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谈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对云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阐述介绍和资源建设方面,很少对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笔者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针对高职院校在实施云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根据高职生源的差异性和文化层次对云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应加快教育信息基础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1]的战略部署。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资源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育发展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云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学生就可以利用云课堂完成课前预习、上课、课后作业。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云课堂的论坛上向教师提问,并获取答案。教师可以利用云课堂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云课堂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2012年华师云课堂投入使用后,我国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陆续开始发展和推广云课堂网络学习平台。学者对云课堂在教学上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王?在《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中认为,云课堂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并上传到云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张杭美认为,“云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工具、软件的教学平台,该平台的智能移动终端是一个载体,是一个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环境和系统平台,目前正广泛应用于课前自我准备、课内协作学习、课后个性化实践等学习的各个方面。[4]刘慧在《基于云课堂的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中提出,云课堂是一种能够对时空限制进行有效突破的全方位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特点。[5]高校英语教学需要积极利用云课堂构建线上与线下混合的英语教学模式,将大学英语教育成功带入“云时代”。[5]以上研究仅限于云课堂的阐述介绍和资源建设方面,而针对云课堂应用至教学实践之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出发,对各专业结合云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继而对云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改进意见,以促使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行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问题引领为导向,云课堂平台为支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该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阶段:课前预习阶段,通过云课堂线上进行;课中学习阶段,于线下进行,辅以云课堂线上互动;课后复习阶段,通过云课堂线上进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作业、做测试题巩固所学知识。过程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贯穿学生的三个学习阶段。

(一)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通过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上传课件、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及教学任务书。学生通过教学任务书了解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查阅资料后通过云课堂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想体会到论坛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通过云课堂统计的学习参与率、学习时长和学习积分等数据,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初步判断,监控学生学习进度。这有助于设计和调整课中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二)课中学习

课中,教师根据掌握的学生课前情况,有针对性地授课,采用现场教学结合云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线下教室,教师根据学生在云课堂的预习情况,集中解答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在理论课程中,教师通过总结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论坛中学生的互动交流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经过预习的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其学习就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容易理解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一般要进行现场演示,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但是,有些学生只看教师操作一遍,无法完全掌握整个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或者由于视线的问题和其他同学的遮挡,有些操作细节看不清楚。这时,学生可以打开手机进入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点击播放操作的微课视频继续理解消化,再结合教师的巡回指导,更加深刻地掌握该项目的操作要点。

(三)课后复习

学生的课后复习主要通过完成课后作业进行。学生通过查文献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然后提交到云课堂的作业管理中。教师通过云课堂的作业管理模块查阅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作出批示反馈。学生根据教师的批示,查缺补漏,对自己掌握不牢的教学内容重复学习,通过重复观看操作视频,巩固自身的薄弱环节。教师课后还可以通过云课堂向学生推送一些企业生产案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学习不会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

(四)考核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采用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占40%,结果性评价占60%。过程性评价贯穿混合式教学的三个阶段,包括学生课程预习的参与率,观看幻灯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时长统计,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在云课堂参与抢答、课堂提问的次数,云课堂论坛交流讨论情况,课堂积分等。教师通过过程评价更加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劳动素养,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通过结果性评价充分了解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改进提供依据。

三、高职云课堂实践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考虑到生源的差异性

有些高职院校在具体实施云课堂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生源的差异性。高职生源有两大类:一类是统招生,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生;一类是对口单招生,是由高职院校自主出题考试录取的考生,主要以中职生和技校生为主。[7]教师利用云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生源的差异性,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高中通过高考升入高职的统招生,他们的理论基础较好,文化素养较高,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以中职和技校生为主的对口单招生文化基础薄弱,知识接受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但有较强的实践基础,均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时不考虑到这些因素,统招生和单招生没有区别对待,就会出现单招生“吃不透、跟不上”的现象,导致单招生信心不足,产生厌学情绪,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而统招生有可能出现“吃不饱”的现象,浪费了学习时间。

(二)部分学生思想涣散,缺乏执行力

部分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去图书馆查资料的习惯,对知识的探究动力不足,更喜欢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递,而不喜欢对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和创造性的发挥与解读。[8]这些学生课前预习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云课堂的实施效果。如果学生不参与课前预习,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欠缺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课中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云课堂的优势就无法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预习部分上传资源时,不能只上传文字资料,要多加入一些微课视频、动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师准备不足,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

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使其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同时要求教师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9]这要求教师在前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准备,在中期、后期花费更多精力进行个性化辅导。然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很大,部分教师准备不足,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个性化辅导要求教师对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

针对高职院校在实施云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与高职院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根据生源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高职生源的差异性,利用云课堂进行分层教学,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出现。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上传的教学资源以及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应该有所区分,可以分为基础型和提高型,基础型适用于对口单招生,提高型适用于统招生。在基础型的课前预习部分,教师可以多上传一些与该课程相关的前期知识,让对口单招生进行学习,鼓励单招生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时,在论坛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弥补文化基础薄弱的不足,避免单招生在课堂教学中听不懂教师的讲解,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也防止单招生对该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提高型预习部分中,教师可以减少大部分前期知识,因为这些前期知识统招生在高中已经掌握。可以补充一些企业实践案例以弥补统招生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些案例会激发统招生深入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统招生的学习效率。在课中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云课堂和现场教学结合的方式,教师要对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再对普遍性问题集中回答,对个别问题一对一回答。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生源的差异性,按文化基础分成6—8人小组,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根据文化基础的不同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在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训类课程中,由于对口单招生在中职和技校里上过实践类课程,有较强的实践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给他们布置的任务要增加难度,提高对他们作品质量的评价标准。而对于统招生,则要在理论研究、计算方法等方面增加难度,在实践方面适当降低难度,偏重基础性操作。任务完成后,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总结经验。让各个不同基础的学生取长补短,就能全面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对于思想涣散、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其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自主学习、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对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进行整体把控和监管,避免学生处于“无管理”状态,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在课程学习方面,教师要多引导,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当学生遇到难题,教师要积极帮助解决,鼓励学生通过云课堂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敢在课堂上提问和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利用论坛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

(三)完善考评机制

针对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积极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入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课前预习时长、点击率和互动交流次数进行统计,并将情况纳入平时成绩范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查。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要细化考核标准,对学生课中每个教学环节的参与率,如抢答、课堂问答、头脑风暴等进行积分统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正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还原课堂教学的更多细节。教师要完善考评机制,建立长效考评制度。

(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依托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平台的设计应该人性化,方便教师操作,辅助教师进行任务检查、作业批阅、课堂测试、积分统计和综合排名等工作,从而使教师能够减轻繁重的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学,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层面上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增加培训次数和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让教师能够借助更多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保证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

云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使课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延伸,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学生学习更加轻松。为了提高云课堂的教学效果,相关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应更多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行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修改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作者:李慧燕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