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智慧范例6篇

思维与智慧

思维与智慧范文1

笑,是走遍全世界最优美的语言。它无需翻译,自然流露到别人的心中。笑,不要花钱。再哭再痛的事,笑笑,迎接你的,依然是爽朗的天。笑,是能抚慰心灵的和恢复自信的灵丹妙药。假如:艰难的生活像冰,那么,自信的笑容便是冰的催化剂。。。。。。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现在世界上笑的人越来越少了。

说笑,就是要天天笑。它没有任何的艺术天分,是纯自然的。

在生活中,我觉得心底涌出无缘无故的喜悦而发出的笑,成了世所罕见的景致;而那些背离真情和善意的笑,说到底不过是皮和肉的机械运动罢了,其意义和价值不过是在人们的脸上蒙上一张虚伪的面具。

我想;什么时候,人们才能笑的坦荡笑的坦率笑出真正的自我呢?

思维与智慧范文2

关键词:智慧;教育智慧;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12-04

一、智慧是什么?

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了“智慧”这个词,他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柏拉图也说过:“智慧是非常黑暗的,并且看上去不像是天生的,其意义是指触及事物的运动及流变。”相对于知识与技能,智慧是隐性的,是潜在的,而知识与技能则是显性的,可测量的。

智慧是人们对人与事物本质的深刻认知及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和利用,智慧既是人的一种深层次的、高瞻远瞩与高屋建瓴的认识能力,也是人的一种非凡的判断能力与经常产生新观念的创新能力,还是人透彻事理、洞察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相对于知识与思维,智慧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是包括知识、思维和修养在内的多元素质的总和。智慧不等同于聪明,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是智慧的人,聪明关乎人的天赋与技能,而智慧关乎人的品位和潜能,关乎人对客观事物“道”的认识。

二、智慧的人具有哪些特征?

智慧的人通常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1.智慧的人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思考者。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才会有自己的思想,而离开了独立思考,也就没有了理性的精神,也就失去了精神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精神自由的人,唯有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空。

2.智慧的人勇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可能只涉及操作技能与具体的方法,而提出问题则是发现未知,着眼于解决未来的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造与发现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能力。

3.智慧的人善于质疑。质疑就是有根据的怀疑,是理性的批判精神。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不盲从专家是智慧人的特质之一。科学往往是在质疑中进步的,质疑与独立思考相伴,有了独立思考,才可能有质疑,有了质疑,才可能有新的发现与创造。

4.智慧的人既能够演绎也能够归纳。严密的演绎能力是人们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如果缺乏演绎能力,人们将陷入逻辑的混乱之中。归纳能力也很重要,演绎通常只能验证真理,而不太可能发现真理,演绎思维只能模仿,而难以有创造[1]。归纳是由培根于十八世纪中叶提出的,归纳的本质是从少量经验的对象推断未曾经验的对象,其推断虽然不一定可靠,然而它与创造性思维无疑是密切相关的。

5.智慧的人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具有丰富的想象、猜想和直觉等非逻辑思维能力。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在科学研究中,直觉是最重要的。科学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大量的科学发现来自于科学家的直觉与猜想。大胆猜想,细心论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是科学精神的基本体现。

6.智慧的人既关注事物的细节,更能够从整体或全局出发看待事物,即使观察与分析事物或现象的细节,也将这种观察与分析放在系统中进行,这样的观察与分析往往能够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与关键。全面地、系统地看待事物是一种战略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是一种大智慧,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整体永远比局部更重要。

7.智慧的人善于反思。反思是对思考的再思考,是更为深邃的思考。反思也是智慧人的特质之一,而反思又能够促进人的智慧的生成,成功的经验在反思中得到固化与提升,失败的教训在反思中得到溯源,从而使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

8.智慧的人具有较高的德性。苏格拉底曾说过,美德就是智慧。杰弗逊也曾指出,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智慧是最大的善。因此智慧的人通常具备优秀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智慧是“真善美”的统一。

智慧可教吗?智慧是可以“教”的。但是,智慧的“教”与知识的“教”是完全不同的,智慧是一种复杂的、隐性的文化系统,所以它不能像知识那样直接传授与掌握,智慧的“教”是在适当情境下的持续的体验、深入的思考与深刻的感悟。

既然智慧是可“教”的,所以教育与智慧密不可分,教育需要智慧的滋养,承担“教”学生智慧的教师首先需要成为智慧的人,智慧的教师才能够滋养教育,才可能提升教育的品位;智慧需要教育的启迪和开发,让学生成为智慧的人是教育的功能和根本任务。

有人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我以为,教师要为丰富学生的智慧而教,让学生具有丰富的智慧应当成为教师的专业追求与事业理想。

三、怎样才能成为智慧的教师?

教师要具备足够的教育智慧,唯一的途径是追求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因为教育智慧具有动态生成性与实践发展性的特性。

教师首先要有事业的梦想与追求。人是要有梦想的,梦想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灯塔,梦想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梦想才可能梦想成真,人类很多发明或发现来自于前人的梦想。实现梦想的途径是自己的持续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获得教育智慧与丰富教育智慧的主要渠道。

1.教师要有敬畏之心。康德说过这样的话,人对于头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要感到敬畏,战战兢兢。孔子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也曾说过:我们生在繁荣与危机并存的时代,也应该有今天的三畏,畏逝者如斯,生命短促;畏有负国人之望;畏不能成为振兴中华伟大事业的精英。敬畏是一种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敬畏是一种内省。常怀敬畏之心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信念,还是一种做人的准则。教师应当有什么样的敬畏之心呢?敬畏学生,敬畏事业,敬畏岗位,具体体现为敬畏课堂,最终指向是敬畏学生。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敬畏课堂的,而始终敬畏课堂的教师肯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他会一以贯之地用心去教书,用心教书的教师才会让自己的职业生命存在着意义。

2.教师要有学习的兴趣。教师职业是一门专业,专业人员需要终身学习,需要不断地接受新观点,接受新事物,接受新知识,接受新理念。在信息时代,学习必须成为专业人员的一种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教师应当认识到,永不停息地读书是滋养自己精神成长、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最为有效的载体。教师要对教育的新事物始终保持兴趣和兴奋。不善于学习、不愿意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的教师不能成为智慧的教师。教师专业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科学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宽一些,除了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对非本学科的知识也要略知一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内化为实践性的知识,即能够将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3.教师要有积累的意识。积累就是滴水穿石,积累就是厚积薄发,积累就是保存好属于自己的教育经验。经验是什么?经验是一种雏形的智慧,是智慧的胚胎,而智慧则是基于经验的直觉。在教育经验向教育智慧转化的过程中,积累与反思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什么样的教师是智慧的教师?具备足够的课堂教育智慧的教师。教学需要我们具有足够的教育智慧,那么来自对自己的教育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就特别重要,也特别管用。当然,我们还需要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学为已用,以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经常阅读专业书籍和专业期刊既是一种有效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积累。

4.教师要有研究的习惯。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词,研究是积累的升华,研究就是将教育的零碎的、初级的经验转化为教育智慧的过程。如果把教育经验比作原生态的“珍珠”,那么研究就是对原生态的“珍珠”进行处理,并将零散的、经过处理后的“珍珠”加工成“珍珠项链”的过程。

