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范例6篇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范文1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是聋校语文教学的核心。聋生在写作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遣词造句、推敲字词、凝练语言等,并且能够围绕主题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也就是布局谋篇的能力。写作的这些内在要求,使作文教学成为一个教师难教、聋生难学的“烫手山芋”。对于聋生来说,写作更是学习难点。首先,聋生手语交流中以“倒装句”为主,书面写作亦会出现类似语法错误;其次,聋生能够准确使用手语表达事件,但在书面写作中会出现说写严重脱节现象,这是内隐写作能力欠缺的表现。最后,聋生缺乏对写作素材的有效管理。他们的作文常常出现离题万里、机械错误、缺乏组织和协调等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如何提高聋生写作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思维导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认知工具,它适合在构思阶段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拓宽思考空间,从而更好地谋划、统筹全局。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中学聋生写作教学,易于构建知识框架,理清聋生写作思路,激发聋生写作兴趣,提高聋生写作能力。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著名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的一种用图表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有创造性。

思维导图是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是一种用图表来组织、阐述、表达知识的工具,具有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所以它能帮助聋生梳理学习内容,筛除杂乱信息,保留关键内容,帮助聋生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加速知识获得的过程;由于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特征,能够激活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鼓励聋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分享集体智慧,获得愉悦的认知体验。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主要机制是教师启发、帮助聋生把新语言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中,以思维导图绘制出主题的现存知识结构,组织写作素材,纳入新的知识,理清文章内部结构。思维导图不仅能让聋生清楚快速地注意到所要强调的重点,而且能让聋生用一种联想的方式来更加清晰、有效地进行思考。它通过使用线条、色彩、箭头、分支以及其他方式来更好地绘制脑图,帮助聋生整理并且组建复杂的写作想法和过程,帮助聋生建立一个一目了然的文章图式,提高了写作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聋生是语言学习的中心,学习过程是聋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主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所强调的意义建构指的就是聋生对于语言知识的一个主动接受、理解以及消化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聋生阅读和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与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并将阅读材料所呈现的知识结构相贯通,再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清晰有效地呈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的过程

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中学聋生写作教学中,从而提高聋生写作能力呢?笔者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写作教学,如图1。

例如,在进行“我熟悉的人”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聋生首先思考我熟悉的人是谁,他有什么样的品质,都有哪些事例可以体现出这些品质,这便是确定主题的过程。其次,根据确定好的主题,罗列出概念;教师组织聋生进行头脑风暴,引发聋生抒发己见,充分表达想法。再次,聋生绘图,在此过程中小组可以交流绘图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在绘图过程中,并不限制聋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通过交流引发彼此的想法,提出更多的概念。接着,聋生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与同学、教师交流后,聋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形成自己的特色。最后,依据思维导图写出文章。(写作思维导图范例如图2)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的优势与不足

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有利于增强聋生写作兴趣。采用这种方式,避免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写作,聋生的写作学由变被动不变为主动。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聋生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提高了聋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会鼓励和刺激写作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写作真正变成一种乐趣。

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有利于提高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记录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依其内在逻辑关系或者使用者的特定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重组。随着思维导图的逐步完善,聋生对作文中心的理解日益深刻,以文字篇章的形式完善描述思维成果也就逐渐水到渠成。

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有利于提高聋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的大脑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图文并用、左右脑相互配合的思维导图进行思维时,则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并能及时记录下来,或者随时回到前面任意一个思维中点,再次,生发更多的创意,创造性思维成果就这样变得生生不息。然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聋生写作教学,也有一些不足。思维导图不能帮助聋生提升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也不能提高行款正确、书写规范的意识,更不能帮助聋生写出更精准的词汇、优美的语句以及运用更加丰富的修辞手法。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提升修辞手法、升华主题等方面下更多工夫。

提高聋生写作能力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维导图辅助中学聋生写作教学能够促使聋生的写作技能向积极方面转化,对于提升写作条理性、逻辑性、全面性以及确立文章中心思想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此外,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聋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其创造性思维。然而,思维导图在修辞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作用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范文2

【关键词】小学英语 中高段梳理 阅读信息 思维导图

引言

阅读的基本目标是获取信息,并通过深入地分析信息、梳理信息,从而掌握知识。小学中高段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梳理阅读信息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在信息梳理上则稍显逊色。鉴此,在小学中高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教授学生某种梳理信息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其树立阅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教学实践的有关情况来看,利用思维导图则能够有效地梳理信息,并理清不同信息间的内在联系。所谓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之技巧,将各级主体关系用隶属或相关的层级或链接形式表现出来,总体上讲,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由此可见,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梳理阅读信息。那么,为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应该在小学中高段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着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阅读信息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信息的几个步骤

