding等人认为游戏化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第一,强调游戏设计元素的使用,而不是其扩展;第二,强调游戏设计而非基于游戏的技术或其他相关实践;第三,强调游戏元素而不是完整成熟的游戏;第四,强调游戏特征而非单纯的娱乐;第五,强调在非游戏情境下的使用,不拘泥于具体的使用目的、情境或媒体。这一观点为学界和业界的许多学者所认同。Huotari和Hamari则强调了游戏化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和感知[2]。在国内,早期对游戏化教学的研究局限于对低年级的教学,且将游戏化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在教学过程添加一些小游戏来起到提升教学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直到2011年后相关研究才明显增多,且更加深入,范围也愈加宽广。笔者认为,借鉴Deterding所提到的游戏化是在非游戏情境下使用游戏设计元素,那么游戏化教学则应该是在教学情境下使用游戏设计元素,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游戏化教学不仅包括在教学中使用游戏,也包括在教学中借鉴游戏元素,让学生如同玩游戏一般快乐地学习。

二、游戏化教学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

艺术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要求教师在设计教育游戏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设计不同的游戏。设计游戏的难易程度要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不易过难也不易过易。针对课堂上更为活跃,愿意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的学生,设计一些偏向于“说”和“表演”方面的游戏,譬如,设计根据表演猜意思的游戏;针对课堂上较为听话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偏重于“听”“做”方面的游戏,譬如,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图片,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可设计一种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

(二)利用游戏的交互性和及时反馈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些被广泛应用的游戏元素如等级、积分、排行榜等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用户兴趣,原因在于用户所做出的努力可以很快得到反馈。通过及时反馈与用户交互,展示目标、量化结果,从而激发用户的参与度。在教学中,也可以仿造类似的形式。例如,将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或模块,学生们每学完一个等级就得到一定积分,积分多少可根据学生在学习时的参与度、完成度等情况给出。当累计获得一定积分时,可换取奖励,同时积分的多少还可以对学期末成绩产生影响。甚至还可以设置排行榜,对排在前列的学生进行表彰。

(三)兼顾目的性与趣味性,合理选择游戏

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中应重视其目的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合理选择游戏。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针对这四项语言能力,每一节课有相应的侧重,课堂游戏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素材和步骤。游戏开始前要明确游戏规则。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和反馈,阐明游戏目的,变隐性教学为显性教学,更好地实现游戏的教学意义。

三、结语

游戏化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整个课堂。但是,游戏化教学并非一味地追求游戏般的趣味、娱乐,更注重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针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各个环节,才能使教学进程进展顺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作者:常力文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喻晖.游戏化教学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4(23):59-60.

[2]鲍雪莹,赵宇翔.游戏化学习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5(8):45-52.

第四篇:大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点,大学英语已经不仅是对知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全面的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英语,文章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意义着手,通过对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提出将素质教育这一理念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

素质教育;大学英语;自主性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难题。1999年6月13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国家教育。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现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也是这个时代必然会发展的教育。

一、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大学英语是一门活的语言,需要人们的灵活运用和有效沟通,以便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写、读、说、听四个大方面,进而从书面和表达两个方面锻炼大学生的英语表达、交流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大学生基础素质培养的一个方面,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接受素质教育,我们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变化了,而素质教育既可以以生动的展示形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实践证明,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和体验,那么他所获得的知识只是一个表面的浅层次的知识,甚至是死的知识,尤其是对于大学英语而言。大学英语是一门活的语言,更需要我们去实践,去做面对面的交流。长期以来,我们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说话技巧[1]。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结合素质教育,可以很好地改善语言教学环境,给大学生们创造更好的氛围和机会,使他们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英语思维模式,掌握英语交流中的技巧。

三、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主张因材施教,而素质教育本身具有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特点。即使大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上有一些差异,素质教育也会根据每个人自身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比如,现在大学生的期末考核已经不再是百分之百的以成绩为最终标准,而是将平时表现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口语表达成绩及笔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最终的成绩,从这一点来看,素质教育能满足更多大学生的需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应试教育主要看重学生的成绩,而素质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更加注重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对大学英语而言,更不能只看成绩,因为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学习成绩。英语是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活的语言,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学学英语,最重要的是与人沟通与交流。素质教育这一理念符合大学英语的学习,它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帮助他们形成英语思维模式,所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大学英语中非常必要[2]。