教师应当是教育类课题的积极参与者,做一名“草根研究者”,做一名行动研究者。教师还要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显性化,经常地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应当是教师专业追求的一种途径与方式。

四、什么样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

课堂能够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智慧得到成长;课堂也能够丰富教师自己的教育智慧,这就需要教师有创造智慧的课堂的不懈追求。

1.智慧的课堂是情感交融的课堂。情感是激发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动机,情感对知识的习得与技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感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把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以某种恰当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教育的独特作用,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2]。情感是态度的先导,态度是情感作用的结果,人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质量。在智慧的课堂中,教师总是关注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依存性,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进而引导学生以深度的情感参与课堂活动,享受与体验学习的乐趣与喜悦。

2.智慧的课堂是自主、主动的课堂。教育要以人为本,那么,学生就应当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智慧的教师总是自觉地、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智慧的教师总是通过恰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建构知识。智慧的课堂必然具有鲜明的学生主体性特征。智慧之可教,事实上是一种创设与提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智慧生成的课堂生态,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智慧生成的时空与土壤,让学生在自由的生态与宽松的时空中实现自主与主动的学习,推开自己的智慧之门。

3.智慧的课堂是思维碰撞的课堂。思维是学科的核心,是课堂的内核。虽然思维并不等同于智慧,然而思维是智慧的伙伴,智慧是在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启迪思维也是智慧课堂的一种追求,一种表征。智慧的教师对课堂中的思维活动情有独钟,智慧的教师总是通过问题引领努力构建一种充满浓郁“思维文化”的课堂环境[3]。课堂上经常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是智慧课堂的重要表现形态。智慧的课堂不仅重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归类等抽象思维,而且重视表象转换、图形推理、空间认知、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类比思维、臻美思维、迁移思维、重组思维、头脑风暴等创造性思维[4]。

4.智慧的课堂是开放、生动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具有创生性、易变性、动态性的特征。智慧的课堂需要教师对课堂精心预设,但绝不能追求预设的准确再现,绝不能追求教学程序的严密运行,而应该是顺势而为,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在课堂上,能否根据课堂的动态进行适当的、适时的和有效的教学调控,反映了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高低。在智慧的课堂中,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做到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得心应手,而各种手段与方法的运用服务于浓厚的师生互动氛围的创造;在智慧的课堂中,教师能够抓住各种教学契机,机智引导,因势利导,让课堂绽放出生机和灵动;在智慧的课堂中,教师在开放的环境下,积极地鼓励学生的创新,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奇谈怪论”,让学生在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实现着自己的创造。

5.智慧的课堂是充满艺术气氛的课堂。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人说,要把学科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这是正确的,因为对教学的研究是以现代脑科学和现代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有着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然而,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而是来自教师对自己的认同。夸美纽斯曾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名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名师就是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的过程中成长的。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教学风格是教师依据自己的特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磨砺出来的,是教师利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结晶,也是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的概括与显现,更是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教学境界[4]。课堂的艺术性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彰显,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智慧的课堂应当是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具有艺术的张力。

6.智慧的课堂是精神引领的课堂。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远大的理想、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等,必须理解生命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精神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课堂不只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精神陶冶和学生科学观形成的殿堂。智慧的课堂更为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探究中追寻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足迹、了解科学的本质,进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智慧的课堂并不停留于知识的建构,应该使学生明确知识的意义: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猜想,它是对事实的大胆假设。知识通常是有局限性的,知识是发展的,科学进步的过程是证伪的过程,是通过寻找错误、修正错误,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6]。

7.智慧的课堂是师生智慧共同成长的课堂。智慧的教师绝不是“燃烧着的蜡烛”,智慧的教师追求自己跟学生一道成长。在智慧的课堂中,对未知的探究是主旋律;问题、猜想与假设是主题词;时常迸发的智慧火花是主风景。在智慧的课堂中,有悬念、有质疑、有批判、有思辨、有诉说、有倾听、有建构,智慧的课堂,是从“知”到“慧”的课堂。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与能力,更是丰富了智慧。智慧的课堂是智慧的教师创造的,智慧的课堂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在智慧的课堂中,不仅学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未知,教师也要面对难以预料的各种教学变数,教师已有的教育智慧难以及时地、全部地和准确地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教学变数,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深刻反思,在回顾与反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必定会得到持续的增长,这就是说,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协调成长、不断超越自我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瑾,史宁中,史亮,孔凡哲.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归纳推理:教育价值、教材设计与教学实施[J].课程 教材 教法,2011(2).

[2]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翁光明.关于智慧课堂的随想[J].江苏教育研究,2008(1).

[3]胡卫平,魏运华.思维结构与课堂教学[J].课程 教材 教法,2010(6).

[4]王懋功.教学风格:让智慧传神 让艺术显形[N].文汇报,2010-12-24.

[5]蔡其勇,靳玉乐.科学的本质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培养[J].课程 教材 教法,2008(9).

Educ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Classroom

ZHOU Jiu-lin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3, China)

思维与智慧范文3

摘要:设计需要智慧,即创意的思维,而创意的思维不能是天马行空,是一个收集、积累、删选、再创新(蜕变)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建立在特定的生活空间中,脱离了生活的背景空间,创新思维过程也变得空虚,缺乏生活化、人性化。

关键词:源于生活;智慧;设计;创意思维;素材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通过万物来引导万物的思想。”——赫拉克利特

“知识是力量,智慧是超级力量,智慧比知识、手法和流派、风格更重要。设计思维一分一秒也离不开智慧”—— 顾孟潮

“智慧”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得太多了,但人们总简单的认为知识就是智慧,以为知识越多,就越有智慧。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我们今天无时无处不受到信息的包围和信息的轰炸,似乎所有的信息都是真理,仿佛离于了这些信息,就不能生存下去了。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只能说明你知识的丰富,并不等于你掌握了智慧。有的人,知识丰富,智慧不足,难有大用;有的人,知识不多,但却无所不能,成为奇才。

究竟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是人们在平凡的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再发现再创造。其中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设计都是生活中的创新智慧。这里谈到的艺术设计,不是人们通常谈到的艺术设计的各个艺术设计的门类、设计作品、设计师等关于艺术设计的必要内容,而是设计的智慧——创意和构思。不论是何种门类的设计,设计的创意和构思的来源都是相通的,来源与生活,而生活作用于设计创意思维的形成,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发掘提炼设计创意思维呢。

一、设计中的智慧从生活中发掘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储存了大量的知识,其中不乏大量与设计门类,设计主题相符的素材,是构成创意思维的基础。纷繁复杂的生活信息对于艺术设计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开拓设计师的思路,启发设计思维。在生活中,任何事物想为设计所用,就需要将素材收集积累、删选、再创新的过程中完成。

这样看来,设计创意离开了生活,就会变得狭窄了,因为生活是创新的基础,大量信息的存贮积累是进行艺术设计的智慧源泉。设计师如果在生活中不注重观察、积累知识,就无法拓宽创新思路,因此,在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还要有将素材再创新的思维能力,使素材蜕变成所需要的能源。有大量的素材,如果不会取舍和巧妙运用的话,这些素材就没有价值可言。设计师要学会独立去考虑,去联想,把创思思维彻底的打开,大胆的想象,大胆的设计。

