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探究

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探究

【摘要】社区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直接影响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更能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社区教育通过激活乡村文化场域、建立乡村文化长效良性发展机制、唤醒农民主体参与意识等方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落地实践。而新时期,农村社区教育仍然偏离“为农服务”的初衷,教育激励机制供给与相关人才培养力度不足,难以有效发挥出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作用。在农村社区教育具体实践过程中,需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文化指引作用,明确社区教育管理权责,推动地域特色教材开发,丰富社区教育教学形式,切实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高效落地。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文化;社区教育;实践策略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五大内容。[1]其中,文化振兴是灵魂,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内生推动力,可以有效解放农村居民思想,促进乡村群众主体意识觉醒,提升农村主体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不强,文化振兴进程亟须加速推进。而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主体教育水平,重构乡村文化场域。因此,新时代,应充分利用社区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资源,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德育品质。

一、社区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新型教育形式,是居民终身学习的主要阵地,其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个体发展,带动社区内部社会关系的建构。[2]在农村地区,社区教育主要表现为在地化知识教育,也就是乡土教育。具体是指在特定农村社区范围内,依据农村文化、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优化的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逐步影响社区成员,促进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提升的教育形式。2016年6月,教育部等多部委明确指出,要大力宣传全民学习理念,办好社区教育,促进居民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落地,我国需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加速乡村文化振兴。第一,文化振兴可以巩固乡村振兴基础。长期以来,中国乡村居民大多聚集而居,在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相类似的节庆、宗族、耕读、伦理与祭祀等文化。这些文化相互交叉融合,共同形成包括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友睦相处、扶危济困在内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即乡土文化。第二,文化振兴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指明方向。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铸造乡村优秀灵魂,能够通过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方式,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第三,文化振兴可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落地。乡村文化振兴能够为农村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可以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无法绕过的一环,文化振兴是推进农村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可以引领和推动农村生态、乡村产业及人才振兴。

二、社区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作用

1.社区教育可以激活乡村文化场域。在地化知识是各民族文化在实践中积累并逐步形成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广泛的社会经验和习惯。曾指出,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民间乡土艺术、景观农业、特色村落宅院、节庆活动、乡风民俗等,都属于中华文化或地方性知识。[3]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受乡村文化场域变迁影响,在地化知识逐渐被村民忽略,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逐渐减弱。社区教育同时兼具教育活动和文化活动属性,具有社区性、地方差异化特色,且不同地区的社区教育具有显著差异性。在社区教育开展过程中,乡村社区教育通过广泛搜集、整理本地文化资源,如古物件、古建筑、古文献书籍,可以实现乡村历史记忆记录。[4]社区通过开展传统民俗手工艺、地域历史文化、歌舞戏剧等主题活动,可以大力开展本地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唤醒村民的文化记忆,促使村民自发进行文化传承。

2.社区教育可以建立乡村文化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是在发扬乡村传统优良文化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相融合,形成兼具现代性和优良传统的新乡村文化。[5]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依靠农村基础教育难以有效实现,还需要多种新型教育形式的支持,而社区教育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载体。一般而言,社区教育工作开展主要凭借三方面支撑:一是传统文化和在地化知识,二是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三是现代科学技术及传播手段。在三大内容支撑下,社区教育通过动员乡村全部力量,包括空巢老人、农耕妇女和留守儿童等群体,参与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并对特色文化和产品进行记录和传承。综合而言,社区教育作为乡村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可以建立乡村文化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进而有效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3.社区教育可以唤醒农民传承农村文化的主体意识。社区教育具有强烈的民主性特征,需充分尊重村民的心理意愿和个性需求,支持不同农村选择符合地域特点的文化活动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吸引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传承农村文化。具体而言,在社区教育中,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换,既可以是不同知识、文化内容的分享者,也可以是别人的经验和分享的倾听者,在传授中不断提升乡村文化传承的参与感。[6]例如,现阶段,我国中老年女性村民,她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掌握了诸多传统生活技能、礼仪道德、哲学智慧和文艺技艺,也就是乡土文化。[7]因此,中老年女性村民也可以在社区教育活动中担当文化生产者与传播者,这对于广大农村居民而言,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价值感,唤起村民的主体意识,从而激励人们广泛参与到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中,提升乡村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

三、新时代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作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截至2019年5月,浙江省农村社区教育已有1.5万多个学习点,且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如“创业式”“订单式”“菜单式”等培训形式已在1115所农村社区学校落地。上海市在10个乡村中开展为期一年的“村民夜课堂”,彻底改变了浙江农村地区除了种田只能“蹲闲”、打牌等无事可做的生活状态。[8]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社区教育逐渐显露出跟不上形势、发展迟滞现象。

1.农村社区教育偏离“为农服务”初衷。农村社区教育的初衷和归宿都是为了农民,因此,农村社区教育理应植根于乡村,应在实际办学过程中深刻贯彻落实“服务农民”的主旨。新时代背景下,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部分地方政府将社区教育默认为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于是生搬硬套地将城市教育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等内容加诸于农村社区教育,造成乡村振兴经济、生态、文化相关内容被排斥在农村社区教育范畴之外。在调查泉州某一社区教育试点中发现,在接受政府社区教育培训帮扶方面,经常接受社区教育的农户仅有11.04%,近28.83%农户从未接受社区教育,偶尔接受社区教育的人数占比为19.63%,很少接受社区教育的有65.65%。在接受乡村振兴经济、生态、文化相关内容方面,高达35.89%农户表示从未在社区教育中接受过此类内容。在接受乡村本土文化宣传方面,近48.16%农户指出并未在社区教育中学习到此类知识。[9]可见,当前农村社区教育已与初衷背离,“离农”特征突出,严重缺乏“为农服务”理念的支撑。