四、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教学再也不是单单的看课本这么简单古板的事了,现在的课堂更多的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线上辅助教学,以及各种网上视频等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生动形象,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英语的学习,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线上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去主动学习,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通过举办多种多样和英语有关的活动,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在活动中增强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英语表达技巧,使大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素质[3]。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教师们的教学风格也需要与时俱进。从一开始的板书,到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们的教学方式在不断优化。现在,教师们经常会创设恰当的教学场景,让学生自由主队,自主讨论,自由发挥,从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这些练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掌握并学会正确运用语言表达的方法。在讲解课本内容时,教师们会先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所涉及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运用多媒体,通过音乐、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们对文章及其写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再是一味的翻译英语文章。对于文章中涉及多角色的,教师们还会让学生们分组后自由发挥,进行表演,从而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大学生的英语思维,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同时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趣味性,这样,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便有了一个很好的体现。从这种教育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五、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课程设计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只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深刻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基本方针,我国的英语素质教育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伟英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庆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研究[J].外语教育,2003(3):114-119.

[2]张玉颖.应用型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J].文学教育,2016(9):168.

[3]武敏.大学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103-105.

第五篇: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转型改革

摘要:

独立学院若想在未来高校教育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应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转型之路。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班级团队管理、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参与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五种大学英语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由国务院总理等人共同召开,该会议对应用型大学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因此,很多大学将工作重心转向建设技术型高校的工作上。一些独立学校为了顺利完成转型,不仅把握了转型机会,而且也坦然应对了转型期的困难。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实质就是要保持教育方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协调性,尤其是要注重技术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融合,集合技术、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人才。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同时更改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英语课程方面改革,主要致力于依靠英语教学推进文化、文明等的发扬,找寻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探讨出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法,找出激发学生发问、想象、创造的方法,找出调动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资源的利用率的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团队意识,发挥协作、沟通等能力,激发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及生活之中。

一、班级团队管理

在班级管理方法上,作者模拟公司制管理方法,在班级内建立几个公司并设立公司名称,公司的成员由每个学生自由组合合成,每个公司都设立董事长、CEO、发言人等职位,在团队英语学习板块分配上,分别有英语影视作品;英语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英语表达,如辩论和演讲,以及英语国家和中国文化差异等五个团队,并对每个团队进行了职能定位,这也显示了英语的很多学习途径。结果发现,这种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投入到logo及英文歌选择等活动之中。作者让每个团队制作英文名片,各个团队之间进行交换,以公司交流为方法,让每个公司向其他的公司讲解企业的logo及文化内涵。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商务交流蕴含的文化,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谊。班级团队管理使学生融入到团队中,实现互相交流与学习,通过各团队的表现,设立相应的奖赏与惩罚,也会与相关学生进行谈话,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队之间的互动中,逐步提升教学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把英语的教学以项目形式进行分类,并让学生分组以团队形式独立完成教师安排的每个英语项目,这包括英语主题的信息收集与整理,方案设计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解语音音调及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不同点这项课程内容时,事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收集主题素材,例如视频资料、书籍资料等,让项目小组分工完成不同内容,并做深入的研究学习形成小组项目成果。然后,在课题中采用通过视频播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英语在各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掌握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下英语的发音变化。通过播放相关的情景剧,使学生乐于发现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之后,让学生进行团队分组讨论,并派团队代表讲述团队的成果和对视频资料或情景剧的观点。在课程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整理中西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总结出各团队的不同见解。这样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使他们流利的用英语表达,这种教学方法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快乐中有效的学习,进而增强他们发现、分析、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OrderingaMeal”和“AskingforandGivingDirections”主题的讲解时,采用一个搞笑的情景剧为导入点,为学生展示英语知识缺乏将导致的尴尬情况。这有助于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按照应用技术型教学方法的要求,以点餐和问路为例,应该让学生之间互相组合,创设点餐及问路情景,并进行对话,假定交流场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在模拟场景中,改变以前学生以听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场景中的角色作用。此外,在“SailingRoundWorld”、“ThePresent”、“TheSampler”等课题的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以“TheSampler”为例,我要求有一个旁白,并请学生分别扮演了故事主人公和顾客,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创设逼真的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由发挥的想象力,在快乐的参与中同时也能快速有效的掌握英语知识。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将课本教材作为原材料,通过加工,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编剧本,再通过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熟读课文材料,掌握课文知识点深刻理解课文,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浓厚的语言氛围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活学活用书本知识,达到扎实、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教学目的。