二、智慧的进行生活化、人性化的原创设计

目前,大部分人的设计创意都从大批广告的书籍和商业杂志、画册,或是一大堆设计案例中而来,这样的设计不仅缩短了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更快获取成功。可是在这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这样缺少了个人创意的设计“快餐”已经让人眼睛麻木了,不再具有任何价值,也偏离了设计应原创的本意。

在设计中,人人都希望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此提倡原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智慧的基本是学习和继承基础,慢慢积累不同的知识,让艺术设计通过沿袭和继承这个过程为以后的质的飞跃做准备。所以,我们应该大胆的去想象创意,在已有作品上吸取精华,努力开拓思维,用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融入设计,寻求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其次,主动寻找能发挥智慧的素材,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要学会扩宽知识,发掘新的素材进行挖掘和剖析,设计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再次,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将原有素材作理解上的转变,作思维上的巧妙运用 这是体现设计者的领悟性与创新性能力。

三、生活是检验智慧设计的筛网

设计受时代观念 审美观念和社会需要影响,它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生活给设计提供素材,设计又为生活而设计。好的设计会为生活所容纳、所流行;相反没有新意的设计自然会被社会淘汰。设计要以人为本,对“人——空间 ——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的设计处理。比如平面设计,是人类对二维空间中视觉图形传达的高要求设计活动,它要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展示或传达设计师对所展示和传达内容的艺术升华和内心情感,使原有的简单的二维空间展现出有艺术性、有人文情感的图形甚至是非同一般的三维图形,将生活中想达到难以达到的情感寄托于平面设计中。这是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之间的相互平衡。因此,设计要贴进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心。

结语

智慧设计与生活是离不开的,智慧设计促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类美好的生活,最朴实、最有智慧的设计往往都来自生活,创意、灵感都不是天生的,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博览群书,日积月累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惊喜 因此,智慧源于生活,设计源于生活,智慧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顾孟潮.信息,思维,创造——空间环境设计创造思维特点与思维类型[J].建筑学报,1996.

[3]李万军.当代设计批判[M].人民出版社,2010.

[4]林家阳.图形创意 [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

思维与智慧范文4

一、数学课堂要有松驰有度的制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民主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增强,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潜能。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少一点生硬的制度压制,多一点动情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得笔直,双手不得动弹,不允许学生“插嘴”是压制学生的苛求,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是不良的学风,课堂上“学生无意义的随意自主”更是散漫的表现。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有效智慧课堂教育在人的早期智慧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智慧的发展,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

二、数学课堂要有温馨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智慧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教室里桌椅的配备和摆放,设施及教学具等的选择、摆放,环境的美化和布置,光亮、声音、温度等的适度控制,课堂师生的组合方式,教师的形象打扮、言行举止都应该是温馨的。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激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课堂人际之间应该讲诚信,讲民主,讲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老师应该用“亦师亦友,和而不流”的态度去处之,用诚信换来学生的信服,用平等换来学生的交流,用爱心换来学生的敬重,“和”而成其友,“不流”而成其师,从而使师生交往充满友爱,充满促人奋发向上的教育因素,达到“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老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的目的。这种环境氛围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智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型课堂。

三、灵动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

大家都知道: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智慧型的课堂就是教师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四、有效的智慧课堂需要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教学中应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并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我在执教《平均分》时的情景。全班同学正兴高彩烈地庆祝着能把10颗糖果平均分成2份或5份时,一名学生不等我请,而自己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分法”。这名学生竟提出了10颗糖可以平均分成3份,一般来说是始料未及的。这时做为教者的我是“视而不见”,或者课后“讨论讨论”,还是接纳生成呢?最后我选择了后者:“把练习纸拿上来,说说你的想法。”当这名学生说出最后再把剩下的一颗平均分成3份,所以每份是3颗多一些时,学生的舌战越演越烈,而我却“坐山观虎斗”,既不表态,也不进行叫停。等他们辩论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提问:“你们觉得有道理吗?我听不出有什么道理呢?”有意“装糊涂”,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最好的倾听者,让学生做“明白人”。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调整后的教学思路,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和创造的境界,而且实现了比预想更好的教学目标,使数学教学充满智慧与激情,使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五、知识的建构需要留足思维的时间。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启迪学生智慧、催生学生思想的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智慧,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下的新生事物。只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会不断地有新的创造,新的惊喜。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学习交流,才能真正经历兴奋、激动、焦虑、紧张、困惑、刺激、折磨、喜悦等情感体验,并在讨论、争辩、总结的同时,不断激发、唤醒、启迪他人及自我的灵感、智慧和创新思维,不断地改进——创新——再改进——再创新,逐步形成、拥有自己独特的数学情感、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和数学智慧。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发现,其实有效的智慧课堂,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精彩往往来自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精彩的互动,来自课堂上那些看似无痕迹却有大智慧的数学思考。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从思想上亲近智慧,行动上实践智慧,不断地生成智慧,给当今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智慧型的数学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旅程。

【作者单位:泉州市晋光小学 福建】

所谓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聪明。” 因此,我们应为学生在更高层次上领悟知识架设起阶梯,以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因而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施与的应该是智慧教育。而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有效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倾力。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以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数学课堂要有松驰有度的制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民主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增强,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潜能。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少一点生硬的制度压制,多一点动情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得笔直,双手不得动弹,不允许学生“插嘴”是压制学生的苛求,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是不良的学风,课堂上“学生无意义的随意自主”更是散漫的表现。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有效智慧课堂教育在人的早期智慧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智慧的发展,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

二、数学课堂要有温馨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智慧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教室里桌椅的配备和摆放,设施及教学具等的选择、摆放,环境的美化和布置,光亮、声音、温度等的适度控制,课堂师生的组合方式,教师的形象打扮、言行举止都应该是温馨的。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激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课堂人际之间应该讲诚信,讲民主,讲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老师应该用“亦师亦友,和而不流”的态度去处之,用诚信换来学生的信服,用平等换来学生的交流,用爱心换来学生的敬重,“和”而成其友,“不流”而成其师,从而使师生交往充满友爱,充满促人奋发向上的教育因素,达到“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老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的目的。这种环境氛围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智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型课堂。

三、灵动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

大家都知道: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智慧型的课堂就是教师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四、有效的智慧课堂需要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教学中应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并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我在执教《平均分》时的情景。全班同学正兴高彩烈地庆祝着能把10颗糖果平均分成2份或5份时,一名学生不等我请,而自己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分法”。这名学生竟提出了10颗糖可以平均分成3份,一般来说是始料未及的。这时做为教者的我是“视而不见”,或者课后“讨论讨论”,还是接纳生成呢?最后我选择了后者:“把练习纸拿上来,说说你的想法。”当这名学生说出最后再把剩下的一颗平均分成3份,所以每份是3颗多一些时,学生的舌战越演越烈,而我却“坐山观虎斗”,既不表态,也不进行叫停。等他们辩论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提问:“你们觉得有道理吗?我听不出有什么道理呢?”有意“装糊涂”,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最好的倾听者,让学生做“明白人”。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调整后的教学思路,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和创造的境界,而且实现了比预想更好的教学目标,使数学教学充满智慧与激情,使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五、知识的建构需要留足思维的时间。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启迪学生智慧、催生学生思想的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智慧,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下的新生事物。只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会不断地有新的创造,新的惊喜。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学习交流,才能真正经历兴奋、激动、焦虑、紧张、困惑、刺激、折磨、喜悦等情感体验,并在讨论、争辩、总结的同时,不断激发、唤醒、启迪他人及自我的灵感、智慧和创新思维,不断地改进——创新——再改进——再创新,逐步形成、拥有自己独特的数学情感、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和数学智慧。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发现,其实有效的智慧课堂,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精彩往往来自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精彩的互动,来自课堂上那些看似无痕迹却有大智慧的数学思考。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从思想上亲近智慧,行动上实践智慧,不断地生成智慧,给当今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智慧型的数学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旅程。