2.农村社区教育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培育力度不够。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现行农村社区教育培养的人才已无法满足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社区教育培养的人才多数都投身于城市建设,不愿再返回农村奉献青春、力量与聪明才智,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受到阻碍。第二,农村社区教育内容忽视乡土文化的独特性。这一原因无形之中制约了乡村文化振兴文化内涵的发展,使得农村社区学校教育内容与农村实际脱节。乡土文化本身较为薄弱,农村社区教育的育才思路、办学理念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割裂的困局,进而导致在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培育方面难以发挥实际效用。

3.农村社区教育激励机制不足。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新时代背景下,虽然某些省市已形成农村社区教育网络基础体系,但地方政府、相关教育部门各自为政、教育供给资源分散等问题均较为突出,致使大量农村地区存在社区教育激励机制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农村社区教育投入资金为例,尽管国家已在财政相关制度中明确指出,乡村教育经费应由地方与中央按项目、比例分担。但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城乡社区教育供给资金严重失衡,财政经费投入差距过大。江苏省宜兴市在《社区教育工作要点(2018)》中提出,要力争满足社区教育2元/人的经费需求。这一举措意味着2018年该地区教育经费甚至并未达到2元/人的标准。[10]可见,农村社区教育激励机制不足,难以有效激发农村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施行者参与的积极性。从长远角度而言,该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发展与执行质量。

四、新时代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

1.加大政策宣传和文化指引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与教育部针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如《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11]这为乡村社区教育思想注入了灵魂,为其实践指明了方向。基于此,首先,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一线建设者应借助《意见》东风,持续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舆论宣传,扩大相关政策的影响力。例如,可利用电视媒体、直播、手机等现代化技术,通过舆论引导进行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宣传,激发农村农户自主学习意识。其次,社区教育基层工作者可将工作重心下沉,走入农户生活中去,在农村开展文化宣讲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政府和社区组织可联合出台社区教育激励政策,以激发农民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文化的积极性。应以服务农户为基本出发点,制定社区教育激励政策与相应奖惩措施,充分带动广大社区农户积极参与,实现农村社区教育全覆盖。

2.明确社区教育管理的权责分配。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若想平稳运行,离不开清晰的权责分配。明确自身职责与权限,是农村社区教育各参与主体开展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地方政府应承担起理顺社区教育管理机制责任,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调研与走访,对社区教育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分配进行不断优化。具言之,地方政府应厘清社区管理工作的本质,对社区教育各参与主体责权进行细化。就实际情况而言,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执行主体主要有农村居委会、社区教育学校与乡镇政府。从农村居委会角度而言,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农村居委会应充分发挥自身社交优势,积极协助社区教育学校开展教育调研,并向社区教育学校提供现行社区教育效果反馈,促使其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教学组织规划及教学配合机制等内容。[12]同时,社区教育学校还应根据乡镇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农村居委会提供的数据科学系统地安排社区教育工作。从乡镇政府角度而言,乡镇政府则承担地方社区教育宏观调控的责任。乡镇政府应基于社区农户文化需要等因素,制定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相顺应、相匹配的社区教育总体计划,并根据农村居委会与社区教育学校的教学效果反馈做出评估、出具考核报告。上述三者在明晰自身权责的同时,也应注意协同合作,有必要通力协作共同打造出一个流畅运行的社区教育管理体系。

3.推动地域特色教材开发。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落地、农业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农村文化价值观传承,均需要将社区教育教材作为载体。因此,编写技能与素质培育并重、特色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教材需要科学规划。具言之,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教材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教育内容全面。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快速推进,一方面,社区教育教材不应仅局限于农业相关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实践指导,还应包含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中蕴含的深层价值观,以及农村优秀本土文化、传统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社区教育教材更应关注农村老年人养老健康教育、女性卫生教育以及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内容。第二,教育内容特色化。中国农村分布范围广,经济水平、传统观念以及人文风俗均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推行过程中,社区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基层调研与走访,赋予社区教育工作文化特色,并以地方传统风俗、特色文化传承等内容为基础开发地域特色教材。

4.丰富社区教育教学形式。中国农村农民群体庞大,且农村受教育群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差距较大等问题仍旧存在。在此背景下,社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不断探索新型社区教育教学形式,开拓社区教育新途径。首先,拓宽社区教育资金投入渠道,为丰富社区教育教学形式提供保障。针对当前社区教育手段单调、形式单一等问题,广大一线社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呼吁政府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敦促政府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渠道,为社区教育高效、高质发展筑牢坚实后盾。其次,创新社区教育人才培育模式,为丰富社区教育教学形式指引方向。社区教育学校应深入探究网络学习、浸入学习等学习模式,增强社区教育人才培育驱动力。最后,打造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社区教育手段,为丰富社区教育教学形式奠定基础。社区教育工作者应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介相结合,从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升社区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张俊娥 王纳威 王丹 张战友 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