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通识教育探索

大学英语课程通识教育探索

一、建构人文通识教育的目标框架

人文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人学”教育,旨在通过人文精神引领和熏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能力角度看,理解分析和内省思辨是人文学科所注重的能力素养。通俗地说,人文教育就是教人如何阅读、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这些可迁移能力不仅在学校使用,在商业等职场活动中也无处不在。本文借用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框架,准确深入地理解教育目标的各个层次,以进一步构建人文通识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框架。马扎诺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人对学习行为的控制情况来排序的。他将学习行为模式分为四个元素: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知识。自我系统具有最高级的内省意识思维,是任务动机的主要决定者,是由个体态度﹑信念和情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元认知系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负责确认与新任务有关的目标,制定为实现目标所需的策略。认知是心智作用的过程,认知系统的核心是心智技能。因此,学习行为模式的流程图是:自我系统先起作用,决定是否从事某一学习任务;接着元认知系统起作用,提出相关的认知目标与认知策略;最后认知系统处理相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系统的运作都要借助和使用学生已经存储的知识。刘春燕认为,描述教育目标要特别注意动词的使用。同时,刘春燕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目标框架也给予了本文重要启示。这里将分别从知识﹑认知系统或心智技能﹑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四方面对人文通识的素质教育目标进行外化描述,建构人文通识教育目标框架的具体内容。

二、人文通识教育和语言技能训练的融合策略

(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原则

“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原则是人文通识教育目标框架所体现的能力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并重的唯一可行途径。人文通识教育和语言技能训练并重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包含三个学习目标,即语言技能训练、人文知识摄取、分析思辨能力。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策略可以融合学习目标,集三位于一体。具体地说,学习者可以在摄取知识和输出思想的过程中,运用和训练语言技能,贯彻“从做中学”原则。同时,以输出为驱动的原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在对新语言点的琢磨运用过程中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此外,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课程中涉及的人文知识点,并在分析思辨的过程中得以升华。

(二)以“输出为驱动”的思辨研讨型授课模式

从具体的能力目标看,大学英语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研究思辨的能力,包括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问题分析﹑查阅文献﹑主题研究﹑观点思辨﹑撰写或表述﹑团队合作分享等能力。因此,思辨研讨型授课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思辨研讨型课堂是以学生在课下进行充足思考研究为前提﹑以互动的观点讨论和分享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活动。从过程角度进行解剖,思辨研讨活动的流程图为:阅读→知识摄取→分析→思考→观点形成→观点互动/讨论→思辨→观点再形成。可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任务的是保障思辨研讨课顺利开展的关键。

(三)思辨研讨和语言技能的统一

语言是意义和符号的结合体。思辨研讨和语言技能可以统一并重﹑彼此促进。在教学设计中,完全可以在体现授课内容重点的同时,考虑思辨和语言的融合,做到“思辨研讨中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学习中的思辨研讨”。否则,语言点讲解时间过多,课堂容易乏味枯燥。同样,大量的人文内容固然值得推崇,但教师同样应关注语言训练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因此,教师授课时,必须注重思辨研讨和语言技能的统一。

(四)第二课堂的拓展

第二课堂自主学习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第一课堂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文通识教育的价值﹑语言技能的提高和观点碰撞下的共同成长;其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内容需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再次,教师需精心设计第二课堂任务,使之达到预期效果,如对第二课堂的学习任务做“预告”式导入,以引起悬念等;最后,布置第二课堂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通过组员间的互动,提高任务完成质量。

(五)建设导向明确的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整个课程中的关键环节,设立“四维”评价体系——思辨性研究论文的写作评价、语言技能测试、第一课堂活动参与评价、第二课堂自主学习评价。此外,笔者认为,期末考试可以采用思辨性研究论文写作的开卷测试和闭卷语言点测试两种形式。或者为便于操作,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增加思辨性小论文写作。

三、结语

基于上述项目建设的阶段研究结论,可以深刻认识到,在人文教育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领域,还有许多重要课题需要研究探索。诸如,输出驱动人文教育目标框架的建构及效能评估、输出驱动人文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等。

作者:张晓婷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