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留守儿童论文3篇

乡村留守儿童论文3篇

第一篇

1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的关心爱护、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课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小孩来说,是一种隔代教育,而外出打工的父母普遍都缺乏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也就难以完成对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家庭教育。

1.2心理问题凸显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其在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留守综合症”,如学习焦虑、合作意识差、上进心差、任性、孤僻、处事敏感、遇到小事易走极端等。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1.3学校教育难以与家庭教育呼应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学校在发挥其监管职能的同时,也应经常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发展动向。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监管也仅仅停留在3餐吃饱的状态,这样也就使得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了尴尬局面,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不好倾向未能得到及时的纠正。许多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无法保证,学龄儿童失学、辍学现象屡屡发生。

1.4阅读资源短缺

越是偏远,越是贫困的地区,公共信息服务滞后,图书种类有限,古人云:“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长期这样的生存状态将制约留守儿童的发展。教育资源落后,留守儿童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通。当他们出现心理问题需要疏通时,或是情绪低落需要发泄时,如果没有书籍的陪伴,没有书籍的疏通开导,只能是酿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12岁的留守儿童章杨宇写下“你们每次离开,我都很伤心”的遗书结束了自己年幼的生命;最近频频曝光的留守女童被侵犯的案例……一个个惨痛案例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2高校图书馆在帮扶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被称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首先,高校图书馆收藏着丰富的、紧跟时展的、最前端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作为文献信息中心,起着服务育人的作用。所谓服务育人就是高校图书管理人员根据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规律,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向读者传递信息、开启智力、训练技能,使之获得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是服务留守儿童的有效保障。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发动身边大量的人力资源———在校大学生和高校老师。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段基本分布在18~22岁,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大多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触。所以,图书馆可以吸纳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加入“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这也是个双赢的举措,志愿者们能无障碍的与孩子们交流、谈心,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解答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使帮扶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通过帮助留守儿童,大学生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尤其对于师范类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笔珍贵的人生经历,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除了在校大学生,高校也是高学历、多学科人才济济的地方,各院系老师结合起来能更全面的分析留守儿童问题,从而从更高层面、更全面、更具体的视角帮扶留守儿童。再次,高校图书馆有充足的时间来开展帮扶行动,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下基层亲力亲为的帮扶留守儿童。

3高校图书馆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路径

3.1“馆村”共建留守儿童阅读基地

农村文化氛围淡薄,再加上农村书籍资料严重匮乏,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可以先与当地的学校联系,为孩子们争取一间属于自己的“阅读基地”。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先发动图书馆工作人员为留守儿童募捐书籍,然后再带动所在城市的各大幼儿园,中小学学生为农村留守儿童募捐书籍,来充实孩子们的“阅读基地”。可以召集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为留守儿童募捐购书款,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阅读基地”。捐书可以包括:故事类、科普类、文艺类、心理类、历史类、文学名著、工具书等健康向上、知识性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正版图书。

3.2做好留守儿童导读工作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则表示,“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条黄金定律。儿童阅读的首要之义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爱上图书、爱上阅读”。针对小学生,可以推荐他们看儿童故事类的:《智慧故事精选》、《思想家故事精选》;文学名著类的:《一千零一夜》、《我要做好孩子》、《郑渊洁童话选》;科普读物类的:《十万个为什么》、《人体探秘》等;文化教育类的:《爱的教育》、《做人与做事》等。针对中学生,可以推荐他们看文摘类的:《读者》、《格言》、《少年博览》;世界名著类的:《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名著类如《骆驼样子》、《鲁迅文集》;哲理教育类如《聪明孩子想什么》、《学习成功———中学生成就梦想的15堂必修课》、《女生日记》等。通过导读,把孩子们引入正确的阅读之路,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正能量”和强大的内心世界。