四、参与教学法

参与教学法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由积极的参与。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保障每位学生的参与度,为每位学生创造机会,便于他们抒发见解与看法,带领每一位学生高效的掌握英语知识。例如,作者在讲述“我的梦想,我的青春,我的大学”这一主英语主题讨论时,改变以往的封闭方法,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向学生分享儿少时的梦想,青春的美好,大学的生活,进而引发学生讲述梦想,并带领他们畅想青春,为他们快乐地度过大学时光做出相应的引导,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围绕此主题进行思考与畅想,发表见解和观点,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会使学生高效掌握相关英语知识,改变以往机械的听课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将激发和提高学生的交流、文字处理、资料收集与整理等相关方面的兴趣与能力。参与教学法的主要作用是在于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此种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实践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五、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设立相应的任务,激发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高。作者为了向学生清晰的讲解“演讲”这一主题,首先采用视频播放,让学生观看两遍与“梦想与现实”相关的大学生的演讲视频,在同学们看完第一遍后分别给他们发放任务卡,卡上含有每个团队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思考等能力。在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讲述见解,并让学生讲出演讲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还会让学生根据记忆进行效仿性的演讲,并规定每位学生需要整理归纳、讲解伟大航海家的故事,整理出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讲述主人公环球航行的路线。以此,让学生在找寻问题解决方法中去学习,提高他们的意识,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地使任务与学习结合起来,进行高效轻松的学习。任务驱动以“任务”为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是比较有效的激励教学法。通过设置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自我学习,提升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六、结论

独立学院若想实现顺利的转型,必须紧紧围绕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这不仅是应用型技术型教学的要求,也是完成转型的有利法宝。在转型热潮的推动下,在进行创新型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型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逐步改变和提升教学现状,提升教学的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育者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针对学生所处的水平,及时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将英语和他们所学专业相结合,课堂中融会贯通相应的专业英语,运用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作为教师还应掌握工作与生活中的专业术语和表达,进行分层次分级教学,预练以后工作中的各种场景英语,避免了哑巴英语,大大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文化涵养,为社会培养所需优秀应用型人才。

作者:刘娟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6。

[2]王守仁.当代中国语境下个性化英语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4):3-5.

[3]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J].2016(6):37-40.

第六篇:大学英语教学专门用途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国际交流领域日益扩大,普通英语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对能在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的人才需求。文章通过介绍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意义;挑战及策略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国际间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的应用性特征日益突出,当今英语世界的文字交流有80%以专门用途英语为媒介[1],然而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教学满足不了社会对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之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需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移,那么何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将其引入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应对?本文旨在探讨和澄清这一系列问题,以期推进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现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2],如电子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等,即“语言+专业”的教学,如:电子商务+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等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二战后,随着国际间各领域交往的扩大,专门用途英语应社会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一门学科,这归结于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语言学研究发展的推动以及教育心理学对于学习者的关注[3]。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关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著作,其中Halliday在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一书中提出ESP概念:“Englishforcivilservants;forpolicemen;forofficialsofthelaw;fordispensersandnurses;forspecialistsinagri-culture;forengineersandfit-ters.”[4]到20世纪80年代,国外研究ESP的人越来越多,出现大批论文和专著。Strevens提出ESP教学具备四个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语言上重视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语言运用(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5]。Robinson认为ESP教学有两个判断标准:(1)ESP必须是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goal-di-rected)英语教学;(2)ESP教学必须是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6]。学者们对于ESP教学内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强调学习者需求分析在ESP教学中的首要地位。简言之,ESP的教学理念是把学习者的需求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以学习为中心。

