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策略探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策略探析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关键,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高中历史学科中采用有效策略把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劳动教育;素质教育;有效策略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培养全面人格的教育活动。历史课程作为高中重要课程之一,具有温厚的人文色彩。历史课程通过讲述过去的人与事,指引今天的人与社会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能够使历史课程既具有历史味道,又能够落实劳动教育,还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一、坚持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理论保障,是学习高中历史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客观基础及其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创造了多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务,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进步。唯物史观从历史的高度极大赞扬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唯物史观科学理论通过具体史实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群体,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关注劳动群体,肯定劳动人民对于社会发展做出的奉献与努力。教师要主动去阅读唯物史观的相关著作,搜集资料,通过研读与分析,自觉地内化理论,结合具体史实加深理解。当教师本人能够真正地消化和理解唯物史观时,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开展活动,组织教学,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然后在备课阶段,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准备新课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培养唯物史观素养和劳动教育的连接点,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史料,有针对性地撰写教学设计。接下来,在上课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唯物史观中有关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结论,使学生明白劳动的重要性,热爱劳动人民,通过观念上的转变实现自觉劳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劳动光荣。比如,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脉络,隋唐时期社会繁荣昌盛,认识这一长达几百年历史时期的制度改变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新发展。其中,认识区域开发是指理解这一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阅读教材后发现,教材旗帜鲜明地肯定了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和劳动资金。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使江南地区成为了经济富饶之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具体的主干知识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教师在分析与解读教材内容时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唯物史观素养培养和劳动教育,把劳动素养巧妙地结合进日常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正向影响学生。

二、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情境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利用丰富多样的史料创建历史环境,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去,让学生“神入”历史,能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感同身受地思考历史问题,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得到客观公正的历史解释。劳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根据檀传宝老师的观点,劳动素养是个人后天形成的品质,包括正确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从中可以发现,劳动素养比较抽象模糊,它完全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进行感知,然后从个人感受中理解劳动的价值,进而认同劳动的重要性,自觉地把个人感受升华为日常表现,改变学生以前的行为习惯。依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工具来进行,创设生动立体的历史情境无疑是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包括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和设置情境问题两个重要环节。在历史学科中选择教学资源也就是选择史料,包括搜集、整理、辨伪、解读、甄选。问题是历史情境创设的关键。教师要从假设学生是历史亲历者的角度去设计关键问题,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心境,同情性地认识历史。并且问题难度应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启发性和思辨性。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形态已经发生深刻变革,脑力与思维的投入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劳动者需要投入脑力与体力,特别是运用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劳动教育,推动人脑思维的发展,实现培养正确价值观和优秀思维能力的“立德树人”目标。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历史思维,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获得必备能力的关键问题,这样的历史情境,才是符合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使劳动教育回归“育人”。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发挥劳动教育积极作用的优质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通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抗战事迹,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选择阆中战士何文元家书作为史料,围绕这一位普通人物设计问题。设置的问题是:(一)何文元写下家书的背景是什么。(二)何文元奔赴战场的原因是什么。(三)在当时,还有无数个像何文元一样的人物,他们在当时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假如没有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四)假如你是何文元,你会选择北上抗日还是暂时返乡,请说明理由。通过一个接一个递进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启发思维与情感,知道正是因为举国上下加入到这场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的正义战争中,做出许多牺牲与奉献,才会有今天的中国。

三、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劳动教育主要以课外活动为主体,学生手脑并用,在劳动的过程中感悟劳动,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价值,磨炼意志,养成艰苦奋斗的品质。课外活动安全适度,突出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效果。劳动教育的课外活动要突破传统认知,即认为劳动教育就是集中劳动,投入体力的低端活动。劳动教育课外活动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求智、求真、求善。因此,历史课程的劳动教育课外活动要始终坚持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实践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劳动教育中所得的知识、技能与思维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获得确证的能力。基于劳动教育的课题研讨活动是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以劳动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课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研究性活动。由于劳动教育强调学生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在课题确立上要选择能够亲身体验劳动的内容。研究性活动对于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较多且复杂,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教授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与一般理论,比如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答疑解惑,纠正错误,鼓励学生。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了解了这一时期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史实基础上,能够从情感方面感悟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把劳动教育融入其中。通过新课学习,使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对教材的梳理与分析,发现教材第165页“历史纵横”一栏介绍了三峡建设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以此为劳动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围绕三峡建设展开课题研究。教师向学生提供这一时期三峡建设相关资料,比如日记、图片、文献、网站。史料的选择上有四条重要原则,一是真实,二是形式多样,三是适应学生阅读,四是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按照自愿原则成立学习小组,根据史料提炼问题并进行论证。教师还要提供给学生历史研究的基本程序,即发现问题——搜集史料——研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分析推理——劳动体验——得出结论,协助学生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研究成果报告。[1-6]

四、结束语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确立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愿意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建设祖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高中历史课程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在解读史料与投入劳动的过程中,手脑结合,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理解劳动价值,具有主动服务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怀和劳动创造能力。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课程劳动教育模式,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深刻的育人意义与现实意义。

作者:江南 单位:广汉市金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