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教育需求调研与发展策略

社区老年教育需求调研与发展策略

[摘要]随着北京市西城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也在较快增长,发展西城区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十分紧迫。本文以西城区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深入到部分社区开展社区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目前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的现状及影响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有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西城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需求现状;影响因素;发展策略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北京市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情况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了解和分析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策略与建议。随着西城区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也较快增长,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西城区是北京市学习型城区建设的示范区,在社区教育、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服务,而社区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环节,还需要把它作为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发展和推进。本文力求通过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调研,为西城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引发全社会对老年教育的重视,促进西城区老年教育协调机制的建立,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教育的需求,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和老龄化社会。

一、调研背景及意义

(一)调研的背景

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同比增长4.0%,占总人口的16.7%。据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1个老年人。而据《北京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6—2017)》,截至2016年底,北京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约329.2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1%。西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和北京市平均水平。面对西城区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趋势,满足庞大的老年群体对老年教育和学习服务的需求,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关系到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2.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工作

2016年10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之前国家还颁布了老年教育相关法规和政策,如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更是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的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指出:“本市鼓励和支持兴办各类老年学校,为老年人参加学习创造条件。”《西城区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十三五”规划》中也把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创新教育载体作为西城区“十三五”建设学习型城区的重要任务。

3.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老龄化社会是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法国、德国、英国以及其他欧美国家、日本、韩国等老年人口比重都达到了总人口的10%以上。发展老年教育是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致选择。现代社会老年人对教育、对精神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开展老年教育可以让老年人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改善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如美国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部成立老龄教育委员会,印制《老年教育手册》,出台《《老年人法》和《终身教育法》。日本、韩国都重视老年教育,主办了高龄者大学、老年学院等,还举办了各种活动班和培训班。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我国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全国有7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大学等机构学习,有上千万老年人通过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参与学习,初步形成了多部门推动、多形式办学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西城区也在通过西城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等老年学习场所提供给老年群体多种教育服务。

(二)调研的意义

深入调查和掌握老年人群教育需求状况,开展适宜的老年教育,对积极应对老龄化、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是积极应对西城区老龄化的重要措施

截至2016年底,西城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39.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6.8%,老年人口的比例高于全国的16.7%和北京市的24.1%;老龄化程度居于北京市的前列。西城区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压力,除了物质方面诸如社会养老保障、养老模式、医疗保障、老年服务、老年管理等问题和压力而外,还有老年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和压力,如老年心理健康、老年社会交往、老年学习教育、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2002年,联合国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提出建立“积极老龄化社会”。“积极老龄化”主要是指老年人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为家庭、社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在大会通过的《2002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指出:“教育的缺乏限制了老年人的谋生能力,是健康与福利的一个障碍。”2016年10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推动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迫切任务。因此,应对西城区老龄化加速,实现积极老龄化,必须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而做好需求调研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是学习型西城建设的重要内容

西城区是“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学习型城区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面。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意见》指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建设一批在本区域发挥示范作用的乡镇(街道)老年人学习场所和老年大学。努力提高老年教育的参与率和满意度。”这对西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年教育的发展不仅是西城区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开放共享学习资源等途径和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服务,更是学习型西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3.是提升西城精神养老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养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绝大部分老年人已“衣食无忧”,物质养老的水平和质量逐步提高。老年人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更加渴望尊重、交往、愉悦、教育等精神需要的满足。调查显示,西城区老年人口呈现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家庭小型化的特点,老年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等基本发展态势,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需求意识强烈,对精神慰藉渴望度超强,有71%的老年人认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是很重要的,希望能够满足兴趣、与人交往、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相对于物质养老而言,精神养老的重视程度不够,提升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因此,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情况下,应当高度重视和不断提升精神养老的水平和质量。社区老年教育是精神养老的重要方式。通过社区老年教育,许多老年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学到了知识,参加了活动,锻炼了身体,交往了朋友,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生活。现在,参加社区老年大学学习已经成为一些老年人离不开的精神养老方式。

4.是促进西城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据《2016年西城区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城区户籍人口达到了146万人,户籍人口户数达49万户。如果一户为一个小家庭,那西城区就有着近50万个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老年人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生存状况、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老年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这种孤独感和失落感得到强化,就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同时,老年人自身防上当受骗的意识不强,不法分子往往针对老年人进行诈骗。社区老年教育能够调节老年人的心态,消除离群感、孤独感和失落感,使他们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生活自信,自身和谐,促进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与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二、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西城区成人教育学会通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开展了西城区老年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主要以西城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在西城区的金融街、西长安街、广安门内、广安门外4个街道的社区老年人及宣武老龄大学学员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32份。同时分别召开了老年人座谈会和社区教育学校管理人员座谈会。