2.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等,国内真正开展ESP教学要比国外晚一二十年。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内ESP教学研究经历了约三十年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兴起、发展和扩展。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秦秀白认为我国在ESP教学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是杨惠中的两篇文章:《科技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和《国外科技英语教学和研究动态》[7];杨惠中认为科技英语属于ESP范围并在文章中着重介绍国外ESP教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各个环节[8]。此后,更多国内学者开始引进ESP教学理念。如伍谦光希望通过借鉴ESP教学理论和方法来改进我国的英语教学[9];张义斌介绍英国ESP教学研究的最新情况[10];陈融《ESP一瞥》[11]等等。这些研究成果是国内学者对ESP的初步探索,主要起到引进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部分学者继续向国内推广ESP教学理念。梁俭介绍国外ESP的发展情况及ESP的分类、关注点等[12],程世禄和张国扬提出要建立适合中国的ESP理论体系[13],范谊发表文章《ESP存在的理据》[14]等等。随着教学实践的丰富,一个新的研究动向是有学者开始关注ESP的教学方法问题。如李柏青认为和基础英语教学一样,ESP教学也应该利用直观教具[15]。汪家丽提倡“运用交际法培养ESP学员的交际能力”[16]。瞿云华提出“在ESP教学中运用Con-tent-basedApproach将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结合起来进行大学ESP阅读教学”[17]。另外,这一时期商务英语教学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研究主流。如姜亚军和郭建昌在总结国外商贸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贸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18]。此阶段ESP教学范围不广,但为下阶段大范围推广ESP教学做了铺垫。进入本世纪,我国ESP教学迎来新的发展期,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大学数量增多。自2009年起“ESPinAsia”国际学术研讨会年会连续在重庆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召开。2011年中国外语教学研讨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2014年中国专门用途英语评估测试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成立标志着ESP教学在全国的推开。此阶段,存在如何处理ESP教学与通用英语教学的关系问题。对此,我国的英语教育专家们意见不一,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在通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引入ESP教学,两者相互补充;如文秋芳:“高校应向学生提供包含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两个板块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供学生自由选择。”[19]即通用英语与ESP应共存于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而非用ESP代替通用英语。另一种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定位在ESP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如蔡基刚提出,“我国大学英语的定位应当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20]并在《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调整》一文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标志不是看学生四、六级分数考得多高,口语说得多么漂亮,语法知识多么扎实,也不是能大段背诵莎士比亚。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外语直接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服务。”[21]尽管专家学者对ESP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定位,意见不一,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否应该引入ESP的问题上专家们的意见是统一的,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ESP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三.引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意义、挑战及策略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校扩招后,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教学存在应试倾向、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差等,而引进ESP教学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思考方向。

1.引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意义

从小学到大学,中国的英语教学始终是围绕通用英语转,教材课文侧重于文史题材,词汇基本是通用词。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其英语基础会扎实,能听能读能写,能应付各类英语测试。但事实是:如今,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一上岗就能承担起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工作,能直接开展专业领域上的国际化交流,然而学生毕业出来,在从事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时却发现平时的基础英语学习能用来对付各类英语水平考试,却难用在工作实践中。如果大学英语教学依旧像小学中学一样仅是基础英语教学,忽视专业英语教学的作用,那又怎能满足社会对专业领域上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章振邦曾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普通英语教学太长,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高校英语教学迟迟不与专业挂钩,怎能要求学生毕业后走上需要专业英语的工作岗位能够胜任愉快?”[22]。而且,当今国内外交流已扩大到各领域,各行各业对专业精通且外语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外语能力的要求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比如毕业后当律师的要能用英语出席法庭,毕业后当工程师的要能用英语和外国技术人员交流等),通用型外语技能难适应市场需求。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学生学习外语较之过去也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或为了进入国际化大公司,或为了出国深造等等。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育仅依靠基础英语教学对大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与学生进入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现象,这就有必要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使其更加切合学生学习、工作的实际需要,解决学生英语水平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而ESP教学正是符合这种需求的一种教学理念,将其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2.引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尽管自2009年以来,ESP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迅速,但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阻力和挑战,这里主要探讨其在中国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设想和浅见。