思维与智慧范文5

【关键词】改革;数学课堂;思考;启迪智慧;高效

Efficiency of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 the wisdom of the classroom

Ren Cai-yan

【Abstract】Wisdom is in the open, ri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rather than direct instruction as knowledg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s to go beyond the knowledge of education, students from knowledge to wisdom. The same time, the core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is to cause students to think and improve the cont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So,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first should inspire the wisdom of students. Teaching suspense from the cleverly designed, well-designed research activities, to wit activation classroom speculative, active students to thinking, seeking the classroom Thinking depth start to real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nking, full interpretation of the vitality of the classroom, to make the classroom more efficient.

【Key words】Reform;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hinking; Enlightened wisdom; Efficient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精辟地指出:“孩子的心应该是智慧的海洋,不应是真理的仓库;学生拥有的应该是‘活’的智慧,而不是‘死’的知识。智慧课堂以知识为载体教给学生智慧。”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含量。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为了学生智慧的发展呢?教师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潜心研究和创造教材中蕴含的智力因素,找准学生智慧的生长点。通过巧设“疑”点,立足“探”点,关注“争”点,引领“多”点,把握“深”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智慧碰撞中启迪智慧,提高思维水平,从而充分彰显数学课堂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巧设“疑”点,诱发思考,启迪智慧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独具慧心慧眼,做教材的驾驭者,做知识的发现者,做思维的创造者。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中的疑点,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在关键处巧设“疑”点,使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与新的知识需要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的思考。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荡起数学思维的层层涟漪。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当学生初步认识并能准确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1 观察黑板的板书,找规律。

教师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板书寻找发现。从而引出人民币面值的数字规律:1、2、5,并板书。

1.2 设疑:如果要其它面值的人民怎么办?

教师提出疑问:“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如果我想要3角、6元等这些钱怎么办呢?”

抓住人民币面值的数字特点,巧妙设“疑”:如果想要其它面值的人民币,怎么办?教师精心设计的“疑”点,让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与新的知识需要发生了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诱发了学生的思考与实践操作。学生在思考中找到了多种解决办法。在实践操作中加深了对如何凑成其它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学生的智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点。有“疑”才有“思”。因此,为了诱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必须在“疑”字上下功夫,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疑”点资源,为学生的“思考”服务。只要教师的“疑”点设得好,就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思考欲望,激发他们的思考热情,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的状态。以疑诱思,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 立足“探”点,引发思考,启迪智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立足“探”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碰撞。在探索的过程中,让知识插上思维的翅膀,使他们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中,沉浸在思维的殿堂里。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设计了三个思维梯度的训练:智慧探索A站,智慧探索B站,智慧探索C站。

智慧探索A站引导学生先从1~100的小范围开始自主探索,再让学生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就是学生间的智慧相互碰撞交织,得出适用于小范围的结论;然后扩大范围,根据这一结论大胆猜想,借助计算器用举例的方法进行验证;当找不到反例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小结智慧探索A站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用迁移类推的方法研究智慧探索B站,让学生再次发生智慧的碰撞,探索出5的倍数的特征。有了A站的探索经验,B站的探索自然水到渠成。

智慧探索C站是对智慧探索A、B站的一个有效链接与提升,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巩固应用有效挑战了学生数学思考的高度,拓展学生的思维。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设计了智慧探索A、B两站。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体验“缩小范围——观察特征——扩大范围——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此外,教师还找准有效的思考点,设计了智慧探索C站,引领学生往更深一步的探索。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探究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等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探究中,实质上收获最大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在探索、交流、思考、操作等富有成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关注“争”点,激发思考,启迪智慧

记得有人说过:“只要有思想的碰撞,必定有思维的成长。”在数学课堂上,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等都会引起学生之间智慧的交锋,这样的交锋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这种“争”点,以“争”点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激烈的争锋、智慧的碰撞中擦出思维的火花。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P33页《解决问题(近似值的实际应用)》例12(1):“小强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教师首先让学生读懂题意,列出算式,因为已有知识铺垫,学生很容易就列出:2.5÷0.4。这时,教师让学生算一算,到底需要几个瓶子?一位学生说:“2.5÷0.4=6.25(个),需要6.25个瓶子。”他的说法马上引起了另一位学生的反驳:“不对,瓶子是没有0.25个的。应该是2.5÷0.4=6.25(个),根据四舍五入法,6.25(个)≈6(个),所以需要6个瓶子。”教师看到了智慧的火花,第一次争论出现了。教师马上接口说:“如果小强的妈妈真的只带6个瓶子,能装得下吗?”(能;不能)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回答。这时激起了学生的争论欲望,其中一位学生自信地说:“我都不同意前面两位同学的说法。2.5÷0.4=6.25(个)≈7(个),需要7个瓶子。”这时,另一位学生抢着说:“我对这位同学的说法有补充:2.5÷0.4=6(个)……0.1(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一个瓶子来装。这时,教师露出满意的微笑。”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列式、计算教师都采用略处理,把时间重点放在“处理计算结果”上,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抓住课堂呈现的多种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从而擦出思维的火花。对于重点的突破自然水到渠成。关注“争”点,使数学课堂在“争辩”的过程中,彰显思考的价值。

我们推崇并赞赏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学习问题的争论。常言道:“理不辩不明。”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学生有争议的地方,这就是学生深入思考的开始。每个学生在争论说理的过程中也就是对问题进行一遍遍思考的过程。这样的思考充分凸现“争论”的价值,有很高的思维含量。

4. 引领“多”点,散发思考,启迪智慧

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教师要把握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从思考的价值入手,引领学生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寻求的方法越多,头脑就越灵活。思考的机会越多,知识的掌握就越深。在寻求一题多解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优化,寻求简便方法。这对学生关于问题解决的策略优选意识的培养、智慧的启迪都有着重要意义的。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师的教学流程如下:明确合作要求——小组合作探究——汇报探讨结果——比较优化方法。学生在合作要求:“找到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引领下,发散思维,探讨出了如下几种方法:“分割法”,“添补法”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将组合图形通过“分割法”或“添补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几个基本图形进行计算。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引领学生找到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计算数据,所转化成的基本图形也不一样,都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而且通过这一题多解,学生掌握了多种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从而更有利于用“知识的迁移”求其它组合图形的面积。