三、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现状

(一)西城区老龄化现状

1.西城区老龄化的状况

从《北京市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得知,截至2016年底,西城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39.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6.8%;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8.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而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1362.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29.2万人,占总人口的24.1%;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19.3万人,占总人口的16.1%;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9.5万人,占总人口的4.4%。由此可见,西城区老年人口状况在北京市排在前面,无论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还是80岁及以上老年人都高于北京市老年人口平均水平,老龄化的程度更高。

2.西城区老龄化发展趋势

西城区2012至2016年5年期间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变化(表1和图1),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西城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北京市2012—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出北京5年期间老年人口的变化,北京市2012年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62.9万,占总人口的20.3%;到2016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29.2万人,占总人口的24.1%(图2)。可见西城区老龄化趋势显然高于北京市整体变化。

(二)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现状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女性老年人更关注老年教育。从统计数据来看,参加调查的432名对象中,女性所占比例为72%,远远高于男性,反映出女性更关注老年教育,更注重精神追求和生活的质量。男性有所增长,说明男性退休初期还没完全脱离工作,随着工作的退出才开始参与社区教育活动。(2)低龄女性老人和中间年龄段的男性老人是受教育的主体。从年龄看,55—59岁占32%;60—64岁占38%;65—69岁占22%;70—74岁占5%;75—79岁占2%;80岁以上占1%。调查显示低龄老人(65岁以下)占大多数(70%);75岁以上高龄老人相对较少只占3%。女性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行为与年龄呈现负相关,年纪越大,越少参与教育活动。数据显示,男性在65—69岁这个年龄段比女性更多参与教育活动。低龄的女性老人和中间年龄段的男性老人是社区老年受教育的主体,社区老年教育应首先考虑他们的学习需求。(3)企业和专业技术退休老人更积极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从退休前职业身份看,企业职工占41%;专业技术人员占35%;公务员占15%;单位领导占7%;其他占3%。数据表明,企业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应是接受社区老年教育的主体人群。(4)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老年人更渴望接受社区老年教育。从受教育程度看,大学占43%;中专、高中占37%;初中占13%;小学占2%;研究生2%;其他占2%。说明调查对象中专、高中和大学的比例高,这部分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会对社区老年教育有较强的愿望。

2.对老年教育活动的多种需求和选择

(1)老年人更多地选择读书看报、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培训的途径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了老年人学习途径的变化,读书看报占45%;选择参加老年大学占44%;手机微信占41%;社区文体活动占38%;社区教育培训占35%;上网占37%;国内旅游占27%;出国旅游占22%。由此可见,学习已经成为了一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教育养老、文化养老、旅居养老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选择。(2)老年人主要出于满足兴趣、增长知识的目的参加学习活动。老年人学习动机决定了对课程的选择,所以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学习动机,对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开发教材、实施教学活动十分必要。问卷调查选择关于参加教育活动的目的,满足兴趣占74%;增长知识占66%;提高生活质量占46%;与人交往占45%;实现个人价值占24%;打发时间占18%;教育孙辈占12%。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学习态度是积极的,目的也是多元化的、明确的。(3)老年人喜欢的学习内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调查发现,老年人选择声乐舞蹈占55%;书法绘画占47%;养生保健占43%;时事政治占31%;文史占31%;旅游占24%;摄影占20%;家庭理财占13%;法律占12%。目前社区以单一的文体活动为主的教育活动,显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3.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看法和满意度

(1)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有认识。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的绝大多数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教育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认为重要的占71%;只是在一起活动一下占23%;不太重要占5%;不重要占1%。也存在着部分老年人认为只是在一起活动一下,但大部分老年人对教育学习活动持积极肯定的态度。(2)老年人希望在学习场所不方便、课程内容单一等方面得到改进。被调查的老年人诚恳地提出社区老年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认为学习活动场所不方便占40%;课程内容单一占23%;教学设施不齐全占21%;管理不够规范占20%;教学方法不适合占14%;教师水平低占8%。总体看来,被调查者对社区教师的水平还是认可,但在管理规范性、丰富课程内容的提供、教学设施方面,有部分老年人不认可,意见比较集中的是学习活动场所不方便。这提醒我们在社区老年教育布局设置学习场所时,要为老年人就近学习提供方便的服务。(3)多数老年人知晓和认可社区老年教育。从被调查者对社区老年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看,知道、参加过占60%;偶尔参加占27%;不知道、没参加过占13%。知道、参加占了多数。但是也要看到,少部分老年人只是偶尔参加,还有少数老年人不知道、没参加过,社区老年教育的覆盖面还有待提高。从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满意度看,一般占51%;非常满意占38%;不太满意占9%;不满意占2%。认为一般的占比例最大,非常满意占近四成,不满意的很少。说明社区老年教育要建立健全社区老年教育意见反馈机制和需求供给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老年教育,让需求与供给对接。