A.我国目前缺乏真正的ESP师资队伍。ESP教师既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又要有某学科的专业知识。ESP教学目标是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会用英语交流专业思想,获取专业信息,而非具备英美文学的通识知识。但大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从英语专业毕业的,语言文化知识掌握得虽好,但对某些学科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因此其往往用英语专业教师所教的方法授课,这种教学形式偏离了ESP教学的真正目标。为实现ESP教学的真正目标,需培养一批ESP教师,那么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必要的。可以从以下两点考虑:(1)外语教师要在思想和心理上做好“转型”准备,要明白基础英语教学虽不会消失,但以往的教学理念已难适应新的教学需求,他们需要重新学习,重新上岗。(2)鉴于专业课教师可帮助担任专门用途英语的外语教师了解学习者的语言使用情景,外语教师可协助专业教师了解学生的语言难题,两者协作可更有效地分析学习者的需求,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应加强外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合作。

B.ESP教学强调学习者需求的首要地位,但很多高校ESP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择并没有贯彻这一理念。如梁雪松等对上海、天津、杭州等地十多所高校进行调研之后发现我国ESP课程设置存在目标不明确、教材使用混乱等问题[23]。张伟等做的一项实证性研究发现,ESP学习者反映现在的ESP教材不实用,学习效果不理想[24]。无论是ESP课程设置还是教材选择都应该首先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在开课之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调研,以了解其真实需求。以学生需求为前提开设相应课程,选择合适教材。在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后,课程设置还需考虑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坚持基础英语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先后顺序。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主要还是学习基础英语,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应让他们在基础英语上耗费过多精力而应让其进入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在教材选择上,要以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和在专业学习方面对英语的需求为基础,教材材料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体现该专业的语言特点。关于教材的编写,应由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完成,两者应对教材内容、语言要求等方面协商,共同筛选、编写课文,开发出能真正满足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工作需求的教材。

C.如何评估ESP教学效果,国内至今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目前开设ESP课程的高校仍是通过学生的应试分数来检测ESP教学效果,然而ESP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应用英语的能力,用考试分数无法科学评估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水平。对此,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灵活使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教学考核应注重对学生需求分析及学习效果反馈,如可采用小组互评或教师点评等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所开设课程的自评,包括对课程目的了解程度和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实际情况的评估等。

四.结语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我国单纯的基础英语教学已难满足社会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996年刘润清就预言21世纪“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25],因此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有必要引进的,然而其在中国的发展目前虽有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不少挑战。文章仅针对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设想和浅见。然而,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该如何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还需更多学者和专家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

作者:何春芳 李茹?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7]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4):2-7.

[8]杨惠中.科技英语的教学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2):58-60.

[9]伍谦光.介绍国外ESP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兼谈如何改进我们的英语教学[J].现代外语,1980(4):55-67.

[10]张义斌.英国ESP/EST教学与研究的近况[J].外国语,1985(2):72-74.

[11]陈融.ESP一瞥[J].外语教学,1985(3):39-43.

[12]梁俭.国外特定用途英语(ESP)发展与现状[J].外语学刊,1990(4):7-10.

[13]程世禄,张国扬.ESP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51-54.

[14]范宜.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43-48.

[15]李柏青.直观教具在特殊用途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1990(3):89-81.

[16]汪家丽.运用交际法培养ES学员的交际能力[J].外语界,1995(3):44-47.

[17]瞿云华.ESP教学与Con-tent-basedApproach[J].浙江大学学报,1998(3):145-149.

[18]姜亚军,郭建昌.商贸英语及其研究和教学[J].外语教学,1997(1):43-50.

[19]文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2-8.

[20]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1]蔡基刚.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调整———大学英语教学:向右还是向左[J].外语教学,2014(2):40-44.

[22]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1—6.

[23]梁雪松等.英语专业ESP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J].外语界,2006(4):30-35.

[24]张伟等.一项基于ESP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学报,2007(2):44-47.

[25]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6(2):21-26.

