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下高校美术教育思考

传统文化下高校美术教育思考

摘要:苏州地方传统文化是苏州独有的传统文化,凝聚了苏州文化的精髓。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历史悠久,文化繁盛,对当地高校美术教育的开展具有深刻影响。该文探究以苏州地方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校美术教育策略,营造良好的高校美术教育环境,科学选取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实践,并将传统设计元素导入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作用,提高应用效果,以切实推进苏州当地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苏州;地方传统文化;高校美术教育;创新模式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教育领域的价值不断被重视,教育领域倡导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价值,丰富高校美术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在该背景下,积极探索以苏州地方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校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探究。

一、研究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意义

苏州悠久的历史为其积淀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早在1982年,苏州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自建城以来,一直是中国江南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工商业繁荣,人文荟萃,俗语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古城有2500多年的历史,虽经历沧桑,但苏州的城址基本未变,仍保留了“河街相邻,水陆平行”的独特风貌,被称为“园林之都”“丝绸之府”“工艺之市”。苏州地方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广泛,大致归纳,主要有传统艺术:缂丝、刺绣、玉雕、木雕、核雕、竹刻、剪纸、制扇、泥塑等上千个品种;传统表演节目:昆曲、苏剧、苏州评弹;园林文化:苏州园林;建筑文化:古代建筑的布局规划,风格独特、工艺精湛的建筑构件,包括木雕、砖雕、石雕以及闻名遐迩的“金砖”等;还有苏州传统的节日文化和美食文化;等等。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理念,将其运用在当地高校美术教学中,既是对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能够促进当地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不断发展。

二、以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高校美术教育策略分析

1.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教育模式

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也是传承和引领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学生的思维、身心发展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审美、创造、文化认知能力为目的的高校美术教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施新型美术教育模式,有助于强化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其艺术创新意识,使其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1]。在高校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现代教育模式,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其中。如,在开展中国古代经典作品鉴赏教学中,在讲到扇面绘画的部分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苏州的制扇工艺,并引入传统昆曲表演赏析,分析昆曲人物执扇造型,研究扇子的不同造型、不同的扇面内容与不同的人物性格及造型如何搭配,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更加直观地感受苏州传统的扇文化之美,加深自身对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理解。

2.遵守原则,加强认知

通过对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可知,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其中既有精华,又有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符的内容。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学生的特点、元素的价值、教化的功能等,以保证选取的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与当前美术教学需求相符[2]。具体而言,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其一,遵循视觉感强的原则。这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视觉冲击力的训练,加深其对相关传统文化的印象。其二,遵循实用性原则。美术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既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引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促使其有效地通过绘画进行创作设计。若是选取的元素晦涩难懂,将会加大学生的创作难度,影响其创作的积极性和创作效果[3]。其三,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苏州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其传统文化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象征,具有潜在的价值。如苏州的园林文化,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发达,文人荟萃,园林多达五百多处,苏州园林发展到顶峰时期。苏州园林充满自然情趣,小巧精美,构筑新奇,文化内涵丰富。现存于世的园林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其园林主人多为贬谪、退隐的官吏或崇尚风雅、无心爵禄的名士。他们大多在仕途上有过执着的追求,在历经仕途的凶险之后,萌发了退隐之心,并选择在苏州这个江南小镇建造园林。因此,“退隐”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文化内涵,在无形中使苏州形成了一种园林退隐文化。这种对园林的深层解读会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和德育示范作用,将其引入高校美术教育,既能够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新思路,又能够提升学生作品的文化价值。又如,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旗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度成为流行。高校可以旗袍为载体,将苏州特有的丝绸、苏绣文化推广开来。旗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自诞生起便深受女子的喜爱。用苏绣技艺缝制旗袍,赋予其江南水乡独特的魅力,正是对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苏州的旗袍设计彰显着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特色,合理地运用其元素,能够打造别具一格的服装设计新作品。

3.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美术教育新理念结合

新的时代背景对高校美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美术教育新理念相结合,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为日常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可促使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具有创新意识,呈现出新颖性的特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如,用现代手法重新演绎传统水墨和桃花坞木刻年画元素中国画教学,提取苏作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将刺绣、缂丝等传统手工艺元素和现代流行时尚主题相结合的服装与染织设计教学,等等。在科学的创新中,高校美术教育的成效得以提高,其更加富有生命力;含有传统文化的作品具有先进性、现代性,不会被时代淘汰,赢得了现代人的喜爱和欢迎。此过程既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挖掘其潜力,又能够使其紧跟时展潮流,以发散性思维进行美术学习,这对其以后的稳定发展和长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4]。

4.精心设计、创新课堂导入

在以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高校美术教育中,要想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注重创新课程导入的设计。教师应开发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案例,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紧跟时展潮流,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对话,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相结合。这样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使课堂内容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发其探索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欲望,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科技与艺术结合后产生的无限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其合作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现阶段,新型教学形式层出不穷,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其思考。如,在服装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将苏州的刺绣与缂丝手艺的部分内容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参观刺绣、缂丝工作室,了解相关手艺并学习刺绣、缂丝手艺,加强学生对于相关手艺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提升学生对于地方传统服饰设计的鉴赏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利用相应的工具材料完成一组将现代时尚与苏州传统手艺相结合的服饰设计。

5.探索造型元素与设计原理的有机结合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设计原理和造型元素都是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当地高校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造型元素和设计原理,加强学生对苏州传统美术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以使其发现传统美术的精髓,感受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造型元素和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美术内容,实现对造型元素的重新排列和对设计原理的创新运用,根据元素特点,合理地进行创新设计,以创作出更具文化价值的创意美术作品。学生根据设计原理,不断优化创作思路,使传统造型元素与设计原理能够相得益彰。如,在鉴赏名作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教师可以将它与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作比较。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记录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它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华的见证。而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明朝中期的苏州,反映的是当时苏州城的繁荣。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了解两个朝代不同的社会状况,了解当时的人情风貌特征并加以比较,而且需要注重对两幅作品的创作手法展开分析。学生在考察、了解了诸多背景元素之后,可以对画中元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设计出全新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总之,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众多,在当前的生活也中随处可见。在当地高校实际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指导学生探索相关元素的象征意义,营造良好的创意环境,使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融入课堂,使学生能够将苏州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与新理念有机融合,探索造型元素与设计原理,从而创作出根植于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优秀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洁.西方机械钟表与中国美术元素的结合——以清宫钟表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32-33.

[2]刘进清.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评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J].艺术学界,2019(1):269-276.

[3]狄明慧.中国元素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的运用研究——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白蛇:缘起》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19:25.

[4]崔珈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125.

作者:程承 单位:苏州大学文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