1.重视题目,以题眼为中心。由于不同人的思维方式有所迥异,因此其建构思维导图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使用思维导图梳理信息之时,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喜好以及思维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建构模式。但是无论如何,在建构思维导图之前都应该明确主题,如此才能将信息进行有序排列组合成逻辑严谨、结构完善的思维导图。因此,在小学英语中高段阅读教学中,我们则应该培养学生抓题眼、找中心的能力,从而为思维导图的建构以及文章信息的梳理建立基点。

2.粗略阅读,寻找主题句。在阅读过程中,主题句中往往蕴藏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因为所谓的主题句即是与题眼抑或说是主题息息相关的语句,其大抵都是有关主题的描述性及修饰性语句,显然这样的语句自然少不了关键“信息”。因此,为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英语阅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我们也应该培养学生寻找主题句的能力。

3.精读文章,寻找信息的内在联系。精读过程是针对重点及难点知识点进行反复的推敲、揣摩,并力求理解领的过程。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英语阅读信息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精读文章寻找信息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逻辑顺畅的思维导图模型。鉴此,小学中高段英语阅读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则还应该培养其精读文章,寻找信息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掌握以下几种思维导图的绘制模式

1.放射式。放射式思维导图,是指由一个思考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这样的绘制方式。譬如,阅读“snowman”(Hooray! It’s snowing! It’s time to make a snowman.James runs out. He makes a big pileof snow. He puts a big snowball on top. He adds a scarf and a hat. He adds an orange for the nose. He adds coal for the eyes and buttons.)r,运用放射式的绘制模式可得以下思维导图:

在小学中高段英语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就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放射式的思维导图绘制方法。

2.关联式。所谓的关联式思维导图,实质上是指利用不同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关系,并以元素关系为绘图要点,利用导图呈现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则称之为“关联式”。由此可见,关联式是以主题信息为中心,并以逻辑关系为节点的信息组织网络。在小学中高段英语阅读中,诸多信息皆是由主题信息关联起来的,因此在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少不了运用关联式的思维导图。那么,在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英语阅读信息时,我们也应该着实有效地培养运用关联式绘图的技巧。如掌握一中点、多支点、相联系,即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形成不同的支点,并运用逻辑关系将各支点联系起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梳理信息之能力十分重要。根据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助益学生梳理阅读信息。鉴此,小学中高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则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抓题眼、找主题句、找联系的思维导图建构步骤,再掌握放射式、关联式的构图技巧。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范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55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于利用发散性思维的优势特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将英语课程的主题以图形、颜色的方式建立层级连接,充分发挥左右脑的潜力,实现学生科学艺术与想象逻辑的协调发展,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实现改善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教学目的。

一、初中英语教学利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一)教学内容适合开展思维导图教学

初中英语课程的难度适宜,教材的文章大多是长度适中的小短文,不同于高中英语课中的超难文章,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了解文章大意。初中课程通常都是简短的,通常由几个意群构建文章,这种简短的文章搭建形式需要采用简捷有效的方法串联意群,而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二)学生知识构建需要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好的教学方式需要让学生顺利接受,在高复制的操作形式中才能得到广泛推广。学生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很容易陷入思维怪圈,一方面由于过分重视对单词、短语的识记而忽视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学生陷入一叶障目的极端中。另一方面在于学生能够流利地背诵和默写全文,在过分注重文章整体性的过程中不愿意舍弃细枝末节。这两种英语学习状态制约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避免产生学生陷入两极分化的学习状态,在思维模式的构建中实现知识点和知识结构框架的有效掌握。

(三)学生思维特征契合思维导图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生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其思维模式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对于个人的思维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深奥的英语文章,学生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掌握文章大意,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有效契合了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具体的英语课程教学中通过图片、关键词的串联方式实现学生对文章的快速理解。在思维导图的搭建模式中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学习框架,注重对初中英语知识整体性的把握,也能够实现对细小知识点的“一网打尽”,在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把握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英语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与误区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简单明确、方便记忆、衔接串联、丰富联想等优势特征,帮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搭建个人的学科体系,实现英语知识点与系统构架的双重结合。但是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形式在英语课程中的教学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忽视具体的教学情况。部分教师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不能灵活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的盲目采用反而会影响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初中英语课程的短文需要依据具体的文章体裁来选择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比如说记叙文和说明文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能够产生直观的教学效果。对于对话体和信件体的英语文章就不适应采用思维导图的呈现方式,对该类型的文章体裁采用师生对话或者小组互动的形式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呈现。所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决定,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范文4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它是由英国著名学者“大脑先生”托尼?巴赞研发出来的一种教学训练方法。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方法让我们的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使我们的思维可视化,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图形技术,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图文并重的方式将复杂的关系理顺,将各级主题的关系运用层级图来建立记忆链接,让人们的左右脑能够被充分地运用,激发大脑的潜能,被视为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来加以修饰,增强效果,以便使其显得更有趣味,更美,更有特性,反之则会增强创造力、记忆力,尤其利于信息回忆。思维导图具有点、线、面、彩的特点,是可视化、非线性的思维工具。