第七篇:大学英语教学英汉翻译方法

【摘要】

英汉翻译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教学部分,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文化视野,实现素质教育根本目的的重要途径。传统观念认为,翻译的主要方式就是讲英语单词,句子机械的转化为汉字。然而,翻译不仅仅是文章的直译,在文字的转化过程中,还需要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背景和文化环境,运用汉语的文字技巧,使文章的翻译连贯、系统、符合本国的语言逻辑。

【关键词】

语言背景;文化环境;长难句翻译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属于高等素质教育的必备环节之一,对于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然而,英汉翻译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掌握的程度却并没有达到教学的基本目标。即使文章的生词部分不多,或句子中的词语并不陌生,但翻译成的汉语仍旧有些词不达意,甚至与原文表达南辕北辙。为此,加强课堂教学阶段的英汉翻译强化,注重训练,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是当前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1大学阶段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1.1大学阶段的英语翻译

对于一种或多种语言进行熟练运用从而达到互相通晓语义的程度,就是翻译这门技能的实践要求。要想将英语准确的通译为汉语,对于翻译技巧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只是掌握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并不能对文章含义进行完整的解释,还需要对其涉及的文化背景,相关的语言环境等,影响翻译准确度的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

1.2大学阶段英语翻译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阶段,大学英语才去的主要授课模式为交际法,是指在课堂授课中教师完全采用英语对教材进行讲解,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英语听力及口语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口语发音训练,为学生锻炼口语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但同时也忽视了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过分的强调了英语授课的单语化,忽视两种语言的背景及翻译上的文化差异,将英汉的翻译模式片面的表示为词对词、句对句。使得翻译的汉语与英文原意出现了断层,对翻译完成的文章进行通篇诵读后还有着不知所云的茫然。进行英汉翻译考试时,明明所有的词义与语法都通译成汉语却还是拿不到较高的分数的情况,许多大学生都遇到过,而教师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尴尬的境况还会持续下去。与此相对应的,汉译英的翻译教学也陷入了困境,大学英语教材的偏重及课堂交际法授课使得汉译英的课堂占有率远低于英汉翻译,这使得加强母语在英语授课阶段的应用比重,从英、汉两方面强化翻译技巧,注重语言文化背景联系,成为当前大学生英语翻译课程的教育重点。

2英汉互译的有效方法

2.1英文标题翻译的技巧

相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非专项学习的学生对于英汉互译的学习应该由简至繁,从基础的翻译技巧入手。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技巧讲解时可以先从标题入手,这在一方面,为学生建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提升对翻译的兴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另一方面,英语标题信息涵盖量较大,对于文章有这提纲挈领的作用,甚至有时文章题目就是其主旨。在对标题进行汉字转化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对于单词和语法的精准翻译,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最好运用一定的汉语言文学功底,保证标题兼具准确性与文学性。如戎刿曾在对标题翻译进行讲解时提到过,“WhenItComestoRomanceListentoYourFriends”按照一般的翻译方法将其直译为,“当提到浪漫时,听听你朋友的吧”。我们习惯在英文翻译时尊重单词原意,跟在原文后面“爬过去”,从问题的标准答案上来讲,并没有什么错误,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直译的形式总是缺少了点什么。事实上,将原句翻译为“爱河泛舟,求教朋友”更符合汉语言文学对仗工整,语义简练的表达形式。文学背景,语言环境的不同加深了英汉互译的难度,因此,在面对表达形式各异的英文标题时,要更加注重文采与语义的结合,从根本上实现英汉互译思想交流的实践目的。

2.2对文章的关键句进行准确翻译

对于长难句的讲解是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的情况下,文章中长难句都蕴含着学生进行文章翻译与理解时需要的一些重要信息。因此,在进行关键信息的截取时,要注意对长难句进行拆分,实行分阶段理解,最后进行意思整合。教师对学生进行长难句翻译训练时,可以从教材中挑选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作为典型例句,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结合文章进行一些英汉翻译技巧的讲解。

2.3教材课后习题的技巧性讲解

课后的翻译习题是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的最好材料,而且,一般的大学英语教材课文后都附有英译汉和汉译英两种翻译题,其内容与课文紧密联系,学生做起来也不是那么难以下手。但是,如果老师只是重视评价学生翻译的结果,而不重视英汉语言差异的讲解,以及翻译理论,学生仍会陷于逐字逐句死译的困境,无法提高翻译能力。例:Onestorysaysthat“US”wasshortfor“UncleSam”whoserealnamewasSamWilson,whohadonceworkedwithamanwhohadsignedacontractwiththegovernmenttoprovidemeattotheUSArmy.通过语言层次上的对比,很明显,中文句子由多个简单句构成,句子结构松散。而英文句以长句的形式出现,句子结构紧凑,主体句(Onestorysaysthat“US”wasshortfor“UncleSam”)突出。译者运用了合译法,这种处理符合了英语的语言特色:句式明显(该译文为主语+谓语+宾语结构),长句多,层层修饰。

