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的渗透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对初中生叛逆和不自信等心理进行正确认识,在了解其成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适时地进行疏导、调适和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同时,教师要有效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使每名学生都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有效渗透

引言

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近20年来,学生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较多。从家庭的角度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恰当;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升学考试压力大,使学生陷入紧张、焦虑等状态中;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一些不良思想和观念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1]。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和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学生就有勇气畅所欲言,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说话,进而发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克服情感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例如,在教学《正当防卫》一课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案例:“一个年轻人回到家时,突然看见院子里有人手里拿着刀刺伤了他父亲,这个年轻人立刻拿起地上堆放的一根电线杆,当场重伤罪犯。”之后笔者提出问题:“这个年轻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吗?”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正当防卫。笔者再进行追问:“这是自卫吗?我们能不能这样还击,应该怎么做?”最后,学生从课本中找出理论依据,并回答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创造疑问,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发现知识的喜悦,进而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要渗透心理教育,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地应对突发事件和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根据个体的心理差异,实行个性化教育

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个性差异、智力和学习内容的不同等,利用教材内容的新颖性、悬疑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并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2]。例如,有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笔者找他谈心时,他总是说:“我很笨,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笔者没有当面反驳他,而是在课堂上多给他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他答对了,笔者就当众表扬他:“你的回答非常好,真聪明!”后来,这位学生问笔者:“老师,你为什么说我聪明,其他老师总是说我笨。”笔者对他说:“因为你真的回答得很好,事实上,只要你认真听课,一定会听懂,也会有很多收获的。”从此以后,他开始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进步很大,各科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求,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的心理,在成功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自信冲突的是自卑情结,这是自我意识中的一个消极因素,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3]。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克服自卑情结,树立自信。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有几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很积极,而有些学生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回答问题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了自信训练的方法,要求全班学生按照自己的座位逐一回答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笔者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回答不全面时,笔者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尽量使每位学生都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和提高。在这样的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使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逐渐进步,使成绩较高的学生能够更上一层楼。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树立了自信,有了健康心理,他们会更加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内容和心理辅导相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可以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结合。因此,教师应以新的思路和视角重新审读教材,挖掘和发展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价值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有关“追星”的话题内容时,因为“追星”是一个热门话题,笔者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现实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追星”的利弊。通过辩论让学生认识到,追求明星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现象,但“追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学习“偶像”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应该学会欣赏自己,不断激励自己,逐步走向成熟,理解成长的真谛。

五、以身作则,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在课堂上,教师的需要和兴趣影响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师的个性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学生面前举止得体,尤其是在课堂上,要对学生有耐心、爱心和包容心,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需要,明确正确的动机,形成积极的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感染和引导,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4]。

六、结语

总之,社会、家庭和学校必须伸出双手,形成合力,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应有的努力。在思想道德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恰当利用教材中适合心理辅导的内容材料,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认识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继业.思想品德课上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下),2014(1):135.

[2]鲁晓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74-275.

[3]豆丽英.初中政治课堂上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4(5):159.

[4]赵金石.初中思想品德课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导刊,2014(12):112+149.

作者:李玉红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