二、思维导图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宏观理解。高中英语阅读课程的词汇量比较多,知识面较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略显吃力。所以,如何让学生对课文在宏观上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至关重要,它是英语阅读的基础。利用思维导图点、线、面、彩的特点和可视化、直观化的方式可以将课文的纹理脉络用最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链,理清错综复杂的知识点和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阅读课的课程有一个宏观的理解,产生记忆链,联想到其他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一个人探索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在英语新课程的任务里,更是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放在了首位。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程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让英语知识变得鲜活。它所具有的趣味性和可视化等特点,通过图片和颜色等能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单词和句子以更生动、更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新的认识,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开发左右脑思维过程,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3.有利于形成创新思维。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每个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差异。因此,英语教学在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个突破口,做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指导者和陪练者,训练他们的心智和才能。而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它像一张结构清晰的地图,首先将课文内容层层深入,让学生由总到分如抽丝剥茧般地将问题一一解决,不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英语知识点,在阅读过程中也不再是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让他们学会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减少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围绕文章内容联系其他知识点。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通常新老知识点是不断交替出现的。有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不扎实,词汇量不足,这样的状况导致他们在英语阅读课程的学习中变得越来越吃力。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就需要老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通过图文并重的方式对知识点和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反复巩固。比如在学习高中外研版必修一Unit 1《My After-school Activities》的时候,里面有许多有关课外活动的单词,如football、basketball、badminton等,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联想:课外活动除了可以踢足球、打篮球和羽毛球之外还可以干什么?让学生积极回答,从而引出其他课外活动,如running、swimming、drawing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

2.围绕文章主题构建阅读框架。高中英语的阅读难度一般是呈阶梯式增长,越往后难度越大;课文内容也是从简单到复杂,对课文的理解力也要求越来越高。不同于前期课文的日记模式,到了后面课文的内容一般需要学生的整体理解。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运用点、线、面构成的图形模式不仅能够了解文章结构还能让学生的大脑被完全激活。比如在学习必修四Module 1《The City of the Future》的时候,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未来城市》的内容进行分类,从衣食住行这四大方面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填充,让他们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一个具体的理解。理清了课文的框架之后,对于课文的学习就变得轻松了很多。

3.灵活运用阅读训练方式。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图式教学意识,主导图式教学过程。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来不断地调整思维导图的运用方式。思维导图的核心是将新事物与已知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而阅读也就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是一个“接受――加工――输出”的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故事学新识,更要善于通过设计组织多种形式的图式活动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或是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内容,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词汇、语法和句型融入到思维导图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要让学生多自己动手画出思维导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思维意识。适当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也要用心,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是人物、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事件等,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文章的分析,让他们逐渐掌握英语阅读的精髓。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导图;基础教育

目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推广,小学语文学习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传统教学模式对语文课前预习并不是特别重视,因为教师没有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及特点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思维导图也被称作心智图、脑图。它以全脑为基础,按照大脑自身运转规律进行思考,能够全面调动大脑右脑在空间、图像、颜色、整体思维、想象等方面的潜在能力,以及左脑在顺序、逻辑、文字、数字、条例等方面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让人类整个大脑在创造、记忆、精神、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挖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对心智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小学生进行培养,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充分挖掘。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思维导图具有放射性、直观形象性、多元化思维、立体关联性、个性化思维等特点。(1)放射性。思维导图的结构类似于大脑神经元网络分布图形。它往往是从一个点或者一个关键词入手,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扩散开来,最后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又不断延伸的脉络结构图。(2)直观形象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穿插使用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和符号,将复杂的知识体系结构直观化、图像化,帮助我们强化关键词,增强理解和记忆。(3)多元化思维。导图通过包括图片、符号、线条、色彩、数字等不同表现方式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将思维的延伸和发展表现出来。(4)立体关联性。思维导图强调以立体方式来思考,利用多维度、多角度的联想和想象将知识体系不断扩展、不断延伸,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5)个性化思维。思维导图强调个人色彩,是具有个性的非固定模式,形式活泼。