3结语

通过对英汉互译教学方式的具体探究,教师应该从英文标题翻译的技巧、对文章的关键句进行准确翻译和教材课后习题的技巧性讲解等几方面出发,提升大学阶段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研究英汉互译的具体教学技巧,从而促进英汉文化的交流沟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作者:康春光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翟子惠.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意识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雷宇.浅谈大学英语中英汉翻译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16(9).

[3]赵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长句翻译技巧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

第八篇:大学英语教学茶文化研究

摘要:

目前大学英语教改成果都难以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可见当前的工作重点应努力建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上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来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则成为了现阶段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通过在茶文化视角下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将可从:重视对大学生学习心态的关注调适、实施差别化的教学内容与手段应用、引入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自觉的形成、基于学生整体表现来进行成绩评定等四个方面进行模式构建。

关键词:

茶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大学英语教改的目的与中心问题。从近年来所涌现出的诸多教改成果中可知,许多同行仍习惯于从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校本教材编撰等方面入手。事实上,在未能建立起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的情形下,上述教改成果都难以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因此,当前的工作重点就应努力建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上来。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关于这一点从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中便可窥见一斑。为此,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来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则成为了笔者感兴趣的问题。其中,在茶文化视角下来研究大学生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实现大学生的学习自主和学习自觉,则应作为当前同行所应认真研究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

1.1教师固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固化的教学模式与教材体例的程式化结构有关,就新课而言,教师一般会按照单词讲解、课文翻译、重点句型讲解、课后习题练习等次序来展开,从而这种程式化的教学体例造就了不少教师固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几大问题:第一,无法满足语言类教学所要求的开放式信息传递的要求;第二,固化的教学模式将使学生极易出现学习疲劳,从而难以对新课文、新知识产生兴趣。然而,当前在教改中却未能对此有所突破。

1.2学生被动的学习意识

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英语,因受限于它的学科地位,使得不少大学生对其并不重视。再者,从当前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构成特征来看,学理式的教学形态无法与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匹配。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着“慵懒散”的状态。毫无疑问,再优越的教改成果面对学生的上述学习状态,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毕竟,课堂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只是进行了镜面反射而已,而未能进入到他们的心里。

1.3气氛乏味的课堂环境

课堂氛围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同时课堂氛围又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学生。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中可知,乏味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心态和教学意识,也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就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出现了恶性循环。以上从三个方面所阐述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实则也相对应的提出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那么,这就需要在茶文化视角下给予思考与破解。

2茶文化视角下破解教学短板的思考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破解教学短板进行思考:

2.1茶文化对调适大学生学习心态的思考

从上文的思想中便可知晓,当前在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应是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若不如此再优越的教改成果也只能是“自娱自乐”。而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第一步则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调适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心态。尽管大学生群体对于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着偏见,但目前影响他们学习质量的乃至内心的浮躁与焦虑。处于这样的心态下,在面对大学英语学习时往往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需要在茶文化视角下给予破解。

2.2茶文化对形成大学生学习自觉的思考

若要形成大学生学习自觉的状态,应满足这样两个条件:第一,形成群体效应下的学习自觉氛围。毫无疑问,大学生过着集体生活,形成群体效应将能促动和感染个别学生彼此。第二,建立一定的利益关联性。事实上,当前大学生都十分关心未来的就业和考研问题,所以通过使大学英语与就业和考研建立起联系,便能增强大学生的学习意识。从中可以知晓,茶文化对于形成大学生学习自觉的促进作用,便需要通过助力以上两个条件的形成来实现。

2.3茶文化对培育大学生学习氛围的思考

环境塑造人,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则能振奋大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而提高参与到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意愿。那么茶文化在这里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首先,茶文化应从自身的思想文化中来感染大学生群体,另外则需要从茶文化所蕴含的国学传统,在感官上影响到大学生群体。

