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生物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生物教学中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生物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魅力,生物知识不仅在制药、农业种植、动物饲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而且在提升国民的基础知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学本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追求学科成绩而掩盖了学科本身的魅力。传统教育模式通过一对多的知识传输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再适用于当今的生物教学要求与对人才的培养规划。创新性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具有创新性素质的人才能够应对各种挑战与风险,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在生物课堂中也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课堂教学的计划之中,并不遗余力地贯彻执行下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勇于挑战既有的学科结论,突破旧有知识的局限,能够独立地思考与探索,并大胆开展自己的创新探索。

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教学观念的创新

思想支配着行动,教学思想也限制着教学行为。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超前的创新意识,以务实教学为基准,在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具有趣味性的生物教学与实验探究,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忌生物教学中的生搬硬套,流于形式。生物教师要善于学习与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与观念,学习各类教学观念与理念的优点与长处,并运用到当前的生物教学中,使生物课程趣味横生,学生兴趣盎然,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兼顾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培养,给予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探究的空间,避免僵化、机械式地传授知识。教师要勇于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组织与引导创新性的生物教学中起到先行者的指引作用。

三、融情于景,互动主导:教学模式的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时刻将“趣味”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让学生对枯燥的生物课堂产生兴趣,并且主动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去。还需要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如情境陶冶式的教学、交互互动式的教学、问题探究式的教学以及传递接受式的教学等。同时,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教学的硬件与软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借助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动物与植物的内部构造以及一些生物活动的动态过程,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好奇心,使课堂更加多样化与形象化。相对于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学习场景的设置,更注重改变生物课堂格局,将“情景”与“互动”元素引入到当今课堂中。只有这样,才能摆脱陈旧教学模式的限制,在教学程序与模式上寻求突破,力求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学趣并用,引趣为先:教学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多以书本为最基准的教学出发点,而更大范围上的生物教学不再局限于生物书本,生物知识存在于世间万物的广阔空间中,在教室之外,亦有一方精彩的天地。例如,在探求植物种子萌发的多种条件时,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假设与预期现象来对比,从而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必备条件“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并通过结论引导答疑,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生物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当代最新与最前端的生物理念与知识最大限度地进入到生物课堂中,使学生不再囿于一方书桌。课外可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如到动物、植物园参观,进行校园植物调查、常见的花卉与植物的栽培、小型动物的养殖与观察等。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基地、生物科技馆等类似的户外空间中,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应用价值,尽情探索与发现,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欲,引领不一样的教学风潮,体现不一样的生物趣味。

五、尊重个体,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任何一个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特点都将影响课堂和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充分了解和熟悉,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与学习进度完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与创意成果的积极鼓励;在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询问时,要及时地给予他们最有力的支持与正面引导;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也要及时地给予指正和必要的肯定,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的实验与研究。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缺点和闪光点,教学的目的便是尽力弥补学生的知识不足,发挥学生的个性与优势,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更具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创新性便能够更好地发挥。只有尊重个体,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生物学人才。

六、挖掘人才,善于培养:教学思维的创新

通常情况下,那种平时比较淘气、不服管束而且比较喜欢提出疑问的学生,通常会有一些异于普通学生的行为。他们提出的生物问题都比较奇特,凡事爱问一个为什么,对万事万物充满着好奇心……这正是他们创新性思维的主要来源。所以,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善于挖掘人才,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就是一种教学思维的创新和改变。当发现上述情况的时候,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性的评价,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解关于生物发展以及生活情况的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例如:在讲解“蚯蚓”生活习性的时候,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就将蚯蚓准备好,将学生4个人一组分好,然后给每一组学生发放一条蚯蚓。在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惯的时候,一些顽皮的学生举手说道:“老师,我刚才用嘴尝了尝,发现它是咸的。”也有些学生擅自将蚯蚓切断,然后举手说:“老师,蚯蚓被我切断了,并没有流血,怎么回事?”当学生提出这些看似比较调皮的问题的时候,我并没有批评他们,反而认真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并且鼓励了他们这种勇敢的做法。因此,在现代的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我在教学中发现这种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时,做法就是鼓励他们,然后组织这些同学成立生物兴趣小组,经常带领他们做一些小的实验,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兴趣。面对学生提出来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我都会一一解答。并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生物读物,拓展他们的视野。

作者:叶碧凤 单位:福建龙海程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