二、小学语文思维导图的模式分析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预习过程中的应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逐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到小学语文预习中或者是课堂复习中,也是一个逐步展示并加强理解的过程。思维导图是由教师制作,并在课堂上按照思维方式和逻辑顺序逐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将课程相关资源整合并展示,学生在对课程理解的基础上,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要负责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导图以及引导学生思维等工作;而学生则发挥主导作用,主动进行探索知识,提出问题、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的过程。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这就要求在课堂中绘制思维导图,对课文主旨、训练要点及结构安排进行整体把握。例如《春日》一n,这首诗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教师可在教学时运用思维导图,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然后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请用一个词汇来概括这种美”,分别请不同的学生回答。有的学生回答蓝天,有的同学回答花,有的同学回答万物,有的同学回答河流。然后教师可以总结为什么景色好,主要是东风吹的原因。然后可以提问《春日》表达的内涵什么,向学生介绍实际上是诗人赞美的春风的内涵。此时,老师可绘制出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这首诗的内涵和诗人表达的情感,同时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与发挥。此外,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效率等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觉得作文是最难的。如何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怎样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与独特感受倾注于笔端,或者采取其他工具将其表达出来呢?“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语文课程目标又如何实现呢?思维导图对于写作教学同样具有较大的功效。在作文构思阶段,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有关材料。先将作文题目或主题以一合适的图形置于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展开联想,思考与中心图有关的内容、材料,并对思维结果加以调整,最终形成一张作文的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时,也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共同绘制作文的思维导图,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广度和写作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教学,也能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和学习的策略。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像一棵放射性的“知识树”,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序列性,有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范文6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三英语;复习

一、初三英语复习的现状

1.复习模式创新难度大

英语复习从其本质上讲,要想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探究新型方式难度较大,在复习英语知识时,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单词、短语、句型,或者背诵相关课文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复习的位置上,教师一直扮演课堂的主线,若复习时间过长,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认为英语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化学习过程,尽管教师在复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会以试卷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但仍局限于记忆再认模式。

2.教师对英语复习的认知存在偏差

英语复习课并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并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相反,会让他们成为教师自导自演场景的被动观赏者,教师应当明确其在整个初三英语复习过程中,应当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即监督学生完成知识基础复习(包括单词、短语、重点课文背诵等),并且能够协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复习进而建立较为完整的英语理论知识框架,从语法、词汇、句式进行全方位突破,对此,研究新的思维方式尤其重要。

二、关于思维导图

1.概念

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根据大脑外部思维的放射形状,将其比喻成非系统化知识的状态,表明人类的思想均以自然状态并自主地进行运动,也就是说这种放射性的状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输入与输出信息,因而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开发工具。

2.特征

(1)在中心位置上,有明确的信息焦点;(2)以中心图像、知识或文字为基点向四周进行放射性扩散的分支是其主要结构;(3)位于分支上的知识再以联想或关联的形式引出下一层分支上的知识成为二级知识结构;(4)各级分支可借助相应的连结点实现“交流”。即思维导图借助图像、文字、图片等将相互关联的知识联系起来,从中心话题进而引出各级的知识,形成一个放射性的知识框架,大幅度提高记忆水平,而英语知识点相对较散,完全可以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复习。

三、思维导图在初三英语复习中的应用

1.重视学生的思维培训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思维导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在思维上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主动接受这种新型思维方式。其次,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的运行模式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复习,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复习任务,找准关键词写在黑板的中心位置上,以volunteer为例,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回忆所学的知识,可利用文字、图片等写在下一级分支上,此时,教师要诱发学生根据图片上的内容回忆所学知识,以此增加学生的记忆深度。

2.教师方面的培训

教师要想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初三英语复习中的关键作用,教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备好课、明确复习任务,有自己的英语复习结构框架,并且善于运用各种复习方式,例如,头脑风暴回忆、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回忆知识点,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复习知识时,切忌超出学生的知识储备、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的存在。

3.思维导图在初三英语复习中的使用情况

一是词汇、语法复习。以复习“宁可……也不”的英语句式为例,在导图的中心位置上写下“prefer doing...to doing...,prefer to do...than do...,would rather do than do等,然后在下级分支上引导学生分别进行造句,并串想课文中与此相关的句式,从而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此句式,例如,在复习“position”这一词的意义时,可在下位分支上列出“姿势、职位、位置、地位”等让学生判断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以帮助学生深刻记忆词语意义。

二是课文复习。在复习“兴趣爱好”的英语课文时,教师可在中心位置书写“hobbies and interest”,在第二分支上书写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Jhon is crasy about baseball”,然后将各段的主要词汇写在第三级分支上,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回忆课文内容,在回想的过程中,教师可辅助讲解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等,让同学边绘制导图边进行背诵,等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默写,从而实现听、说、读、写的完美结合,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思维导图尽管在初三英语复习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其熟练的应用技巧,加上初三学习时间相对紧

张,因而思维导图运用的前景还需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积极探索,应立足于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主动加入学生的复习计划,改变学生被动复习知识的状况,从而帮助学生主动完成英语复习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