3茶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定位

通过对茶文化作用的认识和思考,这里可以与之对应的建立起以下三点定位:

3.1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定位

要使大学生在面对大学英语学习时保有良好的心态,以及在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下来促进他们形成学习自觉,那么这里就需要改观当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形成的固有观点。其中,应对传统视域下的教学目的进行改观。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突出语言教学的规律性,以及从大学生职业、学业发展的长远性着手,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推进模式,以及尊重学生、专业的个别差异性原则,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可见,这就与茶文化所追求的价值取向相契合了。

3.2大学英语教学手段的定位

使学生逐步形成大学英语学习自觉的状态,则需要改观现有的教学手段,即以教师为中心的单项反馈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中存有“感知和体悟”的思想元素,而在践行感知和体悟时则需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而不是由第三方在给予强制灌输。因此,在教学手段的定位上应确定为,首先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教师主要以精讲和启发式教学为主。为了适应大学生群体现有的英语状况,则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3.3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定位

茶文化在我国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提到着交际的功能,通过品茶来建立起彼此或多方之间的信息互动关系。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茶文化的上述功能,归因于大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应着重在于说,通过解决“哑巴英语”问题来全面增进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职能。那么,在教学评价环节也应针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考察。

4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重视对大学生学习心态的关注调适

尽管不少同行在课堂教学中也对部分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行了批评,但这里的批评只是对课堂效果的一种负面反馈,而未能理性认识到大学生之所以存在这种心态的根源。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团队需要从校园环境、学生英语水平现状、班风、学生座谈等诸多方面来把握大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而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手段的应用提供帮助。目前,影响大学生学习心态的因素主要为学习能力和功利性学习态度,所以这就需要在茶文化视角下给予纠正。

4.2实施差别化的教学内容与手段应用

在品茶中不同个体将能获得不同的乐趣,这就要求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需要实施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针对教学内容而言,应根据学生专业的学科背景进行校本改造,如对于工科背景的学生应突出阅读材料的优化,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则需要突出说写材料的优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直接与教学内容的差别化有关。但无论以怎么的教学内容为教学主线,都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去感知和体悟,并联系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4.3引入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自觉的形成

引入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借助群体意识和群体氛围来感染学生个体,从而来促进学习自觉意识和行为的构成。具体的实施策略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愿组合来建立合作小组,在教学中通过向学习小组设计出探究性的英语学习问题,来促使他们在课后进行联合探究,在课堂上则由小组选派代表进行阐述。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偏好和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来促进学生获得学习自觉的氛围和行动。

4.4基于学生整体表现来进行成绩评定

当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大学英语学习水平测评时,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对此,笔者是不赞同的。正如上文所提到了差别化教学那样,需要根据学生比较优势、专业背景、岗位要求等要件,对学生在英语能力上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且这也符合茶文化所蕴含的朴素辩证法观点。为此,大学英语教学团队需要结合差别化教学需要,合理确定不同测试板块的分值权重和评价标准。

5教学实录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建立英语听力多元教学时,应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兴趣进行内容的选取。上文提到了“走遍美国”,该片可以通过使学生了解美国风土人情的同时,开展他们的听力训练。但是,这种原声英语片却没有中文字幕,因此,在听力训练初期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段播放的形式,来逐一进行语言讲解与听力练习。具体为:以一段完整的情景对话为单元,通过重复播放以及教师对关键词的中文提示,来启发学生理解对话的梗概。最后,将整个片子进行连贯播放,来建立学生完整的听力训练。同时,也可以有选择的播放英语电影(最好有中文字幕),在电影的选择上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理解能力。

6小结

本文认为,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来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则成为了现阶段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茶文化视角下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将从:重视对大学生学习心态的关注调适、实施差别化的教学内容与手段应用、引入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自觉的形成、基于学生整体表现来进行成绩评定等四个方面进行模式构建。

作者:田薇 单位:汉江师范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陈霄燕.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J].教育,2015(9):300-300.

[2]邵凤芝.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分析探讨[J].教育,2016(26):270-270.

[3]刘清浩.试论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雪莲,2015(4Z):78-80.

[4]张燕.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求知导刊,2015(6):47-48.

[5]陈雯.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