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研究

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研究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现阶段由于学校,社会,家庭对于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缺失,继而引发的青少年精神空虚,运动能力低下,体质状况令人堪忧。“立德树人”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学校体育要以科学价值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

关键词:立德树人;青少年;体育价值观;问题;解决途径

报告中着重指出,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落实下去,“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新生代青少年群体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条件。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优先,以正面教育的方式来激励和感化教育对象;树人,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选择最佳方式来改变人和发展人。立德树人要求当前必须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体育价值观是主体依据体育的存在价值以及在社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展开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它是人们对待体育所形成的看法和态度,即体育的价值属性,同时也是主客体在体育价值层面形成的内在价值关系,以及既定形式间的体育价值创造活动,基于此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趋向性的心理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对待体育及相关现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是依托体育价值观存在的,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是以动机、目的、需要和情感意志为综合体现。青少年的思想品质、灵魂塑造,说到底就是价值观的建设。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发展任务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对教育事业所抱有的美好期望。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素中,德育是最基础性和最根本的。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思政和德育工作培养的重要阵地,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德育最有效直接的形式,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必要构成。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德育、智育、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并非孤立的存在一样,而是相互渗透和作用的,仅仅是教育作用的侧重点不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是学校体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学校体育要把“培育青少年什么样的体育价值观”同“培养青少年成为什么样的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明确担当民族发展大任对青少年的标准和要求。

1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现状

1.1部分青少年精神空虚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由于备受家庭溺爱,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极易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陷入消极悲观状态,欠缺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责任心,整日沉溺于高科技电子设备不能自拔,对自身的社会价值十分迷茫,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空虚心理对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抑制了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2019年8月27香港12岁男童涉“‘非法集结’被捕”这一新闻让人触目惊心和痛心。由于年轻人心智未成熟,很容易受人教唆,别有用心的人就会趁虚而入,利用青少年做政治筹码,卑劣的唆摆青少年做“暴力前锋”。曾有学者就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做一研究表明:青少年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抑制攻击行为,降低焦虑水平。香港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生活状况调查发现香港青少年严重缺乏运动,以每星期须运动一小时计,完全不做运动的,6~12岁组别为12.9%,13~18岁为21.3%,19~24岁为33.8%,伴随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和水平呈下降趋势。香港暴力事件出现时,青少年不能够全面、客观、冷静地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一味地靠暴力、发泄来逃避问题的根本,缺乏积极面对的处事态度,同时表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体育锻炼,缺乏积极健康的发泄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仅仅直接决定了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与每个家庭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依据教育部给出的调研数据可知,近30年时间内,青少年的体质始终处在不断下降趋势,尤其是在运动素质层面,比如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指标上的表现更是不容客观。不会前滚翻、不会加速跑、不会游泳、拉不了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做不起几个标准的仰卧起坐,甚至没有接触过排球、看不懂一场足球赛……这均已成为我国青少年群体普遍化的运动发展现状。青少年群体的身心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新生代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一代人的身心素养不但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更为直接的是决定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关键的发展意义,这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更是学校体育教育和家庭体育教育的重点。

1.2部分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缺失

随着经济的腾飞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00后”、“10后”的青年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教育环境、受教育方式、价值观念,时代机遇与挑战等均与上一辈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香港针对青少年的生活状况调查发现,接近七成受访青少年睡眠不足,一成小学生每天睡眠少于6h。受访青少年长时间上网是普遍现象,中学生每周大约20h,大专生则近30h,结果显示受访者的严重焦虑及抑郁指数分别达至38.7%和30.2%,青少年上网时间愈长,焦虑和抑郁程度愈高。这虽然只是香港的调查报告,但从侧面反应青少年一代的课余时间和空闲时间已经大部分被网络占据。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大部分青少年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勇于挑战困难的决心,欠缺担当责任、直面现实的决心,欠缺坚持不懈的韧性,欠缺不断超越自我的上进心及团队合作意识,由于家庭的呵护备至导致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萎靡不振,最终选择故意拖延、逃避的现象比比皆是。年轻人群体的“亚健康”状态即他们所形成的认知水平、理想信念及沟通方式等是立德树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

1.3相关法律缺位

政府针对青少年体质发展出台实施了诸多政策机制,除了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少数属于国家立法范畴外,其他大多数均为地方性法规等层次相对较低的政策性文件,法律约束力较低。尽管在法律上学校不再是学生的监护主体,但对于学校运动中学生所遇到的伤害事件单纯依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这一部门法律难以取得有效处理结果。学校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体育活动,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压力,不立法,不能正视青少年在正常的体育活动中存在的意外伤害,体育课也仅限于简单的踢跳、操练,流于形式,存在较大的应付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只能是空谈。上海体育学院汤利军,蔡皓两位教授曾撰写了《我国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的文章,把青少年体育品德作为体系给出了量性评价指标,这个指标包括体育精神、体育品格和体育道德行为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竞争开拓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法制精神、爱、志、信、义、体育道德意应能力、体育道德创造能力和体育道德自我教育能力。虽然此评价体系针对的12~18岁青少年做出的研究,但对政府部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整合资源,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青少年体质提升及体育价值观建设和构建做出研究,给与量化指标,找到具有科学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的手段。