一个空格并非只有一个答案,一道题并非只有一种解法。这是一个引领学生散发思考的切入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定势思维,活跃学生的多向思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作为教师,要以“一题多解”为契机,拓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升思考的价值。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问题,掌握多种解题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5. 把握“深”点,促发思考,启迪智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还要引领学生走出浮光掠影的肤浅,对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的境界,有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抓住数学学习的本质,把握思维的深度,为学生设计向上攀登的“支架”,促发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追求数学课堂的思维深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21~30的数》时,在学生认识了21~30的数后,教师让他们仔细观察0~30这些数(见图8),找出这些数的规律。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0~30个位上的数都是0、1、2、3、4、5、6、7、8、9。”有的学生说:“10~19十位上的数都是1。”另一个学生接着说:“20~29十位上的数都是2。”还有的学生说:“竖着看,0、10、20、30十位上的数是0、1、2、3,个位上的数都是0。1、11、21十位上的数是0、1、2,个位上的数都是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动态显示课件。当学生发现0~30这些数的规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把31~40的数写出来。再鼓励学生:“相信大家掌握了这种规律后,0~99的数都能数出来。对不对?”(对)“请大家一起数一数。”(生数0~99。)

在学生已经认识了0~30的数的基础上,对于这些数的观察,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数的特点。从数的特点中引领学生进行了数的创造,当了一回小小的数学家。创造出了31~99的数,进而转化成学生内在的财富。把握“深”点,促发思考,给学生开辟了一条创造之路。

学生的思维水平跟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为了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深”点,适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让他们有自己创造性的见解和思考,在深层次的思考中发现知识的真谛,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升华,从而走向一个新的思维高峰。

角度一变天地宽。要使数学课堂变得更有价值,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场所,就必须努力从学生的利益出发,运用教师的智慧教学,使数学课堂富有生命力。只有我们关注“思考”,才能释放学生的思考;只有我们立足“思考”,才能挖掘思考的有效价值;也只有我们引导“思考”,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启迪学生的智慧。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力求寻找“思考”的足迹,多层次、多方位激活学生大脑中的思维细胞,使数学课堂真正呈现一种应有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 黄爱华著.《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思维与智慧范文6

乙:确实如此。道理很简单,中国古代的“智慧学”所尊崇的“形而上”的“道”,与西方“智慧学”所追求的“物理学之后”不是一个意义上的东西:中国的“道”是“我”所能够“认识”,却又排斥“我”去“把握”的“形而上”;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并非我所道之“道”,而“名”也非我所名之“名”。但是西方哲学里的“物理学之后”则与之不同,从它出现的第一刻起,就赋予了“我”进行“认识”并能够“把握”的“权力”;“我”头脑里的因果关系范畴已经告诉“我”,它是作为世间万事万物的“本原”出现在“我”的面前的,因此是“我”可以认识、研究、追寻的对象。

甲:中西方哲学之间的这一差异果真就那么重要吗?

乙:请耐心地继续听我讲下去。正是在这一差别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的“道”,找到了自己的“物理学之后”的“本原论”的解释,并被迅速地运用到社会发展及科学研究上,破天荒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注入了“本原论”意义上的“进化论”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各个领域里理性思维活动的发展,将中国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然而,这一结合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文化冲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智慧学”里,“形而上者为之道”的传统思想。人们在赋予西方哲学的“物理学之后”以“道”理解的同时,也使人们所认识到的“物理学之后”的东西成了亘古不变的东西了。根本不会想到“西方哲学”里的“物理学之后”,是一个随着人们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东西,并最终成为先天存在的东西而受到人们的怀疑,而被给予放弃的东西。就像一个领路人,将我们引进“西方哲学”的殿堂之后,自己又走出了这个殿堂,却把我们留在了这个殿堂里,使我们成了这一殿堂的主人,守候着这半部西方哲学。

甲:半部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就这么简单的产生出来了,我们也因此成了这半部西方哲学的掌门人了?真是不可思议!

乙:道理很简单。我们既不了解自己头脑里“形而上学”的东西,更不了解“西方哲学”里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于是便出现了“半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怪胎。可以这么说,“西方哲学”的“半部化”,不是“西方哲学”使之然,而是“中国化”使之然。

其实,“西方哲学”里的“物理学之后”,本身就是一个随着人们的认识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发展的东西,而这一点却正好被我们忽略掉了。于是,西方“智慧学”在“物理学之后”上所形成的认识,都被当成了亘古不变的“道”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看不到本原论问题、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及逻辑论问题的研究在其历史发展中的内在联系,甚至成了并列在一起的、没有先后顺序的“哲学问题”了,更看不到它会在后来发展中出现完全相反的变化。这一“中国化”了西方哲学,不仅误导了人们对于“西方哲学”此后发展的认识,更将中国的理论思维活动永远地局限在西方哲学已经嚼烂的、没有了味道的问题上,并且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使我们在哲学这一理论思维活动上落后西方一个世纪以上了。

甲:何以见得呢?你能用你的观点来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吗?

乙:可以。我们就从“本原论形态”说起吧。这一形态是“智慧学”处在较早阶段的表现形态,它是较早时期人们在自身的“智慧”基础上产生出的最初的“智慧学”观点,特别是关于事物运动与变化的认识,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集中到它的最基本的存在形态上。人们企图用某个单一的物质,比如水、火、土等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来说明世界的运动与变化,产生了相对于原始宗教较为科学的宇宙观。

然而,这时的“智慧学”所追求的“宇宙观”,仅只是为了说明对象世界的运动与变化,难免不带有思考者自身的片面性、局限性,使得由此而来的“宇宙观”显得十分零乱,人们无法判定哪一种“宇宙观”更为正确。也就是说,这些“宇宙观”,仅仅具有直观性,而没有自我证明的能力。人们无法从中确定哪一种宇宙观更为正确一些,也就无法形成共同的、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本原存在的宇宙论。也就是说,人们在用自己的“智慧”去“表述”、“规范”世界的运动与变化时,却忽略了自身“思维活动”的存在,没能在其“宇宙观”中反映出这一“思维活动”的唯一性与必然性。于是,人们便发现“理性的证明”在“智慧学”中的重要地位;从此“理性的证明”也就成了“智慧学”,以及称之为“智者”重要标志,并在毕达哥拉斯那里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数”不仅较好地表现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而且,“数”还借助“智慧学”中“逻辑证明”,发现了自身在表述正方形对角线上所陷入的“逻辑矛盾”,进而将“数”的概念由“整数”扩展到无理数;成功地化解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应该说,将“证明”纳入“智慧学”,是“智慧学”自身的“合乎逻辑”的、“善意”的发展,“智慧学”不仅应该帮助人们分析世界的本原,以形成对于世界的根本认识,还同时能够“证明”这一“宇宙观”的正确性,进而排斥别的“宇宙观”正确性,使自己成为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绝对真理”;而这时的“智慧学”也就因此被改造成了以人们的“思维活动”的“智慧”为“本体的”“智慧学”了,用以“规范”人们“智慧”的“智慧学”了。

也就是说,“智慧学”这一合乎逻辑的、善意的发展,将原本单纯说明“宇宙构成”的“智慧学”,“发展”成了“规范”人们“智慧”的“思维规范”,“发展”成了在“理性证明”主导下的、“规范”人们“思维活动”的“智慧学”。应该说,西方哲学中真正的形而上学是从“智慧”为“本体”的“理性证明”认识开始的。这一关于“智慧学”发展的表述,看起来混淆了“因果关系”,却道出了深藏于“智慧学”后面的本质,进而将人们从一向所追求的“智慧学”那里转向了“形而上学”。

