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应用

摘要:文章首先对思维导图进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围绕课堂知识中心,帮助学生选定核心主题;设定科学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主题;开展分组教学,制定思维导图教学计划;优化思维导图内容,关注总结与回顾。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课教学;教学主题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之前,科学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制作方式教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思维导图完成不同知识框架的构建工作,让小学生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学习动力,进而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

一、思维导图概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思维导图就已出现,早期的思维导图主要以简单的实体化及物质化形式为主体,以理清思维为目标,帮助学习者构建完善的逻辑思维框架。以单向笔记和思维导图的绘制为依据,其记录了不同的思维过程及思维要求,整个思维过程的脉络性、层次性、形象性比较明显,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师课程目标设置的实质条件,保障课堂知识结构图的完整性及一致性。思维导图的灵活性及应用性更加明显,能够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分析和自主研究,教师只需要着眼于思维导图应用的实质要求,将更丰富化、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落到实处,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灵活分析和应用,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1]。思维导图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应用和操作步骤比较简单,具体包括核心主题的选择、相关计划的制定、决定的实施及计划方案的落实。另外,对于学习难度相对比较高的学科来说,还需要注重后期结果的有效检验及发现,以此实现针对性的调整,充分体现思维导图的引导作用及优化价值。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围绕课堂知识中心,帮助学生选定核心主题

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使一部分教师在践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直接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关注为主体,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发展要求,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挫伤,缺乏自主学习的意愿。对此,教师需要以思维导图的简单融入为基础,明确前期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敲定教学主题。其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尤为关键,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在后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前期的主题确定工作,将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和学习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2]。如在学习“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分析课堂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前期制作好相应的课件,主要搜集水资源浪费、可用水资源储量不断减少等相关主题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从而引导学生提炼出“水资源保护”的核心主题。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将图片展示与视频、音频的播放相融合,让学生先简单了解水的物态变化及物理性质,明确“水”这一主体,然后将这一主体划分为水文化、水污染、节约用水和水的重要性四个板块及分支,鼓励学生在完成主体知识学习之后,在课外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设定科学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主题

教学目标的设定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关注目标设定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主题的具体内容及逻辑联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说出个人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尽量避免学生出现目标及方向上的失误及思维上的误区,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困难,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实现学有所获。如在学习“水污染”知识时,教师可以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用水意识和行为为目的,结合章节主题,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分析植物破坏、生物死亡及传染病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危害,让学生在基本掌握水污染和环境保护概念的基础上明辨污染的层次[3]。

(三)开展分组教学,制定思维导图教学计划

小组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备受教师的好评,这一教学策略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质条件及本质要求,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开展战略性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通过分组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工作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绘制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不断强化个人的思维,对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及科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如在学习“植物的分类”时,教师可以先绘制思维导图,以果实、叶、茎、花为分支,让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月季花、牡丹花、菊花、郁金香的果实、叶、茎、花的图片,让学生按照这四个分支绘制本组搜集的花的思维导图,着重绘制“花的颜色、大小、形状及花瓣数量”这一板块,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对植物的分类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另外,在强化学生思维之前,教师还需要注重不同小组的合理划分,保障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优劣互补,让小组成员在参与绘制的过程中意识到个人的不足和缺陷,主动学习小组内部其他学生的优秀做法和经验,保障导图绘制的质量和水准。需要注意的是,初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使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及要求,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课堂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四)优化思维导图内容,关注总结与回顾

在完成主体教学环节后,课后的总结与回顾非常有必要,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回顾,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将前期各个知识板块中的思维导图汇总在一起,按照主题重新绘制一份总体思维导图,按照提纲的形式梳理各个知识板块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全面和宏观的认知,从而主动结合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回顾。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背景及学习能力有所区别,因此,在利用思维导图深化教学理念之前,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和肯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在个人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引导之下主动完成不同的思维导图的分析及制作工作。这一点对于构建高效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意义重大。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及分析尤为关键。教师需要了解这一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的应用技巧及要求,积极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充分体现思维导图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科学学习的技巧。

参考文献:

[1]杨兰娟.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7(2):84-86.

[2]刘阳丹.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教师,2017(10):106.

[3]杨兰娟.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62(2):39-40.

作者:柯木兰 单位:漳州市天宝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