2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形成因素探究

2.1家庭层面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青少年在年幼时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当步入学校之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对之影响加深。他们把原先在家庭中获得道德标准及自己在学校中的价值和能力做出综合评价以此形成一个较稳定的体系。大多数家长过分重视学生的课业成绩,为了取得较高的分数宁愿牺牲孩子休闲运动的机会。青少年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期缺少了运动的滋养,客观上影响了青少年体质增强。

2.2学校层面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学校体育工作者作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直接主体,在这一群体身体素质培养与提升上发挥着关键作用。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知识习得、能力提升、方法掌握及器材设备的使用都有赖于体育教师的指导。学校体育因边缘化导致体育教师对青少年体育教育出现为了中招或者高考的短期性、工具性与功利性,与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的“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整体性和长远性背道而驰。

2.3社会层面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体育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这与我国体育事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相适应。青少年借助体育运动能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国际赛事中所设置的升国旗、奏国歌环节,是对胜利者最大的荣誉奖赏,能够直接激发青少年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当下体育运动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社会人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完善自我的体育运动中去,追求崇高的生活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有利于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2.4自身层面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体育是一种集合了精神、意志及体质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方式,当前已成为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素质的有效形式。大部分体育项目具有集体性和对抗性,在进行过程中提高了青少年群体对集体组织、学校及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体育运动同样是在一定的道德框架下展开,青少年必然要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在道德要求的约束范围内指导自身的行为,并在反复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尝试中不断明确自身的定位,同时体育发挥着包括一些艺术形式不能够产生的艺术效果和魅力,它既是一种高级文化活动,也是青少年情感抒发地。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能有效避免青少年出现心理疾病。

3立德树人视域下培养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对策

3.1政府立法引导青少年建立体育价值观

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家针对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未来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将坚持锻炼和健康成长作为首要目标,不断创新当前所构建的制度体系,着力提升体育教育的整体质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素养,充分利用体育这一教育手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坚定不移在实践中落实《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依据意见要求制定提升青少年体制的实施方案,以政府为主导力量,明确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在青少年体质培养与提升过程中的职责范围,强化对这一工作的监督力度,为青少年公共体育提供完善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作用,改变以往单纯依靠体育部门的被动格局,构建部门联动机制,搭配行政限制,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职能部门有效协同、青少年广泛参与的新局面。

3.2媒体氛围感化和激励青少年形成体育价值观

充分发挥多元化媒介方式向社会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健康观及人才观,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实现终身收益的目的而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打造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普及和宣传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整个社会所形成的舆论环境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群体体育价值观的培养,这一领域相关制度、政策及媒介宣传都能够对青少年群体形成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带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3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塑造青少年体育价值观

积极组办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始终将每天坚持锻炼、实现终身受益作为体育教育主弦律。举办竞技体育比赛,检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成果,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各个学校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积极创建精品活动课程,定期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或将体育与艺术等活动形式有效融合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广泛的参与到活动中,鼓励学生至少能够具备两项体育项目技能、一项艺术技能。借助各类体育竞赛,广泛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体精神双重健康,减少抑郁及焦虑等症状出现,引导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学校、家长可以通过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对有攻击倾向的青少年进行干预,改变青少年的焦虑状态,最终达到减少或消除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目的,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4优化教师资源利于改变青少年体育价值观

依据新时期的教育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师资建设标准,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队伍建设原则,为学校体育教育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注重道德在人才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的内化作用。针对教育对象时代的新特点用创新思维开拓学校体育教育的新形式并坚持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利用“德”字来引导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依靠“德”字评价教育实效性,凭借“德”字为标准选拔教师与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有效保护体育教师的基本权益,让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教,敢教。

3.5建立一体化育人平台发展青少年体育价值观

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学校在注重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梯队建设的同时,必须强化自身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筹划管理能力,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常态,不但要确保青少年拥有普遍性锻炼的时间,同时注重各项资源设施建设,为青少年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引入青少年体育学校、俱乐部等社会教育组织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后备力量。借助多元化维度来塑造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整合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构建统一负责青少年的管理机制,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同时净化网络环境,创建有益的大家庭,让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的干扰,我们需要集中一切社会力量,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净化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冯古首,等.体育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2):24-26

[3]陈雁飞,等.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与家长体育素养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2):92-94

[4]曾旭升,等.大学生体育素养略论[J].大学教育科学,2005(3):65-66

[5]史晓亮,等.关于体育素养与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30-31

作者:王慧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