甲:这也就是说,被人们所尊重的“智慧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既是吸引人们的才智,去追寻世界奥秘的探索活动,同时也是在不断改变着自己,以成为有秩序的、自我约束的规范的科学的认识活动。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西方社会比我们更早地关注“理性证明”“思维规范”的历史必然性。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本》充分体现了“思维规范”的理性、系统性的特点,进而成为一切科学系统化、规范化的典范。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行政命令伤害最大的不只是表面上的“百家”的消失,而是“理性思维活动”自身的严谨性、系统性的科学精神的缺失,使整个社会在儒术面前停滞不前了。

乙:然而,这一“智慧学”的“本体论存在形态”,在被基督教接受过去之后,其“智慧”的“本体”便被上帝所“僭越”了。一个原本用来启迪人们“智慧”的“智慧学”的“本体存在论”,因上帝的“僭越”迅速地走到了自己的反面,成了封杀“智慧”、封杀“科学”的“智慧学”,并由此将西方社会带进了近千年的中世纪的黑暗年代。而这也就注定了,随之而来的对基督教中世纪黑暗的批判,只能从上帝所“僭越”的“本体地位”开始。这时的“智慧学”也就顾不上它的“本体论存在形态”了,它打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旗帜,要求把一切迷误“放在理性的尺度上校正”;并代表着“理性”与“思维”公然地向上帝要地位、要权力,努力地摆脱其“上帝婢女”的地位。于是,上帝创造世界的陈词滥调,便被“人是万物的尺度”、“劳动创造世界”、“知识创造世界”的理性思维解放所替代了,而“理性”与“思维”在“智慧学”中的地位也随之得到了提升,成了“智慧学”日益关注的“明星”,并取得了独立地位。

但是,好景不长,“理性”与“思维”在取得了对于“上帝”的胜利之后,便随即陷入争夺“智慧学”主导地位的“斗争”中了。唯心论认为人们的知识来自于自己头脑先天存在的“理性活动”,如因果观念、整体与部分的观念等;而唯物论则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于外部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出来的反映,并由此在“认识论”上展开了新一轮的决一雌雄的争论。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想将对方纳入自己的“思维规范”内,也就是说,它们两者,都想在推翻上帝对于“理性”与“思维”的统治后,由自己取而代之,成为掌握“理性”与“思维”的最高统治者。

于是,人们便由完全正确的、对于上帝给人以智慧的“理性批判”,“顺理成章”陷进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中了,进而将人们对于“物理学之后”的认识,从“本体论”阶段带进到了“智慧学”的“认识论”争论的“阶段”了;而“智慧学”,即所谓的“西方哲学”也从此由“物理学之后”的“本体论存在形态”前进到了“物理学之后”的“认识论存在形态”了。

甲:原来,所谓的哲学史上的两大哲学派别的对立与斗争,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出来的!我还以为是因为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产生出来的。现在看来,我原来所接受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观点。道理很简单,我们所一直念念不忘的那个哲学基本问题同样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如果不是“原来”就有的,那么,这个“原来就有”的“东西”又存在于在哪里呢?不就“主观地”“存在”在我们的“头脑”吗?这一“主观存在”的东西与先天存在、先验存在又会有什么区别呢?而我们因此而去反对唯心论,就已经陷入了从唯心论出发反对唯心论的自相矛盾了,并在事实上将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哲学的派别斗争变成了无聊的“悖论之争”了。

乙:你的这一见解我完全赞同。在“西方哲学”的认识上,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权力,而不是将我们自己的“形而上”的思想方法强加到它的头上;更不能将我们已经僵化了的“道”“思维规范”套用到“西方哲学”自身的变化与发展上去,反过来再把这样形成的东西当成真理顶礼膜拜起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尽管,西方哲学是我们到外国请进来的,但是,这一学习过程决不是什么“西方哲学的中国化”,而只是“西方哲学”的“中国同化”。

甲:你是不是又扯远了,还是回到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上来吧

乙:实际上,“唯物论认识论”、“唯心论认识论”都正确地抓住了“人”的“认识形成过程”某一个具体的方面。就像人们必须回答人们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样,说它来自心脏的跳动是正确的,同样,说它来自血液的不停的循环流动、来自不能停止的呼吸也是正确的。我们能够用其中一种证明来否定另外一种证明的错误吗?显然不能,同样道理,在批判智慧来自上帝,或者知识来自上帝这个问题上,“唯心论”与“唯物论”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并不存在哪一个更为正确、更为根本。

因此,当它们被人们用来相互攻讦的时候,便不再具有批判上帝创造人类智慧时的酣畅淋漓的气派了。这是因为它们在人们知识构成中的或然地位,决定了它们中的任何一方都难以排除对方的存在,而证实自己的唯一存在。于是,在唯物论试图用“反映论”去“批判”唯心论的时候,就已经把“反映论”“主体”自身不可缺少的把“理性活动”,放在了一切“认识活动”中的 “必然的”的地位上了,就已经在事实上把它看成了它所反对的“唯心论”所主张了的“先验论”、“天赋论”的东西了。同样,唯心论在试图用它的“必然的”、“先验论”去“批判”唯物论、证实自身的存在时,也已经把知识的起点放在了“客观存在”的位置上了,用以证实自己的那些“必然的”、“先验的”的“原则”;没有事物的客观存在,来自自我的“内在反思”又将从何而来呢?即便是天上掉下的,也只能是对自我的反映。结果,谁也不能在这一场争论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能留下“认识论存在形态”永远的遗憾。

甲:在这里,尼采关于“内世界(the inner world)”的概念的引进也许是正确的。我们只要把我们自身的“内世界”,植入任何一个“认识论”里,这两个“认识论”都会在这个“内世界”内部无限制地向后倒退过去,而归结到一个没完没了的起点上去。当我们在“唯物论认识论”基础上,去识别“内世界”接受某一事物的“反映”时,我们便会倒退到前一个“内世界”里去,以证实这一“反映过程”的对于“内世界”的“存在”。然而,这一类倒退并不会因为这一次倒退而终结,因为“内世界”的依然存在,始终是下一次倒退的逻辑前提,说明曾经有过的、更深一个层次的“内世界”的存在,而使倒退以至于无穷。

这便在“唯物论认识论”里引入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时空概念”会在人们批判“形而上学”的同时,进入“现象学”的理论上的原因。而我们只要将时空这一“维”引进它们的观点中,它们之间的所有对立也就随之化解了。人类历史的、整体形成的知识,已经无所不在地成为我们每一个后来者的认识前提,任何一个后来者都无法回避这一前提的存在,而将自己的思想设想为一块“白板”了;对唯心论来讲也是同样的,我们思想里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被给予”之物,包括“自我”在内。

乙:说得很对。近代哲学对于经院哲学的全部进步,就是证实了大写的“人”对于“上帝”的胜利,就是这个“人”的智慧对于“上帝”“智慧”的胜利。而在“认识论”上所出现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也就因此成了“智慧学”追求“智慧”的“形而上学”“本体存在形态”之后,所面对的又一个涉及“智慧”“存在形态”的问题。具体说,是涉及到“认识活动”自身“生成”的又一个具体问题。其意义决不亚于“智慧学”对于“理性证明”引进。人们的认识活动,或者说,称之为“智慧”的“认识活动”是怎样“形成的”,单靠“唯物论”、“唯心论”一方难以给出终结的回答。因为,它们只能证明它的见解是“认识活动”成为可能的一部分,或者说,仅回答了“认识活动”的“构成”问题,并不具有“认识活动”“生成”的必然性。