3.3发动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帮扶留守儿童

高校图书馆在发挥服务育人职能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其自身所处的优势,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人力优势,发动身边的图书馆员和在校大学生伸出关爱的双手,争当“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知心姐姐、知心哥哥”,时时与监护人和学校老师联系,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同时,进一步辅助学校教育,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出现的问题,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不要让孩子们有生活空缺、时间空缺,不要让孩子们感觉到有压力,要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苗头时要及时扼制。同时,多与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使他们内心出现的不好情绪得以及时发泄,促使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品格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

3.4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

图书馆要时时关注国家最新出版图书的动态,及时搜集适合留守儿童看的最新书籍,来丰富留守儿童的“阅读基地”。可以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联系学校的“读者学会”,动员他们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下基层,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如举办“读书节”、画展、书法展、朗诵比赛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向留守儿童推荐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书刊资料,开拓孩子的视野,使孩子们确立合乎时代要求的抱负。通过读书,孩子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调节自己的内心情绪、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赋予自己更多的“正能量”。还可以发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或老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使留守儿童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有渠道倾诉和求助。

4结束语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亦不例外,正因为他们是一群时代造就的特殊群体,如果他们过着痛苦的生活,身心发展畸形,或是不能健康地成长,那么长大以后进入社会也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要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在这个全民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服务育人的职能,在留守儿童中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与此同时,合理的利用身边的有利资源,从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人格等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关怀做起,使得帮扶留守儿童的行动做的更加体贴、到位。

作者:苗晓青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第二篇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心理健康,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HealthInventoryofMiddle-SchoolStudents,MMHI-60)评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各条目区分度良好,重测信度为0.716~0.905,同质信度为0.601~0.857,且内容效度也比较理想。共60个条目,包括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敌对、抑郁、情绪不平衡、焦虑和心理不平衡10个维度;5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60项条目的总分越高,提示被试整体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本次调查显示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966。

1.2质量控制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学研究生为调查员,调查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指导语,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填写注意事项,学生知情同意下匿名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审核后审核人员署名并填写调查日期。

1.3统计学方法

剔除无效问卷后,所有数据经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双份录入,逻辑纠错。运用SAS9.2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F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留守特征及相关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结果

2.1调查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中小学生2000名,获得有效问卷1926份,有效回收率为96.3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4.12±2.38)岁,其中留守儿童1031名(53.53%),非留守儿童895名(46.47%),留守比为1.15∶1。1031名留守儿童中558人有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4.12%。

2.2不同人口学特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结果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不同留守特征及相关因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以MMHI-60总分作为因变量,外出务工者、务工时间、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想念程度和态度以及看护者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高于其他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外出务工时间持续5年以上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为130.34±39.42,明显高于2~5年组和2年以下组(P<0.05)。父亲或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最低,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独自生活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最高,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留守儿童对外出务工父母越想念,其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越低,即心理问题比较轻,其中经常想念外出打工父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低于“很少想”或“不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持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低于持“无所谓”或“不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不同留守特征及相关因素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以MMHI-60总分作为因变量,性别(男=1,女=2)、年级(小学=1,初中=2,高中=3)、独生与否(是=1,否=2)、外出务工者(父亲=1,母亲=2,父母双方=3)、务工时间(6个月~2年=1,2~5年=2,>5年=3)、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想念程度(经常想=1,有时想=2,很少想=3,不想=4)和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支持=1,无所谓=2,不支持=3,不知道=4)以及看护者(父亲=1,母亲=2,爷爷奶奶/外公外婆=3,亲戚=4,自己1个人=5)等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逐步法筛选变量。结果显示年级、看护者、留守儿童对外出务工父/母的想念程度和态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年级、对外出务工父/母的想念程度和态度等变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看护者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系数标准化,可知留守儿童对外出务工父/母的想念对其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的影响最大(标准化β=0.12,P<0.01)。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4.12%,提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本结果高于张万军等调查结果(24.80%),低于胡昆等调查结果(57.14%),可能与被试的来源、量表的选择有关。本调查还显示高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大于小学生、初中生,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可能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社会性急速发展,又面临较重的学业负担和高考的压力,心理矛盾和困惑较多所致。