四、当前影响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有关因素分析

(一)社区老年教育供给分析

1.提供社区老年教育的主渠道

西城区主要通过区老年大学、老龄大学、老干部大学等机构,以讲座、辅导等形式,为西城区老年群体提供健康、音乐、摄影、戏曲等方面的教育服务。但由于场地、设施、师资等局限,很难满足更多老年人的教育需求。

2.面向社区成员的社区教育

可以通过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学校、市民文明学校,以社区教育活动的形式,提供家门口的社区教育服务,但存在着专门为老年教育对象提供的社区老年服务功能不够明确,师资、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3.西城终身学习服务基地举办的教育活动

基地包括公共图书馆、天文馆、文化博物馆等场所,各学习服务基地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举办一些讲座等活动。但由于存在与老年人居住地的距离及讲座与老年人需求结合的问题,选择此种方式学习的老年人有限。

4.座谈、访谈反映的意见、建议

座谈、访谈主要反映的是老年教育设施条件、师资、教学内容等问题,希望扩大教学场地,改善设施条件,提升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要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希望老年教育的课程更加丰富。

(二)社区老年教育问题分析

对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及社区老年教育供给所反映出的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影响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重点因素。

1.社会和政府部门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有待提升

近些年,西城区尽管在加强老年教育上做出了许多努力,如建立老干部大学,开发社区教育的课程,以社区教育的形式开展老年教育活动。但是社会对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在认识上还有偏差,把老年教育理解为就是唱唱歌、跳跳舞的娱乐活动。也有部分社区老年人对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部门对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区老年教育重视不够,从国家层面来看关于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从西城区来看缺少对全区老年教育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缺少对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的深入研究。全区的老年教育存在着多头管理,管理体制未理顺,没有建立起西城区老年教育的管理体系和体制,在组织上、管理上、经费投入上还缺少保障。可以说,这是影响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2.社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未理顺

西城区的老年教育主要由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学校、市民学校组织开展,而主管这些办学单位的上级分属于区委老干部局、区老龄委、区文明办、区教委教、街道、社区等多个部门。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管理主体。这种多头或分头管理体制会对实现西城区各种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共享、老年教育整体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带来影响。

3.社区老年教育的覆盖面还不够广

一是老年大学向社区延伸发展不够。现在是西城区南北各有一所老年大学,面向全区,服务社区。而设在社区的老年大学分校或老年学校数量很少,不能覆盖到全区15个街道和社区。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学校虽然有社区教育的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的功能不明确。二是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宣传不够,老年教育的氛围不浓厚。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对老年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是不同的,文化层次高的老年人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高,他们融入社会、与人交往、参加学习、注重精神养老的愿望强烈;而文化层次较低的老年人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低,他们更重视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满足于家庭的“天伦之乐”和、喝茶,对参加老年教育及其活动不感兴趣,很少参加老年教育学习活动。三是社区老年教育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如对较低收入的老年学习者给予学费上的减免,对于积极参与学习的老年人给予一定优惠等。

4.社区老年教育的供求矛盾较为突出

随着西城区人口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有限的老年教育资源与庞大的老年群体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问卷调查反映出老年人对参加教育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学习需求的旺盛:参加社区老年教育不仅满足兴趣,还要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与人交往、教育孙辈、实现个人价值;老年人喜欢的学习内容也日益多样化,在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养生保健之外,还希望学习时事政治、文史、家庭理财、法律、摄影、旅游等内容。然而社区老年教育的供给,包括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及管理、课程、师资、方法、体制、机制等软件条件,还不能更好地提供社区老年教育的服务,不能充分满足社区老年人对教育和学习的多种需求。