而最先意识到这一认识误区存在的,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的是人们都熟知的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从“命题”的形成入手,考察人们“认识活动”的“内在构造”,明确地提出了单纯的从理性的前提出发,进行理性分析的活动不能产生新的知识,只有将理性前提与经验材料结合后才能生成新的知识。很好地回答了“认识活动”生成的理论问题,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二元论者”;却又因为他并没有离开“形而上学”的前提,认定“自在之物”的存在,又被人们称之为“不可知论”及“怀疑论者”。

甲: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并不是绝对的,它们间的对立来自于“逻辑思维”上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对它们所共同存在的“逻辑思维”上的错误,却一时又说不明白,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乙:可以。这个“逻辑思维”上的错误,就是现象学家胡塞尔,在创立他的现象学理论时,所坚决反对的逻辑心理主义。建立在“反映论”基础上的“唯物论”“认识”,本身仅是在“智慧学”发展特定阶段形成的“认识”而已,并不能从这里“逻辑地”推论出,在“认识活动”上存在着一条所谓的“一定终身”的“正确的”“认识路线”;更不能由此“逻辑地”推出,主张这一“认识论”的人就能“唯物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类似我们看到天是“蓝色的”,并不意味着这一关于“蓝色”的“意识”也是“蓝色的”,这显然是荒谬的。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关于“蓝色”的“意识”,还是“灰色”的“意识”,它们仅是关于“颜色”的一种“意识”,是一种与它与表象的“颜色”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东西”。同样的道理运用到“唯物论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差异上也是一样。

它们都是人们对于“形而上学”“智慧学”的一种“认知”;在这一点上,它们都是共同的,都是这一 “智慧学”、“哲学”在人们“认识活动”中的具体的、对象化的存在了。因此,就这一点而言,它们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权说对方是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而认为自己是唯一正确的。尽管它们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可以通达“物理学之后”的唯一正确的“认识路线”,进而认为“智慧学”到它们这里便可终结了;甚至愚昧地把此前乃至此后的“智慧学”都理解成了这一“对立的”“认识路线”简单的、重复发生的历史,所谓的“智慧学”的任务也就因此成将这一对立永远地演绎下去的、单一性的任务了。

然而,它们在“形而上学”“智慧学”上的这一对立表现,正好说明了“形而上学”“智慧学”的荒谬,它们都是“形而上学”“智慧学”的愚昧的表现。充其量也只是这一“形而上学”“智慧学”“二律背反”的一个必然的结局而已。并最终成了“智慧学”在“形而上学认识论”上难以迈过去的坎。

而这似乎也就成了黑格尔当仁不让的历史任务。他并没有放弃“唯物论”与“唯心论”业已建立起来的“逻辑心理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基本理念;甚至可以说,他将这一“心理主义”完全继承了下来,并在哲学的理论研究中最先引进了“现象学”的描述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将它们两者“对立统一”的掺合到一起,使之成了处在“认识活动”之上的“绝对理念”。却唯独没有将“形而上学”的“逻辑心理主义”作为“意识现象”放到自己的“现象学”的研究中,这就使得他的“智慧学”并没能最终摆脱“唯心论”的“老套路”,而把人们的“认识活动”,或者说人们的“智慧学”当成了认识这一“绝对理念”,或者是在这一“绝对理念”指导下的认识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而这也就是黑格尔哲学的全部意义所在。为了证实这一“绝对观念”的“无所不能”与“无所不在”,黑格尔建立起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并希望以此来终结人们的“智慧学”的“形而上学”的研究,结果却被反动的普鲁士政权所利用,成了证明其合理性的“官方哲学”,重蹈起了经院哲学在中世纪成为基督教婢女的覆辙。真正的“智慧学”在它这里被彻底的封杀了,最终连同它的“形而上学”本身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这也就注定了后来的批判形而上学的现象学的出现。也只是从这个时候起,所谓的“智慧学”的“西方哲学”步入了真正科学的发展阶段,并因此演绎出了研究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来了。(待续)

                       三

 

甲:这也就是说,“西方哲学”也同天文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具体的自然科学一样,也是从一个并不科学的愚昧的认识出发,最终在人们不受其“思维规范”束缚的独立的、自由的思维活动的不断证伪、否定的推动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了可以研究、观察、比较的“科学认识”的“对象”了。但其本身还不能称之为“科学”。

乙:确切地说,在进入“形而上学批判”以前的“哲学”还算不上一门科学,只是在进入“形而上学批判”之后,哲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其情形就像星象学之于天文学、炼金术之于化学一样。而最重要的也就是对哲学的科学认识与研究。实际上,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并不是建立在一个没有人工雕琢的、抽象的、理论意义上的基础上,也不是只对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批判上帝创世论有意义的那一点“唯物论认识论”、“唯心论认识论”理论所能解释的世界。因此,用它来批判经院哲学、上帝创世论是完全可以的,而用它的那一点形而上学理论来表述现实世界则是捉襟见肘的、无能为力的。

甲:你的这一哲学史观,对我来讲是全新的,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把握,所以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判定它的是与非。不过,我最关心的是,被我们尊为指导思想的彻底的唯物论的命运。

乙:你的这一担心不无道理。依据上述全新的哲学史观,我们称之为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哲学的东西,确实不是一门科学。它同样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思维规范”,它来源于黑格尔的“先验的”的“逻辑学”的“理论体系”。只是将这一“理论体系”颠倒过来,对象化为“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东西,人们的“哲学研究”,只是亦步亦趋的在它的指导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充其量也就是将唯心主义在“纯粹理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维规范”,形式地并入唯物主义的“纯粹感性”的“思维规范”之中,使其成为一个彻底的折衷的将人们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包括其中的一个“绝对的”、“终结的”“思维规范”。看起来它好象将迄今为止的“智慧学”的全部智慧都包括进了它的“思维规范”之中了,人们似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地去运用两个不同的“思维规范”去,进而给了人们充分地运用自己智慧的“自由”。但是,这一“绝对的”、“终结的”“思维规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形而上学”的本质,它在赋予人们的“智慧”以“充分自由”的同时,也剥夺了人们超越这一“智慧”的自由。进而使人们实际上陷入这一“思维规范”所带给或是突出感性认识的重要性,或是强调理性认识重要性的循环反复的旋涡之中,并最终在实践中表现出或“左”、或“右”没有止境的思想与理论的斗争,甚至表现出“七、八年来

一次”的周期性规律来。因此,从理论上批判这一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我国哲学理论界批判“形而上学”的迫切任务。  

甲:如果这一唯物论不是科学,那又是什么呢?是伪科学?是反科学?总不可能是折衷的东西,既非科学,又非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吧?