本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父母双亲外出务工比单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大,隔代和其他人监护以及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比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结果与王瑞学对河北偏远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反映了与父母分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范志光对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指出留守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忧虑、情绪激动和更强的攻击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留守时间越长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越严重,这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分离时间、情感联系密切相关。可能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正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照料,而此时与父母长期分离,不能充分、及时地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情感支持,他们内心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正常家庭气氛的缺失使留守儿童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长期积累易造成儿童孤独、抑郁、焦虑、自卑以及厌学、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的产生。而凌辉的研究未发现留守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与被试的来源、量表的选取有关,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指出导致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家庭结构的缺失,而是与留守儿童对家庭、父母和社会的认识、理解、态度和期望有关。本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有关,支持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持“无所谓”或“不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这表明对父母外出务工能理解和支持的留守儿童,可能对与父母的分离有正面、积极的认知和良好的情绪反应,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时能积极乐观应对;而对父母外出务工持“无所谓”或“不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可能对与父母的分离有抵触、抱怨或淡漠心理,则可能为其心理问题发生埋下不良的基础。

青少年依恋理论指出父母是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资源和支持系统,青少年在获得越来越多自主的同时,对父母有所依恋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本研究发现,经常想念外出务工父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不想念”或“很少想念”的留守儿童。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留守儿童想念外出务工父/母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的影响最大。提示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情感联系紧密与否显示其亲子依恋程度,这将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那些亲子依恋不良的留守儿童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

作者:卢文菁 胡月 张德楷 彭功德 杨森焙 徐阳欢 谢姝 刘维韦 韩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第三篇

1对象与方法

1.1方法

问卷一为自编“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奶制品饮用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性别、年龄、地区、监护人资料、儿童1周内饮用奶制品的天数及奶制品商品名称、每日饮用量(mL)、饮用时机等。问卷二为参考季成叶等的研究结果,自编的“留守儿童监护人饮奶认知情况问卷”,内容包含奶制品营养素知识、健康作用、最佳食用时机、如何应对儿童乳糖不耐受、奶制品与含乳饮料的辨别方法5个维度,共14道题目。调查员由儿童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担任,教师接受统一培训后,向儿童的监护人了解最近1周儿童每日饮用奶制品情况,以及儿童监护人饮奶认知情况,详细记录并统一收回问卷。本次调查的饮奶量为各类奶制品(包括纯牛奶、酸奶、奶粉等)的饮用量之和。计算日均饮奶量时将酸奶和奶粉的饮用量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奶制品营养素含量换算出等值牛奶量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1.2相关定义

单亲留守儿童指儿童父母中一方外出打工,未外出的一方担任子女的监护人;双亲留守儿童指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由祖辈担任儿童的监护人。

1.3统计方法

将有效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经正态性参数检验显示,数据呈偏态分布,故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描述儿童饮奶天数和饮奶量的集中和离散趋势,两个独立样本间的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多个独立样本间的比较用Kruskal-WallisH检验;饮奶量达到推荐摄入量(≥250mL)人数检出率的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9所农村公立幼儿园的园内伙食中均未给儿童提供奶制品,儿童奶制品的补充均由儿童监护人在家中自发进行。留守儿童饮用的奶制品种类有纯牛奶、酸奶和奶粉3类,奶制品每周饮用天数的中位数为2.00d,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为64.00mL,低于对照组的4.00d和191.0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63,-4.95,P值均<0.01)。两组儿童日均饮奶量≥250mL的比率分别为8.82%和3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9,P<0.05)。

2.2不同地区留守儿童饮奶情况

鲁东、鲁北、鲁南3个地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2.25d,1.00d和2.0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67,P>0.05)。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分别为63.66,20.00和5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31,P<0.05)。3个地区留守儿童日均饮奶量≥250mL的人数比率分别为23.07%,6.5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8,P<0.05)。