五、推进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一)建立社区老年教育管理新格局

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必须加快西城区老年教育体制改革,改变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的局面。建议:一是建立政府主导、行政牵头、多方协同、社会参与的管理格局,设置负责此项工作的专门部门,把社区老年教育纳入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社区教育管理之中。二是建立老年教育资源社会协调机制,无论是政府主办还是社会办的老年教育,通过协调机制来整合,利用区域内老年教育师资、课程等资源,实现区域内老年教育资源的统筹共享。三是制订政府层面的西城区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确保稳定和充足的资源投入,形成社区老年教育的制度机制保障。

(二)构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与供给机制

老年群体对社区老年教育的需求,是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前提。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群体学习需求将呈现多元化、个性化、深层次发展,为此建立完善的老年学习需求跟踪与教育供给相衔接的服务机制十分必要。需求与供给机制的建立,要全面把握区域老年人口发展动态与趋势,研判未来时间内老龄人口变化与学习需求基数;认真研究区域内老龄群体的学习需求及变化趋势,全面系统形成老龄群体学习需求分析动态报告;强化政府在推进老年教育中的职能责任,整合、优化老年教育资源,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多元供给的机制;积极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办学,优化老年教育供给格局,带动老年教育产业整体发展。

(三)整合开放各类老年教育资源

建议加强社区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一是借助高校和中、小学校,科研机构资源,通过选聘和志愿等形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同时利用各单位的活动场所和开放性服务,如在图书馆、操场等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和联谊活动,丰富老年教育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二是借助各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更为有利的公共服务资源,如文教卫、社会劳动保障等服务和公共场所等,为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便利。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结对服务活动,争取各种捐助和支持,开拓社区老年教育空间。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老年教育办学单位合作办学。四是把老年大学办到社区、敬老院等老人居住集中、方便就近学习的地方。五是充分运用网络、有线电视网、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手段,发展远程老年教育,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参与学习。

(四)丰富社区老年教育内容形式

丰富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要根据社区老年人实际需要“按需设课”,既要有满足“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需求的课程,也要有满足“老有所为”需要的课程。可设置政治类、基础类、技能类和特色类课程等。二是在教学形式上,坚持课上、课外、融入社会相结合。课堂是社区老年学习的场所,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吸引力;课外是社会实践,通过艺术团、协会等组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发展学习社团,形成社区团队学习模式;融入社会是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为社区建设做事,为社会服务,体现自身价值。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老年人有机会为社区建设、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还可采用读书、看报、座谈、讨论、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看文艺表演等形式。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既照顾大多数,又注重个性化。对基础比较好的要提供丰富的“食粮”,使他们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更大的提升;对基础比较差的要耐心细致、循序渐进,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树立信心,坚持学习,逐步提高,分享收获。

(五)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工作和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求“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和老龄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任务和措施。社区老年教育要适应社区养老改革需要,创新社区养教结合新模式,坚持“养教结合、学养互为、乐龄乐活、快乐人生”的老年教育理念,实施“养教结合”终身学习。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开展教育志愿服务,把教育、文艺、温暖送到老年人身边,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可借鉴成功的经验,探索养老机构办学模式,推行老年公寓办学,不断探索适合公寓老年人学习、健康、娱乐、活动的新路子,推行“三结合”办法,即:课堂面授与卧床收听广播相结合;公寓职工文化娱乐与老年学校活动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老人关注“热点”需求相结合。

(六)为满足老年人的旅游学习需求提供服务

问卷调查反映,出国旅游占22%;国内旅游占27%。老年人除了读书看报、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培训的途径外,学习教育养老、文化养老、旅居养老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选择。在国外,老年人的旅游学习发展非常迅速,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都对旅游给予非常高的关注。对老年人的旅游学习门票,给予相当的优惠或免费,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社区老年教育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源,发展“游学结合”的形式,以终身学习为目的,以旅游活动为载体,通过实地游览开展相关人文、艺术、知识等学习活动。寓学于乐的“游学”模式,既能够走出老年学校“小教室”,走进社会“大教室”,又能在原本简单的旅游中增添学习元素,提高旅行的品质和内涵,满足老年学习者身心健康和学习需求。这是应该进行认真探索的一个方向。总之,老年教育是应对老龄社会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老年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发展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应尽快研究制订发展规划,探索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机制和保障措施,以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老年教育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形成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一致、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相适应的老年教育制度体系和教育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北京市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17年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制.

[2]陈乃林.社区老年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8-10.

[3]吴胜雄,周洪珍.老年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路径及模式与策略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7):1-4.

作者:米淑兰 单位: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