乙:这里需要纠正一下。我们这里说唯物论不科学,并不是说人们的感性认识不科学,更不是说唯物论所表述的反映论不科学,确切地说,认识论里的反映论是正确的,而将这一反映论提升到“形而上”“位置”上的唯物论是不科学的。其情形就好像金子是闪闪发光的,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不可能得出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金子的结论一样;也就是说,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存在着反映论的情形,但是它并不处在“物理学之后”的位置上。把它放在“物理学之后”的位置上,使之成为主导人类认识发展的理论,就已经用人们的“物理学之后”的理性“干扰”了它的“存在”,就已经把反映论改造成了主观意义上的反映论了。混淆了这一内在关系,人们就会把自己感性认识上得来的东西,直接当成了当然正确的东西,就会放松理性上应有的警惕性,而犯下理性认识上的逻辑错误,这一逻辑上的错误曾导致我们在政治上犯下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甲:这也就是说,我们要将唯物论与它所坚持的反映论区分开来。我们决不能因为反映论的正确性,而武断地把唯物论理解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直接发展来的科学理论,更不能因此而证明唯物论的正确性,不能反过来用反映论的正确性来证明唯物论的正确性。不仅如此,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唯心论上,唯心论本身是错误的,但是,它所强调的、在人们头脑里已经建立起来的思维活动的观念是存在的,也是对人的认识活动起作用的。

乙:是这样的。任何一种认识、一种观点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不是科学的东西,在于它能不能发挥着科学的作用,唯物论在批判上帝给人“智慧”的问题上,它是科学的;但是用它来打压同样是批判上帝给人“智慧”,主张解放人类“理性的”“唯心论”,它就不再是科学的了。比方,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因反对“唯心论”而用它来打压基因理论研究时,它就不是科学的东西了。因为这一打击,原来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基因理论研究的苏联一下子落后到了西方的后面。但是,没过了多久,其结局便被颠倒过来了,最终还是基因科学取得了胜利,或者说是被称之为唯心论的东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甲:否定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人们是难以理解接受的,它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不会亚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对于牛顿经典力学的冲击,不会亚于时间会放慢、长度会缩短对于绝对时空带给人们的冲击。连唯物主义都不是科学了,哪还有用以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科学活动的普遍规律、一般规律呢?哪还不会带来天下大乱吗?

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西方哲学采取了错误的态度,这就类似庄子在观鱼时,感觉到鱼在水中的快乐一样,有谁能知道这种快乐的体验我们强加到鱼的身上的呢,而鱼充其量只是迫于生存而必须求生于水中的。同样,我们在把西方哲学看成是寻求普遍规律、一般规律的科学时,也只是出于我们自己对于“道”的理解。我们并不知道,西方之所以苦苦地寻求这一所谓的普遍规律、一般规律,仅仅只是因为在他们的背上重重地压着一个“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的思想包袱!它们为此而奋斗完全是不得以而为之的!就好像庄子看到鱼在水中快乐地游一样。难道我们也要为此而去钻这一“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的牛角尖吗?当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个多世纪之前,当中国转向西方寻找科学理论的时候,认识论上的反映论确实给当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界带来全新的气息,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甲:如此说来,我们所以这么看中这种意义上的西方哲学,就是你所说的那个存在于我们头脑里的、有着中国哲学自身特点的“形而上”的观点。就是这一“形而上”把半部西方哲学当成了西方哲学的全部、顶峰,从而割断其后面半截的反思与发展。

乙:正是由于我们片面地把握了这半部西方哲学,特别是称之唯物论的那一半的一半,并把这一哲学观点及这两种哲学观点的对立与斗争看作是西方哲学发挥的顶峰,进而片面地、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理性思维活动系在一个好皇帝身上,全权由他来领导我们前进,使我们在事实上退回到封建年代,并为此付出文化大革命这样惨痛的代价。也就是说,我们把我们对于西方哲学的理解强加到了西方哲学的头上,再倒过来把这样的西方哲学强加到我们的头上,成了我们的指导思想,当最终发现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时候,又怎么不会感到恐惧与失落呢?

甲:这就是说,一个世纪来,我们并没有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西方哲学。这也就难怪中国哲学界常常出现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的置疑。因为,我们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西方哲学,自然也就怀疑起西方哲学的科学性了。

乙:是这样的。而我们所一直推崇的唯物主义哲学仅只是哲学在近代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东西,或者说,仅是形而上学在近代社会的表现形式,它与上帝的精神本体形态,只有五十步的距离。我们所以把它当成唯一正确的理论,是因为它与我们自己头脑里的形而上学理念共鸣。具体说,我们在同化“西方哲学”的同时,在传统的君与民的传统的二元结构的社会关系之外,又结合进了中西方哲学结合起来的“物理学之后”与“形而下”的二元结构的“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进而将传统的、君与民的二元结构基础上的“上智下愚”二元结构世界,装饰成了革命理论所表述的“领导”与“群众”的、新的“上智下愚”的关系:处在“形而上”位置上的“人”,更拥有了“唯物论”所赋予的“物理学之后”的“智慧”,并因此使得已经是“君权神授”的“形而上”的“人”,变得更加“神圣”起来了;原本已经“上智下愚”的二元结构社会,也因此趋向更深层次的“智”与“愚”的两极分化,“愚者”将永远在“智者”领导下,迈上不断富足的社会发展征程。这样也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人们又重新回到了一百年前曾经批判了孔孟之道的面前,被逼去重新面对鲁迅所关注的恨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性奴性的问题了。不仅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及八股文式的官话、套话、大话大量地保留了下来,还必须在已经被我们所同化了的、西方哲学自身并不存在的所谓的“斗争哲学”领导下,或左或右的、踩着石头向前推进,一再地培养起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不信任。

结果,西方近代哲学从经院哲学批判那里,所取得的有限的解放人类理性思维活动的进步,便在这一已经同化了的半部西方哲学面前消失殆尽了。这样,原本就在理论思维活动的起点上已经落后于西方的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我们能够在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上超过西方,又如何能够奢望在我们的本土上培养出诺贝尔奖金的得主呢?

 甲:如此说来,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上,我们几乎没有一步,或者说,强大的“西方哲学”并没有撼动一下深沉的“中国哲学”。

乙:在整个民族总体的理论思维活动水平上,可以这么讲。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一再强调,在中国也存在着与“西方哲学”的“本质”、“意义”相一致的、有关“形而上”的“思维规范”的“智慧学”。如果,“西方哲学”的“思维规范”是建立在“物理学之后”的追求与认识上的话,那么,“中国哲学”则建立在“礼教”的“物理学之后”的存在上。这样一种“思维规范”成了指导中国理性思维活动“物理学之后”,并由此而演绎出的“三纲五常”这样的“思维规范”、支撑起了一个偌大的“封建王朝”,也随之产生出了须臾不能离开的依赖性。因此,当一个世纪之前,“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人们同样为此而感到莫名的恐惧;人们无法想象没有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的集中统一,一个统一的社会如何才能维持下去。今天,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形,当我们正确地指出,我们一直被奉为绝对真理的东西,仅只是半部西方哲学,且已经为现代的西方哲学否定了的时候,人们又怎么能够不产生出同样的似乎天要塌下来的恐惧呢?

但是,我们只要想到闪闪发光的东西并不总是金子这一正确判断,我们就能够接受“闪闪发光”的“认识论”并不总是正确的“认识论”这个道理了。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才与唯物论的故乡,或者说在“西方哲学”的故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那里,人们对继之而起的、批判形而上学的现代哲学没有出现任何的恐惧感,即便尼采大声疾呼“上帝死了”,信仰上帝的西方人也没有出现末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