2.3不同性别留守儿童饮奶情况

学龄前留守男童和女童每周饮奶天数的中位数均为1.50d,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8.67,38.00mL,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70,-1.64,P值均>0.05)。留守男童和女童日均饮奶量≥250mL的比率分别为8.34%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05)。

2.4不同年龄留守儿童饮奶情况

3~4岁、5~6岁、>6岁3个年龄段的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中位数分别为1.00,2.00和1.5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65,P>0.05)。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分别为32.50,100.00和38.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95,P<0.05)。不同年龄段日均饮奶量≥250mL的人数比率分别为6.26%,10.71%和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P<0.05)。

2.5不同留守类型儿童饮奶情况

单亲留守儿童与双亲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中位数分别为2.50和1.50d,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分别为57.00mL和40.0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54,-0.80,P值均>0.05)。单亲留守儿童和双亲留守儿童中日均饮奶量≥250mL的人数比率分别为8.82%和1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

2.6留守儿童监护人饮奶认知情况

单亲留守组与双亲留守组监护人对“奶制品营养素知识”、“奶制品的健康作用”、“奶制品的最佳食用时机”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如何应对儿童乳糖不耐受”和“奶制品与含乳饮料的辨别方法”的知晓率均为0。留守儿童监护人不支持儿童饮奶的主要原因有没有给儿童饮奶的习惯(68.92%)、家庭经济条件有限(23.53%)、儿童食欲好未添加奶制品(19.85%)。

3讨论

中国营养学会于2007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强调,4~10岁儿童应每日饮奶300~600mL,最少不低于250mL。本次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奶制品饮用天数和日均饮奶量均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结合本研究前期调查数据,可发现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饮奶天数和饮奶量均明显低于非留守学龄前儿童。对比近5a来其他省份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和日均饮奶量均低于其他省份。因此,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奶制品饮用状况亟待改善。

本次调查发现,鲁东地区留守儿童日均饮奶量优于鲁北和鲁南2个地区,原因可能是相对于鲁北和鲁南,鲁东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因而在奶制品的销售途径、销售种类和家长购买力等方面优于鲁北和鲁南地区。本研究显示,5~6岁儿童日均饮奶量高于其他年龄段,原因可能为3~4岁儿童味觉发育尚未完善,部分儿童对奶制品的口味不适应,加之监护人在辅食添加技术和营养知识方面的欠缺,没有专门为儿童添加奶制品;5~6岁的儿童味觉发育相对完善,具备了独立进食的能力,对各类食物的兴趣需求增加,而奶制品具备口味好、易保存、饮用方便的优点,因此该年龄段儿童饮奶量增加;>6岁的儿童由于脾胃功能渐趋完善,对正常成人饭菜不再挑剔,加之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零食的食用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因此,监护人往往忽略专门为此年龄段儿童补充奶制品。本研究还表明,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在奶制品营养及食用知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中的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有限、营养保健观念陈旧,或是平时不注重营养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营养行为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营养知识的普及工作不到位,未能为监护人提供科学正确的儿童膳食营养咨询指导,也是造成本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本研究调查结果,建议向留守儿童监护人普及奶制品营养及食用知识,使他们意识到奶制品所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逐步养成每日给儿童足量饮奶的习惯,掌握正确的饮奶时机和方法,知道如何区分奶制品和含乳饮料。同时,通过增加儿童饮奶天数或每日饮奶量的方法提高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群体的奶制品摄入量。政府相关部门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活动时,应着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水平,向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易保存、营养高、饮用方便的奶制品,使这一群体儿童能够获得均衡的营养。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各地区样本量较少,调查历时较长,调查的结果可能会因季节的变化以及地区育儿传统的差异而出现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增大研究对象样本量,并考虑到季节变化对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饮奶量的影响。

作者:李南 费忠化 殷召雪 单位:济